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3569A -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3569A
CN117193569A CN202311010033.XA CN202311010033A CN117193569A CN 117193569 A CN117193569 A CN 117193569A CN 202311010033 A CN202311010033 A CN 202311010033A CN 117193569 A CN117193569 A CN 117193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electrode
wire
electrode group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100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英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100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3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3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35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走线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布在第一触控电极组的两侧,且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走线电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二走线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组、第一走线、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走线同层设置。通过第一触控电极组、第一走线、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走线同层设置,解决了触控面板容易被静电击穿的问题,提升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触控面板中,触控功能的实现依赖于金属网格形成的通道间的互容,由于互容方案需要有两种电极,一层为发射电极(TX),另一层为接收电极(RX),两电极为垂直交叉驱动;这样其中TX通道需通过预先形成的桥点进行连接,但是该桥点与接收电极之间容易发生静电击穿,造成触控功能不良,进而导致触控面板失效。
亟需通过对原有的电极连接方式进行改进,解决触控面板中易静电击穿和触控面板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所述第二走线同层设置,解决了触控面板容易被静电击穿的问题,提升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走线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布在第一触控电极组的两侧,且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走线电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其中,第二走线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组、第一走线、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走线同层设置。
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并排设置;第二触控电极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并排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分布有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
优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以及位于触控区外围的走线区,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均位于触控区;第二走线包括第一走线段、第二走线段以及第三走线段,第一走线段、第二走线段分别位于第一触控电极组的两侧,第三走线段连接第一走线段以及第二走线段,且第三走线段位于走线区。
触控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走线区包括位于第一侧边外围的第一子走线区以及位于第二侧边外围的第二子走线区;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中的第三走线段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中,或者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中。
优选地,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中的第三走线段平行设置。
优选地,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三走线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在第二触控电极组中任意连续且相邻的三个第二触控电极中,连接其中两个连续且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走线中的第三走线段位于第一子走线区;连接剩余两个连续且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走线中的第三走线段位于第二子走线区。
其中,所有第二走线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中。
其中,在第一子走线区指向触控区的方向上,第二走线的宽度递增。
其中,触控区进一步包括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相对设置且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分别连接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控芯片,其通过多个第三走线分别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中与第三侧边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触控芯片,其通过多个第四走线分别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中与第四侧边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第一触控芯片、第二触控芯片驱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的电压相等。
优选地,在第一子走线区指向触控区的方向上,第一触控芯片施加在第二触控电极组上的电压递增。
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一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走线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使得第一触控电极组、第一走线、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走线同层设置,能够避免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相交,进而避免相交的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产生静电,最终能够避免静电击穿第一走线以及第二走线。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将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置于同一层,解决了触控面板容易被静电击穿的问题,且当第一触控电极组、第一走线、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走线均同层设置时,也能够降低触控面板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连接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触控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触控面板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第二走线设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触控面板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0第一触控电极组;11第一触控电极;12第一走线;13第一绝缘层;20第二触控电极组;21第二触控电极;22第二走线;23第一走线段;24第二走线段;25第三走线段;31第一侧边;32第二侧边;33第三侧边;34第四侧边;2第一子走线区;3第二子走线区;4触控区;5第一触控芯片;6第二触控芯片;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在触控面板中,触控功能的实现依赖于金属网格形成的通道间的互容,由于互容方案需要有两种电极,一种为发射电极(TX),另一种为接收电极(RX),图1中,第一触控电极11为接收电极RX,第二触控电极21为发射电极TX,两电极为垂直交叉驱动,如图2所示,其中第二触控电极21之间需通过第二走线22进行连接,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通过第一走线12进行连接,其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分同层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13间隔开,但是第一走线12在第二走线22所处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走线22至少部分重合,使得在触控面板的应用过程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之间发生静电击穿,造成触控功能不良,进而导致触控面板失效。
请参阅图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组10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其中,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通过第一走线12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组2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Y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1,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1分布在第一触控电极组10的两侧,且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通过第二走线22电连接,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其中,第二走线22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同层设置。
具体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设置组成第一触控电极组10,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通过第一走线12电连接,实现第一触控电极组10中的电性导通;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1沿着第二方向Y依次间隔设置组成第二触控电极组20,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1分布在第一触控电极组10的两侧,也就是说,第一触控电极组10的两侧都分布有第二触控电极21,且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通过第二走线22电连接,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
