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2134A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2134A
CN117202134A CN202210612735.4A CN202210612735A CN117202134A CN 117202134 A CN117202134 A CN 117202134A CN 202210612735 A CN202210612735 A CN 202210612735A CN 117202134 A CN117202134 A CN 117202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etwork element
domain
domain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27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宇
严学强
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27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21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2816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7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2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2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服务。该方法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需求信息,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发送操作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需求信息为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操作配置信息指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服务(data service,DS)可指对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等操作后将数据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提供。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新技术等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越来越多,对数据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为此,可以基于数据服务架构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数据服务。但具体如何实现,还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基于数据服务架构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数据服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需求信息。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操作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需求信息为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操作配置信息指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需求信息,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并获得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该操作配置信息指示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域数据编排网元将操作配置信息发给对应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域数据代理网元执行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如此,可以实现数据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在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先确定参与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在确认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再确定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否则不确定操作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可信的数据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可以实现可信数据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可以实现可信数据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如此,域数据编排网元可获知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所属的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通信信息。其中,第一通信信息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也就是说,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从确定的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中选择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如此,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接收域数据代理网元上报的数据服务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如此,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对本域下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进行统计汇总,获得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并发给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需要说明的是,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不限于此。如此,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执行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与通常的编译码、调制解调操作、速率匹配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或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示例性地,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侧的数据、接入网设备侧各功能节点的数据、传输网侧的各功能节点的数据、核心网侧的各功能节点的数据以及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的各功能节点的数据、和合成的数据。
可选地,合成的数据可以指人工合成的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其中,需求信息是根据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确定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第一需求信息为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二需求信息为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服务请求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和/或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需求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需求信息可以与数据服务任务标识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此外,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操作配置信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与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通信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或者,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与服务请求网元通信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向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请求消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响应消息。其中,数据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数据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一项或多项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数据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安全信息,安全信息用于验证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二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的,第二信息是基于第一数据获得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此外,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需求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操作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需求信息为通信装置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操作配置信息指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通信信息。其中,第一通信信息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通信装置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或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所述的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本申请对于收发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域数据编排网元,例如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等,也可以是可设置于域数据编排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其中,需求信息是根据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确定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第一需求信息为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二需求信息为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收发模块,还用于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服务请求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和/或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需求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需求信息可以与数据服务任务标识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方面所述的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本申请对于收发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数据编排网元,也可以是可设置于数据编排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操作配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通信装置与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通信的情况下,向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通信装置与服务请求网元通信的情况下,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操作配置信息指示通信装置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操作配置信息,向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响应消息。其中,数据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数据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一项或多项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数据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安全信息,安全信息用于验证通信装置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二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是通信装置接收的,第二信息是基于第一数据获得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通信装置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通信装置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通信装置的标识、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通信装置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方面所述的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本申请对于收发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所述存储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收发器可以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端口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接收功能,输出端口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发送功能。
在本申请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域数据编排网元、数据编排网元、或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或者设置于域数据编排网元、数据编排网元、或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内部的芯片或芯片系统。
此外,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数据编排网元,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其中,域数据编排网元,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数据编排网元,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用于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方法。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请求网元。
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如第五方面所述的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如第六方面所述的用于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请求网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端口。其中,逻辑电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处理功能,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收发功能。具体地,输入端口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接收功能,输出端口可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发送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涉及功能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服务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服务架构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逻辑网络拓扑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链的示意图;
图6a-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有线网络、车到任意物体(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设备间(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第4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如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示例性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数据编排(data orchestration,DO)网元和数据代理(data agent,DA)网元。其中,数据编排网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数据代理网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其中,上述数据编排网元可以获取服务请求,将服务请求转译为对数据的服务需求,确定用于实现该服务需求的数据代理网元,编排各个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使数据代理网元执行相应操作并建立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实现相应的服务需求。
示例性地,数据编排网元可以部署在任意核心网网元、传输网(transfernetwork,TN)网元、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例如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网元等)中,或者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独立部署。例如,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分级部署在核心网或接入网设备侧。数据编排网元可以部署在网络业务(network service,NS)网元中。又例如,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作为网络功能(networkfunction,NF)或网元独立部署在网络中。在实际部署时,一个或多个NF可以组成一个网元。
