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1485B - 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01485B CN117201485B CN202311466788.0A CN202311466788A CN117201485B CN 117201485 B CN117201485 B CN 117201485B CN 202311466788 A CN202311466788 A CN 202311466788A CN 117201485 B CN117201485 B CN 1172014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xt
- sequence
- converted
- transmitted
- gene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518 transcri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897 transcri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3070 Equus zeb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7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5 deep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对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对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对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对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将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该实施方式实现了针对封闭网络环境下文本文件高效且无损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封闭网络环境是一种无法与公网连接的、且不可连接外置存储设备的局域网络环境,其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外泄,以此保证了封闭网络环境内部数据的安全性。但封闭网络环境仍存在将封闭网络环境内部数据传输至封闭网络环境外的需求,针对此类数据传输需求,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拥有数据查阅权限的用户以抄录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满足数据传输需求。
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针对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的数据传输,采用人工抄录的方式,数据传输效率低下;
第二,针对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的数据传输,受限于二维码图像的可承载数据量的限制,采用单张二维码图像存储数据,可能出现数据溢出,从而造成数据丢失,进而可能造成无法基于二维码图像进行数据复原,从而影响了数据可读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文件传输方法,其应用于编码节点和解码节点,其中,上述编码节点和上述解码节点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上述编码节点的网络环境为封闭网络环境,该方法包括: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文件传输装置,其应用于编码节点和解码节点,其中,上述编码节点和上述解码节点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上述编码节点的网络环境为封闭网络环境,装置包括:读取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生成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视频编码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视频解码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文本转换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重复文本去重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文本拼接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文本文件传输方法,实现了针对封闭网络环境下文本文件高效且无损的数据传输。具体来说,文本文件传输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针对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的数据传输,采用人工抄录的方式,数据传输效率低下。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文本文件传输方法,首先,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其次,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实践中,通过手工抄录的方式,尤其是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可能出现抄录错误的情况。同时,通过将文本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可以实现文本到二维码的映射,降低后续文本读取时的资源消耗。接着,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然后,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实践中,由于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因此,通过视频拍摄的方式,可以实现跨网络,且无侵入的文本文件传输。除此之外,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通过将二维码图像转换为文本信息以此实现文本文件的传输,既无损又快速。进一步,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由于可能存在文本重复,因此需要去除数据的重复部分。最后,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针对封闭网络环境下文本文件高效且无损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文本文件传输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文本文件传输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文本文件传输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文本文件传输方法,其应用于编码节点和解码节点,其中,上述编码节点和上述解码节点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上述编码节点的网络环境为封闭网络环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文本文件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计算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5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设备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计算设备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或单个终端设备。当计算设备体现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硬件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应该理解,计算设备的数目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
步骤102,通过编码节点,根据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编码节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
实践中,通过上述编码节点,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分割成子待传输文本信息序列。然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子待传输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子待传输文本信息通过纠错处理算法进行纠错处理,以生成处理后子待传输文本信息,得到处理后子待传输文本信息序列。作为示例,上述纠错处理算法可以是“Reed-Solomon(瑞德-所罗门,RS)纠错码处理算法”。最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处理后子待传输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处理后子待传输文本信息输入二维码生成器中,以生成二维码图像,得到二维码图像序列。作为示例,上述二维码生成器可以是“Quick Response CodeGenerator(二维码生成器,QRCG)”。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通过编码节点,根据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按行读取,得到记录信息组集合。
其中,记录信息组对应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的行数据块。
第二步,对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进行文本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按照预设行数对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进行均匀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作为示例,上述预设行数可以是“10”,默认单位可以为“行”。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对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进行文本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确定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相同,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一分割步骤:
子步骤1,根据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记录信息组的个数和第一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一分割间隔。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记录信息组的个数与第一预设分割份数的比值确定为第一分割间隔。
