CN117340439B -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0439B
CN117340439B CN202311658422.3A CN202311658422A CN117340439B CN 117340439 B CN117340439 B CN 117340439B CN 202311658422 A CN202311658422 A CN 202311658422A CN 117340439 B CN117340439 B CN 117340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marking
image frame
tim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8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0439A (zh
Inventor
吴春旭
姜平
陈勇
李红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84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0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0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0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62Laser 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 B23K26/382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by b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04Mar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极片打标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当前图像帧,处理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其中,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检测到的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对已设置有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的打标。

Description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各种电池(电池包)。电芯是电池的核心部分,电芯又包含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故极片的生产和检测对电芯的生产具有重大影响。
现有的极片生产过程包括对极片卷材进行极片的定位标记以及对各个极片进行检测打标,例如,检测极片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对应打标等。现有技术中,通常检测打标与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配合进行,两者不能够相互独立,对已经设置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则无法进行检测打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对已经设置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则无法进行检测打标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打标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当前图像帧,极片卷材包括若干段极片,若干段极片通过相应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处理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检测到的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或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极片打标系统能够对极片卷材进行图像采集,在确定采集得到的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基础上,将与当前图像帧关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参考,从而得到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所区分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独立确定已标记有定位标记的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用于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处理装置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基准参考,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处位置运动到打标装置的传送耗时,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从而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的打标时刻,提高极片打标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用于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
在上述方案中,处理装置可以利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和传送耗时,直接确定打标时刻对应的准确时间点,也可以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等待传送耗时后的当前时刻为打标时刻,可以灵活选择直接确定打标时刻的时间点,或者确定等待后的当前时刻作为打标时刻,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还用于响应于采集到图像帧,向处理装置发出通知信号;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在处理装置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记录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结合传送耗时,以得到打标时刻的准确时间点,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机和采集卡,相机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图像帧;采集卡与相机和处理装置分别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采集到图像帧,向处理装置发出通知信号,并将图像帧发送给处理装置,以使处理装置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在上述方案中,采集卡被设置为与相机和处理装置通信连接,能够实现在采集到图像帧时,向处理装置发出通知信号,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通知信号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从而用于得到打标时刻,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还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分别与处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处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响应于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包括: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编码器在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发出的脉冲数。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能够发出脉冲的编码器,来触发图像采集和用于作为记录的时刻的参照,实现利用编码器的脉冲数来表征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并且能够准确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提高打标时刻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处理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监测参考图像帧是否已采集完成,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用于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的起始时刻,以得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在不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处理装置也可以通过监测包含定位标记的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当前尚未采集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等待传送耗时之后的时刻作为打标时刻,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用于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
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处理装置可以将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定位标记所处的位置与图像采集装置的位置关联,结合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拍摄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的间隔极片卷材运动的距离,能够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定位标记与打标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也就能够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这一参考值与打标时刻之间的间隔,实现无需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也能够确定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还包括编码器,编码器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响应于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包括:将目标距离除以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处理装置用于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在图像采集装置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编码器的脉冲数,以获取第二脉冲数,第二脉冲数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确定在记录的脉冲数达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情况下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能够发出脉冲的编码器,来触发图像采集,将图像采集与脉冲关联起来,编码器的脉冲数可以用于直接确定打标时刻对应的准确时间点,利用第二脉冲数表示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第一脉冲数表示传送耗时,从而确定脉冲数为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时刻为打标时刻,可以触发打标,提高打标时刻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还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处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响应于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包括:将目标距离除以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处理装置用于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包括: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等待编码器发出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再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能够发出脉冲的编码器,来触发图像采集,将图像采集与脉冲关联起来,以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对应的脉冲数的基础上,等待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进行打标,提高打标时刻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还用于:从图像采集装置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多个图像帧中,查找出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利用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对目标极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基于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在上述方案中,处理装置能够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根据目标极片是否包含缺陷而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能够实现区分正常极片和缺陷极片,以供后续处理参考,降低缺陷极片带来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包括:响应于缺陷检测结果表示目标极片不存在缺陷,取消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打标信号用于指示打标装置标记目标极片存在缺陷;响应于缺陷检测结果表示目标极片存在缺陷,保留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处理装置采用默认打标的方式,对存在缺陷的极片保留打标信号,而对不存在缺陷的极片取消打标信号,实现对缺陷极片的打标,以区分正常极片和缺陷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于不同位置,用于对极片卷材的传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每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均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的当前图像帧;处理装置还用于:响应于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利用最新确定的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更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图像采集装置,以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在部分图像采集装置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仍能够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以提高打标时刻确定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设于对极片卷材分条之前的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以及设于对极片卷材分条之后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在分条之前确定极片的打标时刻,以及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在分条之后确定极片的打标时刻,从而能够从分条前和分条后分别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来保障打标时刻确定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卷材是利用模切分条一体机的放卷装置进行放卷的,且极片卷材在放卷之前已设有定位标记,在极片卷材进行放卷过程中,模切分条一体机中用于设置定位标记的标记设置装置不工作。
