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7552A -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7552A
CN117257552A CN202311567102.7A CN202311567102A CN117257552A CN 117257552 A CN117257552 A CN 117257552A CN 202311567102 A CN202311567102 A CN 202311567102A CN 117257552 A CN117257552 A CN 117257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etection
layer
supporting
absor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71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57552B (zh
Inventor
邹超
庞兵
崔翠翠
周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71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57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57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7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57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7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61B10/007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for taking urine samp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acilitating or inhibiting flow in one direction or plane, e.g. a wicking lay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收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存液吸收结构包括:亲水表层和分隔底层;亲水表层和分隔底层之间设有支撑吸收芯;支撑吸收芯和分隔底层之间还设有二次吸收层;亲水表层的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凸起;支撑吸收芯设有多个集液结构,集液结构与分流凸起的位置匹配;集液结构在支撑吸收芯中相互独立,集液结构一端与亲水表层相连,另一端与二次吸收层相连,且连通亲水表层和二次吸收层;所述分隔底层设有检测囊,所述检测囊设有开启接口,所述开启接口需要主动开启且与所述二次吸收层相连,所述开启接口开启后检测囊与二次吸收层连通。主动开启的设计使得液体与检测物的接触可控,满足集液和检测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卫生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背景技术
现有医学检测手段中,尿液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身体药物的残留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相对于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对人体更友好,而且取样不会造成额外伤害或疼痛,因而对婴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诊查手段。尿液检测在现有技术中多为定性测试,无需如血液检测般进行各种分离。现有尿液检测中通常只需采用试纸就能获取准确的结果,对仪器的依赖小,而且检测周期短,操作简单,无需依赖医院的检测环境和专业人员操作。因而,尿液检测适合推广至家用。
尿液的检测简单快捷,其检测难度反而落在尿液的样本采集上,由于婴幼儿的大脑神经及排尿中枢发育不完全,导致其排尿具有明显的不可控性。因此,在对婴幼儿进行尿液检测的时候,如何有效采集纯净的尿液样本反而成为了婴幼儿尿液检测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婴幼儿的尿液样本收集,现有技术的方向之一是通过纸尿片的技术改进解决这种排尿具有不可控性的尿液收集问题。然而,现有纸尿片基本都是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进行尿液的吸收。当尿液被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收后,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分离。即使实现了技术上的分离,也大幅度提高了尿液样本获取的成本和时间,而且还可能存在尿液在提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问题。虽然现有提出将检测试纸设置在纸尿片中,在收集到尿液后马上进行反应,但由于检测试纸具有较短的时效性,超过时间的液体接触会导致时效,还是无法脱离长期持续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用于解决如何利用卫生用品采集游离液体,并能满足试纸有效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包括:亲水表层、分隔底层、支撑吸收芯及二次吸收层;所述支撑吸收芯设置于所述亲水表层和分隔底层之间,所述二次吸收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吸收芯和分隔底层之间;所述亲水表层的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凸起;所述支撑吸收芯设有多个集液结构,所述集液结构与所述分流凸起的位置匹配;各个所述集液结构在所述支撑吸收芯中相互独立,所述集液结构一端与亲水表层相连,另一端与二次吸收层相连,且连通所述亲水表层和所述二次吸收层;所述分隔底层设有用于液体检测的检测囊,所述检测囊设有开启接口,所述开启接口需要主动开启且与所述二次吸收层相连,所述开启接口开启后检测囊与二次吸收层连通。
所述检测囊包括:囊外壳,以及设置在囊外壳内的保护气体和液体检测件;所述开启接口上设有破裂引导痕。
所述检测囊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隔底层的顶面,位置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分隔底层的底面,且在所述底面上形成外露窗。
