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6217A -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6217A
CN117176217A CN202210590957.0A CN202210590957A CN117176217A CN 117176217 A CN117176217 A CN 117176217A CN 202210590957 A CN202210590957 A CN 202210590957A CN 117176217 A CN117176217 A CN 117176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ignal frame
sensing
agc gai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09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后飞
丁仁天
孙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09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62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333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8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6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2TPC using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o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CSI获取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升获得的CSI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感知的精度。方法包括:在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进行处理;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获取CSI。这样,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不同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以获得CSI,可以很好的屏蔽掉第一节点底层处理的影响,使得获得的CSI更加稳定,并且,在利用该稳定性较高的CSI对目标进行感知时,还可以提升感知精度,比如:更好的区分目标的状态,如:静止状态、运动状态等。

Description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过程中,由于待感知目标(如人体等)的存在可能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导致无线信道发生变化,因此无线通信设备可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来感知目标,以满足人体存在检测、姿态识别、跌倒检测、入侵检测等无线感知的应用需求。
目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器件(或称AGC电路、或称AGC算法,或称AGC模块等)调整接收通路中各种器件的增益,然后利用调整增益之后的各器件对感知报文(即用于感知目标的报文)对应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CSI,但是无线通信设备会根据每一个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分别采用AGC器件调整接收通路中各种器件的增益以对感知报文进行处理,这样获得的CSI存在很大波动,并且在利用该CSI对目标进行感知时,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CSI获取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获得的CSI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感知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取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节点执行,也可以由第一节点的部件,例如第一节点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节点的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以第一节点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方法包括:在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进行处理;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获取CSI。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节点在感知模式下,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不同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可以很好的屏蔽掉第一节点底层处理的影响,使得获得的CSI更加稳定,更能真实的反映空口信道的信道状态,并且,在利用该稳定性较高的CSI对目标进行感知时,还可以提升感知的精度,比如:更好的区分目标的状态(如运动状态、静止状态等),更好的进行姿态(如:手势、跌倒等)识别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进行处理。基于该设计,在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进行正常的业务通信时,对于每个业务报文,第一节点可以分别采用对应的AGC增益对其进行处理,使得每个业务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可以恒定,或者基本不变。这样,可以保证进行业务通信时的通信性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对采用的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进行更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预设时长;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帧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第一节点确定解析第一信号帧时出错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由于不同温度、不同环境(比如:房间内物品的摆放位置等)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获得CSI。因此,基于该设计,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对采用的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进行定期更新,使得在不同的场景下,均可以采用合适的AGC增益的取值对感知报文进行处理以获取CSI,进一步提升获得的CSI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消息,调度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根据不同的AGC增益的取值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与第二节点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中每个第一信号帧包括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进行处理,包括: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进行处理,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或者,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进行处理,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基于该设计,对于用于感知目标的字段,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对于不用于感知目标的字段,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在保证获得的CSI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各字段处理的灵活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操作生成;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节点开启感知模式。基于该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手动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操作生成;响应于第二消息,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基于该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作为第二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CSI获取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节点执行,也可以由第二节点的部件,例如第二节点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节点的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以第二节点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方法包括:第二节点生成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以获取CSI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第二节点生成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被处于非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被更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预设时长;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帧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第一节点确定解析第一信号帧时出错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二节点从第一节点接收调度消息,调度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根据不同的AGC增益的取值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与第二节点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中每个第一信号帧包括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具体为: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或者,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节点,或者上述第一节点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或称通信单元)和处理模块(或称处理单元);通信模块,用于在通信装置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相同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进行处理;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获取CSI。