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4621A -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4621A
CN117264621A CN202210669331.9A CN202210669331A CN117264621A CN 117264621 A CN117264621 A CN 117264621A CN 202210669331 A CN202210669331 A CN 202210669331A CN 117264621 A CN117264621 A CN 117264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oil
resistant
monom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93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磊
王渊
屈刚
刘晓东
杨育恒
贾飞
吴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693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46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4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4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02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containing surf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2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C09K8/6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6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8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8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8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882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裂用稠化剂技术领域,是一种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前者原料包括反相乳液、速溶型抗盐聚合物、助排表面活性剂、增效剂和悬浮剂,按下述方法得到:将反相乳液中加入悬浮剂搅拌均匀后,再依序加入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和速溶型抗盐聚合物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综合了常规乳液稠化剂和悬浮乳液稠化剂的特点,使得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兼具高固含量、低油相、高效抗盐、高砂比、减阻、破乳助排和防膨等多种功能。

Description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裂用稠化剂技术领域,是一种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压裂施工已经成为改造储藏增加产量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出现的免混配技术将传统的先配液再施工的压裂技术改进为稠化剂直接注入混砂车进行泵注的无配液流程压裂技术,能够实现实时配制流体,按照实时需要添加材料,最大程度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不必要的花费,可以克服传统混配方法的易浪费,成本高,环境不友好的种种缺点。在免混配技术中,核心是泵送系统,泵送系统可以控制流体的体积,也无需添加额外的设备,泵送系统要求增稠剂以液体形式存在,因此,乳液型稠化剂随着免混配技术的推广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从2018年至今,乳液型稠化剂在西南、长庆、东北及新疆各油田均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新疆油田环玛湖、吉木萨尔页岩油等区域使用乳液型稠化剂后极大降低了压裂液费用,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在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中也暴露了较多问题。在现场应用中,各区域水质不同,新疆油田的两个施工区块玛湖18区块地层水、风城净化水矿化度20000ppm至30000ppm,玛湖1区块使用盐湖水和清水混合矿化度高达30000ppm至50000ppm,由于乳液型稠化剂普遍存在耐盐性较差的问题,在高矿化度水中粘度下降快,摩阻高,导致用量达到常规的1倍至2倍,大大提高了压裂液的综合成本。
目前,抗盐乳液稠化剂存在的问题在于,乳液制备时采用油包水的反相聚合方式,最终产品中含有大量水,因此,固含量不高。如公告号为CN11252156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抗盐一剂两用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高效抗盐一剂两用稠化剂的固含量小于40%;公告号为CN11356350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压裂液稠化剂的固含量在40%到45%之间;公告号为CN11356350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制备压裂稠化剂的组合物、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实施例中固含量最高达到51.5%,但其水相单体浓度接近80%,常温下单体会大量析出,不具备可行性。
近年来,新出现的悬浮型乳液稠化剂,采用将聚合物固体粉末均匀分散于油相的方法制备得到,因最终产品中不含水,因此,固含量较常规乳液稠化剂更高。
如公告号为CN11031760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悬浮乳液型滑溜水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悬浮乳液型滑溜水降阻剂固含量都在45%以上。在同样的加药浓度下,悬浮型乳液稠化剂因固含量更高具有更好的抗盐效果以及携砂能力,而其存在的问题在于悬浮型乳液稠化剂的油相含量较高。
目前,缺少兼具减阻、破乳助排和防膨等多种功能的产品,并且悬浮乳液稠化剂油相含量很高,一般大于40%。如公告号为CN113684016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超耐盐悬浮滑溜水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其超耐盐悬浮滑溜水降阻剂油相含量大于40%。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原料成本,另一方面在地层中会造成一定的油相伤害,同时,悬浮乳液稠化剂干粉悬浮在油相中,稳定性低于油包水反相乳液,聚合物的溶解增粘速率也低于聚合物已预先溶胀在油包水液滴中的常规乳液稠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兼具高固含量、低油相、高效抗盐、高砂比、减阻、破乳助排和防膨等多种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反相乳液75%至80%、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5%至20%、助排表面活性剂0.5%至1.5%、增效剂0.5%至1.5%和余量的悬浮剂,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0%至95%的主链单体A、4%至8%的抗盐单体B和余量的防膨单体C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5%至40%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5%至30%的油相、3%至5%的乳化剂和余量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0%至95%的主链单体D、5%至10%的抗盐单体E以及余量的增效单体F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主链单体A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上述抗盐单体B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乙烯基苯磺酸、烯丙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丙烯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防膨单体C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主链单体D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上述抗盐单体E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1-丙烯酰基-4-甲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增效单体F为苯乙烯、丙烯酸十六酯、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溴化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乙基氨基乙醇酯、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助排表面活性剂由长链烷基磺酸盐、长链烷基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长链烷基磺酸盐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和十八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长链烷基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上述增效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悬浮剂为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
上述油相为矿物油、煤油、柴油、白油、异构烷烃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乳化剂为油溶性乳化剂和水溶性乳化剂的混合物,油溶性乳化剂为司班系列中的一种以上,水溶性乳化剂为吐温系列和OP系列中的一种以上,司班系列为司班-80和司班-85中的一种,吐温系列为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一种,OP系列为OP-7和OP-10中的一种。
上述速溶型抗盐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μm至200μm,助排表面活性剂是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150μm至200μm。
