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21261A - 洗衣设备 - Google Patents

洗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21261A
CN117321261A CN202280033683.3A CN202280033683A CN117321261A CN 117321261 A CN117321261 A CN 117321261A CN 202280033683 A CN202280033683 A CN 202280033683A CN 117321261 A CN117321261 A CN 117321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water
water supply
laundry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36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江克己
糸田真弓
冈崎纯也
北川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21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21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洗衣设备,洗衣设备的一个例子是洗衣机(1),包括:收容筒(12),收容洗净对象物,洗净对象物的一个例子是洗涤物(L);以及供给部(32),向收容筒(12)内的比洗涤物(L)的配置区域靠下侧(Z2)的下区域(P)供给臭氧水。

Description

洗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设备。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洗衣机包括:外筒,可蓄水;滚筒,配置于外筒内并收容洗涤物;烘干风路,经由其出口和入口与外筒连接;鼓风机,配置于烘干风路内;臭氧发生装置;以及供给路,向烘干风路提供由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在洗衣机中,作为空气洗运转,通过鼓风机工作,滚筒内的空气在烘干风路内经过并循环,该空气通过与臭氧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臭氧混合而成为臭氧气体并被供给至滚筒内。滚筒内的衣物通过臭氧气体中所含的臭氧而被除菌和除臭,也就是被洗净。
臭氧是不稳定而易衰减的分子,具有要还原为氧气的性质。在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中,臭氧气体随着鼓风机所产生的风被供给向滚筒内的衣物。在该情况下,臭氧气体中的臭氧会因鼓风机所产生的风的风势而衰减,因此在臭氧气体到达滚筒内的衣物之前,臭氧气体中的臭氧浓度会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4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在上述背景下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臭氧的浓度降低并利用臭氧来有效地将洗净对象物洗净的洗衣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洗衣设备,该洗衣设备包括:收容筒,收容洗净对象物;以及供给部,向所述收容筒内的比洗净对象物的配置区域靠下侧的区域供给臭氧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洗衣设备包括:排水路,与所述收容筒连接;排水阀,开闭所述排水路;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部和所述排水阀,作为利用臭氧水中所含的臭氧来将所述收容筒内的洗净对象物洗净的臭氧洗净处理,所述控制部在打开所述排水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供给部来持续向所述收容筒内的比洗净对象物的配置区域靠下侧的区域供给臭氧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洗衣设备包括向所述收容筒内送风的送风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臭氧洗净处理之后通过所述送风部来向所述收容筒内送风。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筒具有:外筒,连接有所述排水路并可蓄水;以及内筒,配置于所述外筒内并收容洗净对象物,所述供给部具有:流路,向所述外筒内的比所述内筒靠下侧的区域供给水;以及臭氧发生装置,配置于所述流路内并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来产生臭氧,所述洗衣设备是洗衣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洗衣设备中,臭氧水被供给至收容筒内的比洗净对象物的配置区域靠下侧的区域,因此无需利用臭氧水润湿位于正上方的配置区域的洗净对象物就能利用由臭氧水汽化而成的臭氧来洗净该洗净对象物。