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0223A -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0223A
CN117280223A CN202180097861.4A CN202180097861A CN117280223A CN 117280223 A CN117280223 A CN 117280223A CN 202180097861 A CN202180097861 A CN 202180097861A CN 117280223 A CN117280223 A CN 117280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er node
areas
node
target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78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朝彬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8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0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75Indicating the instants of passage of current or voltage through a given value, e.g. passage through zero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0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r analysing measured signals, e.g. for indicating peak values ; Details concerning sampling, digitizing or waveform capturing
    • G01R19/2509Details concerning sampling, digitizing or waveform captu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13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e.g. power lines or loads; Logging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能够有效提高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从节点获取第一数据和多个第二数据。然后从节点根据第一数据和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接着从节点根据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其中,第一数据为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多个第二数据为多个主节点各自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多个第二数据与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多个第一相似度与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目标主节点为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个供电地区内,电能通过电力网络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等各个环节供给用户。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过程中,电力网络的各个元件都要产生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线损电量通常是根据电能表所计量的总“供电量”和总“售电量”相减得出。在低压供电领域,台区内的“供电量”可以由供电公司的计量设备直接得出。而“售电量”则需要根据台区识别结果统计得出,也就是说,台区识别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售电量”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其中,电力系统中,一个台区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台区识别也可称为户变关系识别,是指识别电力网络中的电网设备(如智能开关、电表、采集器等设备)属于电力网络中的哪个台区。
但是,现有户变关系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容易错误识别户变关系,无法为线损电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节点获取第一数据和多个第二数据。然后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接着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为多个主节点各自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
现有技术通过多个主节点分别在不同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确定从节点所属的台区的主节点(即目标主节点),而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获取从节点和多个主节点分别在同一个时段内(即目标时段)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然后根据从节点和多个主节点分别在同一个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确定出目标主节点。由于多个主节点分别在同一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相比于多个主节点分别在不同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具有更高的区分度。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相较于现有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有效提高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可以为线损电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可选地,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N为正整数。例如,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以包括1000个工频过零点时刻。
可选地,上述工频过零点时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工频电压上升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流上升沿过零点时刻或工频电流下降沿过零点时刻。例如,上述工频过零点时刻可以仅包括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从节点向所述多个主节点传输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的每个主节点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这样通过向多个主节点传输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使这多个主节点在同一时段内采集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包括:所述从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若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若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从节点则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多个台区包括所述多个主节点所在的台区。
这样通过判断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可以确定所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是否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在所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通过多个主节点对应的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目标主节点,以确保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值或衰减值。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最低有效层级、SNR和衰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最高的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次高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差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是否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当上述第一差值大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说明上述多个主节点中除第一主节点外,其余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与从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均不相似,这时各主节点之间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能够准确识别户变关系,因此可以将第一主节点确定为目标主节点。
反之,当上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说明上述多个主节点中存在第一相似度与第一主节点相近的主节点,那么该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与从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也极为相似,该主节点也有可能是目标主节点,这时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能无法准确识别户变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二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除所述第一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的相似度;若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第二阈值,所述从节点则 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若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未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这样可以通过第二相似度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是否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上述第二阈值说明除第一主节点外的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与第一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之间的相似度不是很高,这时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能够准确识别户变关系,因此可以将第一主节点确定为目标主节点。
反之,当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说明除第一主节点外的多个主节点中,存在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与第一主节点相近的主节点,那么该主节点的台区也有可能是目标主节点,这时各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能无法准确识别户变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台区标识、层级、SNR值和衰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为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报文;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报文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多个节点中满足第一条件的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的报文数量大于第六阈值、SNR值大于第七阈值或衰减值小于第八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所述第一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的任一台区;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SNR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SNR值,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中层级最低的节点;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所述第一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的任一台区;所述从节点根据第二节点的SNR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SNR值,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中层级最低的节点;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所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若所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这样可以在多个主节点的层级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直接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层级确定目标主节点。反之,在多个主节点的层级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通过其他信息确定目标 主节点。从而确保了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所述第三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第二台区,所述第四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示例性地,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第三台区的主节点;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第三台区和所述第四台区中衰减值较小的台区的主节点。
