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3424B -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3424B
CN117293424B CN202311580717.3A CN202311580717A CN117293424B CN 117293424 B CN117293424 B CN 117293424B CN 202311580717 A CN202311580717 A CN 202311580717A CN 117293424 B CN117293424 B CN 117293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xpansion force
data
chang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07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93424A (zh
Inventor
吴凯
孙龙
陈志山
朱翠翠
林真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07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3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3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3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93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3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3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transmittance, scattering or luminescence in 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when it is stressed, e.g. by photoelastic stress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visible light, ultraviolet
    • G01L1/24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when it is stressed, e.g. by photoelastic stress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visible light, ultraviolet the material being an optical fib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该电池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光纤传感器的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光纤传感器的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其中,光纤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分别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第一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第二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基于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确定电池荷电变化的电池数据。由此,可有效缓解因电池数据异常导致电池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等不利风险,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能力、高工作电压、环保性以及低自放电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温度过高或者电池膨胀力较大,甚至会超过设计允许最大值,从而导致容量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因此可通过确定电池数据的变化情况,以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电池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光纤传感器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光纤传感器的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其中,光纤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分别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第一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第二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基于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确定电池荷电变化的电池数据。由此,光纤传感器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且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分别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可通过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一根光纤传感器即可得到电池在荷电变化中的电池数据,缓解由于多根光纤传感器所导致的较高成本问题,并且还可有效缓解因电池数据异常导致电池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等不利风险,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确定电池荷电变化的电池数据的步骤包括:建立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与第一模式下的第一温度系数和第一应力系数之间的第一关系式;建立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与第二模式下的第二温度系数和第二应力系数之间的第二关系式;对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进行求解,得到电池荷电变化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数据。由此,通过建立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并对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进行求解,即可快速且准确地得到电池荷电变化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数据,可进一步预防由于电池温度和/或膨胀力过高导致的不利后果,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若电池温度数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发出热失控预警。由此,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缓解由于电池温度过高导致出现热失控的风险,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进行求解,得到电池荷电变化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数据的步骤之后,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获取电池的电池健康数据以及在电池健康数据下荷电变化的最大膨胀力,得到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将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电池的膨胀力变化方程;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由此,将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电池的膨胀力变化方程,能够根据膨胀力变化方程预测电池的健康状态,以对电池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第一预设健康值的膨胀力预测值;将膨胀力预测值和第一预设健康值对应膨胀力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由此,通过膨胀力变化方程即可得到第一预设健康值的膨胀力预测值,并将膨胀力预测值与膨胀力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从而可通过简单方式预测出电池的健康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若膨胀力预测值小于或等于对应的膨胀力阈值,则确定电池为膨胀力未超限状态;若膨胀力预测值大于对应的膨胀力阈值,则确定电池为膨胀力超限状态。