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9178A -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9178A
CN117289178A CN202311223075.1A CN202311223075A CN117289178A CN 117289178 A CN117289178 A CN 117289178A CN 202311223075 A CN202311223075 A CN 202311223075A CN 117289178 A CN117289178 A CN 117289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ampling
module
lin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30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桂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30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9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9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9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08Measuring resistance by measuring both voltage and curr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本申请涉及电子检测技术领域,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模块、第二转接模块、采样模块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用于切换第一转接模块中的待测线路,以及用于切换第二转接模块中的测试线路,其中,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且用于校验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待测线路和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解决了现有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式的检测便捷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电子产品内部的线路也逐渐增多,而线路与线路之间是否正常决定了电子产品中的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目前,通常是通过测试电子产品的整机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来确定电子产品是否存在线路异常的问题,但是,由于电子产品中需要测试的功能较多,且各功能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因而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测试工具,这就造成测试过程较为繁琐,所以,现有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式的检测便捷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旨在提高现有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式的检测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模块、第二转接模块、采样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采样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
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用于分别连接目标产品中各线路的两端;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中的待测线路,以及用于切换所述第二转接模块中的测试线路,其中,所述待测线路与所述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且用于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均包括多路复用器,所述多路复用器包括输出端子和多个输入端子,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均设置有继电器开关;
所述输出端子分别连接所述采样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各所述输入端子分别连接所述目标产品中各线路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初始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以在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中切换所述初始编号对应的线路为所述待测线路;将所述初始编号加一,得到第一目标编号;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所述第一目标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以在所述第二转接模块中切换所述第一目标编号对应的线路为所述测试线路;若所述第一目标编号小于第一预设编号,并且检测到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的线路异常检测结果,则将所述第一目标编号加一,得到新的第一目标编号,并返回执行所述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所述第一目标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一目标编号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编号,则将所述初始编号加一,得到第二目标编号;若所述第二目标编号小于第二预设编号,则将所述第二目标编号作为新的初始编号,返回执行所述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初始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目标编号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编号。
可选地,所述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
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回路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所述线路阻值;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不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
可选地,所述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
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采样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所述线路阻值;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不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
可选地,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回路电压产生模块和回路电流产生模块;
所述回路电压产生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回路电流产生模块,所述回路电流产生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模块;
所述回路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所述回路电压信号;
所述回路电流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所述回路电流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产品中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目标产品中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其中,所述待测线路与所述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
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通过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目标产品和上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具体参照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模块、第二转接模块、采样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用于分别连接目标产品中各线路的两端;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中的待测线路,以及用于切换所述第二转接模块中的测试线路,其中,所述待测线路与所述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且用于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本申请通过转接模块将目标产品各线路引出,并将线路的两端分别接入两个转接模块中,然后通过主控模块切换第一转接模块中的待测线路和第二转接模块中的测试线路,以在不同线路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生成采样信号,然后通过采集采样信号来确定不同线路之间的线路阻值,再通过比较该线路阻值与预设线路阻值的大小,即可确定不同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本申请通过设置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直接对电子产品中各线路进行异常检测,不仅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的检测准确性,而且,采用该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可以完成对电子产品中所有线路的异常检测,无需其他测试工具辅助检测,避免了通过测试电子产品的整机功能来确定产品线路异常时需要频繁更换测试工具,解决了现有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式的检测便捷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的检测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中转接模块包括多路复用器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中