这样可以通过第二差值确定SNR数据是否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在SNR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直接通过SNR数据确定目标主节点。反之,在SNR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通过衰减值数据确定目标主节点,以确保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示例性地,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第五台区的主节点;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为第六台区的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
这样可以确定衰减值数据是否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在衰减值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直接通过衰减值确定目标主节点。反之,在衰减值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通过SNR数据确定目标主节点,以确保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示例性地,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第六台区的主节点;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第五台区的主节点。
这样可以确定SNR数据是否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在SNR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直接通过SNR数据确定目标主节点。反之,在SNR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通过衰减值数据确定目标主节点,以确保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主节点获取第一数 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所述第二主节点获取多个第二数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多个主节点各自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多个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
可选地,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N为正整数。
可选地,上述工频过零点时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工频电压上升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流上升沿过零点时刻或工频电流下降沿过零点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在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向第三主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主节点中的每个主节点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第三主节点包括所述多个主节点中除所述第二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若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若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信噪比SNR值或衰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若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若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并接收所述从节点发送的第一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目标结果,所述目标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最高的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次高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二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除所述第一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的相似度;若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若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未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主节点接收所述从节点发送的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所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若所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所述第三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第二台区,所述第四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确定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节点先接收第二主节点发送的用于请求目标结果的第一请求。然后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接着所述从节点向所述第二主节点发送用于指示目标主节点的所述目标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SNR值或衰减值,所述多个台区包括多个主节点的台区,所述多个主节点与所述多个台区一一对应,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所述多个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
现有技术通过台区的SNR数据确定从节点所属的台区的主节点(即目标主节点),在一些场景(如环境噪声极大、环境噪声极小等场景)中,台区的SNR数据区分度较低,这时仅通过SNR数据无法准确确定目标主节点。而本申请在确定目标主节点时,除了基于SNR数据之外,还考虑了最低有效层级和衰减值。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相较于现有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有效提高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可 以为线损电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为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报文;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报文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台区标识、层级、SNR值和衰减值,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多个节点中满足第一条件的节点;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的报文数量大于第六阈值、SNR值大于第七阈值或衰减值小于第八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所述第一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的任一台区;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SNR值或第二节点的SNR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SNR值,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中层级最低的节点;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或所述第二节点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所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若所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所述第三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所述第四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地,信号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或其任 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可选地,该信号处理装置可以为上述从节点或上述第二主节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收发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进一步,该存储器、该处理器以及该通信接口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使得该信号处理装置实现上述各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该信号处理装置可以为上述从节点或上述第二主节点。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各个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线的工频波形图;
图2为台区的层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 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首先,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工频:
工频可以表征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与配电设备以及工业与民用电气设备采用的额定频率,单位为赫兹(HZ),标准工频50Hz下,每个工频周期是20毫秒(ms)。
工频过零点:
工频周期中电压或电流为零的点可以称为工频过零点。电力线的工频波形如图1所示,该图示出了电力线上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可以看出一个工频周期中存在两个电压为零的点,根据工频过零点的电压走势不同,又可分为工频电压上升沿过零点和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中,工频过零点是电流为零的点。
工频周期特征:
一般以过零点(如电压下降沿过零点)作为每个工频周期的起点。工频周期特征可以用来表征工频过零点的变化,也可称为工频过零点时刻特征。某个时段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从该时段内采集的连续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N为正整数(例如1000)。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以用过零时刻序列表示。例如,时刻1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从时刻1开始采集的连续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这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分别为T 1~T N,则时刻1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以表示为T 1,T 2,……,T N。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也可以用工频周期序列表示。例如,时刻1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从时刻1开始采集的连续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这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分别为T 1~T N,以T 1为网络基准时间(network time base,NTB),则时刻1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以表示为T 2-T 1,T 3-T 2,……T N-T N-1
层级:
层级可以表征台区中的节点与该台区的主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一个台区可以包括多个层级。如图2所示,每个台区的主节点位于每个台区的第0层,每个台区中与主节点直接相连的从节点位于台区的第1层。每个台区中通过1个从节点与主节点连接的从节点位置台区的第2层。层级也可以根据其他数据确定,例如,可以通过从节点与主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确定。
在实际的电力线上,由于各种因素(走线、负载变化等)的影响,节点的工频过零点的位置一直处于微小的波动(一般为微秒级)中。不同台区因走线、负载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工频过零点变化规律存在差异,相同台区的变化规律则趋于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确定节点所属台区。
现有技术中,主节点会采集自身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并广播到电力网络中,从节点会接收各个主节点广播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并根据这些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与自身采集的同时刻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进行对比,计算自身与各个主节点之间的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 然后确定与自身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所在的台区为自身的台区。
