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9811A -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39811A
CN117239811A CN202311508956.8A CN202311508956A CN117239811A CN 117239811 A CN117239811 A CN 117239811A CN 202311508956 A CN202311508956 A CN 202311508956A CN 117239811 A CN117239811 A CN 117239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voltage
super capacitor
valu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089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39811B (zh
Inventor
成前
王金寿
李振华
刘明义
曹曦
曹传钊
裴杰
雷浩东
平小凡
杨超然
段召容
孙周婷
白盼星
赵珈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Power Plant Huaneng Shandong Generating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Power Plant Huaneng Shandong Generating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Power Plant Huaneng Shandong Generating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antai Power Plant Huaneng Shandong Gener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089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39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39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9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39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9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池组、超级电容、DC/DC变换器、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协调控制器,其中,电池组和超级电容联合组成混合储能单元,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相连,超级电容经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直流母线经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交流电网相连,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包括DC/AC储能变流器、中压变压器、线缆和开关单元,协调控制器用于根据储能系统的总功率需求信息对DC/DC变换器和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总功率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由此,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功率需求,保证电池单元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一致性,提升储能系统运行寿命。

Description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下,储能作为优质的灵活性资源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独立储能电站作为电网中的独立主体,被期望具备更强的多场景、多功能适应性。新建储能电站开始要求储能电站开展调峰、调频等多样化储能系统服务,充分发挥储能电站的应用潜力,使得项目具备经济可行性、稳定性及持续性,但调频和调峰两种不同应用场合所需储能系统的容量、功率、充放电特性均不相同。
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储能系统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功率需求,并影响电池单元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一致性,缩短储能系统运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功率需求,保证电池单元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一致性,提升储能系统运行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混合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超级电容、DC/DC变换器、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协调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联合组成混合储能单元;
所述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超级电容经所述DC/DC变换器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所述直流母线经所述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交流电网相连;
所述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包括DC/AC储能变流器、中压变压器、线缆和开关单元;
所述协调控制器,用于根据储能系统的总功率需求信息对所述DC/DC变换器和所述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所述总功率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调峰功率需求信息;
调频功率需求信息;
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所述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
根据所述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
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根据所述充放电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和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串联数量和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DC/AC储能变流器、电池和超级电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调峰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所述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
确定所述电池和所述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总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荷电状态和所述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所述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述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装置,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所述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放电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和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串联数量和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装置,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DC/AC储能变流器、电池和超级电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峰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所述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和所述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荷电状态和所述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所述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述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
本公开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或者,实现如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
本公开第七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或者,实现如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
本公开第八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或者,执行如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可以综合电网强弱适应性、构网控制稳定性以及电网故障支撑能力,实现不同场景下各种控制策略的切换和灵活匹配,满足系统调峰、惯量响应、调频、故障穿越、黑启动等技术需求。
2、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在进行构网型控制时,不会影响储能系统的正常稳态应用,可以保证电池容量的综合利用率,并且主动支撑下储能的频繁充放电切换转移至超级电容,避免了对储能本体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3、少量的超级电容配置可以充分利用储能变流器的过载能力,同时避免电池过充过放、满足更宽范围的电网辅助服务动态响应能力。
4、DC/DC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可以和超级电容的深度充放电能力相匹配,减少辅助调频等功能所需的储能容量配置。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提出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结构中超级电容容量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常规储能系统的运行曲线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提出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典型运行曲线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混合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超级电容、DC/DC变换器、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协调控制器;其中,
电池组和超级电容联合组成混合储能单元;
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相连;
超级电容经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直流母线经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交流电网相连;
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包括DC/AC储能变流器、中压变压器、线缆和开关单元;
协调控制器,用于根据储能系统的总功率需求信息对DC/DC变换器和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总功率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调峰功率需求信息;
