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2247A -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2247A
CN117212247A CN202311465291.7A CN202311465291A CN117212247A CN 117212247 A CN117212247 A CN 117212247A CN 202311465291 A CN202311465291 A CN 202311465291A CN 117212247 A CN117212247 A CN 117212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pipe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5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2247B (zh
Inventor
荣爱民
赵树梁
毛德亮
杨树龙
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ai Dongying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ai Dongying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ai Dongying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ai Dongying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52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2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2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2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2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2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属于机泵冷却领域,包括高温机泵主体,所述高温机泵主体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还包括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的内侧。通过设置降温机构,使得由一个环形的第一供水管实现同时对多个散热管进行供水,然后通过第二回流管和第一回流管实现水的回流循环利用,进而实现了对散热管提供的水为冷却后未经过散热的水,避免了现有的冷却装置采用连续的水冷散热,使得在水流动散热过程中持续的升温,导致后续对高温机泵主体的冷却效果不佳,影响高温机泵主体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泵冷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泵是利用永磁联轴器工作原理无接触的传递扭矩的新型泵,当原动机带动外磁钢转子时,通过磁场的作用驱动内磁钢转子同步旋转,而内磁钢转子和叶轮连成一体,从而达到无接触带动叶轮转动之目的。
机泵在运行中液体与泵体产生的流动摩擦,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如轴承的滚珠与内外圈、轴套与填料等部分会产生摩擦,因摩擦会产生热量,同时由于介质温度高传导给机泵,使泵体发热,冷却的目的是降低泵体、泵座、轴承箱、轴封处温度,防止这些部位因温升而变形、老化和损坏,高温磁力泵的散热结构设于泵体的内部,导致成本较大且装配难度较高,且在泵体损坏后只能随泵体报废,造成资源的浪费。
现有专利一:授权公告号为CN1157732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设备,能够根据高温泵的规格来尽可能多的安装导热座,从而提高对高温泵的冷却效果,同时能够适配于各种规格的高温泵,不仅提高了适用性,还降低了使用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一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其在冷却过程中,虽然使用了水冷,且可以对水进行循环的利用,但其在循环冷却中,水在对机泵进行流动冷却时,使得水的温度越来越高,导致后续的冷却效果不佳。
现有专利二:授权公告号为CN2104402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通过喷雾冷却的方式对机泵进行降温,并且采用风机加速雾滴的蒸发,起到了提高其冷却效率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二给出了解决方案,虽然可以持续的喷出未加热的水对机泵进行冷却,但其使用时,会将整个机泵进行包裹,导致其空气流动性较差,因此包裹箱内部的温度会随之升高,使其对机泵的散热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降温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导致降温效果不佳,并且无法对水进行循环利用,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为此,提出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包括高温机泵主体,所述高温机泵主体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还包括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的内侧,用于增加高温机泵主体外表面的散热速度;
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下方的中部,用于降低冷却回流冷却液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的流动槽,所述流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供水管,并且流动槽的内部且位于第一供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管,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回流管,并且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吹风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供风管,所述第一固定板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吹风管,所述散热壳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壳两端一侧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转动筒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筒位于散热壳的两侧,并且两个转动筒上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管采用软管,并且连接管的一端与转动筒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管与所述流动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的一端与散热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管为蛇形,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回流管的一端和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的第三回流管,所述第三回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球,所述散热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且位于散热球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散球,所述散热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风冷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筒底部的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板,并且散热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散热槽的顶部设置有导风机构,所述密封箱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槽顶部的密封壳,所述密封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共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壳与散热槽的顶部以及散热槽边缘的散热板组合成一个密封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球和发散球均为圆形,所述发散球位于散热球的底部,所述支撑杆为T形,所述第三回流管、散热球和散热筒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回流管的一端与第一回流管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箱靠近散热槽一侧的底部开设有互连槽,所述散热板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板等距分布,所述安装管的形状与散热槽的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均匀分布。