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2797A -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2797A
CN117332797A CN202311267130.7A CN202311267130A CN117332797A CN 117332797 A CN117332797 A CN 117332797A CN 202311267130 A CN202311267130 A CN 202311267130A CN 117332797 A CN117332797 A CN 117332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operator
information
distance
medical sta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71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娜
李莉
张娜芹
张明会
崔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12671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2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2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2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06K7/1041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fixed in its position, such as an access control device for reading wireless access cards, or a wireless ATM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包括:获取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核对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和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其中,当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指示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本发明能够解决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忘记手卫生操作的问题,还能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消毒预警方法不能对医护人员进行区分而统一进行提醒导致预警系统频繁发出提示,进而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或影响患者休息的问题。

Description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卫生防护有严格要求,如,进入重症科室需要穿上隔离衣,换上专用鞋,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医护人员随身携带的细菌传染给患者。手卫生是医院高度重视的问题。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所以洗手消毒是非常必要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
根据要求,接触患者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性操作的前后时间)应该卫生手消毒,以降低感染率。虽然医院对科室内的卫生要求严格,但一些传播细菌的途径容易被忽略,或者,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某些操作时,例如,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的护理过程中,会忘记进行洗手消毒等规范操作。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的护理主要包括消毒、注射以及观察管道情况。具体地,护士需要定期为患者固定管道的皮肤和缝线的伤口消毒,更换无菌敷料。护理工作进行前和护理工作进行后,医护人员均可能忘记消毒,该操作除了增加患者感染的概率,还可能引起交叉感染。因此,需要一种消毒提醒系统,以监测医护人员的操作,并在医护人员操作前和操作后提醒其消毒。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15240377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一种医护消毒安全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医护消毒工卡的邻护状态参数,其中,所述邻护状态参数包括手部消毒合规值;将所述邻护状态参数与预设邻护参数进行邻偏处理,得到邻床偏差量;根据所述邻床偏差量调整向消毒安全预警系统发送的医消预警信号,以调整所述医护消毒工卡的报警启闭状态。该申请通过获取医护人员和护理床之间的相互感应状态以及手部消毒合规值对医护人员的消毒情况进行判断,并对部分手部卫生消毒不合规的医护人员进入护理床的电子感应区域进行报警。虽然该方法能够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消毒,但该提醒设置会对负责该患者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提醒,不能针对性地提醒需要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实际上,管理同一位患者的医护人员有多个,并非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会接触患者,例如,专门负责记录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的医护人员,其工作为:定时到对应患者的床位观察各仪器设备上显示的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进行记录。该操作并不会接触患者,所以不需要对该医护人员进行提醒。现有技术提供的消毒预警方法不能对医护人员进行区分而统一进行提醒,导致预警系统频繁发出提示,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或影响患者休息。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医院的感染防控要求高,尤其在手卫生方面要求严格。在一些工作繁复且加班量大的科室,如重症监护室,一名医护人员需要负责几名患者,其工作负荷大,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会忽略手卫生细节操作。例如,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能卧床治疗,该名患者每日需要静脉输注药物,而管理该名病患的护士除了每目为患者进行输液操作外,还需要管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当护士处理完患者的排泄物后,其脱掉手套后忘记洗手,直接用病床旁边的速干免洗手消毒剂消毒双手,随后为患者进行输液操作。该操作会增大感染率,影响患者安全。或者,护士在为患者更换敷料或重新固定管道时,例如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的护理,护士操作时可能会忘记消毒而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或伤口,该操作也会对患者病情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包括
获取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核对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和患者的治疗信息;