在上述方案中,极片打标系统可以应用于模切分条一体机放卷的极片卷材,在标记设置装置不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设置的时刻,而确定模切分条一体机放卷的已设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上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标记为用于分割相邻两段极片的分割标记。
在上述方案中,分割标记分割相邻的极片,可以用于作为定位极片,能够实现区分极片卷材上的目标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他图像帧为在当前图像帧之后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灵活选择当前图像帧之后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从而可以将当前图像帧之后采集的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打标时刻的参考。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包括:图像检测装置,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处理装置包括:通信连接的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图像检测装置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向打标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打标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触发信号而基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处理装置包括:通信连接的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图像检测装置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将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打标控制装置用于利用中间参数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处理装置可以灵活设置为图像检测装置,或者设置为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图像检测装置可以独立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也可以触发打标控制装置独立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也可以与打标控制装置协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参数包括目标距离或者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方案中,图像检测装置获取目标距离或者传送耗时作为中间参数,以使得打标控制装置能够基于中间参数而得到打标时刻,实现图像检测装置与打标控制装置协同确定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于不同位置,用于对极片卷材的传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每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均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的当前图像帧;图像检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图像检测装置用于与至少一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至少用于对连接的目标图像采集装置的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在上述方案中,图像检测装置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用于对其连接的目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以实现利用各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帧确定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打标装置,打标装置与处理装置通信连接,处理装置还用于在打标时刻向打标装置发送打标指令,打标装置用于响应于打标指令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
在上述方案中,极片打标系统还可以设置有打标装置,处理装置确定打标时刻后可以向打标装置发送打标指令,打标装置响应于打标指令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独立对已标记有定位标记的极片打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打标方法,包括: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得到当前图像帧,极片卷材包括若干段极片,若干段极片通过相应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检测到的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或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对极片卷材进行图像采集,在确定采集得到的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基础上,将与当前图像帧关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参考,从而得到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所区分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独立确定已标记有定位标记的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基准参考,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处位置运动到打标装置的传送耗时,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从而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的打标时刻,提高极片打标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利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和传送耗时,直接确定打标时刻对应的准确时间点,也可以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等待传送耗时后的当前时刻为打标时刻,可以灵活选择直接确定打标时刻的时间点,或者确定等待后的当前时刻作为打标时刻,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是在能够接收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执行的,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
在上述方案中,在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记录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结合传送耗时,以得到打标时刻的准确时间点,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的步骤,是在无法接收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的情况执行的,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之前,还包括:监测参考图像帧是否已采集完成,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在不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监测包含定位标记的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当前尚未采集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等待传送耗时之后的时刻作为打标时刻,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
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可以将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定位标记所处的位置与图像采集装置的位置关联,结合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拍摄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的间隔极片卷材运动的距离,能够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定位标记与打标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也就能够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这一参考值与打标时刻之间的间隔,实现无需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也能够确定打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的步骤是响应于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而执行图像采集的,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包括:将目标距离除以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在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编码器的脉冲数,以获取第二脉冲数,第二脉冲数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确定在记录的脉冲数达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情况下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能够发出脉冲的编码器,将图像采集与脉冲关联起来,编码器的脉冲数可以用于直接确定打标时刻对应的准确时间点,利用第二脉冲数表示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第一脉冲数表示传送耗时,从而确定脉冲数为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时刻为打标时刻,可以触发打标,提高打标时刻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的步骤是响应于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而执行图像采集的,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包括:将目标距离除以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包括: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等待编码器发出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再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能够发出脉冲的编码器,将图像采集与脉冲关联起来,以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对应的脉冲数的基础上,等待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进行打标,提高打标时刻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由图像检测装置执行,或者由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配合执行。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灵活设置图像检测装置,或者设置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来实现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距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另一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电池的极片的生产过程中,包括对极片卷材的分段和检测打标。其中,对极片的检测可以是检测极片是否存在缺陷等,检测可以是对极片进行的,打标则可以用于区分不同检测结果的极片。对极片卷材的分段可以是通过设置定位标记而实现。通常,检测打标与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配合进行,检测打标可以依赖于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两者不能够相互独立。如,对已经设置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则无法独立进行检测打标。故,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以下对已设置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进行打标的方式,能够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而实现独立对已设置有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的打标。
本申请提供的极片打标方法可以用于对极片卷材包含的极片进行打标,具体而言,对处于放卷过程中的极片卷材包含的极片进行打标。进一步地,可以用于对模切分条一体机上放卷的极片卷材进行打标。完成打标后的极片卷材可以用于作为电池极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如图所示,极片打标系统10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1和处理装置12。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1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当前图像帧。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11可以每间隔一定时长采集一张极片卷材部分区域的图像,以对因放卷而移动的极片卷材的不同位置进行采集,当前时刻采集得到的图像可以称为当前图像帧。
其中,极片卷材包括若干段极片,若干段极片可以通过相应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具体来说,每段极片可以与一定位标记关联,根据极片卷材上的若干定位标记可以区分关联的各个极片。
处理装置12与图像采集装置11通信连接,处理装置12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其中,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当前图像帧中检测到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的极片。
具体而言,可以对当前图像帧进行关于定位标记的检测,以检测当前图像帧是否存在定位标记。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可以区分极片卷材上对应的极片,可以称为目标极片。
示例性地,每段极片的长度可以固定为L0,定位标记也可以设置于每段极片的长度中心位置,即长度处,那么根据定位标记可以区分关联的极片。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定位标记为长度中心位置的标记,那么定位标记左右长度为/>的范围可以为目标极片。
其中,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参考图像帧可以为当前图像帧,或者也可以为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是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参考图像帧的时刻。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其他图像帧可以是当前图帧采集之后采集的图像帧。一些实施例中,其他图像帧也可以是当前图像帧采集之前采集的图像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置。
