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23495A -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23495A
CN117323495A CN202311278820.2A CN202311278820A CN117323495A CN 117323495 A CN117323495 A CN 117323495A CN 202311278820 A CN202311278820 A CN 202311278820A CN 117323495 A CN117323495 A CN 117323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edicine
turntable
medicine storage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88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扶超
吴鹏
李雅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2788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234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23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23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12Pumping with an aspiration and an expulsion action
    • A61M5/14216Reciprocating piston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5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using pressurised reservoirs, e.g. pressurised by means of pistons
    • A61M5/145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using pressurised reservoirs, e.g. pressurised by means of pistons pressurised by means of pistons
    • A61M5/1456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using pressurised reservoirs, e.g. pressurised by means of pistons pressurised by means of pistons with a replaceable reservoir comprising a piston rod to be moved into the reservoir, e.g. the piston rod is part of the removable reservo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2Needle sets, i.e. connections by puncture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Connections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属于输液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围术期微量泵,包括泵体,泵体设有换药腔,换药腔内设有:机架,设置有一对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夹持装置用以夹持储药注射器;主轴和第一驱动机构,一对第一夹持装置关于主轴对称设置,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机架绕主轴转动,且夹持于第一夹持装置的储药注射器和主轴平行;第一夹持装置的移动路径上依次设有换药位和出药位;接驳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接驳架安装有用以夹持输液管的连接端的第二夹持装置,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接驳架沿主轴的轴向移动,进而使输液管的连接端和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乳头之间插拔配合。本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有效提高更换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背景技术
围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其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在围术期内,尤其是危重病人,大都是需要通过微量泵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泵入体内,且在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储药注射器,加之危重病人应用的药物种类多,剂量大,以及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浓度较高,因此在更换储药注射器时,经常会由于短时间内进入病人血液中的药物速度发生变化而造成血压大幅度的波动,造成患者循环波动乃至器官灌注不足等损害;
而现有的微量泵大都是医护人员手动更换储药注射器,其具体过程为:使用一个单泵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在药物泵完前提前配好药物,当听到微量泵泵完报警时,立即按暂停键,取下空注射器,换上已经配好的药物的注射器,按开始键即可。这种更换方法需要插拔输液管和拆装储药注射器,费时费力,即使是操作熟练的护士也需要大约10s来完成更换;显然,不利于危重病人的输液治疗。
基于此,如何实现微量泵自动快速更换储药注射器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围术期微量泵,能够实现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有效提高更换效率,且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围术期微量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有换药腔,所述换药腔内设有:
机架,其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用以夹持储药注射器的筒体;
主轴和第一驱动机构,一对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关于主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机架绕主轴转动,且夹持于第一夹持装置的储药注射器和主轴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移动路径上依次设有换药位和出药位,且所述换药位和出药位关于主轴对称设置;
接驳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接驳架安装有用以夹持输液管的连接端的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接驳架沿主轴的轴向移动,进而使所述输液管的连接端和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乳头之间插拔配合;