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其中,
当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指示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护理操作中,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类型繁杂且管理的患者数量多,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忘记洗手消毒,该操作会增加患者和/或医护人员的感染几率,甚至是处于医院环境的其他人群。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医护消毒预警方法以提醒医护人员在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后进行手卫生操作。本发明提供的预警方法首先需要获取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将获取的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实际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当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说明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较近,其很大可能接触患者。再核对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该操作既能够核对医护人员的身份信息,也能够核对医护人员的具体操作内容与患者接受的护理内容。由于一位患者不止配置一名医护人员,例如,管床护士、管床医生、主治医生等,管床护士负责基本的护理操作,管床医生在患者术后负责换药、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主治医生在特定时间会进行查房,如每周两次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部分医护人员虽然与患者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但其不接触患者,例如,其只负责每日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观察患者的导管中的血液排出情况等,该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本来的操作信息是观察患者的导管置入情况,但获取的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为接触导管,此时需要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例如,当管床医生发现导管有拔出风险时,其可能直接用手对导管进行调整而忘记洗手消毒,该操作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因此,本发明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医护人员的身份信息与具体操作信息进行分析,并增加监测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的步骤,避免由于医护人员自行改变护理操作而忘记手卫生操作。
优选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包括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和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其中,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匹配而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中,包括不接触患者的护理操作和接触患者/患者体液的护理操作,即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医护人员实际进行的工作不接触患者,可不发出报警提示。现有技术中,只针对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当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即发出报警提示,医护人员需要经常到自己管理的患者的病床前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类似于上述这种不需要接触患者的工作,实质上不需要发出报警提示,但现有技术并不能解决该问题,而是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一旦小于预设距离,则发出报警提示。经常发出报警提示容易影响患者或医护人员的情绪。而本发明在获得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还对医护人员的具体操作内容进行判断,当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为非接触类的工作时,可不发出报警提示,避免经常发出提示,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情绪或患者的情绪,只有当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为接触类的工作时,才发出报警提示,减少了无效提醒。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操作者的护理操作具有接触倾向时,发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虽然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为非接触类(如记录患者的生理参数信息、询问患者的恢复情况等),但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患者导管错位,此时医护人员需要接触患者的患部或导管,则需要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本发明不只考虑了按照护理/治疗顺序时,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是否为接触类的工作,还考虑了医护人员是否会改变预设的工作安排,由非接触类的工作改变为接触类的工作,并且,当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改变时,也会相应改变为发出报警提示或不发出报警提示。尤其地,当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由非接触类的工作变为接触类的工作时,及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医护人员的操作改变由监测单元获取的操作倾向信息得到。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所述操作者的护理操作不具有接触倾向时,不发出报警提示。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虽然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和患者的治疗信息显示为接触类信息,但是当实际获得的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为非接触类的护理工作时,不发出报警提示,以减少无效提示。