将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关联的目标极片打标的参考,根据该参考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极片打标系统能够对极片卷材进行图像采集,在确定采集得到的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基础上,将与当前图像帧关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参考,从而得到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所区分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独立确定已标记有定位标记的极片的打标时刻。
上述方式,可以应用于已经标记有定位标记但是遗漏检测打标的极片卷材,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依赖视觉检测而实现对极片卷材重新检测打标,完成重新检测打标的极片卷材可以进入后续工序,相比于直接将已经标记有定位标记但是遗漏检测打标的极片卷材废弃来说,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
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标记可以为用于分割相邻两段极片的分割标记,即定位标记的一侧为一极片,定位标记的另一侧为另一极片。
当然,定位标记也可以不限于前例中的分割标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置。
示例性地,定位标记为分割标记,分割标记之前的极片可以作为目标极片,或者,分割标记之后的极片可以作为目标极片。
一些实施例中,打标时刻可以用于触发打标装置在打标时刻进行打标。具体地,处理装置12可以向打标装置发送打标信号以触发打标装置工作。
进一步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其中,目标距离可以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打标装置可以设置于极片卷材放卷的运动路径中,打标装置可以通过喷墨等方式而实现在放卷的极片卷材上打标。随着极片卷材的放卷,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运动至打标装置的工作位置(打出标记的位置)处,打标装置进行打标,能够实现在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打标。目标距离可以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目标装置的工作位置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理解和简化表述,可以称为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其中,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位于目标极片范围内。进一步来说,可打标位置可以为目标极片内的一定区域,可以通过极片的长度方向上限定来确定可打标位置。示例性地,可打标位置可以被设置为与目标极片的长度方向上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长度范围。或者,可打标位置可以为目标极片内的固定位置,示例性地,可打标位置可以被设置为与目标极片长度方向上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预设的距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也可以将定位标记作为可打标位置的参考,可以将在长度方向上,距离目标极片的定位标记为预设的距离的位置作为可打标位置。其中,定位标记可以为分割标记或者也可以不限于分割标记。
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为目标距离。随着极片卷材的移动,目标极片向打标装置处移动,而从采集时刻起,经历传送耗时之后,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运动到打标装置处,则能够实现在可打标位置处进行打标。因此,在确定传送耗时以及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之后,则能够得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打标时刻受可打标位置的影响,若可打标位置为一定范围,传送耗时相应地可以为与可打标位置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对应的时长范围,那么打标时刻可以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任意时刻。若可打标位置为一固定位置,传送耗时相应地可以为一固定时长,那么打标时刻也可以为固定时刻。
通过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基准参考,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处位置运动到打标装置的传送耗时,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从而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的打标时刻,提高极片打标位置的准确性。其中,可打标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可以是一定范围,也可以是确定的位置,能够适应多种需要。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2可以将传送耗时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加和,将得到的时刻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处理装置12也可以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将确定的传送耗时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即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起,等待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之后触发打标装置打标。
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11还用于响应于采集到图像帧,向处理装置12发出通知信号,处理装置12还用于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上述方式中,图像采集装置11每采集到图像帧就会发出一通知信号,处理装置12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通知信号,记录下每帧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从而能够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因此,任意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可以被记录得到,参考图像帧可以选取任意的图像帧,进一步地,可以选择当前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记录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之后,可以利用参考图像帧作为参照来确定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可以将当前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记录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之后,可以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这一方式,是在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进行的。
一些实施例中,在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将确定的传送耗时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的方式,以触发打标装置打标。
请参阅图2,图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结合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图像采集装置11可以采集外界图像,用于对放卷过程中的极片卷材进行图像采集,具体来说,可以包括相机111和采集卡112。其中,相机111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图像帧,采集的图像帧包括当前图像帧、参考图像帧。示例性地,相机111可以是线扫相机等。
采集卡112与相机111和处理装置12分别通信连接,采集卡112用于响应于采集到图像帧,向处理装置12发出通知信号,并将图像帧发送给处理装置12,以使处理装置12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采集卡112被设置为与相机111和处理装置12通信连接,能够实现在采集到图像帧时,向处理装置12发出通知信号,从而处理装置12可以响应于通知信号,记录下每帧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用于得到打标时刻。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请继续参阅图2,图2中还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10还可以包括编码器13,编码器13分别与处理装置12和图像采集装置11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处理装置12和图像采集装置11发送脉冲信号。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1可以响应于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2可以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包括: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编码器13在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发出的脉冲数。
因此,通过设置能够发出脉冲的编码器13,来触发图像采集和用于作为记录的时刻的参照,实现利用编码器13的脉冲数来表征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并且能够准确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提高打标时刻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编码器13的脉冲信号可以与极片卷材的放卷关联。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置,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2还可以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监测参考图像帧是否已采集完成,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其中,参考图像帧可以为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以上述方式得到的参考图像帧可以用于得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用于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的起始时刻,以得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进一步地,采用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将传送耗时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的方式,可以在不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11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无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11的通知信号而记录下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不能够确定,那么其不能够作为参考图像帧,可以将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当前尚未采集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帧,而在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之后,以获取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定位时刻的参考。处理装置12还可以执行:监测参考图像帧是否已经采集完成,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处理装置12与图像采集装置11之间通信连接,处理装置12可以获取到图像采集装置11获取得到的图像帧。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当前图像帧的下一帧图像可以作为参考图像帧,处理装置12可以用于监测当前图像帧的下一帧图像的采集,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通过上述方式,在处理装置12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以及不能够记录的情况,均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进一步地,处理装置12用于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装置11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1与打标装置均设置于极片卷材放卷的路径上,两者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调整。对当前图像帧进行关于定位标记的检测,还可以得到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预先设置。由于图像帧采集的极片卷材的长度可以为预设长度,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表示采集当前图像帧和参考图像帧所间隔的时间内,极片卷材运动的距离,可以基于单张图像帧能够采集的极片卷材的长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隔的图像帧数量而确定。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定位标记可以为分割标记,分割标记之前属于目标极片,分割标记之后属于下一段极片。可打标位置可以是在分割标记之前一定距离的位置。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参考图像帧可以为当前图像帧的后一张图像,参考图像帧与当前图像帧的距离可以为一张图像表示极片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距离和位置可以表示极片卷材运动方向上的距离,即极片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采集装置11对极片卷材进行采集得到当前图像帧,当前图像帧为极片卷材的部分图像,其中,可以包含图像采集装置11的工作位置的图像,根据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可以将定位标记与图像采集装置11的工作位置关联起来。为了便于理解以及简化表述,将图像采集装置11的工作位置简称为图像采集装置的位置。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的情况下,利用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可以确定定位标记与图像采集装置11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并结合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图像采集装置11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能够确定在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则可以作为目标距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参考图像帧不为当前图像帧的情况下,利用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可以确定定位标记与图像采集装置11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并结合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图像采集装置11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能够确定在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得到目标距离。
具体地,目标距离为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传送耗时可以基于目标距离与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的速度而确定。
