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7697A -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7697A
CN117307697A CN202311444409.8A CN202311444409A CN117307697A CN 117307697 A CN117307697 A CN 117307697A CN 202311444409 A CN202311444409 A CN 202311444409A CN 117307697 A CN117307697 A CN 117307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brake
carrier
pla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444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华锋
龚宸
柯涛
邓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14444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7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7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7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86Measures for reducing size of gearbox, e.g. for creating a more compact transmission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95Measures for reducing number of part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包括沿着输入件至输出件方向依次布置的四个行星齿轮排结构,扭矩传递装置中的离合器连接输入件及行星轮系,扭矩传递装置中的制动器连接变速器外壳及行星轮系,各离合器和各制动器中的两个组合有选择地接合,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建立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较少的行星齿轮排和结合元件实现更多的挡位,超速挡阶跃比小,高速行驶时换挡更稳定;各个挡位的控制只需要结合两个扭矩传递构件,且相邻挡位之间变换时只需要更换一对扭矩传递构件的结合与断开,控制简单;减小变速器控制难度与相应的体积;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工艺成熟。

Description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已逐渐取代手动变速器占据了主要汽车市场,在现代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数大多在4-9之间,只有个别高级车辆使用10挡及以上的自动变速器。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数越多,齿比就越绵密,换挡时的顿挫感会更小,加速时更顺畅,油耗也会相对减少。所以能以较少的行星齿轮排和接合元件来实现更多挡位的自动变速器将会是自动变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使用行星齿轮系、离合器和制动装置来组成并实现多个传动比。随着汽车在社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高挡位数的自动变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开发新型高挡位数的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如申请号为CN202010953345.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系得十一挡变速器,该发明采用辛普森机构与其他两个行星齿轮排组合成的四排行星轮系,配合四个制动器、两个离合器和一个滑套离合器,得到十一个前进挡和两个倒挡。但是该发明的在每一个挡位中需要接合三个结合元件,变速箱换挡控制方面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目前十一挡变速器换挡控制复杂,难以满足高挡位数的自动变速器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包括:
输入件;
输出件;
行星齿轮排组,其包括沿着所述输入件至所述输出件方向依次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第三行星齿轮排和第四行星齿轮排,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上;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轮和第三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第三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和所述第三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三行星架上;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排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第四行星轮和第四齿圈组成,所述第四太阳轮和所述第四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四行星轮和所述第四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四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四行星架上;
所述输入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固连,所述第二齿圈分别与所述第四齿圈、所述第三行星架固连,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固连,所述第三齿圈与第四太阳轮固连,所述第四行星架连接所述输出件;
以及扭矩传递装置,其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三行星架与所述输入件连接;
第二离合器,其将所述第四太阳轮与所述输入件连接;
第三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三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
第四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
第五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
第一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
第二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四太阳轮;
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五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中的两个组合选择性地接合,以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建立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
进一步地,还包括联接构件组,其包括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第五联接构件、第六联接构件和第七联接构件;还包括联接构件组,其包括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第五联接构件、第六联接构件和第七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将所述第一太阳轮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互连,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将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互连,所述第三联接构件将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太阳轮互连,所述第四联接构件将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三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五联接构件将第二齿圈和所述第四齿圈互连,所述第六联接构件将第三齿圈和所述第四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七联接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架分别与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第一制动器互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二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七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三联接构件连接,所述输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和所述第四太阳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分别为七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三个超速挡。