但是,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变化频繁,从节点与各个台区主节点之间的工频周期特征瞬时相似度也同样在不断地波动变化。现行技术方案未对相邻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采集时刻进行同步,不同时刻的工频周期特征区分度低,导致部分场景下识别错误。
下面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从节点实际应归属于主节点1为例进行说明。在两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采集时刻未对齐(即主节点1和主节点2的工频周期特征的采集时刻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从节点计算的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时刻 1 2 3 4 5 6 7 8
与主节点1相似度 -- 80 30 -- -- 20 -- 30
与主节点2相似度 85 -- -- 35 55 -- 85 --
参照表一可以看出,无论是进行相邻数据对比,还是计算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均值,均是主节点2的综合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更高。但参照表二示出的主节点间工频周期特征采集时刻对齐后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际上从节点与主节点1的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更高。
表二
时刻 1 2 3 4 5 6 7 8
与主节点1相似度 90 80 30 40 60 20 90 30
与主节点2相似度 85 75 25 35 55 15 85 25
综上可知,现有户变关系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容易错误识别户变关系,无法为线损电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十分影响用户体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适用于电力网络,图3示出了该电力网络的一种示意性框图,该电力网络包括两个台区,即台区1和台区2,每个台区中包括一个集中器和N个用户设备。其中,每个集中器上配置有一个主节点,每个用户设备上配置有一个从节点,N为正整数。
上述用户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表,也可以是采集器或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
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可以通信。例如,从节点可以通过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PLC)向主节点发送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不同台区的主节点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可以通信。例如,不同台区的主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又例如,不同台区的主节点可以通过从节点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主节点可以作为功能模块或芯片装置集成在集中器中。上述主节点也可以是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即上述主节点还可以为单独的设备或装置等等,如上述主节点可以通过线路(如数据线等)与集中器连接,或者,上述主节点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如无线网络的形式与集中器连接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从节点也可以作为功能模块或芯片装置集成在其他设备用户设备中。上 述从节点也可以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即该从节点还可以为单独的设备或装置等等,如该从节点可以通过线路与用户设备连接,或者,该从节点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如无线网络的形式与用户设备连接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无线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电力网络包括2个台区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台区数量也可以为其他数值(如10个、100个、1000个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由信号处理装置执行。该信号处理装置可以是图3中的台区的主节点或者是设置于主节点中的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也可以是图3中台区的从节点或者是设置于从节点中的装置。图4示出了该信号处理装置的一种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信号处理装置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存储器403,传输接口404。
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信号处理装置4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401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指挥信号处理装置400的各个部件按照指令协调工作的决策者。是信号处理装置4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401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包括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通信线路40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3之间传输信息。
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
存储器4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4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设备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他适合业务类型的存储器。
传输接口4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其中,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电力网络,由图4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执行,此时图4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为图3所示的台区从节点或者设置于从节点中。如图5所示,该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S501、从节点获取第一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数据为该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N为正整数。上述目标时段可以是任意时段。
可选地,上述工频过零点时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工频电压上升沿过零点、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工频电流上升沿过零点或工频电流下降沿过零点。例如,上述工频过零点时刻可以仅包括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
示例性地,表三示出了该从节点获取的第一数据,参照表三可知该第一数据包括该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连续5个过零点(即过零点1、过零点2、过零点3、过零点4和过零点5)的工频过零点时刻(即T 11、T 12、T 13、T 14和T 15)。
表三
过零点 1 2 3 4 5
从节点的工频过零点时刻 T 11 T 12 T 13 T 14 T 15
S502、从节点获取多个第二数据。
其中,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上述多个主节点各自在上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和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为例,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数据1和第二数据2为例,则主节点1对 应第二数据1,主节点2对应第二数据2。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为例,表四示出了主节点1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二数据1和主节点2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二数据2。参照表四可知,第二数据1包括主节点1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连续5个过零点的工频过零点时刻(即T 21、T 22、T 23、T 24和T 25),第二数据2包括主节点2在目标时段内开始采集的连续5个过零点的工频过零点时刻(即T 31、T 32、T 33、T 34和T 35)。
表四
过零点 1 2 3 4 5
主节点1的工频过零点时刻 T 21 T 22 T 23 T 24 T 25
主节点2的工频过零点时刻 T 31 T 32 T 33 T 34 T 3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可以分别接收多个主节点分别发送的第二数据。例如,该从节点可以先接收主节点1发送第二数据1,之后接收主节点2发送的第二数据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从节点获取第二数据之前,从节点还可以向这多个主节点传输第一指示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多个主节点在上述目标时段内采集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主节点中可能会存在非同步主节点,即无法在目标时段内采集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的主节点,因此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可能含有在非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二数据。
S503、该从节点根据上述第一数据和上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
其中,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的每一个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的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为例。从节点可以根据表五中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一数据和表五中主节点1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二数据1,确定用于表征主节点1的第二数据和从节点的第一数据之间相似程度的第一相似度1。然后该从节点根据表五中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一数据和表五中主节点2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二数据2,确定用于表征主节点2的第二数据和从节点的第一数据之间相似程度的第一相似度2。
表五
过零点 1 2 3 4 5
从节点的工频过零点时刻(第一数据) T 11 T 12 T 13 T 14 T 15
主节点1的工频过零点时刻(第二数据1) T 21 T 22 T 23 T 24 T 25
主节点2的工频过零点时刻(第二数据2) T 31 T 32 T 33 T 34 T 35
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节点可以根据多种方式确定上述多个相似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从节点可以分别计算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的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方差,然后将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方差作为每个主节点对应的相似度。又例如,从节点可以分别计算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的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相似系数,然后将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相似系数作为每个主节点对应的相似度。
可选地,从节点可以重复执行多次S501至S503,以确定多组第一相似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节点在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含有在非目标时段内采集的第二数据时,在确定非同步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时,需要根据从节点和非同步主节点在同一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确定。
S504、该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可以先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然后当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为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当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该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一主节点可以为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上述多个台区包括上述多个主节点所在的台区。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信噪比SNR值或衰减值。
