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2076B -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2076B
CN117302076B CN202311596789.7A CN202311596789A CN117302076B CN 117302076 B CN117302076 B CN 117302076B CN 202311596789 A CN202311596789 A CN 202311596789A CN 117302076 B CN117302076 B CN 117302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driving
risk
preset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6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02076A (zh
Inventor
温智海
卓建奇
李志强
庄文泽
余永溪
简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67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2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2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2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02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2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3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 B60R1/088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using a cell of electrically changeab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 e.g. liquid-crystal or electrochromic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60R16/0232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for measuring vehicle parameters and indicating critical, abnormal or dangerous cond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行驶监控预警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行驶车辆行驶安全性低和预警精度低的问题,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本发明通过从点到面的方式对车辆行驶进行监控分析,以便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驾驶操作,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而从面的角度分析,即通过结合行驶车辆防眩控制情况和行驶车辆行驶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行驶车辆行驶监控分析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预警管理合理性,而从点的正面、侧面以及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以降低外光线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行驶监控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机动车车辆检测以及行人检测工作量也随之迅速增大,这对于交通监管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夜间行车时,后方车辆的强大眩光会造成司机夜盲。即使眩光光源移开后,残留在眼睛内的影像会造成盲点,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百癍效应”,这种效应会使司机的反应时间降低1.4秒,当车以每小时百公里行驶时,驾驶者对前面的危险做出反应之前,1.4秒时间足以行驶40米左右,这无疑极大的增加了撞车或导致车内乘客受伤的危险,但是,现有的车辆行驶监控过程中,无法结合车辆后视镜防眩情况和自身驾驶情况进行监控预警分析,进而降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且无法提醒驾驶人员根据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预警操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通过从点到面的方式对车辆行驶进行监控分析,以便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驾驶操作,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而从面的角度分析,即通过结合行驶车辆防眩控制情况和行驶车辆行驶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行驶车辆行驶监控分析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预警管理合理性,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包括镜片安装架,所述镜片安装架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变色镜片,所述镜片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镜片安装架远离变色镜片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调节轴;
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监管平台,监管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数据采集单元、行驶监管单元、正面监管单元、侧面监管单元、失效风险单元、安全评估单元以及预警管理单元;
当监管平台内部服务器生成监管指令时,并将监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和行驶监管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监管指令后,立即采集控制面板的调控信息,调控信息包括线路干扰数据和外影响数据,线路干扰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外影响数据包括环境干扰值和供电风险值,并将线路干扰数据和外影响数据分别发送至正面监管单元和侧面监管单元,正面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线路干扰数据后,立即对线路干扰数据进行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将得到的管理信号经失效风险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侧面监管单元在接收到外影响数据后,立即对外影响数据进行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将得到的外干扰评估系数W发送至失效风险单元,将得到的干扰信号经失效风险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失效风险单元在接收到外干扰评估系数W后,立即对外干扰评估系数W进行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发送至安全评估单元,将得到的运行风险信号经安全评估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行驶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监管指令后,立即采集车辆的行驶风险数据,行驶风险数据包括驾驶风险值和外行驶干扰值,并对行驶风险数据进行行驶监控反馈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影响信号经安全评估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安全评估单元在接收到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后,立即对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进行结合式行驶安全监管预警分析,将得到的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以及三级预警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优选的,所述正面监管单元的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S1:采集到车辆运行后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段,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的线路风险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路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线路参数包括无功功率值均值、线表面鼓包个数、线温度均值,以子时间段的个数为X轴,以线路风险值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线路风险值曲线,进而获取到线路风险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值和最大波峰值与最小波谷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风险趋势值和线路影响值,并将风险趋势值和线路影响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断控风险值;