其中,上述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实现如下一项或多项功能: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和数据保护等。不同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数据服务能力,可以实现相同或不同的功能。数据代理网元可以与数据编排网元交互,获得为实现服务需求需要执行的相关操作,并执行该操作。数据代理网元可建立逻辑网络拓扑,形成动态的数据管道(data pipeline)(或称为数据流、业务逻辑、功能链、操作链等),该数据管道由一个或多个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功能按服务需求组成,前一个功能的输出是下一个功能的输入,从而实现响应的数据服务。
上述数据代理网元可以部署在任意核心网网元、传输网(transfer network,TN)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例如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网元等)中,或者数据代理网元可以独立部署。例如,数据代理网元可以作为网络功能NF或网元独立部署在网络中。
例如,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由任意核心网网元、传输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等演进而来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实现任意核心网网元、传输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等的能够实现的功能,或者,本申请中提供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可以由任意核心网网元、传输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等实现。
例如,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由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etwork data analysisfunction,NWDAF)网元演进而来的,能够实现NWDAF网元具有的功能、以及基于NWDAF网元实现的场景用例等。
可选地,可以根据网元的资源、和/或能力等,将数据代理网元可选地部署在任意核心网网元、传输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中,可以实现跨域数据收集。可以对全域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跨域数据管理及协同。
示例性地,数据代理网元作为网络功能NF,能够匹配云原生的SBI加密,NF动态实例化和K8S部署的加密环境。另外,又能最小化地影响NF的性能损失和安全性。
当通信系统中数据代理网元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部分数据代理网元内置于网络设备(指任意核心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元等)中,部分数据代理网元独立部署;或者,多个数据代理网元均内置于网络设备中,或者,多个数据代理网元均独立部署,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是逻辑实体或者物理实体,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逻辑实体或者物理实体,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示例性地,数据代理网元可以集中式部署,也可以分布式部署。分布式部署方式可以包括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方式等。
数据代理网元分布式按需灵活部署,可以满足多样性及灵活的数据服务需求,可以减少收集数据的开销。
其中,上述核心网网元位于通信系统的网络侧,可用于为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等提供网络服务。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移动性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策略控制网元、网络开放网元、应用网元、NWDAF网元、和/或OAM网元。
移动性管理网元: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接入管理网元可以是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主要进行移动性管理、接入鉴权/授权等功能。此外,移动性管理网元还可以负责在终端与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间传递用户策略。
会话管理网元:主要用于会话管理(例如创建、删除等)、维护会话上下文及用户面转发管道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和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
在5G通信系统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网元,完成终端IP地址分配,UPF选择,及计费与QoS策略控制等。
用户面网元:作为和数据网络的接口,完成用户面数据转发、基于会话/流级的计费统计,带宽限制等功能。即分组路由和转发以及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处理等。在5G通信系统中,该用户面网元可以是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
策略控制网元:包括用户签约数据管理功能、策略控制功能、计费策略控制功能、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等,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面功能网元(例如AMF,SMF网元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该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是PCF。
网络开放网元:可用于提供网络能力开放相关的框架、鉴权和接口,在5G系统网络功能和其他网络功能之间传递信息。在5G通信系统中,该网络开放网元可以是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lement function,NEF)网元,主要用于向AF开放3GPP网络功能的业务和能力,同时也可以让AF向3GPP网络功能提供信息。
应用网元:可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服务,能够通过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lementfunction,NEF)网元与核心网交互,以及能够和策略管理框架交互进行策略管理。在5G通信系统中,该应用网元可以是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或时间敏感应用功能(time sensitive network application function,TSNAF)网元,表示第三方或运营商的应用功能,是5G网络获取外部应用数据的接口,主要用于传递应用侧对网络侧的需求。
NWDAF网元:可用于从核心网和OAM网元收集数据,向NF或者AF网元或者OAM网元反馈数据分析结果。例如,NWDAF网元可从OAM网元采集OAM数据,从核心网NF或AF网元收集非OAM数据,非OAM数据可以包括收集终端、终端群组、业务等级别的非OAM数据。
OAM网元:可收集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其中,上述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完成数据在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理解为网络中的基站。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信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evolved NodeB,HeN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还可以为卫星、或无人机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RRC层的信息由CU生成,最终会经过DU的PHY层封装变成PHY层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为接入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或可设置于该终端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无人机、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等。
又例如,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智慧物流中的快递终端(例如可监控货物车辆位置的设备、可监控货物温湿度的设备等)、智慧农业中的无线终端(例如可收集禽畜的相关数据的可穿戴设备等)、智慧建筑中的无线终端(例如智慧电梯、消防监测设备、以及智能电表等)、智能医疗中的无线终端(例如可监测人或动物的生理状态的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中的无线终端(例如智能公交车、智能车辆、共享单车、充电桩监测设备、智能红绿灯、以及智能监控以及智能停车设备等)、智能零售中的无线终端(例如自动售货机、自助结账机、以及无人便利店等)。又例如,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物联网(smart internet of things,SIoT)终端设备或非SIoT终端设备,具有一定的计算、存储等能力。非SIoT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收集数据,例如,非SIoT终端设备可以为计算能力受限的终端,例如功能单一的传感器等。可选地,SIoT终端设备可以内置数据代理网元,或者SIoT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例如可信锚点(trust anchor,TA)、服务请求网元和/或数据存储网元(具体实现可参照下述图2中对应的阐述),图1中未予以画出。
示例性的,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服务架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图2所示数据服务架构中。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出基于数据面构建归一化的数据服务架构为服务请求网元提供数据服务。该数据服务架构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编排网元、数据代理网元、可信锚点(trust anchor,TA)、服务请求网元和数据存储网元。
上述可信锚点可提供鉴权、认证和接入控制(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access control,AAA)等可信服务,例如,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technology,DLT)来实现。可信锚点可以存储不可被纂改的数据,例如终端设备或者网元的公钥、标识、索引,交易相关数据、或不能被篡改的重要数据等。
可选地,可以通过链上(on-chain)结合链下(off-chain)存储的方式来扩展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存储能力,例如在数据代理网元本地或数据存储网元中存储原始数据(链下),将原始数据的哈希值,或打包后的原始数据的摘要的哈希值存储在扩展DLT(链上)上,并同时在DLT(链上)保存用于指向原始数据的地址。通过对链下存储的原始数据或其摘要生成的新哈希值,与链上保存的哈希值进行对比,从而防止链下原始数据被篡改。
示例性地,可信锚点可以是分布式或集中式的部署形式。分布式部署的可信锚点可以是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比如区块链)的节点等,集中式部署的可信锚点可以是现有的认证、授权、接入控制等安全可信机制经过改造演进而实现的。
示例性地,可信锚点通过认证、授权、接入控制等数据访问控制,结合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可以实现数据服务全流程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可支持对数据服务全流程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可支持溯源、审计、用户数据自主控制等可信数据服务要求,能够支撑实现数据共享及交易等对溯源及审计等可信机制的要求,可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法(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PIPL)、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等合规要求,可提供可信的数据服务。对用户数据处理的合规检测,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验证机制,避免单点可信及失效问题。
上述服务请求网元可以包括应用、应用服务器或网络业务NS网元等,应用可以是运营商(或通信服务提供商(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vider,CSP))的用于网规网优、和/或网络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的应用,也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外部的应用(也可以称为第三方应用)。服务请求网元可以作为网络功能或网元独立部署在网络中。
上述数据存储网元可支持存储各种数据,例如流(streaming)数据、批(batch)数据、日志(log)信息、AI模型参数配置信息、中间数据等,可以扩展数据代理网元的存储功能。示例性地,DSF网元可以是集中式数据库,也可以是分布式数据库,如分布式哈希表DHT或星际文件系统(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等。示例性地,该数据存储网元可以是数据存储功能(data storage function,DSF)网元,或者可以是由数据存储功能网元演进的。数据存储网元可以作为NF或网元部署在网络中。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服务架构的功能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3对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进行阐述。
结合图3,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与应用的接口、需求转译、编排数据代理、管理数据代理、数据保护、与网络业务(network service,NS)的接口、和与可信锚点的接口。
与应用的接口:数据编排网元可通过与应用的接口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例如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服务请求网元的服务请求。示例性地,服务请求可以是基于标准模板填写的需求,例如标准模板可以是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
需求转译:数据编排网元将服务请求转译为对各个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服务需求。示例性地,数据编排网元将服务等级协议等需求转译为对相应资源和网络配置的需求。
编排数据代理:基于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编排各个数据代理网元形成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实现服务需求。
示例性地,数据编排网元将服务等级协议等需求转译为对相应资源和网络配置的需求,并基于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选择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数据代理网元,并编排各个数据代理网元形成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
可选地,数据编排网元在执行编排数据代理过程中可与其他网络业务网元进行协商。例如,如果需要用到算法、算力,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与其他网络业务网元进行协作,选择相应的AI算法、算力,并由网络业务网元进行算法推送。
可选地,数据编排网元可动态指定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的数据代理网元,将该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发给服务请求网元,使应用可以调用该数据代理网元的应用可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获得数据或处理结果等。
管理数据代理:管理数据代理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请求的注册、去注册等,接收管理数据代理网元上报的数据服务能力等。
数据保护:可通过数据保护技术库(data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pository,DPTR)实现数据保护功能,数据保护技术库可以包括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算法库,例如差分隐私、同态加密、多方计算、零知识证明等多种算法。数据编排网元可将数据保护技术库的信息按需推送或更新给管理数据代理网元,作为管理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保护技术(dataprotection technology,DPT)。数据保护技术库可与数据编排网元松耦合。数据保护技术库可以是数据服务架构中网元的公共能力,可以独立演进和优化。独立的数据保护技术库便于实现端到端(end to end,E2E)的数据处理合规检测。
例如,数据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保护技术库的标识、索引、配置信息、数据保护技术库本身等。
与网络业务的接口:数据编排网元可通过与网络业务的接口与网络业务网元交互。例如,数据编排网元可根据服务需求与网络业务网元协商,例如,如果需要用到算法、算力,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与其他网络业务网元进行协作。
可信锚点代理:数据编排网元与可信锚点的接口,数据编排网元可通过与可信锚点代理功能与可信锚点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功能或下述方法实施例对数据编排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功能或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下面结合图3对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进行阐述。
结合图3,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控制、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应用可编程接口、数据分析、和数据保护。
数据代理网元通过执行上述功能,可以实现数据服务协同及闭环管理,可以按需输出不同处理要求的数据。
控制:根据数据编排网元对数据代理网元设定的操作,编排数据代理网元中各个功能形成数据管道。控制功能可以由数据编排网元的控制器来实现。
示例性地,通过数据编排网元编排各个数据代理网元形成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数据代理网元编排数据代理网元中各个功能形成数据管道,可实现自动化数据管理,可实现动态按需配置,对新业务、新需求敏捷响应,支撑实现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新数据服务业务快速的快速上市,缩短上市时间(time to market,TTM)。
数据采集(acquisition):获取数据,例如,通过订阅/通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请求/响应的方式获取数据。可选地,请求中可以指示数据上报的触发方式、触发条件、上报的周期、数据量等。可选地,数据代理网元可支持流数据、批数据采集。可选地,数据代理网元可支持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采集。可选地,数据代理网元可支持各种数据的采集。可将数据划分为几类,例如,数据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数据、用户数据、AI模型数据、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数据的划分进行限定,可以划分为更多或更少的类型,或者可以从其他角度划分数据的类型,也可以不划分数据的类型。
如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归一化的数据服务架构可以实现对各类数据的数据服务。
预处理(pre-processing):指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诸如清洗、填补、平滑、合并、规格化、一致性检验、对原始数据的字段提取、格式转化、冗余数据清除、压缩、过滤、和/或融合等操作,旨在提高数据质量,为后期处理(例如分析)奠定基础。消除原始数据可能存在如数据缺失、数据噪声、数据冗余、和/或数据集不均衡等问题。
存储(storage):支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存储。可选地,需要进行严格访问保护或隐私保护的数据,如用户签约数据等,存储在数据代理网元本地。
应用可编程接口:数据代理网元的每一功能都可以直接通过应用可编程接口API对服务请求者提供服务。
