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4334A -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4334A
CN117224334A CN202311347230.0A CN202311347230A CN117224334A CN 117224334 A CN117224334 A CN 117224334A CN 202311347230 A CN202311347230 A CN 202311347230A CN 117224334 A CN117224334 A CN 117224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r
driving motor
rotating
shaft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72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青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ec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ec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ec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ec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72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4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4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4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床体,床体包括从下到上分布的下层板、上层板和床垫,下层板和上层板之间设置有前后移动模组、下按摩器和仿形曲轨,下按摩器位于仿形曲轨上,上层板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床垫上设置有条形缝隙,床垫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梁和位于第一横梁上的上按摩器,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移动模组与前后移动模组相连接;优点是能够按摩小腿和大腿,有利于腿部组织血液循环,活动腿部肌肉,避免产生褥疮以及腿部肌肉退化,有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背景技术
电动护理床是应用于医院等医疗护理场所的一种电动调节病床,用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护理使用。对于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病人,长期卧床并保持平躺姿势,不利于病人身体组织血液循环,不仅易产生褥疮,且可能导致病人的肌肉退化,不利于病人快速康复,需要医护人员视情况帮助病人活动腿脚、翻身等动作。
为了方便对病人的照料,如申请号为202120194459.5公开的一种具有分段仿生按摩功能的失能人士用医疗电动床,通过设置的按摩轮和气缸,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的转轴转动,带动螺纹柱转动,由于腿部按摩座腿部按摩座和头部按摩座在收纳槽的限制下,螺纹柱转动带动腿部按摩座和头部按摩座向上移动,使病人的两腿放置在相匹配的两个腿部按摩座之间,病人头部放置在头部按摩座内的头部放置槽内,进行良好的固定,通过储气罐工作,通过气管向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进行充气,使病人的头部和腿部进行良好的固定,且不断的进行充放气,对病人进行良好的挤压按摩,同时安装槽内的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的转轴的一端安装的第三往复丝杆转动,带动升降板做往复运动,升降板通过带动螺纹套做往复运动,使支杆转动,两个按摩轮相近运动或相远运动,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滚动推拿,按摩轮在侧滑板和中置滑板的内部滑动,当升降板移动时,由于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且与齿板啮合,齿板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转动,螺纹套带动支杆做往复运动,对病人两侧进行良好的按摩,对病人身上的肌肉退化进行良好的按摩,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通过气缸升降,对病人的头部和腿部进行活动,避免病人长期卧床产生褥疮和肌肉退化的情况。
但是,申请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难以充分按摩病人的腿部,具体说明如下:
1、腿部包括大腿和小腿,该腿部按摩仅能按摩小腿的局部背面和局部侧面,不能充分按摩小腿和大腿;
2、第二气囊通过充放气以实现挤压按摩小腿侧面的目的,但是,第二气囊又用于固定病人的小腿,小腿固定后按摩轮才能有效按摩小腿的背面,第二气囊放气后无法实现固定病人小腿的作用,故无法同时按摩小腿的背面和侧面;
3、第二气囊的大小是固定的,充气后仅能压紧小腿的局部位置,按摩轮也仅能按摩该局部位置的周围区域,适用性较差;
4、在按摩小腿背面的过程中,第二气囊需持续挤压小腿的侧面,不利于小腿侧面的肌肉放松及血液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能够按摩小腿和/或大腿,有利于腿部组织血液循环,活动腿部肌肉,避免产生褥疮以及腿部肌肉退化,有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从下到上分布的下层板、上层板和床垫,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上层板之间设置有前后移动模组、下按摩器和仿形曲轨,所述下按摩器位于所述仿形曲轨上,所述上层板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床垫上设置有条形缝隙,所述床垫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梁和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上按摩器,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移动模组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相连接,所述升降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横梁上下移动,所述前后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下按摩器、所述升降移动模组、