优选地,接触类护理操作包括进行查体触诊的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和需要接触患者的患部或接触置入患部的导管的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由于不同的护理操作对应的手卫生操作不同,部分情况下,医护人员只需要消毒后即可进行检查或护理操作,例如,医生查体前后需要手消毒。部分情况下,医护人员必须洗手、消毒后才可进行护理或治疗操作,如医护人员手部接触患者体液的情况,具体包括医护人员接触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因此,本发明对报警提示进行分类,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区分。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时,发出进行手消毒的第一报警提示。当医护人员即将进行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时,提醒其进行手消毒。该设置的好处在于:当医护人员特别忙碌的时候,其接收到报警提示为手消毒,此时医护人员可直接利用病房配置的免洗消毒凝胶进行消毒,该消毒程序符合要求,当医护人员进行手消毒后,其能够快速进行接下来的护理工作。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时,发出洗手并进行手消毒的第二报警提示。对于手卫生操作更加严格的情况而言,医护人员必须洗手后消毒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步骤,因此,针对该种情况,本发明设置了第二报警提示,以与第一报警提示进行区分,避免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忘记洗手而直接进行手消毒。该设置对具体的情况做出区分,既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还能针对不同手卫生要求设置不同的报警提示,减少院内感染几率。
优选地,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从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变为大于预设距离时,发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该设置的好处在于:当医护人员完成对应患者的护理操作后,及时提醒其进行操作后的手卫生操作,避免医护人员忘记消毒而增加感染路径和感染几率。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医护消毒预警装置,包括:
设有操作者的操作信息的可穿戴地配置于操作者的特定身体部位的移动单元,
设有患者的治疗信息的用于识别操作者佩戴的移动单元的识别单元,
用于根据移动单元与识别单元之间的距离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的提示单元,
用于获取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的监测单元,以及
与移动单元、识别单元、提示单元和监测单元分别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移动单元与识别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其中,
当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指示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优选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包括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和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其中,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匹配而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优选地,移动单元中设有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优选地,操作信息包括操作者对患者的具体护理内容、操作时间、操作顺序。
优选地,预警装置还包括监测单元,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信息。操作倾向信息指操作者即将要对患者进行的操作,例如,操作者即将要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即将为患者更换敷料、即将为患者进行查体、即将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等信息,以为控制模块是否输出报警提示提供依据。
优选地,提示单元发出的预警信息至少包括手消毒提示和洗手并进行手消毒的提示。
优选地,移动单元能够为电子标签或射频卡。
优选地,识别单元存有患者的治疗信息。
优选地,治疗信息包括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操作或治疗操作。
优选地,识别单元能够为射频识别阅读器。
优选地,识别单元能够设置于患者病床邻近处。
优选地,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由移动单元和识别单元之间的距离表征。
优选地,识别单元能够设置于患者身体的特定部位。例如,患者的患部处置入导管,识别单元设置于导管的邻近处,当操作者靠近患者的患部时,识别单元与移动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提示单元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医护消毒预警装置的简化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移动单元;200:识别单元;300:提示单元;400:监测单元;50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指定身体部位指医护人员根据工作要求将移动单元100穿戴于身体的固定位置,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操作前,移动单元100能够与识别单元200进行信号连接而核对信息。指定身体部位例如能够为医护人员的手臂、胸前等位置。本申请中操作者指医护人员。操作信息指操作者对患者进行的具体操作内容/项目、操作时间。操作信息至少包括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操作项目、护理操作项目对应的护理时间、操作权限。治疗信息指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操作、治疗操作、护理/治疗对应的操作者信息以及对应护理/治疗的时间。操作倾向信息指操作者即将要对患者进行的操作,例如,操作者即将要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即将为患者更换敷料、即将为患者进行查体、即将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等信息。接触倾向信息指操作者实际表现的动作姿态是否具有接触患者和/或患者的患部的倾向信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病房护理呼叫信号系统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获取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核对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和患者的治疗信息;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其中,当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指示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该方法利用病房护理呼叫信号系统来获取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病房护理呼叫信号系统包括护士站主机、病房门口机、床位分机、走廊显示屏,上述设备彼此互相联网。例如上述设备通过WiFi、宽带电力载波通讯设备的方式组网连接。优选地,护士站主机、病房门口机、床位分机、走廊显示屏均采用IP网络通讯技术。
