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9849A -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9849A
CN117289849A CN202311257707.6A CN202311257707A CN117289849A CN 117289849 A CN117289849 A CN 117289849A CN 202311257707 A CN202311257707 A CN 202311257707A CN 117289849 A CN117289849 A CN 117289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ing
touch
gesture control
touch area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77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577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9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9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9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智能办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书写功能的产品越来越能得到用户的青睐,用户可以在设备的屏幕上进行书写,书写的流畅性和自然性使得用户能够即兴记录和展示想法。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书写内容进行功能切换,书写交互方式通常是单手进行书写和菜单切换,手需要在屏幕上下来回切换位置进行功能切换或书写。
目前,在屏幕上下来回书写和菜单切换的这种操作方式交互路径较长,效率低,尤其是在大屏类交互产品上容易造成手臂疲劳。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在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势辅助书写的方法,应用于具备触控和书写功能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在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势辅助书写的装置,应用于具备触控和书写功能的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手势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
功能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在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根据在触控区域接收的触控点的数量和触控轨迹信息,对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能够使用户在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手势控制,无需限定手势控制的触控区域,避免在屏幕上来回切换位置进行书写或调节功能菜单,大大缩短交互路径,使得用户调节功能更加流畅;同时,根据触控点的数量和触控轨迹信息进行手势控制,能够丰富手势控制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用户进行书写操作和调节功能可以更加轻松和高效,从而优化书写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势控制的功能选项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屏模式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屏模式下调节区域大小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浮窗模式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不同步操作模式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指放大调节粗细的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指上滑切换笔型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指左滑调节颜色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三指圈选功能的示意图;
图1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四指左滑撤销的示意图;
图1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四指右滑恢复的示意图;
图1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五指形变功能的示意图;
图1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单触控模式下多点书写的示意图;
图1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不同步操作触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触控模式下多点书写的示意图;
图17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同步操作触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势辅助书写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目前,在使用具有书写功能的设备时,用户可以在设备的屏幕上进行书写操作,在切换书写功能时需要暂停书写操作,切换到菜单位置选择相应书写功能,再回到书写位置继续书写操作,这种操作方式交互路径较长,效率低,容易造成手臂疲劳。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为对本说明书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具备触控和书写功能的设备,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
本步骤中,设备在屏幕上的触控区域,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和所述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所述触控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所述触控轨迹信息是一个或多个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区域的运动轨迹,可以包括:滑动、点击、长按、抬起等轨迹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的双指在设备的触控区域上分别向相反方向滑动一段距离后抬起,由于用户的双指的指尖都接触了该触控区域,因此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的触控点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手指的指尖对应一个触控点。其中,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轨迹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的滑动方向、接触时长、滑动距离、轨迹所在的触控位置、两个触控点之间的位置间隔等等。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的触控点的数量、触控轨迹信息等称为手势控制信息,用于对设备的书写功能进行控制。