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在通信装置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情况下,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采用的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进行更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预设时长;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帧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通信装置确定解析第一信号帧时出错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在通信装置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消息,调度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向通信装置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根据不同的AGC增益的取值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与第二节点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中每个第一信号帧包括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进行处理,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通信装置对目标进行感知;或者,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进行处理,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通信装置对目标进行感知。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操作生成;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一消息,开启感知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操作生成;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消息,确定第二节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中的第二节点,或者上述第二节点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或称通信单元)和处理模块(或称处理单元);处理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通信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以获取CSI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被处于非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被更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预设时长;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帧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第一节点确定解析第一信号帧时出错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节点接收调度消息,调度消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根据不同的AGC增益的取值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与通信装置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中每个第一信号帧包括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具体为: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或者,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被处于感知模式的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节点,或者上述第一节点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中的第二节点,或者上述第二节点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处理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情况下,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中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设计提供的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任一设计提供的通信装置,以及上述第四方面或其任一设计提供的通信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任一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的路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的仿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居家环境下的感知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居家环境下的感知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格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的仿真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描述。
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指示”可以包括直接指示和间接指示,也可以包括显式指示和隐式指示。将某一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则具体实现过程中,对所述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直接指示所述待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所述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又例如,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所述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所述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又例如,还可以仅仅指示所述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所述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另外,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
在无线通信过程中,由于待感知目标(如人体等)的存在可能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导致无线信道发生变化,因此无线通信设备可基于CSI来感知目标,以满足人体存在检测、姿态识别、跌倒检测、入侵检测等无线感知的应用需求。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由于待感知目标(如墙体、人体等)对信号的干扰,无线通信设备101和无线通信设备102之间的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如:路径1、路径2、路径3等,不同的路径对CSI的贡献量是不同的,这些路径的贡献量共同组成了CSI。
示例性的,图2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对接收到的报文(或称信号,或称帧、或称信号帧等)进行处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通路200(图2中示出了3个),每个接收通路200中可以包括天线(antenna)、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s,VGA)、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等各种类型的器件(或称模块,或称电路),箭头的方向可以指数据的流向。
其中,天线可用于信号的收发,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无线通信设备所采用的天线的类型,其可以是单个天线的形式,也可以是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阵列的形式,本申请不局限此。LNA可用于信号功率的放大,示例性的,LNA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外置LNA(external LNA,eLNA)、内置LNA(internal LNA,iLNA)等各种类型的LNA。VGA也可用于信号功率的放大,ADC可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GC可用于根据信号的功率(或称信号的强度)自动调整接收通路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比如:LNA、VGA等)的增益,以使得输入ADC的信号的功率可以保持恒定,或者基本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器件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接收通路200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器件,或者其他类型的器件。
目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诸如图2所示的结构对接收到的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进行处理获得CSI。但是,对于接收到的每一个感知报文,无线通信设备均会根据该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对AGC的增益进行调节,换言之,无线通信设备均会根据该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利用AGC器件对接收通路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的增益进行调节,以使得每一个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均可以恒定,或者基本不变,然后利用调节增益之后的各器件对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CSI。这样,由于无线通信设备底层(或称物理层)对感知报文的处理,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即使没有任何待感知目标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的情况下,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从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不同的感知报文中获取到的CSI也是不同的,该CSI存在很大波动,稳定性较低,并且利用该CSI对目标进行感知时,还会影响感知的精度,比如:将静止状态判定为活动状态等。