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11可以响应于编码器13发出的脉冲信号而执行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2确定传送耗时可以包括:将目标距离除以编码器13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处理装置12用于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在图像采集装置11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编码器13的脉冲数,以获取第二脉冲数,第二脉冲数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确定在记录的脉冲数达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时刻为打标时刻,在打标时刻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距离表示为D,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可以为Nb=D/P2。其中,编码器13的单脉冲精度为P2(单位:mm)。
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先确定极片卷材运动基准距离的耗时,结合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之间间隔的间隔时长,以得到传送耗时。其中,基准距离为在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由于相邻的两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间隔可以为预设数值,间隔时长可以通过预设的时间间隔而得到。
在一实施场景中,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可以表示为第一脉冲数。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2用于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可以包括: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起,等待编码器13发出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再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2可以在图像采集装置11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编码器的脉冲数。处理装置12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包括:获取第二脉冲数,确定在记录的脉冲数达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情况下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其中,第二脉冲数为脉冲记录装置在图像采集装置11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第三示意图。
极片打标系统10包括的图像采集装置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图像采集装置11分别设于不同位置,用于对极片卷材的传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图像采集。
多个图像采集装置11中的至少两个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每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均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的当前图像帧;
处理装置12还可以用于响应于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对应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利用最新确定的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对应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更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还进行分条,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包括设于对极片卷材分条之前的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a和设于对极片卷材分条之后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
如图3所示,图3中共设置有四组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得到的图像帧可以用于进行定位标记检测和/或缺陷检测。其中包括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a、两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以及还包括设置在分条之前的非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b。按照设置位置还可以将非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b还可以称为向光相机,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a还可以称为背光相机,两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还可以称为分条相机。其中的一者或多者采集得到的图像可以用于缺陷检测,可以从一个角度或者多个角度判断极片是否存在缺陷。
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10用于对模切分条一体机20上的极片卷材进行打标。模切分条一体机20可以包括放卷装置(图中未示出)、收卷装置21和标记设置装置22,其中,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21用于对极片卷材进行放卷和收卷,标记设置装置22用于对极片设置定位标记。模切分条一体机20还可以包括分条装置(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21之间,用于在放卷过程中将放卷的极片卷材沿长度方向进行分切,得到至少两条子极片卷材。
一些情况下,模切分条一体机还包括若干过辊,过辊设置于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21之间,用于传送极片卷材。
极片卷材是利用模切分条一体机20的放卷装置进行放卷的,且极片卷材在放卷之前已设有定位标记,在极片卷材进行放卷过程中,模切分条一体机20中用于设置定位标记的标记设置装置22不工作。
模切分条一体机20包括的收卷装置21的数量可以与切分的子极片卷材的数量一致,以利用收卷装置21对各个子极片卷材分别进行收卷,也就得到至少两卷子极片卷材。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可以设置于分条之前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分条之后的位置,也可以部分设于分条之前,部分设于分条之后。其中,设于对极片卷材分条之后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的数量可以与子极片卷材的数量一致。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利用放卷装置对已经设置有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进行放卷,利用图像采集装置11对放卷过程的极片进行采集,利用收卷装置21对极片卷材进行收卷。
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10还包括打标装置14,打标装置14用于对极片卷材执行打标。在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还进行分条的情况下,打标装置14的数量可以与分条得到的子极片卷材的数量一致。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得到的图像还可以用于进行缺陷检测。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标记设置装置22可以为激光器。
当然,本申请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10也可以不限于应用于前述模切分条一体机20上放卷的极片卷材,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
如图3所示,极片卷材经分条装置切分之后,分为第一子极片卷材和第二子极片卷材,第一子极片卷材和第二子极片卷材分别利用第一收卷装置21a和第二收卷装置21b进行重新收卷。分别利用第一打标装置14a和第二打标装置14b进行打标。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使用激光器在极片卷材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切出一个Mark孔,极片卷材上2个Mark孔间的极片长度为一个电芯极片的长度。当激光器切出Mark孔时,可以记录此时的时刻信息,由于激光器到贴标机的距离为固定值,Mark孔在两者之间运动的时长也是固定值,那么根据切割Mark孔的时刻信息可以控制打标机进行打标。
本申请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10可以不依赖于激光器切割的时刻,而是根据视觉检测而进行打标。例如,极片卷材可以是未设置Mark孔的,经过激光器打孔,那么极片卷材则为已经设置有定位标记,即可以利用视觉检测而确定其打标时刻。又例如,极片卷材可以是已经设置Mark孔的,可以利用视觉检测而确定其打标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极片卷材经历模切检测过程之后,在收卷过程中,由于收卷没有对齐,导致极片打皱,或者膜卷收成炮筒,又或者打标机限位开关坏了,打标机压伤极片,极片已经流出视觉检测范围等原因,极片存在缺陷但是并没有进行打标。极片流到卷绕工位后,被发现批量性NG未打标极片,导致该阶段生产的极片被全部冻结。此时可以将极片卷材重新放卷再收卷,在这个过程中再利用视觉检测而重新进行打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对于冻结极片直接报废处理来说,本申请提供的极片打标方法可以对已设置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的打标,例如冻结极片通过重新打标可以重新利用,减少极片的浪费。
请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距离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4中A方向为极片卷材的走带方向,走带方向可以表示极片卷材的运动方向。在极片卷材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激光器b、背光相机c、分条相机d和打标装置e。
图中还示出了对极片卷材采集的各图像,依次为第一图像1至第五图像5,按照走带方向,图像采集顺序为由第一图像1至第五图像5。示例性地,背光相机c处的第四图像4为当前图像帧,第四图像4上有一定位标记f。定位标记f可以为分割标记,具体可以为Mark孔,Mark孔之前为当前极片,Mark孔之后为后一段极片。当前图像帧中包含Mark孔。
其中,以背光相机c作为图像采集装置11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背光相机c和打标装置e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L1,图像帧的长度可以表示为L0,Mark孔与当前图像帧在走带方向上靠近前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1,当前图像帧在走带方向上靠近后方的边缘可以认为与背光相机c的位置对齐。
在采集当前图像帧时,Mark孔与打标装置e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L1-(L0-X1)。以可打标位置距离Mark孔之间的距离为L为例进行说明。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e之间的基准距离可以表示为D=L1-(L0-X1)-L。
若当前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那么L1-(L0-X1)-L可以作为目标距离,极片卷材运动目标距离L1-(L0-X1)-L的时间即为传送耗时。
若将其他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根据基准距离,以及参考图像帧和当前图像帧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目标距离,进而可以确定极片卷材运动目标距离的传送耗时。
示例性地,可以选取当前图像帧的后一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例如,图中第二图像2作为当前图像帧的话,第三图像3则为参考图像帧。选取当前图像帧的后一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目标距离可以表示为L1-L0-(L0-X1)-L。
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分条相机d作为图像采集装置11。分条相机d与打标装置e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L2。示例性地,利用分条相机d采集得到的当前图像帧中Mark孔与走带方向上靠近前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X2。那么可以得到基准距离D=L2-(L0-X2)-L,以用于得到传送耗时。
一些实施例中,在同时设置背光相机c和分条相机d作为图像采集装置11的情况下,可以将背光相机c和分条相机d分别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两者采集得到的包含同一定位标记f的图像帧分别作为当前图像帧,两者分别执行获取当前图像帧至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而后可以综合背光相机c对应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和分条相机d对应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而得到最终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示例性地,可以由于分条相机d处于走带方向上的靠后的位置,可以利用分条相机d确定的打标时刻更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背光相机c和分条相机d采集到的包含同一定位标记f两个图像帧中,定位标记f的位置可以是不同的,如前例中举出的X1和X2
可以理解的是,对极片打标可以是对极片打缺陷标记,当然也可以是对极片进行其他方面的标记,示例性地,尺寸标记等。标记可以表示极片的属性,如缺陷标记可以表示极片存在缺陷,存在缺陷的极片可以被排除使用。
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方法除了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之外,还可以包括确定目标极片是否需要进行打标,这两部分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的执行顺序可以不存在依赖关系,当然这两部分的执行也可以根据其配合关系而设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可以综合这两者而确定,前者决定打标的时刻,后者决定是否打标。
示例性地,可以默认对极片卷材的每段极片打标,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包括对极片卷材上的各段极片的打标时刻,根据是否需要进行打标而可以确定对各段极片的打标需要保留或者取消。
示例性地,也可以默认不对极片卷材的极片进行打标,可以确定极片卷材上的各段极片是否需要进行打标,而对确定需要进行打标的极片,可以确定其打标时刻。
以下以缺陷标记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标记同理,处理装置12还可以用于从图像采集装置11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多个图像帧中,查找出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利用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对目标极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基于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其中,若默认对极片卷材的每段极片打标,那么处理装置12可以响应于缺陷检测结果表示目标极片不存在缺陷,取消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打标信号用于指示打标装置标记目标极片存在缺陷;响应于缺陷检测结果表示目标极片存在缺陷,保留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同一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的图像帧为例,同一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得到的多个图像帧中,目标极片可以出现在其中一帧或者多帧图像中。示例性地,一张图像包含了目标极片整体的图像,或者,一张图像包含了目标极片的部分图像,另一张图像包含了目标极片的其余部分图像,两张结合起来可以得到目标极片的整体图像。