步骤104: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本步骤中,设备可以根据步骤102中接收到的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所述设备书写功能用于对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笔迹进行处理,可以包括:调节笔迹粗细、调节笔迹颜色、撤销笔迹等书写功能。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手势控制信息中的触控点数量和触控轨迹信息,对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比如,如果检测到触控点数量是两个,并且这两个触控点在相反或相对方向的滑动距离达到了预设的滑动距离X1,则确定出要调节的设备书写功能可以是调节书写笔迹的粗细程度。例如,设备可以是根据步骤102中接收到的两个触控点和两个触控点在相反方向的滑动距离,动态调节书写笔迹加粗,若双指在设备的触控区域上分别向相对方向滑动一段距离后抬起,根据两个触控点在相对方向的滑动距离,动态调节书写笔迹变细。
不同的手势控制信息,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设备书写功能。当用户想要调节设备的某种设备书写功能时,只要在该设备的触控区域做出与该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具备触控和书写功能的设备可以是触控书写一体机、触控电子白板等,可以通过手指、手绘笔等工具接收触控或书写信息。设备具备触控功能,可以采集设备屏幕上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触控轨迹等信息,具备书写功能,可以采集设备屏幕上触控区域中的书写的信息。设备中可以具有白板软件、绘图软件等应用进行书写操作和手势控制。
本实施例的手势辅助书写的方法,通过根据在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点的数量和触控轨迹信息,对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能够使用户在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手势控制,无需限定手势控制的触控区域,避免在屏幕上来回切换位置进行书写或调节功能菜单,大大缩短交互路径,使得用户调节功能更加流畅。
同时,根据触控点的数量和触控轨迹信息进行手势控制,能够丰富手势控制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用户进行书写操作和调节功能可以更加轻松和高效,从而优化书写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2中的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之前,可以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显示手势控制的功能选项。所述功能选项包括:可控制的设备书写功能、以及所述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
请参阅图2,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势控制的功能选项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设备书写功能可以包括:粗细调节(双指缩放)、笔型调节、颜色调节、三指圈选、撤销重做(四指左右滑动)、五指形变。其中,功能选项中的设备书写功能和手势控制不限于图2所示例的功能选项。
本实施例不限制上述图2示例的功能选项的弹出方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白板软件中的设置选项,在设备的触控区域显示功能选项界面。又例如,也可以通过手势控制信息,在设备的触控区域显示功能选项界面,例如通过三指长按操作,在屏幕上弹出功能选项界面,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2所示,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对功能选项的设置操作,得到手势控制映射关系,所述手势控制映射关系包括:手势控制信息以及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用户可以在功能选项中对设备书写功能进行控制,所述设置操作可以是选择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也可以是设置手势控制的设备书写功能是否生效。此外,用户在设置功能选项后,可以通过再次三指长按操作、三指上滑操作等手势控制,保存手势控制信息以及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并关闭功能选项界面。设备获取设备书写功能和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的映射关系。
示例性的,用户在功能选项中开启手势调节对应的开关按钮,粗细调节(双指缩放)、笔迹调节等功能默认开启。以粗细调节(双指缩放)为例,手势控制映射关系即为根据两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的缩放距离,调节书写笔迹的粗细。若在功能选项中关闭粗细调节(双指缩放)功能,设备对两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的缩放距离的手势控制信息不会进行响应,不会根据缩放距离调节书写笔迹的粗细。
用户若在功能选项中将笔型调节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设置为双指上下滑动,手势控制映射关系即为根据两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上下滑动后抬起的滑动距离,使用确定对应的笔型调节书写笔迹。
本实施例不局限于示出的手势控制信息与对应设备书写功能的映射关系。例如,设备还可以根据双指左右滑动的距离,调节书写笔迹的笔型。又例如,可以根据三指在触控区域的长按时间,增加或取消书写笔迹的下划线。
如上所述的,通过显示设置手势操作的功能选项,得到手势控制和设备书写功能的映射关系,可以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置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操作,从而优化设备的使用体验。
比如,如果用户想要使用双指缩放来调节笔迹的粗细,就可以通过图2的界面选择对应的选项,如果用户不想使用该功能,也可以通过该界面取消,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设置。此外,本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界面只是示例了一种用户可以灵活设置手势控制功能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个设备来说,也可以默认已经设置完成各个手势控制功能,不需要用户来调节,也是可以的。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可以在功能选项中开启同步操作(打开后,手势操作和书写同时进行),设备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支持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所述书写操作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触控区域中书写的信息,可以是用户在触控区域输入的手写文字、绘图等笔迹内容。所述书写操作信息的采集方式可以是使用手指、书写笔、手绘笔等工具,通过无线连接、有线连接等方式与设备进行通信,实时将用户书写的内容传输给设备。
示例性的,用户的右手在触控区域使用书写笔进行书写操作的同时,用户的左手双指在触控区域进行缩放,设备可以根据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动态调节书写笔迹的粗细。
如上所述的,通过同步接收书写操作信息和手势控制相信,支持用户双手同时进行手势控制和书写操作,进一步提高书写效率,连贯性更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同步采集书写操作信息和手势控制信息时,设备检测到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书写操作停止后,根据采集到的手势控制信息调节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使用调节后的设备书写功能,响应已完成的书写操作,在所述触控区域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