其中,所述泵体的推注机构的推头用以接触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活塞柄。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
多个夹爪,多个所述夹爪沿同一圆周均布,进而多个所述夹爪之间区域构成容纳储药注射器的筒体的夹持腔;
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以驱动多个爪夹的头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同轴固定于主轴,且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连通夹持腔且供储药注射器穿插的装填孔;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用以驱动主轴转动的伺服电机。
进一步,所述夹爪的尾端铰接于转盘,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以驱动夹爪绕其与转盘的铰接点在与转盘平行的平面内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转动连接于转盘的内齿圈,所述夹爪的尾端和转动连接于转盘的齿轮连接,所述齿轮和内齿圈啮合,且所述内齿圈通过伸缩弹簧连接于转盘,所述伸缩弹簧用以驱动转动后的内齿圈复位,且所述夹爪靠近转盘的一侧和转盘之间的距离自其尾端至头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部还包括设置于出药位的拨块,所述转盘连接有拨叉,所述拨块用以拨动拔叉沿转盘的周向移动,以使位于所述出药位的第一夹持机构的夹爪处于张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夹爪的头端设置有弹性层。
进一步,所述接驳架设有弹性卡槽;其中,所述输液管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两端均设有凸缘,所述弹性卡槽的两端分别与卡接在弹性卡槽内的转接管上的一对凸缘接触,所述转接管和储药注射器的乳头插拔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移动模块,且所述直线移动模块的滑座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接驳架,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直线移动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接管通过气泡过滤器连接输液管;
所述气泡过滤器为圆形气泡过滤器。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换药腔内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以配合转盘夹持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针筒上的翼缘部;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换药位的半圆压环,所述半圆压环靠近转盘的一侧和转盘之间的间隙在其长度方向上由大逐渐变小、再由小逐渐变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围术期微量泵,操作方便,医护人员预先将输液管的连接端夹持于第二夹持装置内,并将装有药液的储药注射器夹持于位于出药位的第一夹持装置内,进而可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主轴转动,直至储药注射器自出药位移动至换药位,此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装置向换药位移动,以带动连接端靠近储药注射器的乳头,直至储药注射器的乳头插接于连接端;后续即可通过推注机构动作,以带动推头接触活塞柄的后端端部并进行推注排空输液管内气体并校准,而医护人员可在排空输液管内空气后在患者的输注位置处扎针,并在扎针完成后启动微量泵,以使其按照设定输注参数输注;当需要更换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时,可将新的储药注射器夹持于出药位的第一夹持装置,并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装置带动输液管的连接端远离储药注射器以完成连接端和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分离之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主轴转动,以使新的储药注射器转动至换药位,消耗后的储药注射器转动至出药位,继而可通过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装置带动连接端重新与换药位的新的储药注射器连接,实现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并可从出药位取出消耗后的储药注射器。
故而,本装置能够实现输液管和储药注射器之间的插接和分离,以及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实现替代人工操作,有效提高更换效率,且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于微量泵领域而言,本申请为一个巨大的创性,实现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从无到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一种围术期微量泵的主视图;
附图2为一种围术期微量泵的右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B-B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1中拆卸盖板后的主视图;
附图5为附图1中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半圆压环、橡胶垫片和支座的装配图。
附图7为储药注射器的结构图。
图中:1.泵体,2.转盘,3.装填孔,4.夹持腔,5.夹爪,6.半圆压环,7.橡胶垫片,8.支座,9.储药注射器,901.活塞柄,902.翼缘部,903.筒体,904.乳头,10.推头,11.主轴,12.推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4.滑座,15.压力传感器,16.弹性卡槽,17.输液管,18.连接端,19.转接管,20.盖板,21.齿轮,22.内齿圈,23.伺服电机,24.伸缩弹簧,25.换药腔,26.换药位,27.出药位,28.拨叉,29.拨块,30.紫外线灭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7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围术期微量泵,包括泵体1,泵体1具有推注机构12、控制面板,本申请改进泵体1,以设有换药腔25,实现在换药腔25内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9,该换药腔25内设有以下部件:
机架,其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夹持装置用以夹持储药注射器9的筒体903;利用第一夹持装置夹持储药注射器9的筒体903,能够稳定的使储药注射器9随机架移动;
主轴11和第一驱动机构,一对第一夹持装置关于主轴11对称设置,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机架绕主轴11转动,且夹持于第一夹持装置的储药注射器9和主轴11平行;第一夹持装置的移动路径上依次设有换药位26和出药位27,且换药位26和出药位27关于主轴11对称设置;该第一夹持装置的移动路径为圆形,且圆形路径的圆心在主轴11,也即换药位26和出药位27沿圆形路径均布;