由此,将膨胀力预测值和膨胀力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膨胀力预测值较大时,确定电池处于膨胀力超限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非健康状态,当膨胀力预测值较小时,确定电池处于膨胀力未超限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健康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确定膨胀力变化方程在第二预设健康值处的变化率;将变化率与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析锂状态。由此,通过确定膨胀力变化方程在第二预设健康值处的变化率,并将变化率与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池的析锂状态,从而可通过简单方式判断出电池的析锂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析锂状态的步骤包括:若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确定电池处于未析锂状态;若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确定电池处于析锂状态。由此,将变化率和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变化率较大时,确定电池处于析锂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非健康状态,当变化率较小时,确定电池处于未析锂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健康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设备,电池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电池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池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光纤传感器和电池管理设备,光纤传感器具有至少两种模式,电池管理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电池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外壳、光纤传感器和电池管理设备,光纤传感器设置于外壳内,光纤传感器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分别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电池管理设备与光纤传感器连接,电池管理设备用于基于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中心波长确定电池数据。由此,光纤传感器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通过一根光纤传感器即可得到电池在荷电变化中的电池数据,缓解由于多根光纤传感器所导致的较高成本问题,并且还可有效缓解因电池数据异常导致电池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等不利风险,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纤传感器包括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由此,通过一根该光纤传感器即可实时解耦监控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池温度和膨胀力,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光学解调器,光学解调器与电池管理设备通信连接,光学解调器用于发出光至光纤传感器,以及接收光纤传感器回传的光。由此,可通过光学解调器对光进行解调,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电池管理设备根据相关数据得到电池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环形器,光纤传感器用于反射部分光至光学解调器,透射部分光至环形器,环形器用于将光纤传感器透射的部分光反射至光学解调器。由此,通过设置环形器将部分透射的光反射至光学解调器,可便于光学解调器同时接收两种光束并进行解调处理,提高光学解调器的解调效率,以及便于电池管理设备根据相关数据得到电池数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光纤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变化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确定电池健康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池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池管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本领域中所提到的电池按是否可充电可以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一次性电池(Primary Battery)也称为“用完即弃”电池及原电池,因为它们的电量耗尽后,无法再充电使用,只能丢弃。可充电电池又称为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或二级电池、蓄电池。可充电电池的制造材料和工艺与一次电池不同,其优点是在充电后可多次循环使用,可充电电池的输出电流负荷力要比大部分一次性电池高。目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的类型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倍~2倍)、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因而即使价格相对较高,仍然得到了普遍应用。锂离子电池目前也广泛应用于纯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用于这种用途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相对略低,但有较大的输出、充电电流,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成本较高。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电池是指可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下文中将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来描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实施方式对于其他任意适当类型的可充电电池都是适用的。本申请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提到的电池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适当的装置中来为该装置供电。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其中,用电装置可包括电池,用电装置可通过电池提供电能以实现对应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可包括电池包。
请参照图1,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2,电池包2可以设置在车辆1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包2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包2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车辆1还可以包括控制器3和马达4,控制器3用来控制电池包2为马达4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2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为了提高用电装置的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参见图2,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电池包的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柱形或其他任意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包2可包括箱体20和电池10,电池10容纳于箱体20内。箱体20用于为电池1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2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相互盖合,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10的容纳空间。第二部分2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21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部分21盖合于第二部分22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21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22的开口侧。
电池10可以包括电池单体,在电池包2中,电池单体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20内;当然,电池包2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20内。电池包2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包2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电连接。