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现有的获取到的CSI的结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横轴代表子载波,纵轴代表CSI的幅度,每一条曲线代表根据一个感知报文获取到的CSI,图3中的感知报文均是由同一个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可选的,在无线通信设备采用多天线结构的情况下,图3中的感知报文均可以是由无线通信设备的同一个发送天线发送到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同一个接收天线的。从图3中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子载波,根据不同的感知报文获取到的CSI存在很大波动,稳定性较低。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CSI获取方法,能够提升获取的CSI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感知的精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DMA,SC-FDMA)、设备间(device-to-devie,D2D)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WiFi通信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如新接口(new radio,NR)系统,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等。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可以相互替换。
上述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10可以是WiFi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30(图4中仅示出了两个)以及与网络设备3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40(图4中仅示出了两个)。可选的,不同的网络设备30、不同的终端设备40、网络设备30与终端设备40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设备30为位于通信系统的网络侧,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网络设备30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庭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网桥等。网络设备30还可以是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具有基站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等。又或者,网络设备30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例如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或者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上述终端设备40为接入图4所示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或可设置于该终端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终端设备40也可以称为用户装置、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40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终端功能的RSU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网络设备30和终端设备40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30与终端设备40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SI获取方法,可以适用于图4所示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如终端设备之间、网络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具体实现可以参照后文所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应理解,图4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图4未予以画出。
示例性的,以上述终端设备40为手机为例,图5中示出了终端设备40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设备40可以包括处理器510,外部存储器接口520,内部存储器5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530,充电管理模块540,电源管理模块541,电池5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550,无线通信模块560,音频模块570,传感器模块580,按键590,马达591,指示器592,摄像头593,显示屏5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595等。
处理器5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5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5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5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5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5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例如:USB接口530。USB接口5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5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设备40充电,也可以用于终端设备4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5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
电源管理模块541用于连接电池542,充电管理模块540与处理器510。电源管理模块541接收电池5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540的输入,为处理器510,内部存储器521,显示屏594,摄像头593,和无线通信模块560等供电。
终端设备4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550,无线通信模块5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4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5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4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5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
无线通信模块5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4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5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5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4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40通过GPU,显示屏5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5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5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5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5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终端设备4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5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5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摄像头5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5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终端设备4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5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40的存储能力。
内部存储器5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5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4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5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4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终端设备4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57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5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5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5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510中,或将音频模块5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510中。
可选的,传感器模块580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键5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5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终端设备4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终端设备4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5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
