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9486A -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9486A
CN117229486A CN202311324834.3A CN202311324834A CN117229486A CN 117229486 A CN117229486 A CN 117229486A CN 202311324834 A CN202311324834 A CN 202311324834A CN 117229486 A CN117229486 A CN 117229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bio
reaction
based heat
co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48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产文涛
王磊
柴建一
侯亮
许冬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Guoshe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Guoshe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Guoshe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Guoshe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48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9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9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9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2,5‑呋喃二甲酸或二甲酯、异山梨醇以及生物基乙二醇进行熔融聚合,制得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产品。该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同时具有高透光、高阻隔性能,可以用于水杯、婴幼儿奶瓶、医疗用品、化妆品用品或户外用品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追求以及应用市场对塑胶原材料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此前聚碳酸酯(PC)应用于水杯、奶瓶及瓶装容器十分常见,但PC水解后会产生双酚A(BPA)。有相关研究发现,双酚A超过一定剂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如长期摄入微量的双酚A,会造成内分泌系统混乱,极有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限制或禁用PC。因此,面对环保与健康方面的压力,需要寻找能替代PC的耐热材料。Eastman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共聚酯TritanTM。Tritan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四甲基环丁二醇(CBDO)、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以及乙二醇(EG)共聚得到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达100℃以上,可满足开水以及更高温度的使用要求。然而,该共聚酯单体原料均来自石油基,同时1,4-环己烷二甲醇与四甲基环丁二醇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国产化进程缓慢,国内对于耐热共聚酯的需求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满足。
呋喃二甲酸聚酯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聚酯化合物,例如由2,5-呋喃二甲酸(FDCA)与乙二醇熔融聚合制备的生物基聚酯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其相比PET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目前已有大量专利公开了各种呋喃二甲酸聚酯的合成方法,其中绝大部分是仅通过FDCA与脂肪族线性二元醇直接聚合,虽然通过以上工艺制得的产品具有一些优良的性能,但是制备的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还较低、不具备较好的耐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普遍在90℃以下,不能达到水杯、奶瓶等耐热容器的使用要求。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生物基的耐热共聚酯,以满足耐热容器如奶瓶等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以及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制备原料包括:
单体1:2,5-呋喃二甲酸和/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
单体2:乙二醇;
单体3:异山梨醇;
其中,单体1与单体2的摩尔比为1:(1.1~1.8),单体3的用量为单体2摩尔数的8~25%。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单体1与所述单体2的摩尔比为1:(1.2~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体1与所述单体2的摩尔比为1:(1.2~1.4),更优选地,所述单体1与所述单体2的摩尔比为1:(1.2~1.3)。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单体3的用量为所述单体2摩尔数的10~2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体3的用量为所述单体2摩尔数的18~25%,更优选地,所述单体3的用量为所述单体2摩尔数的20~25%。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制备原料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单体1质量的0.04%~0.2%;所述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和/或锗系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钛系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和/或钛酸四异丙酯,所述锗系催化剂为氧化锗。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制备原料还包括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单体1质量的0.03~0.1%;所述热稳定剂选自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三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和/或三乙基磷酸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单体1、单体2、单体3、催化剂、热稳定剂按配比加入到聚合釜内,通氮气置换所述聚合釜内的空气后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
其中,所述聚合反应包括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阶段、预缩聚阶段和终缩聚阶段,所述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为170~195℃,反应压力0.3~0.5Mpa,反应时间1~3h;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结束后进行预缩聚,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20~240℃,反应时间0.5~1h,反应压力≤-0.1Mpa;之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0~260℃,反应时间1~3h,真空度≤100pa。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终缩聚反应结束后,向所述聚合釜内通氮气加压出料,之后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其中,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80~0.85dL/g。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获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98℃。
优选地,所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00℃。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应用,用作水杯、婴幼儿奶瓶、医疗用品、化妆品用品或户外用品的制备材料。
本发明通过2,5-呋喃二甲酸或二甲酯、异山梨醇以及生物基乙二醇进行熔融聚合,制得了一种具有100%-生物基含量的耐热共聚酯产品。其中异山梨醇是来源于生物质的一种二醇单体,具有平面的双环刚性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的大分子链上引入含双环刚性结构的异山梨醇,可以有效提高共聚酯的耐热性能。同时,大分子链的规整程度进一步下降,结晶度降低,可保证制品具有更高透明度,满足水杯等一系列包装容器的应用要求。研究发现,在本发明中,随着异山梨醇单体添加量的提高,得到的共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效上升,当所述单体3的用量达到所述单体2摩尔数的20%或以上时,即可使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10℃以上。
