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6245A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96245A CN117296245A CN202380010113.7A CN202380010113A CN117296245A CN 117296245 A CN117296245 A CN 117296245A CN 202380010113 A CN202380010113 A CN 202380010113A CN 117296245 A CN117296245 A CN 1172962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test point
- photovoltaic module
- load
-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64 se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STC条件下对光伏组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将负载块放置在测试点上,负载块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在STC条件下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功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初始功率测试结果和负载功率测试结果,若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则负载后的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小于或等于5%。通过负载块对测试点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踩踏后的功率衰减是否满足可踩踏性要求,进而判断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包括压型钢板和安装于压型钢板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安装到压型钢板后,光伏组件上存在应力集中位置,当光伏组件受到荷载时,光伏组件的应力集中位置易发生破损、隐裂等问题,因此,将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在建筑体表面时,需要预留运维通道,在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操作者能够在运维通道内走动,降低了操作者在光伏组件表面踩踏导致光伏组件损坏的风险。设置运维通道,能够便于操作者的行走和安装,但运维通道处无法安装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导致建筑体上用于安装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建筑体上能够安装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数量。
为了增加建筑体上能够安装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数量,通常情况下会取消运维通道的设计,即在光伏组件的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操作者需要直接踩踏在光伏组件上。
而现有技术中只强调了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较强,即在光伏组件的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光伏组件受力损坏的风险较小,但现有技术中,对光伏组件安装于压型钢板后的可踩踏性能的测试方法没有既定标准,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正确评估安装到压型钢板上的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用于判定光伏组件踩踏后的功率衰减是否满足可踩踏性要求。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的可踩踏性能,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光伏组件远离压型钢板的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测试点;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STC条件下对光伏组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将负载块放置在测试点上,负载块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在STC条件下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功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初始功率测试结果和负载功率测试结果,若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则负载后的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小于或等于5%。
在本申请中,通过负载块对测试点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踩踏后的功率衰减是否满足可踩踏性要求,进而判定光伏组件的应力集中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使用不合格的光伏组件导致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的连接部、抵接部和悬空部,连接部用于与压型钢板固定连接,抵接部用于与压型钢板在厚度方向抵接,悬空部位于连接部与抵接部之间,和/或,悬空部位于相邻的抵接部之间,光伏组件在悬空部处的边缘为悬空边;测试点至少包括第一测试点、第二测试点、第六测试点和第七测试点;将负载块放置在测试点上,负载块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一测试点、第二测试点、第六测试点和第七测试点,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中,一者位于光伏组件的角部,另一者位于悬空边处,第六测试点与第一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负载块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第二测试点、第六测试点和第七测试点中的至少三者上,负载块对光伏组件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测试件放置在角部时,测试面覆盖在第一测试点或第二测试点上,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1满足:0mm≤L1≤20mm,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2满足:0mm≤L2≤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1满足:0mm≤L1≤10mm,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2满足:0mm≤L2≤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测试件放置在悬空边处时,测试面覆盖在第一测试点或第二测试点上,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件位于悬空边中部,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悬空边的最小距离L3满足:0mm≤L3≤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悬空边的最小距离L3满足:0mm≤L3≤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三测试点,第三测试点位于抵接部的边缘;将测试件放置在第三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三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测试件放置在第三测试点时,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4满足:0mm≤L4≤20mm,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抵接部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5满足:0mm≤L5≤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4满足:0mm≤L4≤10mm,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抵接部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5满足:0mm≤L5≤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八测试点,第八测试点与第三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测试件放置在第八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八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块与压型钢板固定连接,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固定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四测试点和第五测试点,第四测试点与第五测试点中,一者位于固定块的边缘,另一者位于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将测试件放置在第四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四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测试件放置在第五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五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测试件放置在固定块的边缘处时,测试面覆盖在第四测试点或第五测试点上,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固定块的最小距离L6满足:0mm≤L6≤20mm,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7满足:0mm≤L7≤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固定块的最小距离L6满足:0mm≤L6≤10mm,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7满足:0mm≤L7≤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测试件放置在相邻的固定块之间时,测试面覆盖在第四测试点或第五测试点上,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8满足:0mm≤L8≤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8满足:0mm≤L8≤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九测试点和第十测试点,第九测试点与第四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与第五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测试件放置在第九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九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测试件放置在第十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十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第十一测试点位于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将测试件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十一测试点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第十二测试点与悬空边的中心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分布,第十二测试点的数量为一个,或者,第十二测试点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和/或,第十二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测试件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上,测试件对第十二测试点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测试面的面积S满足:50cm2≤S≤400cm2。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荷载F满足:50KG≤F≤160KG。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时间T满足:20min≤T。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的步骤包括:将檩条放置在基面上;通过支架将压型钢板固定在檩条上;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压型钢板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光伏组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测试件对光伏组件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光伏组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光伏组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测试件对光伏组件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光伏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光伏组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初始性能测试结果;测试件对光伏组件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光伏组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性能测试包括绝缘测试和/或湿漏电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取至少两块光伏组件,其中一个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将负载块放置在测试件的第一表面上,负载块对测试件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负载块对测试件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对老化后的参考件进行缺陷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对老化后的所述测试件进行缺陷测试,并记录为踩踏老化结果;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踩踏老化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陷测试包括外观检验、EL测试、I-V测试中的一者或多者;综合老化测试包括热循环测试、湿冻测试、湿热循环测试中的一者或多者。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包括压型钢板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粘接固定,或者,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包括: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对光伏组件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
