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1379A -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1379A
CN117201379A CN202210608576.0A CN202210608576A CN117201379A CN 117201379 A CN117201379 A CN 117201379A CN 202210608576 A CN202210608576 A CN 202210608576A CN 117201379 A CN117201379 A CN 117201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bgp
slice
network devic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85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春宁
彭少富
陈然
徐本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085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13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4845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4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1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边界网关协议‑标签单播BGP‑LU路由信息,所述BGP‑LU路由信息包括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每个所述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所述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当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业务报文,根据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通过所述目标隧道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跨域的端到端网络设备间建立起多条分别对应不同Color值的LSP,每条LSP对应一个底层网络切片资源,为跨域传输的业务提供了可选择的底层网络切片资源,以满足不同的业务要求。

Description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间的路由协议,用于在不同的AS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当出口提供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PE)和入口PE位于不同的AS域时,可以通过BGP标签单播(BGP lableed Unicast,BGP-LU)机制将出口PE的路由传播给入口PE,在传播过程中交换标签,从而在跨域的端到端设备间建立起标签交换路径(lable SwitchingPath,LSP),实现跨域网络拼接。
但是,BGP-LU路由在跨域传播过程中,由于是基于路由地址前缀创建LSP,一个前缀只能创建一个LSP,无法同时实现底层网络切片资源选择,所以不同的业务在跨域的两个端点设备之间只能通过固定的网络切片资源进行转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传输方法、网络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解决跨域的端到端设备间无法实现网络切片资源选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边界网关协议-标签单播BGP-LU路由信息,所述BGP-LU路由信息包括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每个所述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所述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根据所述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所述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所述Slice标签、与多个所述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所述隧道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
当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业务报文,根据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通过所述目标隧道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预先定义的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添加至BGP-LU路由信息,每个所述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所述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BGP-LU路由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以及根据接收到的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的目标隧道;
其中,所述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所述Slice标签、与多个所述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所述隧道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携带切片Slice标签的业务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所述业务报文到达下一跳网络设备的目标隧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所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施如上任一所述的的业务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BGP-LU路由信息携带多个Color属性信息,每个所述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所述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使得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BGP-LU路由信息后,创建Slice表项,所述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所述Slice标签、与多个所述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当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业务报文,则根据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所述业务报文到达下一跳网络设备的目标隧道。如此,在跨域的端到端网络设备间建立起多条分别对应不同Color值的LSP,每条LSP对应一个底层网络切片资源,为跨域传输的业务提供了可选择的底层网络切片资源,以满足不同的业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跨域端到端设备间建立LSP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相关技术提供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GP-LU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创建Slice表项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隧道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a是本申请示例一中的跨域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11b是本申请示例一中的ASBR1上的BGP-LU标签交换表的示意图;
图11c是本申请示例一中的Slice表项101-Slice-table的示意图;
图11d是本申请示例一中的ASBR2上的BGP-LU标签交换表的示意图;
图11e是本申请示例一中的Slice表项102-Slice-table的示意图;
图11f是本申请示例一中的PE2上的BGP-LULSP入口表项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示例二中的业务报文跨域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13a是本申请示例三中的跨域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13b是本申请示例三中的ASBR1上的BGP-LU标签交换表;
图13c是本申请示例三中的Slice表项101-Slice-table的示意图;
图13d是本申请示例三中的C-ASBR上的BGP-LU标签交换表;
图13e是本申请示例三中的ASBR2上的BGP-LU标签交换表;