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控制面板内部元件的延误影响值,延误影响值表示控制面板投入使用时长内调控时长超出预设调控时长阈值所对应的次数和与总调控次数之比,调控时长表示控制面板生成指令时刻到变色镜片执行指令时刻之间的时长,将断控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和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断控风险值小于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且延误影响值小于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若断控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或延误影响值大于等于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则生成管理信号。
优选的,所述侧面监管单元的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过程如下:
T1: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内部的环境干扰值,环境干扰值表示内环境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内环境参数包括内环境湿度均值、温度变化值、粉尘浓度均值,以子时间段的个数为X轴,以环境干扰值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环境干扰值曲线,同时在该坐标系中绘制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进而获取到环境干扰值曲线位于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上方线段长度,再与上方线段与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并将其标记为环境风险倍率;
T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的供电风险值,供电风险值表示供电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供电参数包括供电波动次数、波动间隔时长均值、供电电压均值,进而构建供电风险值的集合A,获取到集合A中的离散系数和均值,并将集合A中的离散系数和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为供电影响值,将环境风险倍率和供电影响值分别标号为HB和GD,根据公式得到外干扰评估系数W,将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一,则不生成任何信号;若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一,则生成干扰信号。
优选的,所述失效风险单元的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控制面板的管理值,管理值表示控制面板的基本参数所对应的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基本参数包括故障频率、间隔维护时长均值,并将管理值与存储的预设管理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管理值大于预设管理值阈值,则将管理值大于预设管理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基本影响值,从正面监管单元调取断控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将基本影响值、断控风险值以及延误影响值分别标号为JY、DK以及TY,根据公式得到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并将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小于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大于等于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运行风险信号。
优选的,所述行驶监管单元的行驶监控反馈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车辆的驾驶风险值,驾驶风险值表示哈欠间隔时长均值与车辆驾驶速度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再与持续驾驶时长超出预设持续驾驶时长阈值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车辆的外行驶干扰值,外行驶干扰值表示目标行驶车辆后面行车灯光亮度均值与后面行车间隔距离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后面行车表示车头未超出目标行驶车辆车头的车辆,进而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外行驶干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内外行驶干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外干扰驾驶值,将驾驶风险值和外干扰驾驶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和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驾驶风险值小于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且外干扰驾驶值小于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驾驶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或外干扰驾驶值大于等于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则生成影响信号。
优选的,所述安全评估单元的结合式行驶安全监管预警分析过程如下:
将变色镜片的表面划分k个子区域块,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子区域块内的遮挡干扰值,遮挡干扰值表示粉尘颗粒体积与粉尘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将遮挡干扰值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遮挡干扰值大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则将遮挡干扰值大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所对应子区域个数标记为遮挡风险值;
从行驶监管单元中调取驾驶风险值和外干扰驾驶值,并将遮挡风险值、驾驶风险值以及外干扰驾驶值分别标号为ZF、JF以及WJ;
根据公式得到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其中,v1、v2、v3以及v4分别为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遮挡风险值、驾驶风险值以及外干扰驾驶值的预设影响因子系数,v1、v2、v3以及v4均为大于零的正数,v5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1.229,P为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并将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大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预警信号;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属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则生成二级预警信号;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小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预警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从点到面的方式对车辆行驶进行监控分析,以便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驾驶操作,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而从面的角度分析,即通过结合行驶车辆防眩控制情况和行驶车辆行驶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行驶车辆行驶监控分析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预警管理合理性,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通过从点的正面、侧面以及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以降低外光线对车辆行驶的影响,即对线路干扰数据进行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以判断线路对控制面板控制的影响是否过高,以避免控制面板对变色镜片的控制失效,进而无法达到防眩的效果,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降低线路对变色镜片控制的影响,而对外影响数据进行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以了解外部因素对控制面板控制效果的影响情况,以便结合外部因素影响情况进行管理,以保证控制面板的控制稳定性,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以及进行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以便合理的对防眩控制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系统流程框图。
