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854B -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854B
CN110661854B CN201910852767.XA CN201910852767A CN110661854B CN 110661854 B CN110661854 B CN 110661854B CN 201910852767 A CN201910852767 A CN 201910852767A CN 110661854 B CN110661854 B CN 110661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t
branch
request
user
network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27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1854A (zh
Inventor
王扬
英杰
廖宫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8527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1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1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1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用户集合云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和用户集合应用层;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从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解决现有的分行需求响应耗时久、运维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大银行系统中一般分为总行和分行,总行对各地区分行采用统一管理。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总行统一管理各个分行,如果分行要推广某一特色需求,就需要与第三方系统接入特色需求,并且将需要推广的该特色需求提交总行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实施阶段。一般来说从分行提出需求,走完总行审批流程后,再经过立项、采购、开发、上线等流程,分行特色需求才能上线,耗时久。
另外,分行开发相关系统无地方部署,即使有开发能力,开发出来的系统只能部署在一个有公网IP的机器上,安全风险很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分行需求响应耗时久、运维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包括用户集合云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和用户集合应用层;
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可选地,还包括:
基于公有云设置所述的用户集合云,其中,利用公有云中的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
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
可选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包括: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可选地,还包括:
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基于所述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用户集合应用层返回的所述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行需求处理装置,包括用户集合云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和用户集合应用层;
接收模块,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返回模块,用于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
利用公有云中的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其中,基于公有云设置所述的用户集合云。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包括: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可选地,所述返回模块,还用于:
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基于所述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用户集合应用层返回的所述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分行需求处理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基于分行需求处理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分行需求响应模式审核流程复杂、耗时久、运维困难,无法快速响应分行的特色需求的问题。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以智慧社区为例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7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所述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值得说明的是,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的时候,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然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用户集合云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和用户集合应用层。如图2所示,以智慧社区为例,所述智慧社区云包括智慧社区网络接入层、智慧社区应用层和分行适配器。
其中,分行适配器中针对一个分行对应有一个智慧社区分行特色适配器,例如图2中的智慧社区分行特色1。并且,分行适配器与第三方系统(例如物业管理)对接业务逻辑,及与总行的用户集合云(例如智慧社区云)中的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和用户集合应用层等等能够实现通讯,同时该分行适配器的运维权限给到分行终端,可按照分行特色需求自行开发上线。
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例如智慧社区网络接入层)可以包括校验报文合法性的安全模块。另外,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能够将报文转换为内部预设的报文格式,并根据请求URL转发到分行适配器。
用户集合应用层(例如智慧社区应用层),在该层中实现对每类不同业务不同业务功能的处理,提供对外服务,同时提供接口跟分行适配器进行通讯、逻辑处理及数据同步。较佳地,用户集合应用层可以包括社区管理、楼户管理、表单管理、流程管理、商城系统、订单系统、公告论坛、消息系统、硬件管理、权限管理、物业ERP、统计外联等等。
社区管理是平台管理员对所创建的社区的资源等的管理。楼户管理是用户所住楼户的增删改查。表单管理是社区内所生成的包括物业报修单在内的表单的管理。流程管理是针对物业报修等有定义流程的管理。商城系统是社区电商系统。订单系统是社区电商上针对订单的管理。公告论坛是社区可以发布一些公告,同时允许用户在论坛里发布帖子、回复帖子等。消息系统是针对用户加入社区、门禁通行等相关需要给用户推送消息的一个管理系统。硬件管理是针对社区一些门禁、车闸等的管理。权限管理是根据用户所在楼栋,制定权限管理,用户只能打开公共区域的门禁、自己房间所在楼栋的门禁等等权限进行管理。物业ERP是物业人员使用的相关系统功能,包物业费缴交、收费、结算、报表等。统计外联是智慧社区平台的用户数、订单数、物业缴费笔数、通行记录统计等的统计报表,及将这些数据供数给建行其他系统。
步骤S102,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进一步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基于所述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用户集合应用层返回的所述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作为较佳地实施例,基于公有云设置所述的用户集合云,实现了私有云(用户集合云)与公有云的结合。其中,所述的公有云能够为包括用户集合(例如智慧社区)在内的用户提供能够使用的云,可通过开放的互联网提供服务。用户集合(例如智慧社区)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服务,基于自媒体社交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提升社区服务和居民生活品质。例如智慧门禁、智慧物业、邻里社交、身边商圈、社区金融等等。
公有云中的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其中,公有云网络层,能够为整个公有云的网络接入,其中包含防火墙等安全模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有云还可以包括云平台基础服务,所述云平台基础服务例如能够包括图片服务、短信网关、渠道用户管理、物联网安全云服务等等。其中,图片服务提供图片压缩、存储、读取等基础服务。短信网关提供一种短信发送,短信验证等基础服务。渠道用户管理是提供一种统一的用户登陆、认证的系统。公有云所有系统都可以使用这个用户体系。物联网安全云服务是与设备(例如门禁)直连的系统,用来与设备通信,控制设备。
因此,从上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当分行有需要接入当地一些第三方系统平台时,可由分行将对接第三方系统的模块,做成单独模块即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放到分行特色应用中去,部署到公有云中,同时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可在公有云内以及用户集合云的各个模块进行通讯。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所述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1,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
步骤S302,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
步骤S303,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步骤S304,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步骤S305,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根据用户信息执行请求,以将执行结果通过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和公有云网络层返回给第三方系统。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所述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
步骤S402,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
步骤S403,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判断是否校验通过,若是则进行步骤S404,否则通过公有云网络层通知第三方系统,退出该流程。
步骤S404,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步骤S405,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步骤S406,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根据用户信息执行请求,以将执行结果通过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和公有云网络层返回给第三方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创造性地将分行特色需求实施任务下放到分行,部署在公有云中,以域名进行公有云网络层转发,同时将运维权限下发到分行,能够快速响应分行推广时所遇到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说,本发明大幅缩短分行推广时所耗费的时间、开发和运维成本。
另外,本发明基于URL的交易转发策略,即基于URL转发到分行特色系统的机制。以及总分行一体化,即总行和分行都部署在公有云上,同时。各个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的运维权限在各个分行,且总行和分行之间可以进行通讯、数据处理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分行需求处理装置500包括接收模块501和返回模块502。其中,接收模块501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返回模块502用于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返回模块502用于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基于所述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用户集合应用层返回的所述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接收模块501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包括: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501可以利用公有云中的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其中,基于公有云设置所述的用户集合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所述分行需求处理装置在具体实施内容上具有相应关系,故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6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或分行需求处理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600。
如图6所示,系统架构6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601、602、603,网络604和服务器605。网络604用以在终端设备601、602、603和服务器6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6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601、602、603通过网络604与服务器6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601、602、6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601、602、6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6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601、602、6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分行需求处理方法一般由服务器605执行,相应地,分行需求处理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605中。
应该理解,图6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700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703中,还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201、ROM1202以及RAM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收模块和返回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分行需求响应耗时久、运维困难的问题。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集合云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和用户集合应用层;
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其中,当分行有需要接入当地第三方系统平台时,将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作为单独模块放到分行特色应用中并部署到公有云;
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公有云设置所述的用户集合云,其中,利用公有云中的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
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包括: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基于所述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用户集合应用层返回的所述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5.一种分行需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集合云包括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和用户集合应用层;
接收模块,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接收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以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其中,当分行有需要接入当地第三方系统平台时,将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作为单独模块放到分行特色应用中并部署到公有云;
返回模块,用于所述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执行所述请求,进而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返回给所述第三方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模块,还用于:
利用公有云中的公有云网络层接收到分行终端需要与其对接的第三方系统发送的请求;公有云网络层将所述请求穿透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其中,基于公有云设置所述的用户集合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用于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包括: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对所述请求进行报文校验;
所述用户集合网络接入层将检验通过的报文转换为预设报文格式,以基于所述请求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转发至所述分行终端对应的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模块,还用于:
用户集合分行特色适配器基于所述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请求访问用户集合应用层,以获取用户集合应用层返回的所述请求所需的用户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52767.XA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661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2767.XA CN110661854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2767.XA CN110661854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854A CN110661854A (zh) 2020-01-07
CN110661854B true CN110661854B (zh) 2022-02-11