示例性的,设备同时采集到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和书写操作的书写笔迹,若检测到书写笔迹对应的书写操作停止,根据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调节对应的笔迹粗细,使用调节后的笔迹粗细,调节已完成的书写操作的笔迹,在触控区域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即调节后的笔迹粗细对下一次书写操作对应的笔迹信息生效,对同步进行的书写操作的笔迹信息不生效,同步进行的书写操作的笔迹信息仍保持调节前的笔迹粗细。
如上所述的,通过对同步接收的手势控制和书写操作,根据调节后的功能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能够避免书写操作和手势控制逻辑混乱,保证单次书写操作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同步操作下可以在功能选项中包括的一个功能项“操作模式”21,该操作模式21可以包括两种模式:分屏和浮窗。举例来说,用户开启同步操作(打开后,手势操作和书写可同时进行)对应的按钮后,操作模式21可以默认选中分屏模式。
设备的触控区域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可以称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第一触控区域用于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第二触控区域用于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设备在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并同步在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
在分屏模式下,触控区域可以通过左右、上下等方式,划分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图3示例出了一种分屏模式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触控区域被分界线划分为左右两个区域。
例如,左侧触控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右侧触控区域为第二触控区域,设备在左侧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设备在右侧触控区域接收书写操作信息。相应的,右侧触控区域也可以为第一触控区域,左侧触控区域也可以为第二触控区域,设备在右侧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设备在左侧触控区域接收书写操作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左手的双指在左侧触控区域进行缩放,设备可以根据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调节对应的笔迹粗细,响应在右侧触控区域接收到的书写操作的书写笔迹。
如上所述的,通过将设备的触控区域划分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在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分别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可以防止误触,提高手势和书写操作的精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分屏模式下设备的触控区域还包括切换选项,设备检测到对所述切换选项的选择操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切换为用于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切换为用于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切换选项可以设置在功能选项中,也可以以按钮、选项等形式,设置在所述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举例来说,可以设置在第一触控区域上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之间的分界线上方。所述选择操作,用于交换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接收功能,也可以用于调节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大小,所述选择操作可以是对所述切换选项进行点击、长按、双击等操作。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切换选项以图3中的切换按钮31为例,该切换按钮31可以位于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之间的分界线32的中间。设备检测到用户对切换按钮31的点击操作,将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接收功能进行交换,设备在第一触控区域接收书写操作信息,在第二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设备检测到用户再次点击切换按钮31,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接收功能再次进行交换。
进一步的,图4示例出了一种分屏模式下调节区域大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分屏模式下,用户按住分界线32上的切换按钮31进行左右拖动操作,可以自定义调节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大小。设备获取分界线32的拖动距离,根据拖动距离动态调整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大小。
如上所述的,通过根据检测到的对切换选项的选择操作,将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对应的接收功能进行切换,能够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调整两个触控区域的功能,提高设备的易用性。
在前述的例子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图2的界面中包括的一个功能项“操作模式”21,该操作模式21可以包括两种模式:分屏和浮窗。其中的分屏模式已经在上一实施例中描述,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功能选项中开启同步操作(打开后,手势操作和书写可同时进行)对应的按钮后,也可以将操作模式切换为浮窗模式。
