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1599A -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1599A
CN117201599A CN202311150364.3A CN202311150364A CN117201599A CN 117201599 A CN117201599 A CN 117201599A CN 202311150364 A CN202311150364 A CN 202311150364A CN 117201599 A CN117201599 A CN 117201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blockchain
request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0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任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503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1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1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1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该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区块链交互数据的效率。

Description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区块链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公链及联盟链。上述公链或联盟链,针对外部应用提供相应的交互接口。交互接口的实现方式大多是命令行接口(cli)、远程过程调用传送协议(json-rpc)、开源远程过程调用协议框架(gRPC)以及restful-api的方式实现。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各种底层链的底层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并且不同区块链实现接口所使用的开发语言也不尽相同,上层应用需要与多链交互,由于数据格式不同,导致交互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能够提高区块链交互数据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包括:
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所述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基于区块链交互数据支持的网络列表,获取所述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所述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链标识,在所述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中查询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参数和查询到的网络状态,与所述目标链建立连接。
所述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包括:
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接口条件的操作反馈数据;
在向所述区域链应用反馈时,将所述操作反馈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
所述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区块链应用的具有发送业务请求的权限和/或所述区块链应用的符合预设限流条件。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生成账户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账户标识符。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获取元数据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元数据请求涉及的选项和/或信息。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建立交易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获取区块基本信息和区块交易信息;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未签名交易和/或有效复制信息。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原始交易解析;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原始交易信息。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交易签名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生成具有签名集和未签名交易集的已签名交易;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已签名的交易。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请求交易哈希;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哈希。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余额信息。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发送交易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响应。
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查询交易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获取交易池中具体交易;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包括:
适配器,用于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路由器,用于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区块链管理器,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如上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通过转换业务请求,主动建立与目标链的连接,以交互目标数据和操作接收数据。由于提供多元异构区块链网络的统一交互方法,屏蔽区块链网络的多元异构性。可以直接区块链之外,将区块链中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数据,因此能够提高区块链交互数据的效率。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与目标链的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操作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根据区块链发展趋势,多链交互统一集成技术即将成为区块链领域重点。从技术上讲,多链交互统一集成技术是在一个区块链或者一个特定应用上实现与多个其他区块链的连接,应用方可在应用端实现跨链转账,资产交换以及其他多链应用。
以太坊是当前最早,也是最流行的多链钱包集成技术之一,该技术使用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和区块链通道技术来实现多个区块链之间的通信、时序记录以及资产兑换。在技术上,以太坊采用智能合约允许开发者写入代码,实现多个主链之间的交互,达到跨链转账的目的。
而区块链通道技术则是用来建立可靠的链与链间的资产交换通道,以保证转账的安全、去中心化、无用户权限的特点。
Hyperledger Fabric也是一种多链钱包集成技术,其基于分类账本架构,旨在实现在不同激励型网络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该技术使用智能合约和分发式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不同链之间的可靠通信和快速数据传输,还提供安全的数据共享机制,确保跨链转账的安全、去中心化和审计可追溯性。
此外,令牌路由也是一种重要的多链交互统一集成技术,该技术大大减少了跨链转账的成本。该技术使用一种全新的路由协议,可以自动在不同区块链上实现有效的代币流通,实现跨链交易,从而大大减少用户在多链之间交互的成本。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不同底层的区块链拥有各自的特性及功能。如:不同的底层区块数据结构,不同的数据读写与查询方式,不同的语言实现的接口访问方式等,这些不同的特性及功能使得应用方需要针对每个不同的底层链网络服务进行单独的部署和开发。
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应用集成一直是区块链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挑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
(一)多链数据转换
多链数据转换是采用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加密算法转换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交互和应用集成的方法。该方案主要包括多链数据转换模块、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算法转换等技术手段。通过多链数据转换模块,可以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使其具备可读性和可用性,实现数据交互和应用集成的目的。数据转换过程中不需要跨链,因此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但数据转换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可能导致转换效率较低。
(二)侧链技术
采用侧链技术,可以实现多链节点的一键接入,节点可以与多条链的连接。在架构上,实现完备的安全屏障,确保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能够建立应用链桥梁,使得数据流动性和深度变得更加便捷。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应用集成。然而,节点接入需要耗费时间,导致交互数据的效率较低。
(三)跨链技术