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上按摩器前后同步移动,所述下按摩器前后移动时在所述仿形曲轨上发生升降,使所述下按摩器的头部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条形缝隙后与所述上按摩器的头部配合夹持腿部并进行按摩,或使所述下按摩器收纳于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上层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移动模组包括两条滑轨、具有第一驱动轴的第一驱动电机和支撑座,两条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层板上端面的两侧,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仿形曲轨上,所述支撑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条形孔,两个所述滑块之间通过第二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穿设所述第二条形孔,所述下按摩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横梁的端部通过所述升降移动模组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移动模组包括下套筒、上套筒、具有第二驱动轴的第二驱动电机、丝杆和具有螺孔的固定块,所述下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套筒的上端套在所述上套筒的外侧,所述上套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并位于所述下套筒内,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套筒的内壁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块上的螺孔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按摩器包括第一按压部和分布在所述第一按压部左右两侧的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部包括转轴、第一圆盘和多个第一连接杆,所述转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横梁转动配合,所述转轴通过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齿轮和所述转轴同步发生转动,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能够滚动的第一按摩珠,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拉簧与所述第一圆盘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按压部包括第一转动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一按摩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二拉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拉簧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动杆向所述第一圆盘所在的方向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上套筒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连接有第一扇形齿,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承;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筒、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连接筒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一驱动轴伸入到所述下套筒内,所述连接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上端套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侧面设置有伸入到所述第三条形孔内的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连接有第二扇形齿,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承,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扇形齿啮合连接的第三扇形齿和与所述第二扇形齿啮合连接的第四扇形齿。
作为优选,所述下按摩器包括第三按压部和分布在所述第三按压部左右两侧的第四按压部;所述第三按压部包括固定轴、第二圆盘和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轴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圆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盘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四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四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能够滚动的第二按摩珠,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通过第三拉簧与所述第二圆盘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第四按压部包括第二转动座、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按摩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通过第四拉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四拉簧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转动杆向所述第二圆盘所在的方向转动;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振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板的尾部设置有挡板,所述下层板的尾部设置有床尾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床尾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上按摩器的容纳腔。