在浮窗模式下,设备的触控区域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可称为书写触控区域和位于所述书写触控区域上的浮窗区域。所述浮窗区域用于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浮窗区域外的书写触控区域用于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设备在所述浮窗区域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并同步在所述浮窗区域外的书写触控区域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对所述浮窗区域的调节操作,对浮窗区域的大小、位置等属性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5,图5示例出了一种浮窗模式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浮窗区域51可以包括:浮窗顶栏511和手势区域512。示例性的,用户左手的双指在手势区域512进行缩放控制,设备可以根据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调节对应的笔迹粗细,响应在书写触控区域52接收到的书写操作,在触控区域显示相应粗细的书写笔迹。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四指按住浮窗区域51四角进行缩放的距离,调节浮窗区域51的大小,也可以根据用户单指或多指按住浮窗顶栏进行拖动的操作,同时移动浮窗区域51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通过在设备的触控区域上设置书写触控区域和浮窗区域,在浮窗区域和浮窗区域外的书写触控区域分别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可以防止误触,提高手势和书写操作的精确性;由于浮窗区域设置在书写触控区域上方,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拖动对任意位置,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易用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可以在功能选项中关闭同步操作(打开后,手势操作和书写同时进行)的按钮,在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时,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不做响应;或者,在确定所述触控区域中未检测到手势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接收所述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操作信息。
在不同步操作模式下,设备不会同时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即用户无法同时进行手势控制和书写操作。用户在进行手势控制时不能同时进行书写操作,设备对于同时接收到的书写操作不做响应,不会影响进行中的手势控制。
在手势控制停止后,设备确定触控区域中未检测到手势控制信息,可以响应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接收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操作信息。相对应的,用户在进行书写操作时也不能同时进行手势控制。
示例性的,用户左手的双指在触控区域进行缩放控制的同时,右手在触控区域进行书写,设备对书写操作不做响应,且不影响正在进行的手势控制。用户的双指抬起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调节对应的笔迹粗细。此时,用户在触控区域中再次进行书写操作,设备确定触控区域中未检测到手势控制信息,根据调节后的笔迹粗细响应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笔迹。
相应的,图6示例出了一种不同步操作模式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请参阅图6,用户通过手绘笔在触控区域进行书写操作的同时,左手在触控区域进行双指缩放、滑动等手势控制,设备对接收到的手势控制信息不做响应,且不影响正在进行的书写操作。手绘笔抬起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书写操作信息在触控区域显示书写笔迹61。若用户在触控区域中再次进行双指缩放,设备确定触控区域中未检测到书写操作信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动态调节笔迹粗细,根据调节后的笔迹粗细显示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笔迹62。
如上所述的,通过在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或书写操作,对同时接收到的书写操作或手势控制不做响应,可以防止误触,误触动作不会影响正在进行中的操作,保证书写操作和手势控制的精确性。
如上的各个实施例中,分别描述了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的多种关联方式,比如,同步模式、不同步模式、以及同步模式下还可以将触控区域设置为分屏模式或者浮窗模式等等。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对如何根据手势控制信息来调节设备书写功能,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并可以适用于如上的任一实施例。
进一步的,设备书写功能可以包括如下任一项:施加到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和针对书写对象的对象操作。所述书写对象是书写操作在触控区域显示的书写内容,可以为笔迹、绘画图案、线条等内容。所述对象操作用于处理所述书写对象,可以为对所述书写对象的撤销、恢复、选择、形变等操作。
所述对象属性是所述书写对象的属性,即书写操作在触控区域显示的书写内容的属性,可以为笔迹的颜色、笔型等。所述对象属性可以包括多个属性配置,所述属性配置为支持调节所述对象属性的配置,可以为笔迹的粗细程度、不同笔型、不同颜色等。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触控点的数量和触控轨迹信息,在多个属性配置中进行切换选择。
即,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控制信息来调节笔迹、图案等书写对象的颜色、笔型等对象属性,或者也可以来对书写对象执行撤销、恢复等操作。本实施例不限制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和对象操作,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和对象操作可以为实施例中所示例的,举例来说,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也可以是书写对象的背景色、字体等,对象操作也可以是对书写对象进行复制、粘贴等。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设备书写功能中施加到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可以包括:粗细调节(双指缩放)、笔型调节、颜色调节。
粗细调节对应的开关按钮开启,支持用户双指放大或捏合后抬起双指,调节书写笔迹粗细。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一种双指放大调节粗细的示意图,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两个触控点的在相反或相对方向滑动的距离,动态调节笔迹粗细,在屏幕上对已完成的笔迹71调节预览笔迹72的粗细。若检测到两个触控点消失,将对已完成的笔迹71调节相应的粗细,用户可以使用手绘笔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设备根据调节后的粗细在触控区域显示该书写操作对应的笔迹73。若按钮为关闭状态,设备不会对该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在功能选项中将笔型调节对应的选项选定为双指上下滑动,针对书写对象的属性对象以笔型为例,示例如何根据手势控制信息调节书写笔迹的笔型。图8示出了一种双指上滑切换笔型配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8,用户双指上下滑动在笔型配置列表81中切换笔型,笔型配置列表81可以包括:铅笔811、毛笔812、油画笔813、记号笔814和笔刷815,抬起双指即可选中相应笔型。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两个触控点的在纵向滑动的距离,在笔型配置列表81中切换笔型,对已完成的笔迹预览选中笔型的效果,若检测到两个触控点消失,将书写操作的笔型调节为选中笔型。
示例性的,若触控区域中已完成的笔迹71的笔型为铅笔811,用户的双指向上进行滑动,笔型配置列表81默认选中笔刷815,将预览笔迹72的笔型预览为笔刷815。设备根据滑动距离切换到记号笔814,将预览笔迹72的笔型调节为记号笔814。双指抬起,将笔迹71的笔型调节为记号笔814,用户可以使用手绘笔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该书写操作对应的笔迹73的笔型为记号笔814。相应的,若用户的双指向下进行滑动,笔型配置列表81默认选中铅笔811,进一步根据滑动距离调节相应的笔型。
