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0301B -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0301B
CN117200301B CN202311475436.1A CN202311475436A CN117200301B CN 117200301 B CN117200301 B CN 117200301B CN 202311475436 A CN202311475436 A CN 202311475436A CN 117200301 B CN117200301 B CN 117200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port
target
discharge process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54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00301A (zh
Inventor
刘开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54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0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0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0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00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0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的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根据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放电进程包括对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获取指引信息,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目标端口为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根据指引信息更新放电进程,以使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执行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放电进程。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系统电能调度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向用电负载供电时,需要通过储能系统与用电负载之间的端口对用电负载进行放电。当前的技术方案中储能系统在对用电负载供电时,主要是将端口与进程的关系储存在映射列表中,创建进程和执行进程时需要反复向映射列表写入和查询端口与进程的关系,导致映射列表的不稳定性高,需要持续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步骤繁琐,人工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所以,储能系统调用端口向用电负载供电时,如何使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成为进一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调用端口向负载供电时,步骤繁琐,人工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以使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
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获取指引信息,所述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
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
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应用于储能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指引信息,所述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看出,本申请中,服务器首先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其次,根据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放电进程包括对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其次,获取指引信息并根据指引信息更新放电进程,以使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目标端口为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其次,执行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放电进程。由于通过将目标端口的指引信息写入放电进程,目标端口与放电进程的映射关系已经与放电进程融为一体,随着进程的运行而被维护,随着进程的销毁而被销毁,无须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从而使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中第一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用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如下三种情况: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符号“/”可以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符号“/”也可以表示除号,即执行除法运算。例如,A/B,可以表示A除以B。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如下七种情况:a,b,c,a和b,a和c,b和c,a、b和c。其中,a、b、c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元素,也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等于”可以与大于连用,适用于大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与小于连用,适用于与小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当等于与大于连用时,不与小于连用;当等于与小于连用时,不与大于连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终端设备、相关概念和背景进行介绍。
(1)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
(2)端口:本文中的端口指网络中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通信协议端口,是一种抽象的软件结构,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基本输入输出)缓冲区。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主要途径是发展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普遍依赖于光伏、风电、水势等,而风能和太阳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电网不稳定,用电高峰电不够,用电低谷电太多,不稳定的电压还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依赖储能。即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当前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电池冷却时,需要对储能系统中的所有冷媒进行整体上的计算和调整,导致对电池进行降温的速度较慢,计算压力大,对储能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储能系统的电池冷却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通过调用冷却要求得到满足的电池簇的储液装置中的冷媒以使冷却要求未得到满足的电池簇能够充分冷却,无须对整个储能系统中的冷媒进行计算和调节,从而减轻了计算压力,加快了降温速度。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储能系统100包括储能装置110和第一服务器120。储能装置110与第一服务器120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12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由若干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云计算服务中心等,所述储能装置110可以是一个电池簇,或者由若干电池簇组成的电池簇集群。
以电化学储能为例,储能装置110内可以设有至少一组化学电池簇,该至少一组电池簇中每一组电池簇可以是化学电池簇,化学电池簇主要是利用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简单说就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存在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将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以及用电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110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风电、光伏电站侧的大型储能电站,其可以协助可再生能源发电满足并网要求,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储能电站作为电源侧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减少瞬时功率变化,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改善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并在电网系统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电网侧的储能集装箱,功能主要为调峰、调频、缓解电网阻塞调峰方面,可实现对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即在用电负荷低谷时对储能电池充电,在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将存储的电量释放,从而实现电力生产和消纳之间的平衡;
(3)应用于用电侧的小型储能柜,功能主要为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费用管理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用电侧储能可以分为工商业储能柜、户用储能装置、储能充电桩等,其一般与分布式光伏配套使用。工商业用户可利用储能进行谷峰价差套利和容量费用管理。在实施峰谷电价的电力市场中,通过低电价时给储能系统充电,高电价时储能系统放电,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用电成本。此外,适用两部制电价的工业企业,可以利用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储能,在高峰负荷时放电,从而降低尖峰功率及申报的最大需求量,达到降低容量电费的目的。户用光伏配储可以提高电力自发自用水平。因高昂电价以及较差的供电稳定性,从而拉动户用光伏装机需求。考虑到光伏在白天发电,而用户一般在夜间负荷较高,通过配置储能可以更好地利用光伏电力,提高自发自用水平,同时降低用电成本。另外,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领域需要配置储能,用于备用电源。
在目前的电池冷却过程中,第一服务器120在创建进程和执行进程时需要反复向映射列表写入和查询端口与进程的关系,导致映射列表的不稳定性高,需要持续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步骤繁琐,人工成本高。