电池单体的制作方式包括叠片式和卷绕式,即电池单体分为叠片电池和卷绕电池两种。叠片电池集流效果均匀,电池内阻较小,比功率大,但为了提高精度,对模具精度要求极高,设备投入高,而且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卷绕电池制作简单,制片、装配过程对设备精度要求一般,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在性能方面,卷绕电池拥有卓越的高低温性能,充电非常迅速,拥有超长寿命,平稳的高输出电压,结构坚固、抗震性强。
电池10还可同时包括电池单体和其他的功能部件,示例性地,电池10还可同时包括控制芯片和/或传感器等等。
然而,电池10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数据会不断变化,例如电池温度过高或者电池膨胀力较大,甚至会超过设计允许最大值,从而导致容量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因此可通过确定电池数据的变化情况,以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
为解决相关实施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参见图3,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电池10包括外壳100、光纤传感器200和电池管理设备300,光纤传感器200设置于外壳100内,光纤传感器200的中心波长能够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电池管理设备300可采集光纤传感器200的中心波长变化的相关数据等等。
外壳100可形成有用于容纳裸电芯以及其他功能性部件的空间,具体地,外壳100可包括端盖和壳体,端盖是指盖合于壳体的开口处以隔绝壳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部件。不限地,端盖的形状可以与壳体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可选地,端盖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材质(如铝合金)制成,这样,端盖在受挤压碰撞时就不易发生形变,使电池单体能够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能也可以有所提高。端盖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可以用于与裸电芯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10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可以包括极柱。极柱可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用于电流的输出以及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泄放内部压力的防爆件。端盖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端盖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可以用于隔离壳体内的电连接部件与端盖,以降低短路的风险。示例性的,绝缘件可以是塑料、橡胶等。
壳体是用于配合端盖以形成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其中,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裸电芯、电解质以及其他部件。壳体和端盖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和壳体一体化,具体地,端盖和壳体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的内部时,再使端盖盖合壳体。壳体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具体地,壳体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极组件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壳体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光纤传感器200为多模式的光纤传感器,具体地,光纤传感器200至少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分别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
示例性地,在一些典型的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的光谱图中,其具有多个波峰,每一个峰就代表一种模式,其中模式的种类可分为core模(纤芯模),ghost模(鬼模)以及包层模式,上述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从中任选两种模式。
结合图4,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光纤传感器的两个模式中心波长变化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传感器200至少具有两种模式,图中实线部分表示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虚线部分表示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在第一模式下,光纤传感器200的初始中心波长为λ11,当光纤传感器200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后,其在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当光纤传感器200受到如温度和/或应力影响后,其中心波长会从λ11转变为λ12,此时光纤传感器200的中心波长变化则为λ11和λ12之差。在第二模式下,光纤传感器200的初始中心波长为λ21,当光纤传感器200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后,其在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当光纤传感器200受到如温度和/或应力影响后,其中心波长会从λ21转变为λ22,此时光纤传感器200的中心波长变化则为λ21和λ22之差。
电池管理设备300与光纤传感器200连接。电池管理设备300可位于外壳100的内部或者外部,电池管理设备300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或者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 Unit,BMU),或者还可以是车辆或者储能系统的中控平台等等控制器。一个电池管理设备300可同时作用于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电池管理设备300可与光纤传感器200通信连接,例如电池管理设备300可直接与光纤传感器200有线通信连接,或者光纤传感器200与其他设备连接,电池管理设备300再与其他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等等。其中,无线通信可包括蓝牙通信、射频通信或光通信等等。
电池管理设备300用于基于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中心波长确定电池数据。电池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膨胀力数据、电池温度数据等等。光纤传感器200位于外壳100内,对光纤传感器200的中心波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电池温度的改变和电池应力的改变,电池温度的改变和电池应力的改变主要在于电池10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电池应力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电池10使用之后会发生膨胀导致。当电池管理设备300得到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中心波长,利用温度和应力分别对两种模式下的中心波长的不同影响确定出电池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光纤传感器200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通过一根光纤传感器200即可得到电池10在荷电变化中的电池数据,缓解由于多根光纤传感器200所导致的较高成本问题,并且还可有效缓解因电池数据异常导致电池10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等不利风险,提高电池10使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光纤传感器200包括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可包括包层和纤芯,包层包覆于纤芯的外侧,包层的径向尺寸可小于或等于125μm,例如包层的径向尺寸可为50μm、40μm、30μm、60μm、55μm、45μm等等。
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特定位置制成折射率周期分布的光栅区,该光栅区相对于纤芯倾斜,倾斜角度可位于1°至45°。光入射至光纤传感器200时,特定波长的光波在光栅区将被反射,部分波长的光波将透射,透射光可至少形成光纤传感器200的两种模式。其中光栅区的长度不做限制,可介于0.1cm至1cm之间。透射的中心波长信号跟光栅周期和纤芯的有效折射率有关。将光栅区用作传感区,当被传感物质温度、结构或者位置发生变化时,光栅的周期或者纤芯膜的有效折射率将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纤传感器200至少两个模式的中心波长。由此,便于通过一根光纤传感器200即可得到电池10在荷电变化中的电池数据,缓解由于多根光纤传感器200所导致的较高成本问题。
