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7818B -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7818B
CN117267818B CN202311213493.2A CN202311213493A CN117267818B CN 117267818 B CN117267818 B CN 117267818B CN 202311213493 A CN202311213493 A CN 202311213493A CN 117267818 B CN117267818 B CN 117267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load
pressing
position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34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67818A (zh
Inventor
龙志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o GZ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o GZ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o GZ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o GZ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34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7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7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7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67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7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湿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包括机箱和风机本体,机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安装口和进风口,机箱的顶壁贯穿开设有排风口,风机本体包括安装板、电机、叶轮、进风罩、组装板和四根支撑杆,机箱的内部设有校准板,校准板平行于机箱的前侧壁,校准板与机箱的前侧壁之间沿机箱的宽度方向滑动配合。本发明中具有校准板,且校准板的正面设置有两个载重组件,两个载重组件分别用于支撑风机本体中的两根支撑杆,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轻易将风机本体的一端插入至机箱内。

Description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除湿机组一般应用于药厂、科研、工业、医疗卫生、仪器仪表,商品储藏、地下工程以及电脑室、档案室、仓库等高湿度场所,防止仪器、电脑、电讯器材、药品、资料等受潮、锈蚀、霉烂而造成的损失。
现如今,空调除湿机组中的除湿风机主要用于转轮烘干,具体为风机抽取气体,抽取后的气体经过热蒸汽盘管加热升温后,作用在除湿转轮上,实现烘干转轮的效果。现有的除湿风机包括机箱和风机本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机箱固定于除湿机组中的相应位置,且机箱外壁上开设有供风机本体插入的安装口,而风机本体则插入于机箱内并且与机箱外壁固定连接。
具体在安装风机本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风机本体抬起,并使其进风口一端插入至机箱内部,然后还需要将风机本体上的螺纹孔和机箱外壁上的螺纹孔一一对齐,最后再逐一拧入螺栓进行固定;由于风机本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工作人员抬起风机并插入机箱的过程会比较费力,另一方面,由于螺纹孔数量众多,因此螺纹孔的对齐过程并不容易,最终导致安装过程费时费力,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包括机箱和风机本体,所述机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安装口和进风口,所述机箱的顶壁贯穿开设有排风口,所述风机本体包括安装板、电机、叶轮、进风罩、组装板和四根支撑杆,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校准板,所述校准板平行于机箱的前侧壁,所述校准板与机箱的前侧壁之间沿机箱的宽度方向滑动配合,且所述校准板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校准板的正面固定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正面且沿自身周向一圈还开设有导向槽;
所述校准板的正面且位于通风口的下方固定设有载重板,所述载重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载重组件,两个所述载重组件分别用于支撑所述风机本体中的两根支撑杆;
所述机箱的前侧壁中间位置处贯穿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活动嵌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和机箱的前侧壁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安装口开设于所述旋转盘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旋转盘的背面同中心轴设置有驱动齿圈,所述机箱的前侧壁且位于圆孔的外围贯穿设有四根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机箱的前侧壁之间转动配合,所述转动轴的内端固定套装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固定套装有定位盘,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圈相啮合,所述定位盘的正面还固定设有压合部;