数据分析(analytics):与数据代理网元松耦合,可以根据需要与数据代理网元分开部署。可支持各类数据分析技术,例如AI训练、AI推理、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通过API调用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等各层级的数据服务。可选地,数据分析过程所需的AI模型可以预设置在数据代理网元本地、或由网络业务网元推送。
数据保护:采用诸如k-匿名化(k-anonymity)、l-多样化(l-diversity)、差分隐私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攻击者无法从经过脱敏处理的数据中直接获取敏感信息,从而实现对数据隐私的防护。数据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可以预装在数据代理网元中,或由DO按需推送,对数据代理网元的每一层级的数据进行安全和隐私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功能或下述方法实施例对数据代理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功能或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逻辑网络拓扑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4对数据编排网元编排数据代理网元DA形成的逻辑网络拓扑进行阐述。
如图4所示,逻辑网络拓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星式逻辑网络拓扑、网(mesh)式逻辑网络拓扑、和混合式逻辑网络拓扑。
示例性地,星式逻辑网络拓扑中,作为汇聚节点的DA可以收集普通节点DA的信息,还可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可选地,作为汇聚节点的DA可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普通节点DA可通过作为汇聚节点的DA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本申请对此不限定,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的DA可以是任意DA。星式逻辑网络拓扑可适用于数据汇聚、联邦学习等场景。
示例性地,网式逻辑网络拓扑中,DA间进行数据协作,可以选择任意DA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
示例性地,混合式(或称为混合分级式)逻辑网络拓扑中,作为汇聚节点的DA可以分级收集普通节点DA的信息,可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与星式逻辑网络拓扑中类似,作为汇聚节点的DA可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普通节点DA可通过作为汇聚节点的DA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本申请对此不限定,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的DA可以是任意DA。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逻辑网络拓扑仅为本申请提供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根据需求将编排数据代理网元DA形成的任意形式的逻辑网络拓扑,能够实现数据服务即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链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对数据代理网元控制数据代理网元中的功能形成的操作链进行阐述。
操作链是数据代理网元从数据编排网元获取到对该数据代理网元设定的操作,根据数据编排网元对数据代理网元设定的操作编排数据代理网元中各个功能形成的。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假设数据代理网元1从数据编排网元获取到对该数据代理网元1设定的操作包括:将从其他数据代理网元获取的数据进行融合等预处理后,再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并将分析结果发给服务请求网元。数据代理网元1编排各个功能形成如图5所示的操作链1:采集数据,然后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应用可编程接口发给服务请求网元。
又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假设数据代理网元1从数据编排网元获取到对该数据代理网元1设定的操作包括:将采集的数据传给数据代理网元2,则数据代理网元1编排各个功能形成如图5所示的操作链2:采集数据,发给数据代理网元2。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示出的操作链1和操作链2仅为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不构成对数据代理网元中的各个功能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限定,数据代理网元执行各个功能的顺序可根据服务需求动态调整。
示例性的,图6a-图6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图6a-图6e所示网络架构中。
图6a示出了核心网和接入网设备全服务化条件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6b示出了接入网设备未服务化、核心网服务化条件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6c示出了接入网设备未服务化、核心网服务化(保留N4接口)条件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6d示出了各网元直接互联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结合图6a至图6c,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请求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用户面网元、数据网络、核心网网元、数据编排网元、数据代理网元、数据存储网元、可信锚点、和服务请求网元,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图1-图5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该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移动性管理网元(图6b和图6c)。该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会话管理网元(图6c)。图6a至图6c所示的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除用户面网元、移动性管理网元、和/或会话管理网元以外的任意核心网网元。
数据代理网元可部署在网络架构中除数据编排网元、数据存储网元、和可信锚点以外的任意网元中,也就是说,网络架构中除数据编排网元、数据存储网元、和可信锚点以外的任意网元均可实现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
数据编排网元通过服务化接口NDO与其他网元(例如服务请求网元、数据代理网元、核心网网元、和可信锚点等)交互,数据代理网元通过服务化接口NDA与其他网元(例如服务请求网元、数据编排网元、核心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存储网元、和可信锚点等)交互,数据存储网元通过服务化接口NDSF与其他网元(例如数据代理网元、核心网网元、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等)交互,可信锚点通过服务化接口NTA与其他网元(例如数据编排网元、数据代理网元、核心网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存储网元、和可信锚点等)交互。
图6a至图6c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可通过服务化接口来提高网络功能间的独立性,实现部署的灵活性和高效的可扩展性,可以提高新功能的开发效率。
结合图6d,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请求网元、数据编排网元、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RAN-DO)、CN域数据编排网元(CN-DO)、接入网设备RAN、核心网网元、终端设备、可信锚点、和数据存储网元。
在图6d所示的架构中,数据编排网元分级部署,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管理RAN域数据编排网元和CN域数据编排网元,RAN域数据编排网元和CN域数据编排网元之间可以直接交互,RAN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与接入网设备直接交互,CN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核心网网元直接交互,可信锚点可以与网络架构中的任意网元直接交互,数据存储网元可与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网元直接交互。
图6d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各网元直接互联,可以满足架构的后向兼容。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编排网元分级部署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结合图6e,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请求网元、数据编排网元、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RAN-DO)、CN域数据编排网元(CN-DO)、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RAN-DA)、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UE-DA)、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CN-DA)、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DA)。可选地,该网络架构还可以包括可信锚点和数据存储网元。
在图6e所示的架构中,数据编排网元分级部署,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管理RAN域数据编排网元和CN域数据编排网元,RAN域数据编排网元和CN域数据编排网元之间可以直接交互,RAN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与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UE-DA)、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图6e中未示出)直接交互,CN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与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直接交互,图6e中以CN域数据编排网元与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直接交互为例。
可选地,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数量为一个时,可支持与RAN域数据编排网元或CN域数据编排网元直接交互。例如,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数量为多个时,部分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与RAN域数据编排网元直接交互,部分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与CN域数据编排网元直接交互,或者,多个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均与CN域数据编排网元直接交互,或者,多个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均与RAN域数据编排网元直接交互,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可选地,图6e所示的架构中,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称为跨域(cross domain)的数据编排网元,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RAN-DO)和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CN-DO)可以统称为域数据编排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统称为域数据代理网元。
可选地,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分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其中,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域数据代理网元可实现上述图1-图6d所阐述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这里只是将数据代理网元称为域数据代理网元。
示例性地,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和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system,NMS)系统结合,或由NMS功能演进而实现。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和网元管理系统网元管理系统(network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系统结合,或由诸如EMS功能演进而实现。
图6e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和域数据编排网元可对域数据代理网元(能够实现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网元)进行自动编排和配置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数据服务自动化。示例性地,将一系列的功能动作以某种“预定义”模板的方式保存在数据编排网元(数据编排网元和/或域数据编排网元)上,接收服务请求后,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会协调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域数据代理网元进行编排,实现数据服务业务的端到端的配置,形成逻辑网络拓扑(topology),从而实现数据服务业务开通的自动化。
下面对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进行阐述。
示例性地,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与应用的接口、需求转译、数据保护、与可信锚点的接口、和管理数据服务任务的生命周期,例如分配、删除数据服务任务ID等。
需求转译:将服务请求转译为RAN-DO层级和CN-DO层级的服务需求,选择RAN-DO和CN-DO,选择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服务类型,确定与服务请求者直接通信的数据代理网元所属的域。
示例性地,数据服务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输出原始数据、提供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溯源、数据辞典、数据隐私和安全、和数据共享或交易。
数据保护:可参照上述图2中对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管理数据代理、数据服务能力的上报、编排数据代理、数据保护、和选定跨域间的下一跳数据代理网元。
管理数据代理:管理域数据代理网元请求的注册、去注册等,接收域数据代理网元上报的数据服务能力等。
数据服务能力的上报:例如将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发给数据编排网元,又例如对接收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进行统计汇总后,获得统计信息,将报给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
编排数据代理:接收来自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的需求,基于该需求和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编排各个数据代理网元形成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实现服务需求。
数据保护:可参照上述图2中对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选定跨域间的下一跳数据代理网元: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选定本域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代理网元中与其他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交互的数据代理网元。
例如,CN-DO可以选定CN域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交互的数据代理网元(例如CN域数据代理网元1),RAN-DO可以选定RAN域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交互的数据代理网元(例如RAN域数据代理网元1),选定的CN域数据代理网元1与RAN域数据代理网元1可以直接交互,CN域的其他数据代理网元和RAN域的其他数据代理网元之间可以通过CN域数据代理网元1和RAN域数据代理网元1交互。
下面对数据编排网元分级部署的场景中涉及的服务化接口进行阐述。
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与服务请求网元的服务化接口:可用于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服务请求网元的服务请求,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与直接通信的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等。
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与域数据编排网元的服务化接口:可用于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数据服务任务标识、该域的数据服务任务/功能、通知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的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在该域。可用于域数据编排网元向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本域下数据代理网元能力的统计信息、选定的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交互的域数据代理网元。
域数据编排网元间的服务化接口:域数据编排网元间交互跨域间的下一跳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例如数据代理网元的地址、标识等。
域数据编排网元与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服务化接口:可用于域数据代理网元与域数据编排网元的交互。例如,可用于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请求的注册、去注册等、接收域数据代理网元上报的数据服务能力等。可用于域数据代理网元周期性心跳上报给域数据编排网元。可用于域数据编排网元向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服务任务标识,给域数据代理网元分配数据服务任务、需要执行的操作(具体可参照下述操作配置信息)、输出的数据格式要求、数据下一跳的地址等。
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与可信锚点的服务化接口:可用于验证服务请求网元访问相关所需数据的权限
域数据编排网元与可信锚点的服务化接口:可用于验证域数据代理网元访问相关数据的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图6e所示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图7为可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700可以是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代理网元、服务请求网元、或可信锚点,也可以是应用于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代理网元、服务请求网元、或可信锚点中的芯片或者其他部件或组件。
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可选地,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处理器701可以与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中的一个或多个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处理器701也可以单独使用。