图13f是本申请示例三中的Slice表项102-Slice-table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示例四中的业务报文跨域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应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者,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间的路由协议,用于在不同的AS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当出口提供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PE)和入口PE位于不同的AS域时,可以通过BGP标签单播(BGP lableedUnicast,BGP-LU)机制将出口PE的路由传播给入口PE,在传播过程中交换标签,从而在跨域的端到端设备间建立起标签交换路径(lable Switching Path,LSP),实现跨域网络拼接。
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提供的跨域端到端设备间建立LSP的场景示意图。在图1所示场景中,包括AS1和AS2两个AS域,其中,AS1包括PE1和ASBR1,AS2包括PE1和ASBR2,PE1、PE2为提供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PE),ASBR1和ASBR2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ASBR)。AS1和AS2分别被划分成两个逻辑切片SR-TE1和SR-TE2,其中SR-TE1对应的Color值为Color1,SR-TE2对应的Color值为Color2。按照传统的BGP-LU机制,PE1经ASBR1、ASBR2向PE2通告BGP-LU信息,BGP-LU信息中携带路由地址前缀(例如,1.1.1.1/32),BGP-LU信息在跨域传播过程中,各节点基于路由地址前缀创建LSP,一个前缀只能创建一条LSP,无法同时实现底层网络切片资源选择,即使BGP-LU信息能携带多个Color值,也只能固定一条底层逻辑切片进行业务转发,也就是说,不同的业务在跨域的两个端点设备之间只能通过固定的网络切片资源进行转发。举例来说,BGP-LU信息除携带路由地址前缀(1.1.1.1/32)之外,还携带两个Color值(Color1和Color2),但由于传统机制下每个前缀只能建立一条LSP,所以只能基于Color1固定选择SR-TE1或者基于Color2固定选择SR-TE2构建一条LSP(例如图1中基于Color1建立的LSP1),无法分别选择SR-TE1和SR-TE2创建多条LSP,因此也就无法实现跨域场景下端到端的网络切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传输方法、网络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解决跨域场景下端到端设备间无法实现网络切片资源选择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110-S130:
步骤S110,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边界网关协议-标签单播BGP-LU路由信息,BGP-LU路由信息包括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每个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步骤S120,第一网络设备根据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Slice标签、与多个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隧道标签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
步骤S130,第一网络设备当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业务报文,根据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通过目标隧道转发业务报文给第二网络设备。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表征跨域端到端网络设备之间的中间节点,第二网络设备表征业务流传输路径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节点;第三网络设备表征业务流传输路径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节点。以图1所示场景为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ASBR1或者ASBR2;当第一网络设备为ASBR1时,第二网络设备指PE1,第三网络设备指ASBR2;当第一网络设备为ASBR2时,第二网络设备指ASBR1,第三网络设备指PE2。
下面依次对图2所示的步骤进行介绍。
在步骤S110中,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BGP-LU路由信息,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多个Color属性信息,每个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示例性的,Color属性信息可以承载于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应了解,本申请提供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对传统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进行了扩展,如图3a所示,为相关技术提供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示意图(参见标准协议RFC9012);如图3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GP-LU路由信息的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扩展团体属性信息包括标志(Flags)字段、切片(Slice)字段和颜色值(ColorValue)字段。原BGP-LU扩展团体属性中,包括标志(Flags)字段和颜色值(Color Value),其中Flags为2字节,未定义具体语义,接收设备直接透传该字段;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将Flags字段重新定义为1字节,并增加1字节的Slice字段,通过Slice字段承载Slice标签,通过Color Value字段承载Color值。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BGP-LU路由信息携带有多个如图3b所示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每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的Color值和Slice标签是唯一对应的。例如,BGP-LU路由信息中包含两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第一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承载的Color值为1、对应的Slice标签为Slice1,第二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承载的Color值为2、对应的Slice标签为Slice2。
在步骤S120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可以理解的是,该Slice表项中包括了多个Slice标签和多个隧道标签,这里的多个Slice标签和多个隧道标签是逐一对应的关系,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从Slice表项中查找与Slice标签对应的隧道标签,进而可以根据隧道标签确定对应的目标隧道。例如,Slice表项中包含了两个Slice标签(Slice1和Slice2),Slice1对应的隧道标签为SR-TE1,Slice2对应的隧道标签为SR-TE2。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根据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预先定义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每个隧道对应的隧道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每个隧道分别配置一个隧道标签,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切片形成有两个隧道,分别为这两个隧道配置标签SR-TE1、SR-TE2。
步骤S122,根据每个隧道对应的Color值,确定每个隧道标签对应的Slice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隧道预先定义有Color值,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每个隧道具有不同的Color值,进而可根据每个Color值在BGP-LU路由信息中对应的Slice标签,确定每个隧道对应的Slice标签,将每个隧道对应的Slice标签和隧道标签建立对应关系。
步骤S123,根据Slice标签和隧道标签的对应关系,获得Slice表项。
可以理解的是,将对应的Slice标签和隧道标签记录于Slice表项中,形成Slice表项。例如,Slice1和SR-TE1均对应Color1,Slice2和SR-TE2均对应Color2,则将Slice1和SR-TE1、Slice2和SR-TE2分别建立对应关系,并记录在Slice表项中。