设置设备书写功能和手势控制信息的映射关系,即,将颜色调节对应的选项选定为双指左右滑动。图9示出了一种双指左滑调节颜色的示意图,请参阅图9,用户双指可以上下滑动在颜色配置列表91中切换颜色,颜色配置列表91可以包括:颜色a911、颜色b912、颜色c913、颜色d914和颜色e915,抬起双指即可选中相应颜色。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两个触控点的在纵向滑动的距离,在颜色配置列表91中切换颜色,对已完成的笔迹71预览选中颜色的效果,若检测到两个触控点消失,将书写操作的颜色调节为选中颜色。
示例性的,若触控区域中已完成的笔迹71颜色为颜色c913,用户的双指向左进行滑动,颜色配置列表91默认选中颜色e915,将笔迹71的颜色预览为颜色e915。设备根据滑动距离切换到颜色d914,将预览笔迹72的颜色调节为颜色d914,双指抬起,将笔迹71的颜色调节为颜色d914,用户可以使用手绘笔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该书写操作对应的笔迹73的笔型为颜色d914。相应的,若用户的双指向右进行滑动,颜色配置列表91默认选中颜色a911,进一步根据滑动距离调节相应的颜色。
如上所述的,通过根据手势控制信息,调节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能够丰富手势控制和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满足用户对书写对象不同的功能需求;根据触控点的数量和触控轨迹,在多个属性配置中切换对象属性,能够为用户提供多个不同的属性配置,简化调节功能流程,使得用户调节功能更加便捷和轻松。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设备书写功能中针对书写对象的对象操作可以包括:三指圈选、撤销重做(四指左右滑动)、五指形变。
三指圈选对应的开关按钮开启,支持用户通过三指画线,圈选画线区域内经过的笔迹。图10示出了一种三指圈选功能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0,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三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圈选的区域,即可选择圈选区域1001内的圈选笔迹1002。可以支持对圈选区域1001中的圈选笔迹1002进行移动、复制等操作。若按钮为关闭状态,设备不会对该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切换。
撤销重做对应的开关按钮开启,支持用户四指向左滑动,撤销最近一次的书写笔迹,用户四指向右滑动,可以恢复最近一次撤销的书写笔迹。图11示出了一种四指左滑撤销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1,用户在触控区域进行三次书写操作,三次书写操作书写笔迹依次为“1”、“2”、“3”,用户的四指向左滑动后抬起,撤销最近一次的书写笔迹,即撤销“3”;再次向左滑动后抬起,撤销最近一次的书写笔迹,即撤销“2”;再次向左滑动后抬起,撤销最近一次的书写笔迹,即撤销“1”。此时触控区域无书写笔迹,用户再次向左滑动后抬起,设备对四指滑动后抬起的手势控制信息不做相应。
图12示出了一种四指右滑恢复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2,在上述例子中撤销“1”、“2”、“3”三个书写笔迹后,用户四指向右滑动,恢复最近一次撤销的书写笔迹,即恢复“1”;再次四指向右滑动,恢复最近一次撤销的书写笔迹,即恢复“2”;再次四指向右滑动,恢复最近一次撤销的书写笔迹,即恢复“3”。此时触控区域无支持恢复的书写笔迹,用户再次向右滑动后抬起,设备对四指滑动后抬起的手势控制信息不做相应。若按钮为关闭状态,设备不会对该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在功能选项中将五指形变对应的开关按钮开启,针对书写对象的对象操作以五指形变为例,示例如何根据手势控制信息进行五指形变。
图13示出了一种五指形变功能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支持用户五指按住屏幕的同时,将绘制图形将自动转化为标准图形,若五指抬起,则对再次绘制的图形不进行自动转化。设备根据接收到五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的长按控制,将接收到的书写操作对应的图形转化为标准图形,若检测到五个触控点消失,则对接收到的书写操作对应的图形不进行自动转化。其中,转化后的标准图形可以为矩形、圆形、梯形等。若按钮为关闭状态,设备不会对该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切换。
示例性的,用户左手的五指按住屏幕的同时,右手在触控区域进行书写操作,绘制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1301,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五个触控点在触控区域的长按控制,将四边形1301自动转化为标准矩形1302。
本实施例对自动转化标准图形的图像处理算法不作限制。
如上述的,通过根据手势控制信息,对书写对象进行对象操作,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手势控制对书写对象进行管理,提高调节书写功能的全面性,满足用户对书写对象不同的功能需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设备的触控区域,为采用单触控模式的区域、或者采用双触控模式的区域。采用单触控模式的触控区域,设备通过同一种触控方式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可以根据在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点数量或触控点所处区域,区分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所述触控方式可以是电磁触控、电容触控等。
在单触控模式下,请参阅图2,在功能选项中开启手势调节按钮,手势调节下同步操作的按钮默认关闭,多点书写的按钮自动关闭并置灰。此时,设备在全屏的触控区域内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单个或多个触控点,区分书写操作信息和手势控制信息。若触控点为单个,则判定为书写操作信息;若触控点为单个,则判定为手势控制信息。支持用户进行单点书写操作或多点手势控制,单点书写操作是在触控区域通过单个触控点进行单点书写,多点手势控制是在触控区域通过多个触控点进行手势控制。所述多点书写是通过多个手指、多个手绘笔等工具同时进行书写操作,所述单点书写是仅通过单个手指、手绘笔等工具进行书写操作。
示例性的,图14示出了一种单触控模式下多点书写的示意图。如图14所述,用户可以双指同时在全屏的触控区域进行多点书写操作,此时用户在触控区域进行手势控制,设备对接收到的手势控制信息不作响应。在书写操作结束后,用户可以在触控区域进行书写操作或手势控制。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不同步操作触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在不同步操作模式下,该触控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502: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或书写操作信息。
本步骤中,设备可以在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或书写操作信息,支持用户进行手势控制或者书写操作。书写操作信息是设备在触控区域采集到单个触控点进行书写操作,产生的书写操作信息;手势控制信息是设备在触控区域采集到多个触控点进行手势控制,产生的手势控制信息。
步骤1504:获取并上报触控数据。
本步骤中,设备接收步骤1502中的手势控制信息或书写操作信息,可以通过触控模块,获取并上报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触控数据,或者获取并上报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数据。
步骤1506:处理触控数据。