指示器5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595用于连接SIM卡。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4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感知场景中,比如:人体存在检测、姿态识别、跌倒检测、入侵检测、老人看护、手势识别、呼吸睡眠监测、室内人数统计等感知场景。
以居家环境为例,图6示出了一种居家环境下的感知场景,如图6所示,第一节点(或称感知中心)可以为一个,且布设于客厅,如第一节点可以为路由器。第二节点(或称感知配对节点,或称感知配对设备)可以为多个,可分别布设于卧室、卫生间、客厅、厨房等,如第二节点可以是手机、智能插座、智能台灯、空气净化器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对整个居家环境进行监控。其中,图6中的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第一节点601可以和主卧中的第二节点603进行信息交互,以监控用户的睡眠状况。第一节点601可以和客厅中的第二节点604、第二节点605等进行信息交互,以监控客厅的状况。第一节点601可以和次卧中的第二节点602进行信息交互,以监控该卧室的状况。
图7示出了又一种居家环境下的感知场景,如图7所示,第一节点(或称CSI感知中心)可以为多个,分别布设于卧室、卫生间、客厅、厨房等,如第一节点可以是手机、智能插座、智能台灯、空气净化器等。第二节点(或称感知配对节点,或称感知配对设备)可以为一个,且布设于客厅,如第二节点可以为路由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实现对客厅的监控。其中,图7中带箭头的虚线也表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在图7所示的场景中,第一节点702、第一节点703、第一节点704、第一节点705分别与第二节点701进行信息交互,以监控客厅的情况。
可以理解,图6、图7所示的第一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
可选的,图6以及图7所述的第一节点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同样的,第二节点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的类型,也不限定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的数目。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图4所示的任意两个节点进行交互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SI获取方法进行展开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01、第一节点开启感知模式。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包括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感知模式,另一种是非感知模式。其中,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CSI对目标进行感知,在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和其他的节点进行正常的业务通信,传输业务数据。
可选的,第一节点可以默认处于感知模式,也可以默认处于非感知模式。在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节点还可以在接收到指示开启感知模式的指令之后,再开启感知模式,即关闭非感知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户对第一节点的操作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按键、语音等各种方式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以第一节点为路由器为例,路由器上包括有用于开启感知模式的功能按钮901,路由器检测到诸如用户对功能按钮901的触发操作,响应于该操作,路由器开启感知模式。可选的,路由器还可以输出提醒消息(如语音播报等诸如此类的各种方式),提醒用户感知模式已开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用户对其他设备的操作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以第一节点为路由器,其他设备为手机为例,图10示出了用户通过手机开启路由器的感知模式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手机显示感知界面1000,其中在感知界面1000中包括有感知模式功能按钮1001,手机检测到诸如用户对功能按钮1001的开启操作,响应于该操作,手机向路由器发送指令消息(即第一消息),该指令消息用于指示路由器开启感知模式,路由器在接收到该指令消息之后,开启感知模式。可选的,路由器开启感知模式之后,手机和/或路由器还可以输出提醒消息,提醒用户路由器的感知模式已开启。可选的,手机和路由器之间可以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以上用户在开启第一节点时,用户对第一节点的操作以及用户对其他设备的操作均可以称之为用户的第一操作。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也可以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自动开启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节点开启感知模式的时机与方式。
可选的,第一节点开启感知模式后,可以执行一次或多次感知过程,其可以周期性的执行感知过程,也可以非周期的执行感知过程。可以理解,一次感知过程指的是第一节点连续接收感知报文,并获取CSI,执行一次感知操作的过程。在不同的感知场景中,比如:入侵检测、人体摔倒检测等,一次感知过程执行的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两次感知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S802、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感知报文(即第一信号帧)。相应的,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至少一个感知报文。
可选的,第一节点在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感知报文之前,还可以先确定第二节点。
可选的,第二节点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多种预设因素确定第二节点。示例性的,预设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节点是否是固定位置的节点、节点采用的频段(比如:采用(或称支持)2.4吉赫(GHz)频段,或者采用5GHz频段,或者采用2.4GHz频段以及5GHz频段等)、节点采用的协议(如802.11n、802.11ax等)、节点的信号强度、节点的设备类型(比如:节点是否是插电设备、节点是IOT设备还是移动终端等)、节点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一节点选择哪种设备类型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节点对应的RSSI可用于判断第一节点与该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比如:第一节点可以优先将固定位置的节点、采用5GHz频段的节点,信号强度较强的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质量较好的节点等作为第二节点。可以理解,将固定位置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可以使得获得的CSI更稳定,将采用5GHz频段的节点、信号强度较强的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质量较好的节点等作为第二节点可以保证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因此,选择这些类型的节点,可以达到更好的感知效果。可以理解,以上预设因素仅是示例性说明,在实际设计中,该预设因素可由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用户选定第二节点。示例性的,以用户通过手机选定第二节点为例。如图11中的(1)所示,手机显示感知界面1100,其中,在感知界面1100中包括有感知配对设备选项1101,手机检测诸如用户对感知配对设备选项1101的点击操作,响应于该操作,手机可以显示第一节点的相关界面,以第一节点为路由器为例,手机可以显示诸如图11中(2)所示的路由器界面1110。其中,在路由器界面1110中包括有一个或多个节点,如:场景面板、智能插座、智能台灯等。可选的,在每个节点的显示区域还可以显示有该节点的信号强度、接入的频段(如:2.4GHz,5GHz等)等。可选的,路由器界面1110中还可以显示有“推荐作为感知配对设备”等诸如此类的推荐消息(图中未示出),向用户推荐适合作为第二节点的设备。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定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例如:手机检测到诸如用户对场景面板1111的点击操作,响应于该操作,如图11中的(3)所示,手机可以显示场景面板界面1120,其中,在场景面板界面1120中包括有开启按钮1121,用户可以通过开启按钮1121将场景面板选定为第二节点。手机检测到诸如用户对开启按钮1121的点击操作(即第二操作),响应于该操作,手机向路由器发送通知信息(即第二消息),该通知信息用于通知路由器第二节点为场景面板。
可选的,在场景面板界面1120中还可以包括场景面板接入的频段(如2.4GHz、5GHz等)、接入时间、设备详情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第一节点也可以从第二节点接收一个或多个业务报文。其中,业务报文指的是第一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进行正常的业务通信时传输的报文,本申请对该业务报文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在该步骤之前,第二节点可以先生成至少一个感知报文。
S803、第一节点采用相同(或称固定)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感知报文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结合图2,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感知报文进行处理指的是,第一节点利用AGC器件将接收通路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器件(如LNA、VGA等)的增益调整为固定的增益值,然后这些器件均采用该调整后的增益值对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对于来自第二节点的不同的感知报文,这些器件采用的增益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来自同一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该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即对于同一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同一个AGC增益。对于来自不同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这些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即对于不同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可以对应不同的AGC增益。