所述液体检测件为微量元素检测试纸且与所述外露窗相连,所述囊外壳至少外露窗为透明。
所述检测囊的位置与所述集液结构的位置匹配,所述二次吸收层上还设有导液道,所述导液道连通所述集液结构和所述开启接口。
所述分流凸起通过所述亲水表层的变形形成,所述分流凸起至少顶部设有疏水涂层。
所述分流凸起为疏水材质,附着在所述亲水表层的表面。
所述存液吸收结构还包括:中心采集区和外围吸收区,所述分流凸起和集液结构设置在所述中心采集区;所述中心采集区包括多个分流遮挡区,多个所述分流遮挡区在所述中心采集区内呈阵列排布,且相邻两分流遮挡区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支撑吸收芯包括:中空的纱外壳、设置在纱外壳内的支撑丝和填充吸水颗粒,以及管状分隔壁;所述管状分隔壁在所述支撑吸收芯内形成贯穿所述支撑吸收芯两侧的集液结构,所述支撑丝和填充吸水颗粒避让所述集液结构而设。
所述管状分隔壁的上开口被对应的分流凸起遮挡,所述管状分隔壁的下开口与所述二次吸收层相连;
所述管状分隔壁至少内侧为疏水材质,和/或所述管状分隔壁至少内侧涂有疏水涂料。
所述支撑丝一端连接所述纱外壳的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纱外壳的底面;所述支撑丝松弛时呈螺旋状。
所述支撑丝的轴线垂直于亲水表层且密布于所述纱外壳内;相邻所述支撑丝之间相互交错,所述填充吸收颗粒填充于所述支撑丝之间。
所述集液结构内设有活动设置的锁水件。
进一步,提供一种一次性的卫生用品,包括: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快速吸收和转移液体的亲水表层配合分流凸起的液体分散和有效支撑,能有效维持最表层的干爽触感。而支撑吸收芯的集液结构设置,不但形成了亲水表层、支撑吸收芯和二次吸收层之间的高速导液通道,还形成了游离液体的有效储存空间。而集液结构同时又与分流凸起配合,在有效防止液体反渗的同时,又形成了减少外部挤压作用于集液结构,保证集液效果的作用。使得存液吸收结构不但满足了游离液体的有效收集,而且能快速分离,进一步解决了游离液体储存在存液吸收结构内可能导致的反渗问题。同时满足了游离液体在被吸收的同时形成有效储存,在储存后又可控地进行有效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存液吸收结构的剖面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中存液吸收结构的剖面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中存液吸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吸收芯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吸收芯的俯视图一。
图6为本发明中支撑吸收芯的俯视图二。
图7为本发明中一次性的卫生用品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中一次性的卫生用品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中检测囊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存液吸收结构001,中心采集区010,外围吸收区020,分流遮挡区030,亲水表层100,分流凸起110,疏水涂层120,分隔底层200,支撑吸收芯300,集液结构310,管状分隔壁311,锁水件312,纱外壳320,支撑丝321,填充吸水颗粒322,二次吸收层400,导液道401,检测囊500,开启接口501,外露窗503,囊外壳510,保护气体520,液体检测件5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001,包括:亲水表层100、分隔底层200、支撑吸收芯300和二次吸收层400。所述支撑吸收芯300设置于所述亲水表层100和分隔底层200之间。所述二次吸收层400设置于所述支撑吸收芯300和分隔底层200之间。所述亲水表层100的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凸起110。所述支撑吸收芯300设有多个集液结构310,所述集液结构310与所述分流凸起110的位置匹配;各个所述集液结构310在所述支撑吸收芯300中相互独立。各个所述集液结构310一端分别与亲水表层100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且连通所述亲水表层100和所述二次吸收层400;所述分隔底层200设有用于液体检测的检测囊500,所述检测囊500设有开启接口501,所述开启接口501需要主动开启且与所述二次吸收层400相连,所述开启接口501开启后检测囊500与二次吸收层400连通。
亲水表层100用于首先接触和传输液体。分流凸起110用于形成凸出于亲水表层100的多点支撑,减少亲水表层100与接触面的整体接触。分流凸起110与集液结构310的位置匹配用于增加存液吸收结构001表面至集液结构310之间的距离。分隔底层200用于形成不透液的底层,并能通过分离分隔底层200使得集液结构310外露,储存在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流出。支撑吸收芯300用于形成存液吸收结构001的吸液、集液和弹性支撑。集液结构310用于储存进入其内部的液体,形成游离液体的收集。二次吸收层400用于吸收透过支撑吸收芯300的液体,特别是吸收前期直接透过集液结构310的液体。位置匹配具体可以是集液结构与分流凸起的位置一一对应,使得每一对集液结构与分流结构形成相对位置上的一致设置。所述检测囊500可以用于检测检测液体中钙元素等微量元素,具体能通过在检测囊中存放液体检测的试纸和/或试剂和/或芯片,并在开启前与外部隔绝,为一密闭的容腔。当液体进入检测囊内部时,与设置的试纸和/芯片等检测单元发生接触,从而实现对液体的检测。在存液吸收结构用于尿液的吸收和采集的应用下,所述检测囊用于检测尿液中的微量元素和/或尿常规指标。开启接口501用于在外部作用下开启检测囊500,让采集的液体可以进入检测囊500的内部。检测囊500与二次吸收层400连通后液体能通过二次吸收层400进入检测囊500内部。