在本申请中,通过对光伏组件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使用不合格的光伏组件导致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损坏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粘接固定;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通过夹具固定在压型钢板上;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踩踏测试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角驰部的数量为两个,光伏组件上的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7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粘接固定;
图8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粘接固定,角驰部的数量为两个;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粘接固定;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通过夹具固定连接;
图1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通过夹具固定连接,角驰部的数量为两个;
图1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通过夹具固定连接;
图1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的测试点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通过夹具固定连接;
图1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踩踏测试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负载块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前视图;
图16为图15的下视图;
图17为图14中的负载块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前视图;
图18为图17中负载块的下视图;
图19为图14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2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在一种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压型钢板;11-公肋;12-母肋;13-底板;14-角驰部;15-弯折部;151-第一弯折部;152-第二弯折部;16-槽体;2-光伏组件;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23-第一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5-悬空部;251-悬空边;26-第一测试点;27-第二测试点;28-第三测试点;29-第四测试点;2a-第五测试点;2b-第六测试点;2c-第七测试点;2d-第八测试点;2e-第九测试点;2f-第十测试点;2g-第十一测试点;2h-第十二测试点;3-夹具;4-负载块;41-测试面;411-第一测试面;411a-第一面;411b-第二面;412-第二测试面;412a-第三面;412b-第四面;42-第一测试本体;421-第一本体;422-第二本体;43-第二测试本体;431-第三本体;444-第四本体;5-刚性测试基座;6-框架;61-滑动配合部;7-第一驱动件;71-伸缩杆;8-连接件;9-悬臂;91-滑动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是指通过结构密封胶或者机械形式将建筑用光伏玻璃组件(以下均简称为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连接在一起、用于产生电力的、同时具有建筑物屋面构件功能属性的一体化产品,其中,压型钢板1是指将涂层板或镀层板经辊压冷弯、沿板宽方向形成波形截面的成型钢板,即如图1和图2所示,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包括压型钢板1以及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的光伏组件2,压型钢板1通过支座固定在目标单元上的檩条上,以实现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安装固定,其中,目标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体、地面、设备等。檩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下均以三个檩条为例;相邻的檩条之间的距离大于1m,具体地,相邻的檩条之间的距离为1m-2m,包括但不限于1.1m、1.2m、1.3m、1.4m、1.5m、1.6m、1.7m、1.8m、1.9m、2m等,檩条间距越小,则光伏压型钢板构件上的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越强,本申请实施例对相邻的檩条之间的距离为1.5m为例。
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包括两两垂直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X与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与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三方向Z与光伏组件2的厚度方向平行。其中,第三方向Z与压型钢板的高度方向平行,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中,一者与压型钢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另一者与压型钢板1的宽度方向平行,以增加光伏组件2在压型钢板1上的安装方向的灵活性,以下均以第一方向X与压型钢板1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与压型钢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压型钢板1包括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公肋11和母肋12,公肋11与母肋12之间设置有底板13,公肋11与底板13之间、母肋12与底板13之间均通过弯折部15连接,其中,弯折部15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弯折部151以及倾斜延伸的第二弯折部152,公肋11和母肋12均与第一弯折部151连接,第一弯折部151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152连接,且第二弯折部152远离第一弯折部151的一端与底板13连接,公肋11和母肋12之间设置有沿第三方向Z凸起的角驰部14,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底板13通过角驰部14连接,其中,角驰部14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角驰部14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角驰部14将压型钢板1分隔为多个槽体16,即角驰部14与部分底板13、公肋11围成槽体16,角驰部14与部分底板13、母肋12围成槽体16,相邻两个角驰部14与部分底板13围成槽体16。在第一方向X上,压型钢板1的公肋11、与之相邻的压型钢板1的母肋12通过锁边的方式固定连接形成锁边结构,以实现多个压型钢板1的连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第一方向X上,光伏组件2通过结构密封胶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以简化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的连接结构;结构密封胶沿第二方向Y延伸,一个光伏组件2的一端通过一条结构密封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或者,一个光伏组件2的一端通过多条结构密封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即多条结构密封胶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
其中,光伏组件2粘接固定在第一弯折部151上,即光伏组件2覆盖在角驰部14的上方,此外,光伏组件2还可以与角驰部14粘接固定,以增加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的连接稳固性;当角驰部14的数量为多个时,光伏组件2可以与一个角驰部14粘接固定,也可以与多个角驰部14粘接固定,以增加粘接灵活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2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固定块可以为压块或夹具3,固定块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分布在光伏组件2的边缘位置,即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固定块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和/或,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固定块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当固定块为压块时,压块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光伏组件2被压块固定,或者,光伏组件2被压块和压型钢板1夹持固定;当固定块与夹具3时,如图2所示,夹具3夹持固定在锁边结构和/或角驰部14上,夹具3夹持固定光伏组件2。以下均以固定块为夹具3、夹具3沿第一方向X夹持光伏组件2的两端、夹具3夹持固定在锁边结构上为例。其中,夹具3夹持固定在锁边结构上时,光伏组件2与第一弯折部151在第三方向Z上存在间隙,当光伏组件2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光伏组件2会向下弯曲变形,在一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2向下弯曲变形时,光伏组件2与第一弯折部151之间仍存在间隙,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2向下弯曲变形时,光伏组件2与第一弯折部151抵接,即第一弯折部151能够支撑光伏组件2,以减小光伏组件2的变形程度;此外,夹具3夹持固定在锁边结构上时,光伏组件2与角驰部14之间存在预设距离,或者,光伏组件2与角驰部14抵接,或者,光伏组件2与角驰部14粘接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光伏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和悬空部25,第一连接部23位于光伏组件2的边缘位置,用于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4位于角驰部14上方,用于与角驰部14固定连接或抵接,在第一方向X上,悬空部25位于第一连接部23与第二连接部24之间,和/或,悬空部25位于相邻的第二连接部24之间。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时,光伏组件2与第一弯折部151粘接固定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23;如图2所示,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通过夹具3固定连接时,光伏组件2被夹具3夹持固定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23。
如图1和图2所示,光伏组件2包括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位于光伏组件2朝向太阳光的一侧,在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等过程中,操作者需要踩踏在光伏组件2的第一表面21上,当操作者踩踏在光伏组件2的角部时,光伏组件2的角部的边缘位置会受到较大的应力,即光伏组件2的角部的边缘位置为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当操作者踩踏在光伏组件2的悬空部25时,悬空部25的中间位置的变形程度最大,即悬空部25的中间位置为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
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时,如图1所示,当操作者踩踏在光伏组件2上时,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会受到较大的应力,即光伏组件2的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为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
当光伏组件2被夹具3夹持固定时,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均为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其中,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在第三方向Z上的距离较大时,操作者踩踏在光伏组件2上时,光伏组件2会向下弯曲变形,但光伏组件2不会与角驰部14抵接;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在第三方向Z上的距离较小时,操作者踩踏在光伏组件2上时,光伏组件2会向下弯曲变形并与角驰部14抵接,此时,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会受到较大的应力,即光伏组件2的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为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当光伏组件2的第二连接部24与角驰部14粘接固定时,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为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