可选的,不同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可以均不相同,以第二节点为节点1至节点3为例,来自节点1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为1、来自节点2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为2,来自节点3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为3,节点1至节点3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各不相同,即各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各不相同。
可选的,部分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可以相同,以第二节点为节点1至节点3为例,来自节点1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为1,来自节点2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为1,来自节点3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为2,节点1与节点2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相同,但是节点1、节点2与节点3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不同。以第二节点为节点1至节点5为例,节点1与节点2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相同,节点3与节点4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不同,节点1、节点2与节点3、节点4与节点5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不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来自不同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也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这些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即不同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均相同。
可以理解,以上各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感知报文对应的帧格式可以具体实现为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等,本申请对感知报文对应的帧格式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可选的,第一节点可能从第二节点同时接收到多种不同帧格式的报文,至于第一节点将哪种或者哪几种帧格式的报文作为感知报文,可以是协议约定的。当然,第一节点也可以和第二节点预先约定好感知报文的帧格式,第二节点仅向第一节点发送预先约定的帧格式的报文,相应的,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到这些预先约定的帧格式的报文即为感知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协议,感知报文对应的帧格式可能不同。
在一些协议中,感知报文对应的帧格式可以实现为诸如图12中的(1)所示的形式。如图12中(1)所示,该帧结构包括前导码(preamble)部分和数据(data)部分。其中,在前导码部分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legacy-short training field,L-STF)、传统长训练字段(leagacy-long training field,L-LTF)和传统信令字段(legacy-signal field,L-SIG)等。
在另一些协议中,感知报文的帧格式可以实现为诸如图12中(2)所示的形式。如图12中(2)所示,该帧结构包括前导码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在前导码部分除了包括图12中(1)所示的L-STF、L-LTF、L-SIG等字段之外,还包括高吞吐率信令字段(high throughput-SIG,HT-SIG)、高吞吐率短训练字段(high throughput-STF,HT-STF)、高吞吐率长训练字段(high throughput-LTF,HT-LTF)等。
鉴于图12中(1)和(2)所示的帧结构为现有技术,关于该帧结构中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相关介绍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详细赘述。
可以理解,图12中(1)和(2)所示的帧格式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感知报文的帧结构的,在其他的协议中或者随着未来帧结构的演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感知报文的帧结构也可以实现为其他的形式,本申请不局限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对感知报文对应的帧结构中的前导部分进行处理(即进行信道估计)以获得CSI。比如: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该感知报文对应的帧结构中的前导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处理以获得CSI。
示例性的,在感知报文采用诸如图12中(1)所示的帧结构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L-STF、L-LTF、L-SIG进行处理。其中,L-STF、L-LTF以及L-SIG对应的AGC增益可以均相同。其中,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
可选的,在该示例中,在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L-LTF(即第一字段)获得CSI之后,第一节点还可以利用对L-SIG字段进行处理获得的一些信息(比如:估算获得的频偏等)对前述CSI进行矫正,以提升获得的CSI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在感知报文采用诸如图12中(2)所示的帧结构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HT-STF、HT-LTF、数据部分进行处理,其中,HT-STF、HT-LTF、数据部分对应的AGC增益均可以相同。第一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L-STF、L-LTF、L-SIG、HT-SIG进行处理,其中,L-STF、L-LTF、L-SIG、HT-SIG对应的AGC增益均可以相同。其中,根据处理后的HT-S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
可选的,在该示例中,在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HT-LTF(即第二字段)获得CSI之后,第一节点还可以利用对数据部分进行处理获得的一些信息(比如:估算获得的频偏等)对前述CSI进行矫正,以提升获得的CSI的准确性。
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HT-STF、HT-LTF、数据部分进行处理,其中,HT-STF、HT-LTF、数据部分对应的AGC增益均可以相同。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L-STF、L-LTF、L-SIG、HT-SIG进行处理,其中,L-STF、L-LTF、L-SIG、HT-SIG对应的AGC增益均可以相同。其中,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
同理,该示例中,在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CSI之后,第一节点也可以利用对L-SIG字段进行处理获得的一些信息(比如:估算获得的频偏等)对前述CSI进行矫正,以提升获得的CSI的准确性。
又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HT-STF、HT-LTF、数据部分进行处理,其中,HT-STF、HT-LTF、数据部分对应的AGC增益均可以相同。第一节点也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L-STF、L-LTF、L-SIG、HT-SIG进行处理,其中,L-STF、L-LTF、L-SIG、HT-SIG对应的AGC增益均可以相同。其中,根据处理后的HT-S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和/或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可选的,HT-STF、HT-LTF、数据部分对应的AGC增益与L-STF、L-LTF、L-SIG、HT-SIG对应的AGC增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同理,该示例中,在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CSI之后,第一节点也可以利用对L-SIG字段进行处理获得的一些信息(比如:估算获得的频偏等)对前述CSI进行矫正,以提升获得的CSI的准确性。和/或,在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HT-LTF获得CSI之后,第一节点还可以利用对数据部分进行处理获得的一些信息(比如:估算获得的频偏等)对前述CSI进行矫正,以提升获得的CSI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在一些协议中,比如:802.11n中,L-LTF与HT-LTF的子载波间隔是相同的,占用的子载波的个数也相同,相比较于L-LTF,采用HT-LTF可以获得多个空间流对应的CSI,获得的CSI更加丰富。在另一些协议中,比如:802.11ax中,L-LTF与HT-LTF的子载波间隔是不同的,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也不相同,相比较于L-LTF,HT-LTF可能占用更多的子载波数目,因此,采用HT-LTF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CSI。
以上示例均是以HT-STF、HT-LTF、数据部分对应的AGC增益相同,L-STF、L-LTF、L-SIG、HT-SIG对应的AGC增益相同为例的。随着未来技术的演进,HT-STF、HT-LTF、数据部分对应的AGC增益也可以不同,和/或,L-STF、L-LTF、L-SIG、HT-SIG对应的AGC增益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在感知报文采用诸如图12中(1)所示的帧结构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L-LTF进行处理,其中,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比如,对于不同感知报文的L-LTF,其对应的AGC增益均为1。对于除L-LTF之外的其他字段,第一节点既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比如:有些感知报文的L-STF和/或L-SIG对应的AGC增益为2,有些感知报文的L-STF和/或L-SIG对应的AGC增益为1等。
再比如:在感知报文采用诸如图12中(2)所示的帧结构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HT-LTF进行处理,其中,根据处理以后的HT-L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比如:对于不同感知报文的HT-LTF,其对应的AGC增益均为1,对于除HT-LTF之外的其他字段,第一节点既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比如:有些感知报文的L-STF、L-LTF、L-SIG、HT-SIG、HT-STF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AGC增益为2,有些感知报文的L-STF、L-LTF、L-SIG、HT-SIG、HT-STF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AGC增益为1。
