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2431A -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2431A
CN117302431A CN202311479005.2A CN202311479005A CN117302431A CN 117302431 A CN117302431 A CN 117302431A CN 202311479005 A CN202311479005 A CN 202311479005A CN 117302431 A CN117302431 A CN 117302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track
column
damping
freed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9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湘
祁瑁富
商成亮
李运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90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2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2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2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7/00Vessel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7/00Vessel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17/0081Vibration isolation or damping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e.g. elastic support of deck-ho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支撑基柱,桩基轨道,为设置在支撑基柱上方并朝向集油盘方向延伸设置;桩基结构,设置在桩基轨道上,与通岸管之间相连接,桩基轨道内设有桩基结构,桩基结构包括滑动基座,减震连接机构,滑动基座位置可调节式设置在桩基轨道内,减震连接机构设置在滑动基座上,通岸管固定在减震连接机构上;桩基轨道相对于支承基柱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调节为第一自由度,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位置为第二自由度。本发明通过设置朝向集油盘延伸的桩基轨道,可以将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内移动位置,形成靠近通岸管端部的支撑,从而满足OCIMF规范的要求,并且本固定支架可以避开下方的集油盘,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液化船集管区是装载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靠港时,由于有风浪影响,装载液货的软管对集管区的末端有一定的牵扯力。由于OCIMF规范的限制:集管区末端法兰到固定支架有距离要求,同时集管末端法兰下方有集油盘布置,这样集管末端固定支撑的设计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的管道末端固定支架结构,通常如申请号:CN202222622076.0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架,包括底架和管体,所述底架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底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底垫。如其附图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管道末端固定在放置在圆弧形的托架上,管道上侧用U形卡箍对管道的上侧进行箍紧,形成对管道的位置固定;这种对于管道的固定为紧固式固定,一则在管道的运输中,随着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变化等因素,管道会发生不规则的震动,采用上述固定方式不利于对管道震动进行减缓;其次,由于集管末端法兰下方有集油盘布置,在靠近管道末端不便设置支撑固定,如此又无法满足OCIMF的规范。
根据图1所示为OCIMF规范固定支架距离要求,附图2为集管区末端管系布置示意图,集管区的通岸管接头距船弦边要求为4600mm,附图2为OCIMF规范中固定支撑点(黑色圆点)距法兰端距离“C”的示意图。
我们以MR50000T DN200的通岸管为例。原支架点至法兰端口距离为400mm,超出OCIMF规范:DN200最大距离为250mm。而距离200mm点处下方为集油盘,不方便向下延伸至甲板面。所以,通岸管的末端支撑设计需要满足OCIMF规范,又由于通岸管下方的集油盘布置,不便于靠近管道末端进行支撑,因此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固定支架的设计至关重要,可将其用于各种吨位的液化船,既可满足固定支架的固定作用,又能满足OCIMF规范的要求,又需要应对管线敷设时各种管道的角度变化,减缓、吸收管道震动。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出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包括:
支撑基柱,设置于集管区并靠近集油盘设置,用于形成对通岸管固定的基础;
桩基轨道,为设置在支撑基柱上方并朝向集油盘方向延伸设置,桩基轨道包括轨道架,轨道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轨道;
桩基结构,设置在桩基轨道上,用于与通岸管之间相连接,所述桩基轨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桩基结构,所述桩基结构包括滑动基座,减震连接机构,所述滑动基座位置可调节式设置在桩基轨道内,减震连接机构设置在滑动基座上,通岸管固定在减震连接机构上;
所述桩基轨道相对于支承基柱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调节为第一自由度,所述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位置为第二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链接机构包括阻尼减震柱、管道固定部;所述阻尼减震柱下端垂直固定在滑动基座上,管道固定部下方至少对称设有两组阻尼减震柱,所述管道固定部包括下托板、上卡箍,所述下托板承托在通岸管下侧,所述上卡箍卡在通岸管上侧使下托板、上卡箍之间对通岸管形成箍紧固定,所述上卡箍两端通过螺栓与下托板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减震柱包括支撑缸筒、活塞杆、活塞、复位弹簧,所述支撑缸筒固定在滑动基座上,支撑缸筒内部中空设置,活塞杆由支撑缸筒上端滑动深入支撑缸筒内部并在支撑缸筒内设置活塞,所述活塞将支撑缸筒内部分成上下两个阻尼腔室,两个阻尼腔室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上连通上下两个阻尼腔室的毛细管,所述阻尼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
进一步的,所述桩基轨道还包括驱动桩基结构移动的位移驱动部,位移驱动部包括导向轴、驱动螺杆,所述导向轴、驱动螺杆均沿轨道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导向轨道内,所述导向轴滑动连接穿过滑动基座,所述驱动螺杆穿过滑动基座与其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桩基结构在导向轨道内设有两组,所述导向轨道内设有两根驱动螺杆,两根驱动螺杆各自驱动一组桩基结构移动,所述滑动基座设有供另一个驱动螺杆贯穿通过的方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基柱包括外框柱、中心轴,所述外框柱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中心轴同轴设置在外框柱内,所述中心轴与外框柱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设置在桩基轨道下方,外框柱内设有第一自由度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由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蜗轮、第一蜗杆、手摇柄,所述中心轴下端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转动设置在外框柱内,所述第一蜗杆转动设置在外框柱内,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手摇柄一端伸出外框柱设有手摇柄。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柱远离集油盘一侧设有侧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架与中心轴之间设有第三自由度驱动机构,所述轨道架相对于地面俯仰角度的改变为第三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自由度调节机构包括U形架、第二蜗轮、第二蜗杆,所述U形架固定设置在中心轴上,所述轨道架转动设置在U形架的上端,所述轨道架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蜗轮,所述U形架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朝向集油盘延伸的桩基轨道,可以将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内移动位置,形成靠近通岸管端部的支撑,从而满足OCIMF规范的要求,并且本固定支架可以避开下方的集油盘,使用方便。
2、在桩基轨道上设置多个桩基结构,可以对通岸管的末端形成多点的支撑,提高对通岸管的支撑固定效果,并且两个支撑点可以平衡桩基轨道两端的压力,使本固定支架两端更稳定。
3、在桩基结构上设置减震连接机构,从而可以在通岸管传输物料时对管路的震动进行阻尼式减震。