其中,缺陷检测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缺陷,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可以表示目标极片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形式可以包括多种,示例性地,极片表面不清洁、极片打皱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2可以将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进行拼接,得到包含完整的目标极片的待检测图像,对待检测图像中包含的目标极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2可以对同一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得到的各个图像帧进行缺陷检测,根据定位标记f可以区分各个极片,将属于目标极片范围内的检测结果合并,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定位标记f可以为分割标记,以目标极片与其后一段极片之间的分割标记为例进行说明。一图像帧中包含目标极片与其后一段极片之间的分割标记,那么该图像帧中分割标记之前的缺陷属于目标极片,分割标记之后的缺陷属于后一段极片。根据分割标记可以确定目标极片的范围,将各个图像帧中属于目标极片范围内的检测结果合并,可以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对包含目标极片的图像帧的缺陷检测结果,根据目标极片是否包含缺陷而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能够实现区分正常极片和缺陷极片,以供后续处理参考,降低缺陷极片带来的影响。
请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其中,处理装置12可以包括图像检测装置121,或者包括图像检测装置121和打标控制装置122。图中以后者为例进行说明。
在处理装置12包括图像检测装置121,不包括打标控制装置122的情况下,图像检测装置121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得到打标时刻后,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121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以使得打标装置在打标时刻进行打标,实现在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打上标记。
在处理装置12包括图像检测装置121和打标控制装置122的情况下,图像检测装置121和打标控制装置122之间可以通信连接。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检测装置121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向打标控制装置122发送触发信号,打标控制装置122用于响应于触发信号而基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检测装置121用于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将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122,打标控制装置122用于利用中间参数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得到打标时刻后,可以由打标控制装置122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以使得打标装置在打标时刻进行打标,实现在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打上标记。
其中,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121和打标控制装置122协同完成。中间参数为能够用于确定打标时刻的参数。进一步地,中间参数包括目标距离或者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场景中,中间参数可以包括目标距离或者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其中,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当然中间参数也可以不限于前述举例的目标距离、传送耗时,中间参数可以为任意能够用于得到打标时刻的参数,示例性地,中间参数也可以包括基准距离,基准距离为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下,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由于当前图像帧和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预设的,那么打标控制装置122利用基准距离,结合当前图像帧和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得到打标时刻。示例性地,中间参数可以包括极片卷材运动基准距离的耗时,由于图像帧之间的采集时刻之间的间隔是可以预设的,那么打标控制装置122利用极片卷材运动基准距离的耗时,结合预设的时间间隔也能够得到打标时刻。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目标距离、传送耗时、基准距离、极片卷材运动基准距离的耗时均可以独立用于得到打标时刻。中间参数也可以包括多个能够独立用于得到打标时刻的参数,那么打标控制装置122可以综合基于各个参数分别得到的打标时刻而确定最终的打标时刻。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1可以包括相机111和采集卡112。
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图像采集装置11分别设于不同位置,用于对极片卷材的传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多个图像采集装置11中的至少两个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每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均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的当前图像帧。其中,至少部分图像采集装置11的采集卡112之间也可以相互通信。
相应地,图像检测装置12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图像检测装置121用于与至少一个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通信连接,至少用于对连接的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的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如图5所示,设置有非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b、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a和两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以及设置有第一图像检测装置121a和第二图像检测装置121b。其中,非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b和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a与第一图像检测装置121a通信连接,用于对连接的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a采集的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第二图像检测装置121b与两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通信连接,用于对连接的两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b分别采集得到的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10还包括打标装置14,打标装置14与处理装置12通信连接,打标装置14用于对极片卷材执行打标。具体地,处理装置12还用于在打标时刻向打标装置14发送打标指令,打标装置14用于响应于打标指令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进一步来说,打标装置14可以与打标控制装置122通信连接。
图中还示出了极片打标系统10还包括编码器13以及信号分配器15,编码器13和信号分配器15连接,信号分配器15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11以及处理装置12分别连接,编码器13用于发出脉冲信号,信号分配器15将编码器13发出的脉冲信号分配到各个接收装置。示例性地,信号分配器15将编码器13发出的脉冲信号分配到各个图像采集装置11以触发图像采集,信号分配器15将编码器13发出的脉冲信号分配到处理装置12,以用于确定当前脉冲信号。
其中,编码器13发送脉冲信号可以与极片卷材的放卷运动关联。
进一步来说,信号分配器15可以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11中的采集卡112连接。信号分配器15可以与打标控制装置122连接。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打标控制装置122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图像检测装置121可以为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图像检测装置121的数量为多组时,可以设置主工控机和从工控机。打标装置14可以为打标机,能够通过喷墨等方式而打出标记。
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打标系统10还可以包括交换机16,在图像检测装置121的数量为多组时,分别连接多组图像检测装置121,以及连接打标控制装置122。
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极片打标系统10的编码器13与信号分配器15连接,信号分配器15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11连接,向各个图像采集装置11分配信号。其中,图中表示共有X个图像采集装置11,每个图像采集装置11均包括采集卡112和相机111。具体地,信号分配器15可以与每个采集卡112连接。对于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可以与打标控制装置122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采集卡112与打标控制装置122可以通信连接,能够实现图像采集装置11发送通知信号而是的处理装置12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在一实施场景中,相机111采集当前图像帧,采集卡112向打标控制装置122输出通知信号,打标控制装置122响应于通知信号记录此时的脉冲数,以表示采集的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打标控制装置122为PLC,PLC可以记录编码器13的实时脉冲信号,记为Nt,相机111采集完当前图像帧,采集卡112输出图片帧信号,输出给PLC帧信号,PLC记录此时的脉冲数N。
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处理装置12接收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请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系统的另一信号连接示意图。
区别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目标图像采集装置11a不能够与打标控制装置122通信,也就不能够实现通过图像采集装置11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具体来说,可以是由于采集卡112不支持输出通知信号,或者,采集卡112没有与打标控制装置122连接等原因。
在一实施场景中,可以采用图像检测装置121监测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方式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上述方式,处理装置12不能够接收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可以采用监测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方式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请参考图8,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打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810: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得到当前图像帧。
其中,极片卷材包括若干段极片,若干段极片通过相应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
步骤S820: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其中,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30。
步骤S830: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其中,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检测到的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或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关于上述步骤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目标距离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
一些实施例中,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可以是在能够接收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执行的,其中,参考图像帧可以为当前图像帧。
一些实施例中,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的步骤,是在无法接收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的情况执行的,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之前,还包括:监测参考图像帧是否已采集完成,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的步骤是响应于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而执行图像采集的,可以将目标距离除以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以表征传送耗时。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编码器的脉冲数,以获取第二脉冲数,第二脉冲数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确定在记录的脉冲数达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情况下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一些实施例中,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等待编码器发出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再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一些实施例中,对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由图像检测装置121执行,或者由图像检测装置121和打标控制装置122配合执行。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灵活设置硬件设备来实现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
以下以执行主体为图像检测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图像检测装置执行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一:获取当前图像帧。
步骤二: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
步骤三:触发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
其中,当前图像帧可以为图像采集装置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得到的。
