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4746A -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4746A
CN117294746A CN202311160900.8A CN202311160900A CN117294746A CN 117294746 A CN117294746 A CN 117294746A CN 202311160900 A CN202311160900 A CN 202311160900A CN 117294746 A CN117294746 A CN 117294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terogeneous terminal
terminal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09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磊
严澈
方俊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u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yu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u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u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09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47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4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4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5Proxies,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第二异构终端为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该方法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若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第一子网中,则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通过第二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目标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融合通信方案,以在多组网环境中进行异构终端间的数据交换。

Description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简单的语音通信也已经演进为融合通信,融合通信提供了包括电话、传真、文件传输、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协作、即时消息、邮件、短信等在内的多种通信手段。
目前,人们对于融合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用户需要使用通信终端在复杂的多组网环境中与目的终端进行音视频通信时,各网络边界间允许通信的传输协议受到限制以及各终端上所能承载的协议不同,若发起呼叫请求的通信终端和目的终端各自所在的网络环境之间允许的传输协议为特定传输协议,或者发起呼叫请求的通信终端上和目的终端上各自所承载的协议不同,则可能导致传统的融合通信架构无法进行预期的数据交换。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融合通信方案,以在多组网环境中进行异构终端间的数据交换,已经成为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供一种融合通信方案,以在多组网环境中进行异构终端间的数据交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融合通信方法,所述融合通信方法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为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和,检测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所述权限且所述终端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通过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
通过所述级联通信服务基于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通信服务,并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服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所述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时,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存在干预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会话通道中存在所述干预信息,则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可选地,所述干预信息为强拆信令和/或者强插信令,所述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强拆信令断开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和/或者,
基于所述强插信令将发起所述强插信令的第三异构终端加入至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融合通信装置,所述融合通信装置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为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装置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通信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融合通信程序,所述终端设备的融合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融合通信程序,所述融合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为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所述融合通信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第一异构终端向第二异构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转换为符合预设协议的信令(即上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在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第一子网中时,通过第一子网中的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子网中的第二通信服务,其中,第二子网是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子网,然后通过第二通信服务将接收到的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第二异构终端可承载的通信协议中的信令(即上述目标信令),并将目标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从而建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融合通信方案,通过在各子网中分别构建多网级联通信服务以进行各组网下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并将通话的发起终端和目的终端发出的消息统一转换为符合预设协议的信令,以实现对各异构终端各自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兼容,进而实现在多组网环境中进行异构终端间的音视频数据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融合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异构终端类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协议转换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融合通信单呼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融合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终端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是应用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集成有融合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此外,该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第二异构终端为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等。
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融合通信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并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可选地,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在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和,检测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所述权限且所述终端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通过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可选地,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并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
通过所述级联通信服务基于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通信服务,并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服务。
可选地,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还执行如下操作: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并执行如下操作:
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所述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时,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可选地,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的步骤之后,还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存在干预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会话通道中存在所述干预信息,则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可选地,所述干预信息为强拆信令和/或者强插信令,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融合通信程序,并执行如下操作:
基于所述强拆信令断开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和/或者,
