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8637A -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8637A
CN117228637A CN202311515737.2A CN202311515737A CN117228637A CN 117228637 A CN117228637 A CN 117228637A CN 202311515737 A CN202311515737 A CN 202311515737A CN 117228637 A CN117228637 A CN 117228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tank body
hypochlorous acid
ga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157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28637B (zh
Inventor
胡光冰
朱明辉
毛健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da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da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da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da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157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8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28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8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次氯酸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容器、温控组件以及第二容器,第一腔室用于承装饱和食盐水,第二腔室用于承装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换热板的第一换热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换热板的第二换热部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通过换热板将第二腔室内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传递至第一腔室内的氯化钠溶液中,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腔室内的次氯酸溶液电解后所产生的热量,在第一腔室中增加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使其可以通过第一加热件对第一腔室内的温度进行加热,将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减少第一加热件的输出功率以及第一加热件的工作时长,有效节省电能,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次氯酸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型次氯酸发生器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能够产生具有很强杀菌能力和漂白能力的次氯酸钠溶液,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然而,在电解制备次氯酸的过程中,进液管路中的氯化钠溶液的温度为环境温度或室温,其受到冬夏季节交替的影响,次氯酸溶液在电解过程中需要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可以实现最优的电解效率,则在实际电解过程中,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直接散发至外部环境中,造成了热能的浪费,无法充分利用次氯酸发生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次氯酸发生器无法充分利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容器、温控组件以及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包括相邻设置且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盛装饱和食盐水,第二腔室用于盛装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控制单元,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换热部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第二换热部用于吸收第二腔室内次氯酸溶液的热量并将其传递至第一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用于将第二换热部所传递的热量释放至饱和食盐水中,以提升饱和食盐水的温度,第一加热件与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第一腔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饱和食盐水的温度信息,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饱和食盐水的温度信息调节第一加热件的输出功率,以使饱和食盐水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第二容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通过离子交换膜分隔,第三腔室内设有阳极板,第四腔室内设有阴极板,第二容器还包括第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以及第三输出口,第一输入口与第一输出口均设置在第三腔室内,第三腔室通过第一输入口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一输入口用于输入饱和食盐水,第三腔室通过第一输出口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一输出口用于输出次氯酸溶液,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以及第三输出口均与第四腔室连通,第二输入口用于输入纯水,第二输出口设置在第四腔室的底部,用于输出第一碱液,第三输出口设置在第四腔室的顶部,用于输出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以及氯气。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次氯酸制备系统,包括次氯酸制备组件、第一提纯组件以及收集组件,次氯酸制备组件包括次氯酸制备装置以及抽水组件,次氯酸制备装置为第一方面所述的次氯酸制备装置,抽水组件用于将饱和食盐水抽入第一腔室;第一提纯组件包括第一提纯罐体以及第一过滤罐体,第一提纯罐体上设有气体输入口、气体输出口,气体输入口与第三输出口连通,气体输出口与第一过滤罐体连通,第一提纯罐体用于提纯混合气体中的粗制氢气,第一过滤罐体内设有氢气过滤器,氢气过滤器用于对粗制氢气进行过滤,生成精制氢气;收集组件包括第一收集罐体,第一收集罐体与第一过滤罐体的输出端连通,第一收集罐体用于存储精制氢气。
进一步的,第一提纯罐体包括喷淋腔室、吸附层、吸附腔室以及输出腔室,第一提纯罐体内还设有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的径向截面尺寸呈第一预设梯度依次减小;喷淋腔室设在第一环壁与第一提纯罐体的壳体之间,输出腔室设在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吸附层设置在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之间,吸附层内设有脱水剂,吸附腔室设在第三环壁内;喷淋腔室与吸附腔室之间设有气体输送管道,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上设有气体孔隙,吸附腔室与输出腔室通过气体孔隙连通。