亲水表层100采用好的亲水性,能快速吸收液体,并加速液体的转移。分隔底层200的设置有助于配合集液结构310的快速外露,通过与存液吸收结构001的快速分离实现快速地将被收集的液体取出。分流凸起110的设置一方面避免了液体进入亲水表层100时位置过于集中,分流凸起110通过自身结构在受到液体冲击时引导液体向四周分散,从而加快并均匀液体与亲水表层100的接触位置,增加亲水表层100和支撑吸收芯300的吸收利用率,避免单一位置的吸液形成的局部膨胀;另一方面,分流凸起110利用自身的小体积和液体渗透规律,快速且高于亲水表层100形成易于干燥的由多点支撑组成的接触承托面,缩短从湿润到干燥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液结构310与分流凸起110的匹配,有效降低了外部对亲水表层100挤压时对集液结构310直接作用产生的压迫,不但避免了压迫集液结构310导致被收集的液体溢出被吸收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集液量;还能有效防止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反渗。相互独立的集液结构310有助于液体的分散保存,进一步避免了受压反渗或溢出导致收集量降低的问题。支撑吸收芯300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弹性支撑,促使吸液前、后亲水表层100和分流凸起110紧贴使用的接触面,在用作卫生用品,如纸尿裤,卫生巾的过程中,能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紧贴度。而集液结构310设置在支撑吸收芯300中,一方面利用支撑吸收芯300自身的弹性恢复更好地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减少外部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支撑吸收芯300内部充足的空间形成分散式的多空间集液和液体储存,增加液体的收集量的稳定。
检测囊500的设置使得被收集的游离状态下的液体能在存液吸收结构001内直接进行使用,减少了采集液体后需要进行提取,再用于试纸的步骤,令使用更方便快捷。由于液体无需抽离或提取,液体不外泄,不但减少了对外需要的容器和存放,更加卫生;还避免了尿液与外部接触过程中造成的样本污染,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开启接口501需要外部作用才能主动开启的设计,使得液体与检测囊500内的检测物的接触可控,避免了试纸意外激活,激活后无法立即发现而需要的持续监测,有效提高了试纸的利用率,同时满足了有效集液和有效检测的需求。
如图9所示,所述检测囊500包括:囊外壳510,以及设置在囊外壳510内的保护气体520和液体检测件530;所述开启接口501上设有破裂引导痕。囊外壳510用于形成中空的隔离容器。保护气体520用于形成填充保护,使得囊外壳510更容易通过挤压破裂。液体检测件530用于接触液体后形成检测反馈。破裂引导痕用于引导检测囊500开启的位置。
保护气体520可以充满所述囊外壳510的内空间,使检测囊500膨胀,从而方便在无工具的状态下,依然能通过外部挤压使得囊外壳510破裂,方便快捷地开启开启接口501,简化了操作。破裂引导痕能引导囊外壳510在挤压时在预设的位置破裂,保证液体进入检测囊500中的流畅性。
所述检测囊500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隔底层200的顶面,位置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分隔底层200的底面,且在所述底面上形成外露窗503。外露窗503为凸出于分隔底层200的底面的部分检测囊500。
通过外露窗503的设置能快速找到检测囊500的位置方便操作。检测囊500两端分别连接分隔底层200的顶面和底面有助于检测囊500开启,保护气体520排空后,能通过分隔底层的弹性使得检测囊500被张开,从而加快液体进入检测囊500的内部,减少液量对检测囊500的影响。
所述液体检测件530为微量元素检测试纸且与所述外露窗503相连,所述囊外壳510至少外露窗503为透明。透明的囊外壳510用于透过外露窗503观察到囊外壳510的内部。
透明的外露窗503一方面有助于观察到微量元素检测试纸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能在使用前及时发现检测囊500是否已经失效被开启,排除有误的结果。而令液体检测件530紧贴外露窗503还能方便除目测外的设备颜色读取,避免检测件移位或不同位置观察导致的结果不稳定。还能进一步避免在挤压集液结构,使液体进入检测囊500时对液体检测件530造成意外的折叠变形。
所述检测囊500的位置与所述集液结构310的位置匹配,所述二次吸收层400上还设有导液道401,所述导液道401连通所述集液结构310和所述开启接口501。导液道401用于引导集液结构310中的游离液体快速进入开启接口501。
检测囊500与集液结构310位置匹配有助于缩短液体进入检测囊500的距离,从而减少对集液量的要求。导液道401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二次吸收层400对液体进入检测囊500的阻碍,使得液体更容易进入开启后的检测囊500。
所述分流凸起110通过所述亲水表层100的变形形成,所述分流凸起110至少顶部设有疏水涂层120。
疏水涂层120用于在分流凸起110的表面形成疏水面。亲水表层100的变形使得集液结构310与对应的分流凸起110之间形成更大的间隙。
通过亲水表层100变形形成的分流凸起110有助于进一步增大分流凸起110与对应的集液结构310之间的缓冲抗压空间。减少分流凸起110和亲水表层10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外部压力作用形成对集液结构310的挤压影响,有增大了能进入集液结构310内的通道面积,从而提升了集液效果和集液速度,并减少了反渗。另一方面通过亲水表层100的自身变形能提高亲水表层10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又降低了成本。疏水涂层120能避免分流凸起110对液体的吸收,增大液体的分散度,同时加速分流凸起110的变干速度,不再单纯依赖分流凸起110的小面积和先渗透提高干燥速度,实现与接触面的快速干燥,从而提供更好的干爽感觉。
所述分流凸起110为疏水材质,附着在所述亲水表层100的表面。
分流凸起110能在附着亲水表层100的过程中成型,又可以是先成型再附着在亲水表层100上。
采用疏水材质形成的分流凸起110的好处在于其形状和厚度不受亲水表层100的影响,其尺寸和形状的控制灵活,以使得能组合形成更好的支撑面。而且由于脱离了亲水表层100的限制,使得亲水表层100材质和厚度的要求下降,对原材料的成本反而下降。这一设定带动了制作工艺的简单化的同时,完全消除了分流凸起110自身的吸水作用,使得分流凸起110完全转变疏水功能,大幅度增加了分流和受液均匀的作用,同时使得分流凸起110维持自身干爽,有效避免集液结构310反渗。
所述存液吸收结构001包括:中心采集区010和外围吸收区020,所述分流凸起110和集液结构310设置在所述中心采集区010,所述中心采集区包括多个分流遮挡区030,所述分流遮挡区030在所述中心采集区010内呈阵列排布,且相邻两分流遮挡区030之间留有间隔。
中心采集区010起主要的吸液和集液功能。外围吸收区020起外围补充吸收,防止侧漏的功能。分流遮挡区030起分流液体,防止液体直接穿透亲水表层100的作用。间隙用于保证分流后的液体能直接接触亲水表层100而被吸收。分流遮挡区030通过分流凸起形成。
环绕中心采集区010而设的外围吸收区020有效提高了防侧漏的效果,首先保障了存液吸收结构001本申请的防漏功能。而且由于配合卫生用品使用,因而外围吸收区020更容易变形和受挤压,将分流凸起110和集液结构310集中在中心采集区010有助于饱和度的控制和液体的有效收集。同时,外围吸收区020的设置形成了中心采集区010的吸液的有效补充,能在中心采集区010吸液效果下降时极大的维系存液吸收结构001对液体的冲击和快速吸收。在分流遮挡区030之间留有间隙,保证在分流后的液体能被亲水表层100吸收,避免二次撞击分流遮挡区030造成吸收时间延长。
