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4992A -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4992A
CN117184992A CN202311279401.0A CN202311279401A CN117184992A CN 117184992 A CN117184992 A CN 117184992A CN 202311279401 A CN202311279401 A CN 202311279401A CN 117184992 A CN117184992 A CN 117184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section
conveying
conveying section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94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双印
杨旭峰
朱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94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4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4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4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段及设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在第二输送段下游设有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当产品为分离产品时,产品可选的由第三输送段或第四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当产品为连续产品时,产品由第五输送段或同时由第四输送段、第五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输送装置还包括可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摆板,当摆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连通,摆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输送段与第三输送段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对连续产品和分离产品进行灵活的输送配置,适应产品多样性的要求及分流、多功能的需要,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输送装置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一次性吸收用品的输送装置及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经复合、分切之后呈分离的片状产品,经输送装置输送至包装装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包装形式的要求越来越多,即单片包装、多片包装、甚至连续的卷状包装等,现有的输送装置通常仅仅只能满足其中一种或两种需求,无法适应上述的多种需求。
另外,现有的生产系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主流的生产系统已经达到1000片/分钟以上,而下游的包装系统通常难以单机匹配生产系统的高速或超高速需求,因此还同时需要输送装置具备分流功能,现有的输送装置也难以同时满足分流、多功能的需求。
因此,需要开发和实施一种解决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输送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输送,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或连续产品进行输送,包括第一输送段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在第二输送段下游设置有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第三输送段、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分别对应设置有承接装置,
当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时,所述的产品可选择的由第三输送段或第四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所述的产品由第五输送段或同时由第四输送段、第五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摆板,所述的摆板可选的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的摆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连通,所述的摆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三输送段连通。
其中,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及牵引装置,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组件包括第三输送带,其中,第一输送带包括第一前输送段、第一后输送段,第二输送带包括第二前输送段、第二后输送段,第三输送带包括第三前输送段、第三后输送段,所述的第一前输送段形成第一输送段,第二前输送段、第二后输送段及第三前输送段形成第二输送段,第一后输送段形成第三输送段,第三后输送段形成第四输送段,牵引装置形成第五输送段,所述的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处于被夹持状态和/或被吸附状态。
其中,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输送组件、第五输送组件,第四输送组件包括第四输送带,所述的第四输送带包括第四前输送段及第四后输送段,第五输送组件包括第五输送带,所述的第五输送带包括第五前输送段及第五后输送段,所述的第四后输送段与第二前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所述的第五前输送段与第二后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所述的第五后输送段与第三前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
其中,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前导轮,所述的前导轮邻近第一输送带上表面设置,所述的第二前输送段位于前导轮上侧,且,当所述的摆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摆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前输送段的延伸方向齐平,所述的第四后输送段前端包括中托轮,且所述的中托轮设置在前导轮的上游,第四后输送段在中托轮与前导轮之间包括一引导段,当所述的摆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摆板末端邻近引导段。
其中,所述的第二后输送段与第二前输送段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的夹角为60-150°。