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4为本申请中电压采样单元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6为本申请中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包括回路电压产生模块和回路电流产生模块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7为本申请中回路电压产生模块和回路电流产生模块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该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模块10、第二转接模块20、采样模块30和主控模块40,该第一转接模块10的公头连接目标产品100的母头,以连接该目标产品100中各线路的第一端,该目标产品100的公头连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母头,以连接该目标产品100中各线路的第二端,该第一转接模块10的检测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一输出端和采样模块30的第一采样端,该第二转接模块20的检测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二输出端和采样模块30的第二采样端,该采样模块30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输入端,其中,该主控模块40用于切换该第一转接模块10中的待测线路,以及用于切换该第二转接模块20中的测试线路,其中,该待测线路与该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该采样模块30用于采集该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该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该主控模块40还用于根据该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且用于校验该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该待测线路和该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转接模块10和该第二转接模块20可以为旋转扣合结构,也可以为插拔结构,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该主控模块40可以为单片机,也可以为SOC(System On a Chip,集成芯片),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转接模块10和第二转接模块20在连接目标产品100时实则是将目标产品100中的线路引出来,使得线路的一段接入第一转接模块10,另一端则接入第二转接模块20,线路接入进转接模块的端点为线路的测试点。由于需要检测产品中不同线路之间的异常情况,本实施例中,针对同一条线路在第一转接模块10用待测线路描述,而在第二转接模块20用测试线路描述,因而接入进第一转接模块10的线路端点则为待测线路的测试点,接入进第二转接模块20的线路端点则为测试线路的测试点。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待测线路和测试线路之间的异常是指待测线路和测试线路之间存在短路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转接模块将目标产品100各线路引出,并将线路的两端分别接入两个转接模块中,然后通过主控模块40切换第一转接模块10中的待测线路和第二转接模块20中的测试线路,以在不同线路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生成采样信号,然后通过采集采样信号来确定不同线路之间的线路阻值,再通过比较该线路阻值与预设线路阻值的大小,即可确定不同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直接对电子产品中各线路进行异常检测,不仅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的检测准确性,而且,采用该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可以完成对电子产品中所有线路的异常检测,无需其他测试工具辅助检测,避免了通过测试电子产品的整机功能来确定产品线路异常时需要频繁更换测试工具,解决了现有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式的检测便捷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的检测便捷性。另外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依次对电子产品中各线路进行异常检测,从而在电子产品出现线路异常的问题时,能够根据各线路的异常检测结果,精准确定具体是电子产品中哪条线路存在问题,进而便于用户对电子产品进行线路的替换和修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电子产品的线路维修时间。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第一转接模块10包括第一多路复用器11,第二转接模块20包括第二多路复用器21;第一多路复用器11的各输入端子分别连接目标产品100中各线路的第一端,第一多路复用器11的输出端子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一输出端和采样模块30的第一采样端,第二多路复用器21的各输入端子分别连接目标产品100中各线路的第二端,第二多路复用器21的输出端子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二输出端和采样模块30的第二采样端。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A1至An表示目标产品100中n条线路第一端的测试点,也即n条待测线路的测试点,B1至Bn表示目标产品中n条线路第二端的测试点,也即n条测试线路的测试点,A1至An分别与第一多路复用器11中的继电器开关Sa1至San连接,B1至Bn分别与第二多路复用器21中的继电器开关Sb1至Sbn连接,其中,继电器开关Sa1至San和继电器开关Sb1至Sbn对应的编号均为1至n。
在实际检测待测线路和测试线路之间的异常情况时,需要通过主控模块40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11中的继电器开关的开启和闭合,以及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21中的继电器开关的开启和闭合,来完成不同线路之间的异常检测。具体地,主控模块40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11中的继电器开关Sa1闭合,则此时将切换待测线路为A1所在的线路,并通过主控模块40依次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21中继电器开关Sb2至Sbn闭合,以依次切换测试线路为B2至Bn所在的线路,以完成A1所在线路与B2至Bn所在线路之间的异常检测;接着,主控模块40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11中的继电器开关Sa2闭合,则此时将切换待测线路为A2所在的线路,并通过主控模块40依次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21中继电器开关Sb3至Sbn闭合,以依次切换测试线路为B3至Bn所在的线路,以完成A2所在线路与B3至Bn所在线路之间的异常检测;以此类推,直至主控模块40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11中的继电器开关San-1闭合,则此时将切换待测线路为An-1所在的线路,并通过主控模块40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21中继电器开关Sbn闭合,以切换测试线路为Bn所在的线路,以完成An-1所在线路与Bn所在线路之间的异常检测,进而完成目标产品100中所有线路的异常检测。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请参照图3,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采样模块30包括电压采样单元31;该电压采样单元31的第一采样端连接第一转接模块10的检测端,该电压采样单元31的第二采样端连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检测端,该电压采样单元31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输入端,其中,该电压采样单元31用于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
在通过电压采样单元31采集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以后,通过计算该采样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的比值,即可确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的线路阻值,如果该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说明此时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发生了短路的异常情况,则确定该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而如果该线路阻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线路阻值,说明此时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并未发生短路的异常情况,则确定该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压采样单元31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来确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是否存在异常,由于回路电流信号始终固定,因而如果采样电压信号过小则能确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存在短路现象,从而能够判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照图4,该电压采样单元31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接电源,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输入端,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端接电源,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接触头的采样点、第二接触头的采样点、第三接触头的采样点和第四接触头的采样点,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一输入端。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请参照图5,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采样模块30包括电压采样单元31和电流采样单元32;该电压采样单元31的第一采样端连接第一转接模块10的检测端,该电压采样单元31的第二采样端连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检测端,该电压采样单元31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一输入端,该电流采样单元32的第一采样端连接第一转接模块10的检测端,该电流采样单元32的第二采样端连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检测端,该电流采样单元32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40的第二输入端,其中,该电压采样单元31用于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该电流采样单元32用于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流信号。