当然,在感知采用诸如图12中(2)所示的帧结构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L-LTF进行处理,其中,根据处理后的L-LTF获得的CSI可用于对目标进行感知,本申请不局限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处理的字段的类型,也不限定该字段的具体数目。
S804、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感知报文获取CSI。
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SI对目标进行感知。
示例性的,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SI获取方法获取到的CSI的结果示意图。如图13所示,横轴代表子载波,纵轴代表CSI的幅度,每一条曲线代表根据一个感知报文获取到的CSI,图13中的感知报文均是由同一个第二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的。并且,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采用多天线结构的情况下,图13中的感知报文均可以是由第二节点的同一个发送天线发送到第一节点的同一个接收天线的。从图13可以看出,与图3相比较而言,对于同一个子载波,根据不用的感知报文获取的CSI的波动较小,更加稳定。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节点在感知模式下,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不同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可以很好的屏蔽掉第一节点底层处理的影响,使得获得的CSI更加稳定,更能真实的反映空口信道的信道状态,并且,在利用该稳定性较高的CSI对目标进行感知时,还可以提升感知的精度,比如:更好的区分目标的状态(如运动状态、静止状态等),更好的进行姿态(如:手势、跌倒等)识别等。
可选的,如图14所示,图8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805至步骤S807:
S805、第一节点关闭感知模式。
可以理解,第一节点关闭感知模式,也即第一节点开启非感知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自动关闭感知模式,如第一节点确定当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关闭感知模式。示例性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于感知模式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长,执行感知过程的次数满足预设次数,接收到的感知报文的数目满足预设数量,与第二节点之间无信号交互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长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用户关闭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与开启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的方式类似,可以通过用户对第一节点的操作关闭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按键、语音等各种方式关闭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还是以图9为例,路由器检测到诸如用户对功能按钮901的触发操作,响应于该操作,路由器关闭感知模式,即开始非感知模式。当然,路由器也可以输出提醒消息(如语音播报等诸如此类的各种方式),提醒用户感知模式已关闭,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也可以由用户对其他设备的操作关闭第一节点的感知模式。还是以图10为例,手机检测到诸如用户对功能按钮1001的关闭操作,响应于该操作,手机向路由器发送指令消息,该指令消息用于指示路由器关闭感知模式,路由器在接收到该指令消息之后,关闭感知模式。当然,路由器和/或手机也可以输出提醒消息,提醒用户路由器的感知模式已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也不限定第一节点关闭感知模式的时机与方式。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界面仅仅是示意图,并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各界面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内容,也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界面,在此统一说明。
S806、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业务报文(即第二信号帧)。
可选的,业务报文可以与感知报文采用相同的帧格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帧格式,本申请对此也不作限制。
可选的,该步骤中的第二节点与前述步骤S802中的第二节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4中是以相同为例的。
可选的,在该步骤之前,第二节点可以先生成至少一个业务报文。
S807、第一节点采用不同(或称动态)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业务报文进行处理。
同样的,结合图2,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业务报文进行处理指的是,第一节点利用AGC器件动态调整接收通路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的增益,然后这些器件采用调整后的增益对业务报文进行处理。
换句话说,对于每一个业务报文,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该业务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利用AGC器件对接收通路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的增益进行调节,以使得每一个业务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保持恒定。可以理解,由于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不同的业务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初始功率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第一节点采用的AGC增益也是不同的。即对于来自同一第二节点的不同的业务报文,其对应的AGC增益可以不同。对于不同第二节点的业务报文,其对应的AGC增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的,来自同一个第二节点的业务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可以各不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比如:以第一节点从同一第二节点接收到的业务报文包括报文1至报文10为例,报文1至报文10对应的AGC增益可以互不相同。或者,报文1至报文5对应的AGC增益相同,报文6至报文10对应的AGC增益互不相同,报文1至报文5与报文6至报文10对应的AGC增益也互不相同。或者,报文1至报文3对应的AGC增益相同,报文4至报文6对应的AGC增益相同,报文7至报文10对应的AGC增益互不相同,报文1至报文3与报文4至报文6与报文7至报文10对应的AGC增益互不相同。
可选的,步骤S805至步骤S807可以位于步骤S804之后,也可以位于步骤S801之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该方案,在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进行正常的业务通信时,对于每个业务报文,第一节点可以分别采用对应的AGC增益对其进行处理,使得每个业务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可以恒定,或者基本不变。这样,可以保证进行业务通信时的通信性能。
下面给出确定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来自一个第二节点的至少一个业务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来自该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比如:将其中一个业务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作为所有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或者,将出现次数最多的业务报文的AGC增益作为所有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又或者,将至少一个业务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平均值、中位数等作为所有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这至少一个业务报文可以是连续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也可以不是连续接收到的业务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该业务报文可以是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时从第二节点接收到的,即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时从第二节点接收业务报文,利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这些业务报文进行处理,确定一个AGC增益,后续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从该第二节点接收感知报文时,可以利用该确定的AGC增益对不同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在从第二节点接收感知报文之前,可能先从第二节点接收一定数量的目标报文,第一节点可以先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这些目标报文进行处理,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一个AGC增益,后续,在接收感知报文时,利用该AGC增益对该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可选的,此处目标报文可以是感知报文和/或业务报文,即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既可以接收感知报文,也可以接收业务报文。
在一些可能的场景中,由于不同温度,不同环境(比如:房间内物品的摆放位置等)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获得的CSI。因此,对于来自同一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第一节点还可以对该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进行定期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设定一个感知周期,在同一个感知周期内,第一节点可以采用同一个AGC增益对来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在不同的感知周期内,第一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该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即第一节点可以对上一个感知周期使用的AGC增益进行更新。