步骤S130中,根据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具体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的步骤:
步骤S131,从Slice表项中确定与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对应的隧道标签;
步骤S132,根据隧道标签确定目标隧道。
举例来说,如果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为Slice1,那么可以从Slice表项中确定与Slice1对应的隧道标签为SR-TE1;如果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为Slice2,那么可以从Slice表项中确定与Slice2对应的隧道标签为SR-TE2。如此,实现根据业务报文的不同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切片隧道进行报文转发,达到跨域场景下端到端网络切片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BGP-LU路由信息还可以包括与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BGP-LU标签。具体实现时,跨域场景下的每个网络设备可以分别针对当前BGP-LU路由配置唯一的BGP-LU标签。例如,PE1、ASBR1、ASBR2的BGP-LU标签对应为100、101、102,ASBR1从PE1接收的BGP-LU路由信息中携带PE1的BGP-LU标签100。
示例性的,在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BGP-LU路由信息之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图6所示的步骤:
步骤S210,获取与自身对应的第二BGP-LU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BGP-LU标签用于表征第二网络设备针对当前BGP-LU路由(例如前缀为1.1.1.1/32的路由)对应的BGP-LU标签,第二BGP-LU标签用于表征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当前BGP-LU路由(前缀为1.1.1.1/32的路由)对应的BGP-LU标签。
步骤S220,将第二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将第一BGP-LU标签作为出BGP-LU标签,以及生成与入BGP-LU标签和出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
其中,Slice表项索引用于索引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
可以理解的是,入BGP-LU标签为本节点自身(即第一网络设备)的BGP-LU标签,出BGP-LU标签为业务传输路径中下一跳节点(即第二网络设备)的BGP-LU标签,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构建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Slice表项索引查找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
步骤S230,将入BGP-LU标签、Slice表项索引和出BGP-LU标签的对应关系记录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
例如,入BGP-LU标签为102,Slice表项索引为102-Slice-table,出BGP-LU标签为101,将上述入BGP-LU标签、Slice表项索引和出BGP-LU标签的对应关系记录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
需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在获取与自身对应的第二BGP-LU标签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1,将BGP-LU路由信息中的第一BGP-LU标签更换为第二BGP-LU标签,得到新的BGP-LU路由信息;
步骤S212,将新的BGP-LU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BGP-LU路由信息后,将原BGP-LU路由信息中的第一BGP-LU标签(即第二网络设备的BGP-LU标签)更换为第二BGP-LU标签(即第一网络设备自身的BGP-LU标签),将更换BGP-LU标签后的BGP-LU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设备,以达到交换标签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中还携带BGP-LU标签,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业务报文中的BGP-LU标签查找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进而根据Slice表项索引获取对应的Slice表项。
具体的,在根据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如图7所示的步骤:
步骤S311,将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
步骤S312,根据Slice表项索引获取Slice表项。
举例来说,ASBR1从ASBR2接收的业务报文中携带BGP-LU标签101,则将BGP-LU标签101作为入BGP-LU标签,在BGP-LU标签交换表的入BGP-LU标签项中查找与BGP-LU标签101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假设查找得到的Slice表项索引为101-Slice-table,则进而查找与Slice表项索引101Slice-table对应的Slice表项,这样可以从查找得到的Slice表项中获取与业务报文中的Slice标签对应的隧道标签。
需说明的是,在通过目标隧道转发业务报文给第二网络设备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图8所示的步骤:
步骤S321,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出BGP-LU标签;
步骤S322,将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更换为出BGP-LU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将从第三网络设备接收的原业务报文中的BGP-LU标签更换为出BGP-LU标签,得到新的业务报文并转发给下一跳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下一跳节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的BGP-LU标签获取Slice表项索引。
需说明的是,业务报文还携带隧道标签,业务报文携带的隧道标签用于指示业务报文到达第一网络设备所经过的隧道。
在通过目标隧道转发业务报文给第二网络设备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业务报文携带的隧道标签更换为目标隧道对应的隧道标签。
示例性的,业务报文携带标签栈,标签栈从外层往内层包括以下标签中的至少之一: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
具体而言,将业务报文需携带的各种标签以标签栈形式进行封装,得到包含多层标签的标签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业务报文后,按照从外层向内层的顺序依次弹出标签。示例性的,标签栈从外层往内层可以依次包括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其中,隧道标签指示业务报文到达第一网络设备所经过的隧道,BGP-LU标签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的入BGP-LU标签,Slice标记指示内层是否包含Slice标签,Slice标签指示传输业务报文所用的切片,VPN标签指示VPN路由标签,目的地址指示业务报文的目的地址。
需说明的是,当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业务报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按照从外层往内层的顺序依次弹出标签栈的各层标签;当弹出BGP-LU标签后没有弹出Slice标记,则确定标签栈没有携带Slice标签,将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出BGP-LU标签,将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更换为出BGP-LU标签后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