跨链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跨链通道,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数据交互和应用集成的方法。常见的方案包括原子交换、中继链、跨链桥等。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了应用集成之间的交互。通过跨链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应用集成,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但跨链技术涉及跨链交易,因此确认时间较长。
针对以上多链交互的缺点,由于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格式存在差异,因此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交互存在交互时间较长,导致交互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多链交互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主要流程示意图,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后,向目标链发送目标数据,并接收目标链的反馈数据。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区块链之间交互数据通过区块链应用发送业务请求。区块链通过区块链应用与其他区块链交互数据。
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之后,可以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目的在于获取目标链标识。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需要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接口条件是预先设置的数据格式。考虑到业务请求可以由多种区块链发送。区块链不同,则业务请求的格式也是不同的。即,不同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的格式是不同的。
为了适用于多种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可以将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作为一个示例,针对区块链的种类预设适配器,实现与不同类型的区块链交互。即每类区块链对应一种适配器。区块链对应的适配器负责将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
在请求数据中获取路径和参数,进而基于路径和参数确定目标链标识。作为一个示例,基于路径可以获知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的终点,进而基于终端对应的参数,确定目标链标识。目标链标识是表征区块链的标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交互数据的可靠性,还可以验证区块链应用的具有发送业务请求的权限和/或区块链应用的符合预设限流条件。
作为一个示例,区块链应用属于白名单,则验证区块链应用的具有发送业务请求的权限。作为另一个示例,预设限流条件包括交互数据的区块链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区块链应用的符合预设限流条件,即当前交互数据的区块链的数量小于预设数据阈值。
其中,可以采用网关作为验证区块链应用的执行主体。网关接收区块链应用发送的业务请求后,网关验证区块链应用的具有发送业务请求的权限和/或区块链应用的符合预设限流条件。采用网关验证区块链应用,能够提高交互数据的可靠性。
S102、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后,就可以将请求数据发送至目标链的客户端。客户端设置在目标链中,客户端用于与目标链交互数据。目标链是与区块链应用交互数据的区块链。目标链标识不同,则对应的区块链也是不同的。
考虑到目标链的数据格式与请求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为了便于与目标链交互数据,需要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针对区块链的种类预设适配器,实现与不同类型的区块链交互。采用适配器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
参见图2即200,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与目标链的连接的流程示意图。为了建立与目标链的连接,可以获取网络参数和网络类别。
S201、基于目标链标识,在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中查询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基于区块链交互数据支持的网络列表,获取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网络列表包括支持多链交互的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网络参数包括网络标识符,版本信息,操作类型,错误信息,历史余额查找,时间戳,调用方法,余额豁免和内存池代币等。作为一个示例,版本信息包括:API版本,节点版本,中间件版本和其他元数据。时间戳包括:时间戳开始索引。余额豁免包括:账户地址,货币和豁免类型等。
网络状态包括当前区块标识符、当前区块时间戳、创世区块标识符、起始区块标识符、同步状态和对等方标识符。作为一个示例,同步状态包括:当前索引、目标索引、阶段和已同步。
S202、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参数和查询到的网络状态,与目标链建立连接。
在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中查询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就可以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参数和查询到的网络状态,与目标链建立连接。
在图2的实施例中,基于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与目标链建立连接以交互数据。
S103、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
目标链处理目标数据后通过客户端反馈操作数据。即,操作数据是目标链响应于目标数据的数据。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为了便于区块链应用处理数据,需要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然后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
参见图3即300,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操作数据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操作数据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操作反馈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存储和处理操作数据,可以将操作数据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操作反馈数据。也就是说,通过存储和处理操作反馈数据,备份区块链交互数据。
S302、在向区域链应用反馈时,将操作反馈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
考虑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与操作反馈数据的格式不同,在向区域链应用反馈时,将操作反馈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
在图3的实施例中,将操作数据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操作反馈数据,便于存储和处理目标链反馈的操作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多种请求。下面就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进行分别说明。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生成账户请求。操作接收数据包括:账户标识符。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生成账户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生成账户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目标链通过公钥信息派生出账户地址,返回账户标识符。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操作数据包括账户标识符。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账户标识符。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获取元数据请求;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元数据请求涉及的选项和/或信息。
其中,元数据(Metadata)是用来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即描述数据的数据。作为一个示例,元数据可以用来描述交易的内容、时间、参与者等信息,帮助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数据。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获取元数据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获取元数据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元数据请求涉及的选项和/或信息。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建立交易请求;目标数据用于获取区块基本信息和区块交易信息;操作接收数据包括:未签名交易和/或有效复制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建立交易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建立交易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目标数据用于获取区块基本信息和区块交易信息;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未签名交易和/或有效复制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建立交易请求包括区块链标识符、网络标识符、子网标识符、分片、其他元数据、生产者、索引和哈希。
作为一个示例,区块基本信息包括区块标识符、父区块标识符、时间戳、事务和操作。
