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1063B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1063B
CN117311063B CN202311598383.2A CN202311598383A CN117311063B CN 117311063 B CN117311063 B CN 117311063B CN 202311598383 A CN202311598383 A CN 202311598383A CN 117311063 B CN117311063 B CN 117311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fixedly connected
camera
transpar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83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1063A (zh
Inventor
吴懿
魏宁
宋振华
李泓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 Open Garden Network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 Open Garden Network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 Open Garden Network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 Open Garden Network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83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1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1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1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1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1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4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cameras or projectors providing touching or overlapping fields of view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涉及VR拍摄领域。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包括水下行走机器人、VR相机,所述VR相机安装在水下行走机器人的上方,还包括:透明罩,通过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的上端;安装底座,通过螺纹与透明罩连接;本发明在对海底的生物及海底样貌进行VR拍摄时,不仅可以充分地保证对VR相机的防水效果,避免VR相机因进水而发生故障,影响拍摄进度,还可以在透明罩的外侧形成一圈透明水墙,不仅可以对粘附在透明罩上的海底生物进行驱逐,还可以对海底生物进行阻挡,避免海底生物再次粘附到透明罩上,对VR相机进行遮挡,有效地保证了该VR拍摄装置对海底样貌拍摄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VR拍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VR拍摄是指利用拍摄的记录功能将现场环境真实地记录下来,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以实现三维的空间展示,与一般3D建模所实现的三维空间不同的是,VR拍摄是通过实地拍摄,对真实场景进行虚拟再现的一种新兴技术,更能接近现场真实的环境。
为了便于对海洋更好的了解,研究人员会通过海底行走机器人携带相机来对海底的生物以及海底的样貌进行拍摄记录,随着VR拍摄技术的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为了便于对海底的情况进行更加真实全面的拍摄记录,现有技术中则将VR拍摄相机运用到了海底拍摄上,以此来对海底的样貌进行真实还原,以便研究人员对海底更好的进行研究。
由于VR拍摄相机需要在深海海底进行拍摄工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防水处理,现有的防水手段通常是在VR拍摄相机的外侧设置两个拼接在一起的透明外壳,然后再在壳体的连接处通过防水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由于海水内的水压会随着不断下潜而不断增大,因此对防水密封圈的质量有着较大的考验,为了避免VR拍摄相机在海底拍摄的过程中因进水而发生故障,影响拍摄进度,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包括水下行走机器人、VR相机,所述VR相机安装在水下行走机器人的上方,还包括:透明罩,通过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的上端;安装底座,通过螺纹与所述透明罩连接;所述VR相机设置在安装底座与透明罩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安装底座、透明罩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环形气囊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内;气囊柱,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所述气囊柱与环形气囊圈之间通过连接气管相接通。
为了便于对VR相机进行快速拆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固定连接有相机底座,所述VR相机卡接在相机底座上。
为了便于提高安装底座与透明罩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所述气囊柱固定连接在安装壳内,所述安装壳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远离气囊柱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上竖直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位于移动板的正下方。
为了便于对透明罩上粘附的海底生物进行清除,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透明罩以及移动板均呈半球形设计,所述安装底座与透明罩螺纹连接后形成球体形状。
