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7152B -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07152B CN117307152B CN202311594544.0A CN202311594544A CN117307152B CN 117307152 B CN117307152 B CN 117307152B CN 202311594544 A CN202311594544 A CN 202311594544A CN 117307152 B CN117307152 B CN 1173071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le gas
- crack
- rock
- fracture
- gas w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210 evaluation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734 clay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54 evalu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裂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基于岩石物性特征、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基于环境温度值对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本申请实施例提高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裂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页岩气储层开发过程中,对页岩气储层压裂完毕后,必须对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页岩气储层产能和生产潜力。
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室内实验模拟支撑裂缝的方法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进行评估。然而实际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形态复杂,受所处环境以及地形的影响,而实验室容易受到实验条件、实验操作、试验设备的影响,因此得到的裂缝导流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旨在提高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导流能力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导流能力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基于岩石物性特征、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基于环境温度值对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在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的过程中,结合岩石物性特征、环境温度值和页岩气井的影响因素,评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还原了页岩气井真实地形和真实环境对页岩气井的影响,提高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为执行主体举例说明,但不限定于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
由于在进行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评估时,受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首先需要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其中,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岩石的坚硬度是由岩石中石英的含量决定的,石英的含量越高,坚硬度越高。岩石的韧性是由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决定的,粘土矿物的含量越高,韧性越强。在一实施例中,坚硬度和韧性,与裂缝导流能力成反比,即岩石越坚硬,越具有韧性,裂缝导流能力越差。需要说明的是,岩石中石英的含量和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都是通过预设在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中的精密仪器测量得到的。
步骤102,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可选的,在对页岩气井进行压裂液施工后,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其中,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裂缝长度和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步骤103,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可选的,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根据岩石物性特征、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具体为:
对于第一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一坚硬度且第一韧性,第一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35%,第一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通过第一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其中,第一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1为第一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p为裂缝压力差。
在一实施例中,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35%的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h1为50,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对应的韧性值Pt1为5。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一坚硬度且第二韧性,第二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通过第二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二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a为预设值。
在一实施例中,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对应的韧性值Pt1为3.5,预设值a为10。
对于第三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二坚硬度且第一韧性,第二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20%且低于35%,通过第三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三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Ph2为第二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20%且低于35%的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h2为35。
对于第四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二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四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四动态评估模型为:
;
对于第五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三坚硬度且第一韧性,第三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7.5%且低于20%,通过第五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五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Ph3为第三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7.5%且低于20%的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h3为10。
对于第六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三坚硬度且第二韧性,通过第六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六动态评估模型为:
;
对于第七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四坚硬度且第一韧性,第四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低于7.5%,通过第七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七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Ph4为第四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7.5%且低于20%的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h4为3。
对于第八种情况,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四坚硬度且第二韧性,通过第八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第八动态评估模型为:
。
步骤104,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可选的,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根据环境温度值对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具体为:
对于第一种情况:若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K为最终导流能力,F为目标导流能力,T为环境温度值,β为第一温度阈值下的预设环境影响因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为35摄氏度,第一温度阈值下的预设环境影响因子β为3.5。
