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4318A - 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54318A CN117254318A CN202311429860.2A CN202311429860A CN117254318A CN 117254318 A CN117254318 A CN 117254318A CN 202311429860 A CN202311429860 A CN 202311429860A CN 117254318 A CN117254318 A CN 1172543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ductor
- wiring
- wire terminal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5—Details, e.g. end pieces or joi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2—Their counter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with a panel 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属于电气器件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其内部为用于放置各接电端子的空腔,所述壳体两侧间隔设有连接开口;接电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火线端子及所述零线端子均包括一导体连接端及一接线连接端,地线端子包括两导体连接端及一接线连接端;火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地线端子其一导体连接端设置于壳体其中一侧的连接开口处,零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地线端子另一导体连接端设置于壳体另一侧的连接开口处。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U形电力轨道的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通过特定设计的接电端子壳体结构以及对各个接电端子巧妙排布,能够满足对分离式轨道型腔的接电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属于电气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住宅和商业建筑中,目前使用的电力轨道式电源分配装置,又称为轨道插座,由电力轨道和电连接器共同组成,以往,电力轨道均为单个腔体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带有开口的取电槽。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932268A,名称为一种多功能电源应用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轨道,其内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型腔,型腔顶部设置有单一型腔开口,型腔内部设置有两个取电槽,取电槽内分别设置有火线导体以及零线导体,电力轨道的一侧通过设置接线端子分别与两个取电槽内的导体连接。
上述电力轨道通过设置在其腔体中的长导体与墙壁上已设有的插座连接,并可以通过沿墙面安装的方式延伸布置至合适的取电点,电连接器可插入取电槽,电连接器沿电力轨道在任意位置插入取电槽后旋转接通电路,实现导电连接。
现有的电连接器包括上部插座以及下部基体,上部插座能够相对于下部基体转动,上部插座上设有与电力轨道内导体电性连接的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在上部插座旋转前与导体之间为分离状态,即电路保持关断状态,导电连接件在上部插座旋转后与导体之间为接触状态,即电路保持接通状态。
由于电力轨道式电源分配装置是在墙面上通过明装的方式安装,人们对电力轨道式电源分配装置的美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电力轨道的取电槽均设置在其正面,一方面为了避免铁屑、粉尘等杂物掉落进取电槽,一方面为了美观,往往将取电槽做的比较狭窄,或者取电槽开口较宽的情况下使用保护胶条进行遮盖。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530736A,名称为一种新型电力轨道式电源分配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源分配装置,它包括U形电力轨道及电连接器,电力轨道用于接入三相市电,电连接器用于将外部用电设备连接至电力轨道,进而与三相市电连接。电连接器设于两个间隔设置的电力轨道之间,电连接器能够在电力轨道之间移动,由于U形电力轨道的两侧为两个间隔分离的电力轨道型腔,而且两个型腔的取电槽开口均设置在侧面,而不是顶部,因此这种U形电力轨道需要特定的接线端子来满足接电需求。
现有的用于U形电力轨道的接线端子仅仅在外部壳体结构上进行适配性改变,而内部的火线、零线、地线以及控制电路板之间的布局并没有进行改进,只是在普通电力轨道的基础上做出简单的适配调整,没有进行优化,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不合理的接线端子布局可能会给U形电力轨道系统带来诸多影响,包括安装困难、线缆弯曲、安全风险、运行稳定性下降以及维护困难等。因此,合理设计接线端子的布局对于确保电力轨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U形电力轨道的、内部结构合理布局的接线端子及特定接线方法,能够满足对分离式轨道型腔的接电高质量稳定性需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为用于放置各接电端子的空腔,所述壳体两侧间隔设有用于将U形电力轨道两侧导体连接至接电端子的连接开口;
所述接电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
其中,所述火线端子及所述零线端子均包括一导体连接端及一接线连接端,所述地线端子包括两导体连接端及一接线连接端;
其中,火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地线端子其一导体连接端设置于壳体其中一侧的连接开口处,零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地线端子另一导体连接端设置于壳体另一侧的连接开口处。