再进一步地,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与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所述推进器包括壳体、防水电机、输出轴以及桨叶,所述壳体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防水电机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在防水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桨叶呈圆周等间距固定连接在输出轴远离防水电机的一端,所述桨叶设置在壳体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侧。
为了避免扬起的泥沙向上飘起,影响VR相机拍摄的清晰度,还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有凹型吸水管,所述凹型吸水管的外侧等间距接通有多个吸水头,所述凹型吸水管的出水口与壳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输水管相接通。
为了便于向喷水管内持续的输送水流,还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曲柄,所述壳体上方靠近曲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带有活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曲柄上开设有一圈与T型块配合使用的T型滑槽,所述活塞筒位于壳体的上方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活塞筒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内均设有单向阀,两个所述活塞杆呈上下交错分布,所述喷水管的进水口处接通有第四输水管,所述第四输水管的进水口处连接有三通管,所述活塞筒的出水口与三通管上相邻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三输水管相接通。
为了便于提高对海底生物清理的效果,又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端远离支板的一侧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下端靠近喷水管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所述储料箱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与下料口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储料箱的下料口处接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出料端延伸至喷水管内,所述输料管的出料端斜向上设置,所述喷水管的内直径小于第四输水管的内直径。
为了便于保证药剂能够流动到输料管的出料端口拐角处,避免化学药剂停留在输料管中部的管身内,又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的管身斜向下设置。
又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环形驱动壳,所述环形驱动壳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叶板组,所述环形驱动壳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环形驱动壳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三通管的出水口、第四输水管的进水口相接通,所述储料箱通过支腿固定连接在环形驱动壳的上方,所述转动板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转动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环形气囊圈、气囊柱、连接气管、移动板、喷水管的设置,同时通过使安装底座、透明罩以及移动板均呈半球形设计,并使安装底座与透明罩螺纹连接后形成球体形状,当该VR拍摄装置下潜到海底对海底的生物及海底样貌进行VR拍摄时,不仅可以充分地保证对VR相机的防水效果,避免VR相机因进水而发生故障,影响拍摄进度,还可以在透明罩的外侧形成一圈透明水墙,不仅可以对粘附在透明罩上的海底生物进行驱逐,还可以对海底生物进行阻挡,避免海底生物再次粘附到透明罩上,对VR相机进行遮挡,有效地保证了该VR拍摄装置对海底样貌拍摄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中壳体、圆筒、滤板、第二输水管、活塞筒、活塞杆、防水电机、驱动轴、曲柄以及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中安装底座、透明罩、固定盘、VR相机、气囊柱、环形气囊圈、连接气管、挤压板以及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中安装底座、透明罩、固定盘、VR相机、气囊柱、环形气囊圈、连接气管以及移动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中安装底座、透明罩、固定盘、VR相机、气囊柱、环形气囊圈、连接气管以及移动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中环形驱动壳、转动轴、叶板组、储料箱、转动板、喷水管、第三输水管以及输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中环形驱动壳、转动轴、叶板组、储料箱、转动板、喷水管、第三输水管、输料管、三通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下行走机器人;101、壳体;102、防水电机;103、输出轴;104、桨叶;105、凹型吸水管;106、第一输水管;107、圆筒;108、滤板;109、曲柄;1010、活塞筒;1011、活塞杆;1012、第二输水管;1013、第三输水管;2、支板;3、安装底座;301、固定盘;302、相机底座;303、环形气囊圈;304、安装壳;305、气囊柱;306、连接气管;307、移动板;308、连接杆;309、挤压板;3010、第一环形凹槽;4、透明罩;401、第二环形凹槽;5、VR相机;6、环形驱动壳;601、三通管;602、转动轴;603、叶板组;604、第四输水管;605、喷水管;606、储料箱;607、下料口;608、转动杆;609、转动板;6010、缺口;6011、输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5、图6、图7,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包括水下行走机器人1、VR相机5,VR相机5安装在水下行走机器人1的上方,还包括:透明罩4,通过支板2固定连接在水下行走机器人1的上端;安装底座3,通过螺纹与透明罩4连接;VR相机5设置在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安装底座3、透明罩4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010、第二环形凹槽401;环形气囊圈303,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3010与第二环形凹槽401内;气囊柱305,连接在安装底座3的下端,气囊柱305与环形气囊圈303之间通过连接气管306相接通。
