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1540A -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1540A
CN117261540A CN202311292380.6A CN202311292380A CN117261540A CN 117261540 A CN117261540 A CN 117261540A CN 202311292380 A CN202311292380 A CN 202311292380A CN 117261540 A CN117261540 A CN 117261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arget
target area
vehicle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23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华
叶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23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1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1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07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 specific way of measuring or calculating an air or coolant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根据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在目标车辆正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目的地的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可自动调节至相对于用户较为适宜的温度,达到自动获取用户的温度需求并对室内环境进行自适应地调节的效果,智能化程度较高。并且,目标区域可以在用户抵达之前调节目标温度所对应的温度状态,降低了温度调节的滞后性,提高舒适度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会在家庭中安装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例如空调、地暖等。
但是,相关技术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通常需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手动设置工作模式,以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将室内环境参数调节到合适的数值,智能化程度较低,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智能化程度更高,用户体验更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根据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路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到达目的地的预测到达时间;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包括:根据预测到达时间和目标温度,设置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温度调节装置;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包括: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温度调节装置作为目标装置;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目标装置工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包括: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包括:获取用户对应于目标区域的设备偏好信息;根据设备偏好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用户对应于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模式偏好信息;根据模式偏好信息,设置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按照室内移动路径分布;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包括:根据车内温度和温差过渡值,确定子区域的目标温度,其中,温差过渡值关联于子区域对应于室内移动路径的移动距离。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用户的日程信息;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包括:在预测到达时间与日程信息满足预设的临时工作条件时,将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设置为临时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车辆交互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路径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温度设定模块,用于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执行可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目标车辆的路径信息确定目的地,并通过目标车辆的车内温度确定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自动控制目的地的目标区域所对应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如此,在目标车辆正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目的地的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可自动调节至相对于用户较为适宜的温度,达到自动获取用户的温度需求并对室内环境进行自适应地调节的效果,智能化程度较高。并且,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在用户抵达目的地之前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以使目标区域可以在用户抵达之前调节目标温度所对应的温度状态,降低了温度调节的滞后性,提高舒适度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中步骤S301-步骤S303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中步骤S301-步骤S303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中步骤S301-步骤S303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的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的地中门口区域、第一房间、第二房间和第三房间的分布示意图,其中,虚线为室内移动路径。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中步骤S901-步骤S904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车辆交互模块 1
路径分析模块 2
温度设定模块 3
设备控制模块 4
处理器 10
存储器 1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应理解,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三种情况。“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七种情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的术语“第一”、“第二”是用于部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或流程图所示出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多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彼此互换,其中某些步骤也可以被删除。
目前,建筑物如家居住房、写字楼办公室等通常会配置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以调控室内环境,使室内人员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其中,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以为独立的空调、地暖,也可以为两联供暖通系统或三联供暖通系统,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具有制冷、供暖、通风、除湿等多个功能模式,并且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支持远程遥控。