在储能系统100的日常使用中,由第一服务器120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根据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放电进程包括对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获取指引信息并根据指引信息更新放电进程,以使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目标端口为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执行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放电进程。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中第一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服务器120包括第一处理器210和第一存储器220,所述第一处理器210与第一存储器220通信连接。其中,第一存储器220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由第一处理器210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的功能是负责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根据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放电进程包括对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获取指引信息并根据指引信息更新放电进程,以使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目标端口为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执行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放电进程。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用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且本申请图4实施例以用户侧储能中的户用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图3还展示了户用储能系统运行的场景,本申请储能装置并不限定于户用储能场景。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户用储能系统,该户用储能系统包括电能转换装置2(例如可以是光伏板)、第一用户负载3(例如可以是路灯)、第二用户负载4(例如可以是空调等家用电器)等以及户用储能装置1,所述户用储能装置1为小型储能箱,可通过壁挂方式安装于室外墙壁。具体的,光伏板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所述户用储能装置1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电价高峰时供给路灯和家用电器进行使用,或者在电网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储能系统的电池冷却方法。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储能系统100中的第一服务器120,所述储能系统100包括储能装置110和第一服务器120。储能装置110与第一服务器120通信连接;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
其中,所述目标负载可以是用电器,也可以是配电网。
其中,所述放电处理为所述储能系统向所述目标负载放电的处理过程,所述放电处理包括对所述储能系统中所述储能装置中储存的电能的调度处理、预测对所述目标负载的放电量的预测处理和根据对所述目标负载的放电情况对所述储能系统中所述储能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处理。
其中,所述开始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创建所述放电进程。
步骤S402,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其中,所述开始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系统开始向所述目标负载放电。
其中,所述放电进程为所述储能系统向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过程中执行的所有操作的集合。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为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中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的至少一个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负载对进行放电处理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电能功率信息;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所述放电进程。
其中,所述目标负载例如可以是空调。
其中,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开始时间例如可以是:2023年9月15日。
其中,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持续时长例如可以是:一小时。
其中,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电能功率信息例如可以是:1500瓦。
其中,所述需求信息例如可以是:在2023年9月15日17:00-18:00,以1500瓦向空调放电。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所述放电进程,包括:获取预设的标准放电进程;根据所述需求信息设置所述标准放电进程的放电时间、放电目标和放电功率。
可见,在本示例中,根据目标负载的用电需求,创建放电进程,使储能系统向目标负载进行供电更符合目标负载的实际需求,减少人工调试,从而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步骤S403,获取指引信息,所述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
其中,所述指引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端口的标识信息和端口调用函数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例如可以是backup端口。
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与所述放电进程具有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其目的在于将所述目标端口与所述放电进程的映射关系储存在所述放电进程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端口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端口排队序列,所述端口排队序列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系统中端口的使用情况;根据所述端口排队序列确定空闲端口,所述空闲端口为正处于未被任何进程调用状态的端口;将所述空闲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
其中,所述端口排队序列是多个端口中每个端口按照第三时序条件和第四时序条件共同约束下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第三时序条件为所述每个端口中正在被调用的端口按照被调用的时长排序,所述第四时序条件为所述每个端口中没有被调用的端口在所述正在被调用的端口之前随机排列。
其中,所述将所述空闲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例如可以是:将所述空闲端口中未被任何进程调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
其中,所述将所述空闲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例如可以是:将所述空闲端口中曾被调用于针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
可见,在本示例中,将未被任何进程调用的端口确定为目标端口,减少执行进程的等待时间,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指引信息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标识信息和预设的端口调用函数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端口的目标端口调用函数;将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为所述指引信息。
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端口的标识号(id)、所述目标端口的端口名称和所述目标端口的地址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包括所述储能系统中所有端口的标识信息和所有端口的端口调用函数,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为静态信息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端口的目标端口调用函数,包括:将所述目标端口的所述标识信息作为索引关键词,在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中查询所述目标端口的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
可见,在本示例中,将所有端口的端口调用函数作为静态信息数据进行储存,能够保证数据的稳定,通过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得到目标端口的目标端口调用函数,无须持续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步骤S404,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包括: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调用端口命令;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添加到所述放电进程中,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
其中,所述调用端口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系统通过调用所述目标端口对所述目标负载放电。
其中,所述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添加到所述放电进程中,包括: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的代码文本写入所述放电进程的代码文本中。
其中,所述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的代码文本写入所述放电进程的代码文本中,包括:复制所述调用端口命令的代码文本,并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的代码文本粘贴在所述放电进程的代码文本末尾处或起首处。
其中,所述放电进程的代码文本中储存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所述代码文本中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中每个放电处理操作和所述调用端口命令的具体执行方式由所述调用端口命令与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的关系和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中每个放电处理操作的执行顺序决定。
可见,在本示例中,将目标端口的指引信息写入放电进程,无须将映射关系储存到映射列表中,无须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从而使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步骤S405,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
其中,所述结束放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终止执行所述放电进程。
其中,所述指引信息随着所述放电信息的被执行而被维护,随着所述放电进程的被删除而被删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包括:执行所述放电进程中的所述调用端口命令,调用所述目标端口;通过所述目标端口,对所述目标负载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其中,所述调用端口命令与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的关系为:所述调用端口命令先于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被执行。
其中,所述放电进程的具体执行过程为:执行所述调用端口命令之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其中,所述执行所述放电进程中的所述调用端口命令,调用所述目标端口,包括:将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的参数,并执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