下面结合图7对通信装置7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701是通信装置7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7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7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装置7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7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所示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7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702可以和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700的输入/输出端口(图7中未示出)与处理器7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上述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收发器703,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装置700为数据编排网元,收发器703可以用于与域数据编排网元、服务请求网元、和/或可信锚点等通信。又例如,通信装置700为域数据编排网元,收发器703可以用于与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代理网元、服务请求网元、和/或可信锚点等通信。又例如,通信装置700为域数据代理网元,收发器703可以用于与域数据编排网元、服务请求网元、和/或可信锚点等通信。又例如,通信装置700为服务请求网元,收发器703可以用于与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编排网元、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或可信锚点等通信。此外,收发器7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7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收发器703可以和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700的输入/输出端口(图7中未示出)与处理器7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示出的通信装置7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实际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将结合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示例性地,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所示的方法可适用于数据编排网元分级部署的场景。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称为跨域的数据编排网元,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和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为不同域的数据编排网元,例如,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为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编排管理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例如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指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编排管理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例如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指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类似,下述主要以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或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表示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为例进行阐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的实现方式可参考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与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类似,下述主要以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表示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为例进行阐述,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实现方式可参考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表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如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类似地,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表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表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之间互不同。
如图8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服务请求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相应地,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服务请求网元的第一服务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
可选地,服务请求网元可以为应用、应用服务器或网络业务网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可指由应用、或应用服务器请求的服务,业务服务可指由网络业务网元请求的服务,在不同的场景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可以不同。
示例性地,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网络数据相关的服务、用户数据相关的服务、人工智能模型数据相关服务、和物联网数据相关的服务。
可选地,网络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日志(例如调试日志、安全日志、呼叫历史记录(call history record,CHR)日志等)、告警、话统、配置数据、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s,MDT)数据、用户会话信息、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数据、数字孪生网络数据、网络元数据、网络状态、和网络行为。
示例性地,网络数据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采集的数据、和/或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等。
可选地,用户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用户签约信息。例如,用户画像(profile)等。
可选地,物联网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环境数据、传感器类数据、和物联网终端的测量数据。
示例性地,物联网数据可以包括SIoT终端设备收集的数据、以及非SIoT终端设备通过物联网网关收集的数据。
可选地,人工智能AI模型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对应任务的训练数据集、对应任务的测试数据集、本地/全局模型数据、和AI元数据。
可选地,可以从数据类型、数据源、数据消费者、尽量正交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对数据进行分类。
如此,网络中数据源多样,数据种类繁多,从而对数据的处理流程大不相同,合理对数据进行分类,可以简化处理流程,降低系统复杂度,可以支持各种数据类型的数据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数据的划分进行限定,可以划分为更多或更少的种类,或者可以从其他角度划分数据的种类,也可以不划分数据的种类。
例如,网络功能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第一服务请求消息,该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访问数据代理网元中的用户签约数据。
例如,运营商的用于网规网优的应用(可简称为网规网优应用)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服务请求消息,该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训练联邦学习模型,该联邦学习模型用于进行服务质量预测。
例如,网规网优应用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服务请求消息,该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的请求分解为如下请求:请求训练联邦学习模型(请求1)、和请求采用(已训练的)联邦学习模型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请求2)。
类似的,可以将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的过程分解为如下阶段:训练联邦学习模型(阶段1)、和采用(已训练的)联邦学习模型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阶段2)。如此,收到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的请求后,若服务请求网元本地存储有需要的联邦学习模型,可以直接执行阶段2,否则执行阶段1后执行阶段2。
阶段1:将训练联邦学习模型的请求转译为对应的需求信息,数据编排网元协调域数据编排网元基于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选择出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编排各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形成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在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中选择一个计算能力较强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域数据代理网元1)作为服务(server)端,训练联邦学习模型。其他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中除域数据代理网元1以外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作为客户(client)端,来提供用于训练联邦学习模型的数据。经多轮训练后,生成联邦学习模型,由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作为服务端DA的域数据代理网元1)发送给服务请求网元,或按需求存储在域数据代理网元或DSF中。
需要说明的是,阶段1适用于服务请求网元请求训练联邦学习模型的场景。
阶段2:将采用联邦学习模型对区域A的未来一段时间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的请求转译为对应的需求信息,数据编排网元协调域数据编排网元基于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选择出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编排各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形成动态的逻辑网络拓扑。在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中选择一个计算能力较强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域数据代理网元1)来进行服务质量预测。其他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中除域数据代理网元1以外的域数据代理网元),提供用于服务质量预测的数据(例如实时的网络数据等)给域数据代理网元1,也可以对数据进行一些操作(例如去隐私等处理)。域数据代理网元1采用联邦学习模型和数据(原始数据或中间数据)进行推理,获得服务质量预测结果并发给服务请求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域数据代理网元1可以将获得的中间数据发送服务请求网元,由服务请求网元采用联邦学习模型和中间数据进行推理,获得服务质量预测结果。服务请求网元中的联邦学习模型可以是从域数据代理网元取得、或者是预配置的,本申请不限定。
例如,IoT终端设备异常行为检测场景中,应用或网络业务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服务请求消息,该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物联网数据、对物联网数据处理(例如预处理、分析等)后获得的中间数据、或IoT终端设备异常行为检测结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可以是基于标准模板填写的需求。
例如标准模板可以是服务等级协议。
S802,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
示例性地,需求信息可以是根据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确定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可选地,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和/或合成的数据。
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侧的数据、接入网设备侧各功能节点的数据、传输网侧的各功能节点的数据、核心网侧的各功能节点的数据以及OAM的各功能节点的数据、和合成的数据。
示例性地,合成的数据可以指人工合成的数据。
例如,通过对抗学习可以生成人脸,该人脸的数据可以认为是合成的数据。
例如在某类数据比较少,如一些异常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合成数据。
可选地,合成的数据可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等。
示例性地,可以对第一数据进行分类,第一数据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网络数据、用户数据、人工智能模型数据和物联网数据。
可选地,可以从数据类型、数据源、数据消费者、尽量正交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对数据进行分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第一数据的划分进行限定,可以划分为更多或更少的种类,或者可以从其他角度划分第一数据的种类,也可以不划分第一数据的种类。
示例性地,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示例性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
可选地,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第一域的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
可选地,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第二域的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
示例性地,假设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一个或多个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例如,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对本域下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后获得的。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一个或多个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例如,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对本域下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后获得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可选地,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与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存在对应关系。
如此,可以根据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与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对应关系,获知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属于哪个域数据代理网元。
可选地,位置信息可以指地理位置的信息,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经纬度等。
可选地,数据采集能力可以包括支持采集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
可选地,数据预处理能力可以包括支持的预处理方式,例如对原始数据的字段提取、格式转化、冗余数据清除、压缩、融合等。
可选地,数据存储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可存储的数据容量、存储数据的加密算法、和存储方式。
可选地,数据上报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最小上报周期、单次上报的数据量、最大上报的数据量、是否支持文件上传、和是否支持流式数据。
可选地,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支持的分析任务、是否支持AI训练、和是否支持AI推理。
可选地,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否能够提供应用可编程接口服务。
可选地,数据保护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支持的数据保护技术,例如,k-匿名化(k-anonymity)、l-多样化(l-diversity)、差分隐私、同态加密、和安全多方计算等。
可选地,数据压缩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例如,哈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和算术编码等。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参考上述图2中对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阐述,数据代理网元具有相应的功能可表示具有对应的能力。
示例性地,第一需求信息可以为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二需求信息可以为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也就是说,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将需求信息分解为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是否将需求信息分解为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图8以此为例进行阐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例如,在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不支持实现需求信息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服务需求的情况下,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出第二需求信息。例如,在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不支持实现需求信息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服务需求的情况下,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出第一需求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需求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需求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需求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可选地,需求信息可以与数据服务任务标识(data service task Identify,DSID)对应。