所述旋转盘的正面且位于安装口的外围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板上且背对电机的一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所述组装板上且背对安装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定位环。
可选的,所述校准板的正面上下两侧均设有电磁铁,所述校准板的背面设有用于为电磁铁供电的电源,所述旋转盘的背面上下两侧均固定设有与所述电磁铁相适配的铁片。
可选的,所述载重组件包括底座和载重部,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载重板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顶面左右两侧均设有铰座,两个所述铰座上均铰接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载重部固定连接,所述载重部的顶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圆弧槽,两个所述铰座之间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外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底座以及载重部抵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载重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插槽的下方开设有导电槽,所述插槽内活动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设有导电堵头,所述导电槽的内底面贴合设有导电片,两个所述导电堵头分别和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导电堵头串联设置;所述插杆的外侧还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和所述插杆的顶端以及所述插槽的内底面抵接;当所述支撑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导电堵头与导电片不接触;当所述载重部与底座的上表面抵接时,所述导电堵头与导电片接触。
可选的,所述载重部的下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滑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呈T字型,且按压块的其中一端伸出至载重部的前侧;当所述载重部与底座的上表面抵接时,所述按压块的下端与所述插杆的顶端抵接。
可选的,所述隐藏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隐藏槽的内壁以及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环形凸缘,当所述定位环嵌入至导向槽内部时,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按压块抵接,且所述按压块的底端与所述插杆不接触。
可选的,所述校准板的正面四角处均垂直设有导向杆,所述旋转盘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外端还设有按压片。
可选的,所述旋转盘的正面且位于靠近导向孔的位置处均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背对旋转盘圆心的一面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槽内活动插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位于收缩槽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块,所述限位部朝向旋转盘圆心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收缩槽相通的穿透口,所述限位部朝向旋转盘圆心的一面还活动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和限位部之间通过推动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调节块背对旋转盘圆心的一面还设有第二磁块和第三磁块,所述第二磁块和第一磁块的相向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三磁块和第一磁块的相向面磁极相反;当所述推动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磁块正对于所述穿透口;当所述定位柱嵌入至定位孔内部时,所述按压片与相应的所述调节块抵接,所述第三磁块正对于所述穿透口;所述定位盘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块插入的限位口。
可选的,所述压合部沿定位盘的径向分布,所述压合部和所述限位口分别对称分布于定位盘的两侧,所述安装板背对组装板的一面四角处均设有突出部;当所述旋转盘转动90°时,所述定位盘转动180°,所述突出部的外表面和所述压合部的内侧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定位盘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旋转盘的正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当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对齐时,所述压合部和所述突出部抵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校准板及载重板向外拔出,使载重板穿过安装口并伸出至机箱的外部;