接驳架和第二驱动机构13,接驳架安装有用以夹持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的第二夹持装置,第二驱动机构13用以驱动接驳架沿主轴11的轴向移动,进而使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和位于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的乳头904之间插拔配合;工作时,将可通过人工将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安装于第二夹持装置,利用第二夹持装置夹持,以使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可随第二夹持装置同步移动,进而可实现利用第二驱动机构13驱动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靠近或远离停留于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的乳头904,以对完成接或拔出;而具体设置时,保证连接端18的轴线和储药注射器的乳头904的轴线同轴,且使连接端18沿该轴线移动,进而可精准控制两者对接;需要说明的是,输注首个储药注射器时,需要工作人员预先将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夹持于第二夹持装置即可,后续更换储药注射器后无需再更换输液管17,可长时间使用;
其中,泵体1的推注机构12的推头10用以接触位于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9的活塞柄901;微量泵的推注机构12为微量泵的现有结构,其通过驱动推头10直线移动,以使推头10接触储药注射器9的活塞柄901的尾端,实现精准微量推注。
上述机架固定安装于主轴11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主轴11转动,以带动机架和其上的第一夹持装置同步转动,进而可使一对第一夹持装置依次经过换药位26和出药位27,同理地,分别夹持于一对第一夹持装置上的储药注射器9依次经过换药位26和出药位27;而位于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9的位置的固定的,也即保证储药注射器9在换药位26内的位置的一致性,利于保证夹持于第二夹持装置上的连接端18能够对接换药位26内的储药注射器9;而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而言,为保证定位储药注射器9在换药位26内,可对应设置位置检测机构,例如行程开关、或光电开关等,其安装和原理亦为现有技术,可将位置检测机构通过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以利用该位置检测机构配合第一驱动机构可精准控制储药注射器9能够停留于换药位26。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围术期微量泵时,医护人员预先将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夹持于第二夹持装置内,并将装有药液的储药注射器9夹持于位于出药位27的第一夹持装置内,进而可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主轴11转动,直至储药注射器9自出药位27移动至换药位26,此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3驱动第二夹持装置向换药位26移动,以带动连接端18靠近储药注射器9的乳头904,直至储药注射器9的乳头904插接于连接端18;后续即可通过推注机构12动作,以带动推头10接触活塞柄901的后端端部并进行推注排空输液管17内气体并校准,而医护人员可在排空输液管17内空气后在患者的输注位置处扎针,并在扎针完成后启动微量泵,以使其按照设定输注参数输注;当需要更换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9时,可将新的储药注射器9夹持于出药位27的第一夹持装置,并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3驱动第二夹持装置带动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远离储药注射器9以完成连接端18和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分离之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主轴11转动,以使新的储药注射器9转动至换药位26,消耗后的储药注射器9转动至出药位27,继而可通过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3驱动第二夹持装置带动连接端18重新与换药位26的新的储药注射器9连接,实现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9,并可从出药位27取出消耗后的储药注射器9。
故而,本装置能够实现输液管17和储药注射器之间的插接和分离,以及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9,实现替代人工操作,有效提高更换效率,且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于微量泵领域而言,本申请为一个巨大的创性,实现自动更换储药注射器9从无到有的突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夹爪5,多个夹爪5沿同一圆周均布,进而多个夹爪5之间区域构成容纳储药注射器9的夹持腔4;第一动力部,第一动力部用以驱动多个爪夹的头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初始状态时,可使多个夹爪5呈相互远离的状态,以使夹持腔4处于最大化,利于医护人员将储药注射器9穿插于夹持腔4内;并可利用第一驱动部驱动多个夹爪5动作以相互靠近直至夹爪5的头端抵触储药注射器9的筒体903的侧面,完成夹紧储药注射器9的筒体903;具体地,夹爪5的动作方式可采用沿着其所在的圆周的径向移动,也可通过摆动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夹爪5的头端相互远离或靠近即可,也即保证能够夹持储药注射器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机架包括转盘2,转盘2同轴固定于主轴11,且所述转盘2上开设有连通夹持腔4且供储药注射器9穿插的装填孔3;显然,装填孔3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一对第一夹持装置的夹持腔4相对应,进而可实现分别向对应的夹持腔4内取出或放置储药注射器9。
而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用以驱动主轴11转动的伺服电机23,可通过伺服电机23精准控制主轴11的转动角度,也即可控制夹持于第一夹持装置内的储药注射器9的停留位置;具体地,可预先在与伺服电机23电连接的控制器内写入控制指令,以控制单次步进转动角度;其中,控制器可选用可编程PLC控制器;
安装时,主轴11的端部可直接与伺服电机23的转轴直接连接,节省占用空间;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将伺服电机23的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主轴1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夹爪5的尾端铰接于转盘2,第一动力部用以驱动夹爪5绕其与转盘2的铰接点在与转盘2平行的平面内转动;该夹爪5的尾端和转盘2铰接,并可使夹爪5在与转盘2平行的面内转动,以实现驱动夹爪5的头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缩小或扩大夹持腔4,可适配于不同的直径尺寸的储药注射器9;