作为优选实例,还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与接电端子连接。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控制按钮至少包括电源开关按钮。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零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火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零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共同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火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与底壳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上盖,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于上盖上。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底壳底部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处设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与底壳本体之间通过弹性扣或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活动盖上设有允许线缆通过的接线孔。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各自的接线连接端两两相互间隔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活动盖的上方,每个接线连接端外部均设置有绝缘保护套。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绝缘保护套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位绝缘保护套的限位槽,固定板与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一种针对上述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的接线方法,用于将U形电力轨道两侧分离式型腔内的导体接入市电,其中,所述U形电力轨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型腔,其中一所述型腔内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以及地线导体,另一所述型腔内分别安装有零线导体以及地线导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将一侧所述型腔内的火线导体及地线导体分别与火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及地线端子其一导体连接端连接,将另一侧所述型腔内的零线导体及地线导体分别与零线端子的导体连接端及地线端另一导体连接端连接,连接顺序不分先后;
S:将所述U形电力轨道的两个型腔的同一侧端部分别连接于接线端子壳体两侧的连接开口处;其中,S与S不分先后;
S:将市电三相电线缆穿过壳体并分别与所述火线端子的接线连接端、零线端子的接线连接端以及地线端子的接线连接端连接。
与现有的普通接线端子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空间利用高效:壳体内部的空腔用于放置各接电端子,使得接线端子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有效的安排和组织。这种设计确保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必要的接线连接。
灵活的连接开口:通过在壳体两侧间隔设有连接开口,可以将U形电力轨道两侧的导体方便地连接至接电端子。这样的设计使得插拔导体更加容易,并且有助于快速和可靠地连接电源线。
分隔的导体连接端: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分别具有导体连接端和接线连接端。这种分隔设计使得导体的连接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减少了接线过程中导线之间的混淆和干扰。
地线端子的双导体连接端:地线端子具有两个导体连接端和一个接线连接端。这种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地线连接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电气接地效果,并提高电力轨道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这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的设计通过高效利用空间、灵活的连接开口、分隔的导体连接端以及地线端子的双导体连接端等特点,提供了方便、安全和可靠的电力连接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空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中各接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中各接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各接电端子与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中活动盖与底壳之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壳体与电力轨道的型腔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各接电端子与电力轨道的各个导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空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中各接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中各接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各接电端子与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中活动盖与底壳之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线端子的各接电端子与电力轨道的各个导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接线端子;