作为示例,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记录信息组的个数可以是“200”。上述第一预设分割份数可以是“10”。因此第一分割间隔可以是“20”,默认单位可以为“个/份”。
子步骤2,基于上述第一分割间隔,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进行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按照第一分割间隔进行均匀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
响应于确定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不同,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二分割步骤:
子步骤1,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中包含的分隔符,对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每个记录信息组进行字段分割,以生成字段组,得到字段组集合。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使用字符串分割函数对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每个记录信息组按照分隔符进行字段分割,以生成字段组,得到字段组集合。
作为示例,上述分隔符可以是“,”。上述字符串分割函数可以是“split(',')函数”。上述记录信息组可以是“Name , Position, Id number”。因此,字段组可以是“['Name', 'Position', 'Id number']”。
子步骤2,根据上述字段组集合中的字段个数和第二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二分割间隔。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字段组集合中的字段个数与第二预设分割份数的比值确定为第二分割间隔。
作为示例,上述字段组集合中的字段个数可以是“2000”。上述第二预设分割份数可以是“10”。因此第二分割间隔可以是“200”,默认单位可以为“个/份”。
子步骤3,基于上述第二分割间隔,对上述字段组集合进行分割,以生成子字段组集合。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字段组集合按照第二分割间隔进行顺序分割,以生成子字段组集合。
子步骤4,将上述子字段组集合中每个子字段组的各个字段进行拼接,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得到子文本信息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使用字符串拼接函数将上述子字段组集合中每个子字段组的各个字段进行拼接,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得到子文本信息序列。
作为示例,上述字符串拼接函数可以是“join()函数”。
第三步,对上述子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子文本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得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将上述子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子文本信息去除特殊字符,以生成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得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其中,上述特殊字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格和井号键。
第四步,根据预先训练的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和上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生成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
其中,上述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是以上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为输入,以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为输出的模型。实践中,上述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可以是KaywaQuick Response Code Generator(凯瓦QR码生成器,KQRCG)模型。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将上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输入上述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以生成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
第五步,对上述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加密二维码图像进行加密,以生成二维码图像,得到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公钥对上述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加密二维码图像进行加密,以生成二维码图像,得到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作为示例,上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是ECC(椭圆曲线密码学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算法。
上述“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中的内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二,即“针对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的数据传输,受限于二维码图像的可承载数据量的限制,采用单张二维码图像存储数据,可能出现数据溢出,从而造成数据丢失,进而可能造成无法基于二维码图像进行数据复原,从而影响了数据可读性”的问题。实践中,二维码图像具有可承载的数据量限制,当采用单张二维码图像存储数据时,可能会超出二维码图像的可承载数据量,往往会因数据溢出而造成数据丢失,进而可能造成无法基于二维码图像进行数据复原。基于此,本公开,首先,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按行读取,得到记录信息组集合。以此确定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是否相同。接着,响应于确定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相同,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一分割步骤:根据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记录信息组的个数和第一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一分割间隔。基于上述第一分割间隔,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进行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然后,响应于确定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不同,对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二分割步骤: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中包含的分隔符,对上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每个记录信息组进行字段分割,以生成字段组,得到字段组集合。根据上述字段组集合中的字段个数和第二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二分割间隔。基于上述第二分割间隔,对上述字段组集合进行分割,以生成子字段组集合。将上述子字段组集合中每个子字段组的各个字段进行拼接,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得到子文本信息序列。通过两种分割方式,将文本文件分割成多个子文本信息,然后再将每个子文本信息转换为二维码图像,这样采用多张二维码图像存储数据,避免了因数据溢出而造成的数据丢失的问题。接着,对上述子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子文本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得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除此之外,根据预先训练的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和上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生成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最后,对上述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加密二维码图像进行加密,以生成二维码图像,得到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保证了文本文件传输的数据安全性。通过此种方式,避免了因数据丢失而可能造成的无法基于二维码图像进行数据复原从而影响数据可读性的问题,同时还保证了文本文件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
步骤103,通过编码节点,对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编码节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实践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变换编码算法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二维码图像进行编码,以生成编码后二维码图像,得到编码后二维码图像序列。作为示例,上述变换编码算法可以是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Transform,DCT)算法。接着,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编码后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编码后二维码图像转化为视频帧,得到视频帧序列。最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按照预设帧率依次显示上述视频帧序列中的每个视频帧,得到编码视频,其中,上述预设帧率可以是“10”,默认单位可以为“fps”。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于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二维码图像,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子步骤1,对上述二维码图像进行尺寸调整,以生成调整后二维码图像。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工具对上述二维码图像进行尺寸调整,以生成调整后二维码图像。