优选地,医护人员可通过佩戴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设备与患者所在的病房门口机和/或患者对应的床位分机进行互动。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与护士站主机、病房门口机、床位分机、走廊显示屏信号连接。优选地,当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与病房门口机互动通信后,病房门口机向该医护人员管理的患者的对应病床的床位分机发送相关医护人员进入的信息。该信息能够为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的通信特征码,也能够为医护人员的工号。床位分机响应于医护人员所佩戴的智能设备的进入,对应的病房内的床位分机启用用于判断医护人员与患者距离的无线交互组件,如切换WiFi或蓝牙的工作频率和信号收发模式,以使得床位分机与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从通信功能转变为定位功能。优选地,该无线交互组件利用与相关的医护人员的通信特征码来确定医护人员接近患者的距离。
优选地,与医护人员对应的通信特征码储存有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优选地,患者的床位分机储存有患者的治疗信息。当床位分机响应于医护人员所佩戴的智能设备的进入时,护士站主机核对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和患者的治疗信息。同时,基于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的定位功能,护士站主机获取医护人员所在位置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床位分机通常设置于病床的床头,距离患者的距离近,因此,本实施例以医护人员与床位分机之间的距离表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当护士站主机获得的医护人员所在位置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若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例如,早晨8:00,护士的操作信息是为患者静脉注射,而患者的治疗信息为排痰,护士站主机核对后,若发现治疗信息有误,则能够及时向医护人员的智能设备发送提示消息,避免出现错误治疗的情况。
优选地,床位分机通过运行SOTA姿态检测模型来实时监测人体关键点,并将监测结果发送至护士站主机。护士站主机基于获取的实时监测的医护人员的关键点判断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例如护士的双手朝向患者的患部延伸,有接触倾向,护士站主机向护士佩戴的智能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醒即将进行操作的护士进行手卫生操作。床位分机例如为RTZ3-F0 1型号的病床分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病房门口机包括设于患者病房门口的第一门口机、设于病区的出入口的第二门口机、设于病区内的非清洁区域的出入口的第三门口机以及设于病区内的清洁区域的出入口的第四门口机。优选地,非清洁区域包括护士站、会议室、设备间等区域。优选地,清洁区域包括消毒室、配药室、药品室、敷料准备室等。
为方便理解,本实施例以高敏病房、高危病房、感染病房的患者为例对医护消毒预警方法进行说明。优选地,高敏病人(如新生儿)对应的床位分机为第一床位分机。优选地,高危病人(如大型手术后的病人)对应的床位分机为第二床位分机。优选地,感染病人(如结核病病人)对应的床位分机为第三床位分机。
当医护人员进出不同的房间时,病房门口机和床位分机与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均能进行互动,护士站主机能够基于医护人员的活动路径和在相应房间发生的操作对其发出提示消息,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当护士在病区的出入口处时,其佩戴的智能设备与第二门口机互动,护士站主机记录该名护士已进入病区,此时该名护士到达病区内的药品室的出入口并进入药品室取药,随后离开药品室并走向其管理的高敏病人的病房,当该护士到达高敏病房的门口时,其佩戴的智能设备与第一门口机互动通信,且第一门口机向第一床位分机发送护士进入的信息,此时护士站主机核对护士的操作信息和高敏病人的治疗信息,判断护士为该名病人送药且需要接触该名病人,因此,护士站主机向护士的智能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该名护士在接触病人之前必须洗手并消毒。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例如一名护士管理两名高危病人,且这两名高危病人在同一间病房,当该名护士到达病房门口时,其佩戴的智能设备与第二门口机互动通信,且第二门口机向第一名高危病人对应的第二床位分机发送护士进入的信息,护士站主机核对第一名高危病人的治疗信息和该名护士的操作信息,核对信息为护士为第一名高危病人更换敷料,当该护士与第一名高危病人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护士站主机发送提示消息至该名护士的智能设备,以提醒其进行洗手消毒操作。若该名护士离开病房并到达消毒室后,消毒室的出入口则会将该名护士进出记录发送至护士站主机处,基于此,护士站主机判断该名护士已进行洗手消毒,当该名护士再次到达第一名高危病人的病床附近且护士与第一名高危病人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护士站主机不会发送提示消息。当该名护士完成第一名高危病人的护理工作后,若其直接靠近同病房的第二名高危病人且具有接触倾向,该名护士在护理完第一名高危病人之后并未离开病房,由于病房的第二门口机只记录该名护士进出该病房一次,因此,护士站主机判断该名护士未进行洗手消毒而直接靠近第二名高危病人,护士站主机向该名护士的智能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该名护士在接触两名高危病人之间进行洗手消毒。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为一名护士管理两名高危病人,且这两名高危病人在不同的病房。在该名护士护理完第一名高危病人,即将离开病房至另一名高危病人的病房中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该名护士与第二床位分机的距离增大直到该名护士到达另一名高危病人的病房门口时,第二名高危病人的病房的第二门口机与该名护士佩戴的智能设备互动通信,由于护士站主机并未接收到该护士在护理完第一名高危病人到达消毒室,因此,护士站主机向该名护士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该名护士在接触两名高危病人之间进行洗手消毒。
优选地,护士站主机向医护人员发送的提示消息能够为语音消息,也能够为振动提示。
对于感染病人,负责该名患者的护士首先进入设备间取出需要的仪器,如排痰仪,设备间的进出口的第三门口机与该名护士佩戴的智能设备互动通信并将该护士进入的记录发送至护士站主机。当该名护士进入感染病人的病房后,其为该名病人穿戴排痰的设备,第一门口机与第三床位分机将该名护士的出入记录以及活动记录发送至护士站主机,当该名护士离开病房时,护士站主机向该名护士的智能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醒其在接触感染病人之后进行洗手消毒。若该名护士位到达消毒室而直接进入护士站或会议室,护士站主机持续向该名护士发送提示消息,同时向后续进入护士站或会议室的医护人员发送提示消息,以提醒医护人员或消毒工作人员及时对这些区域进行消毒,避免增加医院内的交叉感染的路径。