图例说明:1、镜片安装架;2、变色镜片;3、控制面板;4、调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包括镜片安装架1,镜片安装架1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变色镜片2,变色镜片2即电致变色镜片(简称EC镜片),镜片安装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镜片安装架1远离变色镜片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调节轴4;
控制面板3的内部设置有监管平台,监管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数据采集单元、行驶监管单元、正面监管单元、侧面监管单元、失效风险单元、安全评估单元以及预警管理单元,当监管平台内部服务器生成监管指令时,并将监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和行驶监管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监管指令后,立即采集控制面板3的调控信息,调控信息包括线路干扰数据和外影响数据,线路干扰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外影响数据包括环境干扰值和供电风险值,并将线路干扰数据和外影响数据分别发送至正面监管单元和侧面监管单元,正面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线路干扰数据后,立即对线路干扰数据进行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以判断线路对控制面板3控制的影响是否过高,以避免控制面板3对变色镜片2的控制失效,进而无法达到防眩的效果,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降低线路对变色镜片2控制的影响,具体的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车辆运行后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段,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3的线路风险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路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线路参数包括无功功率值均值、线表面鼓包个数、线温度均值等,以子时间段的个数为X轴,以线路风险值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线路风险值曲线,进而获取到线路风险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值和最大波峰值与最小波谷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风险趋势值和线路影响值,并将风险趋势值和线路影响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断控风险值,需要说明的是,断控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控制面板3对变色镜片2的控制失效风险越大;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控制面板3内部元件的延误影响值,延误影响值表示控制面板3投入使用时长内调控时长超出预设调控时长阈值所对应的次数和与总调控次数之比,调控时长表示控制面板3生成指令时刻到变色镜片2执行指令时刻之间的时长,需要说明的是,延误影响值的数值越大,则控制面板3对变色镜片2的控制精度异常风险越大;
将断控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和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断控风险值小于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且延误影响值小于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断控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或延误影响值大于等于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则生成管理信号,并将管理信号经失效风险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管理信号后,立即做出管理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操作,以便及时的对控制面板3和线路进行优化管理,以降低线路和元件对控制面板3控制精度和效果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提高变色镜片2的防眩效果;
侧面监管单元在接收到外影响数据后,立即对外影响数据进行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以了解外部因素对控制面板3控制效果的影响情况,以便结合外部因素影响情况进行管理,以保证控制面板3的控制稳定性,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具体的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过程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3内部的环境干扰值,环境干扰值表示内环境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内环境参数包括内环境湿度均值、温度变化值、粉尘浓度均值等,以子时间段的个数为X轴,以环境干扰值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环境干扰值曲线,同时在该坐标系中绘制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进而获取到环境干扰值曲线位于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上方线段长度,再与上方线段与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并将其标记为环境风险倍率,需要说明的是,环境风险倍率的数值越大,则环境对控制面板3的控制影响风险越大;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3的供电风险值,供电风险值表示供电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供电参数包括供电波动次数、波动间隔时长均值、供电电压均值等,进而构建供电风险值的集合A,获取到集合A中的离散系数和均值,并将集合A中的离散系数和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为供电影响值,需要说明的是,供电影响值的数值越大,则环境对控制面板3的控制影响风险越大,将环境风险倍率和供电影响值分别标号为HB和GD;
根据公式得到外干扰评估系数,其中,a1和a2分别为环境风险倍率和供电影响值的预设比例因子系数,比例因子系数用于修正各项参数在公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a1和a2均为大于零的正数,a3为预设容错因子系数,取值为1.228,W为外干扰评估系数,并将外干扰评估系数W发送至失效风险单元,同时将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一,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一,则生成干扰信号,并将干扰信号经失效风险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干扰信号后,立即做出干扰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操作,以便及时的外部因素进行管理,以降低外部因素对控制面板3控制稳定性的干扰,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
失效风险单元在接收到外干扰评估系数W后,立即对外干扰评估系数W进行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以判断控制面板3对变色镜片2的防眩控制是否正常,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同时合理的对防眩控制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具体的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控制面板3的管理值,管理值表示控制面板3的基本参数所对应的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基本参数包括故障频率、间隔维护时长均值等,并将管理值与存储的预设管理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管理值大于预设管理值阈值,则将管理值大于预设管理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基本影响值,需要说明的是,基本影响值的数值越大,则控制面板3的控制异常风险越高;
从正面监管单元调取断控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将基本影响值、断控风险值以及延误影响值分别标号为JY、DK以及TY;