其中,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一吸附转移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绕设在吸附转移轮上,且包括贴附在吸附转移轮上的第二中输送段,所述的第二中输送段位于第二前输送段与第二后输送段之间,所述的吸附转移轮被配置成使得托置在第二中输送段上的产品处于被吸附状态。
其中,所述的第二输送带还包括回送段,所述的回送段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中输送段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回送段的至少一部分也贴附在吸附转移轮上。
其中,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一转向托轮,所述的转向托轮邻近吸附转移轮设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在转向托轮与前导轮之间包括回送前段,所述的回收前段与第二前输送段平行。
其中,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六输送组件及第七输送组件,所述的第六输送组件包括第六输送带,所述的第六输送带包括第六输送段,第六输送段与第一后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所述的第七输送组件包括第七输送带,所述的第七输送带包括第七输送段,所述的第七输送段与第三后输送段间隔对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在第五输送带与第七输送带之间包括一间隔,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至少连续产品的一部分穿过间隔并延伸至牵引装置。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输送装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输送,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或连续产品进行输送,包括第一输送段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在第二输送段下游设置有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第三输送段、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分别对应设置有承接装置,当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时,所述的产品可选择的由第三输送段、第四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所述的产品由第五输送段或同时由第四输送段、第五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摆板,所述的摆板可选的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的摆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连通,所述的摆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三输送段连通,通过上述输送装置,可以针对连续产品101和分离产品102进行灵活的输送配置,同时,在下游也可以灵活的使用叠片装置或收卷装置43,同时达到适应产品多样性的要求和满足分流、多功能的需要,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输送装置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简化示意图;
图3 为图2中的输送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4 为产品由图3的输送装置输送时的路径示意图;
图5 分离产品及连续产品示意图;
图6 为图3中A区放大示意图。
图示元件说明:
连续产品100,101;分离产品102,103;连续部104;弱连接点105;第一输送段11;第二输送段12;第三输送段13;第四输送段14;第五输送段15;第一输送带21;第一前输送段211;第一后输送段212;第二输送带22;吸附转移轮220;第二前输送段221;第二中输送段222;第二后输送段223;回送段224;前导轮225;转向托轮226;回收前段227;第三输送带23;第三前输送段231;第三后输送段232;第四输送带24;第四前输送段241;第四后输送段242;中托轮243;第五输送带25;第五前输送段251;第五后输送段252;第六输送带26;第六输送段261;第七输送带27;第七输送段271;间隔272;牵引装置28;牵引辊281;夹持辊282;摆板29;间隔空间290;第一位置291;第二位置292;上游输送带30;第一叠片装置41;第二叠片装置42;收卷装置4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输送,所述的产品可以连续产品或分离产品,请一并参考图5,在图5的(A)中示出了分离产品102,所述的分离产品102是指相邻的产品呈分离状态,在图5的(B)示出了一种连续产品101,所述的连续产品101中相邻的产品处于连接状态,在图5的(C)中则示出的了另外一种连续产品100,所述的连续产品100包括分离产品103及位于产品外侧的连续部104,分离产品103与连续部104之间通过弱连接点105连接,通过连续部104使得分离产品103呈连接状态,所述的弱连接点105可以通过虚切线、弱的粘合等方式实现,可以理解的,所述的连续产品101一般呈条状,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考图3及图4,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段11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段11下游的第二输送段12、第三输送段13,在第二输送段12下游设置有第四输送段14及第五输送段15,在第三输送段13、第四输送段14及第五输送段15分别设置有承接装置。
在所述的第一输送段11下游还设置有一摆板29,用于可选择的使得产品运动至第二输送段12或第三输送段13。
具体的,请一并参考图1-图3,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及牵引装置28,其中,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带22,第三输送组件包括第三输送带23,其中,第一输送带21包括第一前输送段211、第一后输送段212,第二输送带22包括第二前输送段221、第二后输送段223,第三输送带23包括第三前输送段231、第三后输送段232,其中,所述的第一前输送段211形成第一输送段11,第二前输送段221、第二后输送段223及第三前输送段231形成第二输送段12,第一后输送段212形成第三输送段13,第三后输送段232形成第四输送段14,牵引装置28形成第五输送段15。
可以理解的,上述同一输送带上的前输送段及后输送是指在同一输送带的上游和下游,即,产品被该输送带托置时,将从前输送段运动至后输送段。
可以理解的,在牵引装置28之前还包括有若干托辊,用于承托产品,以使得产品能够沿托辊限定的路径运动至牵引辊281,从而共同形成第五输送段15。