上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5分钟至1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0℃至15℃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时间为4小时至6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250rpm至35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至5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300rpm至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至60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优选的,上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5分钟至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方法进行: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5分钟至1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0℃至15℃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时间为4小时至6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250rpm至35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至5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300rpm至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至60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5分钟至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综合了常规的乳液稠化剂和悬浮乳液稠化剂的特点,使反相乳液的水相与油相中都含有抗盐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具有高聚合物有效含量(45%至50%)的同时兼具较低的油相含量(<23%),既降低了稠化剂的加量又减少压裂液在地层内的油相伤害。
第二,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组分中,改性聚丙烯酰胺中的增效单体F在水溶液中形成分子间缔合,提高了稠化剂的携砂能力;助排表面活性剂提高了稠化剂的破乳助排性能;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中的防膨单体C提高了稠化剂的防膨性能;增效剂同时具有增粘和使油包水乳液反相的功能。以上这些组分使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同时兼具减阻、高砂比、破乳助排和防膨等多种功能。
第三,与现有的常规乳液稠化剂和悬浮乳液稠化剂相比,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降低压裂施工成本,减少了对地层的伤害,一剂多能,无需各种添加剂,减少了现场储罐及加药管线,提高了施工效率。
第四,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内有约一半的聚合物在反相乳液水相中以预溶胀状态存在,另一半悬浮在油相中的聚合物为速溶型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可以快速溶解、释放粘度,与悬浮乳液稠化剂相比,溶解时间更短,有利于现场免混配施工。
总之,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综合了常规乳液稠化剂和悬浮乳液稠化剂的特点,使得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兼具高固含量、低油相、高效抗盐、高砂比、减阻、破乳助排和防膨等多种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反相乳液75%至80%、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5%至20%、助排表面活性剂0.5%至1.5%、增效剂0.5%至1.5%和余量的悬浮剂,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0%至95%的主链单体A、4%至8%的抗盐单体B和余量的防膨单体C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5%至40%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5%至30%的油相、3%至5%的乳化剂和余量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0%至95%的主链单体D、5%至10%的抗盐单体E以及余量的增效单体F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
上述主链单体A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上述抗盐单体B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乙烯基苯磺酸、烯丙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丙烯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防膨单体C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主链单体D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上述抗盐单体E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1-丙烯酰基-4-甲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增效单体F为苯乙烯、丙烯酸十六酯、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溴化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乙基氨基乙醇酯、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助排表面活性剂由长链烷基磺酸盐、长链烷基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长链烷基磺酸盐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和十八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长链烷基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上述增效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上述悬浮剂为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
上述油相为矿物油、煤油、柴油、白油、异构烷烃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乳化剂为油溶性乳化剂和水溶性乳化剂的混合物,油溶性乳化剂为司班系列中的一种以上,水溶性乳化剂为吐温系列和OP系列中的一种以上,司班系列为司班-80和司班-85中的一种,吐温系列为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一种,OP系列为OP-7和OP-10中的一种。
上述速溶型抗盐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μm至200μm,助排表面活性剂是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150μm至200μm。
上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5分钟至1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0℃至15℃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时间为4小时至6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250rpm至35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至5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300rpm至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至60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优选的,上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5分钟至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实施例2: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800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70g、十二烷基磺酸钠10g、AEO-3 10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0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2.2%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6%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1.8%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5%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5%的矿物油、3%的司班-80和OP-10的混合物和37%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1.7%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8%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及0.3%的苯乙烯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苯乙烯、司班-80和OP-10溶于矿物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2%;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AEO-3、粒径为150μm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粒径为18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5%,油相含量20%。