如此,通过在靠近洗净对象物的地方产生臭氧,能抑制臭氧的浓度降低并利用臭氧来有效地将洗净对象物洗净。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洗衣设备的臭氧洗净处理中,臭氧水在排水阀打开的状态下被持续供给至收容筒内的比洗净对象物的配置区域靠下侧的区域。如此,臭氧水以不断注入的方式被供给至收容筒内,由此能将收容筒内的臭氧浓度维持在期望的目标值,因此能利用维持在目标值的浓度的臭氧来更有效地将洗净对象物洗净。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臭氧洗净处理之后,通过由送风部向收容筒内送风,收容筒内的臭氧浓度会迅速降低,因此使用者能迅速从臭氧已消失的收容筒中取出洗净对象物。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洗衣设备是洗衣机的情况下,由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会与流经流路的水混合而成为臭氧水并被供给至外筒内的比内筒靠下侧的区域,因此无需利用臭氧水来润湿收容于内筒内的洗净对象物就能利用由臭氧水汽化而成的臭氧来洗净该洗净对象物。如此,通过在靠近洗净对象物的地方产生臭氧,能抑制臭氧的浓度降低并利用臭氧来有效地将洗净对象物洗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洗衣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示意性纵剖右视图。
图2是表示洗衣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洗衣机中执行的臭氧洗净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臭氧洗净处理的时间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洗衣机;3:外筒;6:排水路;7:内筒;12:收容筒;14:排水阀;21:送风部;24:副供水路;25:副供水阀;26:臭氧发生装置;30:控制部;32:供给部;L:洗涤物;P:下区域;Z2:下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洗衣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示意性纵剖右视图。将图1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称为洗衣机1的左右方向X,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为洗衣机1的前后方向Y,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为洗衣机1的上下方向Z。左右方向X当中,将图1的纸面的里侧称为左侧X1,将图1的纸面的表侧称为右侧X2。前后方向Y当中,将图1中的左侧称为前侧Y1,将图1中的右侧称为后侧Y2。上下方向Z当中,将上侧称为上侧Z1,将下侧称为下侧Z2。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包 括在横向中。横向既可以是水平方向H,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方向H稍微倾斜的大致水平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洗衣机1以滚筒式的洗干一体机为主要对象,但洗衣机1也可以是立式洗衣机、双桶洗衣机,还可以是省略了烘干功能而仅执行洗涤运转的洗衣机。洗衣机1包括:箱体2,构成该洗衣机1的外壳;外筒3;洗涤剂盒4;以及主供水路5和排水路6,与外筒3连接。洗衣机1还包括:内筒7,配置于外筒3内并收容洗涤物L;马达8,使内筒7旋转;以及烘干单元9,烘干内筒7内的洗涤物L。洗涤物L为洗净对象物的一个例子,是衣物或寝具等,但也可以是帽子、鞋。
箱体2形成为箱状。箱体2的前表面2A例如是垂直面。在前表面2A形成有使箱体2的内外连通的开口2B。在前表面2A设有开闭开口2B的门10。
外筒3在箱体2内与从箱体2的底壁2C向上侧Z1延伸的减振器11的上端连结。由此,由外筒3和内筒7的组合构成的收容筒12的整体经由减振器11由底壁2C弹性支承。外筒3具有:圆筒状的圆周壁3A,以沿水平方向H向前后方向Y延伸的轴线J为中心;圆盘状的背面壁3B,从后侧Y2堵住圆周壁3A的中空部分;以及环状的正面壁3C,与圆周壁3A的前端缘相连。
背面壁3B垂直配置,在其中心形成有沿轴线J在前后方向Y上贯通背面壁3B的贯通孔3D。正面壁3C具有:圆环状的第一部3E,从圆周壁3A的前端缘向轴线J侧突出;圆筒状的第二部3F,从第一部3E的内周缘向前侧Y1突出;以及圆环状的第三部3G,从第二部3F的前端缘向轴线J侧突出。在第三部3G的内侧形成有从前侧Y1与圆周壁3A的中空部分连通的出入口3H。出入口3H处于从后侧Y2与箱体2的开口2B对置并连通的状态。
洗涤剂盒4是收容洗涤剂的中空体,配置于箱体2内的比外筒3靠上侧Z1的区域。洗涤剂盒4的至少局部从箱体2的前表面2A或上表面2D露出。洗涤剂盒4中的从前表面2A或上表面2D露出的露出部分可以是可开闭的盖或抽屉。使用者能打开或拉出该露出部分来向洗涤剂盒4内补充洗涤剂。