需要说明的是,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越高说明该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与从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相似度越高,也就是说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越高说明该主节点与从节点为同一个台区的概率越高。而通过判断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即上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可以确定上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是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第一条件说明上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在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时,可以将上述第一主节点确定为目标主节点。
反之,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第一条件说明上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在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时,仅通过上述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可能无法准确确定目标主节点,需要通过与多个主节点的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节点,以确保能够准确确定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可以包括:该从节点先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差值,当上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反之,当上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其中,第一差值为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最高的第一相似度与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次高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第一差值大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说明上述多个主节点中除第一主节点外,其余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与从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均不相似,这时各主节点之间的工频周期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能够准确识别户变关系,因此可以将第一主节点确定为目标主节点。
反之,当上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说明上述多个主节点中存在第一相似度与第一主节点相近的主节点,那么该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与从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也极为相似,该主节点也有可能是目标主节点,这时工频周期特征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可能无法准确识别户变关系。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主节点2和主节点3,上述第一阈值为5,主节点1的第一相似度1为89,主节点2的第一相似度2为87,主节点3的第一相似度3为80为例。可以看出上述3个第一相似度中,第一相似度1最高,第一相似度2次高,那么可以确定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第一差值为89-87=2。可以看出第一差值(2)小于 上述第一阈值(5)。因此,该从节点可以确定上述主节点1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可以包括:该从节点先根据上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二相似度。然后当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第二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反之,当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未均小于上述第二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其中,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上述多个主节点中除上述第一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的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主节点的第二数据的相似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上述第二阈值说明除第一主节点外的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与第一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之间的相似度不是很高,这时工频周期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能够准确识别户变关系,因此可以将第一主节点确定为目标主节点。
反之,当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说明除第一主节点外的多个主节点中,存在工频周期特征与第一主节点相近的主节点,那么该主节点也有可能是目标主节点,这时各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通过多个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可能无法准确识别户变关系。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主节点2和主节点3,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上述第二阈值为80为例。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用于表征主节点2的工频周期特征与第一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之间相似度的第二相似度1为89和用于表征主节点3的工频周期特征与第一主节点的工频周期特征之间相似度的第二相似度2为75。可以看出第二相似度1(89)大于上述第二阈值(80)。因此,该从节点可以确定上述主节点1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组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主节点,然后当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为上述目标主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从节点可以通过多组第一相似度中任意两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确定这两个主节点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小关系,当某个主节点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高于除该主节点外的所有主节点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时,确定该主节点为第一主节点。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这2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分别为第一相似度1和第一相似度2,多组第一相似度包括三组第一相似度为例,可以比较这三组第一相似度中每组第一相似度中第一相似度1和第二相似度2的大小,若第一相似度1大于第二相似度2,则将主节点1的分数增加1分,若第一相似度1小于第二相似度2,则将主节点2的分数增加1分。在这三组第一相似度中第一相似度1和第一相似度2的大小均已比较完成后,确定主节点1的分数和第主节点2分数的大小关系,若主节点1的分数大于主节点2的分数,则确定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于主节点2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反之,若主节点2的分数大于主节点1的分数,则确定主节点2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于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其中,主节点1的分数和主节点2的分数的初始值相同。
又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这2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 度分别为第一相似度1和第一相似度2,多组第一相似度包括三组第一相似度为例,确定这三组第一相似度中每组第一相似度中第一相似度1与第一相似度2的比值得到三个比值,然后确定这三个比值的平均值。若该平均值大于1。则确定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于主节点2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反之,若该平均值小于1,则确定主节点2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于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多个主节点中存在非同步主节点的场景,在通过多组第一相似度中任意两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确定这两个主节点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小关系时,需要先确定每组第一相似度对应的多个第二数据中这两个主节点的第二数据是否为同步数据。其中,若这两个主节点的采集时段的起始时刻的间隔小于预设门限,则确定这两个主节点的第二数据是同步数据。若这两个主节点的采集时段的起始时刻的间隔大于预设门限,则确定这两个主节点的第二数据是非同步数据。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这2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分别为第一相似度1和第一相似度2,多组第一相似度包括三组第一相似度为例。可以比较这三组第一相似度中每组第一相似度中第一相似度1和第二相似度2的大小,
若第一相似度1大于第二相似度2且该组第一相似度对应的主节点1和主节点2的第二数据为同步数据,则将主节点1的分数增加10分;若第一相似度1小于第二相似度2且该组第一相似度对应的主节点1和主节点2的第二数据为同步数据,则将主节点2的分数增加10分;若第一相似度1大于第二相似度2且该组第一相似度对应的主节点1和主节点2的第二数据为非同步数据,则将主节点1的分数增加1分,若第一相似度1大于第二相似度2且该组第一相似度对应的主节点1和主节点2的第二数据为非同步数据,则将主节点1的分数增加1分;在这三组第一相似度中第一相似度1和第一相似度2的大小均已比较完成后,确定主节点1的分数和第主节点2分数的大小关系,若主节点1的分数大于主节点2的分数,则确定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于主节点2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反之,若主节点2的分数大于主节点1的分数,则确定主节点2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大于主节点1为第一主节点的概率。其中,主节点1的分数和主节点2的分数的初始值相同。
若多个主节点中的任意一个主节点的第二数据和第一主节点的第二数据为非同步数据,可以不确定该主节点和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二相似度,也可以将该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和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确定为该主节点和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二相似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该从节点先获取多个目标报文,然后该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目标报文确定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最后该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其中,上述目标报文为上述多个台区的多个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报文。上述第一节点为上述多个节点中满足第一条件的节点。上述第二信息包括台区标识、层级、SNR值和衰减值。
可选地,上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对应的目标报文数量大于第六阈值、SNR值大于第七阈值或衰减值小于第八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从节点可以根据获取的每个目标报文得到一组目标数据。如表 六所示该目标数据可以包括节点标识、台区标识、层级、SNR值和衰减值。其中,节点标识可以指示发送该目标报文的节点,台区标识可以指示发送该目标报文的节点的台区,层级可以指示发送该目标报文的节点在台区中的层级,SNR值用于表征该目标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的SNR值,衰减值用于表征该目标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值。
表六
节点标识 台区标识 层级 SNR值 衰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在接收目标报文时,会统计接收这条目标报文时这条目标报文的信号强度和接收这条目标报文时这条目标报文的噪声强度,并确定这条目标报文对应的信噪比为上述信号强度与上述噪声强度的比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在接收目标报文时,会统计接收这条目标报文时这条目标报文的信号强度,由于发射报文时报文的信号强度是固定且已知的,因此该从节点可以根据发射和接收这条报文时这条报文的信号强度确定这条报文在传输过程的衰减值。
可选地,该从节点可以根据每个节点发送的目标报文确定该节点的第二信息。例如,节点1发送了多条目标报文,该从节点可以根据该多条报文对应的多个SNR值确定节点1的SNR值并根据该多条报文对应的多个衰减值确定节点1的衰减值。该从节点可以通过该节点对应的多条报文对应的多个SNR值(或衰减值)的统计累积均值、统计近段时间均值、划多段时间统计均值、阿尔法(alpha)滤波取实时值等确定节点的SNR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该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上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该从节点根据上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SNR值确定上述第一台区的SNR值,该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其中,上述第一台区为上述多个台区中的任一台区。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为第一台区的第二节点的层级,第一台区的第二节点为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中层级最低的节点。