安装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304,气囊柱305固定连接在安装壳304内,安装壳304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挤压板309,挤压板309远离气囊柱305的一侧通过连接杆308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7,水下行走机器人1上竖直设置有喷水管605,喷水管605位于移动板307的正下方。
安装底座3、透明罩4以及移动板307均呈半球形设计,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螺纹连接后形成球体形状,
在对该VR拍摄装置进行组装时,首先将VR相机5安装在安装底座3上,其中VR相机5可以采用120°广角拍摄相机,并在安装底座3上呈圆周等间距设置三组,从而便可实现360°的全景拍摄,固定安装好VR相机5后,此时便可将环形气囊圈303安装到第一环形凹槽3010内,将气囊柱305安装到安装壳304内,并使环形气囊圈303与气囊柱305通过连接气管306相接通,然后再向环形气囊圈303与气囊柱305之间充满气体,使其环形气囊圈303与气囊柱305内充斥有饱和的气体,接着便可将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然后环形气囊圈303的上半部分便会进入到第二环形凹槽401内,当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连接到位后,此时环形气囊圈303便会被挤压形变,对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初步密封,从而便可完成VR相机5与水下行走机器人1的组装操作。
当需要对海底进行VR拍摄时,此时便可将水下行走机器人1放入指定的海域内,随着水下行走机器人1不断地下潜,此时海水对气囊柱305的压力便会不断增大,然后气囊柱305在水压的挤压下,内部的气体便会通过连接气管306输送至环形气囊圈303,随着环形气囊圈303内的气压不断地增大,便可使环形气囊圈303与安装底座3、透明罩4之间紧密地贴合,从而便可对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之间的缝隙进行再次密封,再进一步地提高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的保证了该VR拍摄装置的防水效果。
当水下行走机器人1下潜到海底进行行走拍摄时,为了避免海底生物粘附在透明罩4上,对VR相机5进行遮挡,以致于该VR拍摄设备无法拍摄的问题出现,通过使安装底座3、透明罩4以及移动板307均呈半球形设计,并使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螺纹连接后形成球体形状,同时在移动板307的正下方设置喷水管605,当有海底生物粘附在透明罩4上时,此时便可通过喷水管605向移动板307上喷射海水,由于移动板307呈半球形设计,因此喷射到移动板307上的水流便会向四周分散,接着流动的水流便会向上流到安装底座3的表面,然后再根据科恩达效应的原理,即:流体总是倾向于沿着壁面流动,当壁面弯曲时,流体就会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进行流动,根据这一效应,向上流动的水流便会沿着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形成的球体形状表面进行流动,在透明罩4的表面形成一圈透明水墙,从而便可对粘附在透明罩4上的海底生物进行驱逐,并避免海底生物再次粘附到透明罩4上,对VR相机5进行遮挡,有效地保证了该VR拍摄装置对海底样貌拍摄的质量。
当喷水管605向移动板307的表面喷射水流时,此时水流便会对移动板307产生冲击,然后移动板307便会通过连接杆308控制挤压板309对气囊柱305进行挤压,从而便可使气囊柱305内剩余的气体再次向环形气囊圈303进行输送,从而便可使环形气囊圈303与安装底座3、透明罩4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更近一步的提高了对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有效的避免了VR相机5因进水而发生故障,影响拍摄进度,有效的提高了对VR相机5的防护效果。
实施例2:参照图5-图7,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安装底座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01,固定盘301上固定连接有相机底座302,VR相机5卡接在相机底座302上,在对VR相机5进行安装时,可以将VR相机5卡接在与固定盘301固定连接的相机底座302上,然后便可将安装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在透明罩4上,有效的提高了VR相机5在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内部的稳定性,当需要对VR相机5进行取出时,只需将其从相机底座302上向上拔出,便可快速的将VR相机5取出,有效的提高了对VR相机5拆装的便利性。
实施例3:参照图3-图4,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水下行走机器人1包括机器人本体与推进器,推进器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推进器包括壳体101、防水电机102、输出轴103以及桨叶104,壳体101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侧壁上,防水电机102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在壳体101内,输出轴103固定连接在防水电机102的输出端,桨叶104呈圆周等间距固定连接在输出轴103远离防水电机102的一端,桨叶104设置在壳体101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侧。
机器人本体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有凹型吸水管105,凹型吸水管105的外侧等间距接通有多个吸水头,凹型吸水管105的出水口与壳体101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输水管106相接通。
当需要该水下行走机器人1在海底进行移动时,此时便可启动防水电机102,防水电机102便会通过输出轴103带动桨叶104进行快速转动,然后凹型吸水管105便会在桨叶104的作用下对机器人本体周围的海水产生吸力,然后海水便会通过凹型吸水管105的吸水头进入到凹型吸水管105内,然后再经过第一输水管106流进壳体101内,最后再经过壳体101的出水口排出,通过桨叶104快速转动以及水流快速地通过壳体101的出水口排出,便可对机器人本体产生向前的推力,然后机器人本体便会带动VR相机5向前进行移动拍摄。