基于所述强插信令将发起所述强插信令的第三异构终端加入至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基于上述的终端设备,提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各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当然也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通过部署在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子网(以下称为第一子网以示区分)中的通信服务(以下称为第一通信服务以示区分),将第一异构终端向第二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指令转换为符合预设协议的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异构终端为多组网环境下的任一终端,将该第一异构终端作为音视频通话的发起方,即发起终端,上述第二异构终端为多组网环境下除上述第一异构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将该第二异构终端作为音视频通话的目的方,即目的终端。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异构终端呼叫第二异构终端。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融合通信架构示意图,融合通信系统包括各类异构终端和各种服务平台,其中,A类终端、B类终端和C类终端标识所承载的通信协议不同的各类终端,调度台也可以理解为一类终端,用于管理各类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分配,另外,本申请采用基于SIP协议的音视频通信融合,在每个子网下搭建了SIP(Sessioninitializ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通信服务、IM服务和后台服务,示例性地,图3中的A网为上述第一子网,B网为上述第二子网。各类终端通过SIP通信服务、IM服务和后台服务构成的通信模块与SIP跨网级联服务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通信服务包括SIP通信服务、IM服务和后台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组网环境下,若某个子网下不需要挂在各类异构终端,那么只需部署SIP级联服务,无需部署整个服务平台的相关程序,即无需部署上述通信模块。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异构终端类型示意图,从终端类型上看,本申请融合通信系统可以支持POC、PDT、移动执法记录仪、IP电话、视频监控、无人机等设备,在融合通信系统中,调度台与各异构终端进行联动,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融合通信系统在对异构终端的支持上,在各子网的后台通信服务的前置机上通过协议转换模块将各类终端各自支持的通信协议实配转换为统一融合通信协议,即上述预设协议,具体为SIP协议,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协议转换架构示意图,各类终端各自支持的通信协议包括SIP协议、GB28181协议、webRTC协议、私有协议和webSocket协议等,通过协议转换实配器将各类协议转换为SIP协议,以在预先搭建的服务平台上采用SIP信令进行信息交互,同样的,在通过服务平台将SIP信令发送至目的终端时,需要通过协议转换适配器将SIP信令转换为目的终端支持的协议,另外,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协议和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协议用于交换各子网发出的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协议转换模块作为一种用于多角色转换的模块,该协议转换模块对于各类异构终端而言,充当的是服务端的角色,而对于基于SIP协议统一的通信服务而言,充当的是客户端的角色。
步骤S20,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若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第一子网下,则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部署在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的通信服务(以下成为第二通信服务以示区分)。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1,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服务检测第二异构终端是否在第一子网中,即检测发起终端和目的终端是否在同一子网下,若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在第一子网中,则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同子网下的第二异构终端,从而建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若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第一子网下,那么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异构终端为A网下的终端,以下称为A网终端,通过A网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确定A网终端所要呼叫的终端,也就是上述第二异构终端。第一通信服务中的SIP通信服务,以下称为A网通信服务,在A网通信服务接收到A网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之后,融合通信系统通过A网通信服务查询本地维护的用户路由表,以检测第二异构终端是否在本子网中,当A网通信服务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在本子网下,那么直接下发invite信令(即上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至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A网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中,“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A10,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其中,该级联通信服务为连接两个子网的服务平台。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A网通信服务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本子网下,则将invite信令转发到其他子网的通信服务或级联通信服务。
步骤A20,通过所述级联通信服务基于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通信服务,并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通过级联通信服务基于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异构终端所在子网下部署的第二通信服务,并将该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级联通信服务在接收到A网通信服务发出的invite信令之后,在本地用户路由表中查询第二异构终端的信息,确定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子网,假设第二异构终端是B网下的终端,那么通过级联通信服务将上述invite信令发送至B网通信服务,然后由B网通信服务将invite信令转发至B网下部署的后台服务,通过后台服务中的协议转换适配器将invite信令转换为第二异构终端支持的协议类型的信令,并将转换后得到的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A网通信服务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本子网下时,通过A网通信服务将invite信令发送至其他子网通信服务,通过其他子网通信服务查询器本地的用户路由表,以判断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网络,即通过逐个遍历的方式查询各子网通信服务下的各异构终端,直到确定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网络,即B网,然后通过B网下部署的SIP通信服务发送invite信令至B网下部署的后台服务,通过后台服务中的协议转换适配器将invite信令转换为第二异构终端支持的协议类型的信令,并将转换后得到的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
步骤S30,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通过第二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第二异构终端所支持的协议类型的信令(以下成为目标信令以示区分),将目标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中,“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301,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
步骤S302,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所述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时,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服务中的后台服务将目标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然后检测第一异构终端是否接收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若检测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返回信令,则确定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即可以开始音视频通话,当某一端挂断时,则发起一个BYE消息给到对端,收到对端的200OK响应后,那么该通话即完成了结束的信令流程。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B网终端(即上述第二异构终端)接收到A网终端发出的invite信令之后,先按照invite信令的原路径返回发送180Ringing信令至A网终端,然后再发送200OK的消息至A网终端,此时,确定两个终端呼叫的信令完成,可以开始进行音视频通话,双方进行通话时,采用信令协商后的地址进行媒体流的传输交换,其协议采用RTP/RTCP进行承载传输。另外本申请中对媒体流的传输路径是可以经过中心服务器进行转发或转码的。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通过部署在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的第一通信服务,将第一异构终端向第二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指令转换为符合预设协议的信令;通过第一通信服务检测第二异构终端是否在第一子网中,即检测发起终端和目的终端是否在同一子网下;若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在第一子网中,则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同子网下的第二异构终端,从而建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若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第一子网下,则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其中,该级联通信服务为连接两个子网的服务平台,然后通过级联通信服务基于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异构终端所在子网下部署的第二通信服务,并将该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通过第二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第二异构终端所支持的协议类型的目标信令,通过第一通信服务中的后台服务将目标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然后检测第一异构终端是否接收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若检测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返回信令,则确定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即可以开始音视频通话,当某一端挂断时,则发起一个BYE消息给到对端,收到对端的200OK响应后,那么该通话即完成了结束的信令流程。