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通过设置降温机构,使得由一个环形的第一供水管实现同时对多个散热管进行供水,然后通过第二回流管和第一回流管实现水的回流循环利用,进而实现了对散热管提供的水为冷却后未经过散热的水,避免了现有的冷却装置采用连续的水冷散热,使得在水流动散热过程中持续的升温,导致后续对高温机泵主体的冷却效果不佳,影响高温机泵主体散热效果。
(2)本方案通过设置吹风机构,使得通过供风管将风输送至流动槽的内部,进而便可以通过进入流动槽内部的风对第一供水管以及第二回流管进行吹风,使得可以增加对第一供水管以及第二回流管的内部水的冷却速度,同时流动槽内部的风由吹风管进入散热壳的内部,然后对散热壳内部的散热管以及高温机泵主体的表面进行风吹,使得大幅提升对高温机泵主体的冷却效果。
(3)本方案通过设置引导机构,使得通过连接管将散热壳内部的风输送至转动筒的内部,然后再由转动筒一侧的第一散热孔的内部排出,使得可以对两个散热壳之间的间隔区域进行散热,避免了散热壳无法全部对高温机泵主体进行包裹,导致存在无法完全散热的区域,进而便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排出的风进行散热,使得提升对高温机泵主体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4)本方案通过设置冷却机构,使得在第一回流管内部的水进行回流时,可以通过散热球内部的发散球对水进行发散,使得水四处溅射与散热球充分的接触,达到对水进行初步散热的效果,并且水沿着散热球向下流动时,会使得水与散热筒充分接触,进而便可以通过散热筒对水进行再次降温的效果。
(5)本方案通过设置风冷机构,使得可以通过吹风机向散热壳的内部吹风,使得增加水的流动速度,并且密封壳内部的风会通过安装管进入散热槽的内部,然后再由第二散热孔的内部排出,使得对散热槽内部流动的水进行吹到,达到增加水的流动性,使得水与散热板可以进行充分的换热,提高对水的冷却效率,使得后续水循环过程中,水对高温机泵主体的降温效果更佳。
(6)本方案通过设置导风机构,使得可以通过密封壳对散热槽内部的风进行引导,使得风可以对散热板进行吹动,进而可以增加散热板之间空气的流动性,使得散热板对水的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图1所示的高温机泵主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图3所示的第一固定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图2所示的散热壳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图5所示的散热壳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图1所示的散热槽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图7所示的散热筒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图7所示的散热槽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图9所示的散热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高温机泵主体;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螺纹杆;5、降温机构;51、流动槽;52、第一供水管;53、第一回流管;54、第二供水管;55、散热壳;56、散热管;57、第二回流管;58、吹风机构;581、供风管;582、吹风管;583、连接管;584、引导机构;5841、支撑盘;5842、转动筒;5843、第一散热孔;6、冷却机构;61、第三回流管;62、散热球;63、散热筒;64、支撑杆;65、发散球;66、风冷机构;661、密封箱;662、散热槽;663、散热板;664、安装管;665、第二散热孔;667、吹风机;666、导风机构;6661、密封壳;6662、安装板;6663、第三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包括高温机泵主体1,所述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
还包括降温机构5,所述降温机构5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用于增加高温机泵主体1外表面的散热速度;
冷却机构6,所述冷却机构6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下方的中部,用于降低冷却回流冷却液的温度。
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以及螺纹杆4的设计可以为冷却机构进行拆卸。
如图2-图6所示,所述降温机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部的流动槽51,所述流动槽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供水管52,并且流动槽5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供水管5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回流管53,所述第一固定板2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供水管54,所述第二供水管5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壳55,所述散热壳5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管56,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板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回流管57,并且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吹风机构58。
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环绕式对机泵进行散热方式,会导致水在流动散热过程中水温持续的增加,导致后续的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
通过设置降温机构5,当需要对高温机泵主体1进行散热时,通过向第一供水管52的内部提供冷却水,使得冷却水在第一供水管52的内部流动,在水流至第二供水管54的一侧时,会使得第一供水管52内部的冷却水流至第二供水管54的内部,然后再由第二供水管54流至散热管56的内部,使得冷却水可以对散热管56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水通过第二回流管57流至第一回流管53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回流管53对冷却水进行引导,完成后续的冷却水的冷却。
本申请通过设置降温机构5,实现对多个散热管56进行独立的供水,保证散热管56内部的水是散热后直接流入散热管56的内部,使得对高温机泵主体1的冷却效果更佳。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吹风机构58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底部的供风管581,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吹风管582,所述散热壳55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583,所述连接管58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机构584。
工作时,由于第一供水管52和第一回流管53安装在流动槽51的内部,导致空气的流动性不佳,影响其自身的散热性能。
