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1650A -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1650A
CN117261650A CN202311522380.0A CN202311522380A CN117261650A CN 117261650 A CN117261650 A CN 117261650A CN 202311522380 A CN202311522380 A CN 202311522380A CN 117261650 A CN117261650 A CN 117261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ad control
air inlet
block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23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小虎
王冬容
杨玺
游跃
王舒
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uan Aggregated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yuan Aggregated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uan Aggregated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yuan Aggregated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23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1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1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该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机构、充电设备本体、负荷控制本体、气流循环机构、翻转联动机构与缓冲机构,壳体机构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内形成有安装内腔,充电设备本体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的顶部内,本案通过负荷控制本体实现充电桩充电系统的效率优化和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壳体机构能够保护充电设备本体与负荷控制本体,气流循环机构能够对充电设备本体与负荷控制本体进行降温,翻转联动机构可以与气流循环机构进行联动,提高气流循环机构的降温效率,缓冲机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突然的冲击或振动导致的设备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控制装置是一种用于管理电网负载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和控制充电桩的用电负荷,以避免对电网造成过大的负荷冲击,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和用户的需求,动态地调整充电功率。目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散热效率较低,且无法控制其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机构、充电设备本体、负荷控制本体、气流循环机构、翻转联动机构与缓冲机构,壳体机构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内形成有安装内腔,充电设备本体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的顶部内,负荷控制本体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的中部,气流循环机构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的底部,翻转联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与两个翻转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安装内腔的底部,且驱动组件位于气流循环机构的下方,两个翻转组件安装于安装内腔的底部,且两个翻转组件对称设置,缓冲机构安装于气流循环机构的一侧侧壁上,且缓冲机构位于驱动组件的上方。
优选地,壳体机构包括底部壳体、下通风壳体、控制壳体、上通风壳体与顶盖,底部壳体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底部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底腔,收容底腔位于安装内腔的底部,下通风壳体固定安装于底部壳体的顶部,下通风壳体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下通风槽,控制壳体固定安装于下通风壳体的顶部,控制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充电枪槽,上通风壳体固定安装于控制壳体的顶部,上通风壳体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上通风槽,下通风壳体、控制壳体与上通风壳体均为“回”字形的壳体,顶盖固定安装于上通风壳体的顶部,安装内腔形成于底部壳体、下通风壳体、控制壳体、上通风壳体与顶盖之间。
优选地,负荷控制本体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且若干个散热片位于下通风槽与上通风槽之间,同一侧的若干个散热片朝向开设下通风槽的侧壁凸设。
优选地,上通风壳体开设上通风槽的内侧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倾斜引流板,且上通风壳体相对两侧侧壁上的若干个倾斜引流板对称设置,倾斜引流板相对于上通风壳体倾斜设置,倾斜引流板能够向上翻转,倾斜引流板翻转到最大角度时与上通风壳体垂直,同一侧侧壁上的若干个倾斜引流板从下到上长度逐渐增加。
