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1863A -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1863A
CN116181863A CN202310323885.8A CN202310323885A CN116181863A CN 116181863 A CN116181863 A CN 116181863A CN 202310323885 A CN202310323885 A CN 202310323885A CN 116181863 A CN116181863 A CN 116181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gear
brake
gear
basic planetary
bas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38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剑
肖鑫栋
丁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3238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1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1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10Brak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ev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外壳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内部的输入轴、输出轴、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和扭矩传递装置。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包括沿着输入轴至输出轴方向依次布置的三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扭矩传递装置中的离合器连接输入轴及行星轮系,扭矩传递装置中的制动器连接变速器外壳及行星轮系,各离合器和各制动器中的两个组合有选择地接合,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七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各挡位的传动比分别为5.5,3.5,1.96,1.45,1,0.72,0.61,‑4.3。该结构简单,挡位间的阶跃比合理,传动效率高,控制简单,利于减小变速器尺寸、重量和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的核心装置之一,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机构是自动变速器实现运动功能的载体,设计发明新型机构是研制新型自动变速器的源泉和基础。7挡自动变速器机构主要由行星轮系、离合器和制动器组成。目前常用的7挡自动变速器是由德国采埃孚公司、日本爱信公司以及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所研制,其中大多数的7挡变速器均采用了有Ravigneaux式行星轮系作为自动变速器机构的核心结构。例如,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7挡自动变速器7G-Tronic由两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和一个Ravigneaux式行星轮系组成。然而7G-Tronic自动变速器机构共含有四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其中Ravigneaux行星轮系为复合行星轮系,其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并且该机构中含有7个控制元件,这会增加自动变速器总体制造的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内部的输入轴、输出轴和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所述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包括沿着所述输入轴至所述输出轴方向依次布置的三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分别为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每一所述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包括齿圈、行星齿轮、行星架和太阳轮,其中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连接所述输出轴;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将所述输入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
第二离合器,其将所述输入轴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
第一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
第二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
第三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
第四制动器,其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
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和第四制动器中的两个组合有选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七个前进挡转速比和一个倒挡转速比。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二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通过第三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通过第五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通过第四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通过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四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和第五传动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动器和第一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和第三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和所述第五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和所述第四传动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七档传动比为分别为四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两个超速挡。
进一步的,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四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进一步的,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为多片式湿式制动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由一个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其中包含三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个离合器和4个制动器共6个控制元件组成,结构简单,各个挡位的传动比合理,并且挡位之间的阶跃比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传动效率高,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控制简单,机构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有利于降低自动变速器的尺寸、重量和制造成本。
(2)本发明中离合器和制动器工作状态的控制简单,当每个挡位进行切换时,仅需要两个控制元件工作,降低了变速器的控制难度。各挡位之间的阶跃比稳定,换挡流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逻辑图。
图中:1、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1、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12、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3、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4、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2、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3、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4、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1、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2、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3、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34、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4、扭矩传递装置;41、第一传动构件;42、第二传动构件;43、第三传动构件;44、第四传动构件;45、第五传动构件;46、输出构件;5、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6、输入轴;7、输出轴;C1、第一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B1、第一制动器;B2、第二制动器;B3、第三制动器;B4、第四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8、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8内部的输入轴6、输出轴7、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5和扭矩传递装置4。
其中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5包括沿着输入轴6至输出轴7方向依次布置的三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分别为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
每一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均包括齿圈、行星齿轮、行星架和太阳轮。
具体的:
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14和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外啮合传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和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11内啮合传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旋转支撑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上。
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和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2外啮合传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2和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内啮合传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2旋转支撑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上。
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外啮合传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内啮合传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旋转支撑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33上。
其中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连接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连接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连接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33连接输出轴7。
扭矩传递装置包括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制动器。两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四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
其中第一离合器C1,其将输入轴6分别连接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
第二离合器C2,其将输入轴6分别连接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
第一制动器B1,其连接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11;