如此,本申请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第一异构终端向第二异构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转换为符合预设协议的信令(即上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在检测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第一子网中时,通过第一子网中的第一通信服务将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子网中的第二通信服务,其中,第二子网是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子网,然后通过第二通信服务将接收到的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第二异构终端可承载的通信协议中的信令(即上述目标信令),并将目标信令发送至第二异构终端,从而建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融合通信方案,通过在各子网中分别构建通信服务以进行各组网下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并将通话的发起终端和目的终端发出的消息统一转换为符合预设协议的信令,以实现对各异构终端各自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兼容,进而实现在多组网环境中进行异构终端间的音视频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B10,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和,检测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
步骤B20,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所述权限且所述终端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通过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检测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并检测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在监测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呼叫权限且第二异构终端在线时,允许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融合通信系统中的异构终端发起呼叫之前,每个终端均需先进行登录和通信侧的信令注册,终端登录与信令注册成功之后,终端的状态会随之变更,而终端状态的实时情况,通过SIP协议中的message句柄进行各个子网下后台服务间的数据交换,达到实时的数据同步效果,其中,上述终端状态为在线状态或者离线状态。A网终端要呼叫B网终端时,首先需要发起请求询问后台,发起终端是否具备呼叫对端终端的权限,若具备该呼叫权限,则允许终端向本地通信服务发起invite信令请求。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融合通信单呼流程示意图,首先,A网终端和B网终端登录到各自子网下的后台服务中,并在各自子网下的通信服务中完成SIP信令注册;在A网终端发起呼叫B网终端的呼叫请求之前,先由A网后台服务判断A网终端是否具有呼叫B网终端的权限;若检测到A网终端具备权限,则发送invite信令至A网通信服务;通过A网通信服务查询本地用户路由表,检测B网终端不在A网下,则将invite信令发送至A网和B网之间的级联通信服务;通过级联通信服务检测到B网终端在本地用户路由表中,则将invite信令转发至B网通信服务;通过B网通信服务将invite信令发送至B网终端;B网终端基于接收到的invite信令按照原路径返回180Ringing消息和200OK消息至A网终端,至此,A网终端和B网终端可以开始音视频通话,并通过RTP/RTCP进行两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然后,B网终端发起Bye消息至A网终端,在A网终端基于接收到的Bye消息返回200OK消息至B网终端后,确定A网终端和B网终端之间的通话结束。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组呼、广播和视频会议,则是在单呼的流程前面增加了创建会议、邀请成员的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通过检测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并检测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在监测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呼叫权限且第二异构终端在线时,允许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如此,本申请通过在融合通信系统中发起音视频通话之前,确保各异构终端的登录/注册情况,并设置通信权限判断,从而提高了融合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和/或者第二实施例,提出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02之后,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C10,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存在干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检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出现其他异构终端发起的干预信息。
步骤C20,若检测到所述会话通道中存在所述干预信息,则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在检测到会话通道中出现干预信息时,基于该干预信息对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干预信息为强拆信令和/或者强插信令,上述步骤C20中,“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可以包括:
步骤C201,基于所述强拆信令断开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和/或者,
步骤C202,基于所述强插信令将发起所述强插信令的第三异构终端加入至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在本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在检测到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的会话通道中出现强拆信令时,控制该会话通道断开,即断开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检测到会话通道中出现强插信令时,将发起强插信令的异构终端(以下称为第三异构终端以示区分)加入至会话通道,即形成三方会话。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方终端可以通过在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的会话通道中,干预发起BYE的消息,实现对通话中的两端或多端的强拆;第三方终端可以在第三方终端所在子网中搭建的后台服务对某个调度台发起invite信令,以及该信令的完整后续流程,实现对通话中的两端或多端的强插。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融合通信系统检测两端会话通道中出现强插信令,那么将发起该强插信号的第三方加入当前通话中,形成三方会话,然后检测到三方会话通道中出现强拆信令,则将该三方会话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信服务提供对每个语音或视频通话的内容进行录制,并支持将录制后的媒体文件以文件方式在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服务上进行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通过检测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出现其他异构终端发起的干预信息;在检测到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的会话通道中出现强拆信令时,控制该会话通道断开,即断开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检测到会话通道中出现强插信令时,将发起强插信令的第三异构终端加入至会话通道,即形成三方会话。
如此,本申请通过采用中心服务话的结构,提升了服务平台测对异构终端测的管控能力。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通信装置,融合通信装置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第二异构终端为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
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融合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融合通信装置包括:
转换模块10,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检测模块20,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通信连接模块30,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可选地,本申请融合通信装置,还包括:
双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和,检测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所述权限且所述终端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通过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可选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级联通信服务基于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通信服务,并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服务。
可选地,本申请融合通信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通信连接模块30,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所述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时,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可选地,本申请融合通信装置,还包括:
干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存在干预信息;
干预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会话通道中存在所述干预信息,则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可选地,干预信息为强拆信令和/或者强插信令,干预模块,包括:
第一干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强拆信令断开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和/或者,
第二干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强插信令将发起所述强插信令的第三异构终端加入至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融合通信程序,上述融合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融合通信程序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本申请融合通信程序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本申请融合通信方法的步骤,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TWS耳机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方法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为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是否具备呼叫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权限,和,检测所述第二异构终端的终端状态是否为在线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具备所述权限且所述终端状态为所述在线状态,则通过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至第一通信服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级联通信服务;