进一步的,喷淋腔室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呈螺旋状设置在第一环壁上,以将喷淋腔室切割成螺旋腔室,气体输入口设置在喷淋腔室的底部,气体输送管道设置在喷淋腔室的顶部;第一提纯组件还包括多个喷头,多个喷头阵列设置在导流板上,喷头用于喷出第一溶液,第一溶液用于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输液管路、第一混合室、第二输液管路以及第二控制单元,第一输液管路与第二输出口连通,第一输液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混合室与第一输液管路连通,第一混合室用于盛放第一溶液,第一混合室还与喷头连接,第一混合室内设有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第一混合室与喷头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溶液的酸碱度信息;第二输液管路与第一混合室连通,第二输液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输液管路用于输送第二碱液;第二控制单元与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二阀门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酸碱度信息控制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第一碱液与第二碱液勾兑形成的第一溶液的酸碱度值置于预设酸碱度范围内,以及控制第三阀门使第一溶液自喷头输出。
进一步的,饱和食盐水经过对海水进行提纯得到,系统还包括第二提纯组件,第二提纯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提纯罐体以及第二过滤罐体,第二提纯罐体内设有废液收集腔室,废液收集腔室用于容置海水废液,海水废液为淡化后的海水,第二过滤罐体内设有滤膜,滤膜用于过滤海水废液中的杂质,以形成饱和食盐水并将其输送抽水组件。
进一步的,第二提纯罐体内还设有第二加热件、蒸发腔室以及冷凝腔室,蒸发腔室与冷凝腔室连通,蒸发腔室还与废液收集腔室连通,蒸发腔室用于容置海水,第二加热件设置在蒸发腔室内,第二加热件用于将蒸发腔室内的海水进行蒸馏淡化,以使海水中的水分以及气体蒸发并流入冷凝腔室;收集组件还包括第二收集罐体,第二收集罐体与冷凝腔室连通,第二收集罐体用于存储冷凝后的蒸馏水,第二收集罐体上还设有气体排出口,气体排出口用于将第二收集罐体内的气体输出至外部环境中;第二过滤罐体包括第一过滤腔室以及第二过滤腔室,第一过滤腔室与第二过滤腔室之间设有第一滤膜,第二过滤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设有第二滤膜,第一滤膜用于滤除海水废液中的沉淀物形成粗制盐水,第二滤膜用于滤除粗制盐水中的钙镁离子以生成饱和食盐水。
进一步的,抽水组件包括第一抽水泵以及第二抽水泵,第一抽水泵设置在蒸发腔室的输入口处,第一抽水泵用于将海水泵入蒸发腔室;第二抽水泵设置在第二过滤罐体的输出口处,第二抽水泵用于将饱和食盐水泵入第一腔室。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次氯酸制备方法,适用于在第二方面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方法包括:
在第三腔室中输入饱和食盐水,以及在第四腔室中输入纯水;
控制阳极板以及阴极板对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以生成第一碱液、次氯酸溶液以及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以及氯气,将次氯酸溶液排出至第二腔室;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第一提纯组件中,以对混合气体中氯气进行过滤,生成粗制氢气;
将粗制氢气输入至第一过滤罐体中,以生成精制氢气;
将精制氢气输送至第一收集罐体内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第一提纯罐体包括喷淋腔室、吸附层、吸附腔室以及输出腔室,喷淋腔室内设有喷头,吸附层内设有脱水剂;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第一提纯组件中,以对混合气体中氯气进行过滤,生成粗制氢气还包括:
控制喷淋腔室内的喷头喷淋第一溶液,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生成第一气体;
将第一气体输送至吸附腔室内,第一气体通过吸附层进入输出腔室,吸附层用于吸附第一气体内的残余水分,生成粗制氢气。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次氯酸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容器、温控组件以及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包括相邻设置且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承装饱和食盐水,第二腔室用于承装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控制单元,换热板的第一换热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换热板的第二换热部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通过换热板将第二腔室内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传递至第一腔室内的氯化钠溶液中,这一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腔室内的次氯酸溶液电解后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在第一腔室中增加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并且将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当换热板的换热温度无法满足实际电解过程中的电解温度需求时,可以通过第一加热件对第一腔室内的温度进行加热。本技术方案将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减少了第一加热件的输出功率以及第一加热件的工作时长,有效节省电能,节能环保。
上述发明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次氯酸制备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次氯酸制备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提纯罐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喷淋腔室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提纯组件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次氯酸制备装置;
11、第一容器;
111、第一腔室;
112、第二腔室;
12、第二容器;
121、第三腔室;
122、第四腔室;
123、离子交换膜;
124、第一输入口;
125、第一输出口;
126、第二输入口;
127、第二输出口;
128、第三输出口;
131、第一换热部;
132、第二换热部;
133、第一加热件;
134、温度传感器;
135、第一控制单元;
14、阳极板;
15、阴极板;
2、第一提纯罐体;
21、气体输入口;
22、气体输出口;
23、喷淋腔室;
231、导流板;
232、喷头;
24、吸附层;
25、吸附腔室;
26、输出腔室;
3、第一过滤罐体;
4、第一收集罐体;
5、第二提纯罐体;
51、废液收集腔室;
52、蒸发腔室;
53、冷凝腔室;
6、第二过滤罐体;
61、第一过滤腔室;
62、第二过滤腔室;
7、第二收集罐体;
8、第一抽水泵;