第二制动器B2,其连接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和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
第三制动器B3,其连接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
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中的两个组合有选择地接合,以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七个前进挡转速比和一个倒挡转速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组成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其结构特点具体为:输入轴6通过第二传动构件42连接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14,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通过第三传动构件43连接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通过第五传动构件45连接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通过第四传动构件44连接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33通过输出构件46连接所述输出轴7。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制动器在变速器中的结构特点为:第一离合器C1与第四制动器B4通过第四传动构件44连接;第二离合器C2与第三制动器B3通过第五传动构件45连接;第一制动器B1与第一传动构件41连接;第二制动器B2与第三传动构件43连接;
输入轴6通过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传动构件44连接;输入轴通过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传动构件45连接,第四传动构件44和第五传动构件45均可以作为输入构件。在变速器的机构中,输入轴6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在传动的整个过程中,第二传动构件42一直有动力输入。输入轴6通过液力变矩器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到输入轴。
输出轴7通过差速器与汽车驱动轮连接,将输出的动力传递到汽车驱动轮。
在本实施中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均为湿式多片离合器,在液压的作用下离合器的主动片和从动片压紧时,离合器接合,处于工作状态,此时,与离合器两端相连的活动构件接合,具有相同转速;反之,当离合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与离合器两端相连的活动构件分离,具有各自不同的转速。
在本实施中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均为湿式多片制动器,用于连接活动构件和变速器壳体,当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活动构件与变速器壳体接合,活动构件不能转动,处于制动状态。
本发明的建立七个前进挡为分别为四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两个超速挡,具体如下:
通过接合第一制动器B1和第四制动器B4,以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制动器B3,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二制动器B2,以在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本发明的变速器还可以实现倒挡,通过接合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三制动器B3,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自动变速器机构的传动比是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转速之比。本发明中的自动变速器可以实现8个不同的传动比,即8个挡位,包含7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各挡位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即可实现。
参考图1及如图2所示的操作逻辑表,该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1挡为减速挡,传动比大于1,第一制动器B1和第四制动器B4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输入轴6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与输入轴6作为整体一同旋转,第二传动构件42为输入构件。由于制动器B1和制动器B4的作用,第一传动构件41和第四传动构件44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传入,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中,第二传动构件42带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旋转,进而带动第三传动构件43旋转;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中,第三传动构件43带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的行星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第五传动构件45旋转;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五传动构件45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小于输入构件(第二传动构件)42的转速,处于较低的1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起一挡的传动比。
(2)2挡为减速挡,传动比大于1,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制动器B3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第一离合器C1的作用,且输入轴6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四传动构件44同为输入构件,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四传动构件44同时传入。由于第三制动器B3的作用,第五传动构件45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四传动构件44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小于输入构件(第四传动构件)44的转速,处于比1挡转速更高的2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二挡的传动比。
(3)3挡为减速挡,传动比大于1,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第一离合器C1的作用,且输入轴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四传动构件44同为输入构件,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四传动构件44同时传入。由于制动器B2的作用,第三传动构件43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中,第四传动构件44带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第五传动构件45旋转;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五传动构件45和第四传动构件44共同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的行星齿轮32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小于输入构件(第四传动构件)44的转速,处于比2挡转速更高的3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三挡的传动比。
(4)4挡为减速挡,传动比大于1,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第一离合器C1的作用,且输入轴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四传动构件44同为输入构件,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四传动构件44同时传入。由于第一制动器B1的作用,第一传动构件41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中,第二传动构件42带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旋转,进而带动第三传动构件43旋转;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中,第三传动构件43和第四传动构件44共同带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的行星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第五传动构件45旋转;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四传动构件44和第五传动构件45共同带动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小于输入构件(第四传动构件)44和输入构件(第二传动构件)的转速42,处于比3挡转速更高的4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四挡的传动比。
(5)5挡为直接挡,传动比等于1,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离合器C2处于工作状态,其它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的作用,且输入轴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第四传动构件44和第五传动构件45同为输入构件,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第四传动构件44和第五传动构件45同时传入,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和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整体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因此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转速相同,处于直接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五挡的传动比。
(6)6挡为超速挡,传动比小于1,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第二离合器C2的作用,且输入轴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五传动构件45同为输入构件,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五传动构件45同时传入。由于第一制动器B1的作用,第一传动构件41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中,第二传动构件42带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旋转,进而带动第三传动构件43旋转;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中,第三传动构件43和第五传动构件45共同带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第四传动构件44旋转;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四传动构件44和第五传动构件45共同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转动,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大于输入构件(第二传动构件)42和输入构件(第五传动构件)45的转速,处于转速较高的6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六挡的传动比。
(7)7挡为超速挡,传动比小于1,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二制动器B2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离合器C2的作用,且输入轴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五传动构件45同为输入构件,动力由第二传动构件42和第五传动构件45同时传入。由于制动器B2的作用,第三传动构件43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中,第五传动构件45带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第四传动构件44旋转;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五传动构件45和第四传动构件44共同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32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大于输入构件(第二传动构件)42和输入构件(第五传动构件)45的转速,处于比6挡转速更高的7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七挡的传动比。