通过所述级联通信服务基于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确定第二通信服务,并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服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基于所述目标信令发出的返回信令时,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会话通道中是否存在干预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会话通道中存在所述干预信息,则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预信息为强拆信令和/或者强插信令,所述基于所述干预信息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强拆信令断开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和/或者,
基于所述强插信令将发起所述强插信令的第三异构终端加入至所述会话通道,以对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干预。
8.一种融合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装置应用于融合通信系统,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异构终端和第二异构终端,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为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要呼叫的目的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装置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转换为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一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一子网中;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不在所述第一子网中,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发送至第二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部署在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在的第二子网中;
通信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服务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信令转换为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目标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异构终端和所述第二异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信令的协议类型为所述第二异构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协议的类型。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融合通信程序,所述融合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融合通信程序,所述融合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60900.8A 2023-09-07 2023-09-07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947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0900.8A CN117294746A (zh) 2023-09-07 2023-09-07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0900.8A CN117294746A (zh) 2023-09-07 2023-09-07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4746A true CN117294746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0900.8A Pending CN117294746A (zh) 2023-09-07 2023-09-07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474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911A (zh) * 2014-11-07 2016-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395284A (zh) * 2021-06-16 2021-09-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场景的语音服务实时匹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6808A (zh) * 2021-08-12 2021-12-03 杭州网易智企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会议的融合通信方法、网关、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273A (zh) * 2022-08-12 2022-11-11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协议转换音视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7812214A (zh) * 2023-12-27 2024-04-02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冷源监控融合通信调度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911A (zh) * 2014-11-07 2016-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395284A (zh) * 2021-06-16 2021-09-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场景的语音服务实时匹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6808A (zh) * 2021-08-12 2021-12-03 杭州网易智企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会议的融合通信方法、网关、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273A (zh) * 2022-08-12 2022-11-11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协议转换音视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7812214A (zh) * 2023-12-27 2024-04-02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冷源监控融合通信调度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8138B2 (en) Instant cal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60255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VOIP call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EP2150013B1 (en) System,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pecial calling services
US2013017952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a group session
US20150163295A1 (en) VVoIP CALL TRANSFER
US8799478B2 (en) Web services and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endpoint for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CN108881149B (zh) 一种可视电话设备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EP2381617B1 (en) A method for calling a conference when hard terminals have been bound to pc clients, a login server thereof, a conference server thereof and a pc client thereof
US105671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erence messaging between telephony devices in a first network and devices connected to a second network
US9071690B2 (en) Call transfer processing in SIP mode
CN103618747A (zh) 一种实现sip信息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EP4216511A1 (en) Conference system
KR101080383B1 (ko) 브이오아이피 호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브이오아이피 통신 시스템
CN117294746A (zh) 融合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11731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er and medium on notification of session status
US20140211788A1 (en) Method and a system to discover and establish an enrich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a voice call
US8606243B2 (en) Mobile network system and guidance message providing method
CN109067659B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路由器及会话系统
US20120163371A1 (en) Telephone System, Call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KR100815560B1 (ko) 이동통신망에서 영상 통화 연결음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6400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page multimedia message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terminal and multimedia message proxy server
US8630254B2 (en) Telephone line switching apparatus, telephone line switching system, telephone relay system, telephone relay method, telephone relay program
KR100493100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터넷기반 음성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방법
US20110249669A1 (en) Method for service inter-working and session channel establishment, inter-working selection function module and device
WO2012147248A1 (ja) 通話連動システム、宅内制御装置、通話連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