以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的患者的护理为例,当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均为观察生命体征时(非接触类操作),获取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信息,当医护人员具有接触导管的倾向时,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包括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和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其中,当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匹配而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当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医生的操作信息(例如换药操作)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项目匹配时,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为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操作者的护理操作具有接触倾向时,发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当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医生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均为观察或问诊恢复情况,而获取的医生的实际操作倾向为接触患者的患部,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操作者的护理操作不具有接触倾向时,不发出报警提示。当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医生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均为注射治疗,而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为观察患者的导管是否脱出时,不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操作者的护理操作不具有接触倾向时,不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时,发出进行手消毒的第一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时,发出洗手并进行手消毒的第二报警提示。
优选地,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指需要接触患者的伤口部位/患部或置入患者患部的导管等的操作。进行第二类护理操作之前需要洗手并消毒。
优选地,当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是为患者查体,例如,主治医生接触患者的腹部、手部等身体部位,主治医生的查体项目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检查项目匹配,控制单元500输出第一报警指令至提示单元300,提示单元300接收报警指令后发出进行手消毒的第一报警提示,例如,提示单元300发出振动信号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消毒。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8:00~8:10时间段,管床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操作,但是患者出现排泄现象,该种情况下,管床护士首先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当管床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管床护士的操作项目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项目不匹配时,控制单元500触发监测单元400开启,以获取管床护士的操作倾向,当管床护士的操作倾向表现为接触患者的导管时,控制单元500输出第二报警指令至提示单元300,提示单元300接收报警指令后发出进行洗手并消毒的第二报警提示,例如,提示单元300同时发出振动和光信号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洗手并消毒的操作。
优选地,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从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变为大于预设距离时,发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该设置的好处在于:医护人员管理的患者较多,当其为第一位患者进行护理后,可能忘记洗手消毒就离开,中途其还可能接触用于下一位患者的医疗用品、医疗推车、盛装医疗用品的托盘等,该操作使得感染路径增多,进而增加感染几率。因此,医护人员为患者护理完后,当其与患者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后,提示单元300也会发出报警提示,以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护消毒预警装置,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移动单元100、识别单元200、控制单元500和提示单元300。移动单元100可穿戴地配置于医护人员的指定身体部位。优选地,移动单元100中存有医护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操作信息。优选地,移动单元100与医护人员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位医护人员穿戴的移动单元100唯一且确定。优选地,操作信息至少包括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操作项目、护理操作项目对应的护理时间、操作权限。
优选地,移动单元100内设置有电子标签或射频卡。优选地,指定身体部位能够为医护人员的胸前位置。优选地,指定身体部位能够为医护人员的手臂位置。
识别单元200设置于患者端。优选地,识别单元200能够设置于患者的病床临近处。识别单元200用于识别医护人员穿戴的移动单元100。优选地,识别单元200能够设置为射频识别阅读器。识别单元200与移动单元100信号连接。优选的,识别单元200与移动单元100之间的距离能够反映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具体地,识别单元200与移动单元100的连接方式能够为蓝牙连接、WLAN连接、Ethernet连接。优选地,识别单元200中存有患者的治疗信息。具体地,治疗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个人信息、病情信息、病史信息、需要接收护理的项目、需要接受治疗的项目。
优选地,识别单元200与移动单元100能够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以核对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具体地,识别单元200与移动单元100之间的识别功能以无线射频识别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
优选地,识别单元200与移动单元100在特定的距离范围内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完成数据传输。
控制单元500分别与移动单元100和识别单元200信号连接。具体地,控制单元500与移动单元100能够通过蓝牙、WLAN、Ethernet等方式连接。具体地,控制单元500与识别单元200能够通过蓝牙、WLAN、Ethernet等方式连接。
优选地,控制单元500能够为处理器、计算机或单片机。
优选地,当移动单元100与识别单元20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单元500核对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