示例性地,以台区1包括80个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和160个层级为2的第一节点为例。可以看出台区1的最低有效层级为1。该从节点根据这80个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中SNR值最大的50%(即40)个第一节点的SNR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层级1的SNR值。从节点根据这160个层级为2第一节点中SNR值最大的50%(即80)个第一节点的SNR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层级2的SNR值。然后根据台区1层级1的SNR值和台区1层级2的SNR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的SNR值。之后该从节点根据这80个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中衰减值最大的50%(即40)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层级1的衰减值。从节点根据这160个层级为2第一节点中衰减值最大的50%(即80)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层级2的衰减值。然后根据台区1层级1的衰减值和台区1层级2的衰减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的衰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该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上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该从节点根据上述第一台区的第二节点的SNR值确定上述第一台区的SNR值,该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第二节点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
示例性地,以台区1包括80个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和160个层级为2的第一节点为例。可以看出台区1的最低有效层级为1,台区1中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为台区1的第二节点。该从节点根据这80个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的SNR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的SNR值。该从节点根据这80个层级为1的第一节点的衰减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台区1的衰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包括:当上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当上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时,该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
需要说明的是,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可以用于表征台区与从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越低说明该台区与从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越近,也就是说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最低的台区是这多个台区中与从节点通信距离最近的台区,当上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说明上述多个台区中与从节点通信距离最近的台区仅有一个,这时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可以将该第二台区的主节点确定为目标主节点。
但是,当上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说明多个台区中与该从节点通信距离最近的台区有多个,这时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仅根据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可能无法准确确定目标主节点,这种情况下,该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示例性地,以上述多个台区包括台区1、台区2和台区3,台区1的最低有效层级为1,台区2的最低有效层级为2,台区3的最低有效层级为2为例。可以看出,上述多个台区中台区1的有效层级最低,由于第二台区仅包括台区1这一个台区,则该从节点确定台区1的主节点为目标主节点。
又示例性地,以上述多个台区包括台区1、台区2和台区3,台区1的最低有效层级为1,台区2的最低有效层级为1,台区3的最低有效层级为2为例。可以看出,上述多个台区中台区1和台区2的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由于第二台区包括多个(2个)台区,则该从节点根据这个多个台区(即台区1和台区2)的SNR值和这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可以包括:该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若上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该从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若上述第二差值小于上述第三阈值时,该从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上述第三台区为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第二台区,上述第四台区为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
示例性地,当上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上述从节点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为上述第三台区的主节点;反之,当上述第二差值小于上述第三阈值时,上述从节点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为上述第三台区和上述第四台区中衰减值较小的台区的主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台区的SNR值越大说明台区与从节点的关联性越强。当第二差值大 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说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即第三台区)与SNR值次大的台区(即第四台区)之间SNR值相差较大,这时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反之,当上述第二差值小于上述第三阈值时,说明第三台区和第四台区之间的SNR值相差较小,这时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台区的衰减值越小,说明台区与从节点之间的衰减越小。因此在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时,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可以包括: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该从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若上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上述第四阈值时,该从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
可选地,上述第四阈值可以为50,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当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为上述第五台区的主节点;反之,当上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上述第四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为第六台区的主节点。其中,上述第六台区为上述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说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存在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的台区,而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说明衰减值与信道相关性比较好,即这时衰减值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这时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反之,上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上述第四阈值说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不存在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的台区,这时衰减值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根据衰减值不能准确确定目标主节点。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从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可以包括:若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该从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若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五阈值时,该从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可选地,上述第五阈值可以为15,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当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为上述第六台区的主节点;反之,当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时,该从节点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为上述第五台区的主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说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存在SNR值大于第五阈值的台区,而SNR值大于第五阈值说明SNR值与信道相关性比较好,即这时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这时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反之,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说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不存在SNR值大于第五阈值的台区,这时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根据SNR值不能准确确定目标主节点。因此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
通过S501至S504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获取从节点和多个主节点分别在同一个时段内(即目标时段)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然后根据从节点和多个主节点分别在同一个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确定出目标主节点。由于多个主节点分别在同一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相比于多个主节点分别在不同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具有更高的区分度。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相较于现有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有效提高户变关系识别的准确性,可以为线损电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电力网络。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中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通信交互进行详细阐述,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通信交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01、从节点向多个主节点传输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的每个主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
示例性地,以多个主节点包括图6所示的主节点1和主节点2为例。主节点1向从节点发送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从节点接收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将其转发给主节点2。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的源发送方可以是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的第四主节点,即该第一指示信息是由第四主节点发送给从节点,然后由从节点转发给多个主节点中除第四主节点外的主节点的。其中,第四主节点可以是上述多个主节点中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最大的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主节点可以互相发送携带有自身的采集时段和目标信息的第一消息,多个主节点会根据收到的第一消息更新自身的采集时段。