以三联供暖通系统为例,三联供暖通系统为制冷、制热、生活热水一体化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三联供暖通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空调(风机盘管)、地暖等。空调和地暖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配合工作,以实现三联供暖通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例如,在普通供暖模式下,空调或者地暖单独进行供暖;在强供暖模式下,空调和地暖同时进行供暖;在通风模式下,空调独立进行吹风。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需要用户手动控制,即需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置设定温度或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低。同时,用户通常需要在室内才能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导致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温度调节具有滞后性,难以满足用户对舒适度的需求,影响用户体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智能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用户对舒适度的需求,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请参阅图1,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
其中,目标车辆为关联于用户的身份账号的车辆。目标车辆应处于行驶状态,用户可以位于目标车辆内,也可以不在目标车辆内。
车辆信息指的是与目标车辆当前状态相关的数据信息。车辆信息包括有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
路径信息用于反映目标车辆的行驶路径的相关信息,通过行驶路径的相关信息可以直接/间接地分析确定目标车辆/用户的出发点、当前位置、行驶目的地、具体行驶路线和时间等信息。
车内温度为目标车辆当前的环境温度值。车内温度可以反映用户在当前所处的空间中的温度值,该温度值可以视为相对于用户而言较适宜的温度,因此车内温度能反映出用户对室内环境温度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车辆配置有车载终端。在目标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车载终端实时采集目标车辆的相关数据,并直接或间接将相关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云端/控制面板中。其中,车载终端可以是与车辆一体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独立于车辆的终端设备,例如,用户手机。
例如,通过车载终端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云端/控制面板中,位置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和行驶路径。再例如,车载终端通过目标车辆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目标车辆的环境温度,并作为车内温度上传至服务器/云端/控制面板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预先绑定于用户的身份账号,且同一用户的身份账号可绑定多个车辆。确定用户当前的目标车辆的方式可以为:判断用户绑定的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确定该车辆为目标车辆。预设条件可以为: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用户的定位位置与车辆当前的定位位置处于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其中,用户的定位信息可通过用户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等获取。
S102、根据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
其中,通过分析目标车辆的路径信息,可以确定路径信息对应的行驶终点,从而确定用户的目的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实施方式可以为:根据路径信息和历史数据库,确定目标车辆的预测路径,并根据预测路径确定用户的目的地。其中,历史数据库中保存有目标车辆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的行驶记录,包括有目标车辆在近期行驶过的多条历史路径。用户也可以在历史数据库中自定义添加历史路径或历史路径的终点,以补充历史数据库的数据。通过比对路径信息和历史路径的重合度,可选取重合度最高的历史路径作为预测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获取用户的导航信息,将导航信息所对应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车辆的预测路径,并根据预测路径确定用户的目的地。其中,导航信息包括用户目前当前正在使用的导航软件的导航路线,该导航软件可以是运行于目标车辆的车机系统的软件,也可以是运行于用户的终端设备的软件。
S103、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
其中,目标区域指的是位于目的地的室内区域,并且目标区域处于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范围内,即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能够目标区域作为对象进行温度调节。目标温度指的是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所需要达到的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地预先关联有一个或多个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可根据目的地处配置有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室内空间进行设置。
例如,目的地可以为家居住房、写字楼等建筑物所在的地点。当目的地为家居住房,家居住房具有客厅、卧室和书房时,客厅、卧室和书房均可以作为独立的目标区域。当目的地为写字楼,写字楼具有多个办公室,多个办公室均可以作为独立的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的实施方式包括:判断当前的目的地是否具有对应的目标区域,若是,则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并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返回步骤S101。
可以理解,在当前的目的地不具有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情况下,目的地不具备通过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进行温度调节的前提,则不触发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自动启动工作。
S104、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其中,目标区域与智能温度调节设备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以调节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且一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目标区域。
以目标温度为基础设定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远程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以将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调节到目标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通过目标车辆的路径信息确定目的地,并通过目标车辆的车内温度确定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自动控制目的地的目标区域所对应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如此,在目标车辆正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目的地的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可自动调节至相对于用户较为适宜的温度,达到自动获取用户的温度需求并对室内环境进行自适应地调节的效果,智能化程度较高。
并且,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在用户抵达目的地之前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以使目标区域可以在用户抵达之前调节目标温度所对应的温度状态,降低了温度调节的滞后性,提高舒适度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S201、根据路径信息,确定预测到达时间。
其中,预测到达时间指的是用户从当前位置到达目的地所需要使用的时间。
通过路径信息可以确定目标车辆的位置,从而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通过分析用户的当前位置与用户的目的地,可以预测用户达到目的地的预测到达时间。
具体地,步骤S104的实施方式可以为:
根据预测到达时间和目标温度,设置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其中,通过预测到达时间和目标温度设置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以使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按照该工作模式工作,可以在预测到达时间所对应的时间段内,将目标区域当前的环境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以使用户在达到目的地的目标区域时目标区域已经完成温度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至少包括有开机时间和设置参数,设置参数是用于调控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功率或功能的参数。