本发明在制备共聚酯时,聚合过程涉及酯化/酯交换、预缩聚、终缩聚步骤,在酯化/酯交换阶段,因2,5-呋喃二甲酸与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的差异,反应温度也存在一定差异,酯交换过程因脱出甲醇,此时反应温度可较直接酯化法低10℃左右,反应结束时馏出物均能达到理论值95%以上;在预缩聚过程中,反应温度超过共聚酯的熔点,同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呋喃基酯化物发生缩聚,二元醇大量脱出,生成低聚体;在终缩聚时,釜内压力逐渐降低,大量低聚体发生缩聚形成大分子链,聚合物分子量快速增加,熔体粘度提高,可保证聚酯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强度,此时降低搅拌电机转速防止熔体爬杆,同时抑制缩聚反应过程中的放热效应。
本发明制得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到110℃以上;同时具有高透光、高阻隔性能;并且机械性能优异。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制备所得产物性能稳定。共聚酯的单体原料均来源于生物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全生物基呋喃共聚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摆脱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使用本发明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进行加工,可制备包括水杯、婴幼儿奶瓶以及医疗、化妆品、户外等方面应用的各种产品,可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共聚酯切片的实物照片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共聚酯切片的DSC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得到的共聚酯切片的DSC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7得到的共聚酯切片制成的水杯实物图;
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1得到的共聚酯切片的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若未特别指明,以下实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常规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将2,5-呋喃二甲酸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异山梨醇添加到聚合反应釜中,其中,2,5-呋喃二甲酸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1.1~1.8)添加,异山梨醇的用量为乙二醇摩尔数的8~25%;加入热稳定剂和催化剂,催化剂的添加量为2,5-呋喃二甲酸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4%~0.2%,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2,5-呋喃二甲酸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3~0.1%;
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1-3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为20~50kpa;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酯交换反应,反应温度170~195℃,反应时间1~3h,反应压力为0.3~0.5Mpa,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酯交换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20~240℃,反应时间0.5~1h,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0~260℃,反应时间1~3h,真空度≤10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3~10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400g乙二醇(6.5mol)、105g异山梨醇(0.7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5Mpa,反应2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378g乙二醇(6.1mol)、157g异山梨醇(1.1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5Mpa,反应2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该共聚酯切片的实物照片见图1,DSC图见图2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356g乙二醇(5.7mol)、210g异山梨醇(1.4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5Mpa,反应2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该共聚酯切片的DSC图见图3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826g 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4.5mol)、400g乙二醇(6.5mol)、105g异山梨醇(0.7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75-185℃,压力0.35Mpa,反应1.5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交换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400g乙二醇(6.5mol)、105g异山梨醇(0.7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4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3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5Mpa,反应2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400g乙二醇(6.5mol)、105g异山梨醇(0.7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正磷酸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5Mpa,反应2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3780g乙二醇(61mol)、1570g异山梨醇(11mol)、锗催化剂氧化锗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0Mpa,反应3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采用该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制成的水杯实物图见图3所示。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 2,5-呋喃二甲酸(4.5mol)、450g乙二醇(7.3mol)、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2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0.35Mpa,反应2h,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5~25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该共聚酯切片的DSC图见图4所示。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将700g对苯二甲酸、376g乙二醇、96g异山梨醇、锗催化剂氧化锗0.2g、钛催化剂钛酸四丁酯0.2g以及三乙基磷酸酯0.3g加入到聚合釜中;投料完毕后密封,通氮气置换釜内空气,重复进行3次,最后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压力25kpa;
打开循环热媒开始升温,同时开启搅拌,升温至235~250℃进行酯化反应,待馏出物达到理论值的95%且不再有产出时,完成酯化反应;接着进行负压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50~265℃,反应时间0.5h,釜内压力≤-0.1Mpa;最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70~285℃,反应2h,真空度≤70Pa;待熔体达到粘度要求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至常压,静置5min,再次通氮气出料得到改性PET切片。
对以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共聚酯切片进行性能测试,检测方法如下:
特性粘度参照GB/T 14190-2008进行检测;
拉伸力学性能参照标准GB/T 1040.1-2018进行;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参照标准GB/T 1843-2008进行;
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测试条件:氮气氛围,流速20ml/min;样品从温度30℃升至250℃,升温速率20℃/min。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共聚酯的性能测试结果见下表1所示。
表1