10、壳体;11、空腔;12、连接开口;13、上盖;131、连接柱;132、卡接柱;14、底壳;141、接电限位槽;142、第一绝缘体限位槽;143、卡槽;144、连接件;145、开槽;15、外壳;16、固定板;161、第二绝缘体限位槽;162、卡扣;17、活动盖;171、弹性扣;172、接线孔;18、绝缘件;19、绝缘保护套;
20、接电端子;21、零线端子;211、零线导体连接端;212、零线接线连接端;22、火线端子;221、火线导体连接端;222、火线接线连接端;23、地线端子;231、地线导体连接端;232、地线接线连接端;
30、控制电路板;31、第一输入端;32、第二输入端;33、输出端;
40、控制按钮;
2、U形电力轨道;
201、零线侧型腔;202、火线侧型腔;203、零线导体;204、火线导体;205、地线导体;
3、电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用于将U形电力轨道2两侧分离式型腔内的导体接入市电,U形电力轨道2上安装有能够与用电器连接的电连接器3,从而使用电器接入市电。通过特定设计的接电端子20壳体10结构以及对各个接电端子20巧妙排布,能够满足分离式轨道型腔的接电需求。
如图2-图3所示,接线端子1整体呈长圆型,包括壳体10及接电端子20,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空腔11,各接电端子20置于空腔11内,壳体10两侧间隔设有连接开口12,连接开口12用于和U形电力轨道2两侧分离式型腔对接。
如图4-图8所示,壳体10包括外壳15、底壳14以及上盖13,外壳15顶部设有开口,外壳15顶部的开口处连接有上盖13,外壳15罩设于底壳14上起到保护作用,接电端子20及控制电路板30均设置于外壳15内部,接电端子20与控制电路板30连接。
其中,接电端子20包括火线端子22、零线端子21以及地线端子23。
其中,火线端子22包括一个火线导体连接端221和一个火线接线连接端222,火线导体连接端221和火线接线连接端222分体设置。零线端子21包括一个零线导体连接端211和一个零线接线连接端212,零线导体连接端211和零线接线连接端212一体成型。地线端子23包括两个地线导体连接端231以及一个地线接线连接端232,两个地线导体连接端231以及一个地线接线连接端232一体成型连接,地线端子的整体结构呈T形。任一接电端子20的导体连接端用于和电力轨道内的导体连接,接线连接端用于和市电三相电线缆之间连接。另外,两个地线导体连接端231分别位于火线导体连接端221和零线导体连接端211的斜下方,地线接线连接端232位于火线接线连接端222和零线接线连接端212的中间且三者平齐。
其中,火线端子22的火线导体连接端221与地线端子23其一侧地线导体连接端231设置于壳体10其中一侧的连接开口12处,零线端子21的零线导体连接端211与地线端子23另一侧地线导体连接端231设置于壳体10另一侧的连接开口12处。
接线端子1还包括控制电路板30以及与控制电路板30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40,控制电路板30设置于壳体10的底壳14内部并与接电端子20连接,控制按钮40为电源开关按钮,控制按钮40设置于上盖13上。
除了电源开关按钮,其他可能的控制按钮根据具体的轨道插座设计和功能需求而定。一些常见的额外控制按钮可能包括:
模式选择按钮:用于切换插座的工作模式,例如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的切换。手动模式下,插座需要通过按钮操作进行开启和关闭;自动模式下,插座可以根据预设条件或传感器信号自动进行控制。
定时设置按钮:用于设置插座的定时开关功能。通过按下定时设置按钮,可以设定插座在特定时间段内自动开启或关闭,以满足特定的时间需求。
电压/电流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插座输出的电压或电流。通过电压/电流调节按钮,可以根据设备或用户需求调整插座输出的电力参数,以确保正确供电。
如图6-图8所示,零线端子21的零线导体连接端211与零线接线连接端212为一体式结构,火线端子22的火线导体连接端221与火线接线连接端222为分体式结构,火线端子22的火线导体连接端221与火线接线连接端222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0连接,零线端子21的零线导体连接端211与零线接线连接端212共同与控制电路板30连接。
参考图6-图8,本实施例中,零线端子、火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之间没有安装如下述实施例2中的绝缘件以及间隔槽将三者分隔开,而是通过零线端子、火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彼此之间在高度方向间隔交错形成高度差来实现绝缘,结构更加简单,且降低了电力轨道使用的安全风险。参考图8,具体的,三个接线端子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一端均向上凸出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形成阶梯状高度差,接线端子直接连接到控制电路板的板体表面上,接线端子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无需绝缘保护套以及锁紧螺栓。由于三个接线端子之间没有绝缘件以及与控制电路板之间没有绝缘保护套以及锁紧螺栓,因此三个接线端子之间余出一个接线空间,这个空间正好能够允许外部线缆接入,而三个接线端子的接线连接端均朝向这个接线空间,方便接线。
具体的,如图6-图8所示,控制电路板30的电信号输入和输出如下:
第一输入端31:与零线端子21连接,作为电信号输入端。
第二输入端32:与火线接线连接端222连接,作为电信号输入端。
输出端33:与火线导体连接端221连接,作为电信号输出端。
此外,火线端子22的火线导体连接端221与火线接线连接端222是分体式结构,目的是为了将控制电路板30接入电路中并实现对火线端子22和零线端子21的通断控制。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零线端子21连接到控制电路板30的第一输入端31,用于接入电路的零线(相位线)。
火线端子22的火线接线连接端222连接到控制电路板30的第二输入端32,用于接入电路的火线。
火线端子22的火线导体连接端221连接到控制电路板30的输出端33,用于输出电信号。
控制电路板30通过第一输入端31、第二输入端32和输出端33与火线端子22、零线端子21之间形成回路。
通过上述连接,控制电路板30可以接入市电,并利用第一输入端31、第二输入端32和输出端33控制火线端子22和零线端子21的通断电状态。
具体的开关控制原理如下:
输入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板30的第一输入端31和第二输入端32连接到外部输入信号源。当接收到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板30将开始进行相应的操作。