其中,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当前图像帧中检测到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的极片。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是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参考图像帧的时刻。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将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关联的目标极片打标的参考,根据该参考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在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基础上,将与当前图像帧关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参考,从而得到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所区分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确定对已标记有定位标记的极片的打标时刻,以实现对已设置有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的打标。
上述方式,可以应用于已经标记有定位标记但是遗漏检测打标的极片卷材,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动作而依赖视觉检测而实现对极片卷材重新检测打标,完成重新检测打标的极片卷材可以进入后续工序,相比于直接将已经标记有定位标记但是遗漏检测打标的极片卷材废弃来说,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
一些实施例中,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前述图像检测装置完成,那么图像检测装置执行触发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包括触发其自身基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与图像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打标控制装置完成,那么图像检测装置执行触发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包括向打标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打标控制装置响应于触发信号而基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前述图像检测装置和与之通信连接的打标控制装置协同完成。进一步地,图像检测装置执行触发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包括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将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以使打标控制装置能够利用中间参数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对目标极片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由图像检测装置独立完成、由打标控制装置独立完成、由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协同完成。当然,对目标极片打标时刻的确定也可以不限于采用一种方式,也可以分别采用上述多种方式进行,而根据多种方式分别得到的结果综合得到最终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在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图像检测装置可以独立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也可以触发打标控制装置独立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也可以与打标控制装置协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灵活设置图像检测装置、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一些实施例中,打标时刻可以用于触发打标装置在打标时刻进行打标。具体地,可以向打标装置发送打标信号以触发打标装置工作。打标信号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发送或者可以由打标控制装置发送。
以下以打标时刻确定的步骤由图像检测装置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包括:
步骤一: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
步骤二: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其中,目标距离可以为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其中,可打标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可以是一定范围,也可以是确定的位置,能够适应多种需要。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传送耗时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加和,将得到的时刻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也可以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将确定的传送耗时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即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起,等待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之后触发打标装置打标。
进一步地,采用将传送耗时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加和,将得到的时刻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方式,可以是在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执行的。
进一步地,可以利用目标装置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其中,目标装置可以为图像检测装置或者与图像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打标控制装置。
通过上述方式,在目标装置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以及不能够记录的情况,均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装置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选择除当前图像帧之外的其他图像帧而作为参考图像帧。
进一步地,采用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将传送耗时作为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的方式,可以在不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执行。具体地,目标装置无法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目标装置无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通知信号而记录下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不能够确定,那么其不能够作为参考图像帧,可以将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当前尚未采集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帧,而在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之后,以获取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定位时刻的参考。具体地,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之前,图像检测装置还可以执行:监测参考图像帧是否已经采集完成,以获得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打标时刻确定的步骤也可以由打标控制装置执行。
以下以以传送耗时确定的步骤由图像检测装置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传送耗时的确定可以包括:
步骤一: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
步骤二: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均设置于极片卷材放卷的路径上,两者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调整。对当前图像帧进行关于定位标记的检测,还可以得到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预先设置。由于图像帧采集的极片卷材的长度可以为预设长度,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表示采集当前图像帧和参考图像帧所间隔的时间内,极片卷材运动的距离,可以基于单张图像帧能够采集的极片卷材的长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隔的图像帧数量而确定。
一些实施例中,前述传送耗时的确定的步骤也可以由打标控制装置执行。
以下以执行主体为图像检测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图像检测装置执行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一:获取当前图像帧。
步骤二: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
步骤三:向打标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
上述步骤一-步骤三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中,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打标控制装置独立完成,图像检测装置与打标控制装置之间可以通信连接,图像检测装置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可以向打标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打标控制装置基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以下以缺陷标记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标记同理,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以下步骤四-步骤六可以用于确定目标极片是否需要进行打缺陷标记。确定目标极片是否需要进行打标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执行。
步骤四:从同一图像采集装置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多个图像帧中,查找出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
步骤五:利用若干至少包含部分目标极片的图像帧,对目标极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
步骤六:基于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步骤七: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
其中,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执行,或者由打标控制装置执行。并且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可以基于打标时刻以及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结果的基础上进行。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对包含目标极片的图像帧的缺陷检测结果,根据目标极片是否包含缺陷而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能够实现区分正常极片和缺陷极片,以供后续处理参考,降低缺陷极片带来的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检测装置可以在确定是否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的打标之后通知打标控制装置,若需要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则由打标控制装置向打标装置发送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以使得打标装置在打标时刻进行打标,实现在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打上标记。
以下以执行主体为图像检测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图像检测装置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当前图像帧。
步骤二: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
步骤三: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将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
上述步骤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中,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协同完成。具体地,图像检测装置用于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打标控制装置可以用于利用中间参数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中间参数可以包括多个能够独立用于得到打标时刻的参数,那么打标控制装置可以综合基于各个参数分别得到的打标时刻而确定最终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图像检测装置获取目标距离或者传送耗时作为中间参数,以使得打标控制装置能够基于中间参数而得到打标时刻,实现图像检测装置与打标控制装置协同确定打标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可以将当前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图像检测装置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目标距离,将目标距离作为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以使得打标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目标距离结合记录到的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另外,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提供给触发打标装置进行打标的装置,以供后续使用。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不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可以将当前图像帧的后一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图像检测装置在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目标距离,将目标距离作为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以使得打标控制装置根据目标距离结合监测得到的当前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独立完成,那么图像检测装置执行触发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包括前述获取传送耗时、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进一步地,图像检测装置执行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与图像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打标控制装置独立完成,那么图像检测装置执行触发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包括向打标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打标控制装置响应于触发信号而基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打标控制装置执行前述获取传送耗时、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进一步地,打标控制装置执行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利用目标距离,确定传送耗时,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对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由图像检测装置和与之通信连接的打标控制装置协同完成。进一步地,图像检测装置执行触发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包括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将中间参数发送给打标控制装置,以使打标控制装置能够利用中间参数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打标控制装置用于执行根据中间参数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以下以执行主体为打标控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一:接收图像检测装置发送的关于目标极片的时刻确定信号。