具体地,设置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式可以为: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确定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开机时间和设置参数,并在开机时间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以对应的设置参数进行工作。其中,实际温度是目标区域当前的环境温度。
可以理解,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可以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的长短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满足快速启动条件时,提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开机时间,和/或增大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功率,以确保目标区域能够在用户抵达目的地之前达到目标温度。
其中,快速启动条件可以为预测到达时间小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在满足慢速启动条件时,延迟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开机时间,和/或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功率,以在目标区域能够在用户抵达目的地之前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减低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能耗。
其中,慢速启动条件可以为预测到达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其中,第一时间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一个时间值,也可以是常规模式下将目标区域当前的环境温度调整为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常规模式可以是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的初始工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模块装置的数量进行限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以包括有多个温度调节装置,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在工作时可以为独立的温度调节装置进行工作,也可以为多个温度调节装置配合进行工作。
请参阅图3,为方便描述,下文以三联供暖通系统作为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三联供暖通系统包括有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均可以视为温度调节装置。
在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能够对同一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时,则该目标区域视为对应有多个温度调节装置。因此,在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方式可以为单个独立的温度调节装置进行工作,也可以由多个温度调节装置配合进行工作。例如,在对该目标区域进行供暖时,可以通过独立的空调装置或地暖装置进行供暖,也可以通过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组合进行供暖。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可以由用户进行手动设置,根据用户的需求定义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各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104包括:
S301、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其中,每一个温度调节装置对应有优先级。
S302、将优先级最高的温度调节装置作为目标装置。
其中,目标装置为指定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
S303、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目标装置工作。
其中,目标装置实际上为目标区域所对应的温度调节装置。
具体地,步骤S303的实施方式可以为:根据预测到达时间和目标温度,设置目标装置的工作模式,并控制目标装置工作。
即,以目标温度和预测到达时间为基础设定目标装置的工作模式,远程控制目标装置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以将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调节到目标温度。
可以理解,目标装置的工作模式可以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的长短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满足快速启动条件时,提前目标装置的开机时间,和/或增大目标装置的工作功率,以确保目标区域能够在用户抵达目的地之前达到目标温度。
在满足慢速启动条件时,延迟目标装置的开机时间,和/或减少目标装置的工作功率,以在目标区域能够在用户抵达目的地之前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减低目标装置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2的实施方式包括: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确定目标装置的启动数量,并将优先级最高的启动数量个温度调节装置作为目标装置。
其中,启动数量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启动数量为1或大于1的整数。当启动数量为1时,以单个温度调节装置作为目标装置。当启动数量大于1时,以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均作为目标装置。
可以理解,在目标区域需要快速调温的情况下,单一的温度调节装置可能无法达到合适的调温效果或者运行负担过大,此时可以增多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多个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目标区域的温度,以确保目标区域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具体地,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确定目标装置的启动数量的方式可以为:判断预测到达时间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若是,则将启动数量设置为1;若否,则将启动数量设置为n(n>1),n为整数。
以第二时间阈值为5min作为示例。
在其中一种应用场景中,预测到达时间为10min,且目标区域需要进行供暖,则预测到达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启动数量为1,目标区域可以通过空调装置进行供暖。
在另外一种应用场景中,预测到达时间为4min,且目标区域需要进行供暖,则预测到达时间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启动数量可以为2,目标区域可以通过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共同进行供暖。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温度调节装置相对于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具有不同的特性,该特性可以提现在温度调节速度、设备能耗等,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当前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所适用的温度调节装置可能不同,而优先级则用于反映温度调节装置对于对当前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的适用程度。如此,利用优先级的机制,可以选取最适合于对当前的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进行工作,智能化程度更高。
请参阅图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301包括: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其中,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与预测到达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应于温度调节装置的温度调节速度。
对于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的温度调节装置,其优先级与预测到达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预测到达时间越长,则该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越低。对于温度调节速度较慢的温度调节装置,其优先级与预测到达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预测到达时间越长,则该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越高。