子步骤2,对上述调整后二维码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生成预处理后二维码图像。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高斯滤波器对上述二维码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以生成预处理后二维码图像。
子步骤3,将上述预处理后二维码图像转化为视频帧。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预处理后二维码图像添加到视频容器中,得到视频帧。其中,上述视频容器中的每个视频帧均是空的。
第二步,对得到的视频帧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上述编码视频。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算法对得到的视频帧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上述编码视频。
步骤104,响应于接收到待传输视频,通过解码节点,对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其中,上述目标用户是拥有对编码视频对应的待传输文本文件的读取权限、且可以对编码视频进行录制和传输的用户。
实践中,响应于接收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待传输视频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分割成视频帧序列。最后,上述执行主体通过变换解码技术对得到的视频帧序列进行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作为示例,上述变换解码技术可以是离散余弦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IDCT)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上述执行主体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编码视频。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金字塔技术( Pyramid Principle,PP)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得到预处理后编码视频。
第二步,对上述预处理后编码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解码后视频帧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离散余弦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CosineTransform,IDCT)技术对上述预处理后编码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解码后视频帧序列。
第三步,对上述解码后视频帧序列进行切割处理,得到切割后图像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按照预设帧率对上述解码后视频帧序列进行逐帧切割处理,得到切割后图像序列。
第四步,根据预先训练的图像修复模型,对上述切割后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切割后图像进行图像修复,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得到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
其中,上述图像修复模型是用于对上述切割后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切割后图像进行图像修复的模型。实践中,上述图像修复模型可以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模型。作为示例,上述图像修复模型可以是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模型。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将上述切割后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切割后图像输入图像修复模型,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得到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
步骤105,通过解码节点,对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解码节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二维码识别库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识别,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作为示例,上述二维码识别库可以是ZBar(扫描条形码图像库,Zebra Barcode Image Scanner Library)库。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解密,以生成待处理图像,得到待处理图像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通过上述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解密,以生成待处理图像,得到待处理图像序列。
第二步,对上述待处理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处理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生成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得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使用高斯滤波器对上述待处理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处理图像进行降噪处理,以生成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得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
第三步,根据预先训练的文本转换模型,对上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
其中,上述文本转换模型是用于对上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的模型。作为示例,上述文本转换模型可以是卷积神经网络。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将上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文本转换模型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
步骤106,通过解码节点,对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解码节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Hash(哈希,Hashing)算法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转换后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以生成词集合,得到词集合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Python中的jieba中文分词库进行分词处理,以生成词集合。
第二步,确定上述词集合序列中的每两个词集合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得到文本相似度集合。
作为示例,文本相似度可以是Jaccard相似度(杰卡德相似系数,Jaccardsimilarity coefficient)。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文本相似度集合中存在满足筛选条件的文本相似度,对上述词集合序列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其中,上述筛选条件可以是“文本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0.9”。
子步骤1,从上述词集合序列中剔除与上述文本相似度对应的两个词集合,得到剔除后词集合序列。
子步骤2,将上述文本相似度对应的两个词集合确定为相似词集合。
子步骤3,将上述相似词集合中的相似词进行去重处理,得到去重后相似词集合。
子步骤4,将上述去重后相似词集合添加至上述剔除后词集合序列,得到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将上述去重后相似词集合与上述剔除后词集合序列进行拼接,得到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步骤107,通过解码节点,将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解码节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文本文件传输方法,实现了针对封闭网络环境下文本文件高效且无损的数据传输。具体来说,文本文件传输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针对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的数据传输,采用人工抄录的方式,数据传输效率低下。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文本文件传输方法,首先,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其次,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实践中,通过手工抄录的方式,尤其是大数据量的文本文件,可能出现抄录错误的情况。同时,通过将文本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可以实现文本到二维码的映射,降低后续文本读取时的资源消耗。接着,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然后,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实践中,由于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因此,通过视频拍摄的方式,可以实现跨网络,且无侵入的文本文件传输。除此之外,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通过将二维码图像转换为文本信息以此实现文本文件的传输,既无损又快速。进一步,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由于可能存在文本重复,因此需要去除数据的重复部分。最后,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针对封闭网络环境下文本文件高效且无损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参考图2,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文本文件传输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的文本文件传输装置200包括:读取单元201、生成单元202、视频编码单元203、视频解码单元204、文本转换单元205、重复文本去重单元206和文本拼接单元207。