具体而言,当业务报文携带的标签栈从外层往内层依次包括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时,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业务报文后,按照从外层往内层的顺序依次弹出标签栈的各层标签,首先弹出隧道标签,其次弹出BGP-LU标签,如果BGP-LU标签后面弹出的标签不是预设Slice标记,说明该标签栈内层没有Slice标签,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入BGP-LU标签对应的出BGP-LU标签,将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更换为出BGP-LU标签之后,将业务报文直接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BGP-LU路由信息携带多个Color属性信息,每个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Color值对应的Slice标签,使得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BGP-LU路由信息后,创建Slice表项,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Slice标签、与多个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当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业务报文,则根据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业务报文到达下一跳网络设备的目标隧道。如此,在跨域的端到端网络设备间建立起多条分别对应不同Color值的LSP,每条LSP对应一个底层网络切片资源,为跨域传输的业务提供了可选择的底层网络切片资源,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410-S420:
步骤S410,第二网络设备将预先定义的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添加至BGP-LU路由信息,每个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步骤S420,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BGP-LU路由信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根据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以及根据接收到的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转发业务报文的目标隧道。
其中,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Slice标签、与多个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隧道标签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表征跨域端到端网络设备之间的中间节点,第二网络设备表征业务流传输路径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节点;第三网络设备表征业务流传输路径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节点。以图1所示场景为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ASBR1或者ASBR2;当第一网络设备为ASBR1时,第二网络设备指PE1,第三网络设备指ASBR2;当第一网络设备为ASBR2时,第二网络设备指ASBR1,第三网络设备指PE2。
下面依次对图9所示的步骤进行介绍。
在步骤S410中,第二网络设备向BGP-LU路由信息添加多个Color属性信息,其中,Color属性信息可以为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包括颜色值字段和切片字段,Color值承载于颜色值字段中,Slice标签承载于Slice字段中。
应了解,本申请提供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对相关技术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进行了扩展,如图3a所示,为相关技术提供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示意图(参见标准协议RFC9012);如图3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GP-LU路由信息的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示意图。原BGP-LU扩展团体属性中,包括标志(Flags)字段和颜色值(ColorValue),其中Flags为2字节,未定义具体语义,接收设备直接透传该字段;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将Flags字段重新定义为1字节,并增加1字节的Slice字段,通过Slice字段承载Slice标签,通过Color Value字段承载Color值。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BGP-LU路由信息携带有多个如图3b所示的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每个Color属性信息中的Color值和Slice标签是唯一对应的。例如,BGP-LU路由信息中包含两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第一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承载的Color值为1、对应的Slice标签为Slice1,第二个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承载的Color值为2、对应的Slice标签为Slice2。
需说明的是,BGP-LU路由信息还可以包括BGP路由前缀地址(例如1.1.1.1/32)。该BGP路由前缀地址是由跨域网络场景下的出PE节点确定。
需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在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BGP-LU路由信息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411,第二网络设备获取与自身对应的第一BGP-LU标签;
步骤S412,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BGP-LU标签添加至BGP-LU路由信息中。
可以理解的是,跨域网络场景下的每个网络设备分别针对当前BGP-LU路由配置唯一的BGP-LU标签。例如,PE1、ASBR1、ASBR2的BGP-LU标签对应为100、101、102,ASBR1从PE1接收的BGP-LU路由信息中携带PE1的BGP-LU标签(100)。第二网络设备在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BGP-LU路由信息之前将与自身对应的第一BGP-LU标签添加至BGP-LU路由信息中。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510:
步骤S510,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携带切片Slice标签的业务报文,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根据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业务报文到达下一跳网络设备的目标隧道。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表征跨域端到端网络设备之间的中间节点,第二网络设备表征业务流传输路径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节点;第三网络设备表征业务流传输路径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节点。以图1所示场景为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ASBR1或者ASBR2;当第一网络设备为ASBR1时,第二网络设备指PE1,第三网络设备指ASBR2;当第一网络设备为ASBR2时,第二网络设备指ASBR1,第三网络设备指PE2。
需说明的是,业务报文还可以携带BGP-LU标签,BGP-LU标签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获得Slice表项索引,Slice表项索引用于索引Slice表项。
举例来说,ASBR2向ASBR1发送的业务报文中携带BGP-LU标签101,如此,使得ASBR1接收到该业务报文后,将BGP-LU标签101作为入BGP-LU标签,在本地BGP-LU标签交换表的入BGP-LU标签项中查找与BGP-LU标签101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假设查找得到的Slice表项索引为101-Slice-table,再查找与Slice表项索引101Slice-table对应的Slice表项,进而从查找得到的Slice表项中获取与业务报文中的Slice标签对应的隧道标签。
需说明的是,业务报文还可以携带隧道标签,隧道标签用于指示第三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的隧道,即第三网络设备通过该隧道标签指示的隧道转发业务报文给第一网络设备。
需说明的是,业务报文携带标签栈,标签栈从外层往内层包括以下标签中的至少之一: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
具体而言,将业务报文需携带的各种标签以标签栈形式进行封装,得到包含多层标签的标签栈。示例性的,将目的地址、VPN标签、Slice标签、Slice标记、BGP-LU标签、隧道标签依次压入标签栈中,使得从外层往内层依次为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其中,隧道标签指示业务报文到达第一网络设备所经过的隧道,BGP-LU标签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的入BGP-LU标签,Slice标记指示内层是否包含Slice标签,Slice标签指示传输业务报文所用的切片,VPN标签指示VPN路由标签,目的地址指示业务报文的目的地址。