如此,在预测到达时间较短而目标区域需要快速调温的情况下,增加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的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在预测到达时间较长而目标区域不需要快速调温的情况下,增加温度调节速度较慢的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以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为例,空调装置的温度调节速度通常大于地暖装置的温度调节速度,则空调装置的优先级与预测到达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地暖装置的优先级与预测到达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当预测到达时间处于预设的短期时间阈值(如半小时以内)时,认为目标区域需要快速调温,则优先采用空调装置作为目标装置,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
当预测到达时间超出短期时间阈值时,认为目标区域不需要快速调温,则优先采用地暖装置作为目标装置,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通过分析用户达到目的地的时间长短,对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智能化程度更高,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301包括:获取用户对应于目标区域的设备偏好信息,并根据设备偏好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其中,设备偏好信息记录用户对于温度调节装置的使用习惯,从而反映用户对于温度调节装置的偏好程度。
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与用户对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偏好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用户对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偏好程度越高,则该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越高。
如此,通过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对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偏好信息关联于目标区域和功能应用(例如制冷、供暖),不同的目标区域具有不同的设备偏好信息,且同一目区域不同的功能应用具有不同的设备偏好信息。
具体地,设备偏好信息记录有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在使用同一功能应用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的次数。
可以理解,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与温度调节装置的主动使用的次数呈正相关关系。在同一功能应用中,设备偏好信息记录的温度调节装置的主动使用的次数越多,则用户对该温度调节装置的偏好程度越高,该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越高。
以空调装置和地暖装置为例,若用户在卧室中主动开启空调装置进行供暖的次数为A1,用户在卧室中主动开启地暖装置进行供暖的次数为B1,A1>B1,则在卧室需要进行自动供暖时,空调装置的优先级高于地暖装置的优先级。
若用户在客厅中主动开启空调装置进行供暖的次数为A2,用户在卧室中主动开启地暖装置进行供暖的次数为B2,A2小于B2,则在卧室需要进行自动供暖时,地暖装置的优先级高于空调装置的优先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还与温度调节装置调整同样温度所需能耗相关。即,在预测到达时间内温度调节装置实现相同温差的情况下,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与所需能耗呈负相关关系,所需能耗越大,优先级越低。
请参阅图6,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104包括:
S601、根据设备评分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度评分。
其中,设备评分信息用于反映影响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使用顺序的因素,且每一项因素对应有优先度评分。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评分信息包括有预测到达时间和/或设备偏好信息和/或能耗信息,优先度评分包括有预测到达时间对应的第一评分和设备偏好信息对应的第二评分和能耗信息对应的第三评分。
具体地,步骤S601包括:
S6011、根据预测到达时间,确定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一评分。
其中,第一评分关联于温度调节装置的温度调节速度,对于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的温度调节装置,第一评分与预测到达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预测到达时间越长,则第一评分越低。反之,对于温度调节速度较慢的温度调节装置,第一评分与预测到达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预测到达时间越长,则第一评分越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预测到达时间处于短期时间阈值时,温度调节速度较慢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一评分为第一预设值,而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一评分为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反之,当预测到达时间超出短期时间阈值时,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一评分为第一预设值,而温度调节速度较慢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一评分为第二预设值。
S6012、根据设备偏好信息,确定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二评分。
其中,第二评分关联于温度调节装置的使用次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评分为温度调节装置所对应的次数占比与第五预设值之间的乘积。温度调节装置所对应的次数占比为,温度调节装置的使用次数对于所有温度调节装置的使用次数总量的占比。
S6013、根据能耗信息,确定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三评分。
其中,能耗信息用于反映温度调节装置在调整预设的温度变化时所需的能耗。温度调节装置的第三评分与所需能耗呈负相关关系,所需能耗越大,第三评分越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备评分信息还包括使用寿命、保养/维修时间等。其中,使用寿命越长,对应的评分越高,保养/维修时间越接近当前时间,对应的评分越高。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制。
S602、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度评分,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其中,对温度调节装置的所有优先度评分进行计算,得到温度调节装置所对应的优先级。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通过对影响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使用顺序的多个因素综合分析,对多个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智能化程度更高,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602可以为,对温度调节装置的所有优先度评分进行求和得到评分总和,并将评分总和作为优先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602也可以为,通过预设的加权系数,对温度调节装置的所有优先度评分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评分总和,并将评分总和作为优先级。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评分信息包括有预测到达时间和设备偏好信息,为一种实施例的示例性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设备评分信息还可以包括温度调节装置的运行功耗、温度调节装置的安全性能等数据信息,并且在步骤S601中参与计算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评分,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包括有多个,多个目标区域可以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多个子区域按照室内移动路径分布。其中,室内移动路径指的是用户日常在目的地处移动时的路径。用户在按照室内移动路径行走时,可以依次经过各个子区域,且各个子区域的温度可以单独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3的实施方式为:根据车内温度和温差过渡值,确定子区域的目标温度。
其中,温差过渡值为车内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温差过渡值的数值关联于子区域对应于室内移动路径的移动距离。室内移动路径具有路径起点,子区域的移动距离实际上为路径起点到子区域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节,将目标区域从原始温度调节至对应的目标温度。而路径起点相当于用户从室外环境进入目标区域的交界点,因此,路径起点处的温度接近于未进行温度调节的原始温度。
也就是说,温差过渡值越大,则车内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目标温度越接近于原始温度,人体能够感受到的温度变化效果越轻微。
