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1277A -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11277A CN117211277A CN202311242831.5A CN202311242831A CN117211277A CN 117211277 A CN117211277 A CN 117211277A CN 202311242831 A CN202311242831 A CN 202311242831A CN 117211277 A CN117211277 A CN 1172112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drilling
- hole
- construction
- pile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278 benton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0 benton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SVPXDRXYRYOSEX-UHFFFAOYSA-N bentoquatam Chemical compound O.O=[Si]=O.O=[Al]O[Al]=O SVPXDRXYRYOSE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15 p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4 thixotrop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护筒制作埋设,钻机钻孔,一次清孔,钢筋笼预制,钢筋笼吊装,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桩浇筑,成桩养护,护筒拔除与质量检验;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非常适用于软土地基施工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软土地基含有大量水分、空隙多,具有凝固性差、不稳定等特点,施工中遇到这种地基对施工进度及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地基承受负荷超过其极限值,就会对局部地面产生破坏力,严重的会引起地面下降。
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如果不对软土地基采用一定处理技术,势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损害作用。软土地基具有触变性,日常施工状态下处于固体状态,一旦荷载超过负荷时,会由固态变成液态;此外,软土地基受力不均匀,在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缝;随着施工进度的有序推进,地基承受的重量逐渐加大,当超过最大限值时,会出现地面下降的现象,负荷越大下沉速度越快,而且下沉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长达数十年。
软土地基具有渗透性,主要与组成物质有关,如大量水滞留在地基,水引起泥土溶化成泥浆,泥浆导致软土地基水中排出更加困难,加大了施工难度,如果在施工中不进行合适的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用钻孔机成孔或用钢管成孔,后者是先用打桩机将带有活瓣桩尖的钢管沉入土层,使管壁四周的土壤挤实,然后在钢管内灌入混凝土后,马上把钢管拔出,使灌入的混凝土形成一根混凝土桩。当天然地基上部的软弱土层较厚,浅基础沉降量过大或地基稳定性不能满足建筑要求时,常常采用桩基础,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坚硬土层或岩石,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然而,在软土地基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塌孔现象非常普遍,成桩时混凝土用量增加, 充盈系数增大,作为支护桩采用隔桩跳打时, 已经施工完成的两根桩占用中间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位置, 施工困难或无法施工,作为两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之间止水的高压旋喷桩同样无法施工。 因此,对软土地基来说现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难以适用,我们提出了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图纸会检: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纸作为施工依据列入工程档案;
施工指导: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后,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培训;
B.场地准备,对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
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处理,通水、通电、通讯、平路,迁移场地内妨碍施工的高架线路、地下管线,挖除地下构筑物;
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在开工前留出充裕的时间准备就绪;
检查进场的水泥、砂、石、钢筋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复验合格后入场使用,确保施工安全和桩基的承载力;