优选地,气流循环机构包括两块侧连接板、回形支撑框架与循环风机,两块侧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的顶部两侧侧壁上,回形支撑框架固定安装于两块侧连接板相互朝向的一侧侧壁上,循环风机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的顶部。
优选地,下通风壳体的后侧壁底部开设有进风调节口,进风调节口的顶部通过扭簧转动安装有进风调节板,进风调节板能够朝安装内腔内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朝向回形支撑框架的一侧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块,回形支撑框架靠近进风调节板的一侧侧壁与收容底腔靠近进风调节板的一侧侧壁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
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滑动双面齿条、楔形导流块、楔形限位块与第二磁吸块,驱动气缸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的底部靠近第一磁吸块的一侧,滑动双面齿条固定安装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滑动双面齿条滑动设置于收容底腔的底部,滑动双面齿条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凸设有若干齿块,楔形导流块固定安装用于滑动双面齿条的顶部,楔形导流块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对称的导流斜面,导流斜面与滑动双面齿条顶面之间的距离朝另一导流斜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楔形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顶部靠近驱动气缸的一端,楔形限位块的顶部形成有抵持斜面,抵持斜面与滑动双面齿条顶面之间的距离朝驱动气缸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磁吸块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顶部靠近驱动气缸的一端,且第二磁吸块位于楔形限位块朝向驱动气缸的一侧,第二磁吸块与第一磁吸块的极性相同。
优选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联动轴、翻转限位板、齿轮安装轴、联动齿轮与传动皮带,翻转联动轴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靠近底部靠近进风调节口一侧的底部一角,翻转限位板固定安装于翻转联动轴的侧壁顶部,且两个翻转组件的翻转限位板相互抵接,齿轮安装轴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的底部,联动齿轮固定安装于齿轮安装轴的顶部,且联动齿轮与滑动双面齿条相互啮合,传动皮带套设于翻转联动轴与齿轮安装轴的底部。
优选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缓冲气囊、储油囊与引流块,两个缓冲气囊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靠近进风调节板一侧的外侧壁上,且两个缓冲气囊对称设置,储油囊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靠近进风调节板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储油囊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微孔,引流块是截面为U形的条形板,引流块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靠近进风调节板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引流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楔形导流块远离驱动气缸一端的上方,引流块位于若干个渗透微孔的下方。
优选地,回形支撑框架靠近进风调节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通气槽,且两个通气槽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气囊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均与同一个储油囊内部连通。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负荷控制本体能够实现对充电设备本体的监控和调度,从而实现充电桩充电系统的效率优化和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壳体机构能够保护充电设备本体与负荷控制本体,气流循环机构能够对充电设备本体与负荷控制本体进行降温,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翻转联动机构可以与气流循环机构进行联动,提高气流循环机构的降温效率,缓冲机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突然的冲击或振动导致的设备损坏,它还能够提高驱动组件的流畅程度,防止卡顿的情况发生,有益于保护充电设备本体和负荷控制本体的安全稳定运行。
2.通过循环风机吹动底部的气流,将热量带走,使安装内腔的温度降低,能够避免充电设备本体和负荷控制本体因高温而过热或运行不稳定,散热片能够通过向上气流有效散热,能够加强负荷控制本体的散热效果,防止其过热并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倾斜引流板的引导,带走热量的气流能够通过上通风槽从安装内腔排出降低温度,能够有效避免热量在内腔内积聚,导致温度过高,下通风槽能够让外部的气体进入安装内腔底部,能够补充内腔内部的气体,并促进空气循环,有助于散热降温。