S2、将风机本体搬运至靠近安装口处,并且使风机本体底侧的两根支撑杆分别搭在两个载重部上,此时导电堵头与导电片接触,电磁铁通电并且与铁片相吸附,使校准板的位置得到固定;
S3、再将风机本体向机箱内部推进,直至定位环嵌入至导向槽内部,此时在环形凸缘的推动作用下,导电堵头与导电片不接触,电磁铁断电;
S4、然后继续向内推动风机本体,直至定位柱嵌入至定位孔内,最后再转动风机本体,使定位盘同步转动,进而使压合部覆盖在安装板的外侧以固定风机本体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具有校准板,且校准板的正面设置有两个载重组件,两个载重组件分别用于支撑风机本体中的两根支撑杆,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轻易将风机本体的一端插入至机箱内;
2.本发明中的校准板和机箱前侧壁之间沿机箱的宽度方向滑动配合,且当校准板携带风机本体移动至机箱内部时,安装板上的定位柱可以自动嵌入至机箱前侧壁上的定位孔内,从而无需对齐螺纹孔,不仅操作更加省力,而且有助于提高风机的安装效率;
3.本发明中的校准板上设置有电磁铁,而机箱前侧壁上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铁片,当风机本体放在载重组件上时,电磁铁可自动通电并固定校准板的位置,因此可方便风机本体向机箱内部推进;
4.本发明中的机箱前侧壁四周均设置有定位盘和压合部,当工作人员旋转风机本体时,可同步驱动定位盘旋转,从而使四块压合部能够分别压住风机本体的四个边角,从而方便固定风机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除湿风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箱结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校准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箱前侧壁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箱和风机本体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载重部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限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风机结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机箱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机箱及风机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限位部结构剖视图;
图14为图2中A处放大对应图;
图15为图3中B处放大对应图;
图16为图4中C处放大对应图;
图17为图11中D处放大对应图;
图18为图12中E处放大对应图;
图19为图12中F处放大对应图;
图20为本发明电路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突出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突出部结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压合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箱;101、安装口;102、进风口;103、排风口;104、圆孔;105、旋转盘;106、驱动齿圈;107、转动轴;108、从动齿轮;109、定位盘;110、压合部;111、定位孔;112、铁片;113、导向孔;114、限位部;115、收缩槽;116、插接块;117、第一磁块;118、穿透口;119、调节块;120、推动弹簧;121、第二磁块;122、第三磁块;123、限位口;124、第一螺纹孔;125、第二螺纹孔;126、滑动槽;127、滑动块;128、轴孔;129、转动圈;130、旋转槽;131、滚珠;132、鼓包孔;200、风机本体;201、安装板;202、电机;203、叶轮;204、进风罩;205、组装板;206、支撑杆;207、定位柱;208、定位环;209、环形凸缘;210、突出部;211、槽孔;212、安装套;213、定位弹簧;214、定位鼓包;300、校准板;301、通风口;302、导向环;303、导向槽;304、载重板;305、载重组件;3051、底座;3052、载重部;3053、铰座;3054、连接件;3055、圆弧槽;3056、连杆;3057、扭簧;3058、插槽;3059、插杆;30510、导电堵头;30511、支撑弹簧;30512、隐藏槽;30513、按压块;30514、复位弹簧;306、电磁铁;307、电源;308、导电槽;309、导电片;310、导向杆;311、按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现有的除湿风机包括机箱100和风机本体200,其中,机箱10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安装口101和进风口102,机箱100的顶壁贯穿开设有排风口103,风机本体200包括安装板201、电机202、叶轮203、进风罩204、组装板205和四根支撑杆206,具体的,电机20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01上,且电机202的输出轴与叶轮203同轴固定连接,组装板205和安装板201之间通过支撑杆206固定连接,进风罩204固定设置于组装板205上,并且进风罩204和叶轮203同中心轴设置。
现有技术中的风机本体200在具体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将风机本体200抬起,并且将其前端插入至安装口101内,然后再将安装板201上的螺纹孔和机箱100前侧壁上的螺纹孔对齐,最后再将螺栓逐一拧入螺纹孔内以固定风机本体200。