本发明通过设置吹风机构58,使得当需要对第一供水管52和第一回流管53进行散热时,首先通过供风管581将外界的风输送至流动槽51的内部,使得风在流动槽51的内部流动时可以增加第一供水管52和第一回流管53的表面散热的速度,然后使得风通过吹风管582进入散热壳55的内部,进而便可以使得进入散热壳55内部的风对散热管56以及高温机泵主体1的外表面进行吹风,达到增加散热管56以及高温机泵主体1外表面空气流动的目的,最后使得风进入连接管583的内部。
本申请通过设置吹风机构58,通过向流动槽51和散热管56的内部吹风,增加流动槽51和散热壳55内部空气的流动性,使得流动的风可以对流动槽51内部的第一供水管52和第一回流管53进行散热,进而达到对管内水降温的效果,同时对散热壳55内部的散热管56以及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进行吹风,使得可以通过水冷和风冷进行相互结合,达到提升冷却效率的目的,使得降温效果更佳。
如图6所示,所述引导机构584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壳55两端一侧的支撑盘5841,所述支撑盘584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5842,所述转动筒584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5843,所述转动筒584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筒5842位于散热壳55的两侧,并且两个转动筒5842上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管583采用软管,并且连接管583的一端与转动筒5842相互连通。
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导机构584,使得可以将连接管583排出的风引导进入转动筒5842的内部,使得再由转动筒5842上第一散热孔5843的内部排出,进而便可以通过对转动筒5842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第一散热孔5843内部排出的风可以对两个散热壳55之间存在的间隔进行吹风冷却。
本申请通过设置引导机构584,通过反复的对风进行引导,使得对风进行多次的利用,最后可以使得风对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进行吹风,使得可以提升对风的利用率,同时增加了对高温机泵主体1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1-图6所示,所述吹风管582与所述流动槽5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54的一端与散热管56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管56为蛇形,所述第二回流管5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回流管53的一端和散热管56的一端固定连接。
散热管56在使用时,是与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接触,同时散热管56为蛇形,其弯折处存在一定的间隔,使得可以保证在吹风管582内部的风进入散热壳55的内部时,可以通过吹风管582吹风的风对散热管56以及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进行吹风散热,并且吹风管582位于散热壳55内部的一端可以安装用于风的发散结构,其发散结构可以为发散壳和发散孔,通过发散壳以及多个发散孔,可以使得风均匀由多处对散热管56和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进行散热。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底部的第三回流管61,所述第三回流管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球62,所述散热球6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筒63,所述散热筒6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4,所述支撑杆64的一端且位于散热球6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散球65,所述散热筒6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风冷机构66。
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圆柱形的水柱在回流时,由于水的聚集以及流动性不佳,导致冷却水在后续的冷却中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通过设置冷却机构6,使得在水由第一回流管53进入第三回流管61的内部,然后再由第三回流管61进入散热球62的内部,在散热球62的内部向下流动时,会使得流动的水柱与发散球65发生碰撞,进而可以使得发散球65将水柱进行四处散热,然后使得水与散热球62接触,然后沿散热球62的内部向下流动至散热筒63的内壁上,最后持续的向下流动。
本申请通过设置冷却机构6,使得可以对回流的水进行发散,进而可以使得水四处飞溅至发散球65的内部上,进而可以通过发散球65完成水的初步散热,同时四处飞溅的水可以增加水的散热面积,使得可以提升对水的散热效率。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风冷机构66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筒63底部的密封箱661,所述密封箱6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槽662,所述散热槽662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板663,并且散热槽66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管664,所述安装管66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665,所述散热槽662的顶部设置有导风机构666,所述密封箱66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机667。
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在流动散热过程中流动性不佳,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通过设置风冷机构66,使得当需要对散热槽662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吹风机667运行,吹风机667运行会使得吹风机667向密封箱661的内部吹风,然后使得进入密封箱661内部的风吹密封箱661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吹动,使得水的流动性增加,然后使得风向上飘浮进入安装管664的内部,然后再由安装管664上的第二散热孔665排出,使得排出的风对散热槽662内部流动的水进行吹动,使得水进行上下翻滚,达到增加水流动性的作用。
本申请通过设置风冷机构66,使得可以通过在散热槽662和密封箱661的底部进行吹风,使得可以增加水的流动性,进而使得水与密封箱661的内部以及散热槽662的内部充分的接触,使得可以提升水与密封箱661和散热槽662的换热效率,达到提升水散热的效果。
如图3、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导风机构666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槽662顶部的密封壳6661,所述密封壳66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662,所述散热板66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散热孔6663,所述第三散热孔6663共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6663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板6662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壳6661与散热槽662的顶部以及散热槽662边缘的散热板663组合成一个密封腔。
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对散热槽662内部水的散热效果较好,需要设置多个散热板663进行增加散热面积,但散热板663的数量较多使得多个散热板663之间的间隔较小,较小的间隔会导致空气的流通性不佳,影响其散热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壳6661,使得散热槽662内部的散热风向上流动后进入密封壳6661的内部,由于密封壳6661的内部是一个密封腔,使得风必须向下流动才能排出,进而可以在风向下流动时穿过两个散热板663之间,使得可以增加两个散热板663之间空气的流动性。