9、第二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发明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开放式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发明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在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1,包括第一容器11、温控组件以及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包括相邻设置且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111以及第二腔室112,第一腔室111用于盛装饱和食盐水,第二腔室112用于盛装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第一加热件133、温度传感器134以及第一控制单元135,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部131以及第二换热部132,第一换热部131设置在第一腔室111内,第二换热部132设置在第二腔室112内,第二换热部132用于吸收第二腔室112内次氯酸溶液的热量并将其传递至第一换热部131,第一换热部131用于将第二换热部132所传递的热量释放至饱和食盐水中,以提升饱和食盐水的温度,第一加热件133与温度传感器134均设置在第一腔室111内,温度传感器134用于采集饱和食盐水的温度信息,第一控制单元135与第一加热件133、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35用于根据饱和食盐水的温度信息调节第一加热件133的输出功率,以使饱和食盐水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第二容器1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腔室121以及第四腔室122,第三腔室121与第四腔室122通过离子交换膜123分隔,第三腔室121内设有阳极板14,第四腔室122内设有阴极板15,第二容器12还包括第一输入口124、第一输出口125、第二输入口126、第二输出口127以及第三输出口128,第一输入口124与第一输出口125均设置在第三腔室121内,第三腔室121通过第一输入口124与第一腔室111连通,第一输入口124用于输入饱和食盐水,第三腔室121通过第一输出口125与第二腔室112连通,第一输出口125用于输出次氯酸溶液,第二输入口126、第二输出口127以及第三输出口128均与第四腔室122连通,第二输入口126用于输入纯水,第二输出口127设置在第四腔室122的底部,用于输出第一碱液,第三输出口128设置在第四腔室122的顶部,用于输出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以及氯气。
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1与第二腔室112相邻设置且互不连通,优选的,第一腔室111与第二腔室112之间可以通过热传导率优良的材质制成的隔板进行分隔,便于第二腔室112与第一腔室111之间的热交换。第一腔室111内盛装有饱和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作为次氯酸的电解制备方法中的氯离子供应原料,其中,饱和食盐水可以通过氯化钠晶体与纯水调配获得,也可以通过对海水提纯的形式获得,本实施例对此不设限。第二腔室112内承装有电解完毕的次氯酸溶液,在电解过程中,阳极板14、阴极板15的输出电流同时也存在热损耗,因此,进入第二腔室112的次氯酸溶液携带有第二容器12内的热损耗能量,本实施例通过温控组件将这一热损耗能量作为第一腔室111内饱和食盐水的加热源,提高热损耗能量的二次利用率。
具体的,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部131以及第二换热部132,第一换热部131与第二换热部132指代同一换热板中置于第一容器11内不同腔室的部分,具体的,第一换热部131为换热板置于第一腔室111内的部分,第二换热部132为换热板置于第二腔室112内的部分,第一换热部131与第二换热部132均采用热传导率良好的材料制成。可选地,换热板的数量可以是多个,阵列分布在第一容器11内,当第一腔室111与第二腔室112采用隔板分隔时,换热板优选设置在隔板上,这一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腔室111与第二腔室112的热交换速率。
可选地,第一换热部131与第二换热部132在沿液体流动方向设置多个孔隙,以减少溶液在多个换热板之间的旋流效应,提高溶液流动速率的同时,还能保持换热板得到热交换效率。
本实施例所示换热板的使用使得第一容器11实现无驱动的热交换功能,当存在极寒的天气时,换热板的热交换速率较慢,存在升温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所示温控组件增加第一加热件133、温度传感器134以及第一控制单元135,第一加热件133与温度传感器134均设置在第一腔室111内,第一控制单元135通过温度传感器134对第一腔室111内的饱和食盐水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换热板的热交换速率无法使饱和食盐水的温度提升至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第一控制单元135控制第一加热件133开启,以提升饱和食盐水的升温速率,当换热板的热交换速率能够使饱和食盐水的温度置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则控制第一加热件133关闭。
本实施例中,第二容器12作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容器,具体的,第二容器12包括第三腔室121以及第四腔室122,第三腔室121与第四腔室122通过离子交换膜123分隔,此处关于离子交换膜123可以这样理解:离子交换膜123用于分隔第三腔室121内的饱和食盐水与第四腔室122内的纯水,则离子交换膜123在第二容器12内的高度高于饱和食盐水以及纯水的液面高度即可,也即,第三腔室121可以与第四腔室122存在部分连通空间,这一连通空间为第三腔室121与第四腔室122中产生气体时容置气体的部分,其中,第三腔室121内产生的氯气与第四腔室122内产生的氢气可混合成为混合气体。
第三腔室121与第一腔室111通过第一输入口124连通,第三腔室121与第二腔室112通过第一输出口125连通,第三腔室121作为阳极槽,第三腔室121内还设有阳极板14,本实施例所示阳极板14为析氯电极;第四腔室122内设有第二输入口126、第二输出口127以及第三输出口12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入口126与外部水源连接,用于输入纯水,第二输出口127设置在第四腔室122的底部,用于输出电解后的第一碱液,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第一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第三输出口128用于输出混合气体,优选的,第三输出口128设置在靠近离子交换膜123的位置,这一方式便于将氯气与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及时输出第二容器12,第四腔室122作为阴极槽,第四腔室122内设有阴极板15,本实施例所示阴极板15为析氢电极。
优选的,第三腔室121、第四腔室122的内侧壁上可以电镀有陶瓷层或隔热层,这一方式便于减少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对第三腔室121与第四腔室122内的溶液温度的影响,以使得电解过程中饱和食盐水溶液与纯水的温度变化幅度少,且均置于预设的电解温度范围内,提高电解效率。
本实施例将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减少了第一加热件133的输出功率以及第一加热件133的工作时长,有效节省电能,节能环保。
请参阅图2,在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次氯酸制备系统,包括次氯酸制备组件、第一提纯组件以及收集组件,次氯酸制备组件包括次氯酸制备装置1以及抽水组件,次氯酸制备装置1为第一方面所述的次氯酸制备装置1,抽水组件用于将饱和食盐水抽入第一腔室111;第一提纯组件包括第一提纯罐体2以及第一过滤罐体3,第一提纯罐体2上设有气体输入口21、气体输出口22,气体输入口21与第三输出口128连通,气体输出口22与第一过滤罐体3连通,第一提纯罐体2用于提纯混合气体中的粗制氢气,第一过滤罐体3内设有氢气过滤器,氢气过滤器用于对粗制氢气进行过滤,生成精制氢气;收集组件包括第一收集罐体4,第一收集罐体4与第一过滤罐体3的输出端连通,第一收集罐体4用于存储精制氢气。
本实施例所示的次氯酸制备组件包括次氯酸制备装置1以及抽水组件,抽水组件用于将饱和食盐水抽入第一腔室111中。