当该水下行走机器人1在海底行走时,海底的部分泥沙可能会在水下行走机器人1的行走过程中发生飘起,从而充斥在海水中,影响海水的可见度,因此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凹型吸水管105,并使凹型吸水管105与壳体101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输水管106接通,在桨叶104转动时,便可使凹型吸水管105对海水产生吸力,然后向上飘起的泥沙便会在凹型吸水管105上多个吸水头的吸力下,连同海水一起被吸力凹型吸水管105,避免扬起的泥沙向上飘起,影响VR相机5拍摄的清晰度。
实施例4:参照图3-图4,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输出轴103上转动连接有曲柄109,壳体101上方靠近曲柄10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塞筒1010,活塞筒1010内滑动连接有带有活塞的活塞杆1011,活塞杆10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曲柄109上开设有一圈与T型块配合使用的T型滑槽,活塞筒1010位于壳体101的上方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活塞筒1010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内均设有单向阀,两个活塞杆1011呈上下交错分布,喷水管605的进水口处接通有第四输水管604,第四输水管604的进水口处连接有三通管601,活塞筒1010的出水口与三通管601上相邻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三输水管1013相接通,三通管601的出水口内安装有增压阀。
当防水电机102通过输出轴103带动桨叶104转动的同时,还会通过曲柄109与T型块带动活塞杆1011在活塞筒1010内进行上下往复移动,然后便可通过三通管601、第四输水管604向喷水管605内输送海水。
通过使两个活塞杆1011呈上下交错分布,当两个活塞筒1010同时进行工作时,便可交替的向三通管601内输送水流,从而便可保证三通管601向第四输水管604内输送水流的连续性,使挤压板309可以持续地对气囊柱305进行压缩,保证环形气囊圈303对安装底座3、透明罩4之间的密封效果。
通过在三通管601的出水口内安装增压阀,可以保证输水水流的压力,从而保证对气囊柱305施加的压力足够。
实施例5:参照图3、图8、图9,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机器人本体上端远离支板2的一侧设有储料箱606,储料箱606下端靠近喷水管605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607,储料箱606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09,转动板609上开设有与下料口607配合使用的缺口6010,储料箱606的下料口607处接通有输料管6011,输料管6011的出料端延伸至喷水管605内,输料管6011的出料端斜向上设置,喷水管605的内直径小于第四输水管604的内直径。
输料管6011的管身斜向下设置。
机器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环形驱动壳6,环形驱动壳6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02,转动轴602上固定连接有叶板组603,环形驱动壳6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环形驱动壳6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三通管601的出水口、第四输水管604的进水口相接通,储料箱606通过支腿固定连接在环形驱动壳6的上方,转动板609与转动轴602之间通过转动杆608固定连接。
当活塞杆1011在活塞筒1010内进行往复移动,通过第三输水管1013、三通管601向环形驱动壳6内输送海水时,此时叶板组603便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转动轴602进行转动,转动轴602便会通过转动杆608带动转动板609在储料箱606内进行转动,当转动板609上的缺口6010与储料箱606上的下料口607相通后,此时储料箱606内储存的用于驱散海洋生物的液体化学药剂便会通过下料口607、缺口6010流进输料管6011内,由于输料管6011的管身斜向下设置,因此进入到输料管6011内的化学药剂便会流到输料管6011的出料端口拐角处,避免了化学药剂停留在输料管6011中部的管身内。
当化学药剂位于输料管6011出料端口的拐角处后,并且海水通过第四输水管604输送进喷水管605内后,由于喷水管605的内直径小于第四输水管604的内直径,根据伯努利原理,当水流流向管径较小的管道内后,此时水流的流速便会增大,而压强则会变小,因此喷水管605内的压强便会小于输料管6011内的压强,由于物体会由压强大的一侧向压强小的一侧移动,因此输料管6011内的化学药剂便会被吸进喷水管605内,与喷水管605内的海水进行混合,然后混合有用于驱散海洋生物的化学药剂的海水便会通过移动板307流到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在对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海里的微生物因化学药剂的作用下无法粘附在透明罩4的表面,使得微生物的清理效果更好,更进一步的保证了VR相机5进行拍摄的清晰度。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水流在喷水管605内流动时,部分海水进入到输料管6011内,在实际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在输料管6011的出料端口处转动连接密封盖,从而形成一个简易的止逆阀。
实施例6:参照图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壳体101的排水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圆筒107,圆筒107内远离壳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板108,滤板108呈圆锥形设计,活塞筒1010的进水口处接通有第二输水管1012,第二输水管1012远离活塞筒1010的一端延伸至圆筒107内,且位于滤板108远离壳体101的一侧,第二输水管1012的进水口斜向下面向滤板108。
当防水电机102通过输出轴103带动桨叶104进行转动,使机器人本体进行移动时,此时外界水流与飘散起的泥沙便会在桨叶104的作用下通过凹型吸水管105、第一输水管106流进壳体101内,然后再顺着壳体101流进圆筒107内,然后泥沙与海水的混合物便会在滤板108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将泥沙拦截在圆筒107内,避免泥沙通过圆筒107流出,再次飘散在海水中,影响VR相机5拍摄的清晰度,如图3所示,滤板108可设计成圆锥状,以便使泥沙可以堆积在滤板108的边缘,避免滤板108上的滤孔被泥沙快速堵塞,影响水流的通过,有效的保证了该水下行走机器人1稳定性的在海底移动。