作为优选,所述床尾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挡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供脚部踩踏的接触开关,所述上层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臀部的重力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圆盘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腿部正面与所述第一圆盘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所述接触开关、所述重力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接触开关和所述重力检测传感器配合检测病人的腿部是否摆放到位,通过所述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腿部与所述第一圆盘的间距,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控制所述第一横梁的高度,使所述上按摩器与腿部保持指定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仿形曲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卷帘和多个升降气缸,多个所述升降气缸沿前后方向排布在所述下层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卷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盘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腿部背面与所述第二圆盘之间的距离,所述升降气缸、所述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根据所述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参数后通过所述升降气缸调节所述卷帘的弯曲度。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状态,上按摩器位于挡板和床尾板之间的容纳腔处;
S2、病人平躺到床垫上,其臀部压到重力检测传感器上,然后将腿部平放到条形缝隙的上方,并使脚部按压接触开关,此时控制面板能够切换至按摩模式;
S3、医护人员将控制面板切换至按摩模式;
S4、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上套筒和第一横梁上移,使上按摩器脱离容纳腔;
S5、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滑块向前滑动,使第一横梁与挡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cm,下按摩器向前滑动并在仿形曲轨上向上移动,最终使下按摩器的头部穿过条形缝隙;
S6、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上套筒和第一横梁下移,上按摩器和下按摩器配合夹持腿部;
S7、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滑块向前继续滑动,然后前后往复滑动,通过上按摩器和下按摩器配合按摩小腿和/或大腿;
S8、按摩完成后,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上套筒和第一横梁上移,上按摩器上移至挡板的上方;
S9、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滑块向后滑动,使上按摩器移动至挡板和床尾板之间;
S10、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上套筒和第一横梁下移,上按摩器下移至容纳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按摩时腿部受力主要在上下方向上,通过上按摩器和下按摩器配合夹持腿部,对于腿部的固定效果较好,然后通过前后移动模组带动上按摩器和下按摩器同步移动进行腿部按摩,能够更加充分的按摩腿部的经络和肌肉,避免产生褥疮以及腿部肌肉退化,有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2、上按摩器和下按摩器配合夹持腿部并进行按摩,相较于现有的气囊固定方式,能够同时按摩腿部的背面和侧面,按摩效率较高,同时不会阻碍腿部侧面的血液流动以及肌肉放松,按摩效果较好;
3、上按摩器和下按摩器的活动行程较长,可根据病人的腿长调节行程距离,以根据需求按摩小腿和/或大腿,灵活性较好,适用范围更广;
4、不进行腿部按摩时,上按摩器和第一横梁能够退到床尾,下按摩器能够收纳至下层板和上层板之间,避免影响医护人员照料病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床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中下按摩器和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中上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控制电路的连接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仿形曲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床体;21、下层板;211、床尾板;212、条形槽;213、开口;22、上层板;221、第一条形孔;222、挡板;23、床垫;231、条形缝隙;3、前后移动模组;31、滑轨;32、第一驱动电机;321、第一驱动轴;33、支撑座;331、第二条形孔;332、滑槽;34、滑块;341、底板;342、顶板;343、侧板;35、齿轮;36、齿条;37、第二横梁;4、下按摩器;41、第三按压部;411、固定轴;412、第二圆盘;4121、第四穿孔;413、第二连接杆;414、第二按摩珠;415、第三拉簧;42、第四按压部;421、第二转动座;422、第二固定板;423、第二转动杆;424、第二按摩轮;425、第四拉簧;5、仿形曲轨;51、卷帘;52、升降气缸;6、第一横梁;61、安装腔;62、第一安装孔;63、第二安装孔;64、第一转动轴承;65、第二转动轴承;7、上按摩器;71、第一按压部;711、转轴;712、第一圆盘;7121、第一穿孔;713、第一连接杆;714、第一按摩珠;715、第一拉簧;716、第一扇形齿;72、第二按压部;721、第一转动座;722、第一固定板;723、第一转动杆;724、第一按摩轮;725、第二拉簧;8、升降移动模组;81、下套筒;82、上套筒;83、第二驱动电机;84、丝杆;85、固定块;851、螺孔;9、联动组件;91、连接筒;911、第三条形孔;92、第一连接轴;921、定位销;93、第二连接轴;94、第二扇形齿;95、第三扇形齿;96、第四扇形齿;101、控制面板;102、接触开关;103、重力检测传感器;104、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5、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床体2,床体2包括从下到上分布的下层板21、上层板22和床垫23,下层板21和上层板22之间设置有前后移动模组3、下按摩器4和仿形曲轨5,下按摩器4位于仿形曲轨5上,上层板22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21,床垫23上设置有条形缝隙231,床垫23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梁6和位于第一横梁6上的上按摩器7,第一横梁6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移动模组8与前后移动模组3相连接,升降移动模组8用于控制第一横梁6上下移动,前后移动模组3用于控制下按摩器4、升降移动模组8、第一横梁6和上按摩器7前后同步移动,下按摩器4前后移动时在仿形曲轨5上发生升降,使下按摩器4的头部穿过第一条形孔221和条形缝隙231后与上按摩器7的头部配合夹持腿部并进行按摩,或使下按摩器4收纳于下层板21和上层板22之间。