主供水路5具有:与水龙头(未图示)连接的一端(未图示)、与外筒3的正面壁3C的第二部3F中的例如上部连接的另一端5A以及该一端与另一端5A 之间的中途部5B。中途部5B构成洗涤剂盒4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主供水路5经过洗涤剂盒4内与外筒3连接。供水时,来自水龙头的自来水经过主供水路5和洗涤剂盒4被供给至外筒3内。若洗涤剂盒4内不存在洗涤剂,则外筒3内会蓄留自来水。若洗涤剂盒4内存在洗涤剂,则外筒3内会蓄留洗涤剂溶于自来水而成的洗涤剂水。以下,有时会将自来水和洗涤剂水简称为“水”。
洗衣机1包括设于主供水路5中的例如比中途部5B靠水龙头侧的可开闭的主供水阀13。打开状态的主供水阀13处于打开了主供水路5的接通状态,允许向外筒3供水。关闭状态的主供水阀13处于关闭了主供水路5的断开状态,停止向外筒3供水。
排水路6与外筒3的下端部例如圆周壁3A的下端部连接。外筒3内的水从排水路6排出至箱体2之外即机外。
洗衣机1包括设于排水路6的中途的可开闭的排水阀14。打开状态的排水阀14处于打开了排水路6的接通状态,允许外筒3的排水。关闭状态的排水阀14处于关闭了排水路6的断开状态,停止外筒3的排水。
内筒7是具有与轴线J一致的中心轴线的圆筒体,比外筒3小一圈。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筒7以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H的方式水平配置,但也可以以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H倾斜的方式倾斜配置。内筒7具有:圆筒状的圆周壁7A,与外筒3的圆周壁3A同轴配置;圆盘状的背面壁7B,从后侧Y2堵住圆周壁7A的中空部分;以及圆环状的环状壁7C,从圆周壁7A的前端缘向轴线J侧突出。在内筒7,至少在圆周壁7A形成有多个贯通孔7D,外筒3内的水经由贯通孔7D在外筒3与内筒7之间往来。因此,外筒3内的水位与内筒7内的水位一致。在内筒7的背面壁7B的中心设有沿轴线J向后侧Y2延伸的支承轴15。支承轴15的后端部穿过外筒3的背面壁3B的贯通孔3D而配置于比背面壁3B靠后侧Y2的位置。
在环状壁7C的内侧形成有从前侧Y1与圆周壁7A的中空部分连通的出入口7E。出入口7E处于从后侧Y2与外筒3的出入口3H和箱体2的开口2B对置并连通的状态。出入口3H和出入口7E与开口2B一起由门10统一开闭。洗衣机1的使用者经由开放的开口2B、出入口3H以及出入口7E将洗涤物L取出 放入于内筒7内。门10设有垫圈16,该垫圈16在门10关闭了开口2B、出入口3H以及出入口7E时紧贴于外筒3的正面壁3C的第三部3G。外筒3内的比内筒7的圆周壁7A靠下侧Z2的区域是比内筒7的内部空间即收容筒12内的洗涤物L的配置区域靠下侧Z2的下区域P。
马达8在箱体2内配置于外筒3的背面壁3B的后侧Y2。作为马达8的一个例子,可以采用直驱(direct drive)马达。马达8与设于内筒7的支承轴15连结。马达8所产生的转矩被传递至支承轴15,内筒7伴随支承轴15绕轴线J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马达8与支承轴15之间设置将马达8的转矩向支承轴15传递或切断的离合机构(未图示)。
烘干单元9包括:循环路20和送风部21,用于使外筒3内的空气循环;加热部22,加热循环的空气;烘干过滤器23,捕获循环的空气中所含的异物;副供水路24,向烘干过滤器23供给自动清扫用的水;以及副供水阀25,开闭副供水路24。
循环路20是在箱体2内配置于外筒3的上侧Z1的流路。循环路20具有:中途部分20A,沿前后方向Y延伸;后部分20B,从中途部分20A的后端向下侧Z2延伸;以及前部分20C,从中途部分20A的前端向下侧Z2延伸。在后部分20B的下端部的前端形成有取出口20D。取出口20D与外筒3中的例如背面壁3B的下端部连接,从后侧Y2与外筒3内连通。取出口20D与上述的下区域P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在前部分20C的下端形成有返回口20E。返回口20E与外筒3的正面壁3C的第二部3F的上端部连接,从上侧Z1与外筒3内连通。
送风部21为所谓的鼓风机,包括配置于循环路20内的旋转叶片21A和使旋转叶片21A旋转的马达。当旋转叶片21A随着送风部21工作而旋转时,如粗虚线箭头所示,收容筒12内的空气即外筒3内和内筒7内的空气从取出口20D被取出至循环路20内,然后从返回口20E被送风至收容筒12内。由此,收容筒12内的空气以依次流经收容筒12和循环路20的方式进行循环。
加热部22是热泵中的热交换器或普通加热器等,其至少局部设于循环路20内。加热部22中的设于循环路20内的部分具有散热部22A。当加热部22工作时散热部22A会变为高温,因此流经循环路20内的空气会在经过散热部22A 周围时被加热而成为热风。将循环路20内的比散热部22A靠取出口20D侧的区域称为上游区域20F。中途部分20A的后端部和后部分20B构成上游区域20F。
烘干过滤器23是网片或栅格,配置为例如纵向横切循环路20的上游区域20F。当从取出口20D前往返回口20E的空气在循环路20内经过烘干过滤器23时,该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等异物会被烘干过滤器23捕获并蓄于烘干过滤器23中的取出口20D侧的上游面23A。