所述支撑吸收芯300包括:中空的纱外壳320、设置在纱外壳320内的支撑丝321和填充吸水颗粒322,以及管状分隔壁311;所述管状分隔壁311在所述支撑吸收芯300内形成贯穿所述支撑吸收芯300两侧的集液结构310,所述支撑丝321和填充吸水颗粒322避让所述集液结构310而设。
中空的纱外壳320用于提供柔性包裹和容纳空间。支撑丝321用于从内部提供支撑力,使纱外壳320具有充足的弹性支撑。填充吸水颗粒322用于填充纱外壳320内部形成塑形,并与支撑丝321相互配合。填充吸水颗粒322渗入支撑丝321之间的间隙中。管状分隔壁311用于在纱外壳320的内部分隔出集液结构310。
采用非弹性的纱外壳320的好处在于即使内部被膨胀后的填充吸水颗粒322充满后依然能维持整体形状的稳定,有效维持吸液前后支撑吸收芯300的状态,限制了局部过渡变形的发生。将弹性的支撑丝321设置在纱外壳320内,形成了纱外壳320上、下两个面之间的弹性支撑。在吸水前,支撑丝321维持了支撑吸收芯300的弹性变形能力和整体的形状稳定;而在吸水后,又配合纱外壳320提高对内部填充吸水颗粒322的变形限制,避免局部过度变形。同时,采用支撑丝321能留出足够的间隙,使其与填充吸水颗粒322形成良好的结合。管状分隔壁311的设置形成了贯穿支撑吸收芯300的通道,除了能容纳液体实现收集外,还能形成亲水表层100与二次吸收层400之间的高速传递通道,消除亲水表层100与二次吸收层400之间的导液障碍。而且由于分散式的集液结构310小,因而二次吸收层400对应管状分隔壁311的位置易饱和,在饱和后,二次吸收层400区别于填充吸水颗粒322,能使得集液结构310中的液体能长时间保存。管状分隔壁311将收集的液体与填充吸收颗粒有效分隔,使得在紧贴管状分隔壁311的填充吸收颗粒饱和后,集液的速度能大幅度提升,满足集液量的需求。
如图3所示,所述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被对应的分流凸起110遮挡,所述管状分隔壁311的下开口与所述二次吸收层400相连;所述管状分隔壁311至少内侧为疏水材质,和/或所述管状分隔壁311至少内侧涂有疏水涂料。
每个管状分隔壁311的上方均被对应的分流凸起110所遮挡用于防止液体直接穿透亲水表层100进入集液结构310。该遮挡具体为分流凸起110位于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的正方上,且分流凸起110的底面尺寸不小于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
由于间隔着亲水表层100,形成遮挡的分流凸起110不但不会形成集液结构310的上部封闭影响液体进入,而且有效避免了液体直接冲击造成集液结构310的进液量过大,导致整体存液吸收结构001内部的游离液体过多的问题。从而防止了二次吸收层400过早饱和,实现整体的吸收速度的均匀化。采用疏水材质形成的管状分隔壁311能形成二次吸收层400和支撑吸收芯300之间的液体传递,加速液体的吸收。疏水材质的管状分隔壁311还形成了液体进入支撑吸收芯300中间层的小通道,沿着管状分隔壁311,在管状分隔壁311外的液体能通过管状分隔壁311能直接与支撑吸收芯300的中部接触,从而提升支撑吸收芯300的利用率和吸收速度。
所述支撑丝321一端连接所述纱外壳320的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纱外壳320的底面;所述支撑丝321松弛时呈螺旋状。
纱外壳320的表面与亲水表层100相连。纱外壳320的底面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支撑丝321在纱外壳320呈螺旋状形成类弹簧结构。
支撑丝321两端的连接设计使得支撑丝321在纱外壳320内形成稳定的排布,与纱外壳320的相对位置不会移动,还能帮助纱外壳320的表层和底层移位后的复位。而螺旋状的设置使得支撑丝321在纱外壳320的表面和底面之间形成多个弹性支撑,实现在填充吸收颗粒未膨胀前,支撑吸收芯300依然保持充足的弹性支撑能力。
所述支撑丝321的轴线垂直于亲水表层且密布于所述纱外壳320内;相邻所述支撑丝321之间相互交错,所述填充吸收颗粒填充于所述支撑丝321之间。
垂直设置的轴线有助于配合支撑吸收芯300的使用受力方向。均匀密布有助于提高支撑吸收芯300的弹性支撑力。相互交错的支撑丝321有助于进一步形成相互支撑和承托。
支撑丝32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纱外壳320内形成填充吸收颗粒的支撑骨架,使得部分填充吸收颗粒被架设在纱外壳320的表面和底面之间,这样不但有助于填充吸收颗粒的吸收和利用率,卡在弹性丝之间的颗粒更提高了弹性丝的弹性作用。同时,相互作用也提高了支撑丝321整体的弹性支撑能力,相互交错有助于弹性的分布更加均匀,弥补了支撑丝321之间的空缺位置。
如图2所示,所述集液结构310内设有活动设置的锁水件锁水件312。
锁水件锁水件312与管状分隔壁311、亲水表层100和二次吸收层400之间保留有足够的间隔,使锁水件锁水件312能在集液结构310中形成活动设置。锁水件锁水件312能锁住进入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在被挤压时释放被收集的液体。
锁水件锁水件312的加入一方面使得进入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能被锁水件锁水件312优先承载收集,待锁水件锁水件312饱和后,才被二次吸收层400所吸收。降低了液体收集对进液量的需求,降低了液体收集失败的可能。而且能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摇晃溢出而被集液结构310再次吸收;另一方面能提高集液结构310的集液效果和速度,同时减少反渗。锁水件锁水件312形成了一个支撑载体,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弹性支撑力。而不完全填充集液结构310是为了减少外部挤压对锁水件锁水件312的影响,从而保证其收集能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001,包括:亲水表层100和分隔底层200;亲水表层100和分隔底层200之间设有支撑吸收芯300;支撑吸收芯300和分隔底层200之间还设有二次吸收层400;亲水表层100的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凸起110;支撑吸收芯300设有多个集液结构310,集液结构310与分流凸起110的位置匹配;集液结构310在支撑吸收芯300中相互独立,集液结构310一端与亲水表层100相连,另一端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且连通亲水表层100和二次吸收层400;分隔底层200设有用于液体检测的检测囊500,检测囊500设有开启接口501,开启接口501需要主动开启且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开启接口501开启后检测囊500与二次吸收层400连通。检测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亲水表层100用于首先接触和传输液体。分流凸起110用于形成凸出于亲水表层100的多点支撑,减少亲水表层100与接触面的整体接触。分流凸起110与集液结构310的位置匹配用于增加存液吸收结构001表面至集液结构310之间的距离。