然而,由于螺纹孔的数量众多,且螺纹孔分布于安装口101的四周,具体在操作时,很难保证螺纹孔充分对齐;并且在对齐螺纹孔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调整风机本体200的位置,此过程非常耗费工作人员的体力,且一旦螺纹孔对齐后。往往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将风机本体200牢牢按住在机箱100的前侧壁上,保持其稳定,再由另一名工作人员将螺栓拧入螺纹孔内,即需要两名工作人员相互配合;综上所述,现有的风机本体200安装过程费时费力,且操作过程不够简便,安装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请参阅图2-图20,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包括机箱100和风机本体200,机箱10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安装口101和进风口102,机箱100的顶壁贯穿开设有排风口103,风机本体200包括安装板201、电机202、叶轮203、进风罩204、组装板205和四根支撑杆206,机箱100的内部设有校准板300,校准板300平行于机箱100的前侧壁,校准板300与机箱100的前侧壁之间沿机箱100的宽度方向滑动配合,且校准板300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通风口301,如图4所示,校准板300的正面固定设有导向环302,导向环302的正面且沿自身周向一圈还开设有导向槽303;另外,组装板205上且背对安装板201的一面固定设置有与导向槽303相适配的定位环208,如图10所示;其中,导向环302与校准板300之间焊接固定,定位环208与组装板205焊接固定,具体当定位环208嵌入至导向槽303内部时,则风机本体20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得到固定。
如图4所示,校准板300的正面且位于通风口301的下方固定设有载重板304,载重板304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漏风口,开设漏风口的作用是方便叶轮204向周围排风,载重板304的上表面且位于漏风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载重组件305,两个载重组件305分别用于支撑风机本体200中的两根支撑杆206;另外,校准板300的正面上下两侧均设有电磁铁306,校准板300的背面设有用于为电磁铁306供电的电源307,电源307可采用直流电源,如干电池,旋转盘105的背面上下两侧均固定设有与电磁铁306相适配的铁片112,当电磁铁306通电时,电磁铁306能够与铁片112紧紧吸附,从而固定校准板300的位置,以方便风机本体200向前推进。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载重组件305包括底座3051和载重部3052,其中,底座3051固定设置于载重板304的上表面,且底座3051呈倒T型,底座3051的顶面左右两侧均设有铰座3053,两个铰座3053上均铰接设有连接件3054,连接件3054与载重部3052的底面固定连接,载重部3052的顶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206的圆弧槽3055;两个铰座3053之间还设有连杆3056,如图17所示,连杆3056外套设有扭簧3057,扭簧3057的两端分别和底座3051以及载重部3052抵接,在扭簧3057的弹力作用下,当载重部3052不受外力作用时,载重部3052呈倾斜状态,当载重部3052呈水平状态时,则载重部3052的下表面和底座3051的顶面抵接。
另外,如图18所示,底座305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058,载重板304的上表面且位于插槽3058的下方开设有导电槽308,插槽3058内活动贯穿设有插杆3059,插杆3059的底端活动贯穿插槽3058的内底面并伸入至导电槽308内,具体为插槽3058的内底面开设有供插杆3059插入的且与导电槽308相通的插孔;插杆3059的底端还设有导电堵头30510,导电堵头30510为紫铜材料,插杆3059为绝缘材料,如塑料,导电槽308的内底面贴合设有导电片309,导电片309为铜片,两个载重组件305中的导电堵头30510分别和电源307的正负极相连,两个电磁铁306均与导电堵头30510串联设置,如图20所示;插杆3059的外侧还套设有支撑弹簧30511,支撑弹簧30511的上下两端分别和插杆3059的顶端以及插槽3058的内底面抵接;当支撑弹簧30511处于自然状态下,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不接触;当两个导电堵头30510均与导电片309接触时,则电磁铁306通电,且紧紧吸附住铁片112,校准板300的位置得到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载重部3052的下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隐藏槽30512,隐藏槽30512内滑动连接有按压块30513,隐藏槽30512沿载重部3052的长度方向开设,按压块30513沿隐藏槽30512的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隐藏槽30512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均凸出成型有滑轨,按压块30513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槽,因此可实现按压块30513和隐藏槽30512的滑动配合;按压块30513呈T字型,且按压块30513的其中一端伸出至载重部3052的前侧;当载重部3052与底座3051的上表面抵接时,按压块30513的下端与插杆3059的顶端抵接,且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接触。另外,隐藏槽30512内设有复位弹簧30514,复位弹簧30514的两端分别和隐藏槽30512的内壁以及按压块30513固定连接;支撑杆206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环形凸缘209,当定位环208嵌入至导向槽303内部时,环形凸缘209与按压块30513抵接,且在环形凸缘209的推动作用下,按压块30513会向前滑移,最终按压块30513会与插杆3059错开,那么插杆3059在支撑弹簧30511的弹力作用下会自动上升,电磁铁306断电。