参见图5,图5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电池10还包括光学解调器400,光学解调器400与电池管理设备300通信连接,光学解调器400用于发出光至光纤传感器200,以及接收光纤传感器200回传的光。光学解调器400可以用于将光纤传感器200采集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以便于电池管理设备300采集并处理。示例性地,光学解调器400可包括光源、光电探测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光源可用于发出宽谱光从光纤一端传输至光纤传感器200的光栅区,并从光纤另一端透射传出,此时透射光就包含了电池的数据信息。光学解调器400的光电探测部分接收透射光,光电探测部分将透射的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部分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以将处理后的电信号传输至电池管理设备300。由此,可通过光学解调器400对透射光进行读取,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电池管理设备300根据相关数据得到电池数据。
进一步地,电池10还包括环形器500,光纤传感器200用于反射部分光至光学解调器400,透射部分光至环形器500,环形器500用于将光纤传感器200透射的部分光传输至光学解调器400。环形器500可以为光纤环形器500,其主要可用于实现单根光纤上的双向光信号传输,环形器500可位于光纤传感器200的尾端,光纤传感器200部分的光被反射以被光学解调器400接收,其余部分的光可透射光纤传感器200,并从光纤传感器200的尾端出射至环形器500,环形器500将光纤传感器200尾端出射的光传输至光学解调器400接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对光纤传感器200本身进行改造以代替环形器500的功能,具体在光纤传感器200尾端端面设置反射涂层,例如端面沉积一层SiO2、银、或金,利用涂层的高反射特性,将光纤传感器200带有电池信息的透射光反射,使其再次原路返回传输至光学解调器400。通过设置反射涂层,无需再次将光纤传感器200尾端再次引出电池,也无需使用环形器连接光纤尾端接收传输透射信号,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器件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可包括设置于外壳100内的电极组件,光纤传感器200与电极组件连接。电极组件是电池1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外壳100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离件。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极组件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在电池10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发生反应,极耳连接电极端子以形成电流回路。电极组件作为电池10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长期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温度较高、部分位置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等现象,导致出现电解液浸润困难,循环跳水,甚至析锂,极片断裂等风险。
进一步地,电极组件可包覆至少部分光纤传感器200设置,或者至少部分光纤传感器200与电极组件的外表面连接。电极组件可为卷绕或者层叠放置,示例性地,当电极组件呈卷绕式时,光纤传感器200可位于电极组件的初始卷绕位置,或者位于电极组件卷绕的中间位置,或者位于电极组件的外表面。示例性地,当电极组件为层叠式时,光纤传感器200可位于电极组件的内部或者外表面,具体地,光纤传感器200可位于电极组件的较大表面的表面或者位于侧边拐角处。
为解决相关实施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电池管理方法可应用于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电池,参见图6,图6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601~步骤S602。
步骤S601:获取光纤传感器的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光纤传感器的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
光纤传感器具有至少两种模式,具体可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分别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可通过检测得到。如图4所示,图中实线部分表示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虚线部分表示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在第一模式下,光纤传感器的初始中心波长为λ11,当光纤传感器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后,其在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当光纤传感器受到如温度和/或应力影响后,其中心波长会从λ11转变为λ12,此时光纤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变化则为λ11和λ12之差。在第二模式下,光纤传感器的初始中心波长为λ21,当光纤传感器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后,其在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当光纤传感器受到如温度和/或应力影响后,其中心波长会从λ21转变为λ22,此时光纤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变化则为λ21和λ22之差。
其中,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第一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第二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电池SOC即为电池荷电状态,其是用来反映电池的剩余容量,其数值上定义为电池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号表示。如100%SOC指电池处于满电状态,0%SOC指电池处于完全放电状态。在电池的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电池SOC会发生变化,即电池会发生荷电变化。电池内部的状态(如电池的内部温度和膨胀力)会随着电池的荷电变化而变化,例如在电池持续充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部的温度会随之增加等。当电池从一个荷电值变为另一个荷电值后,电池的内部状态随之改变,从而分别影响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以及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例如电池从0%SOC充电至100%SOC后,电池的温度和膨胀力均会发生变化。
步骤S602:基于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确定电池荷电变化的电池数据。
电池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膨胀力数据、电池温度数据等等。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在第一模式下产生,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在第二模式下产生,由于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为同一光纤传感器的不同模式,那么影响第一中心波长变化的因素和影响第二中心波长变化的因素相同,可分别通过测量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波长变化规律,从而建立矩阵,进而通过解析矩阵得到电池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光纤传感器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通过一根光纤传感器即可得到电池在荷电变化中的电池数据,缓解由于多根光纤传感器所导致的较高成本问题,并且还可有效缓解因电池数据异常导致电池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等不利风险,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确定电池荷电变化的电池数据的步骤包括:建立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与第一模式下的第一温度系数和第一应力系数之间的第一关系式;建立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与第二模式下的第二温度系数和第二应力系数之间的第二关系式;对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进行求解,得到电池荷电变化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数据。