可选地,上述目标信息可以包括每个主节点预储存的MAC地址和同步信息序列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的任一主节点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MAC地址大于该主节点预储存的MAC地址时,该主节点将自身的采集时段更新为该第一消息中的采集时段并更新预储存的MAC地址为该第一消息中的MAC地址和存储该第一消息中的同步信息序列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的任一主节点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MAC地址等于该主节点预储存的MAC地址且第一消息中的同步信息序列号大于该主节点存储的同步信息序列号时,该主节点将自身的采集时段更新为该第一消息中的采集时段并更新储存的同步信息序列号为该第一消息中的同步信息序列号。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的任一主节点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MAC地址等于该主节点预储存的MAC地址且第一消息中的同步信息序列号小于或等于该主节点存储的同步信息序列号,该主节点不更新自身的采集时段和预储存的MAC地址。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的任一主节点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MAC地址小于该主节点预储存的MAC地址时,该主节点不更新自身的采集时段和预储存的MAC地址。
值得一提的是,若主节点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MAC地址等于该主节点自身的MAC 地址,则说明其他主节点以该主节点的采集时段更新自身的采集时段。该主节点每次向其他主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时,会增加第一消息中同步信息序列号的数值,以使其他主节点能够通过第一消息中同步信息序列号的数值区分第一消息的新旧。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主节点通过互相发送携带有自身的采集时段和目标信息的第一消息,可以使这多个主节点的采集时段同步,从而使这多个主节点在同一时段内采集表征自身的工频周期特征的数据。
S602、该从节点和上述多个主节点在目标时段内分别采集各自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S603、该从节点获取第一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数据为该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S604、多个主节点分别向该从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
相应地,该从节点接收多个第二数据。
其中,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上述多个主节点各自在上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和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S605、该从节点根据上述第一数据和上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
其中,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用于分别指示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的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S606、该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
S6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S504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电力网络,由图4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执行,此时图7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为图3所示的台区主节点或者设置于主节点中。如图7所示该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S701、第二主节点获取第一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数据为该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
S702、该第二主节点获取多个第二数据。
其中,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多个主节点各自在上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多个主节点包括该第二主节点,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和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可选地,该第二主节点在获取多个第二数据之前,还可以向第三主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上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主节点在上述目标时段内采集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第三主节点包括上述多个主节点中除上述第二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
S703、该第二主节点根据上述第一数据和上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
其中,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的每一个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的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S704、该第二主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可以先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然后当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为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当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时,该第二主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一主节点 为上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上述多个台区包括上述多个主节点中每个主节点的台区。
可选地,上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SNR值或衰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可以先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然后当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为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当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时,向上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并接收上述从节点发送的第一结果。其中,上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目标结果,上述目标结果用于指示上述目标主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从节点在接收到上述第二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后,上述从节点先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然后上述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之后上述从节点向上述第二主节点发送上述目标结果。其中,上述从节点根据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S504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可以包括:该第二主节点先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差值,当上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反之,当上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其中,第一差值为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最高的第一相似度与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次高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可以包括:该第二主节点先根据上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二相似度。然后当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第二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满足上述目标条件;反之,当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未均小于上述第二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上述目标条件。其中,上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上述多个主节点中除上述第一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的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主节点的第二数据的相似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二主节点向上述从节点发送第二请求,然后该第二主节点接收上述从节点发送的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从节点在收到上述第二主节点发送的第二请求后,会向上述第二主节点发送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包括:当上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时,该第二主节点确定上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当上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时,该第二主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二台区为上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可以包括:该第二主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若上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若上述第二差值小于 上述第三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上述第三台区为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第二台区,上述第四台区为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可以包括: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若上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上述第四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五台区为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主节点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从上述多个第二台区中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可以包括: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反之,若上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五阈值时,该第二主节点则根据上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上述目标主节点。其中,上述第六台区为上述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电力网络。下面结合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中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通信交互进行详细阐述,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通信交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01、第二主节点向第三主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主节点中的每个主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第三主节点包括多个主节点中除第二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
示例性地,第二主节点为图8所示的主节点1,第三主节点包括图8所示的主节点2,主节点1向主节点2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S802、上述多个主节点和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分别采集各自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其中,上述多个主节点包括该第二主节点。
S803、从节点向第二主节点发送第一数据,
相应地,该第二主节点接收第一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数据为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S804、上述第三主节点向该第二主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
相应地,该第二主节点接收上述第三主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