操作者需要踩踏在光伏组件2的第一表面21上时,上述应力集中位置存在隐裂、损坏的风险,因此,在光伏组件2投入大批量生产及使用前,需要对光伏组件2进行踩踏测试,以便于评估安装于压型钢板1后的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使用不合格的光伏组件2导致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损坏的风险。
具体地,如图4至图13所示,第一表面21上设置有测试点,在对光伏组件2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过程,需要将负载块4放置在测试点上,使得负载块4的测试面41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表面21抵接,即通过负载块4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以模拟操作者在工作时,静止踩踏在第一表面21上时光伏组件2的受力情况,以增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负载块4放置在测试点上时,测试面41的一部分与第一表面21抵接,即测试面41与第一表面21的重合部分的面积小于测试面41的面积,使得负载块4的局部处于悬空状态;或者,测试面41的全部与第一表面21抵接,即测试面41与第一表面21的重合部分的面积等于测试面41的面积。
具体地,如图4至图8所示,测试点包括应力集中点,应力集中点位于光伏组件2上的应力集中位置,当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后,由于光伏组件2采取的安装形式不同,光伏组件2与其他结构的接触位置以及应力集中的位置也不同,以本申请的安装形式为例,应力集中点至少包括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中,一者位于光伏组件2的角部,光伏组件2在悬空部25处的边缘为悬空边251,另一者位于悬空边251的中间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测试点26位于光伏组件2的角部、第二测试点27位于悬空边251的中间位置为了进行说明。
其中,应力集中点还包括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在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上,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对称设置,和/或,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在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上,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对称设置,和/或,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六测试点2b,即测试过程中对光伏组件2的至少两个角部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以增加角部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置第七测试点2c,即测试过程中对光伏组件2的至少两个悬空边251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以增加悬空边251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时,如图4至图8所示,应力集中点包括第三测试点28,第三测试点28位于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其中,测试点还包括第八测试点2d;在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上,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对称设置,和/或,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八测试点2d,即测试过程中对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的至少两处位置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以增加第二连接部24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通过夹具3固定连接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应力集中点包括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第四测试点29与第五测试点2a中,一者位于夹具3的边缘,即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在第二方向Y上,另一者位于相邻的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测试点26位于角部、第二测试点27位于悬空边251的中间位置、第四测试点29位于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第五测试点2a位于相邻的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应力集中点还包括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在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上,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对称设置,和/或,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在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上,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对称设置,和/或,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此外,当光伏组件2存在第二连接部24时,即当光伏组件2能够与角驰部14抵接,或者,光伏组件2与角驰部14粘接固定时,应力集中点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连接部24边缘位置的第三测试点28;应力集中点还包括第八测试点2d,在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上,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对称设置,和/或,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能够增加夹具3边缘位置、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在第二方向Y上,光伏组件2的一端被至少两个夹具3夹持固定,即第一连接部23至少包括用于与夹具3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四测试点29位于第一部的边缘,和/或,第四测试点29位于第二部的边缘,即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第四测试点29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同样地,当光伏组件2的一端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夹具3夹持固定时,则夹具3至少包括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3和第三夹具3,第五测试点2a位于第一夹具3与第二夹具3之间的中间位置,和/或,第五测试点2a位于第二夹具3与第三夹具3之间的中间位置,即第五测试点2a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测试点29、至少一个第五测试点2a,有利于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两种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13所示,在应力集中位置之外,第一表面21上的测试点还包括第十一测试点2g,第十一测试点2g位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处。
此外,如图4至图13所示,测试点还包括第十二测试点2h,第十二测试点2h与悬空边251的中心沿第二方向Y分布;第十二测试点2h的数量为一个,此时,第十二测试点2h位于悬空部25的中间位置;或者,第十二测试点2h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对称分布,和/或,第十二测试点2h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当第十二测试点2h在第二方向Y上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第十二测试点2h在悬空部25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13所示,第十二测试点2h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十二测试点2h围绕第十一测试点2g对称分布。
其中,光伏组件2包括第一角部、第二角部、第三角部和第四角部,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第三角部与第四角部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第一角部与第三角部、第二角部与第四角部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在第一角部、第二角部、第三角部和第四角部中,一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测试点26,即在测试过程中,会对第一角部、第二角部、第三角部和第四角部中的一者进行一次或多次可踩踏性能测试,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样地,光伏组件2包括多个悬空边251,至少一个悬空边251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测试点27,即在测试过程中,会对多个悬空边251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至少一次的可踩踏性能测试,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对光伏组件2的一个角部、一个悬空边251进行多次可踩踏性能测试时,每次的测试点均不相同。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一测试点26上,且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为L1,0mm≤L1≤20mm,具体地,L1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小距离为L2,0mm≤L2≤20mm,具体地,L2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L1>20mm,和/或,L2>20mm,则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与光伏组件2的角部的距离较大,即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偏离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0mm≤L1≤20mm,0mm≤L2≤20mm,增加了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0mm≤L1≤10mm,L1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0mm≤L2≤10mm,L2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以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二测试点27上,且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悬空边251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为L3,0mm≤L3≤20mm,L3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L3>20mm,则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与悬空边251的距离较大,即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偏离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0mm≤L3≤20mm,增加了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0mm≤L3≤10mm,L3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以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三测试点28上,且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为L4,0mm≤L4≤20mm,具体地,L4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小距离为L5,0mm≤L5≤20mm,具体地,L5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L4>20mm,和/或,L5>20mm,则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与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的距离较大,即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偏离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0mm≤L4≤20mm,0mm≤L5≤20mm,增加了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0mm≤L4≤10mm,L4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0mm≤L5≤10mm,L5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以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四测试点29上,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夹具3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为L6,0mm≤L6≤20mm,具体地,L6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小距离为L7,0mm≤L7≤20mm,具体地,L7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L6>20mm,和/或,L7>20mm,则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与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的距离较大,即负载块4的放置位置偏离光伏组件2的应力集中位置,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0mm≤L6≤20mm,0mm≤L7≤20mm,增加了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0mm≤L6≤10mm,L6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0mm≤L7≤10mm,L7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以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五测试点2a上,且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小距离为L8,0mm≤L8≤20mm,具体地,L8可以等于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0mm≤L8≤10mm,L8可以等于0mm、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以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且测试面41的几何中心与第十一测试点2g在第一方向X上和/或第二方向Y上存在0mm-20mm的距离,即在第一方向X上和/或第二方向Y上,测试面41的几何中心可以位于第十一测试点2g的左侧或右侧,以降低负载块4的放置精度,便于缩短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的测试周期。