可选的,感知周期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预设时长;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感知报文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感知报文和业务报文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可选的,该业务报文可以是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时接收到的,也可以是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时接收到的。
可选的,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感知周期。或者,一个感知周期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和/或一次或多次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情况,本申请对感知周期不作具体限制。可选的,一个感知周期中也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感知过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同的感知周期之间,第一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第二节点的目标报文(即第三信号帧)进行处理。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目标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下一个感知周期中将要接收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或者,在一个感知周期之中,第一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第二节点的目标报文进行处理。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目标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当前感知周期中将要接收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此处,关于该目标报文的介绍可参考上文所述。
当然,第一节点也可以根据前一个或者前几个感知周期中使用的AGC增益调整当前感知周期使用的AGC增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还可以在确定解析感知报文出错的概率(或称误码率)增大,例如:大于预设概率时,再对当前采用的相同的AGC增益进行更新。比如:在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从第二节点接收了a(a为正实数)秒的感知报文,若第一节点确定采用当前相同的AGC增益接收感知报文时误码率增大,则第一节点开始采用不同的AGC增益从第二节点接收b(b为正实数)秒的感知报文,然后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这b秒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中的一个或多个更新前述使用的相同的AGC增益,再采用该更新后的AGC增益继续接收感知报文。a秒和b秒也可以替换为数量,如c个、d个等,c,d为正实数。可选的,a、b、c、d均可以由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可以理解,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从第二节点接收感知报文指的是,第一节点可以根据每个感知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分别采用对应的AGC增益对感知报文进行处理,不同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可以不同。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还可以设置多个接收通道用来接收同一个感知报文。对于其中的一些接收通道,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来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对于另外的接收通道,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该来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其中,图15中仅示出了两个接收通道,分别为接收通道1501和接收通道1502,即图2所示的接收通道200可以具体实现为多通道的形式。其中,对于接收通道1501,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来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对于接收通道1502,第一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该来自第二节点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后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接收通道1502采用的AGC增益对接收通道1501采用的AGC增益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更新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方式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本申请并不限定更新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方式以及时机。
以第一节点为AP,第二节点为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为例,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601、AP开启感知模式,选定第二节点,设定感知周期。
其中,第二节点为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关于选定第二节点,设定感知周期的方式可参考上文所述。
S1602、AP启动感知周期计数器。
其中,在感知周期设定为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感知周期计数器计算的参数为时间。在感知周期设定为预设报文数目的情况下,感知周期计数器计算的参数为报文的数目。可选的,该预设报文数目可以是感知报文的数目,也可以是感知报文和业务报文的总数目。
S1603、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向AP发送上行(uplink,UL)报文。相应的,AP接收来自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UL报文。
可选的,该UL报文可以是感知报文,也可以是业务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S1604、AP根据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UL报文进行处理。
其中,AP可以分别对来自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UL报文进行处理。对于智慧屏,AP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其UL报文进行处理。同样的,AP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UL报文进行处理。
其中,AP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智慧屏的UL报文进行处理的含义为:对于每一个来自智慧屏的UL报文,AP可以根据该UL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采用对应的AGC增益对其进行处理,对于来自智慧屏的不同的UL报文,其对应的AGC增益可以不同。同样的,AP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UL报文进行处理的含义可参考前述含义。
可以理解,在AP处于感知模式下,在一个感知周期中,AP可以先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同一第二节点的一些UL报文进行处理,本申请对AP接收该UL报文的时长以及数目均不作具体限制。
S1605、AP根据UL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
其中,对于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AP可以分别根据其UL报文的对应的AGC增益确定其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关于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文确定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方式的相关介绍。
其中,来自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来自智慧屏的感知报文,其对应的AGC增益相同,同理,对于来自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也分别相同。
S1606、AP分别向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发送调度消息。(可选)
其中,该调度消息用于从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调度感知报文。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AP也可以不用向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发送调度消息,直接从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接收感知报文。
可选的,在AP处于非感知模式下,AP可以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消息,以调度业务报文,当然,AP也可以不用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消息,直接从第二节点接收业务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S1607、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分别向AP发送感知报文。相应的,AP接收来自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感知报文。
S1608、AP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感知报文进行处理。
其中,AP可以分别对来自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感知报文进行处理。对于来自智慧屏的感知报文,AP采用的相同的AGC增益对其处理。对于来自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的感知报文,AP的处理方法与之类似。可以理解,该相同的AGC增益可以是根据步骤S1605获得的。
S1609、AP根据处理后的感知报文获取CSI。
其中,AP可以分别获取到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对应的CSI。可选的,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对应的CSI可能不同。