其中,第二走线22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同层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处于同一层中。而由于第二走线22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且第一走线12与第二走线22是同层设置的,两者之间不能电连接,因此第一走线12与第二走线22之间是不会相交的,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非同层设置的第一走线12与第二走线22相交而产生的静电。
通过第二走线22围绕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同层设置,避免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在垂直于第一触控电极组10方向上错层放置,导致在与第一触控电极组10所处的水平面上的正投影有至少部分重合的设置,使得在垂直方向上,静电可以击穿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通过将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置于同一层,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在同层之间无交叉,使得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之间垂直驱动,解决了触控面板容易被静电击穿的问题。且当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均同层设置时,也能够降低触控面板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另外当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均同层设置时,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同时制备完成,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同时制备完成,有效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继续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组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并排设置;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并排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之间分布有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一个第二触控电极21。
具体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在排布方式上,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均并排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之间分布有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一个第二触控电极21,该排布方式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21间隔设置,有利于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和触控精度。
请继续参阅图4,由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均并排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之间分布有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该排布方式可以增加第二触控电极21的数量。可选地,也可以相应增加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之间分布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数量,在一实施例中,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之间分布有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可以根据实际触控需求改变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21设置方式,有利于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和触控精度,并增加触控面板的应用范围。
请继续参阅图3,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可选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在排布方向上,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沿第二方向Y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沿第一方向X排列,同时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通过第一走线12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通过第二走线22电连接,使得第一触控电极组10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排布方向不同,便于实现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同层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3,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4以及位于触控区4外围的走线区,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均位于触控区4;第二走线22包括第一走线段23、第二走线段24以及第三走线段25,第一走线段23、第二走线段24分别位于第一触控电极组10的两侧,第三走线段25连接第一走线段23以及第二走线段24,且第三走线段25位于走线区。
具体地,触控面板中设置有走线区和触控区4,其中,走线区位于触控区4外围。触控区4主要由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组成。第二走线22用于电连接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第二走线22包括第一走线段23、第二走线段24以及第三走线段25,第一走线段23、第二走线段24分别位于第一触控电极组10的两侧,同时第一走线段23、第二走线段24的一端分别与位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11的两侧的第二触控电极21相连,第三走线段25连接第一走线段23以及第二走线段24,即第一走线段23的一端与第二触控电极21相连,第一走线段23的另一端与第三走线段25的一端相连,第三走线段25的另一端与第二走线段24的一端相连,第二走线段24的另一端与第二触控电极21相连,该第二触控电极21(与第二走线段24的另一端相连)和与第一走线段23的一端相连的第二触控电极21处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并且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通过第一走线段23、第二走线段24和第三走线段25的设计实现对第二触控电极21的电连接,且第三走线段25位于走线区,使得可以实现围绕触控区4走线,将第三走线段25与触控区分开,有利于使得第二走线22和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21同层设置,有利于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请继续参阅图3,触控区4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31以及第二侧边32,走线区包括位于第一侧边31外围的第一子走线区2以及位于第二侧边32外围的第二子走线区3;
具体地,触控区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即第一侧边31、第二侧边32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延伸方向相同。走线区包括位于第一侧边31外围的第一子走线区2和位于第二侧边32外围的第二子走线区3,即第一子走线区2和第二子走线区3分别位于触控区4的两侧。
同时,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或者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也就是说,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所有第三走线段25分布在触控区4的同一侧,从而可以使得在触控区4的另一侧设置与第一触控电极组10电连接的走线,可以减小布线的难度。
继续参阅图3,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平行设置。由于第三走线段25的一端和第一走线段23相连,另一端和第二走线段24相连,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走线段23和第二走线段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第三走线段2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X,即第三走线段25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方向Y平行。为了起到合理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1的作用,将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所有第三走线段25平行设置,还具有易于布置的效果。
继续参阅图3,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三走线段25之间的间距相等。当围绕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设置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三走线段25平行设置,且间距相等时,有利于控制第三走线段25的设置密度,合理布置。
请参阅图5,在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任意连续且相邻的三个第二触控电极21中,连接其中两个连续且相邻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位于第一子走线区2;连接剩余两个连续且相邻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位于第二子走线区3。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任意连续且相邻的三个第二触控电极21中,可以将连接其中两个连续且相邻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连接剩余两个连续且相邻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任意连续且相邻的三个第二触控电极21中,其对应相邻的两条第二走线,通过将连接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中连续且相邻的三个第二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平衡连接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1的走线长度。