实施例3: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790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81g、十四烷基磺酸钠8g、AEO-4 6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5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3.3%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5%的乙烯基苯磺酸和1.7%的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5.5%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8%的煤油、3.5%的司班-80和吐温-60的混合物和33%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2.6%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7%的N,N-二乙基丙烯酰胺以及0.4%的丙烯酸十六酯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和N,N-二乙基丙烯酰胺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丙烯酸十六酯、司班-80和吐温-60溶于煤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十六酯总质量的0.1%;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AEO-4、粒径为160μm的十四烷基磺酸钠、粒径为17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6.1%,油相含量21.8%。
实施例4: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795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69g、十六烷基磺酸钠6g、AEO-5 12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8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1.1%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7%的烯丙基苯磺酸和1.9%的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6%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6%的柴油、4%的司班-80和吐温-80的混合物和34%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3.6%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6%的丙烯酰吗啉以及0.4%的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和丙烯酰吗啉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司班-80和吐温-80溶于柴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酰吗啉和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总质量的0.3%;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AEO-5、粒径为170μm的十六烷基磺酸钠、粒径为18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5.5%,油相含量20.7%。
实施例5: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785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82g、十八烷基磺酸钠5g、AEO-6 14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4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0%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8%的乙烯基磺酸和2%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6.5%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7%的白油、4.5%的司班-80和OP-7的混合物和32%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0.5%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9%的1-丙烯酰基-4-甲基哌嗪以及0.5%的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和1-丙烯酰基-4-甲基哌嗪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司班-80和OP-7溶于白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丙烯酸、1-丙烯酰基-4-甲基哌嗪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总质量的0.4%;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AEO-6、粒径为180μm的十八烷基磺酸钠、粒径为19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6.85%,油相含量21.2%。
实施例6: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780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94g、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7g、AEO-7 7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2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1.5%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7.5%的丙烯基磺酸钠和1%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7%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8.5%的异构烷烃油、5%的司班-85和吐温-60的混合物和29.5%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4.7%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5%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及0.3%的溴化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乙基氨基乙醇酯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溴化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乙基氨基乙醇酯、司班-85和吐温-60溶于异构烷烃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溴化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乙基氨基乙醇酯总质量的0.35%;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AEO-7、粒径为160μm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粒径为11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8.3%,油相含量22.2%。
实施例7: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780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87g、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g、丙二醇8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3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2.7%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6.5%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乙烯基苯磺酸的混合物与0.8%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8%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9%的异构烷烃油、3%的司班-85和吐温-60的混合物和30%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0.3%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9.5%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以及0.2%的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司班-85和吐温-60溶于异构烷烃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总质量的0.25%;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丙二醇、粒径为170μm的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粒径为12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8.3%,油相含量22.6%。
实施例8: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790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76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9g、丙三醇9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6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3.9%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5.5%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乙烯基磺酸的混合物与0.6%的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9%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7.5%的白油和异构烷烃油的混合物、3%的司班-85和OP-7的混合物和30.5%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1.4%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8.5%的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以及0.1%的丙烯酸十六酯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的混合物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司班-85和OP-7溶于白油和异构烷烃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十六酯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总质量的0.15%;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丙三醇、粒径为180μm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粒径为13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8.4%,油相含量21.7%。