通过使第二输水管1012的进水口延伸至圆筒107位于滤板108的后侧,当活塞筒1010向喷水管605内输送海水时,可以使活塞筒1010对过滤后的海水进行抽吸,避免喷水管605向安装底座3、透明罩4的表面喷射水流时,海水内飘散的泥沙跟随海水一同喷射到安装底座3、透明罩4上,影响VR相机5拍摄的清晰度,更进一步的保证了VR相机5在海底拍摄的清晰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包括水下行走机器人(1)、VR相机(5),所述VR相机(5)安装在水下行走机器人(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明罩(4),通过支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1)的上端;
安装底座(3),通过螺纹与所述透明罩(4)连接;
所述VR相机(5)设置在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安装底座(3)、透明罩(4)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010)、第二环形凹槽(401);
环形气囊圈(303),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3010)与第二环形凹槽(401)内;
气囊柱(305),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3)的下端,所述气囊柱(305)与环形气囊圈(303)之间通过连接气管(306)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01),所述固定盘(301)上固定连接有相机底座(302),所述VR相机(5)卡接在相机底座(3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304),所述气囊柱(305)固定连接在安装壳(304)内,所述安装壳(304)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挤压板(309),所述挤压板(309)远离气囊柱(305)的一侧通过连接杆(308)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7),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1)上竖直设置有喷水管(605),所述喷水管(605)位于移动板(307)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3)、透明罩(4)以及移动板(307)均呈半球形设计,所述安装底座(3)与透明罩(4)螺纹连接后形成球体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行走机器人(1)包括机器人本体与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所述推进器包括壳体(101)、防水电机(102)、输出轴(103)以及桨叶(104),所述壳体(101)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防水电机(102)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在壳体(101)内,所述输出轴(103)固定连接在防水电机(102)的输出端,所述桨叶(104)呈圆周等间距固定连接在输出轴(103)远离防水电机(102)的一端,所述桨叶(104)设置在壳体(101)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有凹型吸水管(105),所述凹型吸水管(105)的外侧等间距接通有多个吸水头,所述凹型吸水管(105)的出水口与壳体(101)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输水管(106)相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03)上转动连接有曲柄(109),所述壳体(101)上方靠近曲柄(10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塞筒(1010),所述活塞筒(1010)内滑动连接有带有活塞的活塞杆(1011),所述活塞杆(10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曲柄(109)上开设有一圈与T型块配合使用的T型滑槽,所述活塞筒(1010)位于壳体(101)的上方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活塞筒(1010)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内均设有单向阀,两个所述活塞杆(1011)呈上下交错分布,所述喷水管(605)的进水口处接通有第四输水管(604),所述第四输水管(604)的进水口处连接有三通管(601),所述活塞筒(1010)的出水口与三通管(601)上相邻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三输水管(1013)相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端远离支板(2)的一侧设有储料箱(606),所述储料箱(606)下端靠近喷水管(605)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607),所述储料箱(606)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09),所述转动板(609)上开设有与下料口(607)配合使用的缺口(6010),所述储料箱(606)的下料口(607)处接通有输料管(6011),所述输料管(6011)的出料端延伸至喷水管(605)内,所述输料管(6011)的出料端斜向上设置,所述喷水管(605)的内直径小于第四输水管(604)的内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6011)的管身斜向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环形驱动壳(6),所述环形驱动壳(6)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02),所述转动轴(602)上固定连接有叶板组(603),所述环形驱动壳(6)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环形驱动壳(6)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三通管(601)的出水口、第四输水管(604)的进水口相接通,所述储料箱(606)通过支腿固定连接在环形驱动壳(6)的上方,所述转动板(609)与转动轴(602)之间通过转动杆(608)固定连接。