例如,数据服务任务标识可用于标识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对应的数据服务任务。
可选地,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对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进行需求转译,转译(或映射)为对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服务需求。
例如,假设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对区域A的服务质量进行预测,数据编排网元进行需求转译,获得的需求信息可以包括:区域A、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示例性地,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根据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例如,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选择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所属的域。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可以是在同一步骤中执行,或者单独执行,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下面以请求训练联邦学习模型(例如上述S802中的阶段1)场景为例,对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进行阐述。
例如,假设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训练AI模型,数据编排网元进行需求转译,获得的需求信息可以包括:区域A、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假设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包括:区域A、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均支持数据预处理、大部分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支持数据存储、大部分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支持AI训练和AI推理、大部分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支持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和大部分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支持数据采集。
假设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包括:区域A、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均支持数据预处理、大部分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不支持AI训练和AI推理、大部分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不支持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和大部分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支持数据采集。
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确定第一需求信息1包括:区域A、数据预处理、和AI训练,第二需求信息1包括:区域A、和数据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申请提供的示例,本申请不对请求训练联邦学习模型场景中的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第一需求信息1、和第二需求信息12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要而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S802可以包括:在服务请求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
如此,在服务请求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才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否则,不确定,可以实现数据的可信服务要求。
一些实施例中,在服务请求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数据编排网元为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对应的数据服务任务分配数据服务任务标识,否则不分配,可以实现数据的可信服务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0,可信锚点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二验证响应消息。相应地,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二验证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二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服务请求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或者指示服务请求网元不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也就是说,服务请求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可以是数据编排网元从可信锚点获取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810的执行顺序,例如S810可以在上述S802之前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1,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二验证请求消息。相应地,可信锚点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验证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服务请求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S811可以在上述S810之前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2,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相应地,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如此,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对本域下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进行统计汇总,获得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并发给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3,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相应地,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如此,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对本域下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进行统计汇总,获得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并发给数据编排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S812与S813之间的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相应地,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例如,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表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如此,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向对应域的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自身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4,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如此,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向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各自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5,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相应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如此,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向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各自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S814与S815之间的先后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进行注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进行注册可在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之前执行或同时执行,本申请不限定。
S803a,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需求信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需求信息。
S803b,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二需求信息。相应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需求信息。
如此,数据编排网元将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分别发给对应的域数据编排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S803a与S803b之间的先后顺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
如此,数据编排网元可以通知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和/或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所属的域。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6a,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或者,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在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所属的域。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6b,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或者,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在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所属的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编排网元向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相应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可选地,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标识、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索引、和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
可选地,分析工具库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分析工具库的标识、分析工具库的索引、和分析工具库本身。
也就是说,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和分析工具库等如果有更新,数据编排网元可以推送给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如此,可以实现数据安全保护、数据隐私保护等。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编排网元向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需求信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及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步骤中执行,也可以单独执行,本申请不限定。
可选地,数据编排网元可以直接、或通过域数据编排网元向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a,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或第二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例如,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和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和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均可以执行该步骤a,具体可参照下述S804a和S804b的阐述。
示例性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
示例性地,假设域数据编排网元为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则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具体参照下述S804a的阐述。
示例性地,假设域数据编排网元为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则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具体参照下述S804b的阐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步骤a,可以包括:步骤一和步骤二。
步骤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或第二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
步骤二,在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或第二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可以先确定参与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在确认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再确定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否则不确定操作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可信的数据服务。
S804a,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示例性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
例如,以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包括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和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为例,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对应域数据代理网元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对应域数据代理网元2,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对应域数据代理网元3。
例如,域数据代理网元1至域数据代理网元3可以分别为(或部署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和策略控制网元。
示例性地,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和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从域数据代理网元1、域数据代理网元2和域数据代理网元3中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选择域数据代理网元1和域数据代理网元2参与本次数据服务,并确定域数据代理网元1和域数据代理网元2分别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示例性地,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操作配置信息可指示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例如,域数据代理网元1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指示域数据代理网元1对第一数据或基于第一数据生成的数据执行的操作。域数据代理网元2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指示域数据代理网元2对第一数据或基于第一数据生成的数据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地,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地,操作配置信息可指示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如此,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选择出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需要能够实现第一需求信息中的服务需求,选择出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与选择出的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参照下述S804b)分别执行各自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的操作,能够实现数据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与通常的编译码、调制解调操作、速率匹配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这些操作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参考上述图2中对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的阐述、以及本申请中对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S804a,可以包括:步骤三和步骤四。
步骤三,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步骤四,在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域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可以先确定参与数据服务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在确认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再确定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否则不确定操作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可信的数据服务。
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通信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通信信息。
