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4283A -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4283A
CN117204283A CN202311143549.1A CN202311143549A CN117204283A CN 117204283 A CN117204283 A CN 117204283A CN 202311143549 A CN202311143549 A CN 202311143549A CN 117204283 A CN117204283 A CN 117204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
fertilizer
yield
hectare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35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长平
周华平
吴承国
叶青松
肖能武
李永学
周军
王致云
刘志培
欧阳友香
柯磊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11435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4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4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属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4.5~5.25万株/公顷;2)播种后追施尿素450kg/公顷,分2次施入;3)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在大喇叭口期喷施杀虫剂;4)及时除草和间苗;5)适时收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合理施用基肥并追肥,使得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叶功能持续时间长,产量高。2)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使玉米抗倒扶性和抗病虫害性能加强。3)合理密植,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玉米产量。4)可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重大意义。5)实现了玉米的生态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的目的,适于大面积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谷类粮食作物,也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玉米对粮食总产贡献大、用途广、附加值高,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达6亿亩以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肉蛋奶的增加主要依靠玉米饲料,这也使得我国的玉米需求量逐年提升。
然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种植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变,经常面临阴雨寡照、高温、低温、大风等逆境,以及多雨高湿引发的多种病害胁迫,使玉米表现出严重减产等问题,也面临品质较差的问题,玉米籽粒中常含各种霉菌毒素,严重影响饲料加工。
另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若想取得高产必须合理密植,这使得我们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解决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密植最大的缺陷是植株的倒伏问题,病虫害对增产的影响也很严重;同时,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高产、稳产、抗逆的玉米栽培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播种
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4.5~5.25万株/公顷;
(2)施肥处理
播种后追施尿素450kg/公顷,分2次施入;
(3)病虫害防治
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在大喇叭口期喷施杀虫剂;
(4)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和间苗;
(5)适时收获。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750kg/公顷,所述底肥为氮、磷和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追施尿素的具体操作为:当长出6~7片可见叶时每公顷施150kg尿素作苗肥,当长出10~12片叶时每公顷施300kg尿素作穗肥。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赤眼蜂的释放量为10~12万头/公顷。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喷施杀虫剂的具体操作为:在大喇叭口期喷施龙破斩400~450mL/公顷和金黑光灯430~470g/公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生长势弱的苗,保留生长高度一致的健康苗。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化学药剂为乙草胺、莠去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为:待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完全成熟后收获。
进一步的,所述玉米的品种为达美5号。
达美5号为用“HZ1711”作母本,“Q4-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2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玉20220012。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319cm,穗位146cm,果穗筒型,穗长18.7cm,穗轴红色,穗行14~16行,行粒数40粒左右,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3.5g,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合理施用基肥并追肥,使得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叶功能持续时间长,成熟时叶青粒黄,光合产物积累多,产量高。
(2)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使得玉米抗倒扶性和抗病虫害性能加强。
(3)合理密植,大幅度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玉米株数,进一步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玉米的产量。
(4)可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重大意义。