信号处理和逻辑控制:控制电路板30会根据输入信号的特定逻辑进行处理和判断。这可能包括比较、计算、判定等操作,以确定需要进行的控制操作。
输出控制信号:根据信号处理的结果,控制电路板30会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或数字信号,用于控制输出端33的通断状态。
控制输出端状态:控制电路板30通过输出端33将控制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或电路。输出端33与其他电路或装置连接,通过通断状态控制火线端子22和零线端子21的电流流动。
火线和零线的通断控制:通过控制输出端33的通断状态,控制电路板30可以控制火线端子22和零线端子21的通断状态。当输出端33处于通电状态时,电流可以从火线端子22流向零线端子21,使电路或设备工作;当输出端33处于断电状态时,电流无法通过,电路或设备停止工作。
如图4-图5所示,火线接线连接端222、零线接线连接端212以及地线接线连接端232两两相互间隔设置于底壳14的中部,每个接线连接端上都套接有绝缘保护套19,各个接线连接端通过绝缘保护套19及螺丝与市电三相电线缆之间连接。
如图9-11所示,底壳14内设置有接电限位槽141,接电限位槽141用于控制电路板30与零线端子21、火线端子22之间进行连接,三者的连接端通过螺丝进行连接限位于接电限位槽141。
底壳14前侧设置有连接件144,上盖13前侧底部设置有连接柱131,上盖13后侧底部设置有两个卡接柱132,卡接柱132上设有上窄下宽的卡筋,底壳14与上盖13前侧之间通过连接件144、连接柱131以及螺钉连接,底壳14与上盖13后侧通过卡接柱132上的卡筋与底壳14侧壁卡紧连接。
在底壳14的前侧设置有卡槽143,卡槽143用于与固定板16连接,固定板16底部后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及限位绝缘保护套19的第二绝缘体限位槽161,固定板16底部前侧设置有卡扣162,卡扣162与卡槽143卡接固定。
如图12所示,底壳14的底部设有接线口,接线口用于接入线缆至接线连接端,接线口设置于各个接线连接端的下方,接线口处设有活动盖17,活动盖17上设置有接线孔172,活动盖17与底壳14本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接线孔172用于线缆引出。
针对上述实施例中的U形电力轨道2接线端子1,提出一种接线方法,用于将U形电力轨道2两侧分离式型腔内的导体接入市电,其中,U形电力轨道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型腔,分别为零线侧型腔201与火线侧型腔202,其中火线侧型腔202内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204以及地线导体205,零线侧型腔201内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零线导体203以及地线导体205。
接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4所示,步骤S1:将火线侧型腔202内的火线导体204及地线导体205分别与火线端子22的导体连接端及地线端子23其一地线导体连接端231连接,将零线侧型腔201内的零线导体203及地线导体205分别与零线端子21的导体连接端及地线端另一地线导体连接端231连接,连接顺序不分先后;
如图13所示,步骤S2:将U形电力轨道2的两个型腔的同一侧端部分别连接于接线端子1壳体10两侧的连接开口12处;其中,S1与S2不分先后。
S3:将市电三相电线缆穿过壳体10底部的接线孔172及接线口并分别与火线端子22的火线接线连接端222、零线端子21的零线接线连接端212以及地线端子23的地线接线连接端232连接。
实施例2:
参照图15-图26,本申请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线端子20的结构形状不同,与其适应的,接线端子1的内部结构做出优化调整。参考图17-图18,火线端子22的火线导体连接端221和火线接线连接端222的截面均呈Z形扳手状,零线端子21整体结构呈Y字形,地线端子23整体结构呈山字形,火线端子22、零线端子21以及地线端子23均为冲压加工成型。火线端子22、零线端子21以及地线端子23之间通过绝缘件18进行绝缘保护及限位,底壳14内还设置有第一绝缘体限位槽142,其用于对绝缘件18进行限位。
参考图19,由控制电路板主体延伸出三个接线部,接线部分别与三个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绝缘保护套以及锁紧螺栓固定。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2中,底壳14的底部设有接线口,接线口用于接入线缆至接线连接端,接线口设置于各个接线连接端的下方,由于靠近控制电路板一侧接线端子之间不仅存在有绝缘保护套以及绝缘件,因此三个接线端子之间没有多余出一个接线空间,接线端只能朝向远离控制电路板的一侧,对应的接线口的位置也与实施例1中不同。
接线口处设有活动盖17,活动盖17上设置有接线孔172以及弹性扣171,活动盖17与底壳14本体之间通过弹性扣171连接,接线孔172用于线缆引出,弹性扣171的旁侧设置有便于打开弹性扣171的开槽145,方便手指插入打开弹性扣171。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部为用于放置各接电端子(20)的空腔(11),所述壳体(10)两侧间隔设有用于将U形电力轨道(2)两侧导体连接至接电端子的连接开口(12);
所述接电端子(20),包括火线端子(22)、零线端子(21)以及地线端子(23);
其中,所述火线端子(22)及所述零线端子(21)均包括一导体连接端及一接线连接端,所述地线端子(23)包括两导体连接端及一接线连接端;