4、本固定支架具有第一自由度、第二自由度、第三自由度,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通岸管的架设,第一自由度可以满足水平方向偏转的管线支撑;第二自由度满足对管路不同支撑位置的调节;第三自由度满足对管线俯仰角度的适应性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OCIMF规范固定支架距离要求;
图2为DN200固定支架距离效果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自由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组合固定支架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图6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油盘;2、通岸管;3、固定支架;4、固定支撑点;5、轨道架;6、导向轨道;7、滑动基座;8、阻尼减震柱;9、管道固定部;10、下托板;11、上卡箍;12、支撑缸筒;13、活塞杆;14、活塞;15、复位弹簧;16、毛细管;17、导向轴;18、驱动螺杆;19、方形孔;20、外框柱;21、中心轴;22、第一蜗轮;23、第一蜗杆;24、手摇柄;25、侧支撑柱;26、U形架;27、第二蜗轮;28、第二蜗杆;29、支撑架体;30、圆弧状的凹槽;31、侧翼;32、螺栓孔;33、蜗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由于通岸管2需要设置在集油盘1的上方,从而便于在管线拆装过程中对于通岸管2端部滴落的物料进行收集,但是,集油盘1的设计必须覆盖在通岸管2端部一定足够大的范围,所以集油盘1的设置与OCIMF规范(图1)中对于通岸管2端部的支撑位置规定相矛盾,导致无法较为靠近通岸管2端部设立支架,以至于通岸管2端部的支撑点不满足OCIMF的规范,如图2所示,为集管区末端管系布置示意图,集管区的通岸管2接头距船弦边要求为4600mm,附图2为OCIMF规范中固定支撑点4(黑色圆点)距法兰端距离“C”的示意图。
我们以MR50000T DN200的通岸管2为例。原支架点至法兰端口距离C为400mm,超出OCIMF规范:根据图1所示,DN200最大距离为250mm。而距离200mm点处下方为集油盘1,不方便向下延伸至甲板面。
所以为了满足通岸管2的末端支撑设计需要满足OCIMF规范,设计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包括支撑基柱,设置于集管区并靠近集油盘1设置,用于形成对通岸管2固定的基础;如图3、4所示,所述支撑基柱包括外框柱20、中心轴21,所述外框柱20垂直固定在地面上,外框柱20有两个C形的槽钢开槽相对焊接设置,两个C形槽钢可以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并且两个槽钢之间的槽口相对,利用槽口的空间在内部设置中心轴21,具体的,所述中心轴21同轴设置在外框柱20内,所述中心轴21与外框柱20转动连接,在槽口内由上至下设置多个轴承,轴承内圈过盈配合设置在中心轴21上,轴承外圈固定在C形槽钢的内壁上,从而可以使中心轴21与外框柱20保持高稳定性的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21设置在桩基轨道下方,外框柱20内设有第一自由度驱动机构;通过中心轴21的设置,可以使支承基柱上侧设置的上部结构相对于支承基柱在水平方向转动控制,从而实现本申请组合固定支架3的第一自由度的控制。
具体的,所述第一自由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蜗轮22、第一蜗杆23、手摇柄24,所述中心轴21下端设有第一蜗轮22,所述第一蜗轮22转动设置在外框柱20内,所述第一蜗杆23转动设置在外框柱20内,所述第一蜗杆23与第一蜗轮22相啮合,手摇柄24一端伸出外框柱20设有手摇柄24。第一蜗轮22为固定设置在中心轴21下部,通过蜗杆与其啮合驱动中心轴21定角度转动来控制第一自由度的调节,第一蜗杆23为转动设置在外框柱2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摇柄24控制第一蜗杆23转动,此为手动控制第一自由度转动;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自动控制,具体的,将手摇柄24处设置一组减速驱动电机,通过减速驱动电机可以自动控制第一蜗杆23转动,进而控制中心轴21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柱20远离集油盘1一侧设有侧支撑柱25。如图3、6所示,外框柱20靠近集油盘1一侧可以尽量抵近集油盘1设置,也可以将外框柱20与集油盘1进行焊接连接成整体,侧支撑柱25与外框柱20之间则可以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提供整体设备的侧向稳定性。
桩基轨道,为设置在支撑基柱上方并朝向集油盘1方向延伸设置,如图6所示,桩基轨道通过加固的支撑架体29连接在中心轴21上方,并延伸至集油盘1上,使桩基轨道形成对于通岸管2增长的支撑面,具体的,桩基轨道包括轨道架5,轨道架5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轨道6;如图6所示,在桩基轨道上设置有两组桩基结构,桩基结构可以靠近通岸管2的端部进行支撑,从而满足OCIMF的规范。