本实施例所示第一提纯组件用于对混合气体中的氢气进行提纯,具体的,第一提纯组件包括第一提纯罐体2以及第一过滤罐体3,第一提纯罐体2用于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氯气从而获得粗制氢气,第一过滤罐体3用于对氢气进行进一步过滤提纯,提高氢气的纯净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提纯罐体2的气体输入口21优选为底部,第一提纯罐体2的气体输出口22优选为顶部,这一布置方式更符合氢气的运动流向,保持氢气的高效输出。第一过滤罐体3内设有氢气过滤器,氢气过滤器可以为市售产品,也可以是特殊的活性炭组成的过滤层,特殊的活性炭通过改变其内部的孔径以吸附除氢气外的其余杂质,进而实现氢气的过滤提纯,获得精制氢气。
本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罐体4用于存储精制氢气,优选的,第一收集罐体4前还可以设有压缩机,压缩机将氢气进行压缩以使其形成液氢后再输入至第一收集罐体4中,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罐体4具有低温保存功能,具体可以通过设置温控件以及制冷机等形式实现,以提高氢气的存储量。
本实施例在次氯酸制备装置1的基础上增加第一提纯组件以及第一收集罐体4,实现了氢气的提纯收集以及次氯酸与氢气的联产功能,进一步优化整个次氯酸制备系统,使得氢气能够得到充分回收与利用。
请参阅图3与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纯罐体2包括喷淋腔室23、吸附层24、吸附腔室25以及输出腔室26,第一提纯罐体2内还设有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的径向截面尺寸呈第一预设梯度依次减小;喷淋腔室23设在第一环壁与第一提纯罐体2的壳体之间,输出腔室26设在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吸附层24设置在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之间,吸附层24内设有脱水剂,吸附腔室25设在第三环壁内;喷淋腔室23与吸附腔室25之间设有气体输送管道,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上设有气体孔隙,吸附腔室25与输出腔室26通过气体孔隙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梯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第一预设梯度用于指示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三者之间的径向截面尺寸的数值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一提纯罐体2通过喷淋、吸附的形式实现氢气的粗过滤功能,其中,喷淋腔室23用于对混合气体进行喷淋,以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优选的,喷淋腔室23内的喷淋液体可以为纯水或碱性液体,进一步提升氯气的溶解速率,吸附腔室25用于对喷淋后的残余氯水或水汽进行进一步吸附与脱除,形成粗制氢气,输出腔室26用于容置粗制氢气并将其进行输出。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喷淋腔室23与吸附腔室25之间可以增设有除雾器,除雾器可以设置在气体输送管道上,这一方式便于对喷淋后的混合气体中的水汽增加二次去除功能,先通过除雾器去除混合气体中的大部分水汽以及氯水,再通过吸附层24对残余氯水以及残余水汽进行吸附,这一方式能够延长脱水剂的使用寿命,减少脱水剂的更换频率。
具体的,喷淋腔室23、吸附腔室25以及输出腔室26的结构可以参阅图3与图4所示,喷淋腔室23与吸附腔室25之间设有气体输送管道,气体输送管道与喷淋腔室23、吸附腔室25均为密封连接,避免喷淋后的混合气体泄漏至输出腔室26中,吸附腔室25与输出腔室26之间设有气体孔隙,气体孔隙为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上的微小通孔,脱水剂无法从该微小通孔中流出;气体自吸附腔室25穿过吸附层24中的脱水剂堆积过程中留下的孔隙,再进入到输出腔室26中。输出腔室26设置在喷淋腔室23与吸附腔室25之间,吸附腔室25的容积小于输出腔室26的容积,则混合气体在通过喷淋腔室23的喷淋作用后,由于氯气溶于水,混合气体的体积会减小,吸附腔室25的小容积设置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能提高氢气输出至输出腔室26中的效率,具体的原理为:当氢气自喷淋腔室23输入至吸附腔室25内时,会造成吸附腔室25内的气压大于输出腔室26的气压,则吸附腔室25与输出腔室26之间存在气压差,这一气压差会带动氢气自吸附腔室25流动至输出腔室26中。
本实施例中,吸附腔室25外部包裹有吸附层24,吸附层24内设有脱水剂,脱水剂可以硅铝酸盐等。优选的,吸附层24上设有填料孔,则脱水剂可以通过填料孔进行更换,填料孔可以设置在第一提纯罐体2的顶部或底部。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脱水剂可以为吸附型脱水剂,在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上可以设有第三加热件,则当脱水剂内的含水量达到预设标准时,通过控制第三加热件加热,以将脱水剂内吸附的水分子以及氯气等杂质析出,变成气态后自输出腔室26排出,以进一步延长脱水剂的使用寿命,减少脱水剂的更换频率。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腔室23内设有导流板231,导流板231呈螺旋状设置在第一环壁上,以将喷淋腔室切割成螺旋腔室,气体输入口21设置在喷淋腔室23的底部,气体输送管道设置在喷淋腔室23的顶部;第一提纯组件还包括多个喷头232,多个喷头232阵列设置在导流板231上,喷头232用于喷出第一溶液,第一溶液用于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
本实施例中,喷淋腔室23内可以设有导流板231,具体的,导流板231呈螺旋状设置在第一环壁上,且导流板231将喷淋腔室23切割呈螺旋腔室,气体输入口21设置在喷淋腔室23的底部,气体输送管道设置在喷淋腔室23的顶部。喷头232设置在导流板231上,喷头2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喷头232用于喷出第一溶液,第一溶液能够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则混合气体在喷淋腔室23内形成旋流,随着氯气的溶解,混合气体的质量逐渐减少,氢气占比逐渐增大,则混合气体在导流板231的导流作用下缓步上升,从而进入气体输送管道。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231还用于对溶解后的氯水以及残余的第一溶液进行导流,螺旋状的设计便于溶解后的氯水以及残余的第一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流至喷淋腔室23的底部,喷淋腔室23底部可以设有导流管路,进一步将喷淋腔室23内的溶解后的氯水以及残余的第一溶液排出。优选的,喷淋腔室23的底部可以呈圆锥状,以进一步提升溶解后的氯水以及残余的第一溶液的排出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导流板231,不仅能够实现对氢气以及氯水、第一溶液的导流,同时还能够延长混合气体在喷淋腔室23内的停留时间,以延长混合气体的喷淋时长,使得混合气体中的氯气能够得到充分溶解,提高喷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输液管路、第一混合室、第二输液管路以及第二控制单元,第一输液管路与第二输出口127连通,第一输液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混合室与第一输液管路连通,第一混合室用于盛放第一溶液,第一混合室还与喷头232连接,第一混合室内设有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第一混合室与喷头2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溶液的酸碱度信息;第二输液管路与第一混合室连通,第二输液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输液管路用于输送第二碱液;第二控制单元与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二阀门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酸碱度信息控制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第一碱液与第二碱液勾兑形成的第一溶液的酸碱度值置于预设酸碱度范围内,以及控制第三阀门使第一溶液自喷头232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溶液可以是纯水,也可以是碱性溶液,优选为碱性溶液。