具体地,第一关系式可为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表示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表示第一应力系数,/>表示第一温度系数,F表示膨胀力数据,T表示电池温度数据。
第二关系式可为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表示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表示第二应力系数,/>表示第二温度系数,F表示膨胀力数据,T表示电池温度数据。
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可通过检测得到,第一应力系数、第二应力系数、第一温度系数和第二温度系数可通过实验获取得到。通过将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进行组合,形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并对该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电池荷电变化中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 。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建立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并对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进行求解,即可快速且准确地得到电池荷电变化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数据,可进一步预防由于电池温度和/或膨胀力过高导致的不利后果,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若电池温度数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发出热失控预警。预设温度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预设温度阈值介于60℃至75℃,具体地,预设温度阈值为60℃、65℃、70℃、73℃或75℃等等。当电池温度较大时,电池可能出现热失控的风险,从而发出热失控预警,以提醒用户进行预处理。其中,热失控预警包括但不限于语音提示、显示提示等等。由此,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缓解由于电池温度过高导致出现热失控的风险,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参见图7,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确定电池健康状态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701~步骤S703。
步骤S701:获取电池的电池健康数据以及在电池健康数据下荷电变化的最大膨胀力,得到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
电池健康数据可通过电池管理设备采集得到,电池健康数据(SOH)可反应电池健康度,即电池满充容量相对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例如新电池的电池健康度为100%SOH,退役动力电池的健康度一般为80%SOH。电池在长期使用之后电池健康度会逐渐降低,电池健康度降低会影响电池在不同荷电值状态下的膨胀力,在电池的健康度为特定值时,可在该特定值的基础上进行充放电,从而得到在该特定值的基础上的多个膨胀力数据,在多个膨胀力数据中选取最大膨胀力数值,以将该电池健康度下的最大膨胀力数据与该电池健康度作为一组膨胀力拟合数据,重复该步骤,得到不同电池健康度下对应的最大膨胀力,从而得到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示例性地,当电池健康度为100%SOH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并在充放电过程中进行膨胀力检测,从而得到在健康度为100%SOH时的膨胀力数据,然后在该膨胀力数据中选取最大膨胀力,以得到健康度为100%SOH时对应的最大膨胀力,并作为一组膨胀力拟合数据;由此类推,当电池健康度降低至99%SOH,得到电池健康度为99%SOH时对应的最大膨胀力;当电池健康度降低至(100-n)%SOH,得到健康度为(100-n)%SOH时对应的最大膨胀力,从而得到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
步骤S702:将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电池的膨胀力变化方程。
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可以包括:电池从一电池健康度下降至另一电池健康度过程中所有的电池健康度和最大膨胀力所组成的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将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进行拟合,即可得到以电池健康度为自变量,膨胀力为因变量的膨胀力变化方程,可通过电池的膨胀力变化方程预测出电池健康度达到特定值时,电池对应的膨胀力。
步骤S703: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
电池的健康状态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是否存在膨胀力超限的情况,或者电池是否存在析锂的状态等等。在确定膨胀力变化方程之后,即可得到其余的电池健康度对应的膨胀力数据,以及膨胀力变化方程中在不同位置处的斜率,从而确定出电池的健康状态。其中,随着电池健康度发生变化,可实时对膨胀力变化方程进行更新,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出电池的健康状态。由此,将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电池的膨胀力变化方程,能够根据膨胀力变化方程预测电池的健康状态,以对电池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步骤S703)的步骤包括: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第一预设健康值的膨胀力预测值;将膨胀力预测值和第一预设健康值对应膨胀力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
第一预设健康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第一预设健康值为80%SOH、70%SOH等等,第一预设健康值还可根据电池当前的健康值进行确定,例如电池的当前健康值为80%SOH时,第一预设健康值可在当前健康值的基础上降低一预设下降值,预设下降值可为1%SOH,即若电池的当前健康值为80%SOH时,第一预设健康值为79%SOH。在确定第一预设健康值之后,可直接将第一预设健康值代入膨胀力变化方程,从而得到第一预设健康值对应的膨胀力预测值。膨胀力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电池健康度对应的膨胀力阈值可不同,膨胀力阈值可以为对应的电池健康度所能允许的最大膨胀力规格。将膨胀力预测值和对应的膨胀力阈值进行比较,即可确定出电池的健康状态。由此,可通过简单方式预测出电池的健康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若膨胀力预测值小于或等于对应的膨胀力阈值,则确定电池为膨胀力未超限状态;若膨胀力预测值大于对应的膨胀力阈值,则确定电池为膨胀力超限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健康值为70%SOH时,对应的膨胀力阈值为F1,所预测得到的膨胀力预测值为F2,当F2大于F1时,说明电池在电池健康度为第一预设健康度值时处于膨胀力未超限状态,可预测电池健康度降低至第一预设健康值时,电池处于健康状态。当F2小于F1时,说明电池在电池健康度为第一预设健康度值时处于膨胀力超限状态,可预测电池健康度降低至第一预设健康值时,电池处于非健康状态,可能出现电池跳水、极片或电芯破裂等不利风险。由此,将膨胀力预测值和膨胀力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膨胀力预测值较大时,确定电池处于膨胀力超限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非健康状态,当膨胀力预测值较小时,确定电池处于膨胀力未超限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健康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基于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步骤S903)的步骤包括:确定膨胀力变化方程在第二预设健康值处的变化率;将变化率与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析锂状态。
可通过对膨胀力变化方程进行微分处理,得到膨胀力随电池健康度的变化率。第二预设健康值可等于电池当前的健康值,且第二预设值可≤95%SOH。在获取第二预设健康值之后,即可通过对膨胀力变化方程进行微分处理,得到膨胀力变化方程在第二预设健康值处的变化率。预设变化率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电池健康度对应的预设变化率阈值可不同。将变化率和对应的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即可确定出电池是否处于析锂状态。由此,通过确定膨胀力变化方程在第二预设健康值处的变化率,并将变化率与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池的析锂状态,从而可通过简单方式判断出电池的析锂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电池的析锂状态的步骤包括:若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确定电池处于未析锂状态;若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确定电池处于析锂状态。
