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8064A -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8064A
CN117308064A CN202210729560.5A CN202210729560A CN117308064A CN 117308064 A CN117308064 A CN 117308064A CN 202210729560 A CN202210729560 A CN 202210729560A CN 117308064 A CN117308064 A CN 117308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ll portion
personal care
side wall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95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晓国
徐振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95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806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455 priority patent/WO20232463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8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8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4Arranged like in or for tooth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225Handles or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21V31/005Seal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21Y2105/10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5/14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two-dimensional array
    • F21Y2105/18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two-dimensional array annular; polygonal other than square or rectangular, e.g. for spotlights or for generating an axially symmetrical light b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护理用具,其具有外壳部和端盖,外壳部在纵向轴线的一端部形成开口,端盖具有端壁部和侧壁部,其中端壁部基本垂直于纵向轴线,侧壁部从端壁部延伸出且沿纵向轴线方向插入开口,其中个人护理用具还包括端盖发光装置,端盖发光装置包括:光源,光源布置在外壳部内部靠近端盖的位置;以及光传输部,光传输部包括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光传输部的光入射部位于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处,光传输部的光射出部位于侧壁部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处,光传输部由透光的第一材料制成。根据本发明的个人护理用具能够在外壳部的端盖位置提供高亮度的灯光指示。

Description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护理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可拆卸端盖组件的个人护理用具,诸如具有可拆卸端盖组件的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产品更具人性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通常,个人护理产品的壳体上设置有灯光指示,或者可以用灯光来指示电动牙刷的工作状态,比如用不同颜色的灯光来指示不同的刷牙的压力,来提醒顾客刷牙的合适压力等等。灯光通常由安装在壳体中间部位的发光装置来提供。
有一些应用提出在个人护理产品的端部例如电动牙刷的尾部增加灯光指示,但由于电动牙刷的尾部通常安装了端盖,并且还包括密封结构和卡配结构,因此,在该位置设置发光装置存在的障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人护理用具,所述个人护理用具有外壳部和端盖,所述外壳部在纵向轴线的一端部形成开口,所述端盖具有端壁部和侧壁部,其中所述端壁部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所述侧壁部从所述端壁部垂直延伸且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插入所述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护理用具还包括端盖发光装置,所述端盖发光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布置在所述外壳部内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位置;以及光传输部,所述光传输部包括所述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传输部的光入射部位于所述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处,所述光传输部的光射出部位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处,光传输部由透光的第一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部内设置有线路板,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的LED光源。