所述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上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即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位置为第二自由度,具体的,桩基轨道还包括驱动桩基结构移动的位移驱动部,位移驱动部包括导向轴17、驱动螺杆18,所述导向轴17、驱动螺杆18均沿轨道架5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导向轨道6内,导向轴17用于对桩基结构的移动进行导向,而驱动螺杆18则作为驱动桩基结构移动的驱动力。导向轴17滑动连接穿过滑动基座7,如图4、图7所示,导向杆平行设置在导向轨道6内,滑动基座7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处宜设置直线轴承,从而减小移动的阻力,驱动桩基结构移动的驱动螺杆18需穿过滑动基座7并为螺纹连接,在驱动螺杆18一端设置驱动电机,使驱动螺杆18转动,进而控制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上移动位置,从而便于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通岸管2的支撑点位调节设置。
如图3-6所示,所述桩基结构在导向轨道6内设有两组,如图6所示,两组桩基结构分别位于中心轴21支撑位置的两侧,从而可以做到桩基轨道的两侧压力相平衡,便于维持本组合固定支架3的总体稳定性;在面临桩基结构需要调整位置时,桩基结构位置的改变,是为作用在桩基轨道的压力点位置的改变,实际是两侧桩基结构试压力臂的长短变化,虽然移动位置会对导向轨道6两侧的压力有所改变,但是其移动的位置总体来说比较小,而且在桩基轨道下侧设置的加固的支撑架体29与支撑基柱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可以维持桩基轨道延伸端的稳定支撑。
并且两组桩基结构也可以各自独立进行位置调节,通过对该第二自由度进行调剂节,尽量使桩基轨道两端的压力均衡,具体的,所述导向轨道6内设有两根驱动螺杆18,两根驱动螺杆18各自驱动一组桩基结构移动,如图4、7所示,驱动螺杆18其所需驱动的目标滑动基座7为螺纹连接,而与另一个驱动螺杆18为贯穿套接关系,所述滑动基座7设有供另一个驱动螺杆18贯穿通过的方形孔19,使方形孔19与穿过的驱动螺杆18不发生接触,从而实现驱动螺杆18各自控制目标滑动基座7移动的目的。
桩基结构,设置在桩基轨道上,用于与通岸管2之间相连接,所述桩基轨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桩基结构,本实施以设置两个桩基结构为例,如图4所示,所述桩基结构包括滑动基座7,减震连接机构,所述滑动基座7位置可调节式设置在桩基轨道内,减震连接机构设置在滑动基座7上,通岸管2固定在减震连接机构上;所述减震链接机构包括阻尼减震柱8、管道固定部9;所述阻尼减震柱8下端垂直固定在滑动基座7上,管道固定部9下方至少对称设有两组阻尼减震柱8,两侧的阻尼减震柱8对于上侧的管道固定部9进行两端的平衡支撑,所述管道固定部9包括下托板10、上卡箍11,下托板10中部设有圆弧状的凹槽30,实际使用时,管道固定部9为根据管道的直径可以更换合适的尺寸,该圆弧状的凹槽30与通岸管2的外径相配合,所述下托板10承托在通岸管2下侧,下托板10两侧设置侧翼31,通过侧翼31与阻尼减震柱8相连接固定,侧翼31中部设置螺栓孔32,通过螺栓穿过该螺栓孔32固定在阻尼减震柱8的顶端,侧翼31的两侧用于固定上卡箍11,上卡箍11卡在通岸管2上侧使下托板10、上卡箍11之间对通岸管2形成箍紧固定,所述上卡箍11两端通过螺栓与下托板10锁紧,在下托板1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上卡箍11,可以增加对于通岸管2的固定牢固度,上卡箍11两端通过螺栓锁紧在侧翼31的两端,实际使用时,如果需要对桩基结构的位置进行调节,分为两种情况,一、通岸管2铺设时,此时通岸管2还未安装,在配管时对桩基结构位置进行改变,此时桩基结构上方没有负载,可以自由进行调剂节;二、通岸管2已经架设完毕,对于支撑点位不符合标准的支点进行调节时,先松开上卡箍11的固定,然后使用顶升设备对通岸管2进行临时支撑,然后调剂桩基结构的位置,调剂完毕后,再将通岸管2进行落位固定。
所述阻尼减震柱8可以起到良好的吸振、缓冲的效果,避免通岸管2在物料运输时震动较大,具体的,如图7所示,包括支撑缸筒12、活塞杆13、活塞14、复位弹簧15,所述支撑缸筒12固定在滑动基座7上,支撑缸筒12内部中空设置,活塞杆13由支撑缸筒12上端滑动深入支撑缸筒12内部并在支撑缸筒12内设置活塞14,所述活塞14将支撑缸筒12内部分成上下两个阻尼腔室,所述阻尼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两个阻尼腔室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活塞14上连通上下两个阻尼腔室的毛细管16。可以理解的是,液压油可以通过毛细管16在两个阻尼腔室内自由流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液压缓冲效果,而在两个阻尼腔室内分别设置复位弹簧15则用于维持稳定位置时活塞14为悬在支撑缸筒12中部位置,维持阻尼的有效,在自由状态下,上下两个复位弹簧15对活塞杆13的位置保持维持状态,通岸管2震动时,通过活塞杆13往复推动活塞14在支撑缸筒12内移动,利用液压油和复位弹簧15可以实现阻尼式减震。