对于第二种情况:若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b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下的预设环境影响因子。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温度阈值为10摄氏度,预设环境影响因子b为1.8。
对于第三种情况:若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基于岩石物性特征、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基于环境温度值对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在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的过程中,结合岩石物性特征、环境温度值和页岩气井的影响因素,评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还原了页岩气井真实地形和真实环境对页岩气井的影响,提高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最终导流能力与预设导流能力的能力差值;
基于所述能力差值在预设映射表中匹配出压裂液施工策略;所述预设映射表为能力值与压裂液施工策略之间的关联关系表;
基于所述压裂液施工策略对页岩气井进行压裂液施工。
可选的,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获取预设导流能力,并计算最终导流能力与预设导流能力的能力差值x。
可选的,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根据能力差值x在预设映射表中匹配出压裂液施工策略,其中,预设映射表为预先存储的能力值与压裂液施工策略之间的关联关系表。
可选的,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根据压裂液施工策略对页岩气井进行压裂液施工。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映射表参照表1所示。
表1 预设映射表参照表
能力值 | 压裂液施工策略 | 能力值 | 压裂液施工策略 |
0<x≤5 | 增压1Mpa压力 | 5<x≤10 | 增压2Mpa压力 |
10<x≤20 | 增压5Mpa压力 | 20<x≤30 | 增压10Mpa压力 |
30<x≤50 | 增压30Mpa压力 | >50 | 增压50Mpa压力 |
本申请实施例能力差值根据调整压裂液施工策略,从而根据压裂液施工策略进一步地调整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提高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导流能力评估模块203,用于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导流能力调整模块204,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基于岩石物性特征、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基于环境温度值对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在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的过程中,结合岩石物性特征、环境温度值和页岩气井的影响因素,评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还原了页岩气井真实地形和真实环境对页岩气井的影响,提高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能力评估模块203还用于: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一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一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一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35%,所述第一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
所述第一动态评估模型为:
;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一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二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
所述第二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1为第一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能力评估模块203还用于: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二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三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20%且低于35%;
所述第三动态评估模型为:
;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二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四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
所述第四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2为第二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能力评估模块203还用于: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三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五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三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7.5%且低于20%;
所述第五动态评估模型为:
;
若所述岩石物即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三性特征为第三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六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
所述第六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3为第三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能力评估模块203还用于: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四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七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四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低于7.5%;
所述第七动态评估模型为:
;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四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八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
所述第八动态评估模型为:
;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4为第四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能力调整模块204还用于: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K为最终导流能力,F为目标导流能力,T为环境温度值,β和b为预设环境影响因子。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还用于:
计算所述最终导流能力与预设导流能力的能力差值;
基于所述能力差值在预设映射表中匹配出压裂液施工策略;所述预设映射表为能力值与压裂液施工策略之间的关联关系表;
基于所述压裂液施工策略对页岩气井进行压裂液施工。
本申请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与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图3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320、存储器(memory)330和通信总线340,其中,处理器310,通信接口320,存储器330通过通信总线3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10可以调用存储器33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包括: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一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一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一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35%,所述第一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
所述第一动态评估模型为:
F=Pt1×e-Ph1×(2×h×l)×(w+s)-1×k×Δp×μ;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一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二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
所述第二动态评估模型为: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1为第一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Δ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β×F×(log10 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b×F×(ln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0.1×F×(T2);
其中,K为最终导流能力,F为目标导流能力,T为环境温度值,β和b为预设环境影响因子;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2.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包括: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二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三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20%且低于35%;所述第一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