调频功率需求信息;
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其中,电池组,例如可以由锂电池组成,或者,还可以由其他任意类型的电池组成,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超级电容,也被称为电化学电容、电化学超级电容或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容量电容器,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超级电容利用电场效应和双电层电容效应储存电荷。它的结构包括两个带电极(通常是活性炭)之间的电解质介质。与传统电容器相比,超级电容器的电极表面积更大,并且在纳米尺度上形成双电层结构。这使得超级电容器能够以高速充放电,并且具有较高的电容量。
其中,DC/DC变换器,是一种用于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不同电压级别的电源的电子设备。DC/DC变换器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幅值、频率或脉冲宽度来实现电压转换。它通常由开关元件(如MOSFET、BJT等)、电感和电容等组成,并配备控制电路以实现所需的电压转换功能。
其中,储能变流升压系统是一种将储能设备(如电池、超级电容等)的电能转化为高电压输出的系统。
其中,DC/AC储能变流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它常用于储能系统中,将储存的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给电网或其他交流负载使用。
其中,协调控制器,可以被用于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协调控制。
其中,混合储能单元,是指由电池组和超级电容进行混合储能的储能单元。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多个混合储能单元构成大容量储能电站。
其中,直流母线,是指在直流电力系统中,用于将电源、负载和其他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并传输直流电能的导体。它是直流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输电介质。例如可以由铜或铝等导电材料制成,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总功率需求信息,是指混合储能系统针对各种类型的功率需求的总和。
其中,调峰功率需求信息,用于描述调峰场景下对于该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需求。
其中,调频功率需求信息,用于描述调频场景下对于该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需求。
其中,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用于描述惯量响应场景下对于该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需求。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协调控制器可以根据调峰、调频、惯量响应等功率需求控制储能变流升压系统中的DC/AC储能变流器和DC/DC变换器的功率,实现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调频、惯量响应等功率需求由网侧储能变流器构网型控制算法计算得出,或者和调峰控制需求一样由上级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下发。
本实施例中,混合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超级电容、DC/DC变换器、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协调控制器,其中,电池组和超级电容联合组成混合储能单元,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相连,超级电容经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直流母线经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交流电网相连,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包括DC/AC储能变流器、中压变压器、线缆和开关单元,协调控制器,用于根据储能系统的总功率需求信息对DC/DC变换器和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总功率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基于本公开的系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功率需求,保证电池单元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一致性,提升储能系统运行寿命。
本公开所提供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结构:超级电容经DC/DC与电池组连接到同一直流母线,再经过网侧储能变流升压系统与电网相连。少量的超级电容配置(例如10%-20%的电池额定功率)可以充分利用储能变流器的过载能力(允许1.1倍额定功率长时运行,1.2倍额定功率稳定运行10min),同时避免电池过充过放、满足更宽范围的电网辅助服务动态响应能力。DC/DC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可以和超级电容的深度充放电能力相匹配,减少辅助调频等功能所需的储能容量配置。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方法包括:
S201: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超级电容相连。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时,可以为后续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S202: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时,可以是基于预先配置的关系表,该关系表中包含与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对应的目标串联数量,或者,可以是基于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时,所得目标串联数量可以为超级电容的串联配置过程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S203:确定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时,可以为后续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S204: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其中,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是指本公开实施例中超级电容所需配置的并联支路数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时,可以是将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输入至预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中,以得到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或者,还可以是基于工程学或者数学的方法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此不做限制。
S205: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之后,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由此,可以保证超级电容配置过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超级电容相连,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确定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由此,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并基于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有效提升对于超级电容的配置效果,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包括:
S301: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超级电容相连。
S301的描述说明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2:确定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的第一比值。
其中,第一比值,可以是指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的比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的第一比值时,可以为后续确定目标串联数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S303:根据第一比值,确定目标串联数量。
举例而言,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比值,确定目标串联数量时,可以将第一比值向下取整后加一以得到目标串联数量,或者,还可以是将第一比值向上取整以得到目标串联数量,对此不做限制。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之后,可以确定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的第一比值,根据第一比值,确定目标串联数量,由此,可以有效提升所得目标串联数量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S304:确定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S304的描述说明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5: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其中,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可以是指每轮迭代调整过程中的并联支路数量初始值。举例而言,假设每轮的迭代调整值为1,则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的数值会随着迭代轮次的增加而依次加1。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时,可以为后续确定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S306: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
其中,初始电压,可以是指超级电容待进行放电处理时的电压。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时,可以是计算目标串联数量和最大工作电压的乘积值作为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
S307:确定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之间的最大需求值,并将最大需求值作为目标能量值。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之后,可以确定两者之间的最大值作为目标能量值,从而为后续确定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S308:根据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确定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之后,可以根据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确定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从而为后续确定放电电流提供参考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确定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时,可以是根据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确定超级电容的电容值,而后根据该电容值、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计算得到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