本申请通过设置密封壳6661,使得可以对风进行引导,使得风由多个散热板663之间穿过,进而可以增加散热板663之间空气的流动性,达到增强散热板663散热功能的效果。
如图7-图10所示,所述散热球62和发散球65均为圆形,所述发散球65位于散热球62的底部,所述支撑杆64为T形,所述第三回流管61、散热球62和散热筒63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回流管61的一端与第一回流管53相互连通。
如图7-图10所示,所述安装管664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箱66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箱661靠近散热槽662一侧的底部开设有互连槽,所述散热板663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板663等距分布,所述安装管664的形状与散热槽662的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665均匀分布。
供风管581的一端与密封箱661连接,使得密封箱661内部的部分风进入供风管581的内部。
第一供水管52通过抽水泵与散热槽662进行连接,使得可以对散热槽662内部的水进行抽取。
本申请风的流动路径依次为:由吹风机667到密封箱661,密封箱661内部的风分为两个路径流动;
一个为:密封箱661到安装管664,再到散热槽662,再到密封壳6661,再到多个散热板663之间,然后排出外接;
另一个为:密封箱661到供风管581,再到流动槽51,再到吹风管582,再到散热壳55,再到连接管583,再到转动筒5842,最后由第一散热孔5843的内部排出;
本申请水的流动路径依次为:散热槽662到第一供水管52,再到第二供水管54,再到散热管56,再到第二回流管57,再到第一回流管53,再到第三回流管61,再到散热球62,再到散热筒63,再到密封箱661,最后再流回散热槽662的内部。
为了保证风和水的正常流动,其管道与管道或者管道与槽之间需要进行相互连通,可以通过软管或者其他管道保证其相互连通,进而达到保证风和水的正常流动的目的。
使用方法:在使用时,首先由控制开关控制抽水泵和吹风机667运行,抽水泵运行时,使得抽水泵抽取散热槽662内部的水,并且将水输送至第一供水管52的内部,水再由第一供水管52流至第二供水管54的内部,然后由第二供水管54的一端流至散热管56的内部,使得水在散热管56的内部流动时,可以对高温机泵主体1进行散热,散热后会使得水通过第二回流管57进入第一回流管53的内部,再由第一回流管53的内部流入第三回流管61的内部,第三回流管61内部的水在进入散热球62的内部后,会使得散热球62内部的发散球65对水柱进行发散,使得水溅射至散热球62的内壁上,然后由散热球62的内壁流至散热筒63的内壁,再由散热筒63流至密封箱661的内部,通过密封箱661的内部流至散热槽662的内部,经过散热板663进行散热,最后再由抽水泵对水进行抽取,完成下一轮的循环冷却;
吹风机667运行时,会使得吹风机667向密封箱661的内部吹风,使得风对密封箱661内部的水吹动后进入安装管664的内部,然后再由安装管664顶部的第二散热孔665的内部流出,使得由第二散热孔665内部流出的风对散热槽662内部的水进行吹动,使得增加水的流动性,同时散热槽662内部的风流至密封壳6661的内部,在密封壳6661和散热板663的限制下,使得风只能由多个散热板663之间向下流动,进而可以增加散热板663之间空气的流动性,同时密封箱661内部一部分风会进入供风管581的内部,使得通过供风管581将风输送至流动槽51的内部,使得可以对流动槽51内部的第一供水管52和第一回流管53进行吹风散热,然后再由流动槽51的内部流入吹风管582的内部,使得经过吹风管582进入散热壳55的内部,使得进入散热壳55内部的风对散热管56和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进行散热,最后风通过连接管583流入转动筒5842的内部,使得由转动筒5842上的第一散热孔5843的内部流出,进而便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5843内部排出的风对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进行最后的吹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包括高温机泵主体(1),所述高温机泵主体(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降温机构(5),所述降温机构(5)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用于增加高温机泵主体(1)外表面的散热速度;
冷却机构(6),所述冷却机构(6)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下方的中部,用于降低冷却回流冷却液的温度;
所述降温机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部的流动槽(51),所述流动槽(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供水管(52),并且流动槽(5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供水管(5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回流管(53),所述第一固定板(2)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供水管(54),所述第二供水管(5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壳(55),所述散热壳(5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管(56),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板(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回流管(57),并且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吹风机构(58);
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底部的第三回流管(61),所述第三回流管(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球(62),所述散热球(6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筒(63),所述散热筒(6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4),所述支撑杆(64)的一端且位于散热球(6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散球(65),所述散热筒(6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风冷机构(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58)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底部的供风管(581),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吹风管(582),所述散热壳(55)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583),所述连接管(58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机构(5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584)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壳(55)两端一侧的支撑盘(5841),所述支撑盘(584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5842),所述转动筒(584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5843),所述转动筒(584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筒(5842)位于散热壳(55)的两侧,并且两个转动筒(5842)上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管(583)采用软管,并且连接管(583)的一端与转动筒(5842)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582)与所述流动槽(5