当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时,测试面41覆盖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且测试面41的几何中心与第十二测试点2h在第一方向X上和/或第二方向Y上存在0mm-20mm的距离,具体地,测试面41的几何中心与第十二测试点2h在第一方向X上和/或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可以为0mm、2.5mm、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等,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踩踏测试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负载块4,测试面41的面积S满足:50cm2≤S≤400cm2,具体地,测试面41的面积可以为50cm2、70cm2、79cm2、90cm2、110cm2、130cm2、150cm2、157cm2、170cm2、190cm2、210cm2、230cm2、250cm2、270cm2、290cm2、310cm2、314cm2、330cm2、350cm2、370cm2、390cm2、400cm2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测试面41的面积较小,即S<50cm2,通过测试面41向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时,光伏组件2受到的压强较大,与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者对光伏组件2施加的压强相差较大,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若测试面41的面积较大,即S>400cm2,通过测试面41向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时,光伏组件2受到的压强较小,与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者对光伏组件2施加的压强相差较大,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因此,50cm2≤S≤400cm2,增加了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了踩踏测试设备的工作性能。其中,在本实施例中,50cm2≤S≤105cm2时,以S=79cm2为例,负载块4模拟操作者的脚掌与第一表面21抵接,即模拟操作者在光伏组件2上踮脚站立;150cm2<S≤200cm2时,以S=157cm2为例,负载块4模拟操作者在光伏组件2上单脚站立;200cm2<S≤400cm2时,以S=314cm2为例,负载块4模拟操作者在光伏组件2上双脚站立。
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测试面41为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平面,测试面41的轮廓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型、三角形、五边形或其他变形结构,或者,测试面41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轮廓形状相似,以增加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测试面41的轮廓形状为完整的鞋底轮廓,以增加测试面41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轮廓形状的匹配度;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测试面41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脚掌或脚跟的轮廓形状相似。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负载块4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测试本体42和第二测试本体43,测试面41由第一测试面411和第二测试面412组合形成,第一测试面411位于第一测试本体42上,第二测试面412位于第二测试本体43上,第一测试本体42通过第一测试面411的至少部分向光伏组件2施加荷载、第二测试本体43通过第二测试面412的至少部分向光伏组件2施加荷载,即通过第一测试本体42、第二测试本体43模拟操作者双脚站立在第一表面21上,使得测试过程中光伏组件2的受力情概况与操作者双脚站立在第一表面21时光伏组件2的受力情况相匹配,从而有利于提升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7所示,沿第一方向X,第一测试面411的几何中心与第二测试面412的几何中心的距离L9满足:100mm≤L9≤500mm,具体地,L9可以等于100mm、150mm、200mm、260mm、300mm、318mm、350mm、400mm、439mm、450mm、50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测试面411的几何中心与第二测试面412的几何中心的距离较大或较小,即L9>500mm,或者,L9<100mm,使得第一测试本体42、第二测试本体43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与操作者的双脚间距相差较大,导致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因此,100mm≤L9≤500mm,使得第一测试本体42、第二测试本体43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与操作者的双脚间距相匹配,从而有利于提升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测试面411为连续的、完整的平面,第二测试面412为连续的、完整的平面。
其中,第一测试面411的轮廓形状、第二测试面412的轮廓形状为圆形、矩型、椭圆形或其他图形,以便于负载块4的加工,从而降低负载块4的加工成本;或者,第一测试面411的轮廓形状、第二测试面412的轮廓形状与操作者的鞋底的轮廓形状相似,以增加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第一测试面411的轮廓形状、第二测试面412的轮廓形状为完整的鞋底轮廓,以增加第一测试面411的轮廓形状、第二测试面412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轮廓形状的匹配度;或者,第一测试面411的轮廓形状、第二测试面412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脚掌或脚跟的轮廓形状相似。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测试面411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的第一面411a和第二面411b,第一测试面411由第一面411a和第二面411b组合形成,第二测试面412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的第三面412a和第四面412b,第二测试面412由第三面412a和第四面412b组合形成,以降低负载块4的加工成本。
其中,第一面411a的轮廓形状、第二面411b的轮廓形状为圆形、矩型、椭圆形或其他图形,第三面412a的轮廓形状、第四面412b的轮廓形状为圆形、矩型、椭圆形或其他图形,以减少加工负载块4所需要的材料,从而降低负载块4的加工成本;或者,第一面411a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前脚掌的轮廓形状似,第二面411b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后脚跟的轮廓形状相似,第三面412a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前脚掌的轮廓形状相似,第四面412b的轮廓形状与鞋底的后脚跟的轮廓形状相似,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测试面411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的第一面411a和第二面411b,第一面411a的轮廓形状、第二面411b的轮廓形状为圆形;第二测试面412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的第三面412a和第四面412b,第三面412a的轮廓形状、第四面412b的轮廓形状为圆形。即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测试本体42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本体421和第二本体422,第一面411a设置于第一本体421,第二面411b设置于第二本体422;第二测试本体43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三本体431和第四本体432,第三面412a设置于第三本体431,第四面412b设置于第四本体432。
具体地,如图18所示,第一测试面411在第三方向Y上的长度L10满足:100mm≤L10≤400mm,即第一面411a的外轮廓与第二面411b的外轮廓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距离在100mm-400mm之间,具体地,第一面411a的外轮廓与第二面411b的外轮廓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距离可以为100mm、146mm、150mm、200mm、250mm、259mm、300mm、350mm、372mm、400mm等;和/或,第二测试面41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L11满足:100mm≤L11≤400mm,即第三面412a的外轮廓与第四面412b的外轮廓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距离在100mm-400mm之间,具体地,第三面412a的外轮廓与第四面412b的外轮廓在第三方向Y上的最大距离可以为100mm、146mm、150mm、200mm、250mm、259mm、300mm、350mm、372mm、40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测试面41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较大、第二测试面41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较大,即L10>400mm,L11>400mm,或者,第一测试面41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较小、第二测试面41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较小,即L10<100mm,L11<100mm,使得第一测试面411、第二测试面412的轮廓尺寸与操作者的鞋底的轮廓尺寸差距较大,导致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因此,100mm≤L10≤400mm,100mm≤L11≤400mm,使得第一测试面411、第二测试面412在第二方向Y上的轮廓尺寸与操作者的鞋底的轮廓尺寸相匹配,从而有利于提升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任一实施例中,负载块4对第一表面21施加的预设荷载为F,50KG≤F≤160KG,具体地,F可以等于50KG、60KG、66KG、70KG、80KG、90KG、100KG、110KG、120KG、122KG、130KG、140KG、150KG、160KG等。
当操作者站在光伏组件2的表面进行安装时,存在着操作者携带安装工具、搬运光伏组件2等情况,若预设荷载较小,即F<50KG,使得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较差;若预设荷载较大,即F>160KG,增加了踩踏测试设备的成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50KG≤F≤160KG,能够提升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并降低踩踏测试设备的成本。