S309: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和结束电压,确定放电电流。
举例而言,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和结束电压,确定放电电流时,可以是计算充放电最大功率值除以结束电压所得到的商作为放电电流的值。
S310: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和放电电流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举例而言,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和放电电流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时,可以是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放电电流和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输入至预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中,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或者,还可以是基于第三方并联支路数量调整装置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和放电电流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和放电电流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时,可以是确定额定电压与二分之一的乘积值,根据放电电流和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确定单支路电流值,如果结束电压、乘积值、单支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流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初始并联支路数量作为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结束电压大于乘积值,以及单支路电流值小于额定电流,如果结束电压、乘积值、单支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新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由此,可以基于预设条件为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的获取过程提供可靠的执行依据,从而有效提升所得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其中,单支路电流值,可以是指单个支路中的电流值。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放电电流和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确定单支路电流值时,可以是用放电电流除以初始并联支路数量,以得到单支路电流值。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确定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之间的最大需求值,并将最大需求值作为目标能量值,根据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确定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和结束电压,确定放电电流,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和放电电流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由此,可以在获取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的过程中有效结合多个维度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提升所得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在个性化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
S311: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S311的描述说明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的第一比值,根据第一比值,确定目标串联数量,由此,可以有效提升所得目标串联数量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确定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之间的最大需求值,并将最大需求值作为目标能量值,根据初始并联支路数量、初始电压和目标能量值,确定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和结束电压,确定放电电流,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结束电压和放电电流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由此,可以在获取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的过程中有效结合多个维度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提升所得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在个性化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确定额定电压与二分之一的乘积值,根据放电电流和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确定单支路电流值,如果结束电压、乘积值、单支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流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初始并联支路数量作为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结束电压大于乘积值,以及单支路电流值小于额定电流,如果结束电压、乘积值、单支路电流值和额定电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对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新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由此,可以基于预设条件为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的获取过程提供可靠的执行依据,从而有效提升所得目标并联支路数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可选的,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在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之后,可以确定DC/DC变换器的电流阈值,确定放电电流与电流阈值的第二比值,根据第二比值,确定DC/DC变换器的并联配置数量,由此,可以基于放电电流与电流阈值的第二比值准确、快速地确定DC/DC变换器的并联配置数量,从而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本公开提出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结构中超级电容容量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DC/DC变换器低压侧最大电压,确定串联数n,设定并联支路数初始值m=0。
串联数n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为DC/DC变换器低压侧最大电压(示例取DC/DC高压侧电压的0.8倍),为串联时电容模组最大电压(示例取45V)。
DC/DC变换器高压侧接入直流母线,低压侧接超级电容。母线电压额定(示例取1331.2V),允许波动范围为1102.4~1500V。为同时满足母线电压和变换器低压侧电压需求,可由式(1)计算得出超级电容串联数n,超级电容初始电压计算为U start =n*U module
(2)计算电容充/放电最大功率P max
(3)计算单次放电超级电容所需最大能量E max;计算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E total
(4)计算超级电容所需最大能量E cal= max(E max,E total);
(5)超级电容并联数m加一;
(6)计算超级电容以U start起,放出E cal后的电压值U end,以及在最低电压下以最大功率放电时电流i max,超级电容放电能量满足以下公式:
(2)
(7)判断放出E cal后的电压值U end和在最低电压下以最大功率放电时电流i max是否满足超级电容的放电电流限制,若满足则当前m即超级电容配置所需并联数。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5)和(6)迭代验算,直至满足要求,记录此时m的值,作为超级电容配置所需并联数。
(8)输出mnU endi max,根据DC/DC变换器特性分配串并联支路数及变换器数,若i max小于DC/DC变换器的最大电流限制则无需DC/DC并联,否则DC/DC采用并联配置,所需数量等于[i max/i dcdc-max]+1,超级电容簇平均配置到各个DC/DC变换器。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DC/AC储能变流器、电池和超级电容,方法包括:
S501: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协调控制时可以获取多个维度的功率需求信息,从而为后续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举例而言,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上级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下发的调峰功率需求,通过网侧储能变流器构网型控制算法计算或者获取上级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下发的调频、惯量响应等功率需求/>,/>,当混合储能系统无需参与调频、惯量响应等电网辅助功能时,/>;/>
当混合储能系统启动调频、惯量响应等电网辅助功能,且采用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集中式控制,功率指令下发模式时,;
当混合储能系统启动调频、惯量响应等电网辅助功能,且采用混合储能系统网侧变流器构网控制,即采用电能转换系统(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控制时,、/>
S502:根据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
举例而言,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调峰需求功率和调频、惯量响应等需求功率相加获得储能系统总的功率需求。
(3)
(4)
S503:确定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
其中,荷电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电池系统SOC状态和超级电容SOC状态。
其中,输出功率信息,可以包括电池的输出功率范围,以及超级电容的输出功率能力。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时,可以为后续生成控制指令提供多个维度的数据支持。
S504:根据总功率需求信息、荷电状态和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电池系统SOC状态、输出功率范围和超级电容SOC、输出功率能力计算DC/DC变换器和网侧储能变流器对应的功率控制指令。
S505: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
S506: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对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