如图4所示,图中所示支撑架体29为固定结构,仅能维持桩基轨道在平面位置,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集管区不同俯仰角度管路的支撑架设,对支撑架体29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的,在轨道架5与中心轴21之间设有第三自由度驱动机构,使桩基轨道在俯仰角度上可以调节控制,使轨道架5相对于地面俯仰角度的改变为第三自由度。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自由度调节机构包括U形架26、第二蜗轮27、第二蜗杆28,所述U形架26固定设置在中心轴21上,U形架26的底部固定在中心轴21的上端,第二蜗轮27为半片状的蜗轮,其圆心处设有蜗轮轴33,半片状的第二蜗轮27的上平面固定连接在轨道架5的下端面,并将第二涡轮置于U形架26内,使蜗轮轴3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U形架26的两侧,使轨道架5转动设置在U形架26的上端,形成俯仰角度的自由转动,所述U形架26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蜗杆28,所述第二蜗杆28与第二蜗轮27相啮合,第二蜗杆28转动时,即可啮合驱动第二蜗杆28转动,从而实现第三自由度即桩基轨道俯仰角度的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本组合固定支架3可以适用于通岸管2的末端支撑点位的调节以满足OCIMF规范;其次,本组合固定支架3也可以用于对于管道中部各个位置的支撑固定,并且通过对于第一自由度、第二自由度、第三自由度的灵活调节,可以适用于水平角度偏转、俯仰角度转动、支撑位置的调节,达到灵活适用,并且支撑稳定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基柱,设置于集管区并靠近集油盘(1)设置,用于形成对通岸管(2)固定的基础;
桩基轨道,为设置在支撑基柱上方并朝向集油盘(1)方向延伸设置,桩基轨道包括轨道架(5),轨道架(5)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轨道(6);
桩基结构,设置在桩基轨道上,用于与通岸管(2)之间相连接,所述桩基轨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桩基结构,所述桩基结构包括滑动基座(7),减震连接机构,所述滑动基座(7)位置可调节式设置在桩基轨道内,减震连接机构设置在滑动基座(7)上,通岸管(2)固定在减震连接机构上;
所述桩基轨道相对于支承基柱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调节为第一自由度,所述桩基结构在桩基轨道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位置为第二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链接机构包括阻尼减震柱(8)、管道固定部(9);所述阻尼减震柱(8)下端垂直固定在滑动基座(7)上,管道固定部(9)下方至少对称设有两组阻尼减震柱(8),所述管道固定部(9)包括下托板(10)、上卡箍(11),所述下托板(10)承托在通岸管(2)下侧,所述上卡箍(11)卡在通岸管(2)上侧使下托板(10)、上卡箍(11)之间对通岸管(2)形成箍紧固定,所述上卡箍(11)两端通过螺栓与下托板(10)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柱(8)包括支撑缸筒(12)、活塞杆(13)、活塞(14)、复位弹簧(15),所述支撑缸筒(12)固定在滑动基座(7)上,支撑缸筒(12)内部中空设置,活塞杆(13)由支撑缸筒(12)上端滑动深入支撑缸筒(12)内部并在支撑缸筒(12)内设置活塞(14),所述活塞(14)将支撑缸筒(12)内部分成上下两个阻尼腔室,两个阻尼腔室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活塞(14)上连通上下两个阻尼腔室的毛细管(16),所述阻尼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轨道还包括驱动桩基结构移动的位移驱动部,位移驱动部包括导向轴(17)、驱动螺杆(18),所述导向轴(17)、驱动螺杆(18)均沿轨道架(5)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导向轨道(6)内,所述导向轴(17)滑动连接穿过滑动基座(7),所述驱动螺杆(18)穿过滑动基座(7)与其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结构在导向轨道(6)内设有两组,所述导向轨道(6)内设有两根驱动螺杆(18),两根驱动螺杆(18)各自驱动一组桩基结构移动,所述滑动基座(7)设有供另一个驱动螺杆(18)贯穿通过的方形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柱包括外框柱(20)、中心轴(21),所述外框柱(20)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中心轴(21)同轴设置在外框柱(20)内,所述中心轴(21)与外框柱(20)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21)设置在桩基轨道下方,外框柱(20)内设有第一自由度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蜗轮(22)、第一蜗杆(23)、手摇柄(24),所述中心轴(21)下端设有第一蜗轮(22),所述第一蜗轮(22)转动设置在外框柱(20)内,所述第一蜗杆(23)转动设置在外框柱(20)内,所述第一蜗杆(23)与第一蜗轮(22)相啮合,手摇柄(24)一端伸