所述的摆板29设置在第一前输送段211与第一后输送段212之间,所述的摆板29包括第一位置291及第二位置292,且被配置成活动的运动至第一位置291或第二位置292,当所述的摆板29在第一位置291时,所述的产品沿第一前输送段211运动至第二前输送段221,即,此时产品沿第一输送段11运动至第二输送段12,当所述的摆板29在第二位置292时,所述的产品沿第一前输送段211运动至第一后输送段212,即,此时产品沿第一输送段11运动至第三输送段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摆板29转动设置,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连接端及远离转动轴的末端。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产品在输送过程中保持位置固定,所述的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处于被夹持状态和/或被吸附状态,更具体的来说,产品至少在第一输送段11、第二输送段12中呈被夹持状态和/或被吸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一对托轮及驱动轮,所述的第一输送带21绕设在托轮与驱动轮上,以在驱动轮的驱动下连续的运动,同时,在第一前输送段211下方还设置有吸附箱,用以在第一输送段11形成负压,从而使得产品在第一输送段11处于被吸附状态,可以理解的,在第一后输送段212下方也可以同时设置吸附箱,以在第三输送段13也形成负压。
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若干托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22绕设在这些托轮上,所述的托轮中包括一前导轮225,所述的前导轮225邻近第一输送带21上表面设置,且与第一输送带21上表面具有一可使产品通过的间隙,位于前导轮225上侧的第二输送带22形成第二前输送段221,可以理解的,第二前输送段221倾斜于第一前输送段211,且,当所述的摆板29位于第一位置291时,所述的摆板29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前输送段221的延伸方向大致齐平,以使得产品沿摆板29的延伸方向运动时,能够正好运动至第二前输送段221上,请一并参考图6,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输送组件,所述的第四输送组件包括第四输送带24,所述的第四输送带24包括第四前输送段241及第四后输送段242,其中,第四后输送段242与第二前输送段221对应间隔272设置,且,第四后输送段242与第二前输送段221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产品的厚度,以通过第四后输送段242与第二前输送段221夹持并输送产品。
请一并参考图6,所述的第四后输送段242前端包括中托轮243,且所述的中托轮243设置在前导轮225的上游,以使得第四后输送段242在中托轮243与前导轮225之间包括一引导段,当所述的摆板29位于第一位置291时,所述的摆板29末端邻近引导段,使得摆板29与引导段对产品进行夹持,并通过第四后输送段242对产品进行输送,同时,可以理解的,使得产品被转向输送。
可以理解的,在这种布置方式中,在中托轮243、前导轮225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290,这个间隔空间290正好为摆板29的运动提供空间,同时,使得产品能够更容易的被转向输送。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的摆板29位于第二位置292时,所述的摆板29末端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下方,第一前输送段211上的产品继续向下游运动至第一后输送段212上,即,从第一输送段11运动至第三输送段13,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前输送段241与第一前输送段211对应间隔272设置,以使得产品在位于第一前输送段211上时,被第四前输送段241及第一前输送段211夹持输送,在这种情形下,所述的第四前输送段241倾斜于第四后输送段242,并使得第四输送带24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输送组件也包括吸附箱,用于在第四后输送段242上形成负压,即,在第四后输送段242的输送过程中,产品也同样处于被夹持及被吸附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六输送组件,所述的第六输送组件包括第六输送带26,所述的第六输送带26包括第六输送段261,第六输送段261与第一后输送段212对应间隔272设置,以使得产品在第三输送段13上也被夹持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后输送段223与第二前输送段221的延伸方向不同,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二后输送段223与第二前输送段221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的夹角为60-150°,从而使得产品在第二输送段12上换向,在本实施例中,产品在第二前输送段221上呈向左上运动的方向,而在第二后输送段223上则呈向左下运动的方向,从而方便整个输送装置的空间布置。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产品能够顺利的在第二输送段12上进行换向,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一吸附转移轮220,所述的第二输送带22绕设在吸附转移轮220上,且包括贴附在吸附转移轮220上的第二中输送段222,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二中输送段222位于第二前输送段221与第二后输送段223之间,即,第二中输送段222的上游为第二前输送段221,下游为第二后输送段223,所述的吸附转移轮220包括设置有通孔的侧壁,所述的侧壁围设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与负压装置连接的吸附仓,所述的吸附仓包括一吸附口,所述的通孔与吸附口连通,从而在第二中输送段222上形成负压,使得托置在第二中输送段222上的产品处于被吸附状态。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二中输送段222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得产品能够以较小的曲率被弯曲,从而能够始终保持贴附在第二输送段12上,优选的,当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102时,所述的第二中输送段222的长度应大于等于一个分离产品102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输送带22还包括回送段224,所述的回送段224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中输送段222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回送段224的至少一部分也贴附在吸附转移轮220上,以使得第二输送带22在吸附转移轮220上具有足够大的包覆角,能够通过吸附转移轮220驱动第二输送带22运动,在这种情形下,使得第二输送组件不用再额外设置驱动轮,而直接通过吸附转移轮220驱动第二输送带22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一转向托轮226,所述的转向托轮226邻近吸附转移轮220设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22在转向托轮226与前导轮225之间包括回送前段,所述的回收前段227与第二前输送段221大致平行,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一方面使得回收段与回收前段227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可以为其他装置的布置提供空间,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回收段在吸附转移轮220上的包覆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五输送组件,所述的第五输送组件包括第五输送带25,所述的第五输送带25包括第五前输送段251及第五后输送段252,其中,第五前输送段251与第二后输送段223间隔272对应设置,以使得产品被夹持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七输送组件,所述的第七输送组件包括第七输送带27,所述的第七输送带27包括第七输送段271,所述的第七输送段271与第三后输送段232间隔272对应设置,以使得产品在第四输送段14上被夹持输送。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五输送组件及第七输送组件也包括吸附箱,使得在第四输送段14上被夹持及被吸附的输送。