较佳地,所述光源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和所述第二LED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线路板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端壁部还包括被所述周缘部围绕的中央部,所述中央部由不透光的第二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端壁部的所述中央部和所述周缘部之间形成导光面,所述导光面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光入射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侧壁部的端面的入射面和/或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的入射面,所述LED光源相对所述表面部分布置使得所述LED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在所述入射面上的入射角在0-10度之间,并且所述入射面包括以所述LED光源为中心的球面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侧壁部包括使光线向所述光射出部传输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构成光密物质和光疏物质的分界面,所述光密物质为构成所述光传输部的所述第一材料,并且所述反射面相对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线设置成,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相对于所述反射面形成的入射角大于所述反射面具有的全反射角。较佳地,所述反射面与包围所述反射面的一段壳体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光疏物质包括填充在间隙中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侧壁部包括使光线向所述光射出部传输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至少一部分被不透光材料覆盖,所述反射面相对于入射的光线的角度设置成使光源反射向所述光射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端盖的所述周缘部插入所述开口中被所述外壳部包围,所述外壳部包括围绕所述周缘部的一段透光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端盖由所述第一材料一体形成,所述个人护理用具还包括在所述外壳部内、紧邻所述端壁部的线圈架,所述线圈架紧邻所述端壁部的凸缘包括反射面。
较佳地,本发明的个人护理用具为电动牙刷,所述端盖的所述侧壁部的外内面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密封圈。
根据本发明发光装置,能够在电动牙刷的手柄部的尾端形成环状发光组件,端盖的结构能够避开不透光或透光能力较弱的橡胶制成密封圈将光线从线路板的端部引出,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灯光指示方式。同时,发光装置的结构不会增加手柄部安装的复杂性以及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示例性实施例通过非限制性说明给出。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是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表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手柄部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配合在图1所示的手柄部上的端盖的剖视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端盖的光传输部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的剖视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的沿纵向轴线剖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LED发出的光线在端盖中的局部光路。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的沿纵向轴线剖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四LED发出的光线在后盖中的局部光路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的沿纵向轴线剖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的沿纵向轴线剖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手柄部
11 外壳部
11’ 外壳部
12’ 透光部分
11” 外壳部
12” 透光部分
13 间隙
14 间隙
15 开口
2 端盖
20 周缘部
21 第一部分
21’ 第一部分
22 导光面
23 中央部
23’ 中央部
24 导光面
25 密封圈槽
26 第一入射面
27 第一反射面
28 第二入射面
29 第二反射面
30 辅助反射面
3 机架
4 线路板
41 第一LED
42 第二LED
43 第三LED
44 第四LED
5 充电线圈架
5” 充电线圈架
51” 导光面
6 为密封圈
L01第一LED的主光轴
L02 第一反射面法线
L03 辅助反射面法线
L04 导光面法线
L10、L11、L12 第一LED的第一段光
L20、L21、L22 第一LED的第二段光
L30、L31、L32 第一LED的第三段光
L41、L42 第一LED的第四段光
L05 第四LED的主光轴
L06 第二反射面法线
L07 导光面法线
L13、L14、L15、L16 第四LED的第一段光
L23、L24、L25、L2 6第四LED的第二段光
L33、L34、L35 第四LED的第三段光
LS 纵向轴线