副供水路24包括:上游部24A,与主供水路5中的比主供水阀13靠近水龙头的部分连接;以及下游部24B,其至少局部由循环路20的上游区域20F构成。也就是说,副供水路24的局部兼作上游区域20F。上游部24A中的与下游部24B连接的端部从上侧Z1面向上游区域20F中的烘干过滤器23。下游部24B作为上游区域20F的一部分从上游部24A向下侧Z2延伸,并如上所述地在取出口20D处与外筒3连接。这样的副供水路24以不经过洗涤剂盒4内的方式与外筒3连接。
副供水阀25设于副供水路24的上游部24A。打开状态的副供水阀25处于打开了副供水路24的接通状态,允许经由副供水路24向外筒3供水。关闭状态的副供水阀25处于关闭了副供水路24的断开状态,停止经由副供水路24向外筒3供水。
在副供水路24内的例如烘干过滤器23与副供水阀25之间的区域设有臭氧发生装置26。臭氧发生装置26具有电极26A,严格来说,电极26A配置于副供水路24内。当在水流过副供水路24的状态下臭氧发生装置26接通时,浸在副供水路24内的水中的电极26A通电,由此对周围的水进行电解而产生臭氧。当臭氧发生装置26断开时,对电极26A的通电停止,因此臭氧的产生也停止。
洗衣机1还包括控制部30。图2是表示洗衣机1的电结构的框图。控制部30例如被设置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存储器以及计时用的计时器的微型计算机,并内置于箱体2内。马达8、主供水阀13、排水阀14、送风部21、加热部22、副供水阀25以及臭氧发生装置26分别与控制部30电连接,控制部30通过分别控制它们的动作来执行洗涤烘干运转。洗衣机1还包括检测外筒3内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31。水位传感器31可以采用公知的传感器。水位传感器31的检测值被实时输入至控 制部30。
洗涤烘干运转包括:初始阶段的清洗过程;漂洗过程,在清洗过程后执行一次或多次;脱水过程,至少在最后的漂洗过程后执行;以及最终阶段的烘干过程。这些过程也可以分别是独立的运转。
在清洗过程中,作为供水处理,控制部30首先在关闭了排水阀14的状态下打开主供水阀13。由此,洗涤剂盒4内的洗涤剂随着流经主供水路5的水流入外筒3内并蓄于收容筒12内。当洗涤剂盒4内的洗涤剂全部流出时,仅有自来水从主供水路5被供给至外筒3。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在供水处理时,控制部30不仅打开主供水阀13,还打开副供水阀25。由此,来自水龙头的自来水流经副供水路24而从循环路20的取出口20D流入外筒3内,因此能使收容筒12内的水位迅速上升。
当收容筒12内的水位上升至目标水位时,控制部30关闭主供水阀13来结束供水处理,作为之后的清洗处理,通过马达8来使内筒7旋转。由此,内筒7内的洗涤物L被摔洗。在摔洗中,洗涤物L被反复进行举起一定程度后自然落下至水面的翻滚(tumbling)。通过由翻滚产生的冲击、蓄于内筒7的水中所含的洗涤剂成分,污垢从洗涤物L中被去除。当控制部30在从翻滚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后打开排水阀14进行排水时,清洗过程结束。
在漂洗过程中,控制部30执行上述的供水处理来向收容筒12供水,然后通过马达8来使内筒7旋转。于是,上述的翻滚被反复进行,因此洗涤物L被内筒7内的自来水漂洗。当控制部30在从翻滚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排水时,漂洗过程结束。
在脱水过程中,控制部30在打开排水阀14的状态下使内筒7脱水旋转。通过由内筒7的脱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内筒7内的洗涤物L被脱水。通过脱水而从洗涤物L中渗出的水从排水路6排出至机外。也可以是,脱水过程不仅在漂洗过程后实施,在清洗过程后也实施。
在烘干过程中,控制部30通过控制送风部21和加热部22来产生热风并使该热风在收容筒12与循环路20之间循环,向内筒7内的洗涤物L供给该热风。由此,洗涤物L被烘干。虽然在洗涤运转中会产生上述的异物且该异物在烘干 过程中会随着热风而流动,但异物会被循环路20内的烘干过滤器23捕获。由此,能抑制异物附着并蓄积于加热部22的散热部22A,因此能防止发生伴随加热部22的加热效率的降低、循环路20中的空气流动的恶化而来的性能降低。
在烘干过程后即洗涤烘干运转结束后,作为烘干过滤器23的维护运转,控制部30打开副供水阀25。需要说明的是,主供水阀13也可以设于主供水路5中的比与副供水路24的连接位置靠近水龙头的上游侧,在该情况下,控制部30打开主供水阀13和副供水阀25双方。来自水龙头的自来水从主供水路5流入副供水路24。或者,副供水路24也可以不与主供水路5连接而直接与水龙头连接。
在副供水路24中从上游部24A流入至下游部24B的水从上侧Z1被淋向配置于下游部24B即循环路20的上游区域20F的烘干过滤器23。由此,烘干过滤器23的上游面23A上的异物从上游面23A被剥离并落下,随着水到达循环路20的取出口20D。需要说明的是,下游部24B中也可以设置用于向烘干过滤器23强劲地喷射来自上游部24A的自来水的喷嘴、泵(未图示)等,还可以设置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而一边转动一边刮取上游面23A上的异物的刮拭件(未图示)等。