在通过电压采样单元31采集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以及通过电流采样单元32采集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流信号以后,通过计算该采样电压信号和该采样电流信号的比值,即可确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的线路阻值,如果该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说明此时流经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的电流信号过大,而电压信号过小,导致待测线路和测试线路之间发生了短路的异常情况,则确定该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而如果该线路阻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线路阻值,说明此时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并未发生短路的异常情况,则确定该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本实施例相对于通过回路电流信号确定线路阻值的实施例相比,由于考虑了电路线路自身存在的线路阻抗对电流的影响,因此最终确定的线路阻值的精度更高。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流采样单元32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的采样电流信号,以通过该采样电流信号和采样电压信号进行待测线路和测试线路之间的线路阻值的确定,避免了在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内传输回路电流信号的过程中因电路线自身存在的线路阻抗对回路电流信号影响,导致最终传输至转接模块的检测端的电流信号小于该回路电流信号,影响线路阻值的确定精度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线路阻值的确定精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示例,该电流采样单元32可以由采样电阻组成,此时采样电阻的第一端将同时作为采样端和输出端与第一转接模块10的检测端、第二转接模块20的检测端以及主控模块40的输入端连接,而该采样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请参照图6,该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回路电压产生模块50和回路电流产生模块60;该回路电压产生模块5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转接模块10的检测端,该回路电压产生模块50的输出端连接该回路电流产生模块60的输入端,该回路电流产生模块6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接模块20的检测端,其中,该回路电压产生模块50用于产生回路电压信号,该回路电流产生模块60用于产生回路电流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回路电压产生模块50和回路电流产生模块60在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内产生稳定的回路电压信号和稳定的回路电流信号,从而能够维持整个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的稳定运行。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照图7,该回路电压产生模块70可以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该回路电流产生模块60可以包括第七电阻R7、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一开关管M1和第二开关管M2;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接电源,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输入端,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第一端接电源,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源极,该第一开关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该第一开关管M1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源极和栅极,该第二开关管M2的漏极接电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请参照图8,且结合图1至图7,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产品中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目标产品中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其中,所述待测线路与所述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目标产品中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目标产品中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时,可以实施获取,也可以周期性获取,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该采样信号用于表征待测线路与目标线路之间的信号变化,该采样信号可以包括采样电压信号、采样电流信号,该采样电压信号用于表征待测线路与目标线路之间的压降,该采样电流信号用于表征待测线路与目标线路之间所流经的电量。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的执行主体为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中的主控模块。
步骤S20,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通过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的执行主体为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中的主控模块。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所述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的步骤,包括:计算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回路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所述线路阻值。作为另一种示例,为确保线路阻值的确定准确性,需要考虑待测线路与目标线路之间所流经的实际电量,此时所述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所述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的步骤,包括:计算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采样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所述线路阻值。本示例对于线路阻值的确定方式并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通过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小于所述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产品中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目标产品中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来确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的线路阻值,以通过比较该线路阻值与预设线路阻值的大小来确定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直接对电子产品中各线路进行异常检测,不仅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的检测准确性,而且,采用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可以完成对电子产品中所有线路的异常检测,无需其他测试工具辅助检测,避免了通过测试电子产品的整机功能来确定产品线路异常时需要频繁更换测试工具,解决了现有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式的检测便捷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线路异常的检测便捷性。
