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1071A - 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51071A CN117251071A CN202311247853.0A CN202311247853A CN117251071A CN 117251071 A CN117251071 A CN 117251071A CN 202311247853 A CN202311247853 A CN 202311247853A CN 117251071 A CN117251071 A CN 117251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 detection circuit
- capacitance
- resistor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5 specific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该自电容检测电路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以及信号发生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与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极连接;超声波识别装置的第二电极连接开关检测电路以检测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表征用户手指的触摸感应信号。设置第二驱动电路可以使得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波形与第一电容上的电压波形相似,从而可以消除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使得寄生电容的存在不影响第一电容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进而不影响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摸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一驱动信号和触摸感应信号,通常配合如图1所示的自电容检测电路使用,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经过第一驱动电路可以产生高频的脉冲,脉冲驱动信号发生电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LC谐振电路,使得谐振电路输出端可以获得高压的正弦波。如图1所示,超声波识别装置还设置有第二电极,例如第二电极位于匹配层121作为匹配层121的组成部分,第二电极也可移出匹配层121,图1中以第二电极在匹配层121中为例示出,超声波指纹识别芯片放置于补强片125表面,FPC贴合于补强片125。其中,第二电极和手指之间可以形成第一电容C1,第二电极连接触摸感应信号,用来检测第一电容从而检测手指的触摸。
然而,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因存在寄生电容,当超声波识别装置工作于触摸感应状态时,由于谐振电路输出端的电压(VTX)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中的电感L和刹车电阻R5接地(GND),VTX近似为零,此时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第一电容和寄生电容(Cp)呈并联的等效电路。但由于第一电容通常只有1-10pF,而寄生电容通常会达到50pF级别。触摸感应信号检测的又为总电容,因此寄生电容Cp的存在,会导致第一电容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变小,从而导致如图1所示的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用于克服现有的自电容检测电路中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因为存在寄生电容导致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以及信号发生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超声波识别装置的第二电极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其中,所述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波形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波形相似,以消除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开关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组以及第二电容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组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为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为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组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且为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三端;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之间还连接第一工作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工作电源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电源和所述第二工作电源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三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三端与第三工作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四端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发生电路包括电感、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电感的一端为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谐振回路的特征阻抗的1~6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四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与特征值乘积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波形一致,所述特征值为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和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比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刹车电阻;所述刹车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刹车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盖板,以及
第一方面中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自电容检测电路,所述自电容检测电路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
其中,所述盖板用于接收用户手指的按压,所述超声波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用于检测按压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用户手指的指纹。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该自电容检测电路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以及信号发生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与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极连接;超声波识别装置的第二电极连接开关检测电路以检测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表征用户手指的触摸感应信号。