实施例9:该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反相乳液800g、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73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1g、己二醇5g和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11g,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4.3%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4.5%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基磺酸钠的混合物与1.2%的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40%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5.5%的白油和脱芳烃溶剂油的混合物、3%的司班-85和OP-10的混合物和31.5%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2.3%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7.5%的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吗啉的混合物以及0.2%的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的混合物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吗啉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司班-85和OP-10溶于白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8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2℃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5℃,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总质量的0.45%;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己二醇、粒径为190μm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粒径为140μm的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9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9.3%,油相含量20.4%。
对比例1:悬浮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白油和脱芳烃溶剂油的混合物490g、抗盐聚合物470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g、己二醇10g、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20g,其中,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3%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4.9%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吗啉的混合物、1.6%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基磺酸钠的混合物、0.4%的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混合物、0.1%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按照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向所需量的白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加入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以300rpm的转速搅拌30分钟;
第二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一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己二醇、粒径为190μm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粒径为140μm的抗盐聚合物,以4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得到1000g的悬浮抗盐稠化剂。
本发明对比例1制备的悬浮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7%,油相含量49%。
对比例2:乳液抗盐稠化剂,原料包括抗盐聚合物400g、司班-85和OP-10的混合物30g、白油和脱芳烃溶剂油的混合物255g、水315g,其中,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3%的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4.9%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吗啉的混合物、1.6%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基磺酸钠的混合物、0.4%的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混合物、0.1%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按照下述方法得到:
将所需量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基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司班-85、OP-10溶于白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将油水混合剪切8分钟,通氮除氧,12℃滴加引发剂升温至45℃,保温5小时,得到1000g的乳液抗盐稠化剂,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各单体(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基磺酸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和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总质量的0.45%。
本发明对比例2制备的乳液抗盐稠化剂,其有效含量40%,油相含量25.5%。
本发明实施例2至实施例9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兼具高固含量、低油相的优点,以下是对上述实施例2至实施例9和对比例1至对比例2制备的抗盐稠化剂进行性能评价。
试验方法:取西北某油田致密砂岩区块现场压裂用水样,水样的水质数据如表1所示,按照现场0.6%的加量配制压裂液溶液,参照SY/T 5107-2016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SY/T 5755-2016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使用六速粘度计、表界面张力仪、管道摩阻仪的检测仪器分别对各抗盐稠化剂的溶解时间、表观粘度、降阻率、破乳率、破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进行评价,其中,测量破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中的实验条件:破胶温度70℃,破胶时间2h,破胶剂过硫酸铵加量0.05%;配制的0.6%加量的压裂液溶液加入不同量的40目至70目石英砂,混合后倒入量筒静置半小时后观察压裂液静态悬砂能力,即砂比;使用清水按照现场0.6%的加量配制压裂液溶液,参照SY/T 5971-2016《油气田压裂酸化及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使用离心机对各抗盐稠化剂的防膨性率进行评价。
试验结果:各抗盐稠化剂的性能如表2所示,结合现场对于0.6%稠化剂加量下,压裂液表观粘度需≥30mPa·s、降阻率≥70%、防膨率≥75%的实际要求,以及《SY/T 6376-2008 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压裂液破乳率需≥95%,破胶液表面张力需≤28mN/m、界面张力≤2mN/m的行业要求,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悬浮抗盐稠化剂相比,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的溶解时间大大缩短,其抗盐、增粘效果及其余各项性能与对比例1相当,并且油相含量比对比例1低(油相含量由49%降至20.4%);与对比例2常规的乳液抗盐稠化剂相比,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的抗盐增粘效果、携砂能力、破乳和助排性能都更加优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综合了常规乳液稠化剂和悬浮乳液稠化剂的特点,使得制备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兼具高固含量、低油相、高效抗盐、高砂比、减阻、破乳助排和防膨等多种功能。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

Claims (10)

1.一种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反相乳液75%至80%、速溶型抗盐聚合物15%至20%、助排表面活性剂0.5%至1.5%、增效剂0.5%至1.5%和余量的悬浮剂,其中,速溶型抗盐聚合物由摩尔百分比为90%至95%的主链单体A、4%至8%的抗盐单体B和余量的防膨单体C进行聚合反应得到;
反相乳液由质量百分比为35%至40%的改性聚丙烯酰胺、25%至30%的油相、3%至5%的乳化剂和余量的水组成;
