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3611A -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3611A
CN117303611A CN202311404769.5A CN202311404769A CN117303611A CN 117303611 A CN117303611 A CN 117303611A CN 202311404769 A CN202311404769 A CN 202311404769A CN 117303611 A CN117303611 A CN 117303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connecting cylinder
plate
gas storag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047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Qingc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Qingc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Qingc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Qingc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047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3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3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3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储气部,所述储气部两侧均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右端之间设有储气罐,所述输气管左端均穿插设有螺旋桨二,所述螺旋桨二右侧均设有风轮,所述螺旋桨二上位于所述输气管左外侧位置处均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远离所述驱动部一侧设有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中部穿插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部设有转动浮板,所述转动浮板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连接机构,所述旋转柱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有益效果:通过将储气部与制氧部来接,而储气部又与驱动部连接,形成循环性,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的水体修复技术中,一般釆用微生物、植物以及化学药剂絮凝沉淀等方法。但现有方法普遍存在处理效能低、处理效果不稳定、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大、加药量大而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03207的一种自然水体原位生态修复装置,其包括浮阀、多个生物膜组件、能够截留从生物膜组件脱落的微生物的挡体以及自动曝氧装置,各生物膜组件包括上端部连接在浮阀底部的连接绳和串接在连接绳上的多个微生物填料环;挡体连接在连接绳的下端部上;自动曝气装置包括承托减震层、光能电板蓄电装置、曝气泵、曝气管、曝气头以及控制装置。但是该装置中的氧气还需要额外制取,不能就地取材,这样成本会大大增加,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储气部,所述储气部两侧均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右端之间设有储气罐,所述输气管左端均穿插设有螺旋桨二,所述螺旋桨二右侧均设有风轮,所述螺旋桨二上位于所述输气管左外侧位置处均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远离所述驱动部一侧设有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中部穿插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部设有转动浮板,所述转动浮板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连接机构,所述旋转柱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靠近所述旋转柱侧边设有若干个排气孔二,所述固定板右侧设有制氧装置,所述制氧装置通过中心连接筒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制氧装置上和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侧边处均设有植物吸附部。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桨二右侧均套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镶嵌在所述输气管内左侧位置处,所述输气管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侧边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右侧设有安装板,所述输气管分别贯穿于所述安装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包括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左侧,所述支撑立板的上部中心处穿插设有皮带轮轴二,所述皮带轮轴二的右端与所述锥形齿轮二连接,所述皮带轮轴二上左侧套设有一组皮带轮四;所述支撑立板的上部两侧均穿插设有皮带轮轴一,所述皮带轮轴一左侧均分别套设有皮带轮二和皮带轮三,所述皮带轮三均通过皮带二与所述皮带轮四连接;所述螺旋桨二右侧位于所述输气管左侧位置处均套设有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一均通过皮带一与所述皮带轮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轮一与所述螺旋桨二相接触面均设有橡胶圈,一组皮带轮四的旋转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连接机构包括偏心盘,所述偏心盘的一侧穿插设有连轴,所述连轴的底部与所述转动浮板顶部中心处所留有的凹槽相接触,所述偏心盘的外侧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侧边设有凸杆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底部均设有连接臂二,所述连接臂二和所述凸杆的顶部外端均设有连接臂一,所述连接臂一另一端均穿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均贯穿于所述转动浮板,所述插杆的顶部均设有太阳能光伏转板。