需说明的是,上述标签栈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实现时,标签栈可以包含更多或者更少的标签。
为更好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一:
如图1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跨域网络场景示意图。在图11a所示场景中,包括AS1和AS2两个AS域,其中,AS1包括PE1和ASBR1,AS2包括PE1和ASBR2,AS1和AS2在各自网络中通过域内网络切片技术,实现了网络内切片,分别为SR-TE1和SR-TE2;AS1和AS2之间通过域间网络切片技术,实现了网络间切片,分别为sub-if1和sub-if2。本示例方案基于BGP-LU将AS1和AS2的网络打通,形成多条跨域的端到端的BGP-LULSP,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S601,PE1和ASBR1、ASBR1和ASBR2、ASBR2和PE2分别建立BGP-LU邻居;
步骤S602,PE1向ASBR1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100>,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包括<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两个Color属性信息,这里的lable 100为对应PE1的BGP-LU标签;
步骤S603,ASBR1从PE1接收BGP-LU路由信息后,生成如图11b所示的BGP-LU标签交换表,同时生成Slice表项索引101-Slice-table,BGP-LU标签交换表包括对应的入BGP-LU标签(in-lable)、Slice表项索引(Slice-table)和出BGP-LU标签(out-lable),ASBR1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包括标签交换信息<101,101-Slice-table,100>;
步骤S604,ASBR1生成如图11c所示的Slice表项(101-Slice-table),在101-Slice-table中包含切片(Slice)、出切片(out-Slice)、下一跳(next Hop)三项信息,其中,Slice项包括多个切片标签,out-Slice项包括与各切片标签对应的出切片标签,next Hop包括与各切片标签对应的隧道标签,out-Slice和next Hop构成与Slice对应的出项信息,本示例中,101-Slice-table包括<Slice1+Slice1+SR-TE1>和<Slice2+Slice2+SR-TE2>两条Slice信息,ASBR1可以根据切片标签Slice1得到的出项信息<Slice1+SR-TE1>迭代到SR-TE1,或者根据切片标签Slice2得到的出项信息<Slice2+SR-TE2>迭代到SR-TE2;
步骤S605,ASBR1将BGP-LU路由信息中的BGP-LU标签100修改为与自身对应的BGP-LU标签101后,向ASBR2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101>,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包括<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两条Color属性信息;
步骤S606,ASBR2从ASBR1接收该BGP-LU路由信息后,生成如图11d所示的BGP-LU标签交换表,同时生成Slice表项索引102-Slice-table,ASBR2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包括标签交换信息<102,102-Slice-table,101>;
步骤S607,ASBR2生成如图11e所示的Slice表项(102-Slice-table),本示例中,102-Slice-table包括<Slice1+Slice1+sub-if1>和<Slice2+Slice2+sub-if2>两条Slice信息,ASBR2可以根据切片标签Slice1得到出项信息<Slice1+sub-if1>,迭代到sub-if1,或者根据切片标签Slice2得到出项信息<Slice2+sub-if2>,迭代到sub-if2;
步骤S608,ASBR2将BGP-LU路由信息中的BGP-LU标签101修改为与自身对应的BGP-LU标签102后,向PE2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102>,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包括<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两条Color属性信息;
步骤S609,PE2从ASBR2接收到BGP-LU路由信息,在控制面,基于路由地址前缀(Prefix)和Color值生成生成如图11f所示的BGP-LU LSP入口表项,根据该BGP-LU LSP入口表项,<1.1.1.1/32+Color1>对应的出项信息中,出标签栈为102/Slice1,通过Color1和路由下一跳地址可迭代到SR-TE1;<1.1.1.1/32+Color2>对应的出项信息中,出标签栈为102/Slice2,通过Color2和路由下一跳地址可迭代到SR-TE2。
至此,完成了在PE1和PE2之间建立多条跨域端到端BGP-LU LSP(LSP1和LSP2)。
示例二:
如图12所示,基于示例一的方法在PE1和PE2之间建立多条跨域端到端的BGP-LULSP之后,若存在多个不同业务需求的VPN业务,可以选择不同的BGP-LU LSP,例如,VPN1的业务需要选择切片SR-TE1进行端到端的传输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S701,PE1和PE2之间直接或间接建立MP-BGP邻居,交互VPN路由,PE1向PE2发送VPN1的路由<RD1+10.1.1.1/32+VPN-lable 300>,携带Color1;
步骤S702,PE2收到VPN1的路由后,根据路由下一跳地址1.1.1.1和Color1迭代到BGP-LU表项<1.1.1.1/32+Color1>,在VPN1路由表中创建路由10.1.1.1/32的转发表项;
步骤S703,PE2从CE12(为用户边缘设备(Customer Edge,CE))接收到目的地址为10.1.1.1的业务报文,查找VPN1路由表,然后根据路由10.1.1.1/32的转发表项信息,封装报文外层标签栈,从内往外依次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102、隧道标签SR-TE1。
需说明的是,Slice标记可以向多协议标签交换IANA注册申请Base Special-Purpose MPLS Label而获得,Slice标记用于标识其内层标签为Slice标签,本申请实施例将Slice标记称为“Slice-mark”。
步骤S704,ASBR2从切片隧道SR-TE1接收由PE2发送的业务报文后,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根据BGP-LU标签102从BGP-LU标签交换表中得到Slice表项索引Slice-table102,如果业务报文中内层标签为Slice-mark,则继续使用内层标签Slice1在Slice-table102中查找出项信息<Slice1+sub-if1>,查中后,进行标签交换,封装标签栈,从内往外依次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101、隧道标签sub-if1;
步骤S705,ASBR1从切片隧道sub-if1接收由ASBR2发送的业务报文后,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根据BGP-LU标签101从BGP-LU标签交换表中得到Slice表项索引Slice-table101,如果业务报文中内层标签为Slice-mark,则继续使用内层标签Slice1在Slice-table102中查找出项信息<Slice1+SR-TE1>,查中后,进行标签交换,从内往外依次封装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100、隧道标签SR-TE1;
步骤S706,PE1从切片隧道SR-TE1接收由ASBR1发送的业务报文后,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其可根据标签确定为本地弹出,则继续使用内层标签300查找到VPN1,继续使用内层目的地址10.1.1.1在VPN1路由表中查找路由,将报文发送给CE11。
示例三:
如图13a所示,AS1和AS2之间需要经过不支持切片的核心网络C-ASBR,不同业务需求的VPN业务在切片网络中仍然可以选择不同的BGP-LU LSP,业务经过核心网络C-ASBR按照传统BGP-LU LSP路径转发,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S801,PE1和ASBR1、ASBR1和C-ASBR、C-ASBR和ASBR2、ASBR2和PE2分别建立BGP-LU邻居;
步骤S802,PE1向ASBR1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100>,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包括<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两个Color属性信息,这里的lable 100为对应PE1的BGP-LU标签;
步骤S803,ASBR1从PE1接收该BGP-LU路由信息后,在如图13b所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生成标签交换信息<in-lable:101,Slice-table:101-Slice-table,out-lable:100>;