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54)的一端与散热管(56)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管(56)为蛇形,所述第二回流管(5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回流管(53)的一端和散热管(56)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66)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筒(63)底部的密封箱(661),所述密封箱(6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槽(662),所述散热槽(662)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板(663),并且散热槽(66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管(664),所述安装管(66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665),所述散热槽(662)的顶部设置有导风机构(666),所述密封箱(66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机(66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666)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槽(662)顶部的密封壳(6661),所述密封壳(66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662),所述散热板(66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散热孔(6663),所述第三散热孔(6663)共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6663)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板(6662)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壳(6661)与散热槽(662)的顶部以及散热槽(662)边缘的散热板(663)组合成一个密封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球(62)和发散球(65)均为圆形,所述发散球(65)位于散热球(62)的底部,所述支撑杆(64)为T形,所述第三回流管(61)、散热球(62)和散热筒(63)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回流管(61)的一端与第一回流管(53)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664)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箱(66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箱(661)靠近散热槽(662)一侧的底部开设有互连槽,所述散热板(663)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板(663)等距分布,所述安装管(664)的形状与散热槽(662)的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665)均匀分布。
CN202311465291.7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Active CN117212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5291.7A CN117212247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5291.7A CN117212247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2247A true CN117212247A (zh) 2023-12-12
CN117212247B CN117212247B (zh) 2024-01-05

Family

ID=8904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5291.7A Active CN117212247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22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5229A (zh) * 2024-01-31 2024-03-12 法乔拉蒂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集液加热中开泵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6376A1 (de) * 2003-08-06 2005-03-10 Bosch Gmbh Robert Baugruppenträger für Motorkühlgebläse
CN102080659A (zh) * 2010-12-29 2011-06-01 荆锁祥 节段对置双蜗壳矿用耐磨多级泵
CN209991567U (zh) * 2019-04-22 2020-01-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空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6376A1 (de) * 2003-08-06 2005-03-10 Bosch Gmbh Robert Baugruppenträger für Motorkühlgebläse
CN102080659A (zh) * 2010-12-29 2011-06-01 荆锁祥 节段对置双蜗壳矿用耐磨多级泵
CN209991567U (zh) * 2019-04-22 2020-01-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5229A (zh) * 2024-01-31 2024-03-12 法乔拉蒂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集液加热中开泵
CN117685229B (zh) * 2024-01-31 2024-04-05 法乔拉蒂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集液加热中开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2247B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12247B (zh) 一种高温机泵冷却装置
CN21873359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机壳
CN202167929U (zh) 传导散热的节能电机
CN207830179U (zh) 一种耐高温的新型风机
CN102223010A (zh) 传导散热的节能电机
CN114465432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转子驱动电机
CN106500202A (zh) 一种室外机的散热装置
CN215109687U (zh) 一种可以节水冷却的耐高温风机离心风机
CN108952936A (zh) 一种利用行进过程产风的汽车散热器
CN206439901U (zh) 一种节能型室内供暖装置
CN207554382U (zh) 一种插入式高温风机隔热降温机构
CN221322740U (zh) 一种用于地热供暖系统的水泵组件
CN214501821U (zh) 一种板式水冷套装置
CN215890514U (zh) 耐高温的工业风机
CN219141554U (zh) 一种节能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15265859U (zh) 一种变压器降温装置
CN205446092U (zh) 一种冷却塔水动风机结构
CN219611502U (zh) 一种带有冷却机构的高速电机
CN219888271U (zh) 一种带水冷的罗茨风机
CN210321386U (zh) 一种高效率铝合金散热器
CN115833482B (zh) 一种工业空调外机的单相异步电机分流散热器
CN220541259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车间散热装置
CN220303596U (zh) 一种uvled固化灯的散热机构
CN220441138U (zh) 一种供热系统用补水泵变频柜
CN215121722U (zh) 一种云数据服务器数据机房供电温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