作为优选,所述储气部包括中储气筒,所述中储气筒的顶部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中心处,所述中储气筒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升降套,所述内螺纹升降套固定在所述活塞上,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于所述中储气筒和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柱的底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对应所述排气孔二的下方均设有侧储气筒,所述侧储气筒底部均设有底部储气块,所述底部储气块侧边均通过连通管与所述中储气筒内底部连接,所述底部储气块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将所述侧储气筒和所述底部储气块内部之间贯通。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吸附部包括若干个植物攀附柱和植物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制氧装置包括第二制氧箱,所述中心连接筒一端与所述第二制氧箱内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制氧箱远离所述中心连接筒的一侧设有第一制氧箱,所述第一制氧箱远离所述第二制氧箱的一侧中部设有次齿轮,所述次齿轮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远离所述第一制氧箱一侧设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另一侧连接有螺旋桨一,所述双向电机位于所述主齿轮相同一侧的侧边处设有一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双向电机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制氧箱侧边的侧端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制氧箱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氧气连接筒一,所述第一制氧箱与所述次齿轮为垂直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氧气连接筒二和氧气连接筒三,所述第一制氧箱的顶部设有氧气连接筒四;所述第二制氧箱两侧分别设有氧气连接筒五、氧气连接筒六和氧气连接筒七、氧气连接筒八,其中,所述氧气连接筒一通过排气管一与所述氧气连接筒七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二通过排气管二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六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三通过排气管四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八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四通过排气管三与所述氧气连接筒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制氧箱内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氧气连接筒五和所述氧气连接筒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两侧,所述氧气连接筒六和所述氧气连接筒八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两侧,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孔一;所述第一制氧箱内设有中间转板,所述中间转板上设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横穿在所述氧气连接筒一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四内,所述连接板二横穿在所述氧气连接筒二和所述氧气连接筒三内,所述连接板一以及所述连接板二的两端均设有活塞筒,所述中间转板两侧外端均设有转板臂,所述转板臂远离所述中间转板一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连接轴和次齿轮连接轴,所述次齿轮连接轴与所述次齿轮连接,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制氧箱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通过制氧装置驱动后,第二制氧箱内部进入的氧气一部分从排气孔一输出,给第二制氧箱顶部上的植物吸附部提供氧气,而另一部分的氧气则通过中心连接筒传输给储气罐中,储气罐内收集的气体则又冲入到两侧连接的输气管内,带动输气管内的风轮转动,促使风轮带动螺旋桨二发生旋转,螺旋桨二转动后则带动水体,让水体流动性增加,同时,带动皮带轮一转动,在几个皮带轮和皮带之间的配合作用下,促使锥形齿轮旋转,当锥形齿轮一转动后,旋转柱就会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浮板上的太阳能连接机构运行,便于储存能源,而旋转柱的转动还会带动底部的螺纹杆,给中储气筒内部产生气压,产生的气体则又排出去,给固定板上的植物吸附部提供氧气,具有很好的制氧性,便于植物吸附部对水体内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吸附。