可以理解的,当第二输送带22与第三输送带23之间存在间隙时,第二输送带22与第三输送带23之间的间隙小于分离产品102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由于设置有第五输送带25,且第五输送带25的第五前输送段251与第二后输送段223间隔272对应设置,第五输送带25的第五后输送段252与第三前输送段231间隔272对应设置,使得产品始终处于夹持输送状态,一方面能够使得产品被稳定输送,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产品的位置始终被保持。
可以理解的,可以在第三输送段13、第四输送段14及第五输送段15设置承接装置,用于承接经第三输送段13、第四输送段14及第五输送段15输送的产品。
下面对分离产品102及连续产品101的输送进行进一步描述。
当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102时,所述的产品可选择的由第三输送段13、第四输送段14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具体的,当第三输送段13对应的承接装置为第一叠片装置41,第四输送段14对应的承接装置为第二叠片装置42时,分离产品102可以被输送至第一叠片装置41或第二叠片装置42或交替的输送至第一叠片装置41、第二叠片装置42。
即,分离产品102可以有三种方式输送,即:
方式一:分离产品102经第一输送段11、第三输送段13输送至第一叠片装置41;
方式二:分离产品102经第一输送段11、第二输送段12、第四输送段14输送至第二叠片装置42;
方式三:相邻的分离产品102中,前一分离产品102经第一输送段11、第三输送段13输送至第一叠片装置41,后一分离产品102经第一输送段11、第二输送段12、第四输送段14输送至第二叠片装置42。
可以理解的,在方式一中,摆板29处于第二位置292,在方式二中,摆板29处于第一位置291,在方式三中,摆板29在第二位置292与第一位置291之间摆动;
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所述的产品由第五输送段15或同时由第四输送段14、第五输送段15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具体的,当第五输送段15对应的承接装置为收卷装置43时,连续产品101可以输送至收卷装置43,或者,在第四输送段14对应设置有第二叠片装置42时,连续产品101可以被分离成连续部104分和分离部分,将连续部104分经第五输送段15输送至收卷装置43,将分离部分经第四输送段14输送至第二叠片装置42。
即,针对连续产品可以至少包括下面两种输送方式,即:
方式四:当所述的连续产品为如图5中(B)示出的连续产品101时,连续产品101将经第一输送段11、第二输送段12、第五输送段15输送至收卷装置43。
方式五:当所述的连续产品为如图5中(C)示出的连续产品100时,连续产品100中的连续部104与分离产品103分离,其中,分离的产品经第四输送段14输送至第二叠片装置42,连续部104经第五输送段15输送至收卷装置43。
具体的,在第五输送带25与第七输送带27之间包括一间隔272,所述的连续部104在间隔272处与产品分离,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五输送带25与第三输送带23对产品进行夹持,使得连续产品100的连续部104沿第五输送段15运动,而分离产品103被第七输送带27与第三输送带23夹持,连续部104受到牵引装置28的拉力,使得连续产品101的弱连接点105断裂,从而使得连续部104与分离产品103分离。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牵引装置28包括牵引辊281及夹持辊282,通过牵引辊281与夹持辊282夹持连续部104对连续产品101施加张力,以使得连续产品101沿第五输送段15运动。
进一步的,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下列方式:
方式六:当第三输送段13对应的承接装置为收卷装置43时,所述的连续产品101也可以经由第三输送段13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方式七:当第四输送段14对应的承接装置为收卷装置43时,所述的连续产品101也可以经有第二输送段12、第四输送段14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输送装置的上游还可以设置有上游输送带30,以向第一输送段11输送产品。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输送装置。
可以看到,通过上述输送装置,可以针对连续产品101和分离产品102进行灵活的输送配置,同时,在下游也可以灵活的使用叠片装置或收卷装置43,同时达到适应产品多样性的要求和满足分流、多功能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输送,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或连续产品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段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在第二输送段下游设置有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第三输送段、第四输送段及第五输送段分别对应设置有承接装置,
当所述的产品为分离产品时,所述的产品可选择的由第三输送段或第四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所述的产品由第五输送段或同时由第四输送段、第五输送段输送至对应的承接装置;
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段下游的摆板,所述的摆板可选的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的摆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连通,所述的摆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三输送段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及牵引装置,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组件包括第三输送带,其中,第一输送带包括第一前输送段、第一后输送段,第二输送带包括第二前输送段、第二后输送段,第三输送带包括第三前输送段、第三后输送段,所述的第一前输送段形成第一输送段,第二前输送段、第二后输送段及第三前输送段形成第二输送段,第一后输送段形成第三输送段,第三后输送段形成第四输送段,牵引装置形成第五输送段,所述的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处于被夹持状态和/或被吸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输送组件、第五输送组件,第四输送组件包括第四输