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测试面41上安装有垫片(图中未标示),在测试过程中,测试面41与光伏组件2之间通过垫片抵接,降低了测试面41直接与光伏组件2表面接触导致光伏组件2、测试面41损坏的风险;同时,垫片能够模拟操作者的鞋垫,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垫片的材质可以为硅胶、塑胶等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本申请对垫片的具体材质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14所示,踩踏测试设备包括刚性测试基座5,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踩踏测试设备对光伏组件2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之前,将光伏组件2直接放置到刚性测试基座5上,以缩短光伏组件2与踩踏测试设备的安装周期,进而缩短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的测试周期。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踩踏测试设备对光伏组件2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之前,先将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再将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放置到刚性测试基座5上,此时,刚性测试基座5用于承接压型钢板1,以提升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光伏组件2先与其他支撑结构固定,再放置到刚性测试基座5上以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刚性测试基座5用于承接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负载块4为秤砣、杠铃等质量块,即负载块4与刚性测试基座5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在测试过程中,先将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固定到刚性测试基座5上,再将负载块4手动放置到光伏组件2的测试点上。在本实施例中,将负载块4设置为秤砣、杠铃等质量块,提升了负载块4的可替换性,使得踩踏测试设备能够用不同重量的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进行多组测试,从而提升了踩踏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另一种实施中,如图14所示,踩踏测试设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框架6,框架6安装于刚性测试基座5,负载块4与框架6连接,且负载块4能够沿第三方向Z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负载块4与框架6连接,且负载块4能够沿第三方向Z移动,降低了测试过程中手动搬运负载块4而受伤的风险,从而提升了踩踏测试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踩踏测试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负载块4通过驱动组件与框架6连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负载块4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负载块4运动,简化了测试过程中操作者的操作,进而提升了操作者的使用体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负载块4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移动,增加了负载块4在框架6上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从而便于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的不同的测试点进行测试,进而提升了踩踏测试设备的工作性能;同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负载块4移动,有利于实现踩踏测试设备的自动化,从而简化测试过程,进而有利于缩短测试周期。
其中,如图14所示,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7、第二驱动件(图中未标示)和第三驱动件(图中未标示),负载块4通过第一驱动件7安装于框架6上,第一驱动件7用于驱动负载块4在第三方向Z上的运动,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驱动件7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上的运动,进而驱动负载块4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移动。
第一驱动件7设置有伸缩杆71,负载块4安装于伸缩杆71上,以便于实现负载块4在第三方向Z上的运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7、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为驱动电机,伸缩杆71为驱动电机的可伸缩输出轴,以简化第一驱动件7、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的结构。
此外,踩踏测试设备还包括连接件8,负载块4与伸缩杆71之间通过连接件8连接,以减小伸缩杆71、负载块4的尺寸,降低负载块4的加工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第一驱动件7、负载块4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了第一驱动件7、负载块4的使用寿命。
如图14所示,踩踏测试设备还包括悬臂9,悬臂9的两端分别与框架6连接,第一驱动件7与悬臂9连接,且第一驱动件7能够沿悬臂9的延伸方向滑动;如图19所示,悬臂9设置有滑动部91,框架6设置有滑动配合部61,滑动部91的至少部分位于滑动配合部61内,悬臂9能够带动第一驱动件7沿滑动配合部61的延伸方向滑动,进而实现第一驱动件7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上的运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7通过悬臂9安装于框架6,简化了第一驱动件7与框架6的连接方式,进而简化了第一驱动件7、框架6的结构,降低踩踏测试设备整体的加工成本。
此外,悬臂9与框架6之间通过滑动部91、滑动配合部61连接,简化了悬臂9与框架6的连接方式,从而简化了悬臂9与框架6的结构,进而降低了悬臂9与框架6的加工成本。
基于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和踩踏测试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八测试点2d、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第十一测试点2g、第十二测试点2h中,在可踩踏性能测试过程中,每次只选取一个点进行测试,进行多轮测试,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测试点的选取、测试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测试过程自由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述测试点的测试顺序不做特殊要求。
具体地,光伏组件2的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将光伏组件2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以增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一测试点26位于光伏组件2的角部;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二测试点27;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七测试点2c;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四测试点29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五测试点2a;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九测试点2e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测试点2f;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具体地,在第一测试点26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六测试点2b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将光伏组件2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以增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以及悬空边251处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以及悬空边251处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的角部以及悬空边251处损坏的风险。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就九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如图6所示,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STC条件下对光伏组件2进行I-V测试(即测试光伏组件2的输出功率),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将光伏组件2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以增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测试点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将负载块4放置在测试点上,负载块4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STC条件下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功率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初始功率测试结果和负载功率测试结果,若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合格,则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的功率衰减小于或等于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测试点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踩踏后的功率衰减是否满足可踩踏性要求,进而判断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
其中,测试点至少包括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在测试点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其中,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中的至少三者上,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实在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例如: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以及悬空边251处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以及悬空边251处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的角部以及悬空边251处损坏的风险;测试过程中对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测试点26和第六测试点2b、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七测试点2c进行测试,能够提成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就九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四种实施例中,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时,光伏组件2上无需设置上述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此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以及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和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处以及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损坏的风险。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如图9所示,在第五种实施例中,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在测试点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将负载块4放置在测试点上,负载块4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其中,负载块4放置在测试点上时,测试面41的轮廓与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在0-20mm之间。
具体地,测试点至少包括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在测试点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中的至少三者上,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例如: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中的至少四者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例如: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以及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和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处以及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损坏的风险;测试过程中对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测试点26和第六测试点2b、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七测试点2c、第三测试点28和第八测试点2d进行测试,能够提成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六种实施例中,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通过夹具3固定连接时,光伏组件2上至少要设置有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此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
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中的至少三者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例如: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以及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损坏的风险。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
此外,在六测试点、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在第三方向Z上的距离较小时,光伏组件2受力向下弯曲变形时会与角驰部14抵接,此时,光伏组件2上用于与角驰部14抵接的部分为第二连接部24,在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三测试点28,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如图12所示,在第七种实施例中,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通过夹具3固定连接时,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在测试点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将负载块4放置在测试点上,负载块4对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其中,预设荷载F满足:50KG≤F≤160KG,负载块4上用于与第一表面21抵接的面为测试面41,测试面的面积S满足:50cm2≤S≤400cm2。