作为一个示例,区块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标识符、操作、相关交易和其它元数据等相关的信息。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原始交易解析;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原始交易信息。原始交易解析包括对未签名或已签名的原始交易进行转换解析,以供交易确认。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原始交易解析,并将区块链应用的原始交易解析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目标链可以将目标数据发给交易构造函数,然后交易构造函数验证原始交易的意图,并反馈包括原始交易信息的操作数据。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原始交易信息。
为了对一个或多个有效负载进行签名,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交易签名请求;目标数据用于生成具有签名集和未签名交易集的已签名交易;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已签名的交易。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交易签名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交易签名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目标数据用于生成具有签名集和未签名交易集的已签名交易;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已签名的交易。
为了能够跟踪链上交易状态,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请求交易哈希;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哈希。交易哈希是指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哈希运算所得到的结果。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请求交易哈希,并将区块链应用的请求交易哈希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哈希。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余额信息。
解析区块链应用的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余额信息。
其中,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包括:网络标识符、帐户标识符、块标识符和代币相关的信息。余额信息包括:与块标识符、余额、其它元数据等相关的信息。
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发送交易请求;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响应。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发送交易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发送交易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响应。
为了查询支持网络中在交易池中的交易信息。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查询交易请求;目标数据用于获取交易池中具体交易;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解析区块链应用的查询交易请求,并将区块链应用的查询交易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请求数据转换为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目标数据用于获取交易池中具体交易;
通过客户端在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操作数据转换为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区块链应用反馈操作接收数据。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信息。
其中,查询交易请求包括网络标识符和/或其他元数据相关的信息。交易信息包括与交易标识符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通过转换业务请求,主动建立与目标链的连接,以交互目标数据和操作接收数据。由于提供多元异构区块链网络的统一交互方法,屏蔽区块链网络的多元异构性,可以直接将区块链中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数据,因此能够提高区块链交互数据的效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底层链由于数据结构不一致问题,难以统一交互。同时解决大部分应用方需要同时维护多个版本的链交互平台。
在多链交互过程中,交互数据符合接口条件,进而统一不同底层链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对于交易涉及交互数据的构造、转换、签名都是可以离线完成的,减少链本身的性能耗损。
参见图4即400,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可以实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如图4所示,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具体包括:
适配器401,用于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路由器402,用于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区块链管理器403,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路由器4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链标识,在所述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中查询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参数和查询到的网络状态,与所述目标链建立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管理器403,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接口条件的操作反馈数据;
在向所述区域链应用反馈时,将所述操作反馈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网关404,用于验证所述区块链应用的具有发送业务请求的权限和/或所述区块链应用的符合预设限流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生成账户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账户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获取元数据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元数据请求涉及的选项和/或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建立交易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获取区块基本信息和区块交易信息;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未签名交易和/或有效复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原始交易解析;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原始交易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交易签名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生成具有签名集和未签名交易集的已签名交易;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已签名的交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请求交易哈希;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哈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余额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发送交易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响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查询交易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获取交易池中具体交易;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信息。
图5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或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500。
如图5所示,系统架构5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501、502、503,网络504和服务器505。网络504用以在终端设备501、502、503和服务器5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5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501、502、503通过网络504与服务器5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501、502、5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5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501、502、5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一般由服务器505执行,相应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505中。
应该理解,图5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适配器、路由器和区块链管理模块。