本步骤中,设备中的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相隔一定时间间隔,将步骤1504中获取的触控数据上报给设备中的应用。
步骤1508:分析判断触控数据。
本步骤中,设备中的应用对步骤1506中上报的触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步骤1510:判断是否为多个触控点。
本步骤中,设备中的应用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触控点是否为多个触控点。
步骤1512:响应书写操作。
本步骤中,若步骤1510中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触控点为单个,则将触控数据对应的信息判定为书写操作信息。设备响应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书写操作,通过设备中的显示模块显示书写操作信息,即在触控区域显示采集到的书写笔迹、绘画图案等信息。
步骤1514:判断是否符合预设手势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若步骤1510中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触控点为多个,则将触控数据对应的信息判定为手势控制信息。进一步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
步骤1516:调节书写设备功能。
本步骤中,若步骤1514中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符合预设的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设备则根据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步骤1518:不响应手势控制。
本步骤中,若步骤1514中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不符合预设的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设备则对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不作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若开启同步操作的按钮,此时,支持开启或关闭多点书写功能。若开启多点书写的按钮,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触控点所处的触控区域,区分书写操作信息和手势控制信息。支持用户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触控区域进行手势控制,在接收书写操作信息的触控区域进行书写操作,不再受触控点数量的限制,即支持单点书写或多点书写两种书写方式。
示例性的,图16示出了一种双触控模式下多点书写的示意图。如图16所述,用户可以双指同时在全屏的触控区域进行多点书写操作,此时用户在触控区域进行双指缩放,设备两个触控点的缩放距离调节对应的笔迹粗细,使用调节后的笔迹粗细,响应在触控区域进行的下一次书写操作。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同步操作触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在同步操作模式下,该触控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702: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
本步骤中,设备可以在触控区域同时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支持用户的双手同时或分别进行手势控制和书写操作。其中,书写操作信息是设备在接收书写操作信息的触控区域,采集到单个或多个触控点产生的书写操作信息;手势控制信息是设备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触控区域,采集到单个或多个触控点产生的手势控制信息。
步骤1704:获取并上报触控数据。
本步骤中,设备接收步骤1702中的手势控制信息或书写操作信息,可以通过触控模块,获取并上报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触控数据,或者获取并上报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数据。
步骤1706:处理触控数据。
设备中的SOC相隔一定时间间隔,将步骤1704中获取的触控数据上报给设备中的应用。
步骤1708:分析判断触控数据。
本步骤中,设备中的应用对步骤1706中上报的触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步骤1710:判断是否处于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触控区域。
本步骤中,设备中的应用判断触控数据所处的触控区域,是否处于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触控区域。
步骤1712:响应书写操作。
本步骤中,若步骤1710中判断触控数据所处的触控区域,不是处于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触控区域,而是处于接收书写操作信息的触控区域,则将触控数据对应的信息判定为书写操作信息。设备响应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书写操作,通过设备中的显示模块显示书写操作信息,即在触控区域显示采集到的书写笔迹、绘画图案等信息。
步骤1714:判断是否符合预设手势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若步骤1710中判断触控数据所处的触控区域,是处于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触控区域,则将触控数据对应的信息判定为手势控制信息。进一步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
步骤1716:调节书写设备功能。
本步骤中,若步骤1714中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符合预设的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设备则根据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步骤1718:不响应手势控制。
本步骤中,若步骤1714中判断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不符合预设的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设备则对触控数据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不作响应。
在双触控模式下,设备采用两种不同的触控方式接收书写操作信息和手势控制信息,对两种触控方式产生的触控数据进行隔离。举例来说,电磁触控比电容触控更加精准,设备可以在全屏的触控区域通过电磁触控接收书写操作信息,可以在全屏的触控区域通过电容触控接收手势控制信息。设备无需在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点数量或触控点所处区域,区分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根据两种触控方式即可区分手势控制信息和书写操作信息。
请继续参阅图2,区别于单触控模式,双触控模式下可以在功能选项中开启手势调节按钮。在同步操作按钮默认关闭的同时,可以开启多点书写按钮。用户可以在全屏的触控区域进行书写操作和手势控制,书写操作包括单点书写操作或多点书写操作。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在左手进行双指缩放控制的同时,右手多指进行多点书写操作。在全屏触控区域内设备能够根据电容触控产生的触控数据接收手势控制信息的同时,根据电磁触控产生的触控数据接收书写操作信息,进一步根据手势控制信息对相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响应书写操作。其他设备书写功能和触控处理方法,与单触控模式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如上所述的,通过采用单触控模式的触控区域,能够只根据一种触控方式接收手势控制和书写操作,通过采用双触控模式的触控区域,能够采用两种触控方式分别接收手势控制和书写操作,同时适用于具有单触控或双触控功能的设备。