αL04和LS 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可拆卸端盖组件的个人护理用具进行说明。在下文中,个人护理用具以电动牙刷为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个人护理用具也可以是冲牙器、电动剃须刀等其他有防水要求的人个护理用具。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电动牙刷的手柄部1的立体图。电动牙刷的手柄部1主要包括外壳部11和端盖2。外壳部11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轮廓,外壳部11的内部形成中空空间。如图4所示,外壳部11的圆柱形外轮廓具有纵向轴线LS,机架3和线路板4被置于外壳部11形成的该中空空间中。外壳部11的轴向端部设有敞开的开口15。端盖2适于配合到该开口15。紧邻端盖2的内部,电动牙刷还设置有用于充电的充电线圈架5。
如图2-4所示,配合在开口15中的端盖2主要包括端壁部和侧壁部。端壁部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LS延伸,其大小和形状与外壳部11的开口15匹配。较佳地,沿垂直于纵向轴线LS方向观察,端盖2的端壁部呈圆形。端盖2的侧壁部从端壁部大致垂直延伸出,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S方向插入开口15。侧壁部相对端壁部的外周面径向向内缩进一小段距离,该距离基本等于外壳部11的壁厚,这样,端壁部形成相对侧壁部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该凸缘构成了端盖2的周缘部20的至少一部分。
为了保证达到电动牙刷防水的要求,端盖2与壳体部11一端形成的敞开的开口15之间形成防水的密封,通常,在端盖2和壳体部11之间设置密封圈6,该密封圈6嵌入地设置在端盖2的侧壁部中形成的凹槽25中,从而避免流体及其他污染物通过该开口15进入到外壳部11。此外,端盖2和外壳部11可设置卡合装置以实现端盖2与外壳部11的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牙刷在手柄部1的端盖2一侧设置有端盖发光装置。据本发明的端盖发光装置主要包括光源和光传输部,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光传输部的传输最终提供围绕手柄部1的端部环状发光指示。
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壳部11的中空空间内布置有线路板4,线路板4靠近后盖2的尾部布置有第一LED41、第二LED42、第三LED43、第四LED44。这些LED41、41、42、43和44构成了端盖发光装置的光源。第一LED41和第二LED42安装在线路板4的一侧,而第三LED43和第四LED44则安装在线路板4的另一侧。应当理解,在其他替代实施方式中,光源也可包括更少或更多的光源。优选地,光源包括至少两个LED,线路板41的每一侧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LED。这些LED光源可以具有相同的颜色,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
图3示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端盖2中包括光传输部的由透光材料制成的一部分的形状。光传输部包括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端盖2的周缘部20,光传输部的光入射部位于侧壁部的端面或内侧面。光传输部的光射出部位于侧壁部的周缘部20,并且可包括周缘部20的平行于纵向轴线的外周表面和垂直于纵向轴线的端表面。
如图5和图8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入射部包括第一入射面26和第二入射面28,两个位置的入射面26和28分别对应线路板4的相对两侧的两组LED。
如图5所示,第一入射面26位于端盖2的侧壁部的端面处,用以主要接收来自线路板4的一侧上的第一LED41的光线。第一反射面26大致位于第一LED41的侧下方,第一LED41的主光轴L01指向端盖2的端壁部所在方向。特别地,使第一入射面26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以第一LED41为球心的球面的一部分,以便于使来自第一LED41的至少部分光线能够垂直地射入第一入射面26。类似地,对应于线路板4该侧上的第二LED42,侧壁部的端面较佳地设有另一对应的入射面。
如图6所示,第二入射面28布置在端盖2的侧壁部的内侧面上,用以主要接收来自线路板4另一侧上的第四LED44的光线。特别地,使得第二入射面28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以第四LED44的中心为球心的球面的一部分,以便于使来自第四LED44的至少部分光线能够垂直地射入第二入射面28。第四LED44发出的光线将穿过容纳在壳体部11内的充电线圈架5和机架3之间的敞开的空间抵达第二入射面28。类似地,对应于线路板4该侧上的第三LED43,侧壁部的内侧壁上较佳地设有另一对应的入射面。
第一入射面26、第二入射面28为光密物质和光疏物质的分界面。具体而言,端盖2的光传输部的材料相对于空气为光密物质,而围绕端盖2中的光传输部的空气为光疏物质。
从图4中可以看到,在外壳部11的纵向轴线LS的方向中,第一入射部26和第二入射面28位于在O形圈6远离形成光射出部的端盖2的端壁部一侧上,并且LED光源也同时位于O形圈6远离端盖2的一侧,并且第一入射部26位于第一LED41的径向外侧下方,同时,第一LED41的主光轴L01被布置成指向后盖第二部分23。
为了能够使光线的传输避开内嵌在侧壁部中通常不透明的O形圈6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使光线沿径向离开周缘部20的光射出部,作为光传输部的侧壁部进一步设置了导光面22、24和反射面27、29。
具体而言,端盖2的端壁部划分成了两个部分:端壁部的中央部23以及端壁部的周缘部20,由此端盖2的端壁部中形成了周缘部20的导光面22和中央部23的导光面24,两个部分20和23通过导光面22和24结合成一体。中央部23为不透光或弱透光体,因此,并不要求中央部23相对于周缘部20作为光疏物质。
如图5所示,导光面22、24的位置邻近端盖2的侧壁部,并且相对于纵向轴线LS倾斜地布置,该导光面沿着如图5所示的纵向轴线Ls的向上方向收缩,形成截头圆锥形。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导光面24的法线L04径向向外向上地指向外壳部11,法线L04和纵向轴线LS的夹角α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面24的夹角α设置成能够接受到在光传输部中经过至少一次反射的光线。