改性聚丙烯酰胺是由摩尔百分比为90%至95%的主链单体D、5%至10%的抗盐单体E以及余量的增效单体F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主链单体A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和,抗盐单体B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乙烯基苯磺酸、烯丙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丙烯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或/和,防膨单体C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主链单体D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和,抗盐单体E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1-丙烯酰基-4-甲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或/和,增效单体F为苯乙烯、丙烯酸十六酯、顺丁烯二酸十六烷基酯钠盐、丙烯酸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酯、溴化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乙基氨基乙醇酯、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助排表面活性剂由长链烷基磺酸盐、长链烷基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长链烷基磺酸盐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和十八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长链烷基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和,增效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或/和,悬浮剂为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助排表面活性剂由长链烷基磺酸盐、长链烷基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长链烷基磺酸盐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和十八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长链烷基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和,增效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构成;或/和,悬浮剂为有机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油相为矿物油、煤油、柴油、白油、异构烷烃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以上;或/和,乳化剂为油溶性乳化剂和水溶性乳化剂的混合物,油溶性乳化剂为司班系列中的一种以上,水溶性乳化剂为吐温系列和OP系列中的一种以上,司班系列为司班-80和司班-85中的一种,吐温系列为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一种,OP系列为OP-7和OP-10中的一种;或/和,速溶型抗盐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μm至200μm,助排表面活性剂是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150μm至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油相为矿物油、煤油、柴油、白油、异构烷烃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以上;或/和,乳化剂为油溶性乳化剂和水溶性乳化剂的混合物,油溶性乳化剂为司班系列中的一种以上,水溶性乳化剂为吐温系列和OP系列中的一种以上,司班系列为司班-80和司班-85中的一种,吐温系列为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一种,OP系列为OP-7和OP-10中的一种;或/和,速溶型抗盐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μm至200μm,助排表面活性剂是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150μm至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油相为矿物油、煤油、柴油、白油、异构烷烃油和脱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以上;或/和,乳化剂为油溶性乳化剂和水溶性乳化剂的混合物,油溶性乳化剂为司班系列中的一种以上,水溶性乳化剂为吐温系列和OP系列中的一种以上,司班系列为司班-80和司班-85中的一种,吐温系列为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一种,OP系列为OP-7和OP-10中的一种;或/和,速溶型抗盐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μm至200μm,助排表面活性剂是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150μm至2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5分钟至1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0℃至15℃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时间为4小时至6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250rpm至35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至5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300rpm至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至60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
第一步,将所需量的主链单体D和抗盐单体E溶于水中,再将所需量的增效单体F和乳化剂溶于油相中,将油水混合进行剪切5分钟至1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通氮除氧,在10℃至15℃下向油水混合物中滴加引发剂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时间为4小时至6小时,得到油包水反相乳液,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占主链单体D、抗盐单体E和增效单体F总质量的0.1%至1.0%;
第二步,向反相乳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悬浮剂,以250rpm至35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至50分钟;
第三步,在10分钟之内,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依序加入所需量的增效剂、助排表面活性剂、速溶型抗盐聚合物,以300rpm至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至60分钟,得到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
CN202210669331.9A 2022-06-14 2022-06-14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646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331.9A CN117264621A (zh) 2022-06-14 2022-06-14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331.9A CN117264621A (zh) 2022-06-14 2022-06-14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4621A true CN117264621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0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9331.9A Pending CN117264621A (zh) 2022-06-14 2022-06-14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46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9372B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压裂液体系
Taylor et al. Water-soluble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s for improved oil recovery: A literature review
US20130005616A1 (en)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 using water soluble polymers having improved shear resistance
CN105238381B (zh) 一种功能复合型乳液态聚合物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326B (zh) 水基钻井液用包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1560A (zh) 一种高效抗盐一剂两用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20974B (zh) 一种酸化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91493A (zh) 一种海水基免混配多功能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40606B (zh) 无油相液体减阻剂及包含该减阻剂的全程滑溜水压裂液
WO2015042026A1 (en) High temperature stable linear polymers
CN107964399B (zh) 一种页岩气压裂用多功能纳米乳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4827B (zh) 一种在压裂中同时具有减阻及增稠性能且溶解迅速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8360B (zh) 一种多功能悬浮浓缩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1752A (zh) 一种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64621A (zh) 免混配多功能抗盐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Preparation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ree-component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copolymer emulsion (QHAE)
CN107057664B (zh) 一种聚合物基触变水泥浆
CN110819319A (zh) 一种钻井液体系及制备方法
US11155749B1 (en) Composition for oil and gas recovery
CN107163184B (zh) 无固相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及其制备方法
GB2213850A (en)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
CN111268953A (zh) 凝胶水泥、缔合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US5116923A (en)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dimethyl acrylamide functionality
CN111499796A (zh) 一种压裂用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US4981935A (en)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dimethyl acrylamide functiona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