综上所述,当风机本体200放在载重组件305上方时,电磁铁306自动通电,校准板300的位置固定;当风机本体200向前推进至定位环208嵌入导向槽303内部时,电磁铁306又自动断电,即整个过程电磁铁306的通断电无需人工手动控制,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风机安装的便捷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机箱100的前侧壁中间位置处贯穿设有圆孔104,圆孔104内活动嵌入有旋转盘105,旋转盘105和机箱100的前侧壁之间转动配合,安装口101开设于旋转盘105的中间位置处,旋转盘105的背面同中心轴设置有驱动齿圈106,如图5所示,机箱100的前侧壁且位于圆孔104的外围贯穿设有四根转动轴107,转动轴107与机箱100的前侧壁之间转动配合,转动轴107的内端固定套装有从动齿轮108,转动轴107的外端固定套装有定位盘109,从动齿轮108与驱动齿圈106相啮合,定位盘109的正面还固定设有压合部110;具体的,机箱100的前侧壁贯穿开设有供转动轴107穿过的轴孔128,轴孔128内固定套装有轴承,转动轴10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轴孔128内,因此,当旋转盘105转动时,可通过驱动齿圈106带动从动齿轮108转动,进而带动定位盘109和压合部110旋转,且当旋转盘105转动90°时,定位盘109恰好旋转180°。
值得一提的是,圆孔104的内周壁上固定套装有转动圈129,如图19所示,转动圈129的内周壁上沿自身周向一圈开设有旋转槽130,旋转槽130内均匀分布有滚珠131,且滚珠131转动连接在旋转槽130内,旋转盘105的外沿嵌入在旋转槽130内且与滚珠131滚动贴合,因此实现了旋转盘105和机箱100的前侧壁转动配合;滚珠131的作用是令旋转盘105转动更加平稳,并提高旋转盘105的稳定性,避免其产生晃动;并且,需要指出的是,转动圈129采用两块半环状结构组成,具体在组装时,需要将两块半环状结构分别套在旋转盘105外,然后再将两块半环状结构的接头处进行焊接从而构成圆环,最后再将转动圈129焊接固定在圆孔104处,因此实现了旋转盘105和机箱100前侧壁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旋转盘105的正面且位于安装口101的外围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11,安装板201上且背对电机20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定位孔111相适配的定位柱207,当定位柱207插入至定位孔111内部时,则风机本体200在竖直平面内的位置可以得到彻底固定。校准板300的正面四角处均垂直设有导向杆310,旋转盘105上贯穿开设有供导向杆310穿过的导向孔113,导向杆310的外端还设有按压片311;导向杆310的长度方向与机箱100的宽度方向一致,因此,校准板300可依靠导向杆310实现沿机箱100的宽度方向滑移。
另外,旋转盘105的正面且位于靠近导向孔113的位置处均设有限位部114,限位部114和旋转盘105的正面螺栓连接固定,限位部114背对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开设有收缩槽115,如图13所示,收缩槽115内活动插入有插接块116,插接块116和收缩槽115均沿旋转盘105的径向分布,插接块116位于收缩槽115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块117,限位部114朝向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开设有与收缩槽115相通的穿透口118,限位部114朝向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还活动设有调节块119;具体的,限位部114朝向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开设有滑动槽126,如图9所示,调节块119上设置有滑动块127,滑动块127活动嵌入在滑动槽126内部;调节块119和限位部114之间通过推动弹簧120弹性连接,推动弹簧120的两端分别和限位部114和调节块119固定连接,且推动弹簧120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分布,调节块119背对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还设有第二磁块121和第三磁块122,第二磁块121和第一磁块117的相向面磁极相同,第三磁块122和第一磁块117的相向面磁极相反;当推动弹簧120处于自然状态下,第二磁块121正对于穿透口118;当定位柱207嵌入至定位孔111内部时,按压片311与相应的调节块119抵接,使调节块119向前滑移,进而使第三磁块122正对于穿透口118;具体当第二磁块121正对于穿透口118时,在斥力作用下,插接块116处于伸出状态,当第三磁块122正对于穿透口118时,在吸力作用下,插接块116会自动缩入收缩槽115内。
如图14所示,定位盘109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插接块116插入的限位口123,当插接块116插入至限位口123内部时,则旋转盘105的位置得到固定,无法转动,当校准板300携带风机本体200滑移至机箱100内部时,在按压片311的压力作用下,调节块119移位,插接块116会自动缩入收缩槽115内,此时旋转盘105可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压合部110沿定位盘109的径向分布,压合部110和限位口123分别对称分布于定位盘109的两侧,安装板201背对组装板205的一面四角处均焊接设有突出部210,且突出部210的外表面和压合部110的内侧面平齐。定位盘109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4,如图15所示,旋转盘105的正面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124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5,当第一螺纹孔124和第二螺纹孔125对齐时,压合部110覆盖在突出部210的外表面并与其抵接,从而固定风机本体2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最后再利用螺栓拧入第一螺纹孔124和第二螺纹孔125内将定位盘109彻底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校准板300及载重板304向外拔出,使载重板304穿过安装口101并伸出至机箱100的外部;