所述第三动态评估模型为:
F=Pt1×(log10 Ph2)×(2×h×l)×(w+s)-1×k×Δp×μ;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二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四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
所述第四动态评估模型为: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2为第二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Δ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β×F×(log10 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b×F×(ln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0.1×F×(T2);
其中,K为最终导流能力,F为目标导流能力,T为环境温度值,β和b为预设环境影响因子;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3.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包括: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三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五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三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高于7.5%且低于20%;所述第一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
所述第五动态评估模型为:
F=Pt1×(ln Ph3)×(2×h×l)×(w+s)-1×k×Δp×μ;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三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六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
所述第六动态评估模型为: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3为第三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Δ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β×F×(log10 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b×F×(ln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0.1×F×(T2);
其中,K为最终导流能力,F为目标导流能力,T为环境温度值,β和b为预设环境影响因子;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4.一种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包括: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四坚硬度且第一韧性,则基于第七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四坚硬度表征岩石中石英的含量低于7.5%;所述第一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高于25%;
所述第七动态评估模型为:
F=Pt1×(Ph4)2×(2×h×l)×(w+s)-1×k×Δp×μ;
若所述岩石物性特征为第四坚硬度且第二韧性,则基于第八动态评估模型进行动态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导流能力;所述第二韧性表征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低于25%;
所述第八动态评估模型为:
其中,F为目标导流能力,Ph4为第四坚硬度对应的硬度值,Pt1为第一韧性对应的韧性值,Pt2为第二韧性对应的韧性值,μ为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k为页岩气储层渗透率,l为裂缝长度,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s为裂缝间距,Δp为裂缝压力差,a为预设值;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β×F×(log10 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b×F×(lnT);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最终导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K=0.1×F×(T2);
其中,K为最终导流能力,F为目标导流能力,T为环境温度值,β和b为预设环境影响因子;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最终导流能力与预设导流能力的能力差值;
基于所述能力差值在预设映射表中匹配出压裂液施工策略;所述预设映射表为能力值与压裂液施工策略之间的关联关系表;
基于所述压裂液施工策略对页岩气井进行压裂液施工。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页岩气井当前所处地形的岩石物性特征以及页岩气井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所述岩石物性特征表征岩石的坚硬度和韧性;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裂液施工后页岩气井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压力差;
导流能力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岩石物性特征、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所述裂缝长度、所述裂缝高度、所述裂缝宽度、所述裂缝间距和所述裂缝压力差,对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得到目标导流能力;
导流能力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导流能力进行导流能力调整,得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的最终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值表征岩石中空隙或孔洞的体积比例,所述页岩气储层渗透率表征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所述裂缝长度和所述裂缝高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距离,所述裂缝宽度表征裂缝在岩石中的张开程度,所述裂缝间距表征裂缝间的联系程度,所述裂缝压力差表征压裂液在注入过程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94544.0A CN117307152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94544.0A CN117307152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07152A CN117307152A (zh) | 2023-12-29 |
CN117307152B true CN117307152B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9286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94544.0A Active CN117307152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07152B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4872A (zh) * | 2015-01-04 | 2015-05-06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优化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
CN104747182A (zh) * | 2015-01-28 | 2015-07-0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
CN105507870A (zh) * | 2015-12-31 | 2016-04-20 | 延安能源化工(集团)能新科油气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砂岩储层无填砂水力裂缝导流能力确定方法 |
CN110185426A (zh) * | 2018-02-22 | 2019-08-3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页岩油藏多级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 |
CN110397430A (zh) * | 2019-07-08 | 2019-11-01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预测碳酸盐岩前置液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分布的方法 |
CN110410054A (zh) * | 2019-06-25 | 2019-11-05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煤层气井压裂裂缝变时空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 |
CN110809662A (zh) * | 2017-05-15 | 2020-02-18 |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 提高酸裂缝导流能力 |
CN111305806A (zh) * | 2018-11-27 | 2020-06-1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
CN111963130A (zh) * | 2020-09-01 | 2020-11-2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效保持裂缝导流能力的压裂方法及其应用 |
CN112345425A (zh) * | 2019-08-06 | 2021-02-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气液两相流的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2761607A (zh) * | 2021-02-05 | 2021-05-07 | 西南石油大学 |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的交互填砂裂缝导流能力计算法 |
CN113743037A (zh) * | 2021-09-15 | 2021-12-03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诱导动态裂缝变导流能力计算方法 |