出外框柱(20)设有手摇柄(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柱(20)远离集油盘(1)一侧设有侧支撑柱(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架(5)与中心轴(21)之间设有第三自由度驱动机构,所述轨道架(5)相对于地面俯仰角度的改变为第三自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自由度调节机构包括U形架(26)、第二蜗轮(27)、第二蜗杆(28),所述U形架(26)固定设置在中心轴(21)上,所述轨道架(5)转动设置在U形架(26)的上端,所述轨道架(5)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蜗轮(27),所述U形架(26)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蜗杆(28),所述第二蜗杆(28)与第二蜗轮(27)相啮合。
CN202311479005.2A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Pending CN117302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9005.2A CN117302431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9005.2A CN117302431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2431A true CN117302431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9005.2A Pending CN117302431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24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6210B1 (en) Pedestal for tracking antenna
RU2496044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ивания подводного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укладочная рамп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такое на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кладочное судно, снабженное такой укладочной рампой,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мпой для укладки подводного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EP2683604B1 (en) Yoke damping system
EP0559872B1 (en) Turret for drilling or production ship
US20150321734A1 (en) Hybrid gimbal support structure
US20200048054A1 (en) Heave mo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CN109958066A (zh) 钢箱梁顶推施工限位导向装置及限位施工方法
CN208499765U (zh) 一种中间输料管支撑架
JP2021528337A (ja) 主ブームと主ブーム張出しとの間に可動アダプタを備える車両クレーン
CN105539731B (zh) 船舶靠泊系统
CN117302431A (zh) 一种液化船集管区末端组合固定支架
CN112761152A (zh) 打桩机构及其打桩机
CN112124498B (zh) 纵向刚度可控台车定位系统
CN104843599A (zh) 一种起重机配重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KR20010012662A (ko) 진동기에 의해 박히는 물체에 작용되는 진동 및 응력의전달 및 분배장치
RU2022830C1 (ru) Подвеска сидень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A2109301C (en) Apparatus for offshore swivel replacement
CN1236147C (zh) 液力振动压桩机
US1146571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uke drive
US4653381A (en) Motor suspension apparatus for hydromotors
JP3089898B2 (ja) 海洋構造物の減揺装置
CN114991697B (zh) 一种提高隔水导管稳定性的装置
CN215105306U (zh) 打桩机构及其打桩机
CN214366006U (zh) 二层台指梁间距调节装置
CN115072366B (zh) 大型薄壁钢管生产转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