可见,在本示例中,通过先执行放电进程中的调用端口命令调用目标端口,无须在映射列表中查询映射关系,无须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从而使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为多个,所述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包括:按照操作执行序列执行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的每个放电处理操作,所述操作执行序列是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每个放电处理操作在第一时序条件和第二时序条件共同约束下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第一时序条件是指所述放电进程中多个放电处理节点的第一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一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执行顺序,所述第二时序条件是指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第二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二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执行顺序。
其中,若所述放电进程包括放电处理节点1和放电处理节点2,放电处理节点1包括放电处理操作A和放电处理操作B,放电处理节点2包括放电处理操作C和放电处理操作D;
若所述第一时序约束关系是:先执行放电处理节点2,后执行放电处理节点1;
且所述第二时序约束关系是:放电处理节点1中,先执行放电处理操作A,后执行放电处理操作B;放电处理节点2中,先执行放电处理操作D,后执行放电处理操作C;
则,(以下“→”表示执行顺序)所述第一时序条件为:放电处理节点2→放电处理节点1;
所述第二时序条件为:放电处理操作A→放电处理操作B;放电处理操作D→放电处理操作C;
则,所述操作执行序列为:放电处理节点2(放电处理操作A→放电处理操作B)→放电处理节点1(放电处理操作D→放电处理操作C)。
可见,在本示例中,调用目标端口按顺序执行放电处理操作,无须人工排布放电操作的执行顺序,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首先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其次,根据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放电进程包括对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其次,获取指引信息并根据指引信息更新放电进程,以使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目标端口为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其次,执行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放电进程。由于通过将目标端口的指引信息写入放电进程,目标端口与放电进程的映射关系已经与放电进程融为一体,随着进程的运行而被维护,随着进程的销毁而被销毁,无须对映射列表进行维护,从而使步骤更简单,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与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如图5所示,所述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5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第一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所述第一获取单元501还用于获取指引信息,所述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目标端口的线索,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第二处理单元503,用于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方面,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负载对进行放电处理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电能功率信息;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所述放电进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端口的确定方法方面,所述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500具体还用于:获取端口排队序列,所述端口排队序列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系统中端口的使用情况;根据所述端口排队序列确定空闲端口,所述空闲端口为正处于未被任何进程调用状态的端口;将所述空闲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指引信息方面,所述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500具体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标识信息和预设的端口调用函数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端口的目标端口调用函数;将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为所述指引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方面,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调用端口命令;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添加到所述放电进程中,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方面,所述第二处理单元503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放电进程中的所述调用端口命令,调用所述目标端口;通过所述目标端口,对所述目标负载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为多个,所述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方面,所述第二处理单元503具体用于:按照操作执行序列执行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的每个放电处理操作,所述操作执行序列是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每个放电处理操作在第一时序条件和第二时序条件共同约束下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第一时序条件是指所述放电进程中多个放电处理节点的第一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一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执行顺序,所述第二时序条件是指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第二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二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执行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方法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为相同技术构思的不同呈现形式,因此,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部分的内容应同步适配于装置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在图6中,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610包括:处理模块612和通信模块611。处理模块612用于对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第一获取单元501,第一处理单元502和第二处理单元503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611用于支持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如图6所示,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613,存储模块613用于存储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612可以是处理器或服务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611可以是收发器、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613可以是存储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场景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储能系统的第一端口调用装置610均可执行上述图4所示的基于储能系统的电池冷却方法。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服务器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第二服务器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第二处理器701、与第二处理器701耦合的第二存储器702,其中第二存储器702可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服务器70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服务器120。
第二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第二处理器7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第二服务器7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二存储器7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702内的数据,执行第二服务器7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第二处理器7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第二处理器7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第二处理器701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第二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第二存储器7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第二存储器7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第二服务器7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服务器700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框图中更多或更少的结构元件,在此不进行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包含上述不同功能、实施步骤的组合,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
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获取目标端口的标识信息和预设的端口调用函数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端口的目标端口调用函数;
将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为指引信息,所述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所述目标端口的线索,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
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
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当所述至少一个为多个时,按照操作执行序列执行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的每个放电处理操作,所述操作执行序列是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每个放电处理操作在第一时序条件和第二时序条件共同约束下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第一时序条件是指所述放电进程中多个放电处理节点的第一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一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执行顺序,所述第二时序条件是指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第二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二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执行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口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端口排队序列,所述端口排队序列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系统中端口的使用情况;