到达取出口20D的异物和水从取出口20D流入收容筒12内的下区域P。此时,若排水阀14处于打开的状态,则这些异物和水会流经排水路6排出至机外。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排水路6中的比排水阀14靠近外筒3的上游部设置排水过滤器(未图示),在该情况下,流经排水路6的异物会被排水过滤器捕获并在维护排水过滤器时被使用者回收。排水过滤器可以使用维护时能由使用者拆装于箱体2的公知的结构。
作为洗涤烘干运转的一环处理或独立于洗涤运转的专用处理,控制部30执行利用臭氧水中所含的臭氧来将收容筒12内的洗涤物L洗净的臭氧洗净处理。以下,参照表示臭氧洗净处理的流程图即图3和表示臭氧洗净处理的时间图即图4对臭氧洗净处理进行说明。在图4的时间图中,横轴表示经过时间,纵轴从上往下依次表示排水阀14的接通/断开状态、副供水阀25的接通/断开状态以及臭氧发生装置26的接通/断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臭氧洗净处理开始之前,向内筒7内投入干燥状态的洗涤物L。
在臭氧洗净处理中,首先,如图4的定时t1所示,控制部30打开排水阀14和副供水阀25(步骤S1)。然后,如图4的定时t2所示,控制部30接通臭氧发生装置26来对臭氧发生装置26的电极26A持续通电(步骤S2)。由此,来自副供水路24的自来水与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而由臭氧发生装置26持续产生的臭氧混合,生成臭氧水,臭氧水在如图1的单点划线的箭头W所示从循环路20的取出口20D被供给至收容筒12内的下区域P并暂时蓄于该下区域P之后流经排水路6排出至机外。该情况下的副供水路24、副供水阀25以及臭氧发生装置26构成向下区域P供给臭氧水的供给部32。此外,供给部32中的副供水路24作为向下区域P供给臭氧水的流路的一个例子发挥功能,下区域P作为臭氧水的贮水部的一个例子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臭氧发生装置26接通之前打开副供水阀25,能防止电极26A空烧。
收容筒12内如雾霭般充满由供给至下区域P的臭氧水汽化而成的含有臭氧的空气即臭氧气体,因此内筒7内的洗涤物L会被臭氧洗净。需要说明的是,在臭氧洗净处理中,以使下区域P中的臭氧水的水位固定在不接近内筒7的圆周壁7A的下端的位置的方式调整副供水阀25和排水阀14各自的开度。在假设臭氧水的水位将要接近圆周壁7A的下端的情况下,控制部30也可以暂时关闭副供水阀25。
排水阀14和副供水阀25双方打开且臭氧发生装置26接通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四分钟。因此,控制部30在打开排水阀14的状态下通过供给部32来持续向下区域P供给臭氧水。当经过该规定时间时(在步骤S3为“是”),如图4的定时t3所示,控制部30关闭副供水阀25并断开臭氧发生装置26(步骤S4)。由此,臭氧洗净处理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排水阀14在臭氧洗净处理结束后也处于打开的状态,也可以是,控制部30根据臭氧洗净处理结束来关闭排水阀14。
如上所述,在洗衣机1中,臭氧水被供给至收容筒12内的比洗涤物L的配置区域靠下侧Z2的下区域P,因此无需利用臭氧水来润湿位于下区域P的正上方的内筒7内的洗涤物L就能利用由臭氧水汽化而成的的含有臭氧的臭氧气体来洗净该洗涤物L。
作为利用臭氧气体将洗涤物L洗净的一个例子,不仅能利用臭氧对洗涤物L 进行除菌或除臭,还能使附着于洗涤物L的花粉灭活或者去除洗涤物L的褶皱。并且,如此,通过在收容筒12内的靠近洗涤物L的地方高效地产生臭氧,能抑制收容筒12内的臭氧气体中的臭氧的浓度降低并利用高浓度的臭氧气体来有效地将洗涤物L洗净。
此外,在臭氧洗净处理中,送风部21停止,因此既能防止臭氧气体中的臭氧因送风部21所产生的风而衰减,还能消除送风部21的工作音、送风音。
并且,在臭氧洗净处理中,在排水阀14打开的状态下臭氧水被持续供给至收容筒12内的下区域P。如此,臭氧水以不断注入的方式被供给至下区域P,由此能将收容筒12内的臭氧气体中的臭氧浓度维持在目标值,因此能利用维持在例如5ppm的目标值的高浓度的臭氧气体来更有效地将洗涤物L洗净。
而且,通过使臭氧水流经副供水路24、收容筒12以及排水路6,这些区域的洗涤剂残渣、皮脂污垢等会通过臭氧的氧化能力被分解去除,因此能抑制造成洗衣机1内的“黏滑”的生物膜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黏滑,可以是,不限于在臭氧洗净处理中,在洗涤运转的最后等定时也利用臭氧水来定期地冲洗收容筒12内。
此外,控制部30也可以通过调整副供水阀25和排水阀14各自的开度、开放时间等来调整向收容筒12内供给的臭氧水的流量。臭氧水的流量与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呈相关关系,因此控制部30能通过基于事先的实验结果等调整臭氧水的流量来准确地控制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需要说明的是,洗衣机1也可以具备对供给向收容筒12内的臭氧水的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传感器(未图示),控制部30也可以基于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调整臭氧水的流量。