3.通过启动循环风机和驱动气缸,滑动双面齿条会带动联动齿轮、齿轮安装轴、翻转联动轴和翻转限位板的旋转翻转,封堵下通风槽,阻止外界气流通过下通风槽进入内腔,然后,滑动双面齿条的移动还会导致进风调节板翻转,使外部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进风间隙进入收容底腔供循环风机抽取,能将进入收容底腔的外部气流向上流动,并将内腔中的热气体从上通风槽排出,实现了快速降温的效果,通过启动循环风机和驱动气缸,使外部气流从进风调节口进入,经过循环风机的引导,经由上通风槽流出,能够有效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流通量,增强安装内腔与外界的热交换,滑动双面齿条的移动会导致第二磁吸块远离第一磁吸块,使得二者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令进风调节板能够受到扭簧的作用,向循环风机的方向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的翻转会导致外部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进入到安装内腔的底部一侧,然后通过进风间隙进入到收容底腔,为循环风机提供气体,能够增加空气流动量,进一步加快内腔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
4.通过缓冲气囊能够提供对进风调节板的缓冲作用,避免其碰撞产生震动,缓冲气囊在被抵持时,缓冲气囊内部的气体会被挤压进入储油囊,进而使储油囊内的润滑油滴落到引流块上向下流动,起到对滑动双面齿条的润滑效果,滑动双面齿条能够顺畅地滑动,从而避免了卡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分上通风壳体与倾斜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负荷控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分壳体机构与气流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气流循环机构与部分翻转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回形支撑框架与部分缓冲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壳体机构;20、充电设备本体;30、负荷控制本体;40、气流循环机构;50、翻转联动机构;60、缓冲机构;111、安装内腔;70、驱动组件;80、翻转组件;11、底部壳体;12、下通风壳体;13、控制壳体;14、上通风壳体;15、顶盖;112、收容底腔;121、下通风槽;131、充电枪槽;141、上通风槽;31、散热片;142、倾斜引流板;41、侧连接板;42、回形支撑框架;43、循环风机;122、进风调节口;123、进风调节板;124、第一磁吸块;125、进风间隙;71、驱动气缸;72、滑动双面齿条;73、楔形导流块;74、楔形限位块;75、第二磁吸块;731、导流斜面;741、抵持斜面;81、翻转联动轴;82、翻转限位板;83、齿轮安装轴;84、联动齿轮;85、传动皮带;61、缓冲气囊;62、储油囊;63、引流块;621、渗透微孔;421、通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壳体机构10、充电设备本体20、负荷控制本体30、气流循环机构40、翻转联动机构50与缓冲机构60,壳体机构10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10内形成有安装内腔111,充电设备本体20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顶部内,负荷控制本体30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中部,气流循环机构40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翻转联动机构50包括驱动组件70与两个翻转组件80,驱动组件70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且驱动组件70位于气流循环机构40的下方,两个翻转组件80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且两个翻转组件80对称设置,缓冲机构60安装于气流循环机构40的一侧侧壁上,且缓冲机构60位于驱动组件70的上方。
壳体机构10包括底部壳体11、下通风壳体12、控制壳体13、上通风壳体14与顶盖15,底部壳体1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底部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底腔112,收容底腔112位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下通风壳体12固定安装于底部壳体11的顶部,下通风壳体12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下通风槽121,控制壳体13固定安装于下通风壳体12的顶部,控制壳体13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充电枪槽131,上通风壳体14固定安装于控制壳体13的顶部,上通风壳体14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上通风槽141,下通风壳体12、控制壳体13与上通风壳体14均为“回”字形的壳体,顶盖15固定安装于上通风壳体14的顶部,安装内腔111形成于底部壳体11、下通风壳体12、控制壳体13、上通风壳体14与顶盖15之间。
负荷控制本体30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31,且若干个散热片31位于下通风槽121与上通风槽141之间,同一侧的若干个散热片31朝向开设下通风槽121的侧壁凸设。
上通风壳体14开设上通风槽141的内侧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倾斜引流板142,且上通风壳体14相对两侧侧壁上的若干个倾斜引流板142对称设置,倾斜引流板142相对于上通风壳体14倾斜设置,倾斜引流板142能够向上翻转,倾斜引流板142翻转到最大角度时与上通风壳体14垂直,同一侧侧壁上的若干个倾斜引流板142从下到上长度逐渐增加。
气流循环机构40包括两块侧连接板41、回形支撑框架42与循环风机43,两块侧连接板41分别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顶部两侧侧壁上,回形支撑框架42固定安装于两块侧连接板41相互朝向的一侧侧壁上,循环风机43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的顶部。
下通风壳体12的后侧壁底部开设有进风调节口122,进风调节口122的顶部通过扭簧转动安装有进风调节板123,进风调节板123能够朝安装内腔111内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123朝向回形支撑框架42的一侧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块124,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的一侧侧壁与收容底腔11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的一侧侧壁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125。