步骤S804,ASBR1生成如图13c所示的Slice表项(101-Slice-table),在101-Slice-table中包括<Slice1+Slice1+SR-TE1>和<Slice2+Slice2+SR-TE2>两条Slice信息,ASBR1可以根据切片标签Slice1得到出项信息<Slice1+SR-TE1>迭代到SR-TE1,或者根据切片标签Slice2得到出项信息<Slice2+SR-TE2>迭代到SR-TE2;
步骤S805,ASBR1将BGP-LU路由信息中的BGP-LU标签100修改为与自身对应的BGP-LU标签101后,向C-ASBR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101>,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包括<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两条Color属性信息;
步骤S806,C-ASBR生成如图13d所示的BGP-LU标签交换表,包括入BGP-LU标签(in-lable)、出BGP-LU标签(out-lable)和下一跳(next Hop)三项,示例性的,in-lable为201,out-lable为101,next Hop为if2。
步骤S807,C-ASBR将BGP-LU路由信息中的BGP-LU标签100修改为与自身对应的BGP-LU标签201,向PE2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201>,透传扩展团体属性,携带原来的扩展团体信息<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
步骤S808,ASBR2从C-ASBR接收BGP-LU路由信息,生成如图13e所示的BGP-LU标签交换表,同时生成Slice表项索引102-Slice-table,ASBR2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包括标签交换信息<102,102-Slice-table,201>;
步骤S809,ASBR2生成如图13f所示的Slice表项(102-Slice-table),本示例中,102-Slice-table包括<Slice1+Slice1+if1>和<Slice2+Slice2+if1>两条Slice信息;
步骤S21,ASBR2将BGP-LU路由信息中的BGP-LU标签201修改为与自身对应的BGP-LU标签102后,向PE2发送BGP-LU路由信息<1.1.1.1/32+lable 102>,该BGP-LU路由信息携带的扩展团体属性信息中包括<Color1+Slice1>和<Color2+Slice2>两条Color属性信息;
步骤S811,PE2从ASBR2接收到BGP-LU路由信息,在控制面,基于路由前缀地址和Color值生成生成BGP-LU LSP入口表项(与图11f示例一致),根据该BGP-LU LSP入口表项,<1.1.1.1/32+Color1>表项出口信息中,出标签栈102/Slice1,并通过Color1和路由下一跳地址迭代到SR-TE1;<1.1.1.1/32+Color2>表项出口信息中,出标签栈102/Slice2,并通过Color2和路由下一跳地址迭代到SR-TE2。
至此,完成了在PE1和PE2之间建立多条跨域端到端的BGP-LU LSP。
示例四:
如图14所示,基于示例三的方法在PE1和PE2之间建立多条跨域端到端的BGP-LULSP之后,若存在多个不同业务需求的VPN业务,可以选择不同的BGP-LU LSP,例如,VPN1的业务需要选择切片SR-TE1进行端到端的传输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S901,步骤S701,PE1和PE2之间直接或间接建立MP-BGP邻居,交互VPN路由,PE1向PE2发送VPN1的路由<RD1+10.1.1.1/32+VPN-lable 300>,携带Color1;
步骤S902,PE2收到VPN1的路由后,根据路由下一跳地址1.1.1.1和Color1迭代到BGP-LU表项<1.1.1.1/32+Color1>,在VPN1路由表中创建路由10.1.1.1/32的转发表项;
步骤S903,PE2从CE12(为用户边缘设备(Customer Edge,CE))接收到目的地址为10.1.1.1的业务报文,查找VPN1路由表,然后根据路由10.1.1.1/32的转发表项信息,封装报文外层标签栈,从内往外依次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102、隧道标签SR-TE1。
步骤S904,ASBR2从切片隧道SR-TE1接收由PE2发送的业务报文后,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根据BGP-LU标签102从BGP-LU标签交换表中得到Slice表项索引Slice-table102,如果业务报文中内层标签为Slice-mark,则继续使用内层标签Slice1在Slice-table102中查找出项信息<Slice1+if1>,查中后,进行标签交换,封装标签栈,从内往外依次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201、隧道标签if1,然后经if1向C-ASBR发送业务报文;
步骤S905,C-ASBR从ASBR2接收业务报文,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根据BGP-LU标签201从BGP-LU标签交换表中确定出项信息,出项信息包括出BGP-LU标签101、出隧道标签if2,然后进行标签交换,封装标签栈,从内往外依次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101、隧道标签if2,然后经if2向ASBR1发送业务报文;
步骤S906,ASBR1从C-ASBR接收业务报文后,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根据BGP-LU标签101从BGP-LU标签交换表中得到Slice表项索引Slice-table101,如果业务报文中内层标签为Slice-mark,则继续使用内层标签Slice1在Slice-table102中查找出项信息<Slice1+SR-TE1>,查中后,进行标签交换,从内往外依次封装封装目的地址10.1.1.1、VPN路由标签300、Slice标签Slice1、Slice标记Slice-mark、BGP-LU标签100、隧道标签SR-TE1,然后经SR-TE1向ASBR1发送业务报文;
步骤S907,PE1从ASBR1接收业务报文后,依次弹出标签栈的标签,其可根据标签确定为本地弹出,则继续使用内层标签300查找到VPN1,继续使用内层目的地址10.1.1.1在VPN1路由表中查找路由,将报文发送给CE11。
基于以上步骤,业务穿越传统核心网络进入切片网络后,仍然能够按需选择不同切片资源进行转发,克服了相关技术两个切片网络通过传统核心网络相连的场景下,业务无法在两个切片网络中选择不同切片资源进行转发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在端到端跨域的网络切片方案中,使用BGP-LU技术实现不同网络拼接,BGP-LU路由在网络交互中,携带多个Color属性信息,网络边界设备基于前缀和Color建立BGP-LU LSP,同一个前缀和不同的Color可以建立多条BGP-LU LSP,每个BGP-LU LSP依据Color选择不同的低层逻辑切片。在数据面上,利用多层标签栈技术,在BGP-LU标签的内层压入切片Slice标签,以实现业务穿越非切片网络后,进入切片网络,仍然具备选择切片资源的能力,解决切片网络分步部署,且兼容现有网络。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如图15所示,该第一网络设备10包括但不限于:
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存储器12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1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1执行如上任意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上述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应能理解的是,该处理器11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矩阵(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或者该处理器11采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处理器1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从而实现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存储器1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执行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或者频谱感知模型的训练方法。此外,存储器1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1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12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如图16所示,该第二网络设备20包括但不限于:
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