第二驱动电路的存在可以使得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波形与第一电容上的电压波形相似,从而可以消除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使得寄生电容的存在不影响第一电容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进而不影响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自电容检测电路的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自电容检测电路的另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电容检测电路的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电容检测电路的另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TX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一种VTX波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VTX波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与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和装置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的自电容检测电路中,设置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和手指之间可以形成第一电容C1,第二电极连接触摸感应信号,用来检测第一电容从而检测手指的触摸。第二电极和超声波识别装置的第一电极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p),当超声波识别装置工作于触摸感应状态时,由于谐振电路输出端的电压(VTX)可以通过谐振电路中的电感L和刹车电阻R5接地(GND),使得VTX近似为零,此时则第一电容和寄生电容并联。但由于第一电容通常只有1-10pF,而寄生电容通常会达到50pF级别。触摸感应信号检测的又为总电容,因此寄生电容Cp的存在,会导致第一电容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变小,从而导致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下降。比如,假设寄生电容Cp只有20pF,那么第一电容C1在1~10pF的变化,总电容的变化比例则为(20+10):(20+1)=30:21=143%。假如寄生电容Cp增大到50pF时,总电容的变化比例则变为(50+10):(50+1)=60:51=118%,可见,变化比例明显变小。而对于自电容检测电路而言,变化比例越大,检测的信号就越强,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也就越高。因此,寄生电容Cp的存在会降低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自电容检测电路的发明构思在于:设置第二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与超声波识别装置的第二电极连接以检测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通过该电容值的变化可以得到用户手指的触摸感应信号。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与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可以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经由信号发生电路输出高压正弦波从而可以驱动第一电极产生和接收超声波。在开关检测电路的开关控制下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收的第二驱动信号可以使得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波形与第一电容上的电压波形相似,当该两者相似的电压波形一致时可以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两端的电压相同,电压差为零,寄生电容上则无电流通过,相当于消除该寄生电容,使得寄生电容的存在不影响第一电容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进而不影响自电容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自电容检测电路11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12,自电容检测电路11,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11、第二驱动电路112以及信号发生电路113。
第一驱动电路111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出端连接且与信号发生电路113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发生电路11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极连接。超声波识别装置12工作于超声波识别模式时,第一驱动电路111的输入端接收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驱动第一电极产生和接收超声波。
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入端与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二端与超声波识别装置12的第二电极连接以检测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超声波识别装置工作于触摸感应模式时,当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区域,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会增大,开关检测电路114通过检测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可以判断用户手指的触摸感应信号。
在开关检测电路114的开关控制下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入端接收的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信号可以使得信号发生电路113输出端的电压VTX的电压波形与第一电容C1上电压VC1的电压波形相似,从而可以消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p影响,例如该两者相似的电压波形一致时可以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p两端的电压相同,电压差为零,寄生电容Cp上则无电流通过,消除该寄生电容Cp,使得寄生电容Cp的存在不影响第一电容C1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进而不影响自电容检测电路11的检测灵敏度。
继续参照图4所示,第一驱动电路11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三运算放大器1111。
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为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第一电阻1111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11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1111的第二端为第一驱动电路111的输入端以接收第一驱动信号,第三运算放大1111器的第三端与第三工作电源VH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1111的第四端接地(GND)。
第二驱动电路112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运算放大器1121。
其中,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为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112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1121的第二端为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1121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第一工作电源VDD和第二工作电源Vcm连接。
第一驱动电路111的工作电源是第三工作电源VH和GND,也就是说第一驱动电路111输出的高电平是VH,输出的低电平是GND。
第二驱动电路112的工作电源是第一工作电源VDD和第二工作电源Vcm,也就是说第二驱动电路112输出的高电平是VDD,输出的低电平是Vcm。
继续参照图4所示,信号发生电路113包括电感L、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三电容C;