进一步地,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八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九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十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十一挡传动比。
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均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牙嵌式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均为鼓式制动器或多片式湿式制动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变速器外壳,所述行星齿轮排组和所述扭矩传递装置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外壳内,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外壳的两端,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均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沿着输入件至输出件方向依次布置四个行星齿轮排结构;扭矩传递装置中的离合器连接输入件及行星轮系,扭矩传递装置中的制动器连接变速器外壳及行星轮系,各离合器和各制动器中的两个组合有选择地接合,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建立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各挡位的传动比分别为4.95、3.07、2.26、1.72、1.43、1.26、1.13、1.0、0.92、0.80、0.74、-3.64,使用较少的行星齿轮排和结合元件实现更多的挡位,超速挡阶跃比小,高速行驶时换挡更稳定。
2、本发明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各个挡位的控制只需要结合两个扭矩传递构件(离合器或制动器),且相邻挡位之间变换时只需要更换一对扭矩传递构件的结合与断开,控制简单。
3、本发明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构件的个数少,采用了七个扭矩传递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变速器控制难度与相应的体积。
4、本发明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采用单行星轮行星齿轮排传动,四个行星齿轮排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采用常用的辛普森与其他行星齿轮排结合,制造工艺成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逻辑图。
图中:1、输入件;2、输出件;3、变速器外壳;4、第一联接构件;5、第二联接构件;6、第三联接构件;7、第四联接构件;8、第五联接构件;9、第六联接构件;10、第七联接构件;11、第一齿圈;12、第一行星齿轮;13、第一行星架;14、第一太阳轮;21、第二齿圈;22、第二行星齿轮;23、第二行星架;24、第二太阳轮;31、第三齿圈;32、第三行星齿轮;33、第三行星架;34、第三太阳轮;41、第四齿圈;42、第四行星齿轮;43、第四行星架;44、第四太阳轮;C1、第一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C3、第三离合器;C4、第四离合器;C5、第五离合器;B1、第一制动器;B2、第二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应用于汽车、特种车辆、工程机械等,主要包括变速器外壳3、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3内部的输入件1、输出件2、行星齿轮排组、联接构件组和扭矩传递装置。
所述行星齿轮排组包括沿着输入件1至输出件2方向依次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第三行星齿轮排和第四行星齿轮排:
第一行星齿轮排由第一太阳轮14、第一行星架13、第一行星轮12和第一齿圈11组成,第一太阳轮14和第一行星轮12外啮合传动,第一行星轮12和第一齿圈11内啮合传动,第一行星轮12通过滚动或滑动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一行星架13上。
第二行星齿轮排由第二齿圈21、第二行星轮22、第二行星架23和第二太阳轮24组成,第二太阳轮24和第二行星轮22外啮合传动,第二行星轮22和第二齿圈21内啮合传动,第二行星轮22通过滚动或滑动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二行星架23上。
第三行星齿轮排由第三齿圈31、第三行星轮32、第三行星架33和第三太阳轮34组成,第三太阳轮34和第三行星轮32外啮合传动,第三行星轮32和第三齿圈31内啮合传动,第三行星轮32通过滚动或滑动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三行星架33上。
第四行星齿轮排由第三齿圈41、第三行星轮42、第三行星架43和第三太阳轮44组成,第三太阳轮44和第三行星轮42外啮合传动,第三行星轮42和第三齿圈41内啮合传动,第三行星轮42通过滚动或滑动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三行星架43上。
其中,所述输入件1与第一太阳轮14固连,所述第二齿圈21分别与所述第四齿圈41、所述第三行星架33固连,所述第二太阳轮24与所述第三太阳轮34固连,所述第三齿圈31与第四太阳轮44固连,所述第四行星架43连接所述输出件2;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五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五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两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
其中,第一离合器C1,其将所述第三行星架33与所述输入件1连接;
第二离合器C2,其将所述第四太阳轮44与所述输入件1连接;
第三离合器C3,其将所述第三行星架33与所述第一行星架13连接;
第四离合器C4,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13与所述第二行星架23连接;
第五离合器C5,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13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4连接;
第一制动器B1,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23;
第二制动器B2,其连接所述第四太阳轮44;
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1中的两个组合选择性地接合,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接构件组包括第一联接构件4、第二联接构件5、第三联接构件6、第四联接构件7、第五联接构件8、第六联接构件9和第七联接构件10;所述第一联接构件4将所述第一太阳轮14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互连,所述第二联接构件5将所述第二齿圈21与所述第三行星架33互连,所述第三联接构件6将第五离合器C5和所述第二太阳轮24互连,所述第四联接构件7将第二太阳轮24和所述第三太阳轮34互连,所述第五联接构件8将第二齿圈21和所述第四齿圈41互连,所述第六联接构件9将第三齿圈31和所述第四太阳轮44互连,所述第七联接构件10将所述第二行星架分别与所述第四离合器C4与所述第一制动器B1互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在变速器中的结构特点为:
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联接构件4连接,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联接构件4连接,第三离合器C3和第二联接构件5连接,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七联接构件10连接,第五离合器C5和第三联接构件6连接,输入件1分别与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连接。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行星架23连接;第二制动器B2和第四太阳轮44连接。
输入件1通过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联接构件4连接;输入件1通过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联接构件4连接。在变速器的机构中,输入件1与第一联接构件4直接相连,因此在传动的整个过程中,第一联接构件4一直有动力输入。
输入件1一般为输入轴,通过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到输入轴。输出件2一般为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与车辆(汽车、特种车辆、工程机械)驱动轮连接,将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驱动轮。
在本实施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均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牙嵌式离合器。
在液压的作用下离合器的主动片和从动片压紧时,离合器接合,处于工作状态,此时,与离合器两端相连的活动构件接合,具有相同转速;反之,当离合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与离合器两端相连的活动构件分离,具有各自不同的转速。
在本实施中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均为鼓式制动器或多片式湿式制动器,用于连接活动构件和变速器壳体,当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活动构件与变速器壳体接合,活动构件不能转动,处于制动状态。