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当医护人员的操作项目显示为接触患者的皮肤、伤口、更换敷料、注射操作时(接触类护理),控制单元500输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指令。
优选地,移动单元100内设用于提示的报警组件,当控制单元500发出报警指令后,移动单元100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提示单元300与控制单元500信号连接。具体地,提示单元300与控制单元500的连接方式能够为蓝牙连接、WLAN连接、Ethernet连接。具体地,提示单元300能够为声光报警器。例如,提示单元300能够是型号为AE701的声光报警器。优选地,报警提示能够为光信号、声信号、振动信号。提示单元300接收控制单元500的报警指令后进行报警,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
优选地,医护消毒预警装置还包括监测单元400。监测单元400用于获取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操作倾向包括:医护人员即将对患者进行注射、医护人员即将为患者更换敷料、医护人员即将清理患者的排泄物等。
优选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控制单元500检测到医护人员的操作项目为非接触类,但监测单元400获得的信息表示医护人员的倾向护理操作为接触类,例如,由观察记录类的工作(非接触类护理操作)改变为接触患者的皮肤、伤口、更换敷料、注射操作(接触类护理操作),控制单元500输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指令。
以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的患者的护理为例,该名患者配备有管床护士、管床医生、主治医生等,管床护士负责基本的护理操作,管床医生在患者术后负责换药、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等。
在8:00~8:15的时间段内,管床护士需要为该名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当管床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管床护士的注射项目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项目匹配,控制单元500输出报警指令至提示单元300,提示单元300接收指令后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预设距离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允许医护人员对报警提示做出反应的距离。
具体地,预设距离能够为30cm、25cm、20cm、15cm、10cm。
在9:00~9:15的时间段内,管床医生的操作信息为观察该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并对相应参数进行记录,同时,观察管道是否存在堵塞、脱出等情况。当管床医生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管床医生的观察记录项目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项目匹配,控制单元500触发监控单元开启,以获取管床医生的操作倾向,当管床医生的操作倾向表现为不接触患者的导管时,控制单元500不输出报警指令。
在9:00~9:15的时间段内,管床医生的操作信息为观察该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并对相应参数进行记录,同时,观察管道是否存在堵塞、脱出等情况。当管床医生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管床医生的观察记录项目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项目匹配,控制单元500触发监控单元开启,以获取管床医生的操作倾向,当管床医生的操作倾向表现为接触患者的导管时,例如,管床医生观察到患者的导管有脱出风险,此时管床医生需要对导管进行处理,则管床医生具有接触患者的导管的倾向,控制单元500输出报警指令至提示单元300,提示单元300接收报警指令后发出报警提示。
在10:00~10:15的时间段内,管床医生的操作信息为更换该患者的无菌敷料,当管床医生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管床医生的换药操作项目与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项目匹配,控制单元500输出报警指令至提示单元300,提示单元300接收报警指令后发出报警提示。
优选地,控制单元500输出的报警指令至少包括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消毒的第一指令和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洗手并消毒的第二指令。优选地,当控制单元500输出第一报警指令时,提示单元300发出振动提醒。优选地,当控制单元500输出第二报警指令时,提示单元300同时发出振动和光提醒。
由于不同的操作对应的手卫生操作不同,部分情况下,医护人员只需要消毒后即可进行检查或护理操作,例如,医生查体前后需要手消毒。部分情况下,医护人员必须洗手、消毒后才可进行护理或治疗操作,如医护人员手部接触患者体液的情况,具体包括医护人员接触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优选地,接触类护理操作包括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和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优选地,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指查体触诊的检查操作。进行第一类护理操作前需要手消毒。优选地,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指需要接触患者的伤口部位/患部或置入患者患部的导管等操作。进行第二类护理操作之前需要洗手并消毒。
优选地,监测单元400判断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的方法包括:获取特定时间段内各个时间点的人体的当前活动姿态,比较各时间点的人体的当前活动姿态,确定姿态变化幅度,比较人体的姿态变化幅度和操作数据库中的参考姿态,判断特定时间段内人体的当前操作姿态是否与操作数据库中预设操作姿态匹配。
优选地,操作数据库储存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不同的检查项目、治疗项目、护理项目时的参考操作姿态。优选地,操作数据库中的参考操作姿态能够为提前录制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不同操作的视频信息,例如,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为患者更换敷料、为患者安装监测仪等的视频信息。
优选地,根据监测单元400获取的医护人员的姿态信息,控制单元500将医护人员当前的人体活动姿态与操作数据库中的参考姿态进行比对,以获取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或即将进行的操作,进而能够及时发出报警指令。优选地,监测单元400能够设置为高清摄像机。