其中,电感L的一端为信号发生电路113的输入端,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为信号发生电路113的输出端且与第三电容C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GND)。在信号发生电路113的作用下,第一驱动信号经过第一驱动电路111可以产生高频的脉冲,脉冲驱动信号发生电路113中的电感L和第三电容C构成的LC谐振电路,使得谐振电路输出端可以获得高压的正弦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电容检测电路11还包括刹车电阻R5,刹车电阻R5的一端与信号发生电路113的输入端连接,刹车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图4中未示出刹车电阻R5,其连接关系可参考图1所示。R5>>R1,并且,R5的取值近似于LC谐振回路的特征阻抗的1-3倍,即R5=(1~3)*Z。当第一驱动信号停止时,R5可以加速信号发生电路113输出端的电压VTX归零,实现“刹车”效果。
以下以超声波模式和触摸感应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分别阐述本申请的工作原理。
在超声波模式中,自电容检测电路11的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此工作模式中,触摸感应信号处于停止状态,不进行检测,第二电极等效接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低电平,将第二电阻R2接地。此时第一驱动信号输出高频脉冲,频率f1接近信号发生电路113中LC的谐振频率:并在信号发生电路113的输出端产生高压正弦波并驱动压电层122,产生超声波并进行超声波扫描。可见,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设置不影响超声波模式的正常进行。
在触摸感应模式中,自电容检测电路11的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此工作模式中,第一驱动电路111被配置为高阻抗模式(Hi-Z),第二驱动电路112接收第二驱动信号。Vsense表征触摸感应信号,VC1为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还示出了开关检测电路114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如图6中的开关检测电路114所示,开关检测电路114包括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组RST以及第二电容Cint和第一运算放大器1141,第一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CK11和第二开关CK12,第二开关组包括第三开关CK21和第四开关CK22;
第一开关CK11的一端为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一端且与第三开关CK21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CK2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CK1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CK1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CK12的另一端为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二端且与第四开关CK22的一端连接,第四开关CK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开关组RST的一端、第二电容Cint的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114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开关组RST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int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1141的输出端连接且为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三端,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三端的电压为Vout,通过检测Vout可以检测到第一电容C1电容值的变化实现触摸感应信号检测。
另外,第一开关CK1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CK12的一端之间还连接第一工作电源VDD,第一运算放大器1141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工作电源Vcm连接。
具体地检测过程如下:首先闭合第三开关组RST,令第二电容Cint两端电压为零,此时开关检测电路114第三端的电压Vout等于第二工作电源的电压Vcm,随后第一开关组(第一开关CK11和第二开关CK12)和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CK21和第四开关CK22)以f2频率交替开关。当第一开关组闭合时(即第一开关CK11和第二开关CK12闭合),第一电容C1被充电到第一工作电源VDD电压;当第二开关组闭合(即第三开关CK21和第四开关CK22闭合)时,由于第一运算放大器1141的虚短原理,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相等,第一电容C1的电压则会放电到第二工作电源Vcm电压,放电的电流会经过第二电容Cint,在第二电容Cint两端产生电压差,也就是在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三端的电压Vout上产生电压差,电压差大小为因此,重复如上描述的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的控制过程N次,在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三端的电压Vout上产生电压差则为/>通过N次控制过程检测到的该电压差提高触摸感应中触摸感应信号的检测。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三端的电压Vout实现对第一电容C1电容值变化的检测,从而实现触摸感应信号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交替开关f2<<f1,比如f1=12MHz,f2<1MHz,但并非绝对,特殊情形下,f2也可以为1-5MHz,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随着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的反复开关,Vsense的波形和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出波形(也即信号发生电路113输出端电压VTX的波形),都是高电平为VDD,低电平为Vcm,频率为f2的方波,二者幅度和相位完全一致,也即两者电压波形相似。
由于信号发生电路113中LC谐振回路的存在,若第二驱动电路112中第二电阻R2的取值太小,其输出波形(VTX的波形)的边沿会出现如图7所示的“振铃”。为了有效抑制VTX的波形出现“振铃”,第二电阻R2的阻值相对应该较大,例如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为谐振回路的特征阻抗 的1~6倍,即R2=(1~6)*Z。图8中示出了R2=Z(如第一曲线)、3Z(如第二曲线)、6Z(如第三曲线)的波形,从图8中可以发现“振铃”几乎完全消失。可见,合适的R2取值,可以使得VTX的波形仍然保持高电平为VDD、低电平为Vcm的波形,并消失“振铃”。需要说明的是,特征阻抗表达式中的C表示第三电容C的电容值,C0表示第一电极与像素电极阵列123夹心压电层121之间等效的平板电容C0(也即第四电容C0)的电容值,Cp为寄生电容的电容值,L为电感L的电感值。
进一步地,从图8中可以看出,随着第二电阻R2的增大,VTX波形的“振铃”消失,但VTX波形的边沿变缓,此时VTX的电压跟Vsense会产生差异,为了让VC1=VTX,继续参照图6所示,自电容检测电路11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串联与第一电容C1和Vsense之间,具体地,第四电阻R4连接于第二电极和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合适的第四电阻R4取值,可以令第一电容VC1的电压边沿变缓,从而使得VC1和VTX的波形几乎完全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了让VC1的边沿和VTX相等,可以使得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与特征值乘积,此时第一驱动电路111和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出电压波形(也即VTX的电压波形)与第一电容C1的电压波形(也即VC1的波形)一致。特征值为第三电容C和第四电容C0的和与第一电容C1之间比值。具体地,例如第四电阻R4满足R4*C1=R2*(C+C0),因此R4的取值为:也即/>特征值为/>此时产生的VTX和VC1波形几乎完全重合如图9所示。另外,图10示出了达到图9效果时开关检测电路114开关控制过程中开关检测电路114的第三端的电压Vout、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组、触摸感应信号(Vsense表示)、VTX和VC1的时序与对应波形示意图。