C.设备准备,成孔机械、吊装设备进场后进行自检,查看机械设备维保记录确保各部件运转完好,经有关检查机构鉴定合格发给铭牌方可使用,表明主要技术性能和数据,铭牌镶在机械设备比较显眼的地方,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D.资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记录验收表格,并安排好相关记录人员;
步骤二:测量放样,确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位置;
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现场布置控制网并复核,依据桩基中心轴线坐标值,用坐标法或极坐标法放样桩基中心线、桩基中心点并打入标桩,中心线的放样误差控制在2cm范围内,在距桩中心约2m安全的地带设置十字形控制桩,便于校核,桩上标明桩号;
步骤三:护筒制作埋设;
A.护筒制作,护筒用5~8毫米的钢板制作,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B.护筒埋设,专用钻斗配合人工挖除所要埋设护筒的土层,将护筒放入其中,护筒埋设完成后高出地面,护筒外侧回填黏土至地面并分层夯实,护筒埋设好后,测量护筒顶高并记录,以便测量孔深,埋设应准确、水平、垂直、稳固;
C.尺寸要求,护筒在埋设过程中,要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护筒的垂直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300~400mm,壁厚10mm,护筒顶端露出地面0.5m,埋设深度在粘性土层中不小于1.0~1.5m;
步骤四:钻机钻孔;
A.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要求场地处理平整坚,采用十字交叉法对中孔位,在对完孔位后,操作手启动定位系统,予以定位记忆,对中孔位后,调整桅杆及钻杆的角度,施工过程中,钻机不得移位,钻臂也不得随意改变角度;
B.筒内造浆,向护筒内注水,用冲击锤小冲程反复冲击形成自造泥浆,添加黄土或膨润土造浆,待护筒内泥浆保持一定浓度后开钻;
C.钻进成孔,根据试桩的情况和设计要求,确认钻头直径,低压、低速钻进,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合理控制钻速、钻压、钻进速度要求的钻进参数,粘土层使用Ⅱ档70转/分,适当减小钻压,加快钻进速度,指砂层土使用Ⅰ档40转/分,适当增加钻压,减慢钻进速度,钻孔直至设计标高;
步骤五:一次清孔;
一次清孔在成孔之后吊装钢筋笼之前进行,旋挖机放慢钻速,利用双底捞渣钻头将悬浮沉渣全部带出,将钻头提至距孔底0.2m~0.3m处空转,然后将残余孔底的钻渣吸出,清除成孔时产生的沉渣;
步骤六:钢筋笼预制;
预先将主筋下料、对焊连接成图纸所需长度,然后吊放于主筋储料架上,将主筋抖落分布于分料盘的圆周上,同时穿入固定盘和移动盘环形模板的导管内,并在移动盘的导管内用螺栓夹紧,在钢筋笼的头部,固定盘和移动盘同步旋转运动,将盘筋并排连续绕几圈,然后与主筋焊接牢固,固定盘和移动盘同步旋转运动,移动盘同时向前移动,盘筋自动缠绕在主筋上,同时进行焊接,从而形成钢筋笼产品,在钢筋笼的尾部,两盘继续旋转,暂停焊接,将盘筋并排绕几圈;然后将盘筋端头焊接在主筋上固定,完成焊接,切断绕筋,移动盘前移,钢筋笼与固定盘分离;松开主筋与移动盘模板导管的螺栓;移动盘前移,钢筋笼与移动盘分离;
步骤七:钢筋笼吊装;
将钻机移位,根据钢筋笼长度设计吊点位置,通过吊机对筋笼进行吊放,吊放时吊直、扶稳,对准孔位后,缓慢下沉,下放到位后,以护筒周边土面为基准面,复核钢筋笼顶端到达设计标高,随后立即固定;
步骤八:安装导管;
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组装成型,组装时接头密合不漏水,导管底端下至孔底标高上500mm左右,组装完成的导管采用吊车吊装入孔,并通过孔口卡箍固定;
步骤九:二次清孔;
通过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过程中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除在安放钢筋笼及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施工中勤摆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
步骤十:灌注桩浇筑;
通过导管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时将导管装置在浇筑部位,顶部有贮料漏斗,并用起重设备吊住升降,浇筑时导管底部接近地基面,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排出孔内,浇筑过程中,导管内充满混凝土,保持导管底口始终埋在已浇的混凝土内,均衡地浇筑混凝土的同时缓缓提升导管,直至结束;
步骤十一:成桩养护;
灌注完桩体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养护以保证灌注桩的质量,养护时间为14天,使用适当的覆盖材料或者喷洒液体,保持灌注桩的湿润,减少水分流失,避免出现开裂、掉皮等问题,保障灌注桩的使用效果;
步骤十二:护筒拔除;
采用振动法拔出护筒,采用步履式振动沉管灌注桩机配置DZ90KS型振动锤,将振动锤与钢套管通过振动锤辅助装置连接牢固,开动振动锤将护筒拔出;
步骤十三:质量检验;
A.内部结构检验,利用超声波检验,对灌注桩内部存在的孔洞、输送、跑浆等缺陷进行检测;
B.桩身承载试验,在正式打桩前先打试验桩,试验桩不少于三个,试验时将桩的顶部凿平,抹一层同砼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上部夹在通过压力仪读数完成,由第三方试验单位负责检验。