反之,温差过渡值越小,则车内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小,目标温度越与原始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人体能够感受到的温度变化效果越明显。
如此,利用用户的移动距离的长短设置温差过渡值的数值大小,各个子区域所对应的目标温度可能不同,移动距离越短的子区域的温差过渡值数值越大,使得车内温度与子区域对应的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也越大。因此,在用户移动经过各个子区域的过程中,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会从一开始的接近于原始温度逐渐变化为接近于车内温度,达到温度过渡的效果,减少用户从室外环境进入目标区域时强烈温差所造成的不适感,提高舒适度。
以目的地为庄园式家居住房为例,该目的地具有门口区域R0、第一房间R1、第二房间R2和第三房间R3。用户在通过门口区域R0后,需要先经过第一房间R1,再经过第二房间R2,然后再抵达第三房间R3,则该移动路径为室内移动路径,门口区域R0为路径起点。
第一房间R1、第二房间R2、第三房间R3均视为不同的子区域,且第一房间R1、第二房间R2、第三房间R3按照室内移动路径依次分布,则第一房间R1的温差过渡值△T1>第二房间R2的温差过渡值△T2>第三房间R3的温差过渡值△T3。
在车内温度t1>原始温度t0的情况下,第一房间R1的目标温度为t1-△T1=t2,第二房间R2的目标温度为t1-△T2=t3,第三房间R3的目标温度为t1-△T3=t4。
在应用场景中,用户在抵达目的地后离开目标车辆,用户会处于室外环境或无调温的室内环境中,此时用户人体感受的温度为原始温度t0。当用户抵达门口区域R0时,用户人体感受的温度接近于原始温度t0。
当用户从门口区域R0移动至第一房间R1,用户人体感受的温度从原始温度t0变化到目标温度t2。当用户从第一房间R1移动至第二房间R2,用户人体感受的温度从目标温度t2变化到目标温度t3。当用户从第二房间R2移动至第三房间R3,用户人体感受的温度从目标温度t3变化到目标温度t4。
如此,用户在从门口区域R0开始移动并依次经过第一房间R1、第二房间R2和第三房间R3的过程中,人体感受到的温差逐渐发生过渡式变化,减少温差对用户造成的不适感,提高舒适度。
请参阅图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S901、获取用户的日程信息。
其中,日程信息用于反映用户当天需要离开目的地的出行事项,每一条出行事项具有对应的日程时间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日程信息可以通过用户在出行服务平台中的出行记录行程。例如,通过用户的身份账号在出行服务平台订购的火车票生成的出行事项,并将火车票所对应的发车时间作为该出行事项的日程时间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日程信息可以为用户自定义设置的出行事项,即用户手动添加出行事项和对应的日程时间点。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4包括:
S902、判断预测到达时间与日程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临时工作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903;若否,则执行步骤S904。
其中,临时工作条件包括:预测到达时间所对应的时间点与日程信息中任一日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可以理解,当满足临时工作条件时,用户抵达目的地的时间点接近于用户需要出行的时间点,则可以认为用户仅在目的地停留较短的时间。反之,则可以认为用户可能在目的地停留较长的时间。
S903、将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设置为临时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其中,在临时工作模式下,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功率被限制在预设功率值,从而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以较低的运行功率进行工作。
可以理解,当满足临时工作条件时,用户抵达目的地的时间点接近于用户需要出行的时间点,则可以认为用户仅在目的地停留较短的时间,且用户对目的地的环境舒适度的需要较低,则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以较低的运行功率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自动启动,以降低设备运行能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临时工作模式下,智能温度调节还被设置为定时工作,从而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在运行预设的定时时间周期后自动停止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903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判断预测到达时间所对应的时间点与日程信息中任一日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间周期(第二时间周期小于第一时间周期),若是,则将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设置为临时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若否,则停止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可以理解,当上述时间差小于第一时间周期,且大于等于第二时间周期时,则认为用户可能在目的地停留一段时间,则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自动启动。当上述时间差小于第二时间周期时,则认为用户可能在目的地停留极短时间,则停止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自动启动。
S904、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其中,当不满足临时工作条件时,则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按照正常的运行功率自动启动工作。步骤S904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04的实施原理和相关说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所对应的人员信息。
其中,人员信息包括目标区域中存在的人。目标区域中设置有监控模组,监控模组用于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控,得到监控图像,并识别监控图像中的人,以生成对应的人员信息。
具体地,临时工作条件还包括:预测到达时间所对应的时间点与日程信息中任一日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并且目标区域中不存在人。在步骤S1041中,若目标区域中存在至少一个人,则认为目标区域除了即将抵达目的地的用户以外还存在其他的人,则不干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维持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S1001、获取用户对应于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模式偏好信息。
其中,模式偏好信息包括有用户设置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有通风模式、除湿模式、普通供暖模式、强供暖模式、制冷模式、强制冷模式等。
S1002、根据模式偏好信息,设置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控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其中,若目标区域对应有模式偏好信息,则该目标区域按照模式偏好信息所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对应地,若目标区域未对应有模式偏好信息,则该目标区域根据目标温度设置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可以理解,用户可根据自身的习惯自定义地设置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以强制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按照设定好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可以是温度调节设备自身执行,也可以受目标区域内控制面板来执行,还可以是其他具备通讯功能及数据分析计算的设备来执行,具体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装置。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交互模块1,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
路径分析模块2,用于根据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
温度设定模块3,用于根据车内温度,确定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
设备控制模块4,用于根据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区域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描述的模块划分,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相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相同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和存储器11,其中,存储器11用于存储处理器10的可执行指令。处理器10执行可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