其中,读取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生成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视频编码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视频解码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文本转换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重复文本去重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文本拼接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2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装置2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3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 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上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上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通过上述编码节点,根据上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通过上述编码节点,对上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响应于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视频,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上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上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对上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通过上述解码节点,将上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读取单元、生成单元、视频编码单元、视频解码单元、文本转换单元、重复文本去重单元和文本拼接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读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通过上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文本文件传输方法,其应用于编码节点和解码节点,其中,所述编码节点和所述解码节点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所述编码节点的网络环境为封闭网络环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所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所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
通过所述编码节点,根据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
通过所述编码节点,对所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
响应于接收到待传输视频,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所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所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
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
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将所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编码节点,根据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按行读取,得到记录信息组集合;
对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进行文本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相同,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一分割步骤:根据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记录信息组的个数和第一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一分割间隔;基于所述第一分割间隔,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进行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响应于确定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不同,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二分割步骤:根据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中包含的分隔符,对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每个记录信息组进行字段分割,以生成字段组,得到字段组集合;根据所述字段组集合中的字段个数和第二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二分割间隔;基于所述第二分割间隔,对所述字段组集合进行分割,以生成子字段组集合;将所述子字段组集合中每个子字段组的各个字段进行拼接,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得到子文本信息序列;
对所述子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子文本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得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
根据预先训练的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和所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生成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其中,所述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是以所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为输入,以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为输出的模型;
对所述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加密二维码图像进行加密,以生成二维码图像,得到所述二维码图像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编码节点,对所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包括:
对于所述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二维码图像,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对所述二维码图像进行尺寸调整,以生成调整后二维码图像;
对所述调整后二维码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生成预处理后二维码图像;
将所述预处理后二维码图像转化为视频帧;
对得到的视频帧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所述编码视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待传输视频,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编码视频;
对所述预处理后编码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解码后视频帧序列;
对所述解码后视频帧序列进行切割处理,得到切割后图像序列;
根据预先训练的图像修复模型,对所述切割后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切割后图像进行图像修复,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得到所述待转换图像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包括:
对所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解密,以生成待处理图像,得到待处理图像序列;
对所述待处理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处理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生成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得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
根据预先训练的文本转换模型,对所述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预处理后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所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包括:
对所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转换后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以生成词集合,得到词集合序列;
确定所述词集合序列中的每两个词集合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得到文本相似度集合;
响应于确定所述文本相似度集合中存在满足筛选条件的文本相似度,对所述词集合序列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从所述词集合序列中剔除与所述文本相似度对应的两个词集合,得到剔除后词集合序列;
将所述文本相似度对应的两个词集合确定为相似词集合;
将所述相似词集合中的相似词进行去重处理,得到去重后相似词集合;
将所述去重后相似词集合添加至所述剔除后词集合序列,得到所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6.一种文本文件传输装置,其应用于编码节点和解码节点,其中,所述编码节点和所述解码节点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所述编码节点的网络环境为封闭网络环境,包括:
读取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编码节点读取待传输文本文件,其中,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是不可通过外置存储设备或跨网络通信方式,从所述编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传输至所述解码节点对应的网络环境的文本文件;
生成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编码节点,根据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生成二维码图像序列;