其中,提供一种第一动力部的具体结构,该第一动力部包括转动连接于转盘2的内齿圈22,夹爪5的尾端和转动连接于转盘2的齿轮21连接,齿轮21和内齿圈22啮合,且内齿圈22通过伸缩弹簧24连接于转盘2,伸缩弹簧24用以驱动转动后的内齿圈22复位,且夹爪5靠近转盘2的一侧和转盘2之间的距离自其尾端至头端逐渐增大。
上述内齿圈22和齿轮21均在与转盘2平行的平面内转动,其中,齿轮21和内齿圈22均与转盘2转动连接,且具体地,可将内齿圈22设置为与装填孔3同轴,内齿圈22的轴线和夹持腔4的中心线重合;实施时,内齿圈22通过支撑轴承连接于转盘2;
显然,通过驱动内齿圈22转动,能够带动齿轮21转动,能够控制夹爪5的摆动,进而实现扩大或缩小夹持腔4;
至于如何驱动内齿圈22转动,可设置为人工手动推动其转动,而在人工转动内齿圈22时,以扩大夹持腔4,此时,伸缩弹簧24被拉伸;当人工松开内齿圈22时,在伸缩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使内齿圈22复位直至夹爪5接触筒体903,以缩小夹持腔4,完成夹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动力部还包括设置于出药位27的拨块29,转盘2连接有拨叉28,拨块29用以拨动拔叉沿转盘2的周向移动,以使位于所述出药位27的第一夹持机构的夹爪5处于张开状态。
拨块29可固定安装,拨块29安装于转盘2的外沿并凸出转盘2的外沿,以保证拨叉28随转盘2转动进入出药位27的过程中能够先接触拨块29的下端或上端,并在转盘2继续转动时,由于拨块29的阻挡作用迫使拨叉28带动内齿圈2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齿轮21转动,实现控制夹爪5朝向扩大夹持腔4的方向摆动,以张开夹持腔4,利于取出或放置储药注射器9;
而实施时,也可不设置挡块,可在取出或放置储药注射器9时,通过人工手拨拨叉28,亦能达到同等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夹爪5的头端设置有弹性层,避免压伤储药注射器9,并可通过弹性层形变,既能增大摩擦力,又能增大接触面积,保证夹持的更加稳定;其该弹性层可为包覆于夹爪5头端的橡胶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夹持效果,可将夹爪5沿主轴11的轴向延伸,保证不影响乳头904和连接端18的插接,例如可延伸至储药注射器9的长度一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接驳架设有弹性卡槽16;其中,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可拆卸连接有转接管19,所述转接管19的两端均设有凸缘,弹性卡槽16的两端分别与卡接在弹性卡槽16内的转接管19上的一对凸缘接触,转接管19和储药注射器的乳头904插拔配合。
由于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和卡接于弹性卡槽16内的转接管19连接,继而便于快速装卸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无需对现有的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进行改进,使用现有的输液管17即可;
而通过设置转接管19,连接端18可与转接管19插接连接,具体如何设置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设置;其中,通过在转接管19的两端设置凸缘,能够配合弹性卡槽16,实现对转接管19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锁定,以利于插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驱动机构13包括直线移动模块,且直线移动模块的滑座14通过压力传感器15连接接驳架,压力传感器15通过控制器与直线移动模块电连接。
直线移动模组为现有设备,不再对其结构和原理赘述;而本申请通过将接驳架设置于其上的滑座14,则实现驱动接驳架移动;其中,通过压力传感器15可获取转接管19和乳头904插接过程中的挤压力,当其满足设定插接压力时,控制器即认为插接成功;继而停止第二驱动机构13动作。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转接管19通过气泡过滤器连接输液管17;可在更换储药注射器9后,无需人工排气泡;具体地,气泡过滤器为医用圆形气泡过滤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设置于换药腔25内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用以配合转盘2夹持位于换药位26的储药注射器9的针筒上的翼缘部902;
即通过压紧机构配合转盘2,以稳定夹持翼缘部902,保证储药注射器9和主轴11平行,避免储药注射器9晃动,进而可利于微量泵的精准控制推注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微量泵的推注机构12的推块沿主轴11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换药位26的半圆压环6,半圆压环6靠近转盘2的一侧和转盘2之间的间隙在其长度方向上由大逐渐变小、再由小逐渐变大;
半圆压环6的外壁固定于换药腔25的内壁;工作时,出药位27的储药注射器9向换药位26移动过程中,储药注射器9的翼缘部902接触半圆压环6朝向其的一侧,进而使翼缘部902沿该侧移动,以实现推动翼缘部902紧贴转盘2,实现夹紧;
实施时,可在完成对翼缘部902的限位后,再控制将输液管17的连接端18连接于储药注射器9的乳头904,避免推动储药注射器9轴向移动;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半圆压环6通过橡胶垫片7连接于支座8,支座8通过螺钉固定于换药腔25内壁;继而可适应于多种不同厚度的翼缘部902,且避免翼缘部902卡滞于间隙内;更为具体地,支座8设置为半圆结构的压片;优选地,半圆压环6和支座8均与橡胶垫片7粘接固定,但不仅限于这一种方式。
优选地,可在换药腔25内设置紫外线灭菌灯30,以在非工作状态对换药腔25内进行杀菌消毒;
以及可在泵体1的一侧设置连通换药腔25的检修口,且检修口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0,可通过拆卸盖板20对换药腔25内的部件进行检修;其中,由于换药腔25为封闭结构,则可用于推注避光药物;另外,本实施例中,推块可固定于盖板20,盖板20设置于出药位27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围术期微量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有换药腔,所述换药腔内设有:
机架,其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用以夹持储药注射器的筒体;
主轴和第一驱动机构,一对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关于主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机架绕主轴转动,且夹持于第一夹持装置的储药注射器和主轴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移动路径上依次设有换药位和出药位,且所述换药位和出药位关于主轴对称设置;
接驳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接驳架安装有用以夹持输液管的连接端的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接驳架沿主轴的轴向移动,进而使所述输液管的连接端和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乳头之间插拔配合;