存储器22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2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21执行如上任意实施例描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上述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应能理解的是,该处理器21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矩阵(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或者该处理器21采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2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描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处理器2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从而实现上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存储器2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执行上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或者频谱感知模型的训练方法。此外,存储器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2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22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2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三网络设备,如图17所示,该第三网络设备30包括但不限于:
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
存储器32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3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1执行如上任意实施例描述的第三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上述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应能理解的是,该处理器31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矩阵(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或者该处理器31采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3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描述的第三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从而实现上述的第三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存储器3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执行上述的第三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或者频谱感知模型的训练方法。此外,存储器3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3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的第三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32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3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业务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上任意实施例描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施如上任意实施例描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共享条件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边界网关协议-标签单播BGP-LU路由信息,所述BGP-LU路由信息包括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每个所述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所述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根据所述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所述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所述Slice标签、与多个所述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所述隧道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
当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业务报文,根据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通过所述目标隧道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包括:
预先定义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每个隧道对应的隧道标签;
根据每个隧道对应的Color值,确定每个隧道标签对应的Slice标签;
根据所述Slice标签和所述隧道标签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Slice表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GP-LU路由信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BGP-LU标签;
在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BGP-LU路由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自身对应的第二BGP-LU标签;
将所述第二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将所述第一BGP-LU标签作为出BGP-LU标签,以及生成与所述入BGP-LU标签和所述出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
将所述入BGP-LU标签、所述Slice表项索引和所述出BGP-LU标签的对应关系记录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
其中,所述Slice表项索引用于索引与所述入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与自身对应的第二BGP-LU标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BGP-LU路由信息中的第一BGP-LU标签更换为所述第二BGP-LU标签,得到新的BGP-LU路由信息;
将新的BGP-LU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包括:
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与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对应的隧道标签;
根据隧道标签确定所述目标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报文还携带BGP-LU标签;
在根据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目标隧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所述入BGP-LU标签对应的Slice表项索引;
根据所述Slice表项索引获取所述Slice表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目标隧道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所述入BGP-LU标签对应的出BGP-LU标签;
将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更换为所述出BGP-LU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报文还携带隧道标签;
在通过所述目标隧道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所述隧道标签更换为所述目标隧道对应的隧道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报文携带标签栈,所述标签栈从外层往内层包括以下标签中的至少之一: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业务报文,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从外层往内层的顺序依次弹出所述标签栈的各层标签;
当弹出所述BGP-LU标签后没有弹出所述Slice标记,则确定所述标签栈没有携带所述Slice标签,将所述BGP-LU标签作为入BGP-LU标签,从预先创建的BGP-LU标签交换表中获取与所述入BGP-LU标签对应的出BGP-LU标签,将所述业务报文携带的BGP-LU标签更换为所述出BGP-LU标签后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GP-LU路由信息还包括BGP路由前缀地址。