送带,所述的第四输送带包括第四前输送段及第四后输送段,第五输送组件包括第五输送带,所述的第五输送带包括第五前输送段及第五后输送段,所述的第四后输送段与第二前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所述的第五前输送段与第二后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所述的第五后输送段与第三前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前导轮,所述的前导轮邻近第一输送带上表面设置,所述的第二前输送段位于前导轮上侧,且,当所述的摆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摆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前输送段的延伸方向齐平,所述的第四后输送段前端包括中托轮,且所述的中托轮设置在前导轮的上游,第四后输送段在中托轮与前导轮之间包括一引导段,当所述的摆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摆板末端邻近引导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后输送段与第二前输送段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的夹角为60-15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一吸附转移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绕设在吸附转移轮上,且包括贴附在吸附转移轮上的第二中输送段,所述的第二中输送段位于第二前输送段与第二后输送段之间,所述的吸附转移轮被配置成使得托置在第二中输送段上的产品处于被吸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送带还包括回送段,所述的回送段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中输送段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回送段的至少一部分也贴附在吸附转移轮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一转向托轮,所述的转向托轮邻近吸附转移轮设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在转向托轮与前导轮之间包括回送前段,所述的回收前段与第二前输送段平行。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六输送组件及第七输送组件,所述的第六输送组件包括第六输送带,所述的第六输送带包括第六输送段,第六输送段与第一后输送段对应间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所述的第七输送组件包括第七输送带,所述的第七输送带包括第七输送段,所述的第七输送段与第三后输送段间隔对应设置,以夹持并输送产品,在第五输送带与第七输送带之间包括一间隔,当所述的产品为连续产品时,至少连续产品的一部分穿过间隔并延伸至牵引装置。
10.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输送装置。
CN202311279401.0A 2023-10-07 2023-10-07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Pending CN1171849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9401.0A CN117184992A (zh) 2023-10-07 2023-10-07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9401.0A CN117184992A (zh) 2023-10-07 2023-10-07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4992A true CN117184992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9401.0A Pending CN117184992A (zh) 2023-10-07 2023-10-07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49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5948B (zh) 孤立毗连物品的方法
CA2740834C (en)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envelop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460485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printed products arriving in an imbricated product formation such as newspapers, periodicals and the like
CN206108306U (zh) 一种三向分拣用输送装置
US20130064636A1 (en) Carton feeding system
CN1064638C (zh) 分离堆叠的扁平物品的设备
CN212639377U (zh) 一种带负压输送装置的模切机
CN107934489A (zh) 一种用于三向分拣的输送装置
US6044959A (en) Apparatus for staging (pitching) articles on a conveyor system
JP2005511452A5 (zh)
GB2121772A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sheets of paper
JPH0339943B2 (zh)
CN117184992A (zh) 输送装置及一次性吸收用品生产系统
US8066109B2 (en) Device for handling diapers
CA24240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stacks from continuously supplied, flat articles
CN108290656A (zh) 用于对单个的产品贴标签的设备和方法
JPH11240641A (ja) 枚葉紙搬送ベルト
US65330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supplementary products to printed products
US5564892A (en) Veneer stacker
KR102621500B1 (ko) 제품을 밴딩하기 위한 장치
JPH11193178A (ja) 複数のリボンを処理ユニットへ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US673639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urther conveyance of flat objects arriving in a lamellar flow
US8398063B2 (en) Ribbon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178383A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sheets
US6705607B2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printed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