本实施例中,仿形曲轨5的曲度与病人腿部背面的曲度相对应,确保施压在腿部的作用力能够起到按摩作用。
常规的,上层板22可由两块拼接板组成,两块拼接板之间轴接,下层板21和上层板22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拼接板上下翻转,如使病人从平躺的姿势转变成坐姿,该驱动机构采用市面上常规的驱动结构,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8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前后移动模组3包括两条滑轨31、具有第一驱动轴321的第一驱动电机32和支撑座33,两条滑轨31固定设置在下层板21上端面的两侧,滑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4,第一驱动电机32设置在一个滑块34上,第一驱动轴321上设置有齿轮35,滑轨31上设置有齿条36,齿轮35与齿条36啮合连接,其中,滑轨31、齿条36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3位于仿形曲轨5上,支撑座33的侧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331,两个滑块34之间通过第二横梁37相连接,第二横梁37穿设第二条形孔331,下按摩器4设置在支撑座33的上端面上,第一横梁6的端部通过升降移动模组8与相对应的滑块34相连接。当滑块34前后移动时,通过第二横梁37带动支撑座33及支撑座33上的下按摩器4前后移动,由于支撑座33位于仿形曲轨5上,支撑座33和下按摩器4均会根据仿形曲轨5的曲度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支撑座33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仿形曲轨5滑动配合的滑槽332。
本实施例中,升降移动模组8包括下套筒81、上套筒82、具有第二驱动轴的第二驱动电机83、丝杆84和具有螺孔851的固定块85,下套筒81的下端与滑块34固定连接,下套筒81的上端套在上套筒82的外侧,上套筒82的上端与第一横梁6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83固定设置在滑块34上并位于下套筒81内,固定块85固定设置在上套筒82的内壁上,丝杆8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丝杆84与固定块85上的螺孔851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按摩器7包括第一按压部71和分布在第一按压部71左右两侧的第二按压部72,其中,第一按压部71包括转轴711、第一圆盘712和多个第一连接杆713,转轴711的上部与第一横梁6转动配合,转轴711通过联动组件9与第一驱动轴321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2带动齿轮35和转轴711同步发生转动,转轴711的下端与第一圆盘712的中心固定连接,第一圆盘712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穿孔7121,第一连接杆713穿过第一穿孔7121,第一连接杆713的下端设置有能够滚动的第一按摩珠714,第一连接杆713的上端通过第一拉簧715与第一圆盘712的上端面相连接;第二按压部72包括第一转动座721、第一固定板722和第一转动杆723,第一转动座721、第一固定板722分别与第一横梁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723的上端与第一转动座72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723的下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一按摩轮724,第一转动杆723的中部通过第二拉簧725与第一固定板722相连接,第二拉簧725用于驱使第一转动杆723向第一圆盘712所在的方向转动。
以小腿为例,在上按摩器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按摩轮724先与小腿接触,然后第一按摩轮724沿斜向下移动并与小腿两侧的上部接触,此时两个第一转动杆723被向两侧撑开,第二拉簧725产生回弹力,使第一按摩轮724按到小腿的肌肉上,若控制上按摩器7继续向下移动,两个第一转动杆723继续撑开,第一按摩珠714将与小腿接触,可用于按摩小腿正面周围的肌肉,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以大腿为例,在上按摩器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按摩轮724先与大腿接触并被撑开,第一按摩轮724沿斜向下移动并与大腿两侧的上部接触,第一按摩轮724与大腿接触,用于按摩大腿正面的肌肉。
实施例三:如图3至图9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横梁6内部开设有安装腔61,安装腔61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2和与上套筒82连接的第二安装孔63,转轴711的上端穿过第一安装孔62后连接有第一扇形齿716,转轴711与第一安装孔6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承64,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轴承64,防止转轴711发生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联动组件9包括连接筒91、第一连接轴92和第二连接轴93,连接筒91的侧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条形孔911,第一驱动轴321伸入到下套筒81内,连接筒91的下端与第一驱动轴321固定连接,连接筒91的上端套在第一连接轴92的下部,第一连接轴92的侧面设置有伸入到第三条形孔911内的定位销921,定位销921与第三条形孔911上下滑动配合,第一连接轴92的上端穿过第二安装孔63后连接有第二扇形齿94,第一连接轴92与第二安装孔63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承65,