第一阀门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中第一碱液的输送量,第二阀门用于控制第二输液管路中第二碱液的输送量,第三阀门用于控制第一混合室中第一溶液的输送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液管路设置在第一混合室与第二输出口127之间,第一输液管路用于将第一碱液输送至第一混合室内。第二输液管路与外部的碱液提供设备连接,第二输液管路能够将第二碱液输送至第一混合室中,第二碱液优选为与第一碱液相同的碱性液体,也即第二碱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本实施例中,第一碱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解量与第二碱液中的氢氧化钠的溶解量不同,第二碱液为含有氢氧化钠溶解度定值的碱性液体,而第一碱液中还存在除氢氧化钠外的其余杂质,如氯化钠,因此,第一碱液中的氢氧化钠的纯度无法精确获知,不同的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会影响对氯气的反应效率,本实施例增加第二碱液,通过第一碱液与第二碱液的勾兑,以使得第一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具体的,第一混合室可以是具有搅拌装置的容器,搅拌装置可以是现有的电机驱动的搅拌件或者搅拌杆,以提升第一碱液与第二碱液的勾兑速率。在第一混合室内设有酸碱度检测传感器,酸碱度检测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第一混合室内第一溶液的酸碱度,从而实现对氢氧化钠溶解度的调节。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酸碱度信息控制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第一碱液与第二碱液勾兑形成的第一溶液的酸碱度值置于预设酸碱度范围内,并且,在第一溶液的酸碱度置于预设酸碱度范围内后,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第三阀门开启,以将第一溶液输送至喷头232中。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溶液在溶解氯气过程中会形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将氯化钠不饱和溶液通入后文所述的第二过滤罐体6中,能够实现氯离子与钠离子的二次回收,进一步优化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第一碱液的二次利用,降低整个次氯酸制备系统的碱液消耗量,优化整个系统中不同液体的循环回路,节能环保。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饱和食盐水经过对海水进行提纯得到,系统还包括第二提纯组件,第二提纯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提纯罐体5以及第二过滤罐体6,第二提纯罐体5内设有废液收集腔室51,废液收集腔室51用于容置海水废液,海水废液为淡化后的海水,第二过滤罐体6内设有滤膜,滤膜用于过滤海水废液中的杂质,以形成饱和食盐水并将其输送抽水组件。
本实施例中,饱和食盐水通过对海水进行提纯得到,这一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具体的,第二提纯组件包括第二提纯罐体5以及第二过滤罐体6,海水在第二提纯罐体5内实现提纯,并生成海水废液,将海水废液输送至废液收集腔室51中,通过第二过滤罐体6对海水废液中的钙镁离子等杂质进行滤除,生成饱和食盐水。具体过程可参阅下方实施例:
请参阅图5,第二提纯罐体5内还设有第二加热件、蒸发腔室52以及冷凝腔室53,蒸发腔室52与冷凝腔室53连通,蒸发腔室52还与废液收集腔室51连通,蒸发腔室52用于容置海水,第二加热件设置在蒸发腔室52内,第二加热件用于将蒸发腔室52内的海水进行蒸馏淡化,以使海水中的水分以及气体蒸发并流入冷凝腔室53;收集组件还包括第二收集罐体7,第二收集罐体7与冷凝腔室53连通,第二收集罐体7用于存储冷凝后的蒸馏水,第二收集罐体7上还设有气体排出口,气体排出口用于将第二收集罐体7内的气体输出至外部环境中;第二过滤罐体6包括第一过滤腔室61以及第二过滤腔室62,第一过滤腔室61与第二过滤腔室62之间设有第一滤膜,第二过滤腔室62与第一腔室111之间设有第二滤膜,第一滤膜用于滤除海水废液中的沉淀物形成粗制盐水,第二滤膜用于滤除粗制盐水中的钙镁离子以生成饱和食盐水。
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可以是导热电阻等材质制成,第二加热件设置在蒸发腔室52内,第二加热件能够对蒸发腔室52内的海水加热直至沸腾,从而蒸发海水中的水分,同时也能去除海水中溶解的气体,如氧气、氮气等惰性气体。冷凝腔室53如图5所示,其可以是管道状,冷凝腔室53将蒸汽进行冷凝形成冷凝水,再将冷凝水输送至第二收集罐体7中,可选地,在第二收集罐体7内增设气体排出口,将氧气、氮气等惰性气体及时排出。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二收集罐体7内的纯水可以与次氯酸制备装置1中的第四腔室122连通,从而对第四腔室122内的水进行及时补给。
本实施例通过蒸馏的方式对海水进行淡化,同时降低海水中的水分以及气体的溶解度,为便于表述,将淡化后的海水记为海水废液,这一方式便于第二过滤罐体6对海水废液进行过滤与提纯。具体的,第二过滤罐体6包括第一过滤腔室61以及第二过滤腔室62,第一过滤腔室61中设有第一滤膜,第一滤膜可以是普通渗水膜,第一滤膜用于去除海水废液中析出的钙镁沉淀物以及海水中的固态杂质,优选的,第一过滤腔室61内还可以加入碳酸钠,以使得钙镁离子生成碳酸钙与碳酸镁沉淀,便于提升第一滤膜的过滤效率,同时也能增加海水废液中钠离子的浓度,进而提升氯化钠的含量。
第二过滤腔室62中设有第二滤膜,优选的,第二滤膜为纳滤膜,通过设置第二滤膜,能够对经过一次过滤的海水废液中的溶解化合物进一步过滤,得到饱和食盐水溶液。
本实施例所示方式能够对海水中的淡化水以及氯化钠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能实现钙镁离子的进一步回收,进一步优化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节省成本。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抽水组件包括第一抽水泵8以及第二抽水泵9,第一抽水泵8设置在蒸发腔室52的输入口处,第一抽水泵8用于将海水泵入蒸发腔室52;第二抽水泵9设置在第二过滤罐体6的输出口处,第二抽水泵9用于将饱和食盐水泵入第一腔室111。
在第三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次氯酸制备方法,适用于在第二方面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方法包括:
在第三腔室121中输入饱和食盐水,以及在第四腔室122中输入纯水;
控制阳极板14以及阴极板15对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以生成第一碱液、次氯酸溶液以及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以及氯气,将次氯酸溶液排出至第二腔室112;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第一提纯组件中,以对混合气体中氯气进行过滤,生成粗制氢气;
将粗制氢气输入至第一过滤罐体3中,以生成精制氢气;
将精制氢气输送至第一收集罐体4内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所示方法实现了氢气的提纯收集以及次氯酸与氢气的联产功能,进一步优化整个次氯酸制备系统,使得氢气能够得到充分回收与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纯罐体2包括喷淋腔室23、吸附层24、吸附腔室25以及输出腔室26,喷淋腔室23内设有喷头232,吸附层24内设有脱水剂;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第一提纯组件中,以对混合气体中氯气进行过滤,生成粗制氢气还包括:
控制喷淋腔室23内的喷头232喷淋第一溶液,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生成第一气体;
将第一气体输送至吸附腔室25内,第一气体通过吸附层24进入输出腔室26,吸附层24用于吸附第一气体内的残余水分,生成粗制氢气。
本实施例中,喷头232用于喷出第一溶液,第一溶液能够溶解混合气体中的氯气,则混合气体在喷淋腔室23内形成旋流,随着氯气的溶解,混合气体的质量逐渐减少,氢气占比逐渐增大,则混合气体缓步上升,从而进入气体输送管道。
具体的,喷淋腔室23、吸附腔室25以及输出腔室26的结构可以参阅图3与图4所示,喷淋腔室23与吸附腔室25之间设有气体输送管道,气体输送管道与喷淋腔室23、吸附腔室25均为密封连接,避免喷淋后的混合气体泄漏至输出腔室26中,吸附腔室25与输出腔室26之间设有气体孔隙,气体孔隙为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上的微小通孔,脱水剂无法从该微小通孔中流出;气体自吸附腔室25穿过吸附层24中的脱水剂堆积过程中留下的孔隙,再进入到输出腔室26中。输出腔室26设置在喷淋腔室23与吸附腔室25之间,吸附腔室25的容积小于输出腔室26的容积,具体的原理为:当氢气自喷淋腔室23输入至吸附腔室25内时,会造成吸附腔室25内的气压大于输出腔室26的气压,则吸附腔室25与输出腔室26之间存在气压差,这一气压差会带动氢气自吸附腔室25流动至输出腔室26中。
本实施例所示混合气体在通过喷淋腔室23的喷淋作用后,由于氯气溶于水,混合气体的体积会减小,吸附腔室25的小容积设置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能提高氢气输出至输出腔室26中的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次氯酸制备装置1包括第一容器11、温控组件以及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包括相邻设置且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111以及第二腔室112,第一腔室111用于承装饱和食盐水,第二腔室112用于承装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第一加热件133、温度传感器134以及第一控制单元135,换热板的第一换热部131设置在第一腔室111内,换热板的第二换热部132设置在第二腔室112内,通过换热板将第二腔室112内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传递至第一腔室111内的氯化钠溶液中,这一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腔室112内的次氯酸溶液电解后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在第一腔室111中增加第一加热件133、温度传感器134,并且将第一控制单元135与第一加热件133、温度传感器134电连接,当换热板的换热温度无法满足实际电解过程中的电解温度需求时,可以通过第一加热件133对第一腔室111内的温度进行加热。本技术方案将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减少了第一加热件133的输出功率以及第一加热件133的工作时长,有效节省电能,节能环保。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发明的实质理念,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容器,包括相邻设置且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盛装饱和食盐水,所述第二腔室用于盛装电解后的次氯酸溶液;
温控组件,包括换热板、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控制单元,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部用于吸收所述第二腔室内次氯酸溶液的热量并将其传递至所述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用于将所述第二换热部所传递的热量释放至所述饱和食盐水中,以提升所述饱和食盐水的温度,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饱和食盐水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件、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饱和食盐水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第一加热件的输出功率,以使所述饱和食盐水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第二容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通过离子交换膜分隔,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阳极板,所述第四腔室内设有阴极板,所述第二容器还包括第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以及第三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输入口用于输入饱和食盐水,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用于输出次氯酸溶液,所述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以及第三输出口均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用于输入纯水,所述第二输出口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的底部,用于输出第一碱液,所述第三输出口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的顶部,用于输出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以及氯气。
2.一种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次氯酸制备组件,包括次氯酸制备装置以及抽水组件,所述次氯酸制备装置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制备装置,所述抽水组件用于将所述饱和食盐水抽入所述第一腔室;
第一提纯组件,包括第一提纯罐体以及第一过滤罐体,所述第一提纯罐体上设有气体输入口、气体输出口,所述气体输入口与所述第三输出口连通,所述气体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罐体连通,所述第一提纯罐体用于提纯混合气体中的粗制氢气,所述第一过滤罐体内设有氢气过滤器,所述氢气过滤器用于对所述粗制氢气进行过滤,生成精制氢气;
收集组件,包括第一收集罐体,所述第一收集罐体与第一过滤罐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收集罐体用于存储所述精制氢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纯罐体包括喷淋腔室、吸附层、吸附腔室以及输出腔室,所述第一提纯罐体内还设有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所述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的径向截面尺寸呈第一预设梯度依次减小;
所述喷淋腔室设在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一提纯罐体的壳体之间,所述输出腔室设在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之间,所述吸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壁与所述第三环壁之间,所述吸附层内设有脱水剂,所述吸附腔室设在所述第三环壁内;