根据所述端口排队序列确定空闲端口,所述空闲端口为正处于未被任何进程调用状态的端口;
将所述空闲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调用端口命令;
将所述调用端口命令添加到所述放电进程中,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目标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负载对进行放电处理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负载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电能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所述放电进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包括:
执行所述放电进程中的所述调用端口命令,调用所述目标端口;
通过所述目标端口,对所述目标负载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6.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需要进行放电处理的目标负载的开始放电指令;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开始放电指令,创建与所述放电指令对应的放电进程,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对所述目标负载进行放电处理的至少一个放电处理操作;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端口的标识信息和预设的端口调用函数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端口调用函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端口的目标端口调用函数;将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端口调用函数确定为指引信息,所述指引信息用于指示调用所述目标端口的线索,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放电进程对应的端口;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引信息更新所述放电进程,以使所述放电进程能够直接调用所述目标端口;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所述放电进程,直至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负载的结束放电指令时,终止执行所述放电处理操作,并删除所述放电进程,包括:当所述至少一个为多个时,按照操作执行序列执行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的每个放电处理操作,所述操作执行序列是所述多个放电处理操作中每个放电处理操作在第一时序条件和第二时序条件共同约束下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第一时序条件是指所述放电进程中多个放电处理节点的第一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一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执行顺序,所述第二时序条件是指所述多个放电处理节点中每个放电处理节点的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第二时序约束关系,所述第二时序约束关系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放电处理操作的执行顺序。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475436.1A 2023-11-08 2023-11-08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200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5436.1A CN117200301B (zh) 2023-11-08 2023-11-08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5436.1A CN117200301B (zh) 2023-11-08 2023-11-08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0301A CN117200301A (zh) 2023-12-08
CN117200301B true CN117200301B (zh) 2024-01-26

Family

ID=8899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5436.1A Active CN117200301B (zh) 2023-11-08 2023-11-08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030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077A (zh) * 2009-12-04 2010-08-25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ci 9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CN108052396A (zh) * 2017-11-27 2018-05-18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1400016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的方法和设备
CN114531305A (zh) * 2022-04-23 2022-05-24 东南大学 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区块链跨链监管方法
CN115658277A (zh) * 2022-12-06 2023-01-3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58156A (zh) * 2022-10-31 2023-01-31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定时任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6231787A (zh) * 2022-12-30 2023-06-06 广州奥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1907A (zh) * 2023-05-30 2023-08-29 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Sgx单线程下无切换函数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920541A2 (pt) * 2008-11-24 2018-11-06 Intel Corp sistemas, métodos e aparelho para decompor um programa sequencial em multicadeias, executar as ditas cadeias, e reconstruir a execução sequencia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077A (zh) * 2009-12-04 2010-08-25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ci 9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CN108052396A (zh) * 2017-11-27 2018-05-18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1400016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的方法和设备
CN114531305A (zh) * 2022-04-23 2022-05-24 东南大学 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区块链跨链监管方法
CN115658156A (zh) * 2022-10-31 2023-01-31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定时任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5658277A (zh) * 2022-12-06 2023-01-3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31787A (zh) * 2022-12-30 2023-06-06 广州奥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1907A (zh) * 2023-05-30 2023-08-29 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Sgx单线程下无切换函数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0301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g et al. Benefits of using virt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power 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
US20190163152A1 (en) Power sharing in a mesh energy system
Jiang et al. Load shaping strategy based on energy storage and dynamic pricing in smart grid
CN113060036B (zh)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632426A (zh) 储能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921464A (zh) 配电网广义电源变电可信容量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US8473769B2 (en) Efficient routing of computing tasks
JPWO2020045357A1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電力管理サーバ、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WO2014202950A1 (en)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16404683B (zh) 一种柔直互联系统的能量调控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7200301B (zh) 基于储能系统的端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2701709B (zh) 基站的电源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Mahmud et al. Rebound behaviour of uncoordinated EMS and their impact minimisation
CN114331757A (zh) 能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0679B (zh) 分布式储能优化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00300B (zh) 基于储能系统的电能调度方法及装置
Georgiadis et al. Dealing with storage without forecasts in smart grids: Problem transformation and online scheduling algorithm
CN117767368A (zh) 削峰填谷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6632930B (zh) 可再生能源与市电的智能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Biran et al. Coordinating green clouds as data-intensive computing
US20220216695A1 (e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energy device for renewable energy-based micro-grid infrastructure
CN117791670A (zh)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储能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8034420A (zh) 设备调控策略更新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80134355A (ko) 에너지 전달을 이용한 데이터 프로세싱 시스템
CN117728416A (zh) 微电网群控制系统、方法、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