Family

ID=6903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2767.XA Active CN110661854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1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1093A (zh) * 2020-05-21 2020-09-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服务系统、银行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3968A1 (en) * 2013-06-13 2014-12-17 Konica Minolta, Inc. Cloud server, cloud print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5894377A (zh) * 2016-03-30 2016-08-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上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84283A (zh) * 2016-08-26 2017-02-08 山东尚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总线结构及服务总线系统
CN107229466A (zh) * 2017-05-04 2017-10-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企业分支机构进行业务开发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9685B2 (en) * 2009-07-17 2013-07-16 Aryaka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 acceleration as a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3968A1 (en) * 2013-06-13 2014-12-17 Konica Minolta, Inc. Cloud server, cloud print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5894377A (zh) * 2016-03-30 2016-08-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上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84283A (zh) * 2016-08-26 2017-02-08 山东尚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总线结构及服务总线系统
CN107229466A (zh) * 2017-05-04 2017-10-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企业分支机构进行业务开发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and trade finance system";Min Yu,等;《2014 IEEE Workshop on 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 Industry Applications (WARTIA)》;20141208;第150-152页 *
"大型商业银行一级分行大数据平台建设探讨";项晞,等;《国际金融》;20180131;第25-32页 *
"银行特色业务平台设计初探";金燕,等;《金融电子化》;20070228;第64-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854A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0845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580977A (zh) 一种资源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860451A (zh) 一种基于SaaS的多租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58237A (zh) 一种权限校验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2195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31501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12202744B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427701A (zh) 一种工作流引擎系统和业务处理方法
CN110321252B (zh) 一种技能服务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0129A (zh) 标识生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17985B (zh) 文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84411A (zh) 一种账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27181A (zh) 一种凭证记账方法和装置
CN111984234A (zh) 一种处理工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61854B (zh) 一种分行需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128197A (zh) 应用投产版本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16326A (zh) 一种基于共享平台的公积金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770203B (zh) 一种服务请求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5500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36201A (zh) 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80975A (zh) 业务流程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67571A (zh) 一种设备的组装方法及装置
CN113765866A (zh) 一种登录远程主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17201599A (zh) 多元异构区块链交互数据的统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691545B (zh) 路由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8

Address after: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ddress before: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atentee before: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