所述喷淋腔室与所述吸附腔室之间设有气体输送管道,所述第二环壁与所述第三环壁上设有气体孔隙,所述吸附腔室与所述输出腔室通过所述气体孔隙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腔室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壁上,以将所述喷淋腔室切割成螺旋腔室,所述气体输入口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室的底部,所述气体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室的顶部;
所述第一提纯组件还包括:
多个喷头,阵列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所述喷头用于喷出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用于溶解所述混合气体中的氯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
第一混合室,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混合室用于盛放所述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混合室还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室内设有酸碱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混合室与所述喷头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溶液的酸碱度信息;
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输液管路用于输送第二碱液;
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酸碱度检测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二阀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酸碱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所述第一碱液与所述第二碱液勾兑形成的所述第一溶液的酸碱度值置于预设酸碱度范围内,以及控制所述第三阀门使所述第一溶液自所述喷头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食盐水经过对海水进行提纯得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提纯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提纯罐体以及第二过滤罐体,所述第二提纯罐体内设有废液收集腔室,所述废液收集腔室用于容置海水废液,所述海水废液为淡化后的海水,所述第二过滤罐体内设有滤膜,所述滤膜用于过滤所述海水废液中的杂质,以形成所述饱和食盐水并将其输送所述抽水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纯罐体内还设有第二加热件、蒸发腔室以及冷凝腔室,所述蒸发腔室与所述冷凝腔室连通,所述蒸发腔室还与所述废液收集腔室连通,所述蒸发腔室用于容置海水,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所述蒸发腔室内,所述第二加热件用于将所述蒸发腔室内的海水进行蒸馏淡化,以使海水中的水分以及气体蒸发并流入冷凝腔室;
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第二收集罐体,所述第二收集罐体与所述冷凝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收集罐体用于存储冷凝后的蒸馏水,所述第二收集罐体上还设有气体排出口,所述气体排出口用于将所述第二收集罐体内的气体输出至外部环境中;
所述第二过滤罐体包括第一过滤腔室以及第二过滤腔室,所述第一过滤腔室与所述第二过滤腔室之间设有第一滤膜,所述第二过滤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设有第二滤膜,所述第一滤膜用于滤除所述海水废液中的沉淀物形成粗制盐水,所述第二滤膜用于滤除所述粗制盐水中的钙镁离子以生成所述饱和食盐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包括:
第一抽水泵,设置在所述蒸发腔室的输入口处,所述第一抽水泵用于将海水泵入所述蒸发腔室;
第二抽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罐体的输出口处,所述第二抽水泵用于将饱和食盐水泵入所述第一腔室。
9.一种次氯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次氯酸制备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三腔室中输入饱和食盐水,以及在所述第四腔室中输入纯水;
控制所述阳极板以及所述阴极板对所述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以生成第一碱液、次氯酸溶液以及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以及氯气,将所述次氯酸溶液排出至所述第二腔室;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第一提纯组件中,以对所述混合气体中氯气进行过滤,生成粗制氢气;
将所述粗制氢气输入至所述第一过滤罐体中,以生成精制氢气;
将所述精制氢气输送至所述第一收集罐体内进行收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次氯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纯罐体包括喷淋腔室、吸附层、吸附腔室以及输出腔室,所述喷淋腔室内设有喷头,所述吸附层内设有脱水剂;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第一提纯组件中,以对所述混合气体中氯气进行过滤,生成粗制氢气还包括:
控制所述喷淋腔室内的喷头喷淋第一溶液,溶解所述混合气体中的氯气,生成第一气体;
将所述第一气体输送至所述吸附腔室内,所述第一气体通过所述吸附层进入所述输出腔室,所述吸附层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气体内的残余水分,生成所述粗制氢气。
CN202311515737.2A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17228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15737.2A CN117228637B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15737.2A CN117228637B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8637A true CN117228637A (zh) 2023-12-15
CN117228637B CN117228637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08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15737.2A Active CN117228637B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863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25382A1 (zh) * 1973-04-12 1974-11-08 Diamond Shamrock Corp
US20070251831A1 (en) * 2006-04-29 2007-11-01 Electrolyti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on-site production of chlorine and high strength sodium hypochlorite
CN201140015Y (zh) * 2007-12-29 2008-10-29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氢气回收净化用淋洗塔的淋洗装置
WO2013065797A1 (ja) * 2011-11-04 2013-05-10 クロリンエンジニアズ株式会社 次亜塩素酸塩の製造方法
CN203878224U (zh) * 2014-06-17 2014-10-15 重庆冰睿原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次氯酸钠发生器