CN202311598383.2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Active CN117311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8383.2A CN117311063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8383.2A CN117311063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1063A CN117311063A (zh) 2023-12-29
CN117311063B true CN117311063B (zh) 2024-01-30

Family

ID=89255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8383.2A Active CN117311063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106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0701A (ja) * 2002-03-18 2003-09-25 Konica Corp 枠ファインダ、カメラ、カメラの防水ケース、及び水中撮影装置
KR20180127873A (ko) * 2017-05-22 2018-11-30 (주)씨플렉스필름 수중 카메라 하우징
CN208434045U (zh) * 2018-07-23 2019-01-25 黄信松 一种气囊防水摄像头
CN212456214U (zh) * 2020-05-15 2021-02-02 浙江金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水下拍摄的辅助摄影设备
CN112460415A (zh) * 2020-10-20 2021-03-0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野外固定装置
JP2021056340A (ja) * 2019-09-30 2021-04-08 株式会社大林組 水中撮影装置及び水中撮影方法
CN11285743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北海市海庆兄弟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虾滑加工包装的环境监控系统
CN214729570U (zh) * 2021-01-14 2021-11-16 深圳市索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实时监测的数据采集机器人
CN114739547A (zh) * 2022-05-06 2022-07-12 耿选阔 一种升降式带有防水结构的压力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8997B2 (en) * 2019-01-04 2023-06-06 Gopro, Inc. Underwater systems for digital image captur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0701A (ja) * 2002-03-18 2003-09-25 Konica Corp 枠ファインダ、カメラ、カメラの防水ケース、及び水中撮影装置
KR20180127873A (ko) * 2017-05-22 2018-11-30 (주)씨플렉스필름 수중 카메라 하우징
CN208434045U (zh) * 2018-07-23 2019-01-25 黄信松 一种气囊防水摄像头
JP2021056340A (ja) * 2019-09-30 2021-04-08 株式会社大林組 水中撮影装置及び水中撮影方法
CN212456214U (zh) * 2020-05-15 2021-02-02 浙江金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水下拍摄的辅助摄影设备
CN112460415A (zh) * 2020-10-20 2021-03-0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野外固定装置
CN11285743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北海市海庆兄弟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虾滑加工包装的环境监控系统
CN214729570U (zh) * 2021-01-14 2021-11-16 深圳市索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实时监测的数据采集机器人
CN114739547A (zh) * 2022-05-06 2022-07-12 耿选阔 一种升降式带有防水结构的压力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1063A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3410U (zh) 一种浅水观察级水下机器人
MX2009000175A (es) Turbina hidroelectrica benkatina.
CN208484811U (zh) 水下侦察机器人
CN117311063B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vr拍摄装置
CN214729570U (zh) 一种水下实时监测的数据采集机器人
CN114190321B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浮漂垃圾收集与自动投喂智能机器人
CN206440784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检测机器人
CN111530869B (zh) 一种用于水下的清洗装置及水下机器人系统
CN108860526A (zh) 水下侦察机器人
CN112550572A (zh) 一种监测水下排污暗管的无人船舶系统
CN115783138A (zh) 一种微小型剖面浮标浮力驱动系统
CN212332937U (zh) 一种间隙可调的水陆两用吸盘
CN206492328U (zh) 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喷淋降尘系统
CN106069993B (zh) 一种自走式深水供氧机
CN112275155B (zh) 一种放射性废树脂射流搅拌装置
CN212797271U (zh) 一种船舶用的轴向密封传动系统
CN103283693B (zh) 海参捕捞动力泵系统
CN109795657B (zh) 一种仿生机器鱼
CN107757853B (zh) 一种无桨推进器
CN208412074U (zh) 多鳍扭波水下机器人
CN217519484U (zh) 一种双螺旋驱动两栖检测机器人
CN108678139B (zh) 组合式双驱水下涵洞检修装置
CN113857122A (zh) 围压空化水射流清洗装置
CN114590380B (zh) 一种可进行海洋水下水文检测的水下机器人
CN110076127A (zh) 一种新型环状自激吸气式脉冲射流清除海生附着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