本发明的建立十一个前进挡分别为九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三个超速挡,具体如下: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C3和所述第二制动器B2,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C3和所述第四离合器C4,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C3和所述第一制动器B1,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C3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一制动器B1,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四离合器C4,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五离合器C5,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八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C5和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九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四离合器C4,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十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一制动器B1,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十一挡传动比;
本发明的变速器还可以实现倒挡,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B1和所述第五离合器C5,以在所述输入件1和所述输出件2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自动变速器机构的传动比是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转速之比。本发明中的自动变速器可以实现12个不同的传动比,即12个挡位,包含11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各挡位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即可实现。
参考图1及如图2所示的操作逻辑表,其中图2中,需要注意,这些数字只是示例性的,而且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这些数值。所述速比是指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比,行星齿轮排K值是指行星齿轮排的齿圈齿数与太阳轮齿数之比。在本实施例中,K1=-2.0717、K2=-1.6102、K3=-2.7569、K4=-1.6358。该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通过接合第三离合器C3和第二制动器B2,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使第四太阳轮44与变速器外壳3相连,阻止了第四太阳轮44相对于变速器外壳3的旋转。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三行星架33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一挡的传动比,一挡的传动比为4.95。
通过接合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三行星架33连接在一起旋转。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二行星架23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二挡的传动比,二挡传动比为3.07,速比阶跃为1.61。
通过接合第三离合器C3和第一制动器B1,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使第二行星架23与变速器外壳3相连,阻止了第二行星架23相对于变速器外壳3的旋转。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三行星架33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三挡的传动比,三挡传动比为2.26,速比阶跃为1.36。
通过接合第三离合器C3和第二离合器C2,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三行星架33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使得第四太阳轮44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四挡的传动比,四挡传动比为1.72,速比阶跃为1.31。
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使第二行星架23与变速器外壳3相连,阻止了第二行星架23相对于变速器外壳3的旋转。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使得第四太阳轮44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五挡的传动比,五挡传动比为1.43,速比阶跃为1.20。
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使得第四太阳轮44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二行星架23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六挡的传动比,六挡传动比为1.26,速比阶跃为1.14。
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离合器C2,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使得第四太阳轮44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二太阳轮24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七挡的传动比,七挡传动比为1.13,速比阶跃为1.12。
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离合器C1,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八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使得第三行星架33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使得第四太阳轮44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八挡的传动比,八挡传动比为1.0,速比阶跃为1.13。
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一离合器C1,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九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使得第三行星架33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二太阳轮24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九挡的传动比,九挡传动比为0.92,速比阶跃为1.09。
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十挡传动比,具体的,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二行星架23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使得第三行星架33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十挡的传动比,十挡传动比为0.80,速比阶跃为1.14。
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十一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使得第三行星架33和输入件1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使第二行星架23与变速器外壳3相连,阻止了第二行星架23相对于变速器外壳3的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十一挡的传动比,十一挡传动比为0.74,速比阶跃为1.09。
通过接合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五离合器C5,以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具体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使得第一行星架13和第二太阳轮24连接在一起旋转。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使第二行星架23与变速器外壳3相连,阻止了第二行星架23相对于变速器外壳3的旋转。由此,在输入件1和输出件2之间建立起倒挡的传动比,倒挡的传动比为-3.6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牙嵌式离合器,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为鼓式制动器或多片式湿式制动器。
本发明中离合器和制动器工作状态的控制简单,当每个挡位进行切换时,仅需要两个控制元件工作,降低了变速器的控制难度。各挡位之间的阶跃比稳定,换挡流畅。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的是,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使用、放置的不同方式而相应地变化,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件;