分隔底层200用于形成不透液的底层,并能通过分离分隔底层200使得集液结构310外露,储存在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流出。支撑吸收芯300用于形成存液吸收结构001的吸液、集液和弹性支撑。集液结构310用于储存进入其内部的液体,形成游离液体的收集。二次吸收层400用于吸收透过支撑吸收芯300的液体,特别是吸收前期直接透过集液结构310的液体。检测囊500用于存放液体检测的试纸和/或试剂和/或芯片,并在开启前与外部隔绝,为一密闭的容腔。开启接口501用于在外部作用下开启检测囊500,让采集的液体可以进入检测囊500的内部。检测囊500与二次吸收层400连通后液体能通过二次吸收层400进入检测囊500内部。分隔底层200包括:防水底膜和防水外层无纺布,通过易撕裂条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亲水表层100采用亲水材质制成,具体可以是无纺布。亲水表层100使得分流凸起110与集液结构310之间形成一定高度差,以使得外部液体在避免直接冲击进入集液结构310内部的同时,经分流凸起110分散后的液体能通过亲水表层100进入集液结构310内。
分流凸起110可以是一个小面积的凸块,凸块的水平截面大小为亲水表层100的1/70至1/30。分流凸起110能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或圆台又或者是几种的任意组合。同时,凸块又能是截面上小下大,顶部为一平面的形状。分流凸起110规律地分布在亲水表层100上,所占面积小于亲水表层100表面积的二分之一,且不少于五个。每个分流凸起110的尺寸相等。凸出厚度不小于亲水表层100厚度的一半。在用作纸尿片或卫生巾中,液体首先进入存液吸收结构001的亲水表层100。分隔底层200还能通过设置外延的抓取边和薄弱结构压痕以实现快速简单地分离。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液体首先冲击分流凸起110,在分流凸起110的作用下小部分液体可能被分流凸起110所吸收,大部分由于冲击力向分流凸起110周围分散,然后与亲水表层100接触。通过亲水表层100的作用,液体大部分被支撑吸收芯300所吸收,小部分落入集液结构310内。接触面为存液吸收结构001的使用面,如当将存液吸收结构001用于纸尿片时,接触面为婴儿的皮肤。亲水表层100的表面即亲水表层100远离支撑吸收芯300的一面。分流凸起110通过亲水表层100的变形形成,分流凸起110至少顶部设有疏水涂层120。疏水涂层120用于在分流凸起110的表面形成疏水面。亲水表层100的变形使得集液结构310与对应的分流凸起110之间形成更大的间隙。
检测囊500的开启接口501可以通过挤压、外延的拉动装置、刺破等方式进行主动开启。以挤压破裂为例,开启后,通过挤压集液结构310能加快液体进入检测囊500内。检测囊500可以是扁平状且在顶面(靠近二次吸收层400的一面)和底面(远离二次吸收层400的一面)鼓起。
检测囊500包括:囊外壳510,以及设置在囊外壳510内的保护气体520和液体检测件530;开启接口501上设有破裂引导痕。囊外壳510用于形成中空的隔离容器。保护气体520用于形成填充保护,使得囊外壳510更容易通过挤压破裂。液体检测件530用于接触液体后形成检测反馈。破裂引导痕用于引导检测囊500开启的位置。开启接口501在检测囊500的顶部,凸出于分隔底层的顶面,抵接二次吸收层。囊外壳510通过薄膜制成。保护气体520可以是空气或者惰性气体。液体检测件530可以是微量元素检测试纸。
检测囊500的一端连接分隔底层200的顶面,位置相对的另一端连接分隔底层200的底面,且在底面上形成外露窗503。外露窗503为凸出于分隔底层200的底面的部分检测囊500。分隔底层的顶面为分隔底层与二次吸收层接触的一面;分隔底层的底面为分隔底层的外露面。检测囊500与分隔底层的顶面或底面形成面接触。
液体检测件530可以包括微量元素检测试纸,微量元素检测试纸为显色试纸,在接触液体后通过颜色的变化反馈检测结果。液体检测件530与外露窗503相连,囊外壳510至少外露窗503为透明。透明的囊外壳510用于透过外露窗503观察到囊外壳510的内部。囊外壳510整体为透明材质制成。微量元素检测试纸形成小片状,一面紧贴外露窗503的内侧。
检测囊500的位置与集液结构310的位置匹配,二次吸收层400上还设有导液道401,导液道401连通集液结构310和开启接口501。导液道401用于引导集液结构310中的游离液体快速进入开启接口501。导液道401的截面小于集液结构,具体为集液结构截面大小的1/8至1/10。导液道401贯穿二次吸收层。
亲水表层100的变形具体可以为:亲水表层从靠近支撑吸收芯300的一侧向远离支撑吸收芯300的一侧凸出,形成分流凸起110。而这一变形可以通过对亲水表层100挤压,或通过类似压花的工艺实现。疏水涂层120通过喷涂或者粘连的方式与分流凸起110结合。具体地,疏水涂层120采用的疏水涂料能是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涂层120将分流凸起110的表面完全覆盖。分流凸起110为疏水材质,附着在亲水表层100的表面。分流凸起110能在附着亲水表层100的过程中成型,又可以是先成型再附着在亲水表层100上。分流凸起110能是片状物或块状物,通过吹喷、滴落或粘连等方式附着在亲水层的表面。
如图7和图8所示,存液吸收结构001包括:中心采集区010和外围吸收区020,分流凸起110和集液结构310设置在中心采集区010,中心采集区包括多个分流遮挡区030,分流遮挡区030在中心采集区010内呈阵列排布,且相邻两分流遮挡区030之间留有间隔。分流遮挡区030通过分流凸起110形成。
外围吸收区020起外围补充吸收,防止侧漏的功能。分流遮挡区030起分流液体,防止液体直接穿透亲水表层100的作用。间隙用于保证分流后的液体能直接接触亲水表层100而被吸收。外围吸收区020起外围补充吸收,防止侧漏的功能。间隔用于避免二次撞击分流遮挡区030降低亲水表层100的吸收速度以及延长分流遮挡区030的干燥时间,阵列排布具体可以采用矩阵阵列或圆阵阵列。中心采集区010具体可以是矩形,中心采集区010的面积与外围吸收区020的比例为1:1至2:3。分流凸起110的截面能是圆形、矩形、正方形等。又可以是梯形、半圆等等。如图6所示,支撑吸收芯300包括:中空的纱外壳320、设置在纱外壳320内的支撑丝321和填充吸水颗粒322,以及管状分隔壁311;管状分隔壁311在支撑吸收芯300内形成贯穿支撑吸收芯300两侧的集液结构310,支撑丝321和填充吸水颗粒322避让集液结构310而设。中心采集区010内,相邻两分流遮挡区030之间的间隔相等。