优选地,当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从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变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单元500输出报警指令,提示单元300接收报警指令后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预设距离包括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优选地,第一预设距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允许医护人员对报警提示做出反应的距离。具体地,第一预设距离能够为30~50cm。优选地,第二预设距离为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再远离患者的提示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的距离。具体地,第二预设距离能够为55~100c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单元500被配置为: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且进行第一次提示后,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该技术方案的好处在于: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且进行第一次提示后说明操作者会对患者进行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当操作者的护理操作结束后,其会出现远离患者的动作,当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时,说明操作者的在该时间段内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结束,其即将离开患者,因此,发出报警提示,避免该名操作者在接触患者后忘记手卫生操作。忘记手卫生操作一方面对自安全具有影响,另一方面对其他患者的安全具有影响,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此外,由于医院床位紧张,一间病房至少安排2名以上的患者,相应地,一间病房在同一时间段有其他医护人员进出,由于管理其他病床的医护人员通常不会与另外的病床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当其经过其他病床时,由于并没有触发第一次提示,因此,当医护人员经过其他患者的病床时不会触发报警提示,即该设置可避免其他医护人员经过时的无效报警提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和2的进一步改进,重复内容不再赘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单元500与临床信息系统(CIS)信号连接。优选地,控制单元500被配置为:统计操作者的操作信息、患者的治疗信息以及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不匹配的事件以及发生次数,以将统计的结果参数反馈至临床信息系统(CIS),从而为医院的医护人员排班、人力资源分配、薪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地,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属于CIS范畴。
优选地,控制单元500能够为病房护理呼叫信号系统的护士站主机。护士站主机接收病房门口机、床位分机、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的信息。优选地,护士站主机通过对病房门口机、床位分机、医护人员佩戴的智能设备记录的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患者的治疗信息以及医护人员操作的不规范信息生成提示医护人员规范手卫生操作的指令,护士站主机将提示医护人员规范手卫生操作的指令发送至床位分机并转发至HIS系统。HIS系统响应于护士站主机发送的指令,对该指令发送的时机、发送的人员以及对应人员的发送频度进行统计,进而结合医患数量比例、医护人员与管理的病患的床位距离安排、病床占用比例来向相关科室提供医护人员招聘数量、培训会议的建议。
就医护人员而言,其每日的工作安排虽然是提前确定的,但其工作安排会受到实际患者情况或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的限制而临时发生改变。例如,一位管床护士同时会管理几名患者,为方便描述,将患者分别编号为1号患者、2号患者和3号患者。医护人员预设的工作安排是:早晨8点至8点05分为1号患者安排仪器进行红光照射(手术后需要红光照射伤口,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局部伤口恢复);早晨8点10分至8点15分为2号患者上雾化治疗;早晨8点20分至8点25分为3号患者分送待服用的药物。但是由于一个科室中红光治疗仪的数量有限,当其他管床护士管理的患者提前准备好时,可能在早晨7点50该科室的红光治疗仪就被安排完,因此,该管床护士只能等其他患者使用完后再为1号患者安排红光照射;此时,该名管床护士可能会将1号患者的其他治疗提前,例如,为1号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另外两名患者按照预设的工作安排依次进行雾化治疗和分送药物。此种情况中,控制单元500统计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的情况,得出该科室中医疗设备不足的统计结果,并将该结果反馈至临床信息系统。此数据能够为后期医院购进设备时提供依据。
在一些科室中,例如重症监护室,患者只能在病床上进行排泄,管床护士每日需要帮助患者清理排泄物。由于一名管床护士同时负责几名患者,并且患者的各项治疗是提前安排好的,例如,4号患者在早晨7点30分需要更换伤口敷料;5号患者在早晨7点50分需要进行静脉注射;6号患者在早晨8点30分需要接受医生的查体。但实际情况是,4号患者在7点30分时排泄,此时,管床护士需要首先为4号患者清理排泄物并对其身体进行清理,当4号患者的清理工作完成后,该名管床护士还需要进行洗手消毒后再为4号患者更换敷料。接着,再为5号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明显地,由于意外情况,该名管床护士的其他工作都需要向后推迟,即提前安排的工作与实际的工作时间不符。早晨8点30分时,管床护士查看6号患者的情况时发现6号患者生命体征出现意外情况,而此时本应该为6号患者查体的医生还在其他病房,管床护士需要立即通知6号患者的主治医生,上述情况均是由于重症监护室的工作量大且医护人员配置不足导致的。此外,由于工作量大,医护人员的预设的工作安排是晚上6点结束,而获取的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是到晚上8点才结束。基于此,控制单元500统计医护人员的操作信息、患者的治疗信息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倾向信息不匹配的情况,得出该科室中医护人员配置的统计结果(例如该科室的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并将该结果反馈至临床信息系统。此数据能够为后期医院的人才引进或招聘工作、薪资绩效管理提供依据。例如,按照医护人员实际的工作种类和工作量相应地增加其薪资。根据统计结果为工作量过多的医护人员进行重新排班以减少其工作量。根据统计结果适应性地增加科室的医护人员的招聘人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核对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和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
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其中,