驱动组件70包括驱动气缸71、滑动双面齿条72、楔形导流块73、楔形限位块74与第二磁吸块75,驱动气缸71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靠近第一磁吸块124的一侧,滑动双面齿条72固定安装于驱动气缸71的输出轴上,滑动双面齿条72滑动设置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滑动双面齿条72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凸设有若干齿块,楔形导流块73固定安装用于滑动双面齿条72的顶部,楔形导流块73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对称的导流斜面731,导流斜面731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面之间的距离朝另一导流斜面731的方向逐渐增大,楔形限位块74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部靠近驱动气缸71的一端,楔形限位块74的顶部形成有抵持斜面741,抵持斜面741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面之间的距离朝驱动气缸71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磁吸块75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部靠近驱动气缸71的一端,且第二磁吸块75位于楔形限位块74朝向驱动气缸71的一侧,第二磁吸块75与第一磁吸块124的极性相同。
翻转组件80包括翻转联动轴81、翻转限位板82、齿轮安装轴83、联动齿轮84与传动皮带85,翻转联动轴81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112靠近底部靠近进风调节口122一侧的底部一角,翻转限位板82固定安装于翻转联动轴81的侧壁顶部,且两个翻转组件80的翻转限位板82相互抵接,齿轮安装轴83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联动齿轮84固定安装于齿轮安装轴83的顶部,且联动齿轮84与滑动双面齿条72相互啮合,传动皮带85套设于翻转联动轴81与齿轮安装轴83的底部。
缓冲机构60包括两个缓冲气囊61、储油囊62与引流块63,两个缓冲气囊61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外侧壁上,且两个缓冲气囊61对称设置,储油囊62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储油囊6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微孔621,引流块63是截面为U形的条形板,引流块6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引流块63的另一端延伸至楔形导流块73远离驱动气缸71一端的上方,引流块63位于若干个渗透微孔621的下方。
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通气槽421,且两个通气槽42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气囊6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均与同一个储油囊62内部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负荷控制本体30用于管理充电桩的充电设备本体20之间的电力分配和负载平衡,能够监测电力网络的负荷情况,并根据需求调整充电设备本体20的充电功率,以避免对充电设备本体20造成过大的负荷压力或过载,负荷控制本体30能够实现对充电设备本体20的远程监控和调度,从而实现充电桩充电系统的效率优化和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负荷控制本体30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充电桩的充电过程,并根据负荷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充电设备本体20的稳定运行,壳体机构10能够保护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气流循环机构40能够用于对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进行降温,翻转联动机构50能够与气流循环机构40进行联动,可以调节气流循环机构40的进风方向,从而提高气流循环机构40的降温效率,缓冲机构6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能够提高驱动组件70的流畅程度,防止卡顿的情况发生,本案通过负荷控制本体30能够实现对充电设备本体20的远程监控和调度,从而实现充电桩充电系统的效率优化和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壳体机构10能够保护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气流循环机构40能够对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进行降温,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翻转联动机构50可以与气流循环机构40进行联动,提高气流循环机构40的降温效率,缓冲机构6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突然的冲击或振动导致的设备损坏,它还能够提高驱动组件70的流畅程度,防止卡顿的情况发生,有益于保护充电设备本体20和负荷控制本体30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当外界温度较低,无需对充电桩进行降温时,操作人员无需启动循环风机43与驱动气缸71,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能够使得安装内腔111