具体地,测试点至少包括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在测试点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中的至少三者上,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例如: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以及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损坏的风险;测试过程中对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测试点26和第六测试点2b、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七测试点2c、第四测试点29和第九测试点2e、第五测试点2a和第十测试点2f进行测试,能够提成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三测试点28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八测试点2d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在第八种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通过夹具3固定连接时,如图2所示,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在第三方向Z上的距离较小时,光伏组件2受力向下弯曲变形时会与角驰部14抵接,此时,光伏组件2上用于与角驰部14抵接的部分为第二连接部24,在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三测试点28,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具体步骤为:
将3个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其中,相邻的檩条之间存在1.5m的预设距离;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八测试点2d、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当光伏组件2与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时,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或者,
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将负载块4分别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八测试点2d、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便于对光伏组件2进行调整以提升光伏组件2的角部、悬空边251、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位置、第一连接部23的边缘位置以及相邻两个夹具3的中间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在光伏组件2以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2损坏的风险,以适配光伏组件在不同安装形式下的可踩踏性能;测试过程中对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测试点26和第六测试点2b、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七测试点2c、第三测试点28和第八测试点2d、第四测试点29和第九测试点2e、第五测试点2a和第十测试点2f进行测试,能够提成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可以先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也可以先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八测试点2d、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具体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其中,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八测试点2d、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可以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在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光伏组件2的外观出现明显的裂纹、破碎,或者,光伏组件2从压型钢板1上脱落,或者,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出现明显的变形,则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不符合要求,需要立即停止测试,若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满足IEC61215-1的外观要求,则初步判定光伏组件2在该测试点的可踩踏性能符合要求。
其中,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的步骤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且外观检验的步骤可以在任意一次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在本实施例中,负载块4每一次对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均对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
具体地,在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光伏组件2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
具体地,在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光伏组件2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初始性能测试结果;
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的性能的变化程度。其中,性能测试包括I-V测试、绝缘测试、湿漏电测试中的一者或多者。以性能测试包括I-V测试、绝缘测试和湿漏电测试为例,若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符合绝缘和湿漏电测试要求、功率衰减小于5%,则初步判定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符合要求,否则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不符合要求。
具体地,将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两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其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三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一块作为参考件,两块作为测试件;
负载块4对光伏组件2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之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
对老化后的参考件进行缺陷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缺陷测试,并记录为踩踏老化结果;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踩踏老化结果,判断测试件与参考件相比的抗老化性能。
其中,缺陷测试包括上述的外观检验、EL测试、I-V测试中的一者或多者。
综合老化测试包括环境老化测试和机械荷载测试,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选择对光伏组件2进行环境老化测试和/或机械荷载测试,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老化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热循环测试、湿冻测试、湿热循环测试,还可以为其他常见的老化测试种类及其组合,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需求合理选择环境老化测试的种类、数量和顺序,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组合方式不做特殊限定。
机械荷载测试包括动态荷载测试和静态荷载测试,在动态荷载测试中,在光伏组件2的第一表面21上均匀吸附有多个气缸(以20个为例),20个气缸同时以预设作用力(以1000Pa为例)上拉光伏组件2,再以预设预设作用力(以1000Pa为例)下压光伏组件2,一次上拉和一次下压为一个循环,对光伏组件2进行预设次数的循环测试(以1000次循环为例);在静态荷载测试中,在光伏组件2的第一表面21上均匀吸附有多个气缸(以20个为例),20个气缸同时以预设作用力(以1000Pa为例)上拉光伏组件2并维持预设时间,再以预设作用力(以1000Pa为例)下压拉光伏组件2并维持预设时间(以30分钟为例),一次上拉和一次下压为一个循环,对光伏组件2进行预设次数的循环测试(以3次循环为例)。
在综合老化测试中,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求自由地选择测试种类、数量,根据测试种类、测试数量、测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温度、测试湿度、测试时间、测试荷载、测试次数)可以形成不同的综合老化测试序列,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当设置有多个综合老化测试序列时,不同的综合老化测试序列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时段进行。如图20所示,以下均以三个综合老化测试序列为例。
此外,在测试过程中或测试完成后,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还包括:
填写试验报告,以便于直观的观测出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及抗老化性能。
其中,试验报告包括标题、试验室名称和地址、报告的日期和编号、委托试验单位的名称和地址、测试点分布图、测试点测试顺序、试验样品的描述、试验样品的照片信息、试验样品的日期和试验日期、测试前后及过程中光伏组件2的外观、光伏组件2的初始/最终稳态、STC条件下光伏组件2的功率测试信息、STC条件下光伏组件2的绝缘测试信息、STC条件下光伏组件2的湿漏电测试信息、STC条件下光伏组件2的EL测试的图片信息、光伏组件2的其他破坏性变化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对光伏组件2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以判断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使用不合格的光伏组件导致安装、接线、检测、维修、更换过程中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损坏的风险。
综上,如图20所示,对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按照预设间距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测试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二测试点27,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七测试点2c,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五测试点2a,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测试点2f,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继续测试,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停止测试;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对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测试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和第二测试点27,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对第三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测试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并填入试验报告内,其中,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二测试点27与第七测试点2c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当光伏组件2通过夹具3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时,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对第四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参考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和第三测试点28,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参考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参考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对第五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参考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和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参考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参考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参考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参考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在第六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光伏组件2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对第七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测试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相对于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如图20所示,对第八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进行举例说明:
从产线随机抽取至少六块相同版型、相同BOM的光伏组件2,将多个光伏组件2分为数量相同的三组(光伏组件2的组数不少于综合老化测试序列的数量),在每一组中,一块作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以九块光伏组件2为例,则将光伏组件2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包含三块光伏组件2;
MQT01:对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MQT19.1:对所有的光伏组件2进行太阳光照射,使得光伏组件2处于稳态;
MQT06.1:在STC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MQT03:对测试件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为初始绝缘测试结果;
MQT15:对测试件进行湿漏电测试,并记录为初始湿漏电测试结果;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将檩条放置在刚性测试基座5的基面上;
通过支座将压型钢板1固定在檩条上;
根据供应商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式,将测试件固定在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三测试点28、第四测试点29、第五测试点2a、第六测试点2b、第七测试点2c、第八测试点2d、第九测试点2e、第十测试点2f,并填入试验报告内,第六测试点2b与第一测试点26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七测试点2c与第二测试点27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八测试点2d与第三测试点28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九测试点2e与第四测试点29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第十测试点2f与第五测试点2a沿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一测试点26上,负载块4对第一测试点26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二测试点27上,负载块4对第二测试点27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三测试点28上,负载块4对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四测试点29上,负载块4对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五测试点2a上,负载块4对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六测试点2b上,负载块4对第六测试点2b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七测试点2c上,负载块4对第七测试点2c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八测试点2d上,负载块4对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九测试点2e上,负载块4对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测试点2f上,负载块4对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一测试点2g上,负载块4对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在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将负载块4放置在第十二测试点2h上,负载块4对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外观初始结果、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外观的变化程度;若外观不合格,则停止测试,若外观合格,则继续测试;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内部结构初始结果、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对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的性能的变化程度;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均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若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中的至少一者不合格,则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不合格;
测试件的可踩踏性能合格时,分别对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具体步骤为:
将第一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一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一序列包括动态荷载测试、热循环测试和湿冻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20: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动态荷载测试;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参考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测试件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第一组的第一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50次);
MQT12: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冻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相对湿度为85%RH、循环次数为10次);
对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参考老化结果;
对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第二参考老化结果和第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一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二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二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二序列包括湿热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3: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湿热测试(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85%RH、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对第二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二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二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同时,将第三组光伏组件2按照第三序列进行综合老化测试,其中,第三序列包括热循环测试,具体步骤为:
MQT11:对测试件和参考件进行热循环测试(温度在-40℃与85℃之间进行循环变化,循环次数为200次);
对第三组老化后参考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
对第三组老化后的测试件进行外观检验、EL测试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老化结果,并填入试验报告内;
对比分析参考老化结果和负载老化结果,判断第三组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综合判断负载后的测试件相比于参考件的抗老化性能。
以上任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T满足:20min≤T,具体地,测试时间可以为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80min、90min、100min等。在本实施例中,当操作者站在光伏组件2的表面进行安装时,操作者需要与光伏组件2长时间接触,若预设时间较短,即T<20min,使得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较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20min≤T,能够提升光伏组件2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任一实施例中,主要是根据IEC 61215和IEC 61730中的测试要求,对光伏组件2进行一系列的可靠性测试,用于判定踩踏及踩踏后对建筑用光伏玻璃组件性能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光伏组件(2)安装在压型钢板(1)的可踩踏性能,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伏组件(2)的厚度方向,所述光伏组件(2)远离所述压型钢板(1)的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21),所述第一表面(21)上具有测试点;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STC条件下对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初始功率测试结果;
将所述光伏组件(2)安装在所述压型钢板(1)上;
将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测试点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在STC条件下对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I-V测试,并记录为负载功率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初始功率测试结果和所述负载功率测试结果,若所述光伏组件(2)的可踩踏性能合格,则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的功率衰减小于或等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和悬空部(25),所述第一连接部(23)位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用于与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4)位于所述压型钢板(1)的角驰部(14)上方,用于与所述角驰部(14)连接,所述悬空部(2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4)之间,和/或,所述悬空部(25)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4)之间,所述光伏组件(2)在所述悬空部(25)处的边缘为悬空边(251);所述测试点至少包括第一测试点(26)、第二测试点(27)、第六测试点(2b)和第七测试点(2c);将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测试点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所述第一测试点(26)、所述第二测试点(27)、所述第六测试点(2b)和所述第七测试点(2c),所述第一测试点(26)与所述第二测试点(27)中,一者位于所述光伏组件(2)的角部,另一者位于所述悬空边(251)处,所述第六测试点(2b)与所述第一测试点(26)沿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七测试点(2c)与所述第二测试点(27)沿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一测试点(26)、所述第二测试点(27)、所述第六测试点(2b)和所述第七测试点(2c)中的至少三者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抵接的测试面(41);
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角部时,所述测试面(41)覆盖在所述第一测试点(26)或所述第二测试点(27)上,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1满足:0mm≤L1≤20mm,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2满足:0mm≤L2≤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1满足:0mm≤L1≤10mm,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2满足:0mm≤L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抵接的测试面(41);
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悬空边(251)处时,所述测试面(41)覆盖在所述第一测试点(26)或所述第二测试点(27)上,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负载块(4)位于所述悬空边(251)中部,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悬空边(251)的最小距离L3满足:0mm≤L3≤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悬空边(251)的最小距离L3满足:0mm≤L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三测试点(28),所述第三测试点(28)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
将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三测试点(28)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三测试点(28)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抵接的测试面(41);
