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2017A -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2017A
CN117222017A CN202311142021.2A CN202311142021A CN117222017A CN 117222017 A CN117222017 A CN 117222017A CN 202311142021 A CN202311142021 A CN 202311142021A CN 117222017 A CN117222017 A CN 11722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requency domain
scheduled
resource
physical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2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康
鞠震宇
王坚
曹国龙
盛锋
周绪燊
戴静
陆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20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2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2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包括: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本发明实现了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Description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中,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用于传输业务的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用于传输PDSCH调度格式等控制信息的信道。在5G(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为了支持更加灵活的资源分配,PDSCH和PDCCH的资源灵活共享。为提升业务体验速率,需要尽量提升PDSCH可用的资源数,也即尽量缩减PDCCH的Coreset(控制资源集)配置的频域带宽,而缩减频域带宽就会减少能发送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指示)个数,随着用户数增加,DCI需求越多,就需重新配置Coreset的配置。
目前,重配用户的Coreset频域资源配置时,需要通过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重配信令通知存量终端用户,这个过程汇会导致以下问题:1)短时有大量RRC重配信令,产生的信令风暴容易导致流程失败而用户掉话;2)RRC重配过程一般需要100ms左右,会降低业务时延体验;3)RRC重配信令本身也会消耗资源,且重配进行中基站和终端有段时间DCI格式状态是不一致的,最终影响数据体验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出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在提升下行业务速率的同时,避免重配Coreset导致的掉话、时延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将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一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三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二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可选地,所述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的步骤,包括:
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和所述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
基于所述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内所述目标小区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可选地,所述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
通过所述占用资源块数量除以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可用资源块总数,计算得到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对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可选地,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待调度用户配置至少两个搜索空间,对所述至少两个搜索空间上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可选地,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各所述待调度用户分别配置至少一个搜索空间;
当调度所述待调度用户中任一目标用户时,对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搜索空间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通过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本发明通过在控制资源集的范围内,基于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进行再分配,其中,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也即,本发明在控制负载较小时,将控制资源集的部分资源用于承载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实现了提升业务速率,在控制负载较大时,将控制资源集的资源尽可能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避免了重配控制资源集导致的掉话和延时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资源集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下搜索空间的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下控制资源集的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下搜索空间的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该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将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一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三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二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的步骤,包括:
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和所述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
基于所述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内所述目标小区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
通过所述占用资源块数量除以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可用资源块总数,计算得到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对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待调度用户配置至少两个搜索空间,对所述至少两个搜索空间上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各所述待调度用户分别配置至少一个搜索空间;
当调度所述待调度用户中任一目标用户时,对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搜索空间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在此对以下各实施例涉及到的技术名词的进行记载,具体如下:
速率匹配(Ratematching Pattern,RM);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
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
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
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
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
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
搜索空间(Search Space,SS);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基于上述的结构,提出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等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制,以下为便于描述,省略执行主体进行各实施例的阐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步骤S10,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当终端用户发起请求时,资源分配终端根据当前时隙内的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灵活配置PDCCH的控制资源集,合理协调分配PDCCH和PDSCH之间的资源,提升PDSCH可用资源,最终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用户发起请求时,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以下称为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以示区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根据目标小区在当前调度时隙前,各个调度时隙的频域使用负载,预测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具体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将在当前调度时隙前一定周期内各个调度时隙的平均负载作为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另一可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确定一定周期内各个终端用户的用户频域负载,根据当前调度时隙内的待调度用户的数量和平均占用资源,得到当前调度时隙内的当前频域负载;在另一可行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确定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具体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20,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本实施例中,在得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之后,基于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也即,当前频域使用负载较大时,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负载需求较大,此时,需要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尽可能多的资源;当前频域使用负载较小时,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负载需求较小,此时,可以将控制资源集中的部分资源用于提供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使用,以提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可用资源,从而提升下行业务速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于速率匹配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可用资源范围内,对PDSCH进行资源匹配,以确定PDSCH的资源。