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安装内腔111内部的温度过高时能够通过上通风槽141与下通风槽121进行散热通风,由于仅通过上通风槽141与下通风槽121进行通风,所以散热效率较低,能够使得安装内腔111内保持较合适的温度使得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能够正常运行,能够防止外界的低温气体影响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的运行,提高实用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外界温度适中时,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的运行会使得安装内腔111产生热量,安装内腔111产生较高的热量会影响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的运行,操作人员能够启动循环风机43,循环风机43能够吸收安装内腔111底部的空气向上吹风,使得底部的气流向上流动,若干个散热片31能够提高负荷控制本体30的散热效果,从而使得负荷控制本体30更好的进行散热,而向上和吹动的气流能够带动散热片31的热量,带走热量的气流流动到安装内腔111的顶部,随后通过倾斜引流板142,使得吸收了热量的气流通过倾斜引流板142的引导向上通风槽141流动,带热量的气流会从上通风槽141排出到安装内腔111内,使得安装内腔111内的温度降低,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在底部的气体被循环风机43抽走后,安装内腔111外部的气体会通过下通风槽121进入到安装内腔111底部,随后部分从安装内腔111外部进入的气体会被带动向上流动进行散热降温,也有部分气体会直接通过下通风槽121排出,下通风槽121既能够进入气流也能够流出气流,本案通过循环风机43吹动底部的气流,将热量带走,使安装内腔111的温度降低,能够避免充电设备本体20和负荷控制本体30因高温而过热或运行不稳定,散热片31能够通过向上气流有效散热,能够加强负荷控制本体30的散热效果,防止其过热并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倾斜引流板142的引导,带走热量的气流能够通过上通风槽141从安装内腔111排出降低温度,能够有效避免热量在内腔内积聚,导致温度过高,下通风槽121能够让外部的气体进入安装内腔111底部,能够补充内腔内部的气体,并促进空气循环,有助于散热降温。
在再一实施例中,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会影响安装内腔111内的温度,再加上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安装内腔111内的温度会更高,需要及时将安装内腔111的气体排出,操作人员在启动循环风机43的同时还能够启动驱动气缸71,启动驱动气缸71时,驱动气缸71能够带动滑动双面齿条72向远离驱动气缸71的方向进行移动,滑动双面齿条72移动能够带动两个联动齿轮84进行旋转,联动齿轮84能够带动齿轮安装轴83进行旋转,齿轮安装轴83能够通过传动皮带85带动翻转联动轴81进行旋转,翻转联动轴81能够带动翻转限位板82进行翻转,从而使得两个翻转限位板82封堵若干个下通风槽121,这时下通风槽121无法进气与出气,滑动双面齿条72移动时会带动第二磁吸块75进行移动,第二磁吸块75移动时会远离第一磁吸块124,第二磁吸块75远离第一磁吸块124使得二者之间的排斥力减小,排斥力减小后进风调节板123在扭簧的作用向会向循环风机43的方向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123翻转后能够使得安装内腔111外部的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122进入到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一侧,随后再通过进风间隙125进入到收容底腔112内供循环风机43抽取,循环风机43能够使得进入到收容底腔112的外部气流向上流动,而安装内腔111内部的气流通过循环风机43会向上流动并通过倾斜引流板142从上通风槽141流出,起到了加快排出安装内腔111内的高温气体的效果,本案通过启动循环风机43和驱动气缸71,滑动双面齿条72会带动联动齿轮84、齿轮安装轴83、翻转联动轴81和翻转限位板82的旋转翻转,封堵下通风槽121,阻止外界气流通过下通风槽121进入内腔,然后,滑动双面齿条72的移动还会导致进风调节板123翻转,使外部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122、进风间隙125进入收容底腔112供循环风机43抽取,能将进入收容底腔112的外部气流向上流动,并将内腔中的热气体从上通风槽141排出,实现了快速降温的效果,通过启动循环风机43和驱动气缸71,使外部气流从进风调节口122进入,经过循环风机43的引导,经由上通风槽141流出,能够有效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流通量,增强安装内腔111与外界的热交换,滑动双面齿条72的移动会导致第二磁吸块75远离第一磁吸块124,使得二者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令进风调节板123能够受到扭簧的作用,向循环风机43的方向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123的翻转会导致外部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122进入到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一侧,然后通过进风间隙125进入到收容底腔112,为循环风机43提供气体,能够增加空气流动量,进一步加快内腔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
在进风调节板123通过扭簧的作用向会向循环风机43的方向进行翻转时,会抵持在两个缓冲气囊61上,缓冲气囊61能够起到对进风调节板123的缓冲作用,防止其发生较强的碰撞产生震动,缓冲气囊61在被抵持时会被压缩,缓冲气囊61被压缩时能够通过通气槽421将缓冲气囊61内的气体进入到储油囊62内,使得储油囊62内的润滑油通过渗透微孔621向下滴落,润滑油滴入到引流块63上向下流动,最终滴入到楔形导流块73上,润滑油通过导流斜面731向两侧进行流动,对滑动双面齿条72进行润滑,使得滑动双面齿条72的滑动更加顺畅平滑,防止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卡顿,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滑动双面齿条72移动到最大距离时,抵持斜面741刚好抵持于引流块63的底部一端,能够防止润滑液越过楔形限位块74滴入到第二磁吸块75上,影响第二磁吸块75的排斥力,本案通过缓冲气囊61能够提供对进风调节板123的缓冲作用,避免其碰撞产生震动,缓冲气囊61在被抵持时,缓冲气囊61内部的气体会被挤压进入储油囊62,进而使储油囊62内的润滑油滴落到引流块63上向下流动,起到对滑动双面齿条72的润滑效果,滑动双面齿条72能够顺畅地滑动,从而避免了卡滞现象的发生。