优选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中,步骤三为校正护筒及桩孔中心,在挖护筒之前采用十字交叉法在护筒以外较稳定的部位设四个定位桩,以便在挖埋护筒及钻孔过程随时校正桩位,埋设前通过定位桩拉线放样,把钻孔中心位置标于坑底,护筒入坑后用十字架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移动护筒使其圆心与坑底钻孔中心位置重合,用水平尺校正,使其直立,护筒就位后,其外侧开挖缝分层回填捣密。
优选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中,步骤四开钻前复核孔口护筒顶标高,钻进开始时注意钻进速度,并调整不同地层的钻速,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可采取提高泥浆的相对密度,掺入锯末、增黏剂提高泥浆黏度维持孔壁稳定。
优选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中,步骤四钻进顺序采取跳钻方式,避免串孔及钻进振动对新浇筑桩身混凝土的影响。
优选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中,步骤五与步骤九清孔完毕后均由专人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备用泥浆测试工具,孔内泥浆各项指标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时,重新进行清孔直至合格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施工准备充分全面,有利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本方法增加护筒结构强度防止变形,护筒埋设准确、水平、垂直、稳固,有利于后续钻孔进行;
本方法钻进成孔时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合理控制参数,能够避免钻孔故障,提高钻孔效率,钻进顺序采取跳钻方式,避免串孔及钻进振动对新浇筑桩身混凝土的影响;
本方法对钢筋笼进行预制后吊装,提高施工效率,利用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型效率,通过成桩养护减少水分流失,保障灌注桩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非常适用于软土地基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钻桩顺序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图纸会检: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纸作为施工依据列入工程档案;
施工指导: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后,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培训;
B.场地准备,对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
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处理,通水、通电、通讯、平路,迁移场地内妨碍施工的高架线路、地下管线,挖除地下构筑物;
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在开工前留出充裕的时间准备就绪;
检查进场的水泥、砂、石、钢筋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复验合格后入场使用,确保施工安全和桩基的承载力;
C.设备准备,成孔机械、吊装设备进场后进行自检,查看机械设备维保记录确保各部件运转完好,经有关检查机构鉴定合格发给铭牌方可使用,表明主要技术性能和数据,铭牌镶在机械设备比较显眼的地方,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D.资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记录验收表格,并安排好相关记录人员;
步骤二:测量放样,确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位置;
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现场布置控制网并复核,依据桩基中心轴线坐标值,用坐标法或极坐标法放样桩基中心线、桩基中心点并打入标桩,中心线的放样误差控制在2cm范围内,在距桩中心约2m安全的地带设置十字形控制桩,便于校核,桩上标明桩号;
步骤三:护筒制作埋设;
A.护筒制作,护筒用5~8毫米的钢板制作,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B.护筒埋设,专用钻斗配合人工挖除所要埋设护筒的土层,将护筒放入其中,护筒埋设完成后高出地面,护筒外侧回填黏土至地面并分层夯实,护筒埋设好后,测量护筒顶高并记录,以便测量孔深,埋设应准确、水平、垂直、稳固;
C.尺寸要求,护筒在埋设过程中,要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护筒的垂直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300~400mm,壁厚10mm,护筒顶端露出地面0.5m,埋设深度在粘性土层中不小于1.0~1.5m;
步骤四:钻机钻孔;
A.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要求场地处理平整坚,采用十字交叉法对中孔位,在对完孔位后,操作手启动定位系统,予以定位记忆,对中孔位后,调整桅杆及钻杆的角度,施工过程中,钻机不得移位,钻臂也不得随意改变角度;
B.筒内造浆,向护筒内注水,用冲击锤小冲程反复冲击形成自造泥浆,添加黄土或膨润土造浆,待护筒内泥浆保持一定浓度后开钻;