步骤二: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其中,上述步骤二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时刻确定信号可以是图像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发送的,当前图像帧是图像采集装置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得到的,定位标记用于区分极片卷材中的极片,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图像检测装置在当前图像帧中检测到的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目标极片的时刻确定信号可以用于提示打标控制装置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其中,参考图像帧可以为当前图像帧或者对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打标时刻可以为触发打标装置对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在图像检测装置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基础上,打标控制装置可以将与当前图像帧关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参考,从而得到当前图像帧中定位标记所区分的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对已标记有定位标记的极片的打标时刻,以实现对已设置有定位标记的极片卷材的打标。
具体地,基于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可以包括: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作为基准参考,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从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处位置运动到打标装置的传送耗时,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从而能够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的打标时刻,提高极片打标位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时刻确定信号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触发信号,在确定图像检测装置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之后,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为打标控制装置独立执行,获取极片卷材在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可以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距离、以及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距离。
其中,定位标记在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可以在对当前图像帧进行定位标记检测的过程中得到,可以从图像检测装置的触发信号中获取得到。图像采集装置与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定位标记与可打标位置之间距离、当前图像帧与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预设的。
进一步地,在确定图像检测装置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存在定位标记之后,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可以为打标控制装置和图像检测装置协同完成。时刻确定信号可以包括图像检测装置确定的中间参数,打标控制装置可以从时刻确定信号中获取中间参数,利用中间参数得到传送耗时,其中,中间参数可以为目标距离或传送耗时。
在上述方案中,在图像检测装置确定当前图像帧中包含定位标记的基础上,执行装置可以独立确定打标时刻,或者与图像检测装置协同,由图像检测装置确定中间参数,执行装置基于中间参数而确定打标时刻,可以灵活设置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和图像检测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装置能够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通知信号而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将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传送耗时之和,作为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其中,目标装置可以为打标控制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目标装置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当前图像帧作为参考图像帧,可以直接利用记录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结合传送耗时,得到打标时刻的准确时间点,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装置无法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基于传送耗时和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在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传送耗时,参考图像帧为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其中,目标装置可以为打标控制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目标装置不能够记录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包含定位标记的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当前尚未采集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得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而确定等待传送耗时之后的时刻作为打标时刻,实现不依赖定位标记的设置时刻而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子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4)

1.一种极片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当前图像帧,所述极片卷材包括若干段极片,所述若干段极片通过相应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
处理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所述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检测到的所述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所述参考图像帧为所述当前图像帧或对所述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所述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所述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其中,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
获取所述极片卷材在所述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所述目标距离为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述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所述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所述传送耗时之和,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所述传送耗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还用于响应于采集到图像帧,向所述处理装置发出通知信号;
所述参考图像帧为所述当前图像帧,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所述通知信号而记录所述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以获得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用于与所述传送耗时求和,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相机,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图像帧;
采集卡,与所述相机和所述处理装置分别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采集到图像帧,向所述处理装置发出通知信号,并将所述图像帧发送给所述处理装置,以使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打标系统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分别与所述处理装置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所述处理装置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通知信号而记录所述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包括:
响应所述通知信号而记录所述编码器在所述图像帧的采集时刻发出的脉冲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图像帧为所述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的情况下,监测所述参考图像帧是否已采集完成,以获得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用于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的起始时刻,以得到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极片卷材在所述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与所述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所述定位标记在所述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所述定位标记与所述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当前图像帧与所述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
利用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传送耗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打标系统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利用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传送耗时,包括:
将所述目标距离除以所述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所述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所述传送耗时之和,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
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所述编码器的脉冲数,以获取第二脉冲数,所述第二脉冲数为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
确定在所述记录的脉冲数达到所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情况下触发对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打标系统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所述处理装置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脉冲信号执行图像采集;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利用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传送耗时,包括:
将所述目标距离除以所述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所述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所述传送耗时,包括:
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等待所述编码器发出所述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再触发对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
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多个图像帧中,查找出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所述目标极片的图像帧;
利用所述若干个至少包含部分所述目标极片的图像帧,对所述目标极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所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
基于所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所述打标装置对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极片的缺陷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所述打标装置对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包括:
响应于所述缺陷检测结果表示所述目标极片不存在缺陷,取消向所述打标装置发送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所述打标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打标装置标记所述目标极片存在缺陷;
响应于所述缺陷检测结果表示所述目标极片存在缺陷,保留向所述打标装置发送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于不同位置,用于对所述极片卷材的传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多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每个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均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的当前图像帧;