安装时,底部壳体1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下通风壳体12固定安装于底部壳体11的顶部,控制壳体13固定安装于下通风壳体12的顶部,上通风壳体14固定安装于控制壳体13的顶部,顶盖15固定安装于上通风壳体14的顶部,两块侧连接板41分别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顶部两侧侧壁上,回形支撑框架42固定安装于两块侧连接板41相互朝向的一侧侧壁上,循环风机43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的顶部,驱动气缸71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靠近第一磁吸块124的一侧,滑动双面齿条72固定安装于驱动气缸71的输出轴上,楔形导流块73固定安装用于滑动双面齿条72的顶部,楔形限位块74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部靠近驱动气缸71的一端,第二磁吸块75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部靠近驱动气缸71的一端,翻转联动轴81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112靠近底部靠近进风调节口122一侧的底部一角,翻转限位板82固定安装于翻转联动轴81的侧壁顶部,齿轮安装轴83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联动齿轮84固定安装于齿轮安装轴83的顶部,传动皮带85套设于翻转联动轴81与齿轮安装轴83的底部,两个缓冲气囊61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外侧壁上,储油囊62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内侧壁上,引流块6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内侧壁上。
本案能够实现:1.通过负荷控制本体30能够实现对充电设备本体20的监控和调度,从而实现充电桩充电系统的效率优化和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壳体机构10能够保护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气流循环机构40能够对充电设备本体20与负荷控制本体30进行降温,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翻转联动机构50可以与气流循环机构40进行联动,提高气流循环机构40的降温效率,缓冲机构6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突然的冲击或振动导致的设备损坏,它还能够提高驱动组件70的流畅程度,防止卡顿的情况发生,有益于保护充电设备本体20和负荷控制本体30的安全稳定运行。
2.通过循环风机43吹动底部的气流,将热量带走,使安装内腔111的温度降低,能够避免充电设备本体20和负荷控制本体30因高温而过热或运行不稳定,散热片31能够通过向上气流有效散热,能够加强负荷控制本体30的散热效果,防止其过热并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倾斜引流板142的引导,带走热量的气流能够通过上通风槽141从安装内腔111排出降低温度,能够有效避免热量在内腔内积聚,导致温度过高,下通风槽121能够让外部的气体进入安装内腔111底部,能够补充内腔内部的气体,并促进空气循环,有助于散热降温。
3.通过启动循环风机43和驱动气缸71,滑动双面齿条72会带动联动齿轮84、齿轮安装轴83、翻转联动轴81和翻转限位板82的旋转翻转,封堵下通风槽121,阻止外界气流通过下通风槽121进入内腔,然后,滑动双面齿条72的移动还会导致进风调节板123翻转,使外部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122、进风间隙125进入收容底腔112供循环风机43抽取,能将进入收容底腔112的外部气流向上流动,并将内腔中的热气体从上通风槽141排出,实现了快速降温的效果,通过启动循环风机43和驱动气缸71,使外部气流从进风调节口122进入,经过循环风机43的引导,经由上通风槽141流出,能够有效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流通量,增强安装内腔111与外界的热交换,滑动双面齿条72的移动会导致第二磁吸块75远离第一磁吸块124,使得二者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令进风调节板123能够受到扭簧的作用,向循环风机43的方向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123的翻转会导致外部气体通过进风调节口122进入到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一侧,然后通过进风间隙125进入到收容底腔112,为循环风机43提供气体,能够增加空气流动量,进一步加快内腔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