S2、将风机本体200搬运至靠近安装口101处,并且使风机本体200底侧的两根支撑杆206分别搭在两个载重部3052上,此时在载重部3052的压力作用下,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接触,电磁铁306通电并且与铁片112相吸附,使校准板300的位置得到固定;
S3、再将风机本体200向机箱100内部推进,直至定位环208嵌入至导向槽303内部,此时在环形凸缘209的推动作用下,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不接触,电磁铁306断电;
S4、然后继续向内推动风机本体200,直至定位柱207嵌入至定位孔111内,此时在按压片311的作用下,调节块119移位,插接块116会自动缩入收缩槽115内,即旋转盘105可自由转动,最后再顺时针转动风机本体200四分之一圈,使定位盘109逆时针转动二分之一圈,进而使压合部110覆盖在突出部210的外表面并与其抵接,从而固定风机本体2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最后再利用螺栓拧入第一螺纹孔124和第二螺纹孔125内将四块定位盘109彻底固定,即可完成风机本体200的安装。
实施例2,请参阅图21-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突出部210的表面贯穿设有槽孔211,突出部210的内表面且位于槽孔211处固定设有安装套212,安装套212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213,定位弹簧213的外端伸入槽孔211内并连接有定位鼓包214,定位鼓包214为两段式结构,其中一段呈圆柱状且位于槽孔211内,另外一段呈球面状,且露出至槽孔211外;压合部110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供定位鼓包214插入的鼓包孔132;当压合部110转动至适宜位置时,定位鼓包214在定位弹簧213的弹力作用下,定位鼓包214可自动嵌入至鼓包孔132内。
本实施例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当校准板300携带风机本体200滑移至机箱100的内部时,此时在按压片311的作用下,调节块119移位,插接块116会自动缩入收缩槽115内,即旋转盘105可自由转动;最后再顺时针转动风机本体200,则定位盘109及压合部110会逆时针旋转,直至定位鼓包214自动弹入鼓包孔132内,此时风机本体200恰好转动90°,且第一螺纹孔124和第二螺纹孔125恰好对齐。因此,相比较实施例1,本实施例无需对准第一螺纹孔124和第二螺纹孔125,使安装过程更加高效、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包括机箱(100)和风机本体(200),所述机箱(10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安装口(101)和进风口(102),所述机箱(100)的顶壁贯穿开设有排风口(103),所述风机本体(200)包括安装板(201)、电机(202)、叶轮(203)、进风罩(204)、组装板(205)和四根支撑杆(206),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100)的内部设有校准板(300),所述校准板(300)平行于机箱(100)的前侧壁,所述校准板(300)与机箱(100)的前侧壁之间沿机箱(100)的宽度方向滑动配合,且所述校准板(300)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通风口(301),所述校准板(300)的正面固定设有导向环(302),所述导向环(302)的正面且沿自身周向一圈还开设有导向槽(303);
所述校准板(300)的正面且位于通风口(301)的下方固定设有载重板(304),所述载重板(30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载重组件(305),两个所述载重组件(305)分别用于支撑所述风机本体(200)中的两根支撑杆(206);
所述机箱(100)的前侧壁中间位置处贯穿设有圆孔(104),所述圆孔(104)内活动嵌入有旋转盘(105),所述旋转盘(105)和机箱(100)的前侧壁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安装口(101)开设于所述旋转盘(105)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旋转盘(105)的背面同中心轴设置有驱动齿圈(106),所述机箱(100)的前侧壁且位于圆孔(104)的外围贯穿设有四根转动轴(107),所述转动轴(107)与机箱(100)的前侧壁之间转动配合,所述转动轴(107)的内端固定套装有从动齿轮(108),所述转动轴(107)的外端固定套装有定位盘(109),所述从动齿轮(108)与所述驱动齿圈(106)相啮合,所述定位盘(109)的正面还固定设有压合部(110);
所述旋转盘(105)的正面且位于安装口(101)的外围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11),所述安装板(201)上且背对电机(20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定位孔(111)相适配的定位柱(207),所述组装板(205)上且背对安装板(201)的一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303)相适配的定位环(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板(300)的正面上下两侧均设有电磁铁(306),所述校准板(300)的背面设有用于为电磁铁(306)供电的电源(307),所述旋转盘(105)的背面上下两侧均固定设有与所述电磁铁(306)相适配的铁片(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