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轴承65,防止第一连接轴92发生轴向移动,第二连接轴93的两端与安装腔61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93上设置有与第一扇形齿716啮合连接的第三扇形齿95和与第二扇形齿94啮合连接的第四扇形齿96,第一驱动轴321发生转动时,将带动连接筒91、第一连接轴92、第二连接轴93、转轴711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下层板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条形槽212,滑块34包括底板341、顶板342和两个侧板343,底板341的一侧与一个侧板343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板341的另一侧与另一个侧板343之间留有间隙,底板341的下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滚轮,滚轮伸入到条形槽212内,两个侧板343的上端通过顶板342固定连接,滑轨31呈L形形状,滑轨31的一端与下层板21固定连接,滑轨31的另一端穿过间隙并伸入到底板341和顶板342之间,下层板21上设置有条状的开口213,底板34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开口213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穿设开口213的安装座,顶板342上设置有与下套筒81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驱动电机32的机壳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轴321穿设开口213、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齿条36固定设置在一个滑轨31的另一端,齿轮35位于底板341和顶板342之间,齿条36与齿轮35啮合连接。该结构的设计,滑块34与滑轨31的接触面积较大,稳定性较好,同时,滚轮的设置能够降低滑块34与下层板21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提高滑块34的支撑效果,此外,齿轮35和齿条36啮合处位于滑块34内,能够有效避免医护人员误触而受伤,安全性较好。
本实施例中,下按摩器4包括第三按压部41和分布在第三按压部41左右两侧的第四按压部42,其中,第三按压部41包括固定轴411、第二圆盘412和多个第二连接杆413,固定轴411的下端与支撑座33相连接,固定轴411的上端与第二圆盘412的中心固定连接,第二圆盘412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四穿孔4121,第二连接杆413穿过第四穿孔4121,第二连接杆413的上端设置有能够滚动的第二按摩珠414,第二连接杆413的下端通过第三拉簧415与第二圆盘412的下端面相连接;第四按压部42包括第二转动座421、第二固定板422和第二转动杆423,第二转动座421、第二固定板422设置在支撑座33的上端面上,第二转动杆423的下端与第二转动座421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423的上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按摩轮424,第二转动杆423的中部通过第四拉簧425与第二固定板422相连接,第四拉簧425用于驱使第二转动杆423向第二圆盘412所在的方向转动。
在下按摩器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按摩轮424先与腿部接触,然后第二按摩轮424沿斜向上移动并与腿部两侧的下部接触,此时两个第二转动杆423被向两侧撑开,第四拉簧425产生回弹力,使第二按摩轮424按到腿部上,下按摩器4继续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转动杆423继续撑开,第二按摩珠414将与腿部接触,用于按摩腿部背面的肌肉。
进一步的,支撑座33上还设置有振动电机(图中未显示),有助于提高按摩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层板22的尾部设置有挡板222,下层板21的尾部设置有床尾板211,挡板222与床尾板2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上按摩器7的容纳腔。
本实施例中,床尾板21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01,挡板22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供脚部踩踏的接触开关102,上层板2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臀部的重力检测传感器103,第一圆盘712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用于检测腿部正面与第一圆盘712之间的间距,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83、振动电机、接触开关102、重力检测传感器103、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分别与控制面板101电连接,接触开关102和重力检测传感器103配合检测病人的腿部是否摆放到位,通过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检测腿部与第一圆盘712的间距,然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第一横梁6的高度,使上按摩器7与腿部保持指定的间距,有助于精准的控制按摩的力度,实现良好的按摩效果,从而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
实施例四: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仿形曲轨5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卷帘51和多个升降气缸52,多个升降气缸52沿前后方向排布在下层板21(参见图2)上,升降气缸52的伸缩杆的上端与卷帘5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圆盘412(参见图6)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用于检测腿部背面与第二圆盘412之间的距离,升降气缸52、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分别与控制面板101电连接,根据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检测到的距离参数后通过升降气缸52调节卷帘51的弯曲度。