4.通过缓冲气囊61能够提供对进风调节板123的缓冲作用,避免其碰撞产生震动,缓冲气囊61在被抵持时,缓冲气囊61内部的气体会被挤压进入储油囊62,进而使储油囊62内的润滑油滴落到引流块63上向下流动,起到对滑动双面齿条72的润滑效果,滑动双面齿条72能够顺畅地滑动,从而避免了卡滞现象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0)、充电设备本体(20)、负荷控制本体(30)、气流循环机构(40)、翻转联动机构(50)与缓冲机构(60),壳体机构(10)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10)内形成有安装内腔(111),充电设备本体(20)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顶部内,负荷控制本体(30)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中部,气流循环机构(40)固定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翻转联动机构(50)包括驱动组件(70)与两个翻转组件(80),驱动组件(70)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且驱动组件(70)位于气流循环机构(40)的下方,两个翻转组件(80)安装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且两个翻转组件(80)对称设置,缓冲机构(60)安装于气流循环机构(40)的一侧侧壁上,且缓冲机构(60)位于驱动组件(7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机构(10)包括底部壳体(11)、下通风壳体(12)、控制壳体(13)、上通风壳体(14)与顶盖(15),底部壳体(1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底部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底腔(112),收容底腔(112)位于安装内腔(111)的底部,下通风壳体(12)固定安装于底部壳体(11)的顶部,下通风壳体(12)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下通风槽(121),控制壳体(13)固定安装于下通风壳体(12)的顶部,控制壳体(13)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充电枪槽,上通风壳体(14)固定安装于控制壳体(13)的顶部,上通风壳体(14)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上通风槽(141),下通风壳体(12)、控制壳体(13)与上通风壳体(14)均为“回”字形的壳体,顶盖(15)固定安装于上通风壳体(14)的顶部,安装内腔(111)形成于底部壳体(11)、下通风壳体(12)、控制壳体(13)、上通风壳体(14)与顶盖(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负荷控制本体(30)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31),且若干个散热片(31)位于下通风槽(121)与上通风槽(141)之间,同一侧的若干个散热片(31)朝向开设下通风槽(121)的侧壁凸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通风壳体(14)开设上通风槽(141)的内侧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倾斜引流板(142),且上通风壳体(14)相对两侧侧壁上的若干个倾斜引流板(142)对称设置,倾斜引流板(142)相对于上通风壳体(14)倾斜设置,倾斜引流板(142)能够向上翻转,倾斜引流板(142)翻转到最大角度时与上通风壳体(14)垂直,同一侧侧壁上的若干个倾斜引流板(142)从下到上长度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流循环机构(40)包括两块侧连接板(41)、回形支撑框架(42)与循环风机(43),两块侧连接板(41)分别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顶部两侧侧壁上,回形支撑框架(42)固定安装于两块侧连接板(41)相互朝向的一侧侧壁上,循环风机(43)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通风壳体(12)的后侧壁底部开设有进风调节口(122),进风调节口(122)的顶部通过扭簧转动安装有进风调节板(123),进风调节板(123)能够朝安装内腔(111)内进行翻转,进风调节板(123)朝向回形支撑框架(42)的一侧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块(124),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的一侧侧壁与收容底腔(11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的一侧侧壁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1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70)包括驱动气缸(71)、滑动双面齿条(72)、楔形导流块(73)、楔形限位块(74)与第二磁吸块(75),驱动气缸(71)固定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靠近第一磁吸块(124)的一侧,滑动双面齿条(72)固定安装于驱动气缸(71)的输出轴上,滑动双面齿条(72)滑动设置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滑动双面齿条(72)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凸设有若干齿块,楔形导流块(73)固定安装用于滑动双面齿条(72)的顶部,楔形导流块(73)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对称的导流斜面(731),导流斜面(731)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面之间的距离朝另一导流斜面(731)的方向逐渐增大,楔形限位块(74)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部靠近驱动气缸(71)的一端,楔形限位块(74)的顶部形成有抵持斜面(741),抵持斜面(741)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面之间的距离朝驱动气缸(71)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磁吸块(75)固定安装于滑动双面齿条(72)顶部靠近驱动气缸(71)的一端,且第二磁吸块(75)位于楔形限位块(74)朝向驱动气缸(71)的一侧,第二磁吸块(75)与第一磁吸块(124)的极性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组件(80)包括翻转联动轴(81)、翻转限位板(82)、齿轮安装轴(83)、联动齿轮(84)与传动皮带(85),翻转联动轴(81)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