在光传输部中,进一步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入射面26和第二入射面28的第一反射面27和第二反射面29。
具体地,如图5所示,对应于第一入射面26,端盖2的侧壁部包括与第一射面26对应的第一反射面27,第一反射面27分布在侧壁部的外侧面,第一入射面26和第一反射面27形成夹角β。第一反射面28使从第一入射面26进入的光线避开O型圈的凹槽部朝着侧壁部的内侧面径向向内向下反射。进一步地,对应于第一反射面27,该处侧壁部的内表面还构成的辅助反射面30,以辅助光线反射到下方的导光面22、24。应当理解,如果第一反射面28反射的光线已能到达导光面22、24,这个辅助反射面30可以被省略。
如图6所示,对应于第二入射面28,端盖2的侧壁部包括的第二反射面29,该第二反射面29分布在端盖第二入射面28的径向外侧,第二入射面28和第二反射面29的夹角为θ。该夹角θ被设定成能够使光线避开侧壁部上的密封圈6反射到导光面22、24。
在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LED均构成了点光源。常规地,LED发出的光分布在以LED中心为顶点的顶锥角为120度的锥体中,即LED的光线形成顶锥角为120度的锥体,越接近锥体的中心,光线的强度越大。锥体的中心轴线为LED主光轴,如图5中L01为第一LED41的主光轴,图6中的L05为第四LED44的主光轴。
依照可见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光线从一种透光物质进入另外一种透光物质,入射光线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入射角度越小,则反射光线的能量越少,而进入另外一种物质的折射光线的能量越大。当入射角度为0度时,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能量最大。此外,光线从一种透光的光密物质进入另外一种透光的光疏物质,光线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入射角度大于全反射角时,则反射光线的能量最大,而光不能被折射入光疏物质,即光线只能在光密物质中反射。全反射角为C,光密物质的折射率为n,则sin(C)=1/n。光密物质的折射率大于光疏物质的折射率。例如,MABS(透明ABS)的折射率约为1.542,则MABS的全反射角的角度为40.43度,光线在MABS材料中射向空气,光线在MABS材料中的入射角大于等于40.43度时,光线只在MABS中全反射,而没有光线从MABS中射入空气。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面27、第二反射面29特别地设定为光密物质和光疏物质的分界面。第一反射面27、第二反射面29与相邻的外壳部11之间通过间隙13、间隙14隔开,这两个间隙13、14均填满空气,因此,第一反射面27、第二反射面29构成了侧壁部的材料和空气之间的分界面,其中侧壁部的材料为光密物质,而空气为光疏物质。
首先,对图5所示的以第一入射面26为入口的光传输路径进行说明。
安装在线路板4一侧上的第一LED41发出第一LED的第一段光L10、L11、L12,第一LED的第一段光L10、L11、L12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小于60度且大于0度。优选地,第一LED的第一段光L10、L11、L12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0度。这样布置的优势在于,LED的光线越接近第一LED的主光轴L01,LED光的光强越大。由于第一入射面26是以第一LED41为球心的球面的一部分,因此,第一LED的第一段光L10、L11、L12在第一入射面26的入射角为0度,光线入射角越小,则入射到端盖的光传输部中的光线的能量越大,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LED的第一段光L10、L11、L12几乎不会第一入射面26产生反射,而全部进入光传输部中。当然,第一LED的第一段光L10、L11、L12在第一入射面26上的入射角可以略大于0度,比如第一LED第一段光L10、L11、L12在第一入射面26上的入射角可以略大于0度且小于10度,这将有利于手柄部1的端部内构件排布的灵活性,但又不会显著影响端盖2处的亮度。
第一段光L10、L11、L12穿过第一入射面26后,在端盖2的侧壁部中行进,第一段光L10、L11、L12抵达第一反射面27,第一反射面27一侧是端盖2的侧壁部,另一侧为图4所示的间隙13,间隙13中的物质为空气,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面27构成了透光材料的光密物质和空气的光疏物质的分界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反射面27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可以使第一段光L10、L11、L12和第一反射面法线L02形成的入射角都大于上述的全反射角C。例如,LED第一段光L10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为30度,LED第一段光L10对第一入射面26的入射角为0度,侧壁部的全反射角为40.43度。因为夹角的范围是大于等于零度且小于等于90度,当第一反射面法线L02相对于垂直于纵向轴线Ls的平面靠近第一LED41一侧延伸时,则只要第一反射面27的法线L02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大于70.43度(全反射角C加上LED第一段光L10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此时的入射角刚好为40.43度),当第一反射面法线L02相对于垂直于纵向轴线Ls的平面远离第一LED41一侧延伸时,则只要第一反射面27的法线L02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大于60度(90度减去LED第一段光L10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此时的入射角接近90度),为此,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段光L10在第一反射面27全反射,光线的能量在侧壁部中完整地传递,而不会泄露到外界。