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健康值为90%SOH时,对应的变化率为R1,对应的预设变化率阈值为R2。当R1大于R2时,说明电池在电池健康度为第二预设健康度值时处于析锂状态,可判断电池健康度降低至第二预设健康值时,电池处于非健康状态。当R1小于R2时,说明电池在电池健康度为第二预设健康度值时处于未析锂状态,可判断电池健康度降低至第二预设健康值时,电池处于健康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中间变化率阈值,中间变化率阈值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当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且小于中间变化率阈值时,电池处于轻微析锂状态;当变化率大于中间变化率阈值时,电池处于严重析锂状态。由此,将变化率和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变化率较大时,确定电池处于析锂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非健康状态,当变化率较小时,确定电池处于未析锂状态,即准确得出电池处于健康状态,便于对电池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为解决相关实施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参见图8,图8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池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电池系统600包括电池单元101、光纤传感器200和电池管理设备300,光纤传感器200具有至少两种模式,电池管理设备300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
电池单元101可以为电池单体或者电池包等需要进行测试的储能元件,光纤传感器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电池管理设备300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或者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 Unit,BMU),或者还可以是车辆或者储能系统的中控平台等等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池管理装置,本申请的电池管理装置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移动设备,还可以为由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相互配合的系统。相应地,移动设备包括的各个部分,例如各个单元、子单元、模块、子模块可以全部设置于服务器中,也可以全部设置于移动设备中,还可以分别设置于服务器和移动设备中。
进一步地,上述服务器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器的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解决相关实施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设备,参阅图9,图9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池管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电池管理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和存储器320,存储器32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1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
其中,处理器3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3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其可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呈现,本申请提出一种承载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请参阅图10,图10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700包括计算机程序710,其可被执行以实现上述电池管理方法。
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700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
另外,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该存储装置可以为如U盘、光盘、服务器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终端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 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只读存储器(ROM ),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 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5)

1.一种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光纤传感器的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和所述光纤传感器的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其中,所述光纤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所述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所述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所述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二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
建立所述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一模式下的第一温度系数和第一应力系数之间的第一关系式;
建立所述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二模式下的第二温度系数和第二应力系数之间的第二关系式;
对所述第一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关系式进行求解,得到所述电池荷电变化的膨胀力数据和电池温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温度数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发出热失控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的电池健康数据以及在所述电池健康数据下荷电变化的最大膨胀力,得到多组膨胀力拟合数据;
将多组所述膨胀力拟合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所述电池的膨胀力变化方程;
基于所述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所述电池的健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所述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第一预设健康值的膨胀力预测值;
将所述膨胀力预测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健康值对应膨胀力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池的健康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膨胀力预测值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膨胀力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为膨胀力未超限状态;
若所述膨胀力预测值大于对应的所述膨胀力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为膨胀力超限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膨胀力变化方程确定所述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膨胀力变化方程在第二预设健康值处的变化率;
将所述变化率与预设变化率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池的析锂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池的析锂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处于未析锂状态;
若所述变化率大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处于析锂状态。