通过将仿形曲轨5设置成可调节的结构,便于根据病人的腿部曲度相应的调节方形曲轨的曲度,使两者相适配,有助于精准的控制按摩的力度,实现良好的按摩效果,从而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另外,仿形曲轨5也能够用于抬升病人的腿部,或使病人的大腿和小腿呈弯曲状,灵活性较好。当然,相邻的两个升降气缸52的伸长量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避免卷帘51过量形变,同时也能便于支撑座33(参见图6)顺畅滑动。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状态,上按摩器7位于挡板222和床尾板211之间的容纳腔处;
S2、病人平躺到床垫23上,其臀部压到重力检测传感器103上,然后将腿部平放到条形缝隙231的上方,并使脚部按压接触开关102,此时控制面板101能够切换至按摩模式;
S3、医护人员将控制面板101切换至按摩模式;
S4、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上移,使上按摩器7脱离容纳腔;
S5、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滑块34向前滑动,使第一横梁6与挡板222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cm,下按摩器4向前滑动并在仿形曲轨5上向上移动,最终使下按摩器4的头部穿过条形缝隙231;
S6、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下移,上按摩器7和下按摩器4配合夹持腿部;
S7、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滑块34向前继续滑动,然后前后往复滑动,通过上按摩器7和下按摩器4配合按摩小腿和/或大腿;
S8、按摩完成后,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上移,上按摩器7上移至挡板222的上方;
S9、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滑块34向后滑动,使上按摩器7移动至挡板222和床尾板211之间;
S10、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下移,上按摩器7下移至容纳腔内。
本技术方案通过上按摩器7和下按摩器4配合夹持腿部,对于腿部的固定效果较好,然后通过前后移动模组3带动上按摩器7和下按摩器4同步移动进行腿部按摩,舒适性较好,且能够灵活控制按摩部位、长度以及按摩力度,多位可控,同时,仿形曲轨5的曲度是可调节的,便于根据病人的腿部曲度相应的调节方形曲轨的曲度,使两者相适配,有助于精准的控制按摩的力度,实现良好的按摩效果,避免产生褥疮以及腿部肌肉退化,从而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床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包括从下到上分布的下层板(21)、上层板(22)和床垫(23),所述下层板(21)和所述上层板(22)之间设置有前后移动模组(3)、下按摩器(4)和仿形曲轨(5),所述下按摩器(4)位于所述仿形曲轨(5)上,所述上层板(22)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21),所述床垫(23)上设置有条形缝隙(231),所述床垫(23)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梁(6)和位于所述第一横梁(6)上的上按摩器(7),所述第一横梁(6)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移动模组(8)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相连接,所述升降移动模组(8)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横梁(6)上下移动,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用于控制所述下按摩器(4)、所述升降移动模组(8)、所述第一横梁(6)和所述上按摩器(7)前后同步移动,所述下按摩器(4)前后移动时在所述仿形曲轨(5)上发生升降,使所述下按摩器(4)的头部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221)和所述条形缝隙(231)后与所述上按摩器(7)的头部配合夹持腿部并进行按摩,或使所述下按摩器(4)收纳于所述下层板(21)和所述上层板(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包括两条滑轨(31)、具有第一驱动轴(321)的第一驱动电机(32)和支撑座(33),两条所述滑轨(3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层板(21)上端面的两侧,所述滑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设置在一个所述滑块(34)上,所述第一驱动轴(321)上设置有齿轮(35),所述滑轨(31)上设置有齿条(36),所述齿轮(35)与所述齿条(36)啮合连接;
所述支撑座(33)位于所述仿形曲轨(5)上,所述支撑座(3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条形孔(331),两个所述滑块(34)之间通过第二横梁(37)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梁(37)穿设所述第二条形孔(331),所述下按摩器(4)设置在所述支撑座(33)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横梁(6)的端部通过所述升降移动模组(8)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3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移动模组(8)包括下套筒(81)、上套筒(82)、具有第二驱动轴的第二驱动电机(83)、丝杆(84)和具有螺孔(851)的固定块(85),所述下套筒(81)的下端与所述滑块(34)固定连接,所述下套筒(81)的上端套在所述上套筒(82)的外侧,所述上套筒(8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3)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34)上并位于所述下套筒(81)内,所述固定块(85)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套筒(82)的内壁上,所述丝杆(8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84)与所述固定块(85)上的螺孔(85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按摩器(7)包括第一按压部(71)和分布在所述第一按压部(71)左右两侧的第二按压部(72);所述第一按压部(71)包括转轴(711)、第一圆盘(712)和多个第一连接杆(713),所述转轴(711)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横梁(6)转动配合,所述转轴(711)通过联动组件(9)与所述第一驱动轴(321)