视频编码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编码节点,对所述二维码图像序列进行视频编码,以生成编码视频;
视频解码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待传输视频,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待传输视频进行视频解码,以生成待转换图像序列,其中,所述待传输视频是目标用户对所述编码视频进行视频拍摄得到的;
文本转换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待转换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转换图像进行文本转换,以生成转换后文本信息,得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
重复文本去重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对所述转换后文本信息序列进行重复文本去重,得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
文本拼接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解码节点,将所述去重后文本信息序列中的各个去重后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拼接,得到传输后文本文件;
其中,所述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按行读取,得到记录信息组集合;对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进行文本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相同,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一分割步骤:根据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记录信息组的个数和第一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一分割间隔;基于所述第一分割间隔,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进行分割,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序列;响应于确定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各个记录信息组中的信息数量不同,对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执行以下第二分割步骤:根据所述待传输文本文件中包含的分隔符,对所述记录信息组集合中的每个记录信息组进行字段分割,以生成字段组,得到字段组集合;根据所述字段组集合中的字段个数和第二预设分割份数,生成第二分割间隔;基于所述第二分割间隔,对所述字段组集合进行分割,以生成子字段组集合;将所述子字段组集合中每个子字段组的各个字段进行拼接,以生成子文本信息,得到子文本信息序列;对所述子文本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子文本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得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根据预先训练的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和所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生成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其中,所述二维码图像生成模型是以所述数据处理后子文本信息序列为输入,以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为输出的模型;对所述待加密二维码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待加密二维码图像进行加密,以生成二维码图像,得到所述二维码图像序列。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66788.0A CN117201485B (zh) | 2023-11-07 | 2023-11-07 | 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66788.0A CN117201485B (zh) | 2023-11-07 | 2023-11-07 | 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01485A CN117201485A (zh) | 2023-12-08 |
CN117201485B true CN117201485B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00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66788.0A Active CN117201485B (zh) | 2023-11-07 | 2023-11-07 | 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0148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2086A (zh) * | 2021-07-06 | 2021-09-10 | 北京德瑞塔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文档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14039969A (zh) * | 2021-11-05 | 2022-02-11 | 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5037740A (zh) * | 2022-06-23 | 2022-09-09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频流技术的日志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
CN115730567A (zh) * | 2021-08-25 | 2023-03-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基于动态划分的数据到文本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6166768A (zh) * | 2023-03-03 | 2023-05-2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规则的文本知识抽取方法及系统 |
CN116260722A (zh) * | 2023-02-22 | 2023-06-13 | 上海安博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配置同步方法以及同步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106011A1 (en) * | 2020-01-30 | 2023-04-06 |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 Secure QR code system for distributed large payload transmissions for everyday use |
-
2023
- 2023-11-07 CN CN202311466788.0A patent/CN1172014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2086A (zh) * | 2021-07-06 | 2021-09-10 | 北京德瑞塔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文档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15730567A (zh) * | 2021-08-25 | 2023-03-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基于动态划分的数据到文本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039969A (zh) * | 2021-11-05 | 2022-02-11 | 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5037740A (zh) * | 2022-06-23 | 2022-09-09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频流技术的日志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
CN116260722A (zh) * | 2023-02-22 | 2023-06-13 | 上海安博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配置同步方法以及同步系统 |
CN116166768A (zh) * | 2023-03-03 | 2023-05-2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规则的文本知识抽取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01485A (zh) | 2023-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38197B2 (en) | Channel-wise autoregressive entropy models for image compression | |
CN116156072B (zh) | 隐写图像生成方法、隐写信息提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7201485B (zh) | 文本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7201797A (zh) | 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 |
US12047360B2 (en) | Encoding / de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 |
US10585626B2 (en) | Management of non-universal and universal encoders | |
US20240144425A1 (en) | Image compression augmented with a learning-based super resolution model | |
US20230119517A1 (en) | Encoding / De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 |
Hema et al. | Efficient Compression of Multimedia Data using Lempel–Ziv–Markov Chain Adaptive Block Compressive Sensing (LZMC-ABCS) | |
JP2013247474A (ja) | 符号化・復号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及び符号化プログラム及び復号化プログラム | |
CN118251843A (zh) | 编码/解码系统和方法 | |
Remya et al. | A SURVEY ON DIFFERENT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IMAGE TRANSF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