2、该装置为联动结构,通过将储气部与制氧部来接,而储气部又与驱动部连接,形成循环性,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3、将该装置安装在现有的水体移动机构上,方便在水体内部移动时,给水体内部提供充分的氧气,便于植物吸附部能够更加有效的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氧部与储气部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氧部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制氧箱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部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气部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气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气部底部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连接机构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制氧箱内部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转板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板;2、储气部;3、输气管;4、储气罐;5、螺旋桨二;6、风轮;7、锥形齿轮二;8、锥形齿轮一;9、旋转柱;10、转动浮板;11、排气孔二;12、制氧装置;13、中心连接筒;14、植物吸附部;15、限位盘;16、架体;17、安装板;18、支撑立板;19、皮带轮轴二;20、皮带轮四;21、皮带轮轴一;22、皮带轮二;23、皮带轮三;24、皮带二;25、皮带轮一;26、皮带一;27、橡胶圈;28、偏心盘;29、连轴;30、旋转环;31、凸杆;32、连接件;33、连接臂二;34、连接臂一;35、插杆;36、太阳能光伏转板;37、中储气筒;38、活塞;39、螺纹杆;40、内螺纹升降套;41、侧储气筒;42、底部储气块;43、连通管;44、进气口;45、植物攀附柱;46、植物;47、第二制氧箱;48、第一制氧箱;49、次齿轮;50、主齿轮;51、双向电机;52、螺旋桨一;53、连接柱;54、支撑板;55、氧气连接筒一;56、氧气连接筒二;57、氧气连接筒三;58、氧气连接筒四;59、氧气连接筒五;60、氧气连接筒六;61、氧气连接筒七;62、氧气连接筒八;63、排气管一;64、排气管二;65、排气管四;66、排气管三;67、第一腔体;68、第二腔体;69、排气孔一;70、中间转板;71、连接板一;72、连接板二;73、活塞筒;74、转板臂;75、连接轴;76、次齿轮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11中所展示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储气部2,所述储气部2两侧均设有输气管3,所述输气管3的右端之间设有储气罐4,所述输气管3左端均穿插设有螺旋桨二5,所述螺旋桨二5右侧均设有风轮6,所述螺旋桨二5上位于所述输气管3左外侧位置处均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锥形齿轮二7,所述锥形齿轮二7远离所述驱动部一侧设有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一8,所述锥形齿轮一8的中部穿插设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的顶部设有转动浮板10,所述转动浮板10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连接机构,所述旋转柱9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靠近所述旋转柱9侧边设有若干个排气孔二11,所述固定板1右侧设有制氧装置12,所述制氧装置12通过中心连接筒13与所述储气罐4连接,所述制氧装置12上和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侧边处均设有植物吸附部14。
其中,所述螺旋桨二5右侧均套设有限位盘15,所述限位盘15镶嵌在所述输气管3内左侧位置处,所述输气管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架体16,所述架体16的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两侧侧边处;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右侧设有安装板17,所述输气管3分别贯穿于所述安装板17两侧,所述驱动部包括支撑立板18,所述支撑立板1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左侧,所述支撑立板18的上部中心处穿插设有皮带轮轴二19,所述皮带轮轴二19的右端与所述锥形齿轮二7连接,所述皮带轮轴二19上左侧套设有一组皮带轮四20,所述支撑立板18的上部两侧均穿插设有皮带轮轴一21,所述皮带轮轴一21左侧均分别套设有皮带轮二22和皮带轮三23,所述皮带轮三23均通过皮带二24与所述皮带轮四20连接,所述螺旋桨二5右侧位于所述输气管3左侧位置处均套设有皮带轮一25,所述皮带轮一25均通过皮带一26与所述皮带轮二22连接,所述皮带轮一25与所述螺旋桨二5相接触面均设有橡胶圈27,一组皮带轮四20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太阳能连接机构包括偏心盘28,所述偏心盘28的一侧穿插设有连轴29,所述连轴29的底部与所述转动浮板10顶部中心处所留有的凹槽相接触,所述偏心盘28的外侧设有旋转环30,所述旋转环30的侧边设有凸杆31和若干个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底部均设有连接臂二33,所述连接臂二33和所述凸杆31的顶部外端均设有连接臂一34,所述连接臂一34另一端均穿插设有插杆35,所述插杆35的底部均贯穿于所述转动浮板10,所述插杆35的顶部均设有太阳能光伏转板36,所述储气部2包括中储气筒37,所述中储气筒37的顶部固定在固定板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中储气筒37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