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的带宽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带宽;在另一可行实施方式中,控制资源集的带宽也可以在待调度用户接入小区时,根据控制信道单元的小区级负载确定的,具体在此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将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设置多个阈值范围,以根据当前频域负载所在的阈值范围,确定控制资源集中PDCCH实际可用的资源带宽。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三个阈值范围,以下称为第一范围、第二范围和第三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范围的上限阈值和第二范围的下限阈值相等,第二范围的上限阈值和第三范围的下限阈值相等。需要说明的是,阈值范围的具体取值范围,以及阈值范围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若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较低,可以对PDCCH配置带宽较小的资源,也即,将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本实施方式中,将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本实施方式中,在实际资源调度时,基于速率匹配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可用资源范围内,对PDSCH进行资源匹配。
步骤S202,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一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若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较高,此时,将第一资源子集和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步骤S203,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三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二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若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即将超限,此时,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本实施方式中,对PDSCH不生效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控制资源子集和第二控制资源子集的带宽小于全频带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资源子集和第二控制资源子集的带宽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资源子集和第二控制资源子集的总带宽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控制资源集的带宽,具体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的具体情况,在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内,对PDCCH配置不同带宽的可用资源,实现了对PDCCH控制信道单元的灵活配置,合理协调分配PDCCH和PDSCH之间的资源,提升PDSCH可用资源,最终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基于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资源集的范围内,基于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进行再分配,其中,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也即,本实施例在控制负载较小时,将控制资源集的部分资源用于承载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实现了提升业务速率,在控制负载较大时,将控制资源集的资源尽可能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避免了重配控制资源集导致的掉话和延时等问题,最终实现了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本实施例中,给定周期评估小区级控制信道单元频域使用负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周期长度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100ms。
本实施例中,确定当前调度时隙的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小区级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以下称为历史频域使用负载以示区分。具体可以通过上一周期内控制信道单元的占用频域使用了的频域块的累积总数,占上一周期内可以资源块总量的比例,计算得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步骤S102,基于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和所述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
本实施例中,基于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和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上一周期内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具体计算公式可以是:
其中,CCEUsedRatio为历史频域使用负载,ScheduleUserNum为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之和。
步骤S103,基于所述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内所述目标小区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本实施例中,基于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具体计算公式可以是:
其中,CurCCEUsedRatio为当前频域使用负载,CCEUsedRatio为历史频域使用负载,CurScheduleUserNum待调度用户数,ScheduleUserNum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之和,α为相关因子。
本实施例中,基于调度用户数和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可以提升预测准确度和预测效率,从而提升PDCCH和PDSCH资源分配的决策准确度和决策效率,最终实现了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11,获取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一周期内控制信道单元的占用频域使用了的频域块的累积总数,占上一周期内可以资源块总量的比例,计算得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具体地,获取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
步骤S1012,通过所述占用资源块数量除以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可用资源块总数,计算得到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通过占用资源块数量除以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可用资源块总数,计算得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为:
其中,CCEUsedRbNum为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AvailRbNum上一周期内可用的资源块总数,其中,AvailRbNum可以基于目标小区的频域带宽确定。
本实施例中,基于调度用户数和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可以提升预测准确度和预测效率,从而提升PDCCH和PDSCH资源分配的决策准确度和决策效率,最终实现了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和/或者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步骤S30,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本实施例中,当新的终端用户接入目标小区时,基于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对新接入的用户配置控制资源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负载阈值,用于根据历史频域使用负载的不同情况,对新接入的用户配置不同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使得控制资源集的配置与控制信道单元的负载情况相匹配,从而提高控制资源集带宽配置的准确度,从而提升PDCCH和PDSCH资源分配和实际负载情况的匹配程度,最终实现了提升多用户场景的用户下行体验速率和小区下行总速率。