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2)带动所述齿轮(35)和所述转轴(711)同步发生转动,所述转轴(71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圆盘(712)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712)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穿孔(7121),所述第一连接杆(713)穿过所述第一穿孔(7121),所述第一连接杆(713)的下端设置有能够滚动的第一按摩珠(714),所述第一连接杆(713)的上端通过第一拉簧(715)与所述第一圆盘(712)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按压部(72)包括第一转动座(721)、第一固定板(722)和第一转动杆(723),所述第一转动座(721)、所述第一固定板(722)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7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座(7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723)的下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一按摩轮(724),所述第一转动杆(723)的中部通过第二拉簧(725)与所述第一固定板(722)相连接,所述第二拉簧(725)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动杆(723)向所述第一圆盘(712)所在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6)内部开设有安装腔(61),所述安装腔(61)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2)和与所述上套筒(82)连接的第二安装孔(63),所述转轴(711)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2)后连接有第一扇形齿(716),所述转轴(71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6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承(64);所述联动组件(9)包括连接筒(91)、第一连接轴(92)和第二连接轴(93),所述连接筒(91)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条形孔(911),所述第一驱动轴(321)伸入到所述下套筒(81)内,所述连接筒(9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3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91)的上端套在所述第一连接轴(92)的下部,所述第一连接轴(92)的侧面设置有伸入到所述第三条形孔(911)内的定位销(921),所述第一连接轴(92)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63)后连接有第二扇形齿(94),所述第一连接轴(92)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3)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承(65),所述第二连接轴(93)的两端与所述安装腔(61)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9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扇形齿(716)啮合连接的第三扇形齿(95)和与所述第二扇形齿(94)啮合连接的第四扇形齿(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按摩器(4)包括第三按压部(41)和分布在所述第三按压部(41)左右两侧的第四按压部(42);所述第三按压部(41)包括固定轴(411)、第二圆盘(412)和多个第二连接杆(413),所述固定轴(41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座(33)相连接,所述固定轴(41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圆盘(412)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盘(412)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第四穿孔(4121),所述第二连接杆(413)穿过所述第四穿孔(4121),所述第二连接杆(413)的上端设置有能够滚动的第二按摩珠(414),所述第二连接杆(413)的下端通过第三拉簧(415)与所述第二圆盘(412)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第四按压部(42)包括第二转动座(421)、第二固定板(422)和第二转动杆(423),所述第二转动座(421)、所述第二固定板(422)设置在所述支撑座(33)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转动杆(42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座(4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423)的上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按摩轮(424),所述第二转动杆(423)的中部通过第四拉簧(425)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22)相连接,所述第四拉簧(425)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转动杆(423)向所述第二圆盘(412)所在的方向转动;所述支撑座(33)上还设置有振动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22)的尾部设置有挡板(222),所述下层板(21)的尾部设置有床尾板(211),所述挡板(222)与所述床尾板(2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上按摩器(7)的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板(21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01),所述挡板(22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供脚部踩踏的接触开关(102),所述上层板(2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臀部的重力检测传感器(103),所述第一圆盘(712)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