示例性地,为了助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构思或技术原理,请参照图9,图9提供了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的简要流程图,具体地,在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与目标产品完成连接后,开始对目标产品中各线路进行异常检测,首先,通过回路电压产生模块设置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中的回路电压信号为2V,并通过回路电流产生模块设置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中的回路电流信号为1uA,然后,主控模块控制第一转接模块中的第一多路复用器依次切换通道,以完成第一转接模块中待测线路的切换,以及控制第二转接模块中的第二多路复用器依次切换通道,以完成第二转接模块中测试线路的切换,接着,采样模块依次采集待测线路的测试点与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的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然后,主控模块计算该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线路阻值,接着,校验该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如果该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该待测线路与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如果该线路阻值不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判断目标产品中的所有线路是否均完成了检测,如果目标产品中的所有线路均完成了检测,则结束检测,如果没有,则返回继续进行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的采集,直至所有线路均完成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用于理解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的限定,基于此技术构思进行更多形式的简单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目标产品以及上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该目标产品的母头与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中第一转接模块的公头连接,该目标产品的公头与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中第二转接模块的母头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检测系统中使用了上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因此,该检测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上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模块、第二转接模块、采样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采样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
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用于分别连接目标产品中各线路的两端;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中的待测线路,以及用于切换所述第二转接模块中的测试线路,其中,所述待测线路与所述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且用于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均包括多路复用器,所述多路复用器包括输出端子和多个输入端子,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均设置有继电器开关;
所述输出端子分别连接所述采样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各所述输入端子分别连接所述目标产品中各线路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初始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以在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中切换所述初始编号对应的线路为所述待测线路;将所述初始编号加一,得到第一目标编号;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所述第一目标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以在所述第二转接模块中切换所述第一目标编号对应的线路为所述测试线路;若所述第一目标编号小于第一预设编号,并且检测到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的线路异常检测结果,则将所述第一目标编号加一,得到新的第一目标编号,并返回执行所述控制第二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所述第一目标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一目标编号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编号,则将所述初始编号加一,得到第二目标编号;若所述第二目标编号小于第二预设编号,则将所述第二目标编号作为新的初始编号,返回执行所述控制第一多路复用器中编号为初始编号的继电器开关的闭合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目标编号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编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回路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所述线路阻值;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不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信号包括采样电压信号和采样电流信号,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电压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压信号;
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所述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电流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采样电流信号的比值,得到所述线路阻值;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存在异常;若校验到所述线路阻值不小于预设线路阻值,则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不存在异常。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回路电压产生模块和回路电流产生模块;
所述回路电压产生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所述回路电流产生模块,所述回路电流产生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模块;
所述回路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所述回路电压信号;
所述回路电流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所述回路电流信号。
9.一种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所述产品线路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产品中待测线路的测试点和目标产品中测试线路的测试点之间根据回路电压信号和回路电流信号所生成的采样信号,其中,所述待测线路与所述测试线路不属于同一条线路;
根据所述采样信号确定线路阻值,并通过校验所述线路阻值是否小于预设线路阻值,以确定所述待测线路和所述测试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异常。
10.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目标产品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
CN202311223075.1A 2023-09-20 2023-09-20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Pending CN117289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3075.1A CN117289178A (zh) 2023-09-20 2023-09-20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3075.1A CN117289178A (zh) 2023-09-20 2023-09-20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9178A true CN117289178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4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3075.1A Pending CN117289178A (zh) 2023-09-20 2023-09-20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91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5458A (zh) 一种绝缘电阻和特征电阻自动测试仪
CN101482602A (zh)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分析系统
CN201773170U (zh)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机的验证板卡
CN105044622A (zh) 一种测试仪器的供电电源功率自检测装置及其自检测方法
CN115856588A (zh) 芯片测试板及测试方法
CN104297664A (zh) 主板时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7289178A (zh) 产品线路异常检测装置、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2083299A (zh)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直流系统绝缘故障预测方法
RU2430406C2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я цифровых устройств
CN106199486A (zh) 一种电能表温度影响试验的测量系统
CN110703117A (zh)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性能测试装置
CN111123073B (zh) 一种硬件板卡快速自检装置
JP6428396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CN220855128U (zh) 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计量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20137274U (zh) 绝缘电阻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3149079U (zh) 一种直流系统的支路绝缘电阻检测单元
CN109683096A (zh)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20137333U (zh) 一种纽扣电池的电压测量系统
CN115902567B (zh) 一种高压晶体管测试电路及系统
CN214409241U (zh) 一种利用线路阻抗测算板级芯片漏电流的装置
CN213398808U (zh) 一种便携式机车电路检测仪
CN219957821U (zh) 一种电池探针接触阻抗的测量装置
CN116699452B (zh) 一种服务器主板的电源效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6718596U (zh) 一种质谱仪检测器板的故障诊断装置
CN117269803B (zh) 电储能系统电池簇电阻检测系统的无源测量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