C.钻进成孔,根据试桩的情况和设计要求,确认钻头直径,低压、低速钻进,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合理控制钻速、钻压、钻进速度要求的钻进参数,粘土层使用Ⅱ档70转/分,适当减小钻压,加快钻进速度,指砂层土使用Ⅰ档40转/分,适当增加钻压,减慢钻进速度,钻孔直至设计标高;
步骤五:一次清孔;
一次清孔在成孔之后吊装钢筋笼之前进行,旋挖机放慢钻速,利用双底捞渣钻头将悬浮沉渣全部带出,将钻头提至距孔底0.2m~0.3m处空转,然后将残余孔底的钻渣吸出,清除成孔时产生的沉渣;
步骤六:钢筋笼预制;
预先将主筋下料、对焊连接成图纸所需长度,然后吊放于主筋储料架上,将主筋抖落分布于分料盘的圆周上,同时穿入固定盘和移动盘环形模板的导管内,并在移动盘的导管内用螺栓夹紧,在钢筋笼的头部,固定盘和移动盘同步旋转运动,将盘筋并排连续绕几圈,然后与主筋焊接牢固,固定盘和移动盘同步旋转运动,移动盘同时向前移动,盘筋自动缠绕在主筋上,同时进行焊接,从而形成钢筋笼产品,在钢筋笼的尾部,两盘继续旋转,暂停焊接,将盘筋并排绕几圈;然后将盘筋端头焊接在主筋上固定,完成焊接,切断绕筋,移动盘前移,钢筋笼与固定盘分离;松开主筋与移动盘模板导管的螺栓;移动盘前移,钢筋笼与移动盘分离;
步骤七:钢筋笼吊装;
将钻机移位,根据钢筋笼长度设计吊点位置,通过吊机对筋笼进行吊放,吊放时吊直、扶稳,对准孔位后,缓慢下沉,下放到位后,以护筒周边土面为基准面,复核钢筋笼顶端到达设计标高,随后立即固定;
步骤八:安装导管;
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组装成型,组装时接头密合不漏水,导管底端下至孔底标高上500mm左右,组装完成的导管采用吊车吊装入孔,并通过孔口卡箍固定;
步骤九:二次清孔;
通过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过程中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除在安放钢筋笼及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施工中勤摆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
步骤十:灌注桩浇筑;
通过导管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时将导管装置在浇筑部位,顶部有贮料漏斗,并用起重设备吊住升降,浇筑时导管底部接近地基面,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排出孔内,浇筑过程中,导管内充满混凝土,保持导管底口始终埋在已浇的混凝土内,均衡地浇筑混凝土的同时缓缓提升导管,直至结束;
步骤十一:成桩养护;
灌注完桩体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养护以保证灌注桩的质量,养护时间为14天,使用适当的覆盖材料或者喷洒液体,保持灌注桩的湿润,减少水分流失,避免出现开裂、掉皮等问题,保障灌注桩的使用效果;
步骤十二:护筒拔除;
采用振动法拔出护筒,采用步履式振动沉管灌注桩机配置DZ90KS型振动锤,将振动锤与钢套管通过振动锤辅助装置连接牢固,开动振动锤将护筒拔出;
步骤十三:质量检验;
A.内部结构检验,利用超声波检验,对灌注桩内部存在的孔洞、输送、跑浆等缺陷进行检测;
B.桩身承载试验,在正式打桩前先打试验桩,试验桩不少于三个,试验时将桩的顶部凿平,抹一层同砼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上部夹在通过压力仪读数完成,由第三方试验单位负责检验。
步骤三为校正护筒及桩孔中心,在挖护筒之前采用十字交叉法在护筒以外较稳定的部位设四个定位桩,以便在挖埋护筒及钻孔过程随时校正桩位,埋设前通过定位桩拉线放样,把钻孔中心位置标于坑底,护筒入坑后用十字架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移动护筒使其圆心与坑底钻孔中心位置重合,用水平尺校正,使其直立,护筒就位后,其外侧开挖缝分层回填捣密。
步骤四开钻前复核孔口护筒顶标高,钻进开始时注意钻进速度,并调整不同地层的钻速,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可采取提高泥浆的相对密度,掺入锯末、增黏剂提高泥浆黏度维持孔壁稳定。
步骤四钻进顺序采取跳钻方式,避免串孔及钻进振动对新浇筑桩身混凝土的影响,以某承台为例,如每个承台只设置一台钻机,钻桩顺序依次为:①→⑤→③→⑦→②→⑥→④→⑧。
步骤五与步骤九清孔完毕后均由专人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备用泥浆测试工具,孔内泥浆各项指标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时,重新进行清孔直至合格为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图纸会检: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纸作为施工依据列入工程档案;
施工指导: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后,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培训;
B.场地准备,对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
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处理,通水、通电、通讯、平路,迁移场地内妨碍施工的高架线路、地下管线,挖除地下构筑物;
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在开工前留出充裕的时间准备就绪;
检查进场的水泥、砂、石、钢筋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复验合格后入场使用,确保施工安全和桩基的承载力;