可选地,第一通信信息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地,假设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域数据代理网元1,第一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域数据代理网元1的地址、域数据代理网元1的标识和域数据代理网元1的索引。
可选地,第一通信信息可以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例如,从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选择具有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作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
也就是说,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从确定的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选择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
下面以请求训练联邦学习模型(例如上述S802中的阶段1)场景为例,对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进行阐述。
例如,假设第一需求信息1包括:区域A、数据预处理、和AI训练。
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和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从域数据代理网元1、域数据代理网元2和域数据代理网元3中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至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与域数据代理网元1至域数据代理网元3分别对应。
假设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包括:区域A、支持数据预处理、支持数据存储、支持AI训练和AI推理、支持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和支持采集数据。
假设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包括:区域A、支持数据预处理、支持AI训练和AI推理、不支持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和支持采集数据。
假设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包括:区域A、支持数据预处理、支持数据存储、不支持AI训练和AI推理、支持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和支持采集数据。
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和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3,可以确定域数据代理网元1和域数据代理网元2联合可以实现第一需求信息1中的服务需求,首先数据代理网元3的地理位置为区域B不是区域A,其次数据代理网元3不支持AI训练和AI推理,数据代理网元3并不能参与训练AI模型。
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1、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1、和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2,确定域数据代理网元1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1和域数据代理网元2分别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2,例如,操作配置信息1包括:AI训练、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操作配置信息2包括:数据预处理,还可以包括向域数据代理网元1发送预处理的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S804a可以包括:在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在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才确定参与数据服务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以及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否则,不确定,可以实现数据的可信服务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7,可信锚点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验证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一验证响应消息指示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8,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相应地,可信锚点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验证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S818可以在上述S817之前执行。
S804b,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二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示例性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具体实现可参照上述S804a中对应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地,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操作配置信息可指示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地,第二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对应)中的至少一个。
如此,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第二需求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选择出的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服务能力需要能够实现第二需求信息中的服务需求,选择出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与选择出的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分别执行各自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的操作,能够实现数据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S804a中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通信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情况下,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一通信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S804b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S804a类似,可参照上述S804a,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S804b可以包括:在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第二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在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才确定参与数据服务的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以及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否则,不确定,可以实现数据的可信服务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19,可信锚点向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验证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一验证响应消息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20,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相应地,可信锚点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验证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S819可以在上述S820之前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向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二通信信息。相应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通信信息。
可选地,第二通信信息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与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直接通信的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三通信信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三通信信息。
可选地,第三通信信息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与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直接通信的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假设选出的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包括域数据代理网元a和域数据代理网元b,选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包括域数据代理网元c和域数据代理网元d,第二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域数据代理网元b的地址、域数据代理网元b的标识和域数据代理网元b的索引,第三通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域数据代理网元c的地址、域数据代理网元c的标识和域数据代理网元c的索引,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间交互用于第一域和第二域间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如此,域数据代理网元a收集数据可以发给域数据代理网元b,由域数据代理网元b发给域数据代理网元c,域数据代理网元c执行相应操作后发给域数据代理网元d。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二通信信息与上述S804a可以在同一步骤中执行,或单独执行,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确定第三通信信息与上述S804b可以在同一步骤中执行,或单独执行,本申请不限定。
S805a,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操作配置信息。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接收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向至少一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的每个发送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21,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一通信信息。相应地,服务请求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通信信息。
如此,服务请求网元可以根据收到的第一通信信息,与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建立直接交互,可以直接接收来自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821可以在上述S804a之后执行,本申请不限定上述S821与上述S805a的执行顺序。
S805b,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向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操作配置信息。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接收操作配置信息。
如此,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向至少一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的每个发送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822,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一通信信息。相应地,服务请求网元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通信信息。
如此,服务请求网元可以根据收到的第一通信信息,与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建立直接交互,可以直接接收来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822可以在上述S804b之后执行,本申请不限定上述S822与上述S805b的执行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821和S822可以为并列关系。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S821。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S822。
S806,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获取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编排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各个功能形成操作链,前一个功能的输出是下一个功能的输入,按照该操作链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是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或分析结果等。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S804a中对应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域地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执行与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类似的功能,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示例性地,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获取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编排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中各个功能形成操作链,前一个功能的输出是下一个功能的输入,按照该操作链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S804a中对应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806可以包括下述步骤五至步骤六。
步骤五,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向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请求消息。相应地,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请求消息。
可选地,数据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
示例性地,操作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从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采集第一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和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代理网元,也可以为相同类型的域数据代理网元。
例如,假设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为移动性管理网元1,第三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是接入网设备。
如此,可以形成域间数据代理网元衔接,形成跨域的数据服务架构。
可选地,数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安全信息。
可选地,安全信息可用于验证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例如,安全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私钥签名。
如此,可以验证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步骤六,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响应消息。
可选地,数据响应消息可以包括数据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一项或多项数据。例如,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等。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据,例如,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等。
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从数据源(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获取第一数据。
可选地,上述步骤六可以包括:在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情况下,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响应消息,否则,拒绝请求,可以实现数据的E2E的可信服务要求。
可选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可以是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从可信锚点获取的。
示例性地,第三域数代理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验证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验证相应消息。
例如,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可选地,验证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安全信息。
例如,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或不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可选地,可信锚点收到验证请求消息,可以检查数据访问策略,验证安全信息,获得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或不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示例性地,可信锚点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数据类型,来检查数据访问策略,验证安全信息。