综上所描述,由于VTX的电压波形和VC1的电压波形一致,寄生电容Cp两端电压则相同,电压差为零,寄生电容Cp就不会有电流通过,寄生电容Cp则不会影响开关检测电路114第三端的电压Vout的输出结果,也即寄生电容Cp的存在不影响第一电容C1的变化产生的自电容变化比例,进而不影响自电容检测电路11的检测灵敏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如图1和图4中124所示),以及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自电容检测电路,自电容检测电路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其中,盖板用于接收用户手指的按压,超声波识别装置设置于盖板下方,用于检测按压于盖板的用户手指的指纹。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以及信号发生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超声波识别装置的第二电极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电极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其中,所述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波形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波形相似,以消除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组以及第二电容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组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为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为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组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且为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三端;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之间还连接第一工作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工作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电源和所述第二工作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三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三端与第三工作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四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包括电感、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电感的一端为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谐振回路的特征阻抗的1~6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开关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与特征值乘积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波形一致,所述特征值为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和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比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电阻;
所述刹车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刹车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盖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电容检测电路,所述自电容检测电路集成于超声波识别装置;
其中,所述盖板用于接收用户手指的按压,所述超声波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用于检测按压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用户手指的指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47853.0A CN117251071A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47853.0A CN117251071A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51071A true CN117251071A (zh) | 2023-12-19 |
Family
ID=8913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47853.0A Pending CN117251071A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51071A (zh)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11247853.0A patent/CN117251071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71403B2 (ja) | 誘導センシングと静電容量センシングとを組み合わせた装置及び方法 | |
KR101872368B1 (ko) | 감지소자에 복조회로를 갖는 정전용량식 지문감지장치 | |
JP4742348B2 (ja) | 差動ノイズ・キャンセル機能付電子式指紋感知装置 | |
CN106716839B (zh) | 在电容感测中未接地导电物体的模拟消除 | |
TWI530097B (zh) | 電容式感應器系統 | |
US8681110B2 (en) | Sensing circuit for us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
CN110286787B (zh) | 用于触控面板的控制晶片及其运作方法 | |
WO2016112848A1 (zh) | 电子设备及其触摸感测系统、以及触摸感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 |
JP5257481B2 (ja)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9583288B (zh) | 指纹辨识装置 | |
CN107025016B (zh) | 电容式压力感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2109923A (zh) | 指示体、位置检测装置以及位置检测方法 | |
CN110383221A (zh) | 输入装置和其控制方法 | |
CN103902971A (zh) | 指纹检测电路和指纹检测装置 | |
CN106843545A (zh) | 主动式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528108B (zh) | 触控感应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5700757A (zh) | 指纹感测装置及其手指触碰检测方法 | |
TWI393040B (zh) | 觸控面板之電容感測架構 | |
US8508499B2 (en) | Touch sensing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ouch events | |
CN117251071A (zh) | 自电容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07015688B (zh) | 整合触控与压力感测的装置及其方法 | |
TWI615760B (zh) | 觸控偵測方法與電容式感測裝置 | |
CA2525726A1 (en) | A sensor head of a code reader | |
CN112000249A (zh) | 电容检测电路、触控芯片和电容检测电路的参数调整方法 | |
US10289241B2 (en) | Sensing apparatus for touch and force sens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12 Address after: 51 Science Park Road, Aries Tower # 04-22,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Huike (Singapore) Holdings Private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13 / F, block B, Tengfei Industrial Building, Futian Free Trade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5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