示例性地,第二主节点为图8所示的主节点1,第三主节点包括图8所示的主节点2,主节点2向主节点1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地,第三主节点可以直接向第二主节点发送第二数据,第三主节点也可以通过从节点向第二主节点发送第二数据,即上述第三主节点先将第二数据发送给从节点,然后由从节点转发给该第二主节点。
S805、该第二主节点根据上述第一数据和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
其中,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上述多个主节点各自在上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上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上述多个第二数据和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上述多个主节点包括该第 二主节点和上述第三主节点。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用于分别指示上述多个第二数据中的每个第二数据与上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上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S806、该第二主节点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
S8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S704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信号处理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信号处理装置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集成电路、组件或模块。具体的,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或者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从外部存储器获取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处理装置可以是上述从节点或上述第二主节点,该信号处理装置900包括:至少一个CPU,存储器,存储器的类型例如可以包括SRAM和ROM,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WLAN子系统、总线、传输接口等。虽然图9中未示出,该信号处理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NPU等其他专用处理器,以及电源管理子系统、时钟管理子系统和功耗管理子系统等其他子系统。
信号处理装置900的上述各个部分通过连接器相耦合,示例性的,连接器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这些接口通常是电性通信接口,但是也可能是机械接口或其它形式的接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CPU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可选地,CPU可以是多个处理器构成的处理器组,多个处理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耦合。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中,CPU通过调用片上述存储器或者片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中,CPU和MCU共同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例如CPU完成信号处理方法中的部分步骤,而MCU完成信号处理方法中的其他步骤。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中,AP或者其他专用处理器通过调用片上述存储器或者片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种信号处理方法。
该传输接口可以为处理器芯片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接口,该传输接口通常包括多种接口,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下,该传输接口可以包括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通用异步收发机(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等。应当理解,这些接口可以是通过复用相同的物理接口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中,传输接口还可以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V-By-One接口、嵌入式显示端口(Embedded Display Port,eDP)、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或Display Port(DP)等。
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中,上述各部分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在另一种可选地情况中,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的芯片。
WLAN子系统例如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和基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芯片是以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在同一个半导体衬底上的系统,也叫半导体芯片,其可以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在衬底(通常是例如硅一类的半导体材料)上形成的集成电路的集合,其外层通常被半导体封装材料封装。上述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各类功能器件,每一类功能器件包括逻辑门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双极晶体管或二极管等晶体管,也可包括电容、电阻或电感等其他部件。每个功能器件可以独立工作或者在必要的驱动软件的作用下工作,可以实现通信、运算、或存储等各类功能。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 上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节点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
    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第二数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多个主节点各自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N为正整数,所述工频过零点时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工频电压上升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流上升沿过零点时刻或工频电流下降沿过零点时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节点向所述多个主节点传输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的每个主节点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包括:
    所述从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
    若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
    若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从节点则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多个台区包括所述多个主节点所在的台区,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信噪比SNR值或衰减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包括: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最高的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次高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或者,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二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除所述第一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的相似度;
    若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第二阈值,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 目标条件。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为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报文;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报文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台区标识、层级、SNR值和衰减值,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多个节点中满足第一条件的节点;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的报文数量大于第六阈值、SNR值大于第七阈值或衰减值小于第八阈值。
  8. 根据权利要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所述第一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的任一台区;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SNR值或第二节点的SNR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SNR值,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中层级最低的节点;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或所述第二节点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
    若所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
    若所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所述第三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所述第四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或者,
    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
    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 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或者,
    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确定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
    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1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主节点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从节点在目标时段内采集的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用于指示电网工作频率的周期特征;
    所述第二主节点获取多个第二数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括多个主节点各自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的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多个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一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主节点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包括N个工频过零点时刻,N为正整数,所述过零点时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工频电压上升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压下降沿过零点时刻、工频电流上升沿过零点时刻或工频电流下降沿过零点时刻。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节点在获取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主节点向第三主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主节点中的每个主节点在所述目标时段内采集所述工频周期特征数据,所述第三主节点包括所述多个主节点中除所述第二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
  14.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目标主节点,包括:
    所述第二主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第一相似度最高的主节点;
    若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
    若所述第一主节点不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或者,所述第二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一请求并接收所述从节点发送的第一结果,所述多个台区包括所述多个主节点所在的台区,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SNR值或衰减值,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目标结果,所述目标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主节点。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节点确定第一主节点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最高的第一相似度与所述多个第一相似度中次高的第一相似度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或者,