如图4所示,中空的纱外壳320用于提供柔性包裹和容纳空间。支撑丝321用于从内部提供支撑力,使纱外壳320具有充足的弹性支撑。填充吸水颗粒322用于填充纱外壳320内部形成塑形,并与支撑丝321相互配合。填充吸水颗粒322渗入支撑丝321之间的间隙中。管状分隔壁311用于在纱外壳320的内部分隔出集液结构310。管状分隔壁311为直管状,具体可以是方管状或圆管状。管状分隔壁311能阻止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与填充吸水颗粒322接触,从而实现液体的有效保存。支撑丝321具体能是氨纶丝。填充吸水颗粒322可以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或粉末。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被对应的分流凸起110遮挡,管状分隔壁311的下开口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管状分隔壁311至少内侧为疏水材质,和/或管状分隔壁311至少内侧涂有疏水涂料。
如图5所示,每个管状分隔壁311的上方均被对应的分流凸起110所遮挡用于防止液体直接穿透亲水表层100进入集液结构310。该遮挡具体为分流凸起110位于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的正方上,且分流凸起110的底面尺寸不小于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管状分隔壁311为疏水材质制成,呈圆管状。分流凸起110的底面与集液结构310的上开口大小一致。分流凸起110位于集液结构310的正上方且在竖直投影上完全覆盖集液结构310的上开口。支撑丝321一端连接纱外壳320的表面,另一端连接纱外壳320的底面;支撑丝321松弛时呈螺旋状。纱外壳320的表面与亲水表层100相连。纱外壳320的底面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
支撑丝321在纱外壳320呈螺旋状形成类弹簧结构。位于支撑吸收芯300内的每一个支撑丝321的一端连接纱外壳320的靠近亲水表层100的一面的内表面,另一端连接纱外壳320的靠近二次吸收层400的一面的内表面。纱外壳320在非压缩状态下,每一条支撑丝321都呈螺旋状盘旋而立,相邻的支撑丝321之间留有间隙,填充吸收颗粒能进入间隙内。支撑丝321的轴线垂直于亲水表层100且密布于纱外壳320内;相邻支撑丝321之间相互交错,填充吸收颗粒填充于支撑丝321之间。垂直设置的轴线有助于配合支撑吸收芯300的使用受力方向。均匀密布有助于提高支撑吸收芯300的弹性支撑力。相互交错的支撑丝321有助于进一步形成相互支撑和承托。
填充吸水颗粒322具体能是高分子吸水树脂粉末,高分子吸水树脂粉末的颗粒度小于弹性丝之间形成的间隙,以使得填充吸水颗粒322能进入弹性丝形成螺旋结构内。支撑丝321的竖向投影为一圆环,相邻两条支撑丝321之间的重叠部分为圆环半径的1/3至2/3。集液结构310内设有活动设置的锁水件锁水件312。锁水件锁水件312与管状分隔壁311、亲水表层100和二次吸收层400之间保留有足够的间隔,使锁水件锁水件312能在集液结构310中形成活动设置。锁水件锁水件312能锁住进入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在被挤压时释放被收集的液体。具体地,锁水件锁水件312能是海绵,锁水件锁水件312的高度为集液结构310长度的1/2至2/3,锁水件锁水件312的侧面与集液结构310的内壁能留有1mm至2mm的间隔。
实施例3
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包括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001。存液吸收结构001包括:亲水表层100和分隔底层200;亲水表层100和分隔底层200之间设有支撑吸收芯300;支撑吸收芯300和分隔底层200之间还设有二次吸收层400;亲水表层100的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凸起110;支撑吸收芯300设有多个集液结构310,集液结构310与分流凸起110的位置匹配;集液结构310在支撑吸收芯300中相互独立,集液结构310一端与亲水表层100相连,另一端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且连通亲水表层100和二次吸收层400;分隔底层200设有用于检测液体的检测囊500,检测囊500设有开启接口501,开启接口501需要主动开启且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开启接口501开启后检测囊500与二次吸收层400连通。
如图9所示,检测囊500包括:囊外壳510,以及设置在囊外壳510内的保护气体520和液体检测件530;开启接口501上设有破裂引导痕。囊外壳510用于形成中空的隔离容器。检测囊500的一端连接分隔底层200的顶面,位置相对的另一端连接分隔底层200的底面,且在底面上形成外露窗503。液体检测件530包括微量元素检测试纸,且微量元素检测试纸与外露窗503相连,囊外壳510至少外露窗503为透明。检测囊500的位置与集液结构310的位置匹配,二次吸收层400上还设有导液道401,导液道401连通集液结构310和开启接口501。
微量元素检测试纸由尿常规检测试纸、钙元素检测试纸、铁元素检测试纸和锌元素检测试纸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拼合而成。长度为4-8mm,宽度为4-8mm,厚度为2.1-3.5mm。尿常规检测试纸可以检测尿比重、pH值、白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尿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红血球及维生素C。
钙元素检测试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S11. 将5重量份精氨酸、12.5重量份聚乙烯乙二醇、37.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重量份柠檬酸、1重量份酒石酸、1重量份乙酰丙酮、2重量份四甲基环戊二烯、2重量份钙红混合。
S12. 加入62.5重量份无水醇和60.6重量份去离子水,在30℃-35℃下再次进行搅拌混合。
S13. 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5重量份气相二氧化硅,再次进行搅拌形成胶状物。
S14. 将胶状物刮涂在底膜表面。底膜为多孔纳米材料,孔隙率为53%-67%。
S15. 在36℃-39℃下热风干燥20-30s,获得钙元素检测试纸。
钙元素检测试纸的初始颜色为米黄色,与尿液接触15秒后不变色或显示淡黄色或显示黄绿色或显示浅蓝色表示使用者体内缺钙,如果显色蓝色表示使用者体内钙含量正常,如果显色紫红色表示使用者体内钙含量过量。