其中,这些区块链管理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发送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
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通过转换业务请求,主动建立与目标链的连接,以交互目标数据和操作接收数据。由于提供多元异构区块链网络的统一交互方法,屏蔽区块链网络的多元异构性,可以直接区块链之外,将区块链中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数据,因此能够提高区块链交互数据的效率。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采集、分析、使用、传输、存储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被用于合法且合理的用途,不在这些合法使用等方面之外共享、泄露或出售,并且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应当对用户个人信息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对此类个人信息数据的非法访问,确保有权访问个人信息数据的人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一旦不再需要这些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应当通过限制甚至禁止数据收集和/或删除数据的方式将风险降至最低。
当适用时,包括在某些相关应用程序中,通过对数据去标识来保护用户隐私,例如在适用时通过移除特定标识符(例如,出生日期等)、控制所存储数据的量或特异性(例如,在城市级别而不是在具体地址级别收集位置数据)、控制数据如何被存储、和/或其他方法去标识。

Claims (17)

1.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基于区块链交互数据支持的网络列表,获取所述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所述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链标识,在所述网络列表中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中查询网络参数和网络状态;
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参数和查询到的网络状态,与所述目标链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包括:
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接口条件的操作反馈数据;
在向所述区域链应用反馈时,将所述操作反馈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区块链应用的具有发送业务请求的权限和/或所述区块链应用的符合预设限流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生成账户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账户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获取元数据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元数据请求涉及的选项和/或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建立交易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获取区块基本信息和区块交易信息;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未签名交易和/或有效复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原始交易解析;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原始交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交易签名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生成具有签名集和未签名交易集的已签名交易;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已签名的交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请求交易哈希;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哈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基于区块交易信息获取账户余额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余额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发送交易请求;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包括:查询交易请求;
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获取交易池中具体交易;
所述操作接收数据包括:交易信息。
14.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适配器,用于解析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并将所述区块链应用的业务请求转换为符合接口条件的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路径和参数解析出目标链标识;
路由器,用于根据目标链标识与目标链建立连接,并将所述请求数据转换为所述目标链对应的目标数据,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至目标链的客户端;
区块链管理器,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在所述目标链接收操作数据后,将所述操作数据转换为所述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格式对应的操作接收数据,以向所述区块链应用反馈所述操作接收数据。
15.一种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1150364.3A 2023-09-07 2023-09-07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7201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364.3A CN117201599A (zh) 2023-09-07 2023-09-07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364.3A CN117201599A (zh) 2023-09-07 2023-09-07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1599A true CN117201599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9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0364.3A Pending CN117201599A (zh) 2023-09-07 2023-09-07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15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53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查询、储存方法和装置
CN110839087B (zh) 接口调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544288B2 (en) Messaging gateway
CN113271311B (zh) 一种跨链网络中的数字身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51747B (zh) 登录票据同步系统及方法、相关设备
CN114049122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6303608A (zh) 一种应用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38256B (zh) 一种基于双层ssl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代理服务器
CN112202744B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78499B (zh) 发布服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28197A (zh) 应用投产版本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Krummacker et al. DLT architectures for trust anchors in 6G
US11568069B1 (en) Data security protection system
CN110661854B (zh)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7201599A (zh)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343220A (zh) 转发器、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65871B (zh) 堡垒机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84616A (zh) 一种更新共享文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75798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 platform
CN113419878B (zh) 一种数据操作方法和装置
US1159307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de management
CN116708027B (zh) 一种多端远程协同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49697B1 (ko) 복합적인 네트워크 환경 하에서 컨텐츠 전송 네트워크 및 엣지 컴퓨팅 기법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979308B (zh)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6252B (zh)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的数字证书统一认证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