CN114278266A (zh) * | 2021-12-29 | 2022-04-05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确定就地条件下酸蚀填砂裂缝有效缝长的方法 |
CN115994500A (zh) * | 2023-03-22 | 2023-04-21 | 北京科技大学 | 评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变化的方法及系统 |
CN116029107A (zh) * | 2022-12-22 | 2023-04-28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页岩储层裂缝导流能力评价方法 |
CN219262387U (zh) * | 2023-01-09 | 2023-06-27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山西有限公司 | 煤矿井下加砂压裂装置 |
CN116738685A (zh) * | 2023-05-19 | 2023-09-12 | 四川大学 | 考虑弹塑性嵌入的支撑型裂缝导流能力确定方法及产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355727A1 (en) * | 2015-06-05 | 2016-12-08 |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 Nano-proppants for fracture conductivity |
US11578257B2 (en) * | 2020-03-05 | 2023-02-14 | Ypf Tecnologia S.A. | Hydraulic fracking fluid for generating proppants in situ and fracking method with proppant generation in situ |
-
2023
- 2023-11-28 CN CN202311594544.0A patent/CN1173071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4872A (zh) * | 2015-01-04 | 2015-05-06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优化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
CN104747182A (zh) * | 2015-01-28 | 2015-07-0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
CN105507870A (zh) * | 2015-12-31 | 2016-04-20 | 延安能源化工(集团)能新科油气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砂岩储层无填砂水力裂缝导流能力确定方法 |
CN110809662A (zh) * | 2017-05-15 | 2020-02-18 |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 提高酸裂缝导流能力 |
CN110185426A (zh) * | 2018-02-22 | 2019-08-3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页岩油藏多级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 |
CN111305806A (zh) * | 2018-11-27 | 2020-06-1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
CN110410054A (zh) * | 2019-06-25 | 2019-11-05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煤层气井压裂裂缝变时空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 |
CN110397430A (zh) * | 2019-07-08 | 2019-11-01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预测碳酸盐岩前置液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分布的方法 |
CN112345425A (zh) * | 2019-08-06 | 2021-02-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气液两相流的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1963130A (zh) * | 2020-09-01 | 2020-11-2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效保持裂缝导流能力的压裂方法及其应用 |
CN112761607A (zh) * | 2021-02-05 | 2021-05-07 | 西南石油大学 |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的交互填砂裂缝导流能力计算法 |
CN113743037A (zh) * | 2021-09-15 | 2021-12-03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诱导动态裂缝变导流能力计算方法 |
CN114278266A (zh) * | 2021-12-29 | 2022-04-05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确定就地条件下酸蚀填砂裂缝有效缝长的方法 |
CN116029107A (zh) * | 2022-12-22 | 2023-04-28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页岩储层裂缝导流能力评价方法 |
CN219262387U (zh) * | 2023-01-09 | 2023-06-27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山西有限公司 | 煤矿井下加砂压裂装置 |
CN115994500A (zh) * | 2023-03-22 | 2023-04-21 | 北京科技大学 | 评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变化的方法及系统 |
CN116738685A (zh) * | 2023-05-19 | 2023-09-12 | 四川大学 | 考虑弹塑性嵌入的支撑型裂缝导流能力确定方法及产品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二氧化碳蓄能压裂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田磊等;《钻井液与完井液.》;第78-80页 * |
伊向艺等.《石油钻采工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第1版),第258-259页. * |
何光渝等.《石油工程实验教程》.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第1版),第129-130页. * |
多因素影响下的导流能力预测模型研究;黄丹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第1-65页 * |
支撑裂缝长期导流能力模拟研究;王玮等;《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第57-62页 * |
田冷等.《海洋石油开采工程》.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5,(第1版),第204-20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07152A (zh) | 2023-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15241A (zh) | 一种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量方法 | |
US10385659B2 (en) | 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rom a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well | |
CN116629165B (zh) | 储层压裂改造区和未改造区参数反演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7291667A (zh) | 一种井间连通程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05003239A (zh) | 海上压裂水平井压后效果评价方法 | |
CN117307152B (zh) | 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995297A (zh) | 一种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电阻率校正的方法 | |
CN113175322B (zh) | 地层漏失压力剖面的建立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1963149B (zh) | 一种考虑滞地液量增压的压裂后地层压力求取方法 | |
CN115994500B (zh) | 评估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动态变化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7992690A (zh) | 一种诱导应力干扰下多裂缝扩展形态均衡程度的评价方法 | |
CN114925626B (zh) | 考虑孔眼动态磨蚀的多裂缝扩展预测方法及设备 | |
GB2521268A (en) | Determining reserves of a reservoir | |
CN113946929A (zh) | 产水气井产能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2377184B (zh) | 串珠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5630462A (zh) | 基于渗流-应力耦合高压压水试验岩体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 |
CN109359410B (zh) | 支撑剂不完全充填裂缝残余缝宽评价方法及装置 | |
CN113051305A (zh) | 一种堵漏材料粒径优选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351625B (zh) | 一个油田注水开发动态系统分析方法 | |
CN112419493B (zh) | 页岩储层三维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12145162B (zh) | 水油体积比计算方法及系统 | |
CN113622908A (zh) | 一种水侵气藏废弃地层压力的确定方法 | |
CN109992839B (zh) | 避免抽水实验中水位数据噪音给反演计算带来误差的方法 | |
CN116359090A (zh) | 一种岩心渗透率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153286B (zh) | 基于决策树的页岩气开发主控因素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