当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指示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包括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和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其中,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匹配而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为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所述操作者的护理操作具有接触倾向时,发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而所述操作者的护理操作不具有接触倾向时,不发出报警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包括进行查体触诊的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和需要接触患者的患部或接触置入患部的导管的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为第一类接触护理操作时,发出进行手消毒的第一报警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所述患者的治疗信息为第二类接触护理操作时,发出洗手并进行手消毒的第二报警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从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变为大于预设距离时,发出手卫生操作的报警提示。
9.医护消毒预警装置,包括:
设有操作者的操作信息的可穿戴地配置于操作者的特定身体部位的移动单元(100),
设有患者的治疗信息的用于识别所述操作者佩戴的所述移动单元(100)的识别单元(200),
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单元(100)与所述识别单元(200)之间的距离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的提示单元(300),
用于获取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的监测单元(400),以及
与所述移动单元(100)、所述识别单元(200)、所述提示单元(300)和所述监测单元(400)分别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5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500)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单元(100)与所述识别单元(2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其中,
当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倾向信息指示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护消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包括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和非接触类的护理操作,其中,当所述操作者与所述患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信息匹配而所述操作者的操作信息为接触类的护理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所述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操作。
CN202311267130.7A 2023-09-27 2023-09-27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332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7130.7A CN117332797A (zh) 2023-09-27 2023-09-27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7130.7A CN117332797A (zh) 2023-09-27 2023-09-27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2797A true CN117332797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9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7130.7A Pending CN117332797A (zh) 2023-09-27 2023-09-27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27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4771B2 (en) Compliance-based cleaning method
Atkinson et al. Improving safety outcomes in the epilepsy monitoring unit
CN104644124B (zh) 一种医疗监控系统、方法及穿戴式装置
Stowe et al. Telecare, telehealth and telemedicine
US8727981B2 (en) Ambient sensing of patient discomfort
RU2267158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отклонений в контролируемой среде
US92270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contact with patient's catheter assembly
EP1872802A1 (en) Hand washing compliance system
JP2005525873A (ja) 鎮静および鎮痛システムの無菌操作を可能に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942454A (zh) 一种基于流动监测车的急症患者应急救援系统
CN111814677A (zh) 一种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警报装置及方法
CN109259727A (zh) 一种基于移动护理的智能护理系统
CN110827997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重症监护系统
Lindberg et al. Risk behaviours for organism transmission in health care delivery—A two month unstructured observational study
CN112562290B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医护卫生手消毒监控系统
JP7129152B2 (ja) 看護業務計画作成システム及び看護業務誘導システム
CN117332797A (zh) 医护消毒预警方法及装置
US20170270267A1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validating the hygienic treatment of mobile patient support devices
Güldenpfennig et al. ProxyCare: Integrating informal care into formal settings
Pond Fall prevention safety bundle: Collaboration leads to fewer falls
CN219497112U (zh) 防护管控系统
Kalafati et al. A Smart Assistant Nightstand For Hospitals
Ennaceur et al. Robotics and the Internet of Health Things to Improve Healthcare: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wan et al. infection control
Blakemore The Impact of Patient Safety on Healthcare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