(5)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玉米的生态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的目的,适于大面积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需药剂为常规实验药剂,采购自市售渠道;未提及的实验方法为常规实验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结合试验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品种选择: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
试验地点:试验于2021年在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石槽溪村进行,当地海拔1189m,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试验地情况:试验田地势平坦、中壤土,中等肥力,为多年的试验用地,冬季深耕炕地,春季耙地平整。
种子来源:“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手配的杂交种。
计产方式:每个处理共5行区,实收中间3行计产,换算成含水量14%的产量,小区产量以kg计算,保留2位小数。
气候情况:5月2日抢墒播种,播后晴雨相间,出苗良好。5月下旬及6月份气温整体偏低,雨水较少,玉米生长缓慢。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雨水较多,下旬干旱少雨,抽雄吐丝期推迟。8、9月份晴雨相间,适宜玉米生长,10月9日收获。整个试验未出现极端天气,玉米性状得到充分表达。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玉米的品种为达美5号,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播种
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5.25万株/公顷。
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750kg/公顷,所述底肥为氮、磷和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
(2)施肥处理
当长出6~7片可见叶时每公顷施150kg尿素作苗肥,当长出10~12片叶时每公顷施300kg尿素作穗肥。
(3)病虫害防治
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释放量为10万头/公顷;
在大喇叭口期喷施喷施龙破斩450mL/公顷和金黑光灯450g/公顷。
(4)田间管理
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所述化学药剂为乙草胺、莠去津;
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生长势弱的苗,保留生长高度一致的健康苗;
(5)适时收获
待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完全成熟后收获。
对比例1
施肥方法不同
品种选择: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
试验地点:试验于2021年在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石槽溪村进行,当地海拔1189m,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试验地情况:试验田地势平坦、中壤土,中等肥力,为多年的试验用地,冬季深耕炕地,春季耙地平整。
种子来源:“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手配的杂交种。
计产方式:每个处理共5行区,实收中间3行计产,换算成含水量14%的产量,小区产量以kg计算,保留2位小数。
气候情况:5月2日抢墒播种,播后晴雨相间,出苗良好。5月下旬及6月份气温整体偏低,雨水较少,玉米生长缓慢。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雨水较多,下旬干旱少雨,抽雄吐丝期推迟。8、9月份晴雨相间,适宜玉米生长,10月9日收获。整个试验未出现极端天气,玉米性状得到充分表达。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玉米的品种为达美5号,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播种
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5.25万株/公顷。
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750kg/公顷,所述底肥为氮、磷和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2)施肥处理
当长出6~7片可见叶时每公顷施450kg尿素。
(3)病虫害防治
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释放量为10万头/公顷;
在大喇叭口期喷施喷施龙破斩450mL/公顷和金黑光灯450g/公顷。
(4)田间管理
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所述化学药剂为乙草胺、莠去津;
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生长势弱的苗,保留生长高度一致的健康苗;
(5)适时收获
待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完全成熟后收获。
对比例2
施肥种类不同
品种选择: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
试验地点:试验于2021年在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石槽溪村进行,当地海拔1189m,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试验地情况:试验田地势平坦、中壤土,中等肥力,为多年的试验用地,冬季深耕炕地,春季耙地平整。
种子来源:“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手配的杂交种。
计产方式:每个处理共5行区,实收中间3行计产,换算成含水量14%的产量,小区产量以kg计算,保留2位小数。
气候情况:5月2日抢墒播种,播后晴雨相间,出苗良好。5月下旬及6月份气温整体偏低,雨水较少,玉米生长缓慢。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雨水较多,下旬干旱少雨,抽雄吐丝期推迟。8、9月份晴雨相间,适宜玉米生长,10月9日收获。整个试验未出现极端天气,玉米性状得到充分表达。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玉米的品种为达美5号,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播种
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5.25万株/公顷。
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750kg/公顷,所述底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1:1.2。
(2)施肥处理
当长出6~7片可见叶时每公顷施150kg尿素作苗肥,当长出10~12片叶时每公顷施600kg有机肥作穗肥。
有机肥为畜禽粪便堆肥发酵而成。
(3)病虫害防治
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释放量为10万头/公顷;
在大喇叭口期喷施喷施龙破斩450mL/公顷和金黑光灯450g/公顷。
(4)田间管理
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所述化学药剂为乙草胺、莠去津;
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生长势弱的苗,保留生长高度一致的健康苗;