例如,假设数据访问策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网络数据的权限,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不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用户数据的权限。若第一数据为用户数据,则可信锚点获得的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不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用户数据的权限。若第一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和网络数据,则可信锚点获得的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不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用户数据的权限,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网络数据的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806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二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的。
例如,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从其他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的。
可选地,第二信息可以是基于第一数据获得的。
例如,第二信息可以是其他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和/或数据分析等)后获得的。
示例性地,操作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
例如,第二信息是其他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后获得的,操作配置信息包括数据分析和数据保护,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形成操作链(进行数据分析,然后进行安全保护),对第二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安全保护后获得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806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可选地,该应用数据可以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从应用网元获取的。
可选地,应用网元中可以部署数据代理网元。
示例性地,应用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应用程序合规(例如用户已授权)收集到的用户历史行为记录等。
例如,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物联网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协同处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异常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c,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与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通信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一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信息。
可选地,操作配置信息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将第一信息传输给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
示例性地,操作配置信息可包括:与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交互。
如此,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将第一信息发给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或转发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d,可信锚点向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三验证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三验证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三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二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或者指示第二数据代理网元不具有访问第一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d的执行顺序,例如步骤d可以在上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执行。
例如,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获得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向域第二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否则,不向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可以实现数据的E2E的可信服务要求。
如此,在第一数据包括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用户数据合规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e,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三验证请求消息。相应地,可信锚点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三验证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可选地,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安全信息。
例如,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安全信息可以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从第二域数代理网元获取的。
例如,安全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私钥签名。
可选地,可信锚点收到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可以检查数据访问策略,验证安全信息,获得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或不具有访问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具体实现与上述可信锚点收到验证请求消息,可以检查数据访问策略,验证安全信息,获得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或不具有访问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数据的权限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f,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与服务请求网元通信的情况下,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服务请求网元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可以是基于第一数据获得的。
可选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可以是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
可选地,操作配置信息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将第一信息传输给服务请求网元。
示例性地,操作配置信息可包括: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如此,服务请求网元获得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是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或分析结果等。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a-步骤f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增加的步骤名称,不表示对应步骤执行的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处理行为信息。相应地,可信锚点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处理行为信息。
可选地,处理行为信息可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的处理行为。
示例性地,第一数据为用户数据,处理行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的处理行为,例如采集、预处理、存储、数据分析、数据保护、去隐私、和发送等。
可选地,可信锚点可以将处理行为记录到分布式账本上。
如此,任意域数据代理网元在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对用户数据的处理,均可以向可信锚点发送处理行为信息,可以满足GDPR/PIPL的合规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服务请求网元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可能不是服务请求网元想要的最终结果,例如可能是中间数据,服务请求网元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最终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服务请求网元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可以包括:服务请求网元采用第一信息获取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异常行为信息。
例如,IoT终端设备异常行为检测场景中,可以获得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异常行为,例如劫持IoT终端设备、空口信令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服务请求网元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可以包括:服务请求网元采用第一信息和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进行服务质量预测。
可选地,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可用于对服务质量进行预测。
如此,服务请求网元采用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和第一信息(为中间数据)进行推理,获得服务质量预测结果。
可选地,服务请求网元本地存储有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
或者,可选地,服务请求网元本地未存储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可以通过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获取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向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请求人工智能模型参数配置信息。
可选地,服务请求网元可以对人工智能模型的摘要进行哈希,与分布式账本上存储的哈希值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一致性。
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和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收到各自的操作配置信息后,执行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的操作,可以将中间数据或分析结果发给服务请求网元。下面以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获得第一信息后,发给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三信息并发给服务请求网元为例进行阐述。
S807,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与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通信的情况下,第一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向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的数据代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的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一信息。
上述S8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步骤c,此处不再赘述。
S808,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三信息。
可选地,第三信息可以是中间数据、或分析结果等。
也就是说,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根据操作配置信息(上述S805b中接收的)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三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多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根据各自的操作配置信息对第一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三信息,本申请不一一列举。
S809,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相应地,服务请求网元接收来自第二域的数据代理网元的第三信息。
如此,服务请求网元获得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可以是中间数据、或分析结果等。
上述S809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步骤c类似,可参照上述步骤c,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服务请求网元对第三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与上述服务请求网元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图8所示的方法,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需求信息,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确定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并获得参与本次数据服务的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该操作配置信息指示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域数据编排网元将操作配置信息发给对应的域数据代理网元,域数据代理网元执行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如此,可以实现数据服务。
本申请中,除特殊说明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下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上结合图1-图8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9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示例性地,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900包括:收发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9所示出的通信装置900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图8所述的通信方法中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
其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需求信息。其中,第一需求信息为通信装置900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其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需求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操作配置信息指示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发送操作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
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在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发送第一通信信息。其中,第一通信信息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通信装置900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或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收发模块901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图9中未示出),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9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902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900可以执行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900可以是域数据编排网元,也可以是可设置于域数据编排网元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通信装置9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9所示出的通信装置900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图8所述的通信方法中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
其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服务请求消息。
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其中,需求信息是根据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确定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
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发送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其中,第一需求信息为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第二需求信息为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服务请求网元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和/或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需求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需求信息可以与数据服务任务标识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收发模块901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图9中未示出),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9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902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900可以执行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中数据编排网元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900可以是数据编排网元,也可以是可设置于数据编排网元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通信装置9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9所示出的通信装置900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图8所述的通信方法中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