结合各实施例、对比例及表1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中,通过调整乙二醇和异山梨醇的用量,熔融共聚制备了不同的PEF共聚酯,与对比例1制得的PEF共聚酯(未添加异山梨醇)比较,可以看出异山梨醇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EF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其中实施例2得到的共聚酯Tg达到了107℃,实施例3得到的共聚酯Tg达到了112℃,同时因为结晶能力遭到破坏,所得共聚酯较PEF的力学强度出现微弱下降,但其断裂伸长率与缺口冲击强度得到了提高,更加适合实际应用。对比例2中添加了乙二醇摩尔数10%的异山梨醇用于改性PET,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改性PET共聚酯的Tg较改性PEF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要低。
实施例4通过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参与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共聚酯同样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力学强度较2,5-呋喃二甲酸制备得到共聚酯有微小的差别,但其切片颜色较浅,同时酯交换反应时间较短。
实施例5、实施例6分别对催化剂与热稳定进行了调整,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制备得到的共聚酯综合性能与实施例1中的共聚酯无明显差异,表明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与热稳定剂,制备异山梨醇改性PEF共聚酯时,聚合反应的重复性高,产物性能稳定。
在实施例7中进行了放大聚合反应,使用30L聚合釜合成了10kg耐热共聚酯切片,并通过注塑设备成功制备出外观均匀、性能稳定的100%-生物基含量的耐热共聚酯水杯,在装满开水的情况下无明显形变,其实物图如图4所示。
综上,本发明通过2,5-呋喃二甲酸或二甲酯、异山梨醇以及生物基乙二醇进行聚合反应,经过特定的催化体系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
单体1:2,5-呋喃二甲酸和/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
单体2:乙二醇;
单体3:异山梨醇;
其中,单体1与单体2的摩尔比为1:(1.1~1.8),单体3的用量为单体2摩尔数的8~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1与所述单体2的摩尔比为1:(1.2~1.5),所述单体3的用量为所述单体2摩尔数的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1与所述单体2的摩尔比为1:(1.2~1.4),所述单体3的用量为所述单体2摩尔数的18~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单体1质量的0.04%~0.2%;所述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和/或锗系催化剂,所述钛系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和/或钛酸四异丙酯,所述锗系催化剂为氧化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单体1质量的0.03~0.1%;所述热稳定剂选自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三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单体1、单体2、单体3、催化剂、热稳定剂按配比加入到聚合釜内,通氮气置换所述聚合釜内的空气后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
其中,所述聚合反应包括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阶段、预缩聚阶段和终缩聚阶段,所述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为170~195℃,反应压力0.3~0.5Mpa,反应时间1~3h;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结束后进行预缩聚,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20~240℃,反应时间0.5~1h,反应压力≤-0.1Mpa;之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40~260℃,反应时间1~3h,真空度≤100p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终缩聚反应结束后,向所述聚合釜内通氮气加压出料,之后造粒,得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
所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80~0.85dL/g。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或7所述制备方法获得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98℃。
10.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或者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的应用,用作水杯、婴幼儿奶瓶、医疗用品、化妆品用品或户外用品的制备材料。
CN202311324834.3A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29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4834.3A CN117229486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4834.3A CN117229486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9486A true CN117229486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9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4834.3A Pending CN117229486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94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92763B1 (en) Polyester resin resulting from the copolymerisation of lactic acid and isosorbide,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6471038B (zh) 聚异艾杜糖醇呋喃酸酯热塑性聚酯和共聚酯以及其在热填充包装中的用途
EP3526272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trimethylene furandicarboxylate)
CN109694470A (zh) 一种高耐热无定形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5651175B (zh) 一种含呋喃环的抗菌耐热高阻隔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257520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trimethylene furandicarboxylate) using zinc catalyst
CN116330790A (zh) 一种呋喃基高阻隔透明耐热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3284630B2 (ja)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より成る延伸中空成形体および延伸フィルム
CN117229486A (zh) 一种全生物基耐热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015B (zh) 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70200A (zh) 聚酯树脂
JP3654028B2 (ja)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1671433B (zh) 一种具有低应力光学系数的透明脂环族聚酯的制备方法
KR101159840B1 (ko) 저 함량의 올리고머를 갖는 1,4-사이클로헥산디메탄올이공중합된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518267B (zh) 一种瓶片级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003762A (zh) 一种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JPH05155992A (ja)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ならびにそれより成る中空容器および延伸フィルム
CN118063751A (zh) 一种高耐热高韧性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265239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lkylene furandicarboxylate)
KR20230080021A (ko) 고내열성 폴리에틸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 공중합체
WO2024036583A1 (zh) 热塑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232294A (zh) 一种共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8108930A (zh) 一种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67082A (ko) 투명성 및 열적 특성이 개선된 폴리에스테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21024951A (ja) ポリエステ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