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总功率需求信息、荷电状态和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并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对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从而实现对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方法:调峰等能量型功率由电池系统承担,调频等功率型功率由超级电容承担。从而保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在进行调频、惯量响应等构网型控制时,不会影响储能系统的正常稳态应用,可以提高电池容量的综合利用率,并且主动支撑下储能的频繁充放电切换转移至超级电容,避免了对储能电池本体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根据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确定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根据总功率需求信息、荷电状态和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对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由此,可以在生成控制指令的过程中有效结合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从而保证对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效果。
以光伏配套储能为例,图6是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常规储能系统的运行曲线示意图,12:30~14:30储能系统按照额定功率进行充电,17:00~19:00储能系统按照额定功率进行放电。其余时间储能系统保持静置。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后,可允许储能系统响应电网频率调节等辅助服务。具体的实施案例如下:
案例一:当电池系统电量放完或SOC较低(<10%)时,此时可以响应电网频率较高状态下的一次调频和惯量响应,此时电池系统进行承担充电功率稳定分量,超级电容承担充电功率波动量。例如此时电网频率在50.1Hz附近波动,则0.1Hz电网频率偏差对应的调节功率由电池系统承担,频率波动分量对应的调节功率由超级电容承担。
案例二:当电池系统电量充满或SOC较高(<90%)时,此时可以响应电网频率较低状态下的一次调频和惯量响应,此时电池系统进行承担放电功率稳定分量,超级电容承担放电功率波动量。例如此时电网频率在49.9Hz附近波动,则0.1Hz对应的电网频率偏差调节功率由电池系统承担,频率波动分量对应的调节功率由超级电容承担。
以火电厂100MW/200MWh储能系统为例,采用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能在满足电网独立调度储能电站的前提下,实现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功能,如图7所示,图7是根据本公开提出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典型运行曲线示意图。
对于机组AGC调频来说,主要利用的是储能功率变化,每次需要的储能功率较(平均每次指令功率10MW)小,时间较短(2min),平均每次用到的储能容量仅为0.165%(10MW×2min =0.33MWh;0.33MWh/200MWh=0.165%),且充、放过程往复进行。因此主PCS与超级电容DC/DC变换器实现统一的功率联动控制,主PCS的功率指令设定为Pref、Qref,DC/DC的功率指令设定为P2,实现调峰与调频的协调控制,整个过程充放电总功率不超过储能系统最大功率限制(110%额定功率)。可以分别响应调度调峰和机组调频的功率需求。
当某一混合储能单元超级电容因SOC不满足要求、功率限制、电流限制等特殊情况无法按功率指令响应火电机组辅助调频时,可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将该部分功率分摊到其余混合储能单元的超级电容储能单元。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超级电容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超级电容配置装置80,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装置8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01,用于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超级电容相连;
第二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
第三确定模块803,用于确定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第四确定模块804,用于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配置模块805,用于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超级电容配置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配置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超级电容相连,根据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确定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根据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根据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由此,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并基于目标串联数量和目标并联支路数量有效提升对于超级电容的配置效果,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协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协调控制装置90,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DC/AC储能变流器、电池和超级电容,装置90包括: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
第六确定模块903,用于确定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
生成模块904,用于根据总功率需求信息、荷电状态和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905,用于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
第二控制模块906,用于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对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协调控制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协调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根据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确定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根据总功率需求信息、荷电状态和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对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由此,可以在生成控制指令的过程中有效结合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从而保证对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效果。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图10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0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
尽管图10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他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人体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他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他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超级电容、DC/DC变换器、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协调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联合组成混合储能单元;
所述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超级电容经所述DC/DC变换器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所述直流母线经所述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和交流电网相连;
所述储能变流升压系统包括DC/AC储能变流器、中压变压器、线缆和开关单元;
所述协调控制器,用于根据储能系统的总功率需求信息对所述DC/DC变换器和所述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所述总功率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调峰功率需求信息;
调频功率需求信息;
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2.一种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所述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
根据所述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
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根据所述充放电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和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串联数量和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包括:
确定所述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的第一比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确定所述目标串联数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放电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和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包括:
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串联数量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
确定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和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之间的最大需求值,并将所述最大需求值作为目标能量值;
根据所述初始并联支路数量、所述初始电压和所述目标能量值,确定所述超级电容在能量释放结束后的结束电压;
根据所述充放电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结束电压,确定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额定电压、所述额定电流、所述结束电压和所述放电电流对所述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额定电压、所述额定电流、所述结束电压和所述放电电流对所述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包括:
确定所述额定电压与二分之一的乘积值;
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和所述初始并联支路数量,确定单支路电流值;
如果所述结束电压、所述乘积值、所述单支路电流值和所述额定电流满足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初始并联支路数量作为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结束电压大于所述乘积值,以及所述单支路电流值小于所述额定电流;