类似地,通过合理设置位于侧壁部的径向内侧的辅助反射面30的辅助反射面法线L03和第一LED的主光轴L01的夹角,使第一LED的第二段光L20、L21、L22在辅助反射面30上产生在侧壁部中的全反射,辅助反射面30同样也构成了光密物质和光疏物质的分界面。
类似地,通过合理设置辅助反射面的法线L03和后盖光射出部20的夹角,可以让第一LED的第三段光L30、L31、L32在端盖2作为光射出部的周缘部20的入射角基本小于全反射角,使得第一LED的第三段光L30在周缘部20折射向外界的空气。
端盖2的中央部23为不透光或弱透光部件。优选位于中央部23和周缘部20交界处形成的导光面22、24为高亮面,以加大反射效果。端壁面中的导光面22、24沿着纵向轴线Ls向上收缩。端壁部的中央部23相对于周缘部20不是光疏物质,周缘部20中的光线不再在后盖第二部分的导光面22、24产生全反射现象,且端壁部的中央部23为非透明体,光线在导光面22、24几乎全部被反射,反射向后盖侧面光射出部20,从而大大减少了光线能量的损失。
接着,参照图6所示,对以第二入射面28为光线入口的光传输路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端盖2上的第二入射面28位于第四LED44的径向侧方,并且位于纵向轴线Ls的两侧上,第四LED44的主光轴L05基本垂直于纵向轴线Ls,即光沿径向方向发射。第四LED44发出第四LED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第四LED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和第四LED的主光轴L05的夹角小于60度且大于等于0度,第四LED第一段光L13和第四LED的主光轴L05的夹角大致等于0度。优选地,第四LED44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和第四LED44的主光轴L05的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等于0度。这样,由于LED的光线越接近第四LED的主光轴L05,被第二入射面29接收到的光的强度越大。
由于至少部分第二入射面28是以第四LED44为球心的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第四LED44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在第二入射面28这些部分的入射角为0度,并且第二入射面28靠近LED44的一侧相邻于空气,第二入射面28远离LED44的一侧相邻于端盖2的透光材料,如MABS,这样,第四LED44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几乎没有在第二入射面28产生反射,而全部进入后盖第一部分21中。当然,第四LED44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在第二入射面28上的入射角可以略大于0度,比如第四LED44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在第二入射面28上的入射角可以略大于0度且小于10度,也是可行的。
第四LED44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穿过第二入射面28后,在端盖2的侧壁部中行进,第四LED44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抵达第二反射面29,由于第二反射面29径向内侧相邻端盖2的侧壁部,径向外侧相邻间隙14,间隙14中的物质为空气,因此,第二反射面29构成了光密物质和光疏物质的分界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反射面29和第四LED44的主光轴L05的夹角,就可以使第四LED44的第一段光L13、L14、L15、L16和第二反射面法线L06形成的入射角都大于该界面的全反射角C。比如,第四LED44第一段光L14和第四LED的主光轴L05的夹角为5度,第四LED44第一段光L14对第二入射面28的入射角为0度,端盖2的侧壁部的全反射角为40.43度,则只要第二反射面29法线和第四LED44的主光轴L05的夹角大于35.43度(全反射角C减去LED44第一段光L14和第四LED的主光轴L05的夹角),第二反射面29沿着纵向轴线Ls向上收缩。LED第一段光L14在第二反射面29全反射,光线的能量在端盖2侧壁部的传输部中传递,而不会露到外界。
类似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反射面29法线L06和后盖底部光射出部20的夹角,可以让第四LED第二段光在后盖底部光射出部20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第四LED第二段光在端盖2的周缘部20折射向外界的空气。
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反射面29法线L06和端壁部导光面24法线L04的夹角,可以让第四LED的第二段光L23、L24、L25通过导光面24的反射,从后盖侧面作为光射出部的周缘部20折射向外界的空气。端壁部的中央部23为不透光或弱透光部件,如用透明材料MABS加入白色色母注塑而成。优选地,导光面22、24为高亮面,以加大反射效果。如图6所示,端壁部中的导光面22、24沿着后盖纵轴线Ls向上收缩。虽然,端壁部的中央部23相对于端壁部的周缘部20不是光疏物质,后盖第一部分21中的光线不再能在导光面22、24产生全反射现象,但由于端壁部的中央部23为不透光或弱透光体,侧壁部传送来的光线在导光面22、24几乎全部被反射,反射向端壁部的侧面的光射出部,从而大大减少了光线能量的损失。
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面29、第一反射面27、辅助反射面30全部或部分被不透光部件或涂层覆盖,不透光部件或涂层部分或全部替代对应第二反射面29、第一反射面27、辅助反射面30的气隙,光线的能量也能在端盖2侧壁部的传输部中传递,而不会露到外界。
优选地,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来制造端盖2。具体而言,端盖2被分别成两个部分,端盖2的侧壁部和端壁部的周缘部20,作为第一部分由透光材料注塑而成,而端盖2的端壁部的中央部23作为第二部分,其由不透光的材料注塑而成。以先注塑不透光材料的第一部分,随后再使用透明材料注塑成型第二部分使之与第一部分水密性地结合成一体。