112)靠近底部靠近进风调节口(122)一侧的底部一角,翻转限位板(82)固定安装于翻转联动轴(81)的侧壁顶部,且两个翻转组件(80)的翻转限位板(82)相互抵接,齿轮安装轴(83)转动安装于收容底腔(112)的底部,联动齿轮(84)固定安装于齿轮安装轴(83)的顶部,且联动齿轮(84)与滑动双面齿条(72)相互啮合,传动皮带(85)套设于翻转联动轴(81)与齿轮安装轴(83)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机构(60)包括两个缓冲气囊(61)、储油囊(62)与引流块(63),两个缓冲气囊(61)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外侧壁上,且两个缓冲气囊(61)对称设置,储油囊(62)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储油囊(6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微孔(621),引流块(63)是截面为U形的条形板,引流块(6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引流块(63)的另一端延伸至楔形导流块(73)远离驱动气缸(71)一端的上方,引流块(63)位于若干个渗透微孔(621)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回形支撑框架(42)靠近进风调节板(12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通气槽(421),且两个通气槽(42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气囊(6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均与同一个储油囊(62)内部连通。
CN202311522380.0A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7261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2380.0A CN117261650A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2380.0A CN117261650A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1650A true CN117261650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2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2380.0A Pending CN117261650A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16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9508A (zh) * 2023-12-26 2024-01-30 唐山智诚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9508A (zh) * 2023-12-26 2024-01-30 唐山智诚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
CN117479508B (zh) * 2023-12-26 2024-03-19 唐山智诚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6736B2 (en) Battery cooling system for energy vehicle
CN117261650A (zh) 一种充电桩的用电负荷控制装置
CN105810865B (zh) 一种电源运输散热装置
CN10992156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
CN102765318A (zh) 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CN21213704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减震功能的电力控制柜
CN105789732B (zh) 一种悬挂式电池散热组件
CN209913338U (zh) 一种防撞且性能好的配电柜
CN101005223A (zh) 旋转电机
CN114498896B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用具有减震结构的ups电源箱
CN112523858A (zh) 一种具有风冷水冷的抽风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CN112432386B (zh) 一种水地源热泵用外设机箱
CN21020128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CN114286567A (zh) 适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散热机箱及散热无线设备
CN211088887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冷却装置
CN112054415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用内循环式散热配电箱
CN219611152U (zh) 供配电集成箱
CN215955005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用的横流式无级调节风冷装置
CN218920866U (zh) 变频设备、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105916346A (zh) 一种集成式电源箱
CN21685157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19352233U (zh) 一种发电机励磁装置柜体散热结构
JP5206309B2 (ja)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熱体収納装置
CN219203890U (zh) 一种抗燃弧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18920761U (zh)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