具体地,若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负载较低,可以对新接入用于配置带宽较小的控制资源集,具体地,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的带宽之和小于全频带宽,该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中,每个资源集的带宽在全带宽中的比例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示例性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如图3所示,图3中浅色部分的资源为PDSCH资源,深色部分为PDCCH资源(也即资源控制集的资源),如图3所示,当配置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控制资源集时,两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1和Coreset2的带宽可以分别为全频带宽的1/3,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所示的两个资源集仅作为带宽长度的示意,不表示资源集的资源分布,也即,两个资源集中的资源可以是聚集,也可以是离散的,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40,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对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若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确定控制信道单元的负载较高,因此需要对新接入用于配置带宽较大的控制资源集,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时,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步骤S60,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待调度用户配置至少两个搜索空间,对所述至少两个搜索空间上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当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时,为了保证降低用户调度时延,可以增加用户的搜索空间,即扩大时域搜索时机,可以采用配置多个搜索空间的方式降低用户调度时延。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在时域上对目标小区内的待调度用户配置至少两个搜索空间,当待调度用户发出请求时,在每个搜索空间上进行PDCCH和PDSCH的资源分配,也即,对至少两个搜索空间上执行基于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示例性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可以对待调度用户配置4个搜索空间,也即图4中所示的Sesrch Space(搜索空间)1、Sesrch Space2、Sesrch Space3和Sesrch Space4。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下的新接入用户,每个搜索空间上的控制资源集的配置可以参照步骤S30~S40。示例性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当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每个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对待调度用户配置4个搜索空间:SesrchSpace1、Sesrch Space2、Sesrch Space3和Sesrch Space4,每个搜索空间上两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1和Coreset2的带宽可以分别为全频带宽的1/3。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时,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各所述待调度用户分别配置至少一个搜索空间;
当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时,为了保证降低终端能耗,通过搜索空间配置,可以分配不同时隙资源给不同用户,使得针对待调度用户进行资源调度时,可以不干扰其它用户的搜索空间,实现了降低终端能耗。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在时域上对目标小区内各待调度用户分别配置至少一个搜索空间,示例性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目标小区可以包括两个终端用户,也即图6中所示的终端用户A和终端用户B,如图6所示,图中浅色区域为PDSCH的可用资源,阴影部分为PDCCH可用资源,深色部分的资源为空口资源。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搜索空间上的控制资源集的配置可以参照步骤S30~S40。
步骤S50,当调度所述待调度用户中任一目标用户时,对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搜索空间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本实施方式中,当调度待调度用户中任一目标用户时,对目标用户对应的搜索空间执行基于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时,可以将所有新接入用户配置在同一个搜索空间中,搜索空间上的控制资源集的配置可以参照步骤S30~S40。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当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eMBB场景时,参照图7,本实施方式的流程如下:
当新终端用户接入小区时,确定上一周期内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具体计算公式可以是:
其中,CCEUsedRatio为历史频域使用负载,CCEUsedRbNum为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AvailRbNum上一周期内可用的资源块总数,其中,AvailRbNum可以基于目标小区的频域带宽确定。
判断历史频域使用负载是否小于负载阈值;若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若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基于历史频域使用负载确定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具体地,将上一周期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统计平均到每个调度时隙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计算公式可以为:
其中,ScheduleUserNum为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之和。
基于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的待调度用户数,确定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具体计算公式可以是:
其中,CurCCEUsedRatio为当前频域使用负载,CCEUsedRatio为历史频域使用负载,CurScheduleUserNum待调度用户数,ScheduleUserNum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之和,α为相关因子。
确定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后,若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将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若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将第一资源子集和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若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实施方式中,若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2个1/3带宽的资源集,并将2个1/3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控制资源集,具体2个1/3带宽的资源集称为Coreset1和Coreset2;若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1个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控制资源集。
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对配置2个1/3带宽的资源集的待调度用户,在DCI中通知待调度用户的终端只使用其中一个资源集的资源,将其中另一个资源集的资源提供给PDSCH使用,例如,PDCCH使用Coreset1,PDSCH使用Coreset2;配置全带宽的用户限制在Coreset1的带宽范围内分配CCE资源。
如果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对配置2个1/3带宽的资源集的待调度用户,在DCI中通知终端同时使用Coreset1和Coreset2的资源;配置全带宽的用户限制在Coreset1和Coreset2范围内分配CCE资源。
如果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不生效PDSCH速率匹配,则在新增终端用户时对新接入用户配置全频带的控制集资源。对配置全带宽的用户优先在Coreset1和Coreset2范围外分配CCE资源,可以尽量避免与配置Coreset1和Coreset2的用户抢CCE资源,提升CCE资源利用效率;如果在Coreset1和Coreset2范围外找不到可用CCE资源,也可以尝试在Coreset1和Coreset2范围内分配CCE资源。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PDCCH配置1symbol(符号,时域范围)的时候,测试不同的小区级CCE频域使用负载情况下的性能结果如下表1所示。可以看到,在小区内下行灌包用户数相等的情况下,使用本实施方式提出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相对于不使用本实施方式提出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PDCCH速率匹配相对单用户PDCCH速率匹配在多用户场景有明显的小区级总速率的增益,量级在1%~6%范围。
表1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参照图6,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预测模块10,用于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资源分配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分配模块20还用于: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将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一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三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二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预测模块10还用于:
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和所述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
基于所述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内所述目标小区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预测模块10还用于:
获取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
通过所述占用资源块数量除以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可用资源块总数,计算得到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多用户资源配置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对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待调度用户配置至少两个搜索空间,对所述至少两个搜索空间上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各所述待调度用户分别配置至少一个搜索空间;
当调度所述待调度用户中任一目标用户时,对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搜索空间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各实施例,均可参照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各实施例,均可参照本发明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一范围内,则将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资源子集作为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二范围内,则将所述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二资源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第一资源子集和所述第二资源子集外的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一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若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在第三范围内,则配置全带宽的控制资源集作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三范围的下限阈值与所述第二范围的上限阈值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的步骤,包括:
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基于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和所述上一周期内各调度时隙各自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控制信道单元的频域使用负载和待调度用户数的相关因子;
基于所述相关因子和当前调度时隙内所述目标小区的待调度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调度时隙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历史频域使用负载的步骤,包括:
获取上一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占用的占用资源块数量;
通过所述占用资源块数量除以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可用资源块总数,计算得到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则对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宽度小于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若所述历史频域使用负载大于或者等于负载阈值,则对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搜索空间配置全带宽的资源集,并将所述全带宽的资源集作为所述新接入用户的控制资源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待调度用户配置至少两个搜索空间,对所述至少两个搜索空间上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时,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时域上对所述目标小区内各所述待调度用户分别配置至少一个搜索空间;
当调度所述待调度用户中任一目标用户时,对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搜索空间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步骤。
8.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预测当前调度时隙内目标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的当前频域使用负载;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小区中待调度用户的控制资源集,根据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对所述待调度用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所述当前频域使用负载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成正比。
9.一种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所述多用户资源分配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42021.2A 2023-09-05 2023-09-05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22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2021.2A CN117222017A (zh) 2023-09-05 2023-09-05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2021.2A CN117222017A (zh) 2023-09-05 2023-09-05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2017A true CN117222017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3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2021.2A Pending CN117222017A (zh) 2023-09-05 2023-09-05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20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1306B2 (e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data subcarriers within a downlink subframe based on grouping of user stations
KR102382913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QoS 보장을 위한 무선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9961689B2 (en) Spectrum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11202293B2 (en) Wirel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US11632767B2 (en) BWP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727446A (zh) 一种感知信号动态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5101439A (zh) 一种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WO2019012735A1 (ja) Ranスライスにおけるリソース管理装置及びranスライスにおけるリソース管理方法
US20210360613A1 (en) Multiple concurrent bandwidth parts for a base station of a cellular network
CN111436149A (zh) 传输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1163526A (zh) 下行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32999B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1796B (zh) 小区网络扩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US20130157678A1 (en) Scheduling in consideration of terminal group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286983A (zh) 一种确定搜索空间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212022A1 (en) Control apparatu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7222017A (zh) 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9023A (zh) 一种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50215C (zh) 指示终端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分组数据信道的方法
JP2007267106A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WO2023274508A1 (en) Conflict detection of specific intents in an intent-based network
US10932269B2 (en) Bandwidth adjustment of multiple concurrent bandwidth parts for a base station of a cellular network
KR2011008624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사운딩 시퀀스 할당 방법 및 그 제어 시스템
CN114244486B (zh) 动态配置信号资源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3292B (zh) 载波的分配方法、装置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