38,所述活塞38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杆39,所述螺纹杆39上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升降套40,所述内螺纹升降套40固定在所述活塞38上,所述螺纹杆39的顶部贯穿于所述中储气筒37和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旋转柱9的底部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对应所述排气孔二11的下方均设有侧储气筒41,所述侧储气筒41底部均设有底部储气块42,所述底部储气块42侧边均通过连通管43与所述中储气筒37内底部连接,所述底部储气块42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进气口44,所述进气口44将所述侧储气筒41和所述底部储气块42内部之间贯通,所述植物吸附部14包括若干个植物攀附柱45和植物46组成。
另外,所述制氧装置12包括第二制氧箱47,所述中心连接筒13一端与所述第二制氧箱47内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制氧箱47远离所述中心连接筒13的一侧设有第一制氧箱48,所述第一制氧箱48远离所述第二制氧箱47的一侧中部设有次齿轮49,所述次齿轮49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主齿轮50,所述主齿轮50远离所述第一制氧箱48一侧设有双向电机51,所述双向电机51另一侧连接有螺旋桨一52,所述双向电机51位于所述主齿轮50相同一侧的侧边处设有一组连接柱53,所述连接柱53远离所述双向电机51的一端设有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制氧箱48侧边的侧端处,所述第一制氧箱48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氧气连接筒一55,所述第一制氧箱48与所述次齿轮49为垂直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氧气连接筒二56和氧气连接筒三57,所述第一制氧箱48的顶部设有氧气连接筒四58;所述第二制氧箱47两侧分别设有氧气连接筒五59、氧气连接筒六60和氧气连接筒七61、氧气连接筒八62,其中,所述氧气连接筒一55通过排气管一63与所述氧气连接筒七61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二56通过排气管二64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六60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三57通过排气管四65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八62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四58通过排气管三66与所述氧气连接筒五59连接,所述第二制氧箱47内分割为第一腔体67和第二腔体68,所述氧气连接筒五59和所述氧气连接筒七6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7两侧,所述氧气连接筒六60和所述氧气连接筒八6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腔体68两侧,所述第一腔体67的顶部设有排气孔一69;所述第一制氧箱48内设有中间转板70,所述中间转板70上设有连接板一71和连接板二72,所述连接板一71横穿在所述氧气连接筒一55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四58内,所述连接板二72横穿在所述氧气连接筒二56和所述氧气连接筒三57内,所述连接板一71以及所述连接板二72的两端均设有活塞筒73,所述中间转板70两侧外端均设有转板臂74,所述转板臂74远离所述中间转板70一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连接轴75和次齿轮连接轴76,所述次齿轮连接轴76与所述次齿轮49连接,所述连接轴75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制氧箱48内壁上。
将该装置安装在现有的可用于水体移动的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则为现有结构,因此在本申请中并未对移动装置进行阐述,本装置主要是起到制氧的效果,给植物吸附部提供氧气外,还可通过将产生的氧气注入到水体内,给水体内部增氧,便于提高水体修复效果。
转动浮板10则漂浮在水面上,让转动浮板10上的太阳能连接机构裸露在水面上,太阳能光伏转板接受到光能照射后,将太阳能储存在储存电池内,而储存电池则安装在转动浮板10上,并且外部通过防水壳体罩住。
双向电机51为防水电机,带动螺旋桨一52转动后,螺旋桨一52带动水体的流动性,通过水体流动性的增加后,提高吸附修复效果。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将该装置投放到水体内,转动浮板10则漂浮在水面上,在外部的控制下,双向电机51带动螺旋桨一52旋转,螺旋桨一52带动水体流动,同时,带动主齿轮50转动,主齿轮50则带动次齿轮49转动,次齿轮49转动后就会带动一侧连接的转板臂74转动,让转板臂74带动中间转板70旋转,中间转板70旋转后,中间连接的连接板一71和连接板二72就会推动相对应的活塞筒73推动,从而通过活塞筒73在相对应的四个氧气连接筒中活动,就会给氧气连接筒内产生气压,增加空气动力,空气动力则通过对应的排气管传输给第二制氧箱47中,第一腔体67内输进来的氧气就会通过排气孔一69排出去,给第二制氧箱47上的植物提供氧气,而第二腔体68内输进来的氧气则通过中心连接筒13传输给储气罐4中,储气罐4又将内部的氧气传输给两侧连接的输气管3中,带动输气管3内的风轮6转动,风轮6转动后就会带动相连接的螺旋桨二5旋转,螺旋桨二5就会带动水体产生旋涡,增加水体的流动性,螺旋桨二5转动后,带动上面套设的皮带轮一25转动,皮带轮一25通过皮带一26带动皮带轮二22转动,皮带轮三23通过皮带二24带动皮带轮四20转动,皮带轮四20转动后就会带动锥形齿轮二7旋转,锥形齿轮二7带动锥形齿轮一8旋转,锥形齿轮一8带动旋转柱9旋转,旋转柱9转动后顶部的转动浮板10就会旋转,转动浮板10旋转后顶部的太阳能光伏转板36随着一起旋转,便于接受不同方向上的太阳照射,并且当太阳能光伏转板36转动后,可驱散水面上的生物靠近。