组件(305)包括底座(3051)和载重部(3052),所述底座(3051)固定设置于所述载重板(304)的上表面,所述底座(3051)的顶面左右两侧均设有铰座(3053),两个所述铰座(3053)上均铰接设有连接件(3054),所述连接件(3054)与所述载重部(3052)固定连接,所述载重部(3052)的顶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206)的圆弧槽(3055),两个所述铰座(3053)之间还设有连杆(3056),所述连杆(3056)外套设有扭簧(3057),所述扭簧(3057)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底座(3051)以及载重部(3052)抵接,所述底座(305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058),所述载重板(304)的上表面且位于插槽(3058)的下方开设有导电槽(308),所述插槽(3058)内活动贯穿设有插杆(3059),所述插杆(3059)的底端设有导电堵头(30510),所述导电槽(308)的内底面贴合设有导电片(309),两个所述导电堵头(30510)分别和电源(307)的正负极相连,所述电磁铁(306)与所述导电堵头(30510)串联设置;所述插杆(3059)的外侧还套设有支撑弹簧(30511),所述支撑弹簧(30511)的上下两端分别和所述插杆(3059)的顶端以及所述插槽(3058)的内底面抵接;当所述支撑弹簧(30511)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不接触;当所述载重部(3052)与底座(3051)的上表面抵接时,所述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部(3052)的下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隐藏槽(30512),所述隐藏槽(30512)内滑动连接有按压块(30513),所述按压块(30513)呈T字型,且按压块(30513)的其中一端伸出至载重部(3052)的前侧;当所述载重部(3052)与底座(3051)的上表面抵接时,所述按压块(30513)的下端与所述插杆(3059)的顶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槽(30512)内设有复位弹簧(30514),所述复位弹簧(30514)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隐藏槽(30512)的内壁以及所述按压块(305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6)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环形凸缘(209),当所述定位环(208)嵌入至导向槽(303)内部时,所述环形凸缘(209)与所述按压块(30513)抵接,且所述按压块(30513)的底端与所述插杆(3059)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板(300)的正面四角处均垂直设有导向杆(310),所述旋转盘(105)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310)穿过的导向孔(113),所述导向杆(310)的外端还设有按压片(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05)的正面且位于靠近导向孔(113)的位置处均设有限位部(114),所述限位部(114)背对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开设有收缩槽(115),所述收缩槽(115)内活动插入有插接块(116),所述插接块(116)位于收缩槽(115)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块(117),所述限位部(114)朝向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收缩槽(115)相通的穿透口(118),所述限位部(114)朝向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还活动设有调节块(119),所述调节块(119)和限位部(114)之间通过推动弹簧(120)弹性连接,所述调节块(119)背对旋转盘(105)圆心的一面还设有第二磁块(121)和第三磁块(122),所述第二磁块(121)和第一磁块(117)的相向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三磁块(122)和第一磁块(117)的相向面磁极相反;当所述推动弹簧(120)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磁块(121)正对于所述穿透口(118);当所述定位柱(207)嵌入至定位孔(111)内部时,所述按压片(311)与相应的所述调节块(119)抵接,所述第三磁块(122)正对于所述穿透口(118);所述定位盘(109)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块(116)插入的限位口(1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110)沿定位盘(109)的径向分布,所述压合部(110)和所述限位口(123)分别对称分布于定位盘(109)的两侧,所述安装板(201)背对组装板(205)的一面四角处均设有突出部(210);当所述旋转盘(105)转动90°时,所述定位盘(109)转动180°,所述突出部(210)的外表面和所述压合部(110)的内侧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09)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4),所述旋转盘(105)的正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24)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5),当所述第一螺纹孔(124)和所述第二螺纹孔(125)对齐时,所述压合部(110)和所述突出部(210)抵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校准板(300)及载重板(304)向外拔出,使载重板(304)穿过安装口(101)并伸出至机箱(100)的外部;