另外,为了使收容筒12内的洗涤物L不被润湿,可蓄于下区域P的臭氧水的量具有上限,并且下区域P本身是比较狭小的空间。作为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关闭排水阀14来维持臭氧水蓄于下区域P的状态并利用由该臭氧水汽化而成的臭氧来将洗涤物L洗净。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要兼顾上述的上限和臭氧发生装置26的性能等原因,难以将高浓度的臭氧水蓄于下区域P,并且由于蓄于下区域P的臭氧水中所含的臭氧会很快开始衰减,因此也难以长时间维持收容筒12内的臭氧。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考虑通过反复进行副供水阀25和排水阀14各自的开闭以及臭氧发生装置26的接通/断开来定期地更换下区域P中的臭氧水。在该情况下,副供水阀25、排水阀14以及臭氧发生装置26恐怕会因反复被使用而很快劣化,依旧难以将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维持在目标值。
另一方面,如果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不断注入臭氧水的结构,则能如上所述地使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稳定在目标值,因此能利用高浓度的臭氧来有效地将洗涤物L洗净。
控制部30也可以在臭氧洗净处理之后使送风部21工作从而向收容筒12内送风来作为除臭氧处理。通过除臭氧处理,收容筒12内的臭氧会通过由送风部21向收容筒12内送风而效地衰减从而使臭氧浓度迅速降低。因此,使用者能打开门10并迅速从臭氧已消失或几乎消失的收容筒12内取出洗涤物L。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除臭氧处理视为臭氧洗净处理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能基于供给向收容筒12内的臭氧水的流量来准确地掌握臭氧洗净处理中的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因此能准确地预测除臭氧处理的所需时间。所需时间的一个例子为8分钟。并且,若经过了所需时间,则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会降低至基准值例如0.1ppm以下而处于使用者打开门10也无妨的状态,因此使用者不需要无谓地等待所需时间以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对收容筒12内的臭氧浓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主供水阀13和副供水阀25也可以由共通的多路阀构成。此外,也可以是,根据烘干过滤器23的自动清扫等多种用途而分别存在多个副供水路24。流经副供水路24的水不限于自来水,也可以是洗澡水。流经主供水路5的水也同样如此。
此外,本发明的洗衣设备不仅可以是洗衣机1,也可以是例如只具有烘干功能的烘干机。

Claims (4)

  1. 一种洗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筒,收容洗净对象物;以及
    供给部,向所述收容筒内的比洗净对象物的配置区域靠下侧的区域供给臭氧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路,与所述收容筒连接;
    排水阀,开闭所述排水路;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部和所述排水阀,
    作为利用臭氧水中所含的臭氧来将所述收容筒内的洗净对象物洗净的臭氧洗净处理,所述控制部在打开所述排水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供给部来持续向所述收容筒内的比洗净对象物的配置区域靠下侧的区域供给臭氧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设备包括向所述收容筒内送风的送风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臭氧洗净处理之后通过所述送风部来向所述收容筒内送风。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洗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筒具有:外筒,连接有所述排水路并可蓄水;以及内筒,配置于所述外筒内并收容洗净对象物,
    所述供给部具有:流路,向所述外筒内的比所述内筒靠下侧的区域供给水;以及臭氧发生装置,配置于所述流路内并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来产生臭氧,
    所述洗衣设备是洗衣机。
CN202280033683.3A 2021-05-28 2022-05-30 洗衣设备 Pending CN1173212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0102 2021-05-28
JP2021090102A JP2022182505A (ja) 2021-05-28 2021-05-28 ランドリー機器