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
响应于一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确定,利用最新确定的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更新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设于对所述极片卷材分条之前的第一目标图像采集装置、以及设于对所述极片卷材分条之后的第二目标图像采集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卷材是利用模切分条一体机的放卷装置进行放卷的,且所述极片卷材在放卷之前已设有所述定位标记,在所述极片卷材进行放卷过程中,所述模切分条一体机中用于设置所述定位标记的标记设置装置不工作;
和/或,所述定位标记为用于分割相邻两段极片的分割标记;
和/或,所述其他图像帧为在所述当前图像帧之后对所述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连接的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所述图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向所述打标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所述打标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而基于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连接的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所述图像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中间参数,将所述中间参数发送给所述打标控制装置,所述打标控制装置用于利用所述中间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参数包括目标距离或者所述极片卷材在所述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所述目标距离为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述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所述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于不同位置,用于对所述极片卷材的传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多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每个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均用于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以得到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的当前图像帧;
所述图像检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图像检测装置用于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至少用于对连接的所述目标图像采集装置的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打标装置,所述打标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打标时刻向所述打标装置发送打标指令,所述打标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打标指令对所述目标极片进行打标。
18.一种极片打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得到当前图像帧,所述极片卷材包括若干段极片,所述若干段极片通过相应的定位标记进行区分;
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所述目标极片为能够通过检测到的所述定位标记区分的极片,所述参考图像帧为所述当前图像帧或对所述极片卷材采集得到的其他图像帧,所述打标时刻为触发打标装置对所述目标极片进行打标的时刻;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
获取所述极片卷材在所述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所述目标距离为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所述目标极片的可打标位置与所述打标装置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所述传送耗时之和,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或者,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所述传送耗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所述传送耗时之和,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是在能够接收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且响应所述通知信号而记录所述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的情况下执行的,所述参考图像帧为所述当前图像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所述传送耗时的步骤,是在无法接收采集到图像帧的通知信号的情况执行的,所述参考图像帧为所述当前图像帧之后的其他图像帧,所述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所述传送耗时之前,还包括:
监测所述参考图像帧是否已采集完成,以获得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极片卷材在所述放卷过程中运动目标距离所需的传送耗时包括:
利用图像采集装置与所述打标装置之间的预设距离、所述定位标记在所述当前图像帧中的位置、所述定位标记与所述可打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当前图像帧与所述参考图像帧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利用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传送耗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的步骤是响应于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而执行图像采集的,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传送耗时,包括:
将所述目标距离除以所述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所述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
所述将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与所述传送耗时之和,作为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包括:
在每采集到一图像帧时记录所述编码器的脉冲数,以获取第二脉冲数,所述第二脉冲数为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记录的脉冲数;
确定在所述记录的脉冲数达到所述第一脉冲数和第二脉冲数之和的情况下触发对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处于放卷过程的极片卷材进行采集的步骤是响应于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而执行图像采集的,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传送耗时,包括:
将所述目标距离除以所述编码器的单脉冲精度,得到用于表征所述传送耗时的第一脉冲数;
所述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当前打标等候时间为所述传送耗时包括:
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等待所述编码器发出所述第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之后再触发对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当前图像帧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所述当前图像帧中存在所述定位标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参考图像帧的采集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极片的打标时刻的步骤,由图像检测装置执行,或者由所述图像检测装置和打标控制装置配合执行。
CN202311658422.3A 2023-12-06 2023-12-06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340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8422.3A CN117340439B (zh) 2023-12-06 2023-12-06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8422.3A CN117340439B (zh) 2023-12-06 2023-12-06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0439A CN117340439A (zh) 2024-01-05
CN117340439B true CN117340439B (zh) 2024-04-19

Family

ID=8937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8422.3A Active CN117340439B (zh) 2023-12-06 2023-12-06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0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599A (zh) * 2024-02-22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辊压分切系统及方法
CN117798193A (zh) * 2024-02-22 2024-04-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辊压分切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4008A (zh) * 2015-12-01 2016-03-23 广东顺德华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视觉的激光打标振镜扫描系统
EP3088200A1 (en) * 2015-04-30 2016-11-02 Maxphotonics Corporation Laser marking machine, laser marking method, laser marking equipment and laser marking system
CN205826553U (zh) * 2016-06-29 2016-12-2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视觉检测系统
CN108391847A (zh) * 2018-03-16 2018-08-14 山西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卷烟激光打标系统和方法
CN112455098A (zh) * 2019-09-09 2021-03-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打标方法和极片打标系统
KR20220050010A (ko) * 2020-10-15 2022-04-22 옥도영 지능형 마킹시스템
CN115178857A (zh) * 2022-08-26 2022-10-14 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加工系统及激光加工设备的自动对焦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88200A1 (en) * 2015-04-30 2016-11-02 Maxphotonics Corporation Laser marking machine, laser marking method, laser marking equipment and laser marking system
CN105424008A (zh) * 2015-12-01 2016-03-23 广东顺德华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视觉的激光打标振镜扫描系统
CN205826553U (zh) * 2016-06-29 2016-12-2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视觉检测系统
CN108391847A (zh) * 2018-03-16 2018-08-14 山西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卷烟激光打标系统和方法
CN112455098A (zh) * 2019-09-09 2021-03-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打标方法和极片打标系统
KR20220050010A (ko) * 2020-10-15 2022-04-22 옥도영 지능형 마킹시스템
CN115178857A (zh) * 2022-08-26 2022-10-14 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加工系统及激光加工设备的自动对焦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0439A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40439B (zh) 极片打标系统及方法
CN114549531B (zh) 一种锂电池卷绕OverHang对中纠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303500A (zh) 一种仓库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09042638A2 (en) Accurate tracking of web features through converting processes
CN114473249B (zh) 一种极片模切方法及系统
CN115690097A (zh) 极片贴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13372B (zh) 极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091590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套准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CN113532335A (zh) 一种卷绕机卷芯对齐度ccd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660760A (zh) 一种内河航道的船舶抓拍方法及系统
CN115797346A (zh) 极耳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615413B1 (ko) 기준점을 이용한 전극 로스량 측정장치 및 측정방법, 기준점이 표시된 전극 공정의 롤맵, 상기 롤맵 작성방법 및 작성시스템
CN115829467A (zh) 一种应急物流仓库管理监控系统
CN117589781A (zh) 一种极片毛刺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094103B (zh) 保持幅材产品的空间同步数据的对准
CN115593884B (zh) 极片料线位置抓取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90104A (zh) 一种减少流浪者冲突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Gillespie et al. An integrate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for line transect surveys
CN106446977A (zh) 物料标识码的扫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85167B (zh) 一种锂电池智能匹配物料的系统及方法
CN215315080U (zh) 锂电池模切卷绕装置
CN104071629A (zh) 在胶带分切机中使用的异物检测方法、异物检测装置及其胶带分切机
CN115452847A (zh) 自动光学检测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7800144A (zh) 料带的检测方法、料带的分切方法和模切机
CN116992907B (zh) 一种物联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