多孔纳米材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S21. 将比表面积为1200m2/g,平均孔径是2.5nm的活性炭1g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硝酸中于65℃下搅拌2小时,然后依次经过滤、水洗和烘干后备用。
S22. 取1g丙烯酰胺,加入50ml蒸馏水,维持45℃加热直至完全溶解。
S23. 依次加入50ml甲醇、0.3-1ml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后,倒入装有活性炭的容器中搅拌10h。
S24. 在氮气气氛下进行水浴,恒温槽的温度为70℃,恒温反应4h。
S25. 用乙醇清洗数干净后烘干,制成多孔纳米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复合材料。
S26. 浸入浸渍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60℃烘干。
S27. 用模具将制成的材料压缩成型,最后制成长度为15mm,宽度为5mm,厚度为2mm的底膜。
锌元素检测试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S31. 配制溶液:加入10-40g硫酸、5-30g硫氰酸钠、0.1-2g结晶紫到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
S32. 将底模完全浸入的溶液中,浸泡后取出烘干。
S33.干燥后裁成条。
分流凸起110能通过亲水表层100的变形形成,分流凸起110至少顶部设有疏水涂层120。分流凸起110又能整体为疏水材质,附着在亲水表层100的表面。存液吸收结构001包括:中心采集区010和外围吸收区020,分流凸起110和集液结构310设置在中心采集区010内形成多个分流遮挡区030,分流遮挡区030在中心采集区010内呈阵列排布,且相邻两分流遮挡区030之间留有间隔。支撑吸收芯300包括:中空的纱外壳320、设置在纱外壳320内的支撑丝321和填充吸水颗粒322,以及管状分隔壁311;管状分隔壁311在支撑吸收芯300内形成贯穿支撑吸收芯300两侧的集液结构310,支撑丝321和填充吸水颗粒322避让集液结构310而设。
管状分隔壁311的上开口被对应的分流凸起110遮挡,管状分隔壁311的下开口与二次吸收层400相连;管状分隔壁311至少内侧为疏水材质,和/或管状分隔壁311至少内侧涂有疏水涂料。支撑丝321一端连接纱外壳320的表面,另一端连接纱外壳320的底面;支撑丝321松弛时呈螺旋状。支撑丝321的轴线垂直于亲水表层100,且密布于纱外壳320内;相邻支撑丝321之间相互交错,填充吸收颗粒填充于支撑丝321之间。集液结构310内设有活动设置的锁水件锁水件312。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液体进入存液吸收结构001。
在下渗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与靠近支撑吸水芯的表层的填充吸水颗粒322接触,优先被填充吸水颗粒322所吸收。随着靠近支撑吸收芯300的表层的填充吸水颗粒322对液体的吸收越来越多,位于支撑吸收芯300的表层的填充吸水颗粒322的液体吸收能力下降。液体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吸收速度放缓,部分未被及时吸收的游离的液体透过亲水表层100形成的分流凸起110与集液结构310之间的液体可透过的间隙进入到集液结构310内。集液结构310为一个联通的结构,进入集液结构310内的液体还能被下方具有吸水导流作用的二次吸收层400收集,而二次吸收层400对应集液结构310位置出现饱和后,集液结构310开始储存游离的液体。
存液吸收结构001的厚度为8mm至12mm。存液吸收结构001的水平截面与卫生用品(纸尿裤)相比,存液吸收结构001的长度为卫生用品的0.6倍至0.9倍;宽度为卫生用品宽度的0.2倍至0.5倍。分流凸起110的水平截面尺寸具体能是边长为4mm至10mm的正方形或者直径为4mm至10mm的圆形。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亲水表层、分隔底层、支撑吸收芯及二次吸收层;所述支撑吸收芯设置于所述亲水表层和分隔底层之间,所述二次吸收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吸收芯和分隔底层之间;所述亲水表层的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凸起;所述支撑吸收芯设有多个集液结构,所述集液结构与所述分流凸起的位置匹配;各个所述集液结构在所述支撑吸收芯中相互独立,所述集液结构一端与亲水表层相连,另一端与二次吸收层相连,且连通所述亲水表层和所述二次吸收层;所述分隔底层设有用于液体检测的检测囊,所述检测囊设有开启接口,所述开启接口需要主动开启且与所述二次吸收层相连,所述开启接口开启后检测囊与二次吸收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囊包括:囊外壳,以及设置在囊外壳内的保护气体和液体检测件;所述开启接口上设有破裂引导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囊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隔底层的顶面,位置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分隔底层的底面,且在所述底面上形成外露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检测件包括微量元素检测试纸且与所述外露窗相连,所述囊外壳至少外露窗为透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囊的位置与所述集液结构的位置匹配,所述二次吸收层上还设有导液道,所述导液道连通所述集液结构和所述开启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凸起通过所述亲水表层的变形形成,所述分流凸起至少顶部设有疏水涂层;
或所述分流凸起为疏水材质,附着在所述亲水表层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吸收芯包括:中空的纱外壳、设置在纱外壳内的支撑丝和填充吸水颗粒,以及管状分隔壁;所述管状分隔壁在所述支撑吸收芯内形成贯穿所述支撑吸收芯两侧的集液结构,所述支撑丝和填充吸水颗粒避让所述集液结构而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分隔壁的上开口被对应的分流凸起遮挡,所述管状分隔壁的下开口与所述二次吸收层相连;
所述管状分隔壁至少内侧为疏水材质,和/或所述管状分隔壁至少内侧涂有疏水涂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丝一端连接所述纱外壳的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纱外壳的底面;所述支撑丝松弛时呈螺旋状。