其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接收操作配置信息。其中,操作配置信息指示通信装置900对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
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通信装置900与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通信的情况下,向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或者,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在操作配置信息指示通信装置900与服务请求网元通信的情况下,向服务请求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根据操作配置信息,向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发送数据请求消息。其中,数据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数据。
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数据响应消息。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数据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一项或多项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数据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安全信息,安全信息用于验证通信装置900是否具有访问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根据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对第二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是通信装置900接收的,第二信息是基于第一数据获得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可指示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通信装置900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其中,第三验证请求消息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通信装置900的第一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通信装置900的标识、通信装置900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数据编排网元的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通信装置900可以为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收发模块901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图9中未示出),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9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902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900可以执行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例如核心网域数据代理网元、接入网域数据代理网元、终端域数据代理网元、或独立部署的数据代理网元,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通信装置9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域数据编排网元、和数据编排网元,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或服务请求网元。
其中,域数据编排网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域数据编排网元的动作,数据编排网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数据编排网元的动作。
可选地,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动作,服务请求网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网元的动作,具体执行方法和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端口。其中,逻辑电路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的处理功能,输入/输出端口可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的收发功能。
示例性地,输入端口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的接收功能,输出端口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的发送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功能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需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需求信息为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对应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所述操作配置信息指示所述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执行的操作;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所述操作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和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和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每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
在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具有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的权限的情况下,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操作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可信锚点的第一验证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验证响应消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的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是否具有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的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与所述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对应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是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所述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所述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操作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保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或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编排网元接收第一服务请求消息;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根据需求信息、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和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需求信息和第二需求信息;其中,所述需求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所请求的服务确定的对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所述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所述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所述第一需求信息为所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所述第二需求信息为所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对应的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服务需求;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二需求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应用服务或业务服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的所述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服务能力信息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的所述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服务能力信息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确定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与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一一对应,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域数据服务能力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所述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标识、所述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的位置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上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的能力、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压缩能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向可信锚点发送第二验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所述服务请求网元是否具有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的权限。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请求消息来自服务请求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服务请求网元直接通信的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5-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编排网元发送更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库的信息和/或更新的分析工具库的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服务需求:地理位置、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上报、数据分析、与服务请求网元交互、数据保护、和数据压缩。
24.根据权利要求15-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与数据服务任务标识对应。
25.根据权利要求15-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核心网域数据编排网元,所述第二域数据编排网元为接入网域数据编排网元。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中任一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核心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或者,所述一个或多个域数据代理网元为接入网域的数据代理网元。
27.根据权利要求15-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移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或合成的数据。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2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装置。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3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CN202210612735.4A 2022-05-31 2022-05-31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7202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735.4A CN117202134A (zh) 2022-05-31 2022-05-31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3/092816 WO2023231713A1 (zh) 2022-05-31 2023-05-08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735.4A CN117202134A (zh) 2022-05-31 2022-05-31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2134A true CN117202134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2735.4A Pending CN117202134A (zh) 2022-05-31 2022-05-31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2134A (zh)
WO (1) WO202323171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0394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资源的编排方法和设备
US11343201B2 (en) * 2020-02-25 2022-05-24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Intent-based orchestration using network parsimony trees
CN113535343B (zh) * 2020-04-15 2022-10-21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调度的算力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218563B1 (en) * 2020-08-18 2022-01-0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access server orchestration
CN114090244B (zh) * 2021-11-16 2024-03-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编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713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6942B2 (en) Multi-domain trust establishment in edge cloud architectures
TWI791950B (zh) 憑藉5g及其上之外之工業自動化
Yu et al. A survey on the edge computing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ang et al. A survey on mobile edge networks: Convergence of computing, caching and communications
US10298580B2 (en) Admission of an individual session in a network
DE102022200847A1 (de) Bestärkendes lernen für mehrfachzugriffsverkehrsverwaltung
CN113273160A (zh) 无线通信网络的seal系统中提供服务间通信的seal系统和方法
CN113365287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02175A1 (zh) 动态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02134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03686A1 (en) Multi- 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application registry in mec federation
CN117202135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20001797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네트워크 분석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23177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22610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528462B (zh) 一种多网络组网实现的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
Habibi et al. Analyzing SDN-based vehicular network framework in 5G services: fog and Mobile edge computing
WO202409269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3626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network information to ai/ml appl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enakshi et al. Design systematic wireless inventory trackers with prolonged lifetime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future 6G network
Teixeira Opportunistic Wi-Fi network selection in heterogeneous vehicular wireless networks for detecting VRUs through edge computing
Beebe A Complete Bibliography of Publications in Computer Networks (Amsterdam, Netherlands: 2020–2029)
Kitanov et al. Fog Computing Mechanisms in 5G Mobile Networks
Azevedo Edge computing for VRU protectio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5G and 802.11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Giorgi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A CLOUD-BASED REAL-TIME GEO-REFERENCED VEHICULAR NOTIF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