根据公式得到失效管控评估系数,其中,f1、f2、f3以及f4分别为基本影响值、断控风险值、延误影响值以及外干扰评估系数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1、f2、f3以及f4均为大于零的正数,f5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1.226,S为失效管控评估系数,将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发送至安全评估单元,并将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小于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大于等于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运行风险信号,并将运行风险信号经安全评估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运行风险信号后,立即做出运行风险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操作,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同时合理的对防眩控制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二
行驶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监管指令后,立即采集车辆的行驶风险数据,行驶风险数据包括驾驶风险值和外行驶干扰值,并对行驶风险数据进行行驶监控反馈评估分析,以判断车辆驾驶风险是否过高,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反馈,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具体的行驶监控反馈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车辆的驾驶风险值,驾驶风险值表示哈欠间隔时长均值与车辆驾驶速度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再与持续驾驶时长超出预设持续驾驶时长阈值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需要说明的是,驾驶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车辆行驶异常风险越高;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车辆的外行驶干扰值,外行驶干扰值表示目标行驶车辆后面行车灯光亮度均值与后面行车间隔距离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后面行车表示车头未超出目标行驶车辆车头的车辆,进而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外行驶干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内外行驶干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外干扰驾驶值,需要说明的是,外干扰驾驶值的数值越大,则车辆行驶异常风险越高;
将驾驶风险值和外干扰驾驶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和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驾驶风险值小于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且外干扰驾驶值小于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驾驶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或外干扰驾驶值大于等于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则生成影响信号,并将影响信号经安全评估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影响信号后,立即做出影响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操作,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估单元在接收到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后,立即对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进行结合式行驶安全监管预警分析,以判断车辆的行驶风险是否过高,以便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操作,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具体的结合式行驶安全监管预警分析过程如下:
将变色镜片2的表面划分k个子区域块,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子区域块内的遮挡干扰值,遮挡干扰值表示粉尘颗粒体积与粉尘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将遮挡干扰值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遮挡干扰值大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则将遮挡干扰值大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所对应子区域个数标记为遮挡风险值,需要说明的是,遮挡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车辆行驶观察受限风险越高;
从行驶监管单元中调取驾驶风险值和外干扰驾驶值,并将遮挡风险值、驾驶风险值以及外干扰驾驶值分别标号为ZF、JF以及WJ;
根据公式得到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其中,v1、v2、v3以及v4分别为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遮挡风险值、驾驶风险值以及外干扰驾驶值的预设影响因子系数,v1、v2、v3以及v4均为大于零的正数,v5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1.229,P为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并将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大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预警信号;
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属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则生成二级预警信号;
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小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预警信号,其中,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以及三级预警信号所对应预警管理程度依次降低,并将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以及三级预警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以及三级预警信号后,立即做出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以及三级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操作,以便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操作,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从点到面的方式对车辆行驶进行监控分析,以便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且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做出合理的驾驶操作,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而从点的正面、侧面以及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以降低外光线对车辆行驶的影响,即对线路干扰数据进行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以判断线路对控制面板3控制的影响是否过高,以避免控制面板3对变色镜片2的控制失效,进而无法达到防眩的效果,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降低线路对变色镜片2控制的影响,而对外影响数据进行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以了解外部因素对控制面板3控制效果的影响情况,以便结合外部因素影响情况进行管理,以保证控制面板3的控制稳定性,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以及进行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以便合理的对防眩控制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汽车后视镜防眩控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而通过结合行驶车辆防眩控制情况和行驶车辆行驶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行驶车辆行驶监控分析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预警管理合理性,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率。