PCT/CN2022/095889 WO2022247953A1 (zh) 2021-05-28 2022-05-30 洗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21261A true CN117321261A (zh) 2023-12-29

Family

ID=84229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3683.3A Pending CN117321261A (zh) 2021-05-28 2022-05-30 洗衣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82505A (zh)
CN (1) CN117321261A (zh)
WO (1) WO20222479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3811A (en) * 1992-03-10 1994-05-24 Eric Wasinger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dyed garments and fabrics with oxidizing gases
JP2007195866A (ja) * 2006-01-30 2007-08-0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洗濯機およびその洗濯方法
US9657423B2 (en) * 2011-01-24 2017-05-23 Awois Llc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upply of ozone to washing machine to maximize cumulative CT value
JP2018082917A (ja) * 2016-11-24 2018-05-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106367918A (zh) * 2016-12-01 2017-02-01 宁波同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臭氧洗衣机
CN111235827B (zh) * 2020-01-09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声波雾化消毒系统的滚筒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82505A (ja) 2022-12-08
WO2022247953A1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2962B1 (en) Clothes drier
EP1851374B1 (en) Method for washing a tub or a drum in a washing machine
KR100709943B1 (ko) 세탁 건조기 및 세탁기
KR101003359B1 (ko) 드럼세탁기 및 그 세탁방법
US8387189B2 (en) Method for washing of washer
KR100760762B1 (ko) 건조 세탁기
US816800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washing machine
US7584633B2 (en) Spray type drum washing machine
RU2300590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с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ом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акой машиной
EP2025794B1 (en) Washing machine
KR100550543B1 (ko) 드럼 세탁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0867122B1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09084281A1 (ja)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消臭装置
CN101512060A (zh) 洗衣机的操作方法
US20080245392A1 (en) Washing a Tub or a Drum in a Washing Machine
KR20020057119A (ko)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의 세탁방법
CN117321261A (zh) 洗衣设备
WO2021246115A1 (ja) 洗濯機
WO2022134565A1 (zh) 洗衣机
WO2023125408A1 (zh) 洗衣设备
WO2023125407A1 (zh) 洗衣设备
WO2024078536A1 (zh) 臭氧处理装置
JP2019170633A (ja) 洗濯乾燥機
KR101114327B1 (ko) 세탁기
JP2023091876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