CN105603452A (zh) * 2015-12-25 2016-05-25 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 新型高效次氯酸钠发生器
CN111392830A (zh) * 2020-04-01 2020-07-10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炼化厂海水冷却系统
CN113699543A (zh) * 2021-09-14 2021-11-26 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
AT524127B1 (de) * 2021-03-01 2022-03-15 Steinklauber Ind & Vermoegensverwaltung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ypochloriger Säure durch Elektrolyse
CN115029163A (zh) * 2022-06-14 2022-09-09 中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煤气硫回收装置及系统
CN115992361A (zh) * 2023-01-10 2023-04-21 山东小鸭集团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槽及采用该电解槽的次氯酸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25382A1 (zh) * 1973-04-12 1974-11-08 Diamond Shamrock Corp
US20070251831A1 (en) * 2006-04-29 2007-11-01 Electrolyti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on-site production of chlorine and high strength sodium hypochlorite
CN201140015Y (zh) * 2007-12-29 2008-10-29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氢气回收净化用淋洗塔的淋洗装置
WO2013065797A1 (ja) * 2011-11-04 2013-05-10 クロリンエンジニアズ株式会社 次亜塩素酸塩の製造方法
CN203878224U (zh) * 2014-06-17 2014-10-15 重庆冰睿原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次氯酸钠发生器
CN105603452A (zh) * 2015-12-25 2016-05-25 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 新型高效次氯酸钠发生器
CN111392830A (zh) * 2020-04-01 2020-07-10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炼化厂海水冷却系统
AT524127B1 (de) * 2021-03-01 2022-03-15 Steinklauber Ind & Vermoegensverwaltung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ypochloriger Säure durch Elektrolyse
CN113699543A (zh) * 2021-09-14 2021-11-26 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次氯酸钠制备系统
CN115029163A (zh) * 2022-06-14 2022-09-09 中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煤气硫回收装置及系统
CN115992361A (zh) * 2023-01-10 2023-04-21 山东小鸭集团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槽及采用该电解槽的次氯酸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8637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6781B (zh) 溶解氢饮用水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EP2649015B1 (en) Compact closed-loop electrolyzing apparatus
KR101436138B1 (ko) 해수전해 및 연료전지 복합시스템
US6004439A (en)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products by anode oxidation of dissolved chlorides of alkaline or alkaline-earth metals
KR101373389B1 (ko) 고농도 차아염소산나트륨 발생장치
EP1149054A1 (en) Microorganism control of point-of-use potable water sources
CN105603452A (zh) 新型高效次氯酸钠发生器
CN117228637B (zh) 一种次氯酸制备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RU2315132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хлора и хлорсодержащих окислителей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5882025B2 (ja) 水素水製造装置及び水素水製造方法
KR20140076540A (ko) 해수전해 및 연료전지 복합시스템
RU2088693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продуктов анодного окси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а хлоридов щелочных или щелочно-земельных металлов
CN101456638A (zh) 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淡盐水净化回用工艺
JPH11235590A (ja) イオン水生成器
JP3677078B2 (ja) 過酸化水素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KR102120149B1 (ko) 전기분해조 내에 티타늄 재질의 냉각관을 구비한 무격막식 차아염소산나트륨 생성장치
AU20012358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n-site generation of a gas
CN110627190A (zh) 一种使用低压电解技术消毒的反渗透直饮水机
AU20012358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n-site generation of a gas
EP0615003A1 (en) Alkali metal hypochlorite generation-storage unit
CN218666316U (zh) 一种高浓度稳定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器
RU2090519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жидкого хлорирующего агента
CN110498549A (zh) 一种废水处理结合多效立管结晶分盐工艺及装置
RU2321681C1 (ru) Способ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продуктов анодного окис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а хлорида щелочного металла
CN220034154U (zh) 一种纯水机浓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