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三测试点(28)时,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4满足:0mm≤L4≤20mm,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5满足:0mm≤L5≤2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4满足:0mm≤L4≤10mm,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4)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5满足:0mm≤L5≤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八测试点(2d),所述第八测试点(2d)与所述第三测试点(28)沿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八测试点(2d)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八测试点(2d)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块与所述压型钢板(1)固定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所述固定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四测试点(29)和第五测试点(2a),所述第四测试点(29)与所述第五测试点(2a)中,一者位于所述固定块的边缘,另一者位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
将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四测试点(29)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四测试点(29)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五测试点(2a)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五测试点(2a)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抵接的测试面(41);
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边缘处时,所述测试面(41)覆盖在所述第四测试点(29)或所述第五测试点(2a)上,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固定块的最小距离L6满足:0mm≤L6≤20mm,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7满足:0mm≤L7≤2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固定块的最小距离L6满足:0mm≤L6≤10mm,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7满足:0mm≤L7≤1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抵接的测试面(41);
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相邻的所述固定块之间时,所述测试面(41)覆盖在所述第四测试点(29)或所述第五测试点(2a)上,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8满足:0mm≤L8≤2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41)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L8满足:0mm≤L8≤1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九测试点(2e)和第十测试点(2f),所述第九测试点(2e)与所述第四测试点(29)沿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十测试点(2f)与所述第五测试点(2a)沿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
将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九测试点(2e)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九测试点(2e)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十测试点(2f)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十测试点(2f)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一测试点(2g),所述第十一测试点(2g)位于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处;
将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十一测试点(2g)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十一测试点(2g)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选取第十二测试点(2h),所述第十二测试点(2h)与所述悬空边(251)的中心沿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十二测试点(2h)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所述第十二测试点(2h)沿所述光伏组件(2)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和/或,所述第十二测试点(2h)沿所述第一表面(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
将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第十二测试点(2h)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第十二测试点(2h)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抵接的测试面(41),所述测试面(41)的面积S满足:50cm2≤S≤400cm2。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荷载F满足:50KG≤F≤160KG。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T满足:20min≤T。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光伏组件(2)安装在所述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包括:
将檩条放置在基面上;
通过支架将所述压型钢板(1)固定在所述檩条上;
将所述光伏组件(2)固定在所述压型钢板(1)上,形成光伏压型钢板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光伏组件(2)安装在所述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初始结果;
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光伏组件(2)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为外观负载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外观初始结果、所述外观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的外观的变化程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光伏组件(2)安装在所述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初始结果;
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光伏组件(2)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EL测试,并记录为内部结构负载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内部结构初始结果、所述内部结构负载结果,并判断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的内部结构的变化程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光伏组件(2)安装在所述压型钢板(1)上的步骤之前,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初始性能测试结果;
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光伏组件(2)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性能测试,并记为负载性能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初始性能测试结果与所述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判断负载后的所述光伏组件(2)的性能的变化程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包括绝缘测试和/或湿漏电测试。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取至少两块所述光伏组件(2),其中一个为参考件,剩余作为测试件;
将所述负载块(4)放置在所述测试件的所述第一表面(21)上,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测试件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所述负载块(4)对所述测试件的全部测试点均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的步骤之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
对所述参考件和负载后的所述测试件进行综合老化测试;
对老化后的所述参考件进行缺陷测试,并记录为参考老化结果,对老化后的所述测试件进行缺陷测试,并记录为踩踏老化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参考老化结果和所述踩踏老化结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测试包括外观检验、EL测试、I-V测试中的一者或多者;
所述综合老化测试包括热循环测试、湿冻测试、湿热循环测试中的一者或多者。
29.一种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包括压型钢板(1)和光伏组件(2),所述光伏组件(2)与所述压型钢板(1)粘接固定,或者,所述光伏组件(2)与所述压型钢板(1)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对所述光伏组件(2)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61702.1U CN219573744U (zh) | 2022-12-12 | 2022-12-12 | 一种测试装置 |
CN2022233617021 | 2022-12-12 | ||
CN202211599370.2A CN115811277A (zh) | 2022-12-12 | 2022-12-12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 |
CN202211610645.8A CN115800913A (zh) | 2022-12-12 | 2022-12-12 | 一种光伏构件 |
CN2022116106458 | 2022-12-12 | ||
CN2022115993702 | 2022-12-12 | ||
PCT/CN2023/105113 WO2024124881A1 (zh) | 2022-12-12 | 2023-06-30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96245A true CN117296245A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5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80010113.7A Pending CN117296245A (zh) | 2022-12-12 | 2023-06-30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96245A (zh) |
-
2023
- 2023-06-30 CN CN202380010113.7A patent/CN11729624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3078B (zh) | 一种保护型隔振器五联蠕变试验机 | |
CN106370532B (zh) | 一种高寒气候户外环境-拉、压、弯载荷耦合试验装置 | |
CN105973799A (zh) | 多试件湿热循环与交变载荷耦合动态试验装置 | |
CN117296245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7203890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7280600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7480373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7396746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7178476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7203891A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204718770U (zh) | 汽车灯前罩测试装置 | |
WO2024124882A1 (zh) | 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 |
CN112903486B (zh) | 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 |
CN212031165U (zh) | 一种测量压缩永久变形的快速安装装置 | |
KR101629782B1 (ko) | 자동차 드럼브레이크의 브레이크슈 접착용 본딩치구 및 본딩테 불량검사장치 | |
CN212748692U (zh) | 一种陶瓷砖胶粘剂拉拔试验设备 | |
CN220991870U (zh) | 一种破碎锤壳体试装配检验装置 | |
CN215115556U (zh) | 一种胶结式沥青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夹具 | |
CN220490554U (zh) | 一种面料弹性检测机构 | |
CN210639267U (zh) | 一种方向盘骨架的导电测量检具 | |
CN221038381U (zh) | 一种光伏检测实验室机械载荷检测平台装置 | |
CN218211116U (zh) | 异形支架快速检验治具 | |
CN219512426U (zh) | 一种凸焊螺母防漏防错快速检测工装 | |
CN218823744U (zh) | 一种光伏玻璃耐热冲击试验用的试验设备 | |
CN221925561U (zh) | 一种电源管理模块异音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