输出件;
行星齿轮排组,其包括沿着所述输入件至所述输出件方向依次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第三行星齿轮排和第四行星齿轮排,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上;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轮和第三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第三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和所述第三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三行星架上;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排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第四行星轮和第四齿圈组成,所述第四太阳轮和所述第四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四行星轮和所述第四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四行星轮旋转支撑在所述第四行星架上;
所述输入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固连,所述第二齿圈分别与所述第四齿圈、所述第三行星架固连,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固连,所述第三齿圈与第四太阳轮固连,所述第四行星架连接所述输出件;
以及扭矩传递装置,其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三行星架与所述输入件连接;
第二离合器,其将所述第四太阳轮与所述输入件连接;
第三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三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
第四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
第五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
第一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
第二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四太阳轮;
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五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中的两个组合选择性地接合,以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建立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构件组,其包括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第五联接构件、第六联接构件和第七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将所述第一太阳轮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互连,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将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互连,所述第三联接构件将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太阳轮互连,所述第四联接构件将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三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五联接构件将第二齿圈和所述第四齿圈互连,所述第六联接构件将第三齿圈和所述第四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七联接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架分别与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第一制动器互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二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七联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三联接构件连接,所述输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和所述第四太阳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一个前进挡速比分别为七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三个超速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八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九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十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十一挡传动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均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牙嵌式离合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均为鼓式制动器或多片式湿式制动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器外壳,所述行星齿轮排组和所述扭矩传递装置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外壳内,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外壳的两端,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均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上。
CN202311444409.8A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Pending CN117307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4409.8A CN117307697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4409.8A CN117307697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7697A true CN11730769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3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4409.8A Pending CN117307697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76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49116A (en) Automatic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US8403803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8894536B2 (en) Multistep gear mechanism
KR101660079B1 (ko) 다단 변속기
US8944953B2 (en) Multistep gear mechanism
CN104903616B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CN104271984B (zh) 多级变速器
CN111043260B (zh) 一种六挡变速器
CN106884936B (zh) 三行星排六速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CN109764095B (zh) 九挡变速器
CN112324876B (zh) 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
CN205401620U (zh) 一种新型高效八档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CN106641135B (zh) 一种十二挡自动变速器
CN112324874B (zh) 一种阶跃比稳定的九挡自动变速器
CN116181863A (zh)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CN112324875B (zh) 一种阶跃比小的九挡自动变速器
CN112324877B (zh) 一种九挡自动变速器
CN117307697A (zh) 一种十一挡自动变速器
CN103711846A (zh) 一种定轴与行星复合传动的十档变速器
CN110953307B (zh) 一种八速自动变速器
CN116608244A (zh) 一种十三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KR100482582B1 (ko)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파워 트레인
CN217440701U (zh) 同轴式两档变速装置
CN114001133B (zh) 一种九前进挡自动变速器
CN216242087U (zh) 一种侧引控制的多挡位行星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