图1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802、内部总线1804、网络接口1806、内存18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8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18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8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18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手势辅助书写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图1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势辅助书写装置的框图。参照图19,该装置包括:手势接收模块1902和功能调节模块1904,其中:
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用于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
所述功能调节模块1904,用于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还用于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所述书写操作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触控区域中书写的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在用于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时,包括:在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并同步在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中,还包括:切换选项;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还用于检测到对所述切换选项的选择操作;并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切换为用于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切换为用于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包括:书写触控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书写触控区域上的浮窗区域;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在用于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时,包括:在所述浮窗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并同步在所述浮窗区域外的书写触控区域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功能调节模块1904,在用于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时,包括:检测到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书写操作停止,所述书写操作信息是与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同步采集的信息;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调节后的设备书写功能,在所述触控区域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还用于在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时,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不做响应;或者,在确定所述触控区域中未检测到手势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接收所述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操作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还用于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之前,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显示手势控制的功能选项,所述功能选项包括:可控制的设备书写功能、以及所述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根据用户对所述功能选项的设置操作,得到手势控制映射关系,所述手势控制映射关系包括:手势控制信息以及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功能调节模块1904,还用于所述设备书写功能,包括如下任一项:施加到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针对书写对象的对象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对象属性,包括多个属性配置;所述功能调节模块1904,在用于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时,包括:根据所述触控点的数量和所述触控轨迹信息,在所述多个属性配置中进行切换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功能调节模块1904,还用于所述对象操作,包括:对所述书写对象的撤销、恢复、选择或者形变。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手势接收模块1902,还用于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为采用单触控模式的区域、或者采用双触控模式的区域。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资源访问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手势辅助书写的方法,应用于具备触控和书写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所述书写操作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触控区域中书写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
所述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并同步在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中,还包括:切换选项;
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对所述切换选项的选择操作;
根据所述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切换为用于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切换为用于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包括:书写触控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书写触控区域上的浮窗区域;
所述在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时,还同步接收所述触控区域中采集到的书写操作信息,包括:
在所述浮窗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并同步在所述浮窗区域外的书写触控区域接收所述书写操作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包括:
检测到书写操作信息对应的书写操作停止,所述书写操作信息是与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同步采集的信息;
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调节后的设备书写功能,在所述触控区域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所述手势控制信息时,对在所述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不做响应;
或者,在确定所述触控区域中未检测到手势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触控区域中进行的书写操作,接收所述书写操作对应的书写操作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显示手势控制的功能选项,所述功能选项包括:可控制的设备书写功能、以及所述设备书写功能对应的手势控制信息;
根据用户对所述功能选项的设置操作,得到手势控制映射关系,所述手势控制映射关系包括:手势控制信息以及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书写功能,包括如下任一项:
施加到书写对象的对象属性;
针对书写对象的对象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象属性,包括多个属性配置;
所述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点的数量和所述触控轨迹信息,在所述多个属性配置中进行切换选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象操作,包括:对所述书写对象的撤销、恢复、选择或者形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为采用单触控模式的区域、或者采用双触控模式的区域。
13.一种手势辅助书写的装置,应用于具备触控和书写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手势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的触控区域,接收手势控制信息,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点的数量、以及所述触控点在触控区域中的触控轨迹信息;
功能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所述手势控制信息对应的设备书写功能进行调节。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257707.6A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289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7707.6A CN117289849A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7707.6A CN117289849A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9849A true CN117289849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5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7707.6A Pending CN117289849A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98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9421B2 (en) Virtual mouse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two-handed gestures
US9223471B2 (en) Touch screen control
US939590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tilizing gesture based copy and cut operations
EP2657811B1 (en) Touch input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touch input control method
US20120105367A1 (en) Methods of using tactile force sensing for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US20100295806A1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2853989A1 (en) Contactless gesture-base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102160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ing operation of a software application via a touch-sensitive surface divided into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respective functions
TWI490771B (zh) 可編程顯示器及其畫面操作處理程式
KR20140117469A (ko) 시선 상호작용을 위한 시스템
WO2013082881A1 (zh) 一种进行桌面显示控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5374564B2 (ja) 描画装置、描画制御方法、及び描画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40077948A1 (en) Gesture-based display interfa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220185A1 (en) Image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9062490A (zh) 笔记删除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589636A (zh) 用于在触摸屏上实现虚拟指针控制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27300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截屏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96207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US20230251753A1 (en)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484175A (zh) 电子设备的用户接口、输入的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7289849A (zh) 一种手势辅助书写方法及装置
Uddin Improving Multi-Touch Interactions Using Hands as Landmarks
CN112558844B (zh) 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医疗影像阅片方法及系统
US10133346B2 (en) Gaze based predic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20140083303A (ko) 멀티 포인트 터치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