在其他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注塑先后顺序可以互换。
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的材料可包括MABS、ABS、PMMA、PC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端盖第一部分21采用无色透明材料或可透光的有颜色的材料注塑而成。作为第二部分的中央部采用不透光注塑而成,并且可以在材料中加入反光材料,例如第二部分可以如用透明材料MABS加入白色色母注塑而成。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发光装置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端盖2’的端壁部的外周面也被包围绕在外壳部11’内,,端壁部的周缘部20也容纳在开口15中。在这种情况下,外壳部的末端至少包括一段透光部分12’,其位置对应于端壁部的周缘部20,以允许从周缘部20的外周面折射出的光线再通过透光部分12’射出到外界。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动牙刷的端部发光装置的内部结构。在第三实施例中,整个端盖2”均由透光材料制成,也就是说,端盖的侧壁部和端壁部一体地形成第一部分21”,该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一体件。在这种情况下,端盖的端壁部不再具有导光面。
如图8所示,在外壳部11”内,电动牙刷紧邻端壁部的中央部具有充电线圈架5”,线圈架5”紧邻端壁部的凸缘的外周面51”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布置以作为反射面,以引导光线从透明的端盖的光射出部20射出。可选地,手柄部的外壳部11”的尾部还设有一段透光部分12’,光线也可从这部分透光部分射出。
根据本发明发光装置,能够在电动牙刷的手柄部1的尾端形成环状发光显示,利用端盖本身的结构实现光线的高效传导,并且端盖的结构能够避开不透光或透光能力较弱的橡胶制成密封圈将光线从线路板的端部引出,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灯光指示方式。同时,发光装置的结构不会增加手柄部1安装的复杂性以及水的密封性。
以上的描述被认为仅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说明,还可以有其他变化形式。由于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容易地想到许多种修改和改变,所以并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制在文中所示和所描述的精确的构造和操作。尽管已经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但细节可以改变,这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个人护理用具,所述个人护理用具有外壳部和端盖,
其中所述外壳部在纵向轴线的一端部形成开口,
所述端盖具有端壁部和侧壁部,其中所述端壁部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所述侧壁部从所述端壁部延伸出且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插入所述开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护理用具还包括端盖发光装置,所述端盖发光装置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布置在所述外壳部内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位置;以及
光传输部(21),所述光传输部包括所述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传输部的光入射部位于所述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处,所述光传输部的光射出部位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处,光传输部由透光的第一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内设置有线路板,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的LED光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和所述第二LED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线路板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端壁部还包括被所述周缘部围绕的中央部,所述中央部由不透光的第二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端壁部的所述中央部和所述周缘部之间形成导光面,所述导光面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倾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入射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侧壁部的端面的入射面和/或位于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的入射面,
所述LED光源相对所述表面部分布置使得所述LED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在所述入射面上的入射角在0-10度之间,
并且所述入射面包括以所述LED光源为中心的球面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包括使光线向所述光射出部传输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构成光密物质和光疏物质的分界面,所述光密物质为构成所述光传输部的所述第一材料,
并且所述反射面相对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线设置成,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相对于所述反射面形成的入射角大于所述反射面具有的全反射角,