C.设备准备,成孔机械、吊装设备进场后进行自检,查看机械设备维保记录确保各部件运转完好,经有关检查机构鉴定合格发给铭牌方可使用,表明主要技术性能和数据,铭牌镶在机械设备比较显眼的地方,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D.资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记录验收表格,并安排好相关记录人员;
步骤二:测量放样,确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位置;
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现场布置控制网并复核,依据桩基中心轴线坐标值,用坐标法或极坐标法放样桩基中心线、桩基中心点并打入标桩,中心线的放样误差控制在2cm范围内,在距桩中心约2m安全的地带设置十字形控制桩,便于校核,桩上标明桩号;
步骤三:护筒制作埋设;
A.护筒制作,护筒用5~8毫米的钢板制作,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B.护筒埋设,专用钻斗配合人工挖除所要埋设护筒的土层,将护筒放入其中,护筒埋设完成后高出地面,护筒外侧回填黏土至地面并分层夯实,护筒埋设好后,测量护筒顶高并记录,以便测量孔深,埋设应准确、水平、垂直、稳固;
C.尺寸要求,护筒在埋设过程中,要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护筒的垂直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300~400mm,壁厚10mm,护筒顶端露出地面0.5m,埋设深度在粘性土层中不小于1.0~1.5m;
步骤四:钻机钻孔;
A.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要求场地处理平整坚,采用十字交叉法对中孔位,在对完孔位后,操作手启动定位系统,予以定位记忆,对中孔位后,调整桅杆及钻杆的角度,施工过程中,钻机不得移位,钻臂也不得随意改变角度;
B.筒内造浆,向护筒内注水,用冲击锤小冲程反复冲击形成自造泥浆,添加黄土或膨润土造浆,待护筒内泥浆保持一定浓度后开钻;
C.钻进成孔,根据试桩的情况和设计要求,确认钻头直径,低压、低速钻进,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合理控制钻速、钻压、钻进速度要求的钻进参数,粘土层使用Ⅱ档70转/分,适当减小钻压,加快钻进速度,指砂层土使用Ⅰ档40转/分,适当增加钻压,减慢钻进速度,钻孔直至设计标高;
步骤五:一次清孔;
一次清孔在成孔之后吊装钢筋笼之前进行,旋挖机放慢钻速,利用双底捞渣钻头将悬浮沉渣全部带出,将钻头提至距孔底0.2m~0.3m处空转,然后将残余孔底的钻渣吸出,清除成孔时产生的沉渣;
步骤六:钢筋笼预制;
预先将主筋下料、对焊连接成图纸所需长度,然后吊放于主筋储料架上,将主筋抖落分布于分料盘的圆周上,同时穿入固定盘和移动盘环形模板的导管内,并在移动盘的导管内用螺栓夹紧,在钢筋笼的头部,固定盘和移动盘同步旋转运动,将盘筋并排连续绕几圈,然后与主筋焊接牢固,固定盘和移动盘同步旋转运动,移动盘同时向前移动,盘筋自动缠绕在主筋上,同时进行焊接,从而形成钢筋笼产品,在钢筋笼的尾部,两盘继续旋转,暂停焊接,将盘筋并排绕几圈;然后将盘筋端头焊接在主筋上固定,完成焊接,切断绕筋,移动盘前移,钢筋笼与固定盘分离;松开主筋与移动盘模板导管的螺栓;移动盘前移,钢筋笼与移动盘分离;
步骤七:钢筋笼吊装;
将钻机移位,根据钢筋笼长度设计吊点位置,通过吊机对筋笼进行吊放,吊放时吊直、扶稳,对准孔位后,缓慢下沉,下放到位后,以护筒周边土面为基准面,复核钢筋笼顶端到达设计标高,随后立即固定;
步骤八:安装导管;
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组装成型,组装时接头密合不漏水,导管底端下至孔底标高上500mm左右,组装完成的导管采用吊车吊装入孔,并通过孔口卡箍固定;
步骤九:二次清孔;
通过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过程中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除在安放钢筋笼及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施工中勤摆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
步骤十:灌注桩浇筑;
通过导管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时将导管装置在浇筑部位,顶部有贮料漏斗,并用起重设备吊住升降,浇筑时导管底部接近地基面,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排出孔内,浇筑过程中,导管内充满混凝土,保持导管底口始终埋在已浇的混凝土内,均衡地浇筑混凝土的同时缓缓提升导管,直至结束;
步骤十一:成桩养护;
灌注完桩体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养护以保证灌注桩的质量,养护时间为14天,使用适当的覆盖材料或者喷洒液体,保持灌注桩的湿润,减少水分流失,避免出现开裂、掉皮等问题,保障灌注桩的使用效果;
步骤十二:护筒拔除;
采用振动法拔出护筒,采用步履式振动沉管灌注桩机配置DZ90KS型振动锤,将振动锤与钢套管通过振动锤辅助装置连接牢固,开动振动锤将护筒拔出;
步骤十三:质量检验;
A.内部结构检验,利用超声波检验,对灌注桩内部存在的孔洞、输送、跑浆等缺陷进行检测;