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第二走线22中,即连接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任意连续且相邻的三个第二触控电极21的两条相邻第二走线22,连接不同位置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一走线段23延伸方向不同,同时连接不同位置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二走线段24的延伸方向不同,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使得在相邻两条第二走线22中,一条第二走线22中较长的第一走线段23和第二走线段24,在另一条第二走线22中长度会缩短。因此会使得连通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第二走线22的长度大致相等,降低第二走线22之间的电容等差异。
在一实施例中,在连接所有第二触控电极21的第二走线22中,所有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也可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在一实施例中,在连接同一第二触控电极21的所有第二走线22中,可以仅有一条第三走线段25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或者,仅有一条第三走线段25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使得本申请中的第三走线段25的设计较为灵活,可以综合考虑触控电极和走线的设置方式,合理排布第三走线段25的设计位置,本申请对位于第一子走线区2和第二子走线区3中的第三走线段25数量不做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3,所有第二走线22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当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时,第一走线12中位于走线区的部分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此时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之间无交叉,使得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走线设计方式相同,同时所有第一触控电极组10中的第一走线12延伸方向相同,该走线设计方式便于区分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并便于设计和在产品中实际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有第二走线22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当所有第二走线22中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时,第一走线12中位于走线区的部分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此时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之间无交叉,使得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第二走线22设计方式相同,同时所有第一触控电极组10中的第一走线12延伸方向相同,该走线设计方式便于区分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并便于设计和在产品中实际使用。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当所有第二走线22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增。
具体地,由于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第二走线22的总长度不同,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第二走线22的长度逐渐递增,较长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于较短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此时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使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增,可以有效降低较长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值。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触控区4指向第一子走线区2的方向上,使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减,增大较短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使得连接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致相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有第二走线22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在第二子走线区3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增。由于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第二走线22的总长度不同,在第二子走线区3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第二走线22的长度逐渐递增,较长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于较短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此时在第二子走线区3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使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增。可以有效降低较长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值。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触控区4指向第二子走线区3的方向上,使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减,增大较短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使得连接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致相等,使得第二走线22的电容值符合设计规格,满足使用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区4进一步包括第三侧边33以及第四侧边34,第三侧边33、第四侧边34相对设置,且第三侧边33、第四侧边34分别连接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即第三侧边33和第四侧边34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设置,第一侧边31、第三侧边33、第二侧边32和第四侧边34依次首尾相连构成触控区4的轮廓。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控芯片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芯片5通过多个第三走线分别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与第三侧边33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1电连接;具体地,第一触控芯片5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与第三侧边33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1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信号并发送相应的指令,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第一触控芯片5给第二走线22不同的电压。通过第一触控芯片5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相连,可以实现第一触控芯片5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第一触控芯片5和第一触控电极组10可以设置在同一层结构上,也可以设置于不同层,进一步的,触控芯片的功能可以汇总于应用该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上。
继续参阅图3,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触控芯片6,通过多个第四走线分别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与第四侧边34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1电连接;具体地,第二触控芯片6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与第四侧边34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1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信号并发送相应的指令,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第二触控芯片6给第二走线22不同的电压。通过第一触控芯片5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相连,可以实现第二触控芯片6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第二触控芯片6和第一触控电极组10可以设置在同一层结构上,也可以设置于不同层,进一步的,第二触控芯片6的功能可以汇总于应用该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上。
其中,第一触控芯片5、第二触控芯片6驱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电压相等;针对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其一端与第一触控芯片5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触控芯片6电连接,此时,第一触控芯片5、第二触控芯片6驱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电压相等,使得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电压值稳定。使得第二触控电极组20响应迅速,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第一触控芯片5施加在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上的电压递增。