所述反射面与包围所述反射面的一段壳体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光疏物质包括填充在间隙中的空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包括使光线向所述光射出部传输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至少一部分被不透光材料覆盖,所述反射面相对于入射的光线的角度设置成使光源反射向所述光射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所述周缘部插入所述开口中被所述外壳部包围,
所述外壳部包括围绕所述周缘部的透光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由所述第一材料一体形成,
所述个人护理用具还包括在所述外壳部内、紧邻所述端壁部的线圈架,所述线圈架紧邻所述端壁部的凸缘包括反射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护理用具为电动牙刷,所述端盖的所述侧壁部的外内面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密封圈。
CN202210729560.5A 2022-06-24 2022-06-24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Pending CN117308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9560.5A CN117308064A (zh) 2022-06-24 2022-06-24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PCT/CN2023/095455 WO2023246399A1 (zh) 2022-06-24 2023-05-22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9560.5A CN117308064A (zh) 2022-06-24 2022-06-24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8064A true CN117308064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4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9560.5A Pending CN117308064A (zh) 2022-06-24 2022-06-24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8064A (zh)
WO (1) WO20232463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07763A1 (en) * 2016-01-26 2018-12-0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eedback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ame for users of oral care devices applying pressure during use
JP7079333B2 (ja) * 2018-01-10 2022-06-0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レーザ強化された光学素子
US20220125565A1 (en) * 2019-03-08 2022-04-2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iber-based light ring for oral care appliance
CN210447254U (zh) * 2019-06-04 2020-05-05 陈恩军 新型电动牙刷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6399A1 (zh)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24498B1 (ko) 차량용 등기구
US7500774B2 (en) Angular light guide with fringed portion
CN110753169B (zh) 具有2部件元件的照相机
EP3102874B1 (en) Light assembly with light guide
KR20140067013A (ko) 지침식 표시장치
JP2013062074A (ja) 車両用灯具の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US20150009683A1 (en) Lens Plate For Illumination Lamp, and Illumination Lamp
JP7183979B2 (ja) 発光装置
TWI681423B (zh) 鍵盤
CN117308064A (zh) 具有发光端盖的个人护理用具
CN112612075A (zh) 一种多反射型面的导光结构、包含其的超微距成像模块
JP6192424B2 (ja) 発光装置
CN108302495B (zh) 车辆用灯具以及车体外后视装置
CN215120933U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112711089A (zh) 一种杂散光遮蔽结构、包含其的超微距成像模块
JP2003297107A (ja) リング状発光体
CN218068281U (zh) 一种会发光提示的感应探头
JP7218681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28411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18064713U (zh) 导光壁、灯光模组及车辆
CN213957668U (zh) 一种杂散光遮蔽结构、包含其的超微距成像模块
JP2009129546A (ja) 発光装置
CN114415456B (zh) 一种投影光机以及设计方法
CN213957667U (zh) 一种多反射型面的导光结构、包含其的超微距成像模块
CN210323450U (zh) 导光板及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