S2、将风机本体(200)搬运至靠近安装口(101)处,并且使风机本体(200)底侧的两根支撑杆(206)分别搭在两个载重部(3052)上,此时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接触,电磁铁(306)通电并且与铁片(112)相吸附,使校准板(300)的位置得到固定;
S3、再将风机本体(200)向机箱(100)内部推进,直至定位环(208)嵌入至导向槽(303)内部,此时在环形凸缘(209)的推动作用下,导电堵头(30510)与导电片(309)不接触,电磁铁(306)断电;
S4、然后继续向内推动风机本体(200),直至定位柱(207)嵌入至定位孔(111)内,最后再转动风机本体(200),使定位盘(109)同步转动,进而使压合部(110)覆盖在安装板(201)的外侧以固定风机本体(200)的位置。
CN202311213493.2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Active CN117267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3493.2A CN117267818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3493.2A CN117267818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7818A CN117267818A (zh) 2023-12-22
CN117267818B true CN117267818B (zh) 2024-02-20

Family

ID=89213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3493.2A Active CN117267818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78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799A (ja) * 1993-08-31 1995-03-17 Toshiba Corp 換気扇
CN109441859A (zh) * 2018-12-14 2019-03-08 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际动车组辅助电源柜冷却用离心风机
CN209856091U (zh) * 2019-04-22 2019-12-27 蓬客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叉车和液压车安全搬运的无蜗壳风机
CN215805310U (zh) * 2021-08-19 2022-02-11 上海百富勤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蜗壳风机进风口连接装置
KR20220028775A (ko) * 2020-08-31 2022-03-08 문명호 조립성이 개선된 임펠러 배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799A (ja) * 1993-08-31 1995-03-17 Toshiba Corp 換気扇
CN109441859A (zh) * 2018-12-14 2019-03-08 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际动车组辅助电源柜冷却用离心风机
CN209856091U (zh) * 2019-04-22 2019-12-27 蓬客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叉车和液压车安全搬运的无蜗壳风机
KR20220028775A (ko) * 2020-08-31 2022-03-08 문명호 조립성이 개선된 임펠러 배기장치
CN215805310U (zh) * 2021-08-19 2022-02-11 上海百富勤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蜗壳风机进风口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7818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67818B (zh) 一种插入式无蜗壳空调除湿风机及安装方法
CN107535070A (zh) 用于计算设备的机架
IN165328B (zh)
CN106736433A (zh) 一种转子的卡环轴承扇叶自动组装机
CN2757212Y (zh) 电源供应器固定装置
CN109431110A (zh) 一种防潮的文件柜
CN210919560U (zh) 一种可调节叶轮的轴流风机
CN211295907U (zh) 一种散热型配电柜
CN207196900U (zh) 磁吸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内机
CN207801196U (zh) 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配电柜
CN206626681U (zh) 风管室内机
CN205828918U (zh) 一种便于调节安装角度的配电柜
CN210832836U (zh) 一种木材入厂用高效烘干机
CN219383597U (zh) 一种基于制药生产用原材料存储设备
CN216982721U (zh) 一种民宿酒店生态绿化建筑外墙
CN219593319U (zh) 一种羔羊培育箱
CN101424147A (zh) 门铰
CN205634484U (zh) 一种便携式绕线盘
CN207907627U (zh) 一种中医药学药材加热烘干装置
CN216253670U (zh) 一种室外电控箱
CN220986030U (zh) 一种组合式控制柜
CN203396091U (zh) 暖风机的机芯组件
CN219960907U (zh) 一种危化品储存柜用除静电装置
CN219761647U (zh) 一种机箱
CN209638042U (zh) 一种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