如果所述结束电压、所述乘积值、所述单支路电流值和所述额定电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并联支路数量进行调整,以得到新的初始并联支路数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流阈值;
确定所述放电电流与所述电流阈值的第二比值;
根据所述第二比值,确定所述DC/DC变换器的并联配置数量。
7.一种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DC/AC储能变流器、电池和超级电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调峰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所述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
确定所述电池和所述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总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荷电状态和所述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所述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述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
8.一种超级电容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最大电压,以及所述超级电容在串联模式下的最大工作电压,其中,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侧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低压侧最大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串联数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最大功率值、第一能量需求值和第二能量需求值,其中,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单次放电所需最大能量,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用于指示所述超级电容在调频周期内所需总能量;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放电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能量需求值和所述第二能量需求值,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目标并联支路数量;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串联数量和所述目标并联支路数量,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超级电容配置。
9.一种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DC/AC储能变流器、电池和超级电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峰功率需求信息、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峰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调频功率需求信息和所述惯量响应功率需求信息,确定总功率需求信息;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和所述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信息和输出功率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功率需求信息、所述荷电状态和所述输出功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所述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控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述DC/AC储能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508956.8A 2023-11-14 2023-11-14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239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8956.8A CN117239811B (zh) 2023-11-14 2023-11-14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8956.8A CN117239811B (zh) 2023-11-14 2023-11-14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9811A true CN117239811A (zh) 2023-12-15
CN117239811B CN117239811B (zh) 2024-01-30

Family

ID=89084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08956.8A Active CN117239811B (zh) 2023-11-14 2023-11-14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398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9267A1 (en) * 2007-05-09 2008-11-20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O2012164232A2 (fr) * 2011-05-31 2012-12-06 Adetel Equipment Système de stockage d'énergie capacitif
CN104184159A (zh) * 2014-06-28 2014-12-03 广东元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储分布式微网系统中多元储能的协同调度策略
CN107492903A (zh) * 2017-04-08 2017-12-19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统计学模型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10797894A (zh) * 2019-11-07 2020-02-14 上海豫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联合锂电储能进行火电调频的系统
CN115065082A (zh) * 2022-06-28 2022-09-16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主回路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9267A1 (en) * 2007-05-09 2008-11-20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O2012164232A2 (fr) * 2011-05-31 2012-12-06 Adetel Equipment Système de stockage d'énergie capacitif
CN104184159A (zh) * 2014-06-28 2014-12-03 广东元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储分布式微网系统中多元储能的协同调度策略
CN107492903A (zh) * 2017-04-08 2017-12-19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统计学模型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10797894A (zh) * 2019-11-07 2020-02-14 上海豫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联合锂电储能进行火电调频的系统
CN115065082A (zh) * 2022-06-28 2022-09-16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主回路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9811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e et al. On integration of solid-state transformer with zonal DC microgrid
EP3098929B1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1218001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load
CN112736977A (zh) 多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与储能协同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37403B (zh) 混合储能系统
CN106712093B (zh) 基于大容量储能系统的孤岛并联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06803680A (zh) 梯次电池组储能电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Zeng et al. State-of-charge dynamic balancing strategy for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DC shipboard microgrid
CN113394804B (zh) 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的soc均衡和功率均分控制方法
US10069303B2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energy management
CN113725848A (zh) 一种避免频繁切换运行模式的离网型光储柴供电系统及方法
Huu et al. Adaptive coordinated droop control for multi-battery storage
Kaviri et al. Power control of a bi-directional AC/DC rectifier used for telecom backup systems
CN117239811B (zh) 混合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方法
CN210297268U (zh) 一种用于火电联合agc调频的混合储能系统
CN115800349B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功率平衡方法及装置
CN116404671A (zh) 基于分层协同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多储能荷电状态均衡策略
Abedi et al. Smart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integration of PMSG-based wind power plant
CN202405795U (zh) 一种风电厂用优化储能装置
Trinh et al. An Improve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Fuel Cell Hybrid Power System Based on Compensator Design of DC-DC Converters
CN111244989A (zh) 一种基于电池储能的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协调运行方法
CN117039939B (zh) 一种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耦合火电机组调频系统和方法
US20230378757A1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Li et al. A coordinated control method of multi-hybrid energy storage in vessel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J]
Yang et al. Multi-Voltage Grade Bus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Load Growth for DC Microgr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