另一方面,旋转柱9旋转后,带动底部连接的螺纹杆39转动,当螺纹杆39转动后,表面套设的内螺纹升降套40就会在螺纹结构的带动下,在螺纹杆39上实现上下升降运动,这样一来就会带动底部的活塞38,活塞38产生的气体通过连通管43传输给侧储气筒41中,侧储气筒41又将气体从排气孔二11排放出去。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储气部(2),所述储气部(2)两侧均设有输气管(3),所述输气管(3)的右端之间设有储气罐(4),所述输气管(3)左端均穿插设有螺旋桨二(5),所述螺旋桨二(5)右侧均设有风轮(6),所述螺旋桨二(5)上位于所述输气管(3)左外侧位置处均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锥形齿轮二(7),所述锥形齿轮二(7)远离所述驱动部一侧设有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一(8),所述锥形齿轮一(8)的中部穿插设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的顶部设有转动浮板(10),所述转动浮板(10)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连接机构,所述旋转柱(9)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靠近所述旋转柱(9)侧边设有若干个排气孔二(11),所述固定板(1)右侧设有制氧装置(12),所述制氧装置(12)通过中心连接筒(13)与所述储气罐(4)连接,所述制氧装置(12)上和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侧边处均设有植物吸附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二(5)右侧均套设有限位盘(15),所述限位盘(15)镶嵌在所述输气管(3)内左侧位置处,所述输气管(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架体(16),所述架体(16)的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两侧侧边处;
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右侧设有安装板(17),所述输气管(3)分别贯穿于所述安装板(17)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支撑立板(18),所述支撑立板(1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左侧,所述支撑立板(18)的上部中心处穿插设有皮带轮轴二(19),所述皮带轮轴二(19)的右端与所述锥形齿轮二(7)连接,所述皮带轮轴二(19)上左侧套设有一组皮带轮四(20);
所述支撑立板(18)的上部两侧均穿插设有皮带轮轴一(21),所述皮带轮轴一(21)左侧均分别套设有皮带轮二(22)和皮带轮三(23),所述皮带轮三(23)均通过皮带二(24)与所述皮带轮四(20)连接;
所述螺旋桨二(5)右侧位于所述输气管(3)左侧位置处均套设有皮带轮一(25),所述皮带轮一(25)均通过皮带一(26)与所述皮带轮二(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一(25)与所述螺旋桨二(5)相接触面均设有橡胶圈(27),一组皮带轮四(20)的旋转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连接机构包括偏心盘(28),所述偏心盘(28)的一侧穿插设有连轴(29),所述连轴(29)的底部与所述转动浮板(10)顶部中心处所留有的凹槽相接触,所述偏心盘(28)的外侧设有旋转环(30),所述旋转环(30)的侧边设有凸杆(31)和若干个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底部均设有连接臂二(33),所述连接臂二(33)和所述凸杆(31)的顶部外端均设有连接臂一(34),所述连接臂一(34)另一端均穿插设有插杆(35),所述插杆(35)的底部均贯穿于所述转动浮板(10),所述插杆(35)的顶部均设有太阳能光伏转板(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部(2)包括中储气筒(37),所述中储气筒(37)的顶部固定在固定板(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中储气筒(37)内设有相配合的活塞(38),所述活塞(38)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杆(39),所述螺纹杆(39)上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升降套(40),所述内螺纹升降套(40)固定在所述活塞(38)上,所述螺纹杆(39)的顶部贯穿于所述中储气筒(37)和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旋转柱(9)的底部连接;
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对应所述排气孔二(11)的下方均设有侧储气筒(41),所述侧储气筒(41)底部均设有底部储气块(42),所述底部储气块(42)侧边均通过连通管(43)与所述中储气筒(37)内底部连接,所述底部储气块(42)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进气口(44),所述进气口(44)将所述侧储气筒(41)和所述底部储气块(42)内部之间贯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吸附部(14)包括若干个植物攀附柱(45)和植物(46)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12)包括第二制氧箱(47),所述中心连接筒(13)一端与所述第二制氧箱(47)内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制氧箱(47)远离所述中心连接筒(13)的一侧设有第一制氧箱(48),所述第一制氧箱(48)远离所述第二制氧箱(47)的一侧中部设有次齿轮(49),所述次齿轮(49)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主齿轮(50),所述主齿轮(50)远离所述第一制氧箱(48)一侧设有双向电机(51),所述双向电机(51)另一侧连接有螺旋桨一(52),所述双向电机(51)位于所述主齿轮(50)相同一侧的侧边处设有一组连接柱(53),所述连接柱(53)远离所述双向电机(51)的一端设有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制氧箱(48)侧边的侧端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氧箱(48)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氧气连接筒一(55),所述第一制氧箱(48)与所述次齿轮(49)为垂直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氧气连接筒二(56)和氧气连接筒三(57),所述第一制氧箱(48)的顶部设有氧气连接筒四(58);