B.桩身承载试验,在正式打桩前先打试验桩,试验桩不少于三个,试验时将桩的顶部凿平,抹一层同砼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上部夹在通过压力仪读数完成,由第三方试验单位负责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为校正护筒及桩孔中心,在挖护筒之前采用十字交叉法在护筒以外较稳定的部位设四个定位桩,以便在挖埋护筒及钻孔过程随时校正桩位,埋设前通过定位桩拉线放样,把钻孔中心位置标于坑底,护筒入坑后用十字架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移动护筒使其圆心与坑底钻孔中心位置重合,用水平尺校正,使其直立,护筒就位后,其外侧开挖缝分层回填捣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开钻前复核孔口护筒顶标高,钻进开始时注意钻进速度,并调整不同地层的钻速,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可采取提高泥浆的相对密度,掺入锯末、增黏剂提高泥浆黏度维持孔壁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钻进顺序采取跳钻方式,避免串孔及钻进振动对新浇筑桩身混凝土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与步骤九清孔完毕后均由专人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备用泥浆测试工具,孔内泥浆各项指标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时,重新进行清孔直至合格为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42831.5A CN117211277A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42831.5A CN117211277A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11277A true CN117211277A (zh) | 2023-12-12 |
Family
ID=8903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42831.5A Pending CN117211277A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1127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43045A (zh) * | 2024-05-23 | 2024-06-25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发酵地缸埋设精度检测校正方法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11242831.5A patent/CN11721127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43045A (zh) * | 2024-05-23 | 2024-06-25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发酵地缸埋设精度检测校正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45498A (zh) | 复杂地质岩溶孔桩基础施工工艺 | |
CN203846485U (zh) | 长桩冲击钻成孔施工装置 | |
CN105887813A (zh) | 全套管全回转与旋挖钻在岩溶地区大直径超长桩施工方法 | |
CN108797587A (zh) | 一种静压桩的新型沉桩施工工艺 | |
CN106284313A (zh) | 基于循环泥浆护壁的长螺旋挤压入岩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07524142A (zh) | 一种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05275381A (zh) | 富水卵石地层中冲击钻成孔施工方法 | |
CN106988302A (zh) | 一种大倾角坚硬岩层旋挖桩施工工法 | |
CN112663600A (zh) | 一种富水砂质地层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10629747A (zh) | 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全套管全回转施工工艺 | |
CN106836206A (zh) | 护筒旋挖成桩施工方法 | |
CN107724383A (zh) | 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15369860A (zh) | 一种临近地铁超长隔离桩施工方法 | |
CN110593255A (zh) | 一种适用于砂卵石土层的全套管咬合桩施工方法 | |
CN107246007A (zh) | 一种cfg桩的施工方法 | |
CN206721870U (zh) | 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用钢筋笼 | |
CN117211277A (zh) | 一种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10206071B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加固方法与装置 | |
CN114687345A (zh) | 基坑围护墙外侧地表沉降或地下管变形的修复方法 | |
CN111749247A (zh) | 管道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 |
CN214368163U (zh) | 夯管施工设备 | |
CN206477240U (zh) | 一种用于深水裸岩河床的栈桥桩基 | |
CN209816867U (zh) |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周边基坑的支护结构 | |
CN114718053A (zh) | 逆作法基坑钢立柱的安装定位方法及安装结构 | |
CN114016495A (zh) | 用于填海区软弱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系统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