(5)适时收获
待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完全成熟后收获。
对比例3
常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的地块,做好春耕工作,按规格开好播种沟,为接下来的播种做好准备。
(2)选种播种
选择玉米种子要选择颗粒完好,饱满有肉的,没有遭过病虫害的玉米种子,土壤5cm地温达到12℃左右即可播种,播种行距60~70cm,株距30cm,每穴播种3~4粒。
(3)施肥除草
春耕时先将农家肥均匀的撒在土地上,开始耢地、耙地、平整土地,当玉米苗长到10~12片叶时采用一炮轰的方式,每公顷一次性施入尿素400kg左右,玉米生育期间做好田间除草工作。
(4)防虫除虫
玉米苗期注意预防地老虎、蛴螬等为害,生育中后期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叶蛾等虫害。
对比例4
种植密度不同
品种选择: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
试验地点:试验于2021年在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石槽溪村进行,当地海拔1189m,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试验地情况:试验田地势平坦、中壤土,中等肥力,为多年的试验用地,冬季深耕炕地,春季耙地平整。
种子来源:“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手配的杂交种。
计产方式:每个处理共5行区,实收中间3行计产,换算成含水量14%的产量,小区产量以kg计算,保留2位小数。
气候情况:5月2日抢墒播种,播后晴雨相间,出苗良好。5月下旬及6月份气温整体偏低,雨水较少,玉米生长缓慢。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雨水较多,下旬干旱少雨,抽雄吐丝期推迟。8、9月份晴雨相间,适宜玉米生长,10月9日收获。整个试验未出现极端天气,玉米性状得到充分表达。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玉米的品种为达美5号,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播种
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6万株/公顷。
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750kg/公顷,所述底肥为氮、磷和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2)施肥处理
当长出6~7片可见叶时每公顷施150kg尿素作苗肥,当长出10~12片叶时每公顷施300kg尿素作穗肥。
(3)病虫害防治
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释放量为10万头/公顷;
在大喇叭口期喷施喷施龙破斩450mL/公顷和金黑光灯450g/公顷。
(4)田间管理
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所述化学药剂为乙草胺、莠去津;
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生长势弱的苗,保留生长高度一致的健康苗;
(5)适时收获
待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完全成熟后收获。
实验1
统计实施例1、对比例1~4玉米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
统计实施例1、对比例1~4玉米的纹枯病和地老虎的发生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纹枯病和地老虎的发生率
纹枯病发生率(%) 地老虎发生率(%)
实施例1 3.8 0.73
对比例1 10.4 1.45
对比例2 12.5 1.59
对比例3 15.4 3.54
对比例4 4.2 0.89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以显著减少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实验2
一、试验设计
1.品种选择。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
2.田间设计。密度试验分设3.75万株/hm2、4.50万株/hm2、5.2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等五个密度处理水平,三次重复,行距穴距分别为:0.67m×0.40m、0.67m×0.33m、0.67m×0.28m、0.67m×0.25m、0.67m×0.22m,小区面积20m2。施肥试验密度5.25万株/hm2,底肥施鄂中牌复合肥(N、P、K含量均为15%)750kg/hm2作为基肥,试验设5个施肥处理,每公顷追施尿素112.5kg、225.0kg、337.5kg、450.0kg、562.5kg,其中6~7片叶时施苗肥,每个处理占总施肥量的的1/3,大喇叭口期施穗肥,占总施肥量的2/3,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
3.计产方式。每个处理共5行区,实收中间3行计产,换算成含水量14%的产量,小区产量以kg计算,保留2位小数。
二、试验执行情况
1.试验地点。试验于2021年在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石槽溪村进行,当地海拔1189m,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2.试验地情况。试验田地势平坦、中壤土,中等肥力,为多年的试验用地,冬季深耕炕地,春季耙地平整。
3.种子来源。“达美5号”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手配的杂交种。
三、试验田间管理
5月2日播种,6月20日定苗,6月22日追施苗肥,7月15日追施穗肥,10月9日收获。
四、气候情况
5月2日抢墒播种,播后晴雨相间,出苗良好。5月下旬及6月份气温整体偏低,雨水较少,玉米生长缓慢。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雨水较多,下旬干旱少雨,抽雄吐丝期推迟。8、9月份晴雨相间,适宜玉米生长,10月9日收获。整个试验未出现极端天气,玉米性状得到充分表达。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1、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密度试验结果:详见表
达美5号五个密度处理水平中,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株的处理折合单产12767.40kg居第一位,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株的处理折合单产12175.80kg居第二位,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株的处理折合单产12026.55kg居第三位,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株的处理折合单产11581.5kg居第四位,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株的处理折合单产10550.55kg居第五位。
达美5号五个施肥处理水平中,底肥750kg/hm2+苗肥150kg/hm2+穗肥300kg/hm2处理折合单产12546.3kg居第一位,底肥750kg/hm2+苗肥112.5.5kg/hm2+穗肥225kg/hm2处理折合单产11794.35kg居第二位,底肥750kg/hm2+苗肥187.5kg/hm2+穗肥375kg/hm2处理折合单产11716.95kg居第三位,底肥750kg/hm2+苗肥75kg/hm2+穗肥150kg/hm2处理折合单产11150.85kg居第四位,底肥750kg/hm2+苗肥37.5kg/hm2+穗肥75kg/hm2处理折合单产10401.3kg居第五位。