    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确定多个第二相似度,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分别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主节点中除所述第一主节点外的每个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主节点对应的第二数据的相似度;
    若所述多个第二相似度均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一主节点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主节点接收所述从节点发送的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
    若所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
    若所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时,所述第二主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
    所述第二主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所述第三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第二台区,所述第四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或者,
    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
    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或者,
    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确定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
    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19.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节点接收第二主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目标结果,所述目标结果用于指示目标主节点;
    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所述多个台区包括多个主节点所在的台区,所述多个主节点与所述多个台区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低有效层级、SNR值或衰减值;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为所述多个主节点其中之一;
    所述从节点向所述第二主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结果,所述多个主节点包括所述第二主节点。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从节点获取多个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为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报文;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报文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台区标识、层级、SNR值和衰减值,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多个节点中满足第一条件的节点;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向所述从节点发送的报文数量大于第六阈值、SNR值大于第七阈值或衰减值小于第八阈值。
  22. 根据权利要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从节点根据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层级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最低有效层级,所述第一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的任一台区;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SNR值或第二节点的SNR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SNR值,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中层级最低的节点;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台区的多个第一节点的衰减值或所述第二节点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第一台区的衰减值。
  23. 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台区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
    若所述多个台区中仅存在一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确定所述第二台区的主节点为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二台区为所述多个台区中最低有效层级最小的台区;
    若所述多个台区中存在多个第二台区,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和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包括: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三台区的SNR值和第四台区的SNR值的差值,所述第三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所述第四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次大的台区;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或者,
    若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小于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五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衰减值最小的台区;
    若所述第五台区的衰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或者,
    若第六台区的SNR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确定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SNR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所述第六台区为所述多个第二台区中SNR值最大的台区;
    若所述第六台区的SNR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从节点则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台区的衰减值确定所述目标主节点。
  25.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所述接口电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11至18中任一项或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11至18中任一项或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27.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11至18中任一项或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7861.4A 2021-05-21 2021-05-21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2802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5318 WO2022241789A1 (zh) 2021-05-21 2021-05-21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0223A true CN117280223A (zh) 2023-12-22

Family

ID=8414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7861.4A Pending CN117280223A (zh) 2021-05-21 2021-05-21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5464A1 (zh)
EP (1) EP4332585A1 (zh)
CN (1) CN117280223A (zh)
WO (1) WO20222417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3193B2 (ja) * 2013-07-02 2017-02-0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検針用携帯端末
CN108710060A (zh) * 2018-06-11 2018-10-26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台区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633744B (zh) * 2019-09-09 2022-04-19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表的台区识别方法
CN110739774B (zh) * 2019-11-19 2022-09-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低压配电网的物联网系统
CN111711469B (zh) * 2020-06-11 2021-06-04 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信噪比的台区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sta节点
CN112565144B (zh) * 2020-11-18 2022-11-29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ofdm宽带载波通信系统的台区识别方法
CN112600589B (zh) * 2020-12-25 2022-11-11 深圳市中创电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频变化趋势的低压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5464A1 (en) 2024-03-14
EP4332585A1 (en) 2024-03-06
WO2022241789A1 (zh)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63152A1 (en) Power sharing in a mesh energy system
CN104540220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150712B (zh) 电力线载波与无线融合通信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TW201345291A (zh) 於裝置間共享機會式資源的技術
US20160205675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050139A (zh) 用于改善串行接口的芯片间、单导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04522B (zh) 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实时通信优化方法及设备
US10334602B2 (e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nnected devices
US2020005366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4837168A (zh) 一种设备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253950A (zh) 一种宽带载波台区识别方法
Ergul et al. Cooperative coarse spectrum sensing for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s
CN106576257B (zh) 一种网络参数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15190378A (zh) 一种基于wi-sun通信方式的数据采集终端
CN111092925B (zh) 一种区块链扩容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61006A (zh) 降低wlan干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7280223A (zh)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228433A1 (zh) 一种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13453148A (zh) 联合深度学习与加权k邻近算法的室内位置指纹定位方法
CN112152251A (zh) 柔性直流配电网系统运行方式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Deng et al. Joint access point selection and local discriminant embedding for energy efficient and accurate Wi-Fi positioning
CN104517440B (zh) 交通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6921681B (zh) 基于随机方式实现分群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CN108933601A (zh) 一种编码芯片和电池监控单元
CN110311805B (zh)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及电力线通讯的多源通讯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