(8)8挡为倒挡,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三制动器B3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离合器和制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输入轴6与第二传动构件42直接相连,因此第二传动构件42与输入轴6作为整体一同旋转,第二传动构件42为输入构件。由于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三制动器B3的作用,第一传动构件41和第五传动构件45处于制动状态,转速为0。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中,第二传动构件42带动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齿轮12旋转,进而带动第三传动构件43旋转;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中,第三传动构件43带动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的行星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第四传动构件44旋转;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中,第四传动构件44带动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的行星齿轮32旋转,进而带动输出构件46旋转,将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46。输出构件46的转速方向与输入构件(第二传动构件)42的转速方向相反,处于倒挡。由此在输入轴6和输出轴7之间建立起了倒挡的传动比。
本发明中,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特性参数K是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各挡位的传动比与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为使各个挡位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变速器中3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特性参数分别为K1=1.7,K2=2.2和K3=2.5,由此计算得到的各挡位的传动比分别为5.5,3.5,1.96,1.45,1,0.72,0.61,-4.3。各挡位的实现方式总结如图2所示。
表1.传动比与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Figure BDA0004152660290000131
Figure BDA0004152660290000141
本发明中离合器和制动器工作状态的控制简单,当每个挡位进行切换时,仅需要两个控制元件工作,降低了变速器的控制难度。各挡位之间的阶跃比稳定,换挡流畅。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8);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内部的输入轴(6)、输出轴(7)和扭矩传递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5),所述9杆2自由度可分离的行星轮系(5)包括沿着所述输入轴(6)至所述输出轴(7)方向依次布置的三个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分别为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1)、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2)和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3),每一个所述基本行星轮系单元均包括齿圈、行星齿轮、行星架和太阳轮,其中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和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固连,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固连,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固连,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33)连接所述输出轴(7);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
第一离合器(C1),其将所述输入轴(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
第二离合器(C2),其将所述输入轴(6)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
第一制动器(B1),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11);
第二制动器(B2),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和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
第三制动器(B3),其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
第四制动器(B4),其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C1)、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和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
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中的两个组合有选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轴(6)和所述输出轴(7)之间建立七个前进挡转速比和一个倒挡转速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二传动构件(42)连接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14),所述第一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13)通过第三传动构件(43)连接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21),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23)通过第五传动构件(45)连接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齿圈(31),所述第二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24)通过第四传动构件(44)连接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太阳轮(34),所述第三基本行星轮系单元的行星架(33)通过输出构件(46)连接所述输出轴(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四传动构件(44)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传动构件(45)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一传动构件(41)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传动构件(43)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B3)和所述第五传动构件(45)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B4)和所述第四传动构件(44)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挡自动变速器的七挡传动比为分别为四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两个超速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B1)和所述第四制动器(B4),以在所述输入轴(6)和所述输出轴(7)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三制动器(B3),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制动器(B2),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一制动器(B1),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一制动器(B1),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二制动器(B2),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一制动器(B1)和所述第三制动器(B3),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B1)、所述第二制动器(B2)和所述第三制动器(B3)为多片式湿式制动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七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B1)、所述第二制动器(B2)、所述第三制动器(B3)和所述第四制动器(B4)均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8)上。
CN202310323885.8A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Pending CN116181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3885.8A CN116181863A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3885.8A CN116181863A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1863A true CN116181863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3885.8A Pending CN116181863A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18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9112A (zh) * 2023-06-05 2023-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挡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及其自动变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9112A (zh) * 2023-06-05 2023-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挡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及其自动变速器
CN116379112B (zh) * 2023-06-05 2023-07-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挡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及其自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53418B2 (ja) 自動変速機の6速パワートレイン
CN107606080B (zh)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七档电控机械式行星自动变速器
JP6054259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JP2013029192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JP2012229796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JP2012247058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CN205383227U (zh) 九档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CN205401620U (zh) 一种新型高效八档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JP2014092270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CN205401619U (zh) 一种新型高效六档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US5683325A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116181863A (zh) 一种构型简单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CN216923142U (zh) 变速器及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6678294B (zh) 四档双内啮合行星变速机构
CN211343896U (zh) 一种七挡液力自动变速器
CN116181864A (zh) 一种传动平稳的七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CN116292782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八挡自动变速器
CN116181862A (zh) 一种适用于重载车辆的七挡自动变速器
CN116292783A (zh) 一种传动平稳的八挡自动变速器
JP2004084774A (ja) 遊星歯車式変速装置
CN116292784A (zh) 一种八挡自动变速器机构
CN116146675A (zh) 一种六挡自动变速器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16608244A (zh) 一种十三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JP2001082556A (ja) 車両用5速自動変速機のパワートレーン
CN116241615A (zh) 传动比合理的六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机构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