10. 一种一次性的卫生用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 1-9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
CN202311567102.7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Active CN117257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102.7A CN117257552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102.7A CN117257552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7552A true CN117257552A (zh) 2023-12-22
CN117257552B CN117257552B (zh) 2024-02-13

Family

ID=89206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7102.7A Active CN117257552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575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1711A (en) * 1985-11-04 1988-11-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moisture insensitive resilient shaping members
KR20140028524A (ko) * 2012-08-29 2014-03-10 깨끗한나라 주식회사 일회용 흡수용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6675641U (zh) * 2016-11-29 2017-11-28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吸收用品
CN107714309A (zh) * 2017-11-28 2018-02-23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吸收液体的卫生吸收制品
CN214374826U (zh) * 2021-01-18 2021-10-08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尿液检测免疫层析卡
CN116849930A (zh) * 2023-09-01 2023-10-10 露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高性能吸收芯体及卫生用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1711A (en) * 1985-11-04 1988-11-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moisture insensitive resilient shaping members
KR20140028524A (ko) * 2012-08-29 2014-03-10 깨끗한나라 주식회사 일회용 흡수용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6675641U (zh) * 2016-11-29 2017-11-28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吸收用品
CN107714309A (zh) * 2017-11-28 2018-02-23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吸收液体的卫生吸收制品
CN214374826U (zh) * 2021-01-18 2021-10-08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尿液检测免疫层析卡
CN116849930A (zh) * 2023-09-01 2023-10-10 露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高性能吸收芯体及卫生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7552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55376A1 (en) Absorbent core
CA2974944C (en) Urine collection device for dependent patients
US5910122A (en) Saliva collector with an aspirating pipette
EP1091714B1 (en) Device for handling body liquids which transports body liquid by siphoning
CN1348501A (zh) 具有作为传感器的血液检测件的女性卫生用一次性用品
CN107238697A (zh) 一种收集并检测样本的方法
CN117257552B (zh) 一种带检测的存液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EP2593062B1 (en) Absorbent core
WO1995030484A1 (en) Saliva sample collection system
US6497689B1 (en) Device for handling body liquids which transports body liquid by siphoning
CN206847996U (zh) 样本收集及检测的装置
CN117243759B (zh) 一种收集液体的吸收结构及卫生用品
CN206847995U (zh) 样本收集器
CN210401424U (zh) 样本收集部件
CN208710227U (zh) 婴幼儿集尿袋
JPS6046952B2 (ja) 嫌気性液体の貯蔵兼輸送装置
CN210784430U (zh) 一种婴幼儿用一次性接尿袋
US20220287691A1 (en) Disposable urine collection container
CN202235467U (zh) 女婴尿液标本留取器
CN212394962U (zh) 一种尿标本收集尿袋
CN213488859U (zh) 一种防液型心电电极片
CN215065456U (zh) 一种尿液标本收集袋及液体收集装置
CN217505658U (zh) 一种乳品抗生素残留检测装置
CN215206081U (zh) 一种采血管转运篮
CN210401425U (zh) 一种样本收集及检测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