8.一种电池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方法。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光纤传感器和电池管理设备,所述光纤传感器具有至少两种模式,所述电池管理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电池管理方法。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外壳;
光纤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光纤传感器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下的中心波长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所述第二模式下的中心波长随温度和应力发生改变,所述第一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一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所述第二中心波长变化数据为所述第二模式在电池在荷电变化中产生;
电池管理设备,与所述光纤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电池管理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倾斜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光学解调器,所述光学解调器与所述电池管理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光学解调器用于发出光至所述光纤传感器,以及接收所述光纤传感器回传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环形器,所述光纤传感器用于反射部分光至所述光学解调器,透射部分光至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用于将所述光纤传感器透射的部分光传输至所述光学解调器。
15.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311580717.3A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Active CN117293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0717.3A CN117293424B (zh)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0717.3A CN117293424B (zh)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3424A CN117293424A (zh) 2023-12-26
CN117293424B true CN117293424B (zh) 2024-04-19

Family

ID=89252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0717.3A Active CN117293424B (zh)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342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2876A (zh) * 2018-01-30 2018-07-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
CN113285131A (zh) * 2021-07-21 2021-08-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内置光纤传感器的智能电池及其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CN114577244A (zh) * 2022-03-13 2022-06-03 董永康 用于储能系统电池阵列监测的多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及方法
CN115248064A (zh) * 2022-05-31 2022-10-28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6337270A (zh) * 2023-02-22 2023-06-2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0734B2 (en) * 2017-07-18 2019-06-2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Detection and/or prediction of plating events in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2876A (zh) * 2018-01-30 2018-07-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
CN113285131A (zh) * 2021-07-21 2021-08-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内置光纤传感器的智能电池及其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CN114577244A (zh) * 2022-03-13 2022-06-03 董永康 用于储能系统电池阵列监测的多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及方法
CN115248064A (zh) * 2022-05-31 2022-10-28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6337270A (zh) * 2023-02-22 2023-06-2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3424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istoia Battery oper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From portable electronics to industrial products
KR20200053522A (ko) 이차 전지의 이상 검지 시스템 및 이차 전지의 이상 검출 방법
EP279688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use environment and use history of battery
CN117233104B (zh)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电池析锂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CN117293424B (zh)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CN220155580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7317416B (zh)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用电装置、电池及系统
EP4354590A1 (en)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module
US20220407190A1 (en) Battery,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WO2023151190A1 (zh) 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bms、电池、电能设备
JP7449456B2 (ja) 回路制御方法、電池およびそのコントローラと管理システム、受電装置
US11799144B2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rmal runaway of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20692112U (zh)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单体组的压力检测装置
CN116368393A (zh)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方法
Kim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ess than 1Kw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CN115825781B (zh) 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bms、电池、电能设备
EP4246161A1 (en) Charging time determination method, bms, battery, and electrical energy device
CN220774466U (zh) 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759682B (zh)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气体检测方法
CN22023327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US20230238816A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219917519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27261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20544061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895773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