3、试验分析讨论结果:合理施用基肥并追肥,使得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叶功能持续时间长,产量高。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使得玉米抗倒扶性和抗病虫害性能加强。合理密植,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玉米的产量。施肥并非愈多愈好,达到一定量后再增施肥料反而会减产。对玉米达美5号而言,种植密度达到5.25万株/hm2株时产量最高,低于或高于这个密度都会减产。底肥750kg/hm2+苗肥150kg/hm2+穗肥300kg/hm2处理时单产最高。
表3不同种植密度处理水平下达美5号产量结果
表4不同密度处理水平下达美5号农艺及果穗性状表
表5不同施肥处理水平下达美5号产量结果
表6不同施肥处理水平下达美5号农艺及果穗性状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播种
整地,施用底肥,于4月底5月初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4.5~5.25万株/公顷;
(2)施肥处理
播种后追施尿素450kg/公顷,分2次施入;
(3)病虫害防治
在小喇叭口期释放赤眼蜂,在大喇叭口期喷施杀虫剂;
(4)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和间苗;
(5)适时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750kg/公顷,所述底肥为氮、磷和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追施尿素的具体操作为:当长出6~7片可见叶时每公顷施150kg尿素作苗肥,当长出10~12片叶时每公顷施300kg尿素作穗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赤眼蜂的释放量为10~12万头/公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喷施杀虫剂的具体操作为:在大喇叭口期喷施龙破斩400~450mL/公顷和金黑光灯430~470g/公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在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生长势弱的苗,保留生长高度一致的健康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化学药剂为乙草胺、莠去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为:待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完全成熟后收获。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的品种为达美5号。
CN202311143549.1A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7204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3549.1A CN117204283A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3549.1A CN117204283A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4283A true CN117204283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4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3549.1A Pending CN117204283A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42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898A (zh) 一种双低油菜花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14521464B (zh) 大豆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方法
CN112970535A (zh) 一种春玉米混作豆科绿肥增密减氮高效种植方法
CN115918518A (zh) 一种甜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栽培方法
CN106961987B (zh) 大葱—小麦轮作“增、还、减、合”固碳减排施肥方法
CN113079992A (zh) 一种枸杞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10199809B (zh) 一种木薯自交系群体材料高效构建方法
Hassaan Response of some yellow maize hybrids (Zea mays L.) to sowing date under Toshka conditions
CN1233221C (zh) 一种水稻新品种及其选育方法
CN114097547A (zh) 一种利用秸秆还田技术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方法
CN113748943A (zh) 一种防病抗倒伏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17204283A (zh)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CN101889539A (zh) 一种高产杂交玉米种的制种方法
CN112772329A (zh) 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
CN108496717B (zh) 一种砂姜黑土区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夏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12913601A (zh) 一种能使玉米大面积吨粮田的商业模式
CN109496731A (zh) 一种谷物增产的方法
CN110574647A (zh) 一种提高小麦抗逆性能的栽培方法
CN110612865A (zh) 一种西瓜、木薯、苕子间、套、轮作种植方法
CN109496664A (zh) 一种芒果与旱稻的套种方法
CN114938765B (zh) 一种高寒旱地青稞的栽培方法
CN113575328B (zh) 一种谷子-秃疮花复种种植方法
Bharathi et al. Community small onion/multiplier onion (allium cepa var aggregatum) nursery as a contingency measure for delayed planting in NICRA village of Namakkal district, Tamil Nadu, India
Rai et al. Effect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varieties under fertility levels and seed rates 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nutrient content and uptake of crop plant
Shende et al. Effect of fertilizer levels, spacing on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paddy (Oryza sativa 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