阈值的大小的设定是为了便于比较,关于阈值的大小,取决于样本数据的多少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设定基数数量;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包括镜片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安装架(1)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变色镜片(2),所述镜片安装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所述镜片安装架(1)远离变色镜片(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调节轴(4);
所述控制面板(3)的内部设置有监管平台,监管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数据采集单元、行驶监管单元、正面监管单元、侧面监管单元、失效风险单元、安全评估单元以及预警管理单元;
当监管平台内部服务器生成监管指令时,并将监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和行驶监管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监管指令后,立即采集控制面板(3)的调控信息,调控信息包括线路干扰数据和外影响数据,线路干扰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外影响数据包括环境干扰值和供电风险值,并将线路干扰数据和外影响数据分别发送至正面监管单元和侧面监管单元,正面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线路干扰数据后,立即对线路干扰数据进行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将得到的管理信号经失效风险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侧面监管单元在接收到外影响数据后,立即对外影响数据进行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将得到的外干扰评估系数W发送至失效风险单元,将得到的干扰信号经失效风险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失效风险单元在接收到外干扰评估系数W后,立即对外干扰评估系数W进行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发送至安全评估单元,将得到的运行风险信号经安全评估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行驶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监管指令后,立即采集车辆的行驶风险数据,行驶风险数据包括驾驶风险值和外行驶干扰值,并对行驶风险数据进行行驶监控反馈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影响信号经安全评估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安全评估单元在接收到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后,立即对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进行结合式行驶安全监管预警分析,将得到的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以及三级预警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监管单元的控制影响监管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S1:采集到车辆运行后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段,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3)的线路风险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路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线路参数包括无功功率值均值、线表面鼓包个数、线温度均值,以子时间段的个数为X轴,以线路风险值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线路风险值曲线,进而获取到线路风险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值和最大波峰值与最小波谷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风险趋势值和线路影响值,并将风险趋势值和线路影响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断控风险值;
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控制面板(3)内部元件的延误影响值,延误影响值表示控制面板(3)投入使用时长内调控时长超出预设调控时长阈值所对应的次数和与总调控次数之比,调控时长表示控制面板(3)生成指令时刻到变色镜片(2)执行指令时刻之间的时长,将断控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和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断控风险值小于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且延误影响值小于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若断控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断控风险值阈值,或延误影响值大于等于预设延误影响值阈值,则生成管理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监管单元的外控制干扰反馈操作过程如下:
T1: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3)内部的环境干扰值,环境干扰值表示内环境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内环境参数包括内环境湿度均值、温度变化值、粉尘浓度均值,以子时间段的个数为X轴,以环境干扰值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环境干扰值曲线,同时在该坐标系中绘制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进而获取到环境干扰值曲线位于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上方线段长度,再与上方线段与预设环境干扰值阈值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并将其标记为环境风险倍率;
T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控制面板(3)的供电风险值,供电风险值表示供电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供电参数包括供电波动次数、波动间隔时长均值、供电电压均值,进而构建供电风险值的集合A,获取到集合A中的离散系数和均值,并将集合A中的离散系数和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为供电影响值,将环境风险倍率和供电影响值分别标号为HB和GD,根据公式得到外干扰评估系数W,将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一,则不生成任何信号;若外干扰评估系数W与预设外干扰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一,则生成干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风险单元的深入式数据整合自检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控制面板(3)的管理值,管理值表示控制面板(3)的基本参数所对应的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基本参数包括故障频率、间隔维护时长均值,并将管理值与存储的预设管理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管理值大于预设管理值阈值,则将管理值大于预设管理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基本影响值,从正面监管单元调取断控风险值和延误影响值,将基本影响值、断控风险值以及延误影响值分别标号为JY、DK以及TY,根据公式得到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并将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小于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失效管控评估系数S大于等于预设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运行风险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监管单元的行驶监控反馈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车辆的驾驶风险值,驾驶风险值表示哈欠间隔时长均值与车辆驾驶速度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再与持续驾驶时长超出预设持续驾驶时长阈值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车辆的外行驶干扰值,外行驶干扰值表示目标行驶车辆后面行车灯光亮度均值与后面行车间隔距离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后面行车表示车头未超出目标行驶车辆车头的车辆,进而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外行驶干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内外行驶干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外干扰驾驶值,将驾驶风险值和外干扰驾驶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和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驾驶风险值小于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且外干扰驾驶值小于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驾驶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驾驶风险值阈值,或外干扰驾驶值大于等于预设外干扰驾驶值阈值,则生成影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评估单元的结合式行驶安全监管预警分析过程如下:
将变色镜片(2)的表面划分k个子区域块,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子区域块内的遮挡干扰值,遮挡干扰值表示粉尘颗粒体积与粉尘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将遮挡干扰值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遮挡干扰值大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则将遮挡干扰值大于预设遮挡干扰值阈值所对应子区域个数标记为遮挡风险值;
从行驶监管单元中调取驾驶风险值和外干扰驾驶值,并将遮挡风险值、驾驶风险值以及外干扰驾驶值分别标号为ZF、JF以及WJ;
根据公式得到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其中,v1、v2、v3以及v4分别为失效管控评估系数、遮挡风险值、驾驶风险值以及外干扰驾驶值的预设影响因子系数,v1、v2、v3以及v4均为大于零的正数,v5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1.229,P为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并将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大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预警信号;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属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则生成二级预警信号;若驾驶安全评估系数P小于预设驾驶安全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预警信号。
CN202311596789.7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Active CN117302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6789.7A CN117302076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6789.7A CN117302076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2076A CN117302076A (zh) 2023-12-29
CN117302076B true CN117302076B (zh) 2024-01-26

Family

ID=89250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6789.7A Active CN117302076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20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80012399A (ko) * 1987-04-06 1988-11-26 프레데릭 티.바우어 자동차용 자동 후방 반사경 장치
CN201240334Y (zh) * 2008-07-21 2009-05-20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与倒车雷达显示器一体的后视镜的自动防眩光控制电路
CN205971071U (zh) * 2016-06-17 2017-02-22 王钊 一种汽车的内后视镜
CN106794800A (zh) * 2015-02-02 2017-05-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镜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子镜系统
CN115230588A (zh) * 2022-08-30 2022-10-25 宁波视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眩后视系统及其防眩目方法
CN219133991U (zh) * 2022-12-30 2023-06-06 天瀚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流媒体内后视镜联动外后视镜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80012399A (ko) * 1987-04-06 1988-11-26 프레데릭 티.바우어 자동차용 자동 후방 반사경 장치
CN201240334Y (zh) * 2008-07-21 2009-05-20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与倒车雷达显示器一体的后视镜的自动防眩光控制电路
CN106794800A (zh) * 2015-02-02 2017-05-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镜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子镜系统
CN205971071U (zh) * 2016-06-17 2017-02-22 王钊 一种汽车的内后视镜
CN115230588A (zh) * 2022-08-30 2022-10-25 宁波视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眩后视系统及其防眩目方法
CN219133991U (zh) * 2022-12-30 2023-06-06 天瀚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流媒体内后视镜联动外后视镜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2076A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2171B (zh) 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4146722B (zh) 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方法
CN102717765A (zh) 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防疲劳驾驶辅助装置
CN109035718A (zh) 多因素融合的危险驾驶行为分级预警方法
CN110120153A (zh) 一种公交驾驶事故风险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N106952448B (zh) 一种具备驾驶全周期疲劳等级实时辨识预警功能的车载装置
CN113479211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驾驶安全行为识别和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5139648A (zh) 驾驶习惯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9878509A (zh) 基于模糊逻辑的整体式罐车多源信息融合侧翻预警方法
CN103606247B (zh) 利用车况和驾驶员生理参数进行交通预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95419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道路安全自检分析系统
CN201849322U (zh) 一种汽车防疲劳驾驶装置
CN117302076B (zh) 一种基于汽车后视镜监测的车辆行驶监控预警系统
CN111717195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
CN102854866A (zh) 汽车虚拟仪表盘
CN117471465A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两轮车安全预警系统
CN117612387A (zh) 一种智慧隧道及管廊综合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05130998U (zh) 一种防疲劳汽车坐垫
CN202495152U (zh) 一种基于gps卫星定位技术的驾驶习惯分析系统
CN11658047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运行智能监控系统
CN116090932A (zh) 智慧叉车管理系统
CN115440010A (zh) 基于物联网的桥梁远程监测预警装置
CN115649145A (zh) 一种智能汽车转向和制动自适应协调控制系统
CN211702075U (zh) 基于智能监测与控制平台的人员安全监控集群预警系统
CN109693675B (zh) 一种车辆扭矩故障的诊断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