所述处理器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第二虚拟图像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1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10通过运行或获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内的数据,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1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1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存储器11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器和/或内部存储器。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1可以是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Trans-flash Card)等。
所述存储器11的程序代码和各种数据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例如数据传输方法,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10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
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
根据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到达所述目的地的预测到达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包括:
根据所述预测到达时间和所述目标温度,设置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将优先级最高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作为目标装置;
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目标装置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包括:
根据所述预测到达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应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设备偏好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偏好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应于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模式偏好信息;
根据所述模式偏好信息,设置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多个所述子区域按照室内移动路径分布;
所述根据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车内温度和温差过渡值,确定所述子区域的目标温度,其中,所述温差过渡值关联于所述子区域对应于所述室内移动路径的移动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日程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包括:
在所述预测到达时间与所述日程信息满足预设的临时工作条件时,将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设置为临时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或者停止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9.一种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交互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车内温度;
路径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定用户的目的地;
温度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
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智能温度调节设备工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92380.6A 2023-09-28 2023-09-28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261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2380.6A CN117261540A (zh) 2023-09-28 2023-09-28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2380.6A CN117261540A (zh) 2023-09-28 2023-09-28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1540A true CN117261540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1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2380.6A Pending CN117261540A (zh) 2023-09-28 2023-09-28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15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4892B2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16550B (zh) 用户控制装置和多功能家庭控制系统
Gupta et al. Adding gps-control to traditional thermostats: An exploration of potential energy savings and design challenges
US7809471B2 (en) Environmental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
KR102252263B1 (ko) Hvac 시스템의 에너지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0206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imate control set-point optimiza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comfort
US8412381B2 (en) HVAC control system
JP4453679B2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制御装置
US20140316582A1 (en) Automated Fac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 having Occupant Relative Feedback
KR102488347B1 (ko) 에어 컨디셔닝 시스템에서 에어 컨디셔너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1019011A1 (ja) 外部操作を受け入れ可能な建築物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AU2019357534B2 (en) Air conditione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4823119A (zh) 用于环境控制系统的辐射供热控制和方法
KR101633969B1 (ko) 상황인식 기반의 빌딩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 빌딩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KR20220023226A (ko) 제어 장치,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20200378638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of air management control
CN117261540A (zh) 智能温度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130464B1 (ko) Dr정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지향적 지능형 건물관리시스템
Vázquez et al. Thermal comfort support application for smart home control
CN113280491A (zh) 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2013519A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设备
CN112013516A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设备
JP6861889B2 (ja) 制御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サーバ
KR102607305B1 (ko) 대상 구역의 각 지점들의 실내 온도를 고르게 변화시키는 정도로 정의되는 복수의 냉난방기의 열적 영향도를 산출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Moreno Cano et al. Context-aware energy efficiency in smart build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