其中,所述泵体的推注机构的推头用以接触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活塞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
多个夹爪,多个所述夹爪沿同一圆周均布,进而多个所述夹爪之间区域构成容纳储药注射器的筒体的夹持腔;
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以驱动多个爪夹的头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同轴固定于主轴,且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连通夹持腔且供储药注射器穿插的装填孔;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用以驱动主轴转动的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的尾端铰接于转盘,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以驱动夹爪绕其与转盘的铰接点在与转盘平行的平面内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转动连接于转盘的内齿圈,所述夹爪的尾端和转动连接于转盘的齿轮连接,所述齿轮和内齿圈啮合,且所述内齿圈通过伸缩弹簧连接于转盘,所述伸缩弹簧用以驱动转动后的内齿圈复位,且所述夹爪靠近转盘的一侧和转盘之间的距离自其尾端至头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还包括设置于出药位的拨块,所述转盘连接有拨叉,所述拨块用以拨动拔叉沿转盘的周向移动,以使位于所述出药位的第一夹持机构的夹爪处于张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的头端设置有弹性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架设有弹性卡槽;其中,所述输液管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两端均设有凸缘,所述弹性卡槽的两端分别与卡接在弹性卡槽内的转接管上的一对凸缘接触,所述转接管和储药注射器的乳头插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移动模块,且所述直线移动模块的滑座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接驳架,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直线移动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通过气泡过滤器连接输液管;
所述气泡过滤器为圆形气泡过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术期微量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换药腔内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以配合转盘夹持位于换药位的储药注射器的针筒上的翼缘部;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换药位的半圆压环,所述半圆压环靠近转盘的一侧和转盘之间的间隙在其长度方向上由大逐渐变小、再由小逐渐变大。
CN202311278820.2A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Pending CN1173234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8820.2A CN117323495A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8820.2A CN117323495A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23495A true CN117323495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7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8820.2A Pending CN117323495A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234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9473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нъекций с инъекционным картриджем и приводной механизм та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2065937B (zh) 可再次使用的自动注射器
US4351335A (en) In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A2539813C (en)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features
US11596733B2 (en) Patch pump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iabet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202537953U (zh) 蠕动泵及包括该蠕动泵的自动配药系统
EP2146760A2 (en) Reservoir filling, bubble management, and 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ame
WO2009085853A1 (en) Disposable infusion device positive pressure fi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478572B (zh) 一种高压注射装置自动吸药装置的安全检测方法
AU2014234335B2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syringe into a fluid-dispensing apparatus,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of such a receptacle
CN117323495A (zh) 一种围术期微量泵
CN207667459U (zh) 一种硬质药剂瓶缓存配药装置
CN205659144U (zh) 一种西林瓶的转动式配药装置
CN205659142U (zh) 一种西林瓶的配药装置
KR100884023B1 (ko) 수혈 시스템
CN111770771B (zh) 注射器柱塞接合机构
CN217566799U (zh) 一种医用智能溶药箱
CN218979770U (zh) 一种静疗配液器
CN110946758A (zh) 一种药液转移筒及新型西林瓶
CN220757760U (zh) 一种腹膜透析皮下隧道冲洗器
CN212491011U (zh) 一种注射泵微量注射用调节装置
CN219700670U (zh) 一种输液固定装置
CN117298381B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剂定量注射装置
CN219847647U (zh) 一种冲封管
CN219878850U (zh) 一次性泵用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