具体地,当所有第二走线22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一子走线区2中。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二走线22中电阻逐渐增大。由于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第二走线22的总长度不同,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第二走线22的长度逐渐递增,较长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于较短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使得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值递增。此时在第一子走线区2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使第一触控芯片5施加在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上的电压递增。可以有效保证第二走线22中的电流值。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触控区4指向第一子走线区2的方向上,使第一触控芯片5施加在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上的电压递减,也可使得连接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第二走线22中的电流大致相等。使得第二触控电极组20响应迅速,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请参阅图7,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10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20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第一走线1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走线22沿第二方向Y延伸。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10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沿第二方向Y排列,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1沿第二方向Y排列,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21可以实现垂直驱动,二者在第一触控电极11所处平面上无交叉,避免了触控面板中因为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交叉而被静电击穿的问题。同时此种设计方式简单,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制备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以及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以折叠。
通过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同层设置,避免静电可以击穿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通过将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22置于同一层,解决了触控面板容易被静电击穿的问题,当第一触控电极组10、第一走线12、第二触控电极组20以及第二走线22均同层设置时,有效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当所有第二走线22所包括的第三走线段25均分布在第二子走线区3中。图3所示结构中,通过在第二子走线区3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使第二走线22的宽度递增。使得不同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致相等;或者在第二子走线区3指向触控区4的方向上,使第一触控芯片5施加在第二触控电极组20上的电压递增,使得不同第二走线22中的电阻大致相等。使得第二触控电极组20的作业不会受第二走线22设计的影响,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走线电连接;
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布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的两侧,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走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二走线围绕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以及所述第二走线同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并排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分布有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围的走线区,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均位于所述触控区;
所述第二走线包括第一走线段、第二走线段以及第三走线段,所述第一走线段、所述第二走线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的两侧,所述第三走线段连接所述第一走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走线段,且所述第三走线段位于所述走线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所述走线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外围的第一子走线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边外围的第二子走线区;
围绕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的所有所述第二走线中的所述第三走线段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子走线区中,或者均分布在所述第二子走线区中;
优选地,围绕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的所有所述第二走线中的所述第三走线段平行设置;
优选地,围绕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设置的所有所述第二走线中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走线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中任意连续且相邻的三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连接其中两个连续且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走线中的所述第三走线段位于所述第一子走线区;连接剩余两个连续且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走线中的所述第三走线段位于所述第二子走线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第二走线所包括的所述第三走线段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子走线区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子走线区指向所述触控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走线的宽度递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区进一步包括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四侧边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四侧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
所述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
第一触控芯片,通过多个第三走线分别和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中与所述第三侧边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
第二触控芯片,通过多个第四走线分别和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中与所述第四侧边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芯片、所述第二触控芯片驱动同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的电压相等;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子走线区指向所述触控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触控芯片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上的电压递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311010033.XA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193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0033.XA CN117193569A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0033.XA CN117193569A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3569A true CN117193569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10033.XA Pending CN117193569A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35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8142B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9745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集成触控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7153474B (zh) 触控面板
CN103577005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模块
CN106293168B (zh) 触控装置及基于触控装置的电极引线设置方法
CN10640595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1814656B1 (ko) 전기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단일 층 상호 정전용량 터치 스크린
CN10644419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13156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3903273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32714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67639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7601768U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2956748U (zh) 共接式走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17193569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427468A (zh)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触控屏与触控显示屏
CN11114270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158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96563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50612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6287A (zh) 触控面板
CN11411560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104007B (zh) 一种触摸屏、终端及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CN206441137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