所述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用于检测腿部正面与所述第一圆盘(712)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3)、所述振动电机、所述接触开关(102)、所述重力检测传感器(103)、所述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101)电连接,所述接触开关(102)和所述重力检测传感器(103)配合检测病人的腿部是否摆放到位,通过所述第一距离检测传感器(104)检测腿部与所述第一圆盘(712)的间距,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所述第一横梁(6)的高度,使所述上按摩器(7)与腿部保持指定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曲轨(5)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卷帘(51)和多个升降气缸(52),多个所述升降气缸(52)沿前后方向排布在所述下层板(21)上,所述升降气缸(52)的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卷帘(5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盘(412)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所述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用于检测腿部背面与所述第二圆盘(412)之间的距离,所述升降气缸(52)、所述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101)电连接,根据所述第二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检测到的距离参数后通过所述升降气缸(52)调节所述卷帘(51)的弯曲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状态,上按摩器(7)位于挡板(222)和床尾板(211)之间的容纳腔处;
S2、病人平躺到床垫(23)上,其臀部压到重力检测传感器(103)上,然后将腿部平放到条形缝隙(231)的上方,并使脚部按压接触开关(102),此时控制面板(101)能够切换至按摩模式;
S3、医护人员将控制面板(101)切换至按摩模式;
S4、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上移,使上按摩器(7)脱离容纳腔;
S5、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滑块(34)向前滑动,使第一横梁(6)与挡板(222)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cm,下按摩器(4)向前滑动并在仿形曲轨(5)上向上移动,最终使下按摩器(4)的头部穿过条形缝隙(231);
S6、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下移,上按摩器(7)和下按摩器(4)配合夹持腿部;
S7、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滑块(34)向前继续滑动,然后前后往复滑动,通过上按摩器(7)和下按摩器(4)配合按摩小腿和/或大腿;
S8、按摩完成后,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上移,上按摩器(7)上移至挡板(222)的上方;
S9、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滑块(34)向后滑动,使上按摩器(7)移动至挡板(222)和床尾板(211)之间;
S10、第二驱动电机(83)控制上套筒(82)和第一横梁(6)下移,上按摩器(7)下移至容纳腔内。
CN202311347230.0A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Pending CN117224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7230.0A CN117224334A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7230.0A CN117224334A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4334A true CN117224334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7230.0A Pending CN117224334A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43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6251B (zh) 一种供icu患者腿部活动的装置
CN111481401A (zh) 一种老年人膝关节活动辅助装置
CN210932506U (zh) 一种康复用多功能按摩床
CN106361486B (zh) 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
CN111728841B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治疗功能的骨科脊柱矫正按摩装置
CN210785082U (zh) 一种多功能医院基础护理装置
CN109330818B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的缓解神经痛的按摩椅
US3970077A (en) Support for patients in beds or chairs
CN111658420B (zh)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按摩装置
CN117224334A (zh) 一种舒适性多位可控仿生医疗护理床
CN111419579A (zh) 一种多功能侧翻医用床
CN21209002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09350478A (zh) 一种医疗骨科恢复按摩装置
CN114748263A (zh) 一种智慧医疗床
CN213311378U (zh) 可升降按摩病床
CN211132070U (zh) 一种患者康复治疗用多功能理疗床
CN110314339B (zh) 一种老年人锻炼用辅助设备
CN114432077A (zh) 一种缓解疼痛的物理与心理理疗设备
CN209107833U (zh) 一种方便调节座椅宽度的医疗康复轮椅
CN107080680B (zh) 人体椎间盘突出膨出治疗机
CN215350290U (zh) 一种健康查体用病床护理架
CN210903973U (zh) 一种神经科用按摩诊疗装置
CN216022922U (zh) 一种外科护理康复辅助装置
CN110353967B (zh) 一种具有颈部按摩功能的按摩椅
CN219049287U (zh) 一种新型胸腔穿刺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