所述第二制氧箱(47)两侧分别设有氧气连接筒五(59)、氧气连接筒六(60)和氧气连接筒七(61)、氧气连接筒八(62),其中,所述氧气连接筒一(55)通过排气管一(63)与所述氧气连接筒七(61)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二(56)通过排气管二(64)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六(60)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三(57)通过排气管四(65)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八(62)连接,所述氧气连接筒四(58)通过排气管三(66)与所述氧气连接筒五(59)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氧箱(47)内分割为第一腔体(67)和第二腔体(68),所述氧气连接筒五(59)和所述氧气连接筒七(6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7)两侧,所述氧气连接筒六(60)和所述氧气连接筒八(6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腔体(68)两侧,所述第一腔体(67)的顶部设有排气孔一(69);
所述第一制氧箱(48)内设有中间转板(70),所述中间转板(70)上设有连接板一(71)和连接板二(72),所述连接板一(71)横穿在所述氧气连接筒一(55)与所述氧气连接筒四(58)内,所述连接板二(72)横穿在所述氧气连接筒二(56)和所述氧气连接筒三(57)内,所述连接板一(71)以及所述连接板二(72)的两端均设有活塞筒(73),所述中间转板(70)两侧外端均设有转板臂(74),所述转板臂(74)远离所述中间转板(70)一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连接轴(75)和次齿轮连接轴(76),所述次齿轮连接轴(76)与所述次齿轮(49)连接,所述连接轴(75)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制氧箱(48)内壁上。
CN202311404769.5A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Pending CN117303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4769.5A CN117303611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4769.5A CN117303611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3611A true CN117303611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46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04769.5A Pending CN117303611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36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6046Y (zh) 一种以风能、太阳能为动力用于水体增氧的曝气装置
CN103821662B (zh) 移动式光伏波浪发电船
CN103089533A (zh) 潮流能非稳态增压海水淡化及发电装置
CN2850278Y (zh) 丝网水膜曝气增氧装置
CN101701565A (zh) 一种漂浮式叶轮串联水轮机
CN106762378B (zh) 一种折叠式潮流能发电与海水淡化一体集群
WO2022166317A1 (zh) 一种使低水头微水量水源产生高效能的发电装置
CN105906037A (zh) 一种风光互补系统底泥原位曝气装置及方法
CN104628145A (zh) 一种多功能原位曝气水体净化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11946489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CN112047502A (zh) 一种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水体增氧曝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20226A (zh) 一种波浪能俘获装置
CN109796075A (zh) 宽阔水面自净化装置
CN1730934A (zh) 风力及海流发电叶片调速机
CN111499007A (zh) 一种带有微生物填充物的水污染微生物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00372786C (zh) 水体原位修复生态反应器
CN111727315A (zh) 一种低流速水力发电机
CN117303611A (zh) 一种移动式的制氧性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2503982U (zh) 风力引水灌溉装置
CN115504629A (zh) 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14349183A (zh) 一种湖面漂浮式水体修复装置
CN211198769U (zh) 一种新型城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
CN110054251B (zh) 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
CN107905940A (zh) 一种池井盐水浮力发电系统
CN2661953Y (zh) 风能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