其中,火线端子(22)的导体连接端与地线端子(23)其一导体连接端设置于壳体(10)其中一侧的连接开口(12)处,零线端子(21)的导体连接端与地线端子(23)另一导体连接端设置于壳体(10)另一侧的连接开口(1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板(30)以及与控制电路板(30)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40),所述控制电路板(30)设置于壳体(10)内部并与接电端子(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40)至少包括电源开关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端子(21)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火线端子(22)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零线端子(21)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共同与控制电路板(30)连接,所述火线端子(22)的导体连接端与接线连接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壳(14),所述底壳(14)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与底壳(14)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上盖(13),所述控制按钮(40)设置于上盖(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4)底部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处设有活动盖(17),所述活动盖(17)与底壳(14)本体之间通过弹性扣(171)或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17)上设有允许线缆通过的接线孔(17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端子(22)、零线端子(21)以及地线端子(23)各自的接线连接端两两相互间隔设置于壳体(10)内且位于所述活动盖(17)的上方,每个接线连接端外部均设置有绝缘保护套(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绝缘保护套(19)的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位绝缘保护套(19)的限位槽,固定板(16)与壳体(10)之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的接线方法,用于将U形电力轨道(2)两侧分离式型腔内的导体接入市电,其中,所述U形电力轨道(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型腔,其中一所述型腔内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203)以及地线导体(205),另一所述型腔内分别安装有零线导体(204)以及地线导体(205);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一侧所述型腔内的火线导体(203)及地线导体(205)分别与火线端子(22)的导体连接端及地线端子(23)其一导体连接端连接,将另一侧所述型腔内的零线导体(204)及地线导体(205)分别与零线端子(21)的导体连接端及地线端另一导体连接端连接,连接顺序不分先后;
S2:将所述U形电力轨道(2)的两个型腔的同一侧端部分别连接于接线端子(1)壳体(10)两侧的连接开口(12)处;其中,S1与S2不分先后;
S3:将市电三相电线缆穿过壳体(10)并分别与所述火线端子(22)的接线连接端、零线端子(21)的接线连接端以及地线端子(23)的接线连接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29860.2A CN117254318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29860.2A CN117254318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54318A true CN117254318A (zh) | 2023-12-19 |
Family
ID=8913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29860.2A Pending CN117254318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54318A (zh) |
-
2023
- 2023-10-31 CN CN202311429860.2A patent/CN11725431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107396A (en) | Circuit breaker combined terminal lug and connector | |
US5906508A (en) | Electrical disconnect for use with an appliance | |
MY112363A (en) | Combined wire lead and interphase barrier for power switches. | |
US6414240B1 (en) | Generator transfer switch having a compartment with exposed wire leads for interconnection with a power input | |
KR20210035432A (ko) | 양면 무선충전 커버를 구비한 멀티탭 | |
KR20180068446A (ko) | 콘센트 설치 구조 | |
JP3113266U (ja) | ユニット式分電盤 | |
CN117254318A (zh) | U形电力轨道接线端子及接线方法 | |
GB2340672A (en) | Mains electric wall switch and socket assembly | |
CN202678545U (zh) | 一种分线端子的导电体及该分线端子 | |
CN106384921B (zh) | 智能插拔式微断模块 | |
US5241143A (en) | Dual control electric outlet | |
CN211265747U (zh) | 高压试验型连接器 | |
Cisco | Installing the Kit on Cisco 3660 Routers | |
EP0975079A3 (de) | Installationsverteiler | |
CN220510543U (zh) | 一种智能电箱 | |
CN110932268B (zh) | 一种多功能电源应用装置 | |
CN220453539U (zh) | 一种安装便捷的橱柜灯 | |
CN216529497U (zh) | 双位墙壁电源插座 | |
CN220209916U (zh) | 一种智能轨道式暗装母线槽 | |
US3937977A (en) | Combination disposer run and dishwasher disconnect switch for kitchen module | |
CN212752790U (zh) | 一种智能开关 | |
JP4607363B2 (ja) | 分電盤の分岐ブレーカー1次送り接続構造 | |
JPH086358Y2 (ja) | 回路保護装置 | |
KR200400489Y1 (ko) | 전원분배용 접속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