12.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预先定义的多个颜色Color属性信息添加至BGP-LU路由信息,每个所述Color属性信息包括Color值和所述Color值对应的切片Slice标签;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BGP-LU路由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BGP-LU路由信息创建Slice表项以及根据接收到的业务报文携带的Slice标签从所述Slice表项中确定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的目标隧道;
其中,所述Slice表项中包括多个所述Slice标签、与多个所述Slice标签逐一对应的隧道标签,所述隧道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BGP-LU路由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自身对应的第一BGP-LU标签;
将所述第一BGP-LU标签添加至所述BGP-LU路由信息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lor属性信息为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
所述BGP-LU扩展团体属性信息包括颜色值字段和切片字段,所述Color值承载于所述颜色值字段中,所述Slice标签承载于所述切片字段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GP-LU路由信息包括BGP路由前缀地址。
16.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携带切片Slice标签的业务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Slice标签从Slice表项中确定所述业务报文到达下一跳网络设备的目标隧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报文还携带BGP-LU标签,所述BGP-LU标签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得Slice表项索引,所述Slice表项索引用于索引所述Slice表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报文还携带隧道标签,所述隧道标签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转发所述业务报文的隧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报文携带标签栈,所述标签栈从外层往内层包括以下标签中的至少之一:隧道标签、BGP-LU标签、Slice标记、Slice标签、VPN标签、目的地址。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施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业务传输方法。
CN202210608576.0A 2022-05-31 2022-05-31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01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8576.0A CN117201379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3/074845 WO2023231442A1 (zh) 2022-05-31 2023-02-07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8576.0A CN117201379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1379A true CN117201379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8576.0A Pending CN117201379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1379A (zh)
WO (1) WO20232314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874B (zh) * 2018-11-27 2022-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构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887225B1 (en) * 2019-09-30 2021-01-05 Juniper Networks, Inc. Building a label sequence in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labeled network layer reachability information (NLRI) on next hop (NH) attribute change
CN110932895B (zh) * 2019-11-26 2022-07-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JP2023532737A (ja) * 2020-07-06 2023-07-31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14258109A (zh) * 2020-09-23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95030A (zh) * 2021-02-07 2021-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442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0198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node, network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689427B2 (en) Segment routing over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CN112262553B (zh) 在软件定义网络交换机的分组处理流水线中跟踪分组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10387B (zh) 数据转发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565160B2 (en) Advertisement of adjacency segment identifiers
CN111628921B (zh)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报文转发装置以及报文处理装置
CN110417655B (zh)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JP2023522736A (ja) 現地フロー検出ベースのパケット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2583714B (zh) 路由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019433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US11362954B2 (en) Tunneling inter-domain stateless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 packets
CN113726653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04981A (zh) 一种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01379A (zh)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61782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511444B (zh)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2213830A1 (zh) 确定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4051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511444A (zh)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5225427A (zh) 一种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18101378A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24027107A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
KR20230035673A (ko) 경로 광고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FR2887100A1 (fr) Procede pour faire correspondre a une fec une etiquette d&#39;entree et une etiquette de sortie, au niveau d&#39;un routeur, et routeur associ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