S1610、AP确定感知周期计数器到期,重置感知周期计数器。
其中,AP重置感知周期计数器之后,返回执行步骤S1602,即AP开启一个新的感知周期的过程。
以第一节点为智慧屏、智能音箱,第二节点为AP为例,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701、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开启感知模式、选定第二节点,设定感知周期。
其中,第二节点为AP。关于选定第二节点,设定感知周期的方式也请参考上文所述。
S1702、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启动感知周期计数器。
S1703、AP向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发送下行(downLink,DL)报文。相应的,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接收来自AP的DL报文。
可选的,该DL报文可以是感知报文,也可以是业务报文,本申请对此也不作限制。
S1704、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AP的DL报文进行处理。
其中,智慧屏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AP的DL报文进行处理的含义为:对于每一个来自AP的DL报文,智慧屏可以根据该DL报文对应的信号的功率采用对应的AGC增益对其进行处理,对于来自AP的不同的DL报文,其对应的AGC增益可以不同。同样的,智能音箱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AP的DL报文进行处理的含义与前述含义类似。
S1705、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根据DL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
其中,智慧屏可以根据在处理来自AP的一个或多个DL报文时采用的AGC增益确定在处理AP的感知报文时对应的增益,其中,在处理来自AP的不同的感知报文时可以使用同一个AGC增益。同理,智能音箱根据DL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确定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情况与之类似。关于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文确定感知报文对应的AGC增益的方式的相关介绍。
可以理解,在智慧屏(或智能音箱)处于感知模式下,在一个感知周期中,智慧屏(或智能音箱)可以先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来自同一AP的一些DL报文进行处理,本申请对智慧屏(或智能音箱)接收该DL报文的时长以及数目也不作具体限制。
S1706、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向AP发送调度消息。(可选)
其中,该调度消息用于从AP调度感知报文。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智慧屏(或智能音箱)也可以不用向AP发送调度消息,直接从AP接收感知报文。
可选的,在智慧屏(或智能音箱)处于非感知模式下,智慧屏(或智能音箱)可以向AP发送调度消息,以调度业务报文,当然,智慧屏(或智能音箱)也可以不用向AP发送调度消息,直接从AP接收业务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S1707、AP分别向智慧屏、智能音箱发送感知报文。相应的,智慧屏、智能音箱接收来自AP的感知报文。
S1708、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感知报文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该相同的AGC增益可以是根据步骤S1705获得的。对于来自AP的不同的感知报文,智慧屏可以采用同一个AGC增益进行处理,同样的,智能音箱也可以采用同一个AGC增益进行处理。可选的,智慧屏与智能音箱采用的AGC增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S1709、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根据处理后的感知报文获取CSI。
其中,智慧屏获取的CSI与智能音箱获取到的CSI可能不同。
S1710、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重置感知周期计数器。
其中,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重置感知周期计数器之后,返回执行步骤S1702,即智慧屏以及智能音箱均开启一个新的感知周期的过程。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例如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801和通信模块1802。
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以通信装置为第一节点为例,处理模块1801用于支持第一节点执行图8中的步骤S801、S803、S804;和/或处理模块1801用于支持第一节点执行图14中的步骤S801、S803至S805、S807;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模块1802用于支持第一节点执行图8中的步骤802;和/或通信模块1802用于支持第一节点执行图14中的步骤802、S806;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以通信装置为第二节点为例,处理模块1801用于支持第二节点生成至少一个感知报文和/或至少一个业务报文;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模块1802用于支持第二节点执行图8中的步骤S802;和/或通信模块1802用于支持第二节点执行图14中的步骤S802、S806;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803,用于存储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数据可以包括不限于原始数据或者中间数据等。
其中,处理模块18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通信模块1802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其中,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个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接口和/或其他接口。
存储模块1803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8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802为通信接口,存储模块18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9所示。
参阅图19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1901、通信接口1902。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903。存储器1903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901,通过接口与处理器1901耦合,也可以与处理器1901集成在一起。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1904。其中,通信接口1902、处理器1901以及存储器1903可以通过总线1904相互连接;总线19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携带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节点,以及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节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增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进行处理;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处理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获取C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节点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对采用的所述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进行更新;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预设时长;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帧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帧时出错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节点处于感知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根据所述不同的AGC增益的取值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与所述第二节点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中每个第一信号帧包括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进行处理,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对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进行处理;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进行处理,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进行处理;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操作生成;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节点开启感知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操作生成;
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二节点。
10.一种CSI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生成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
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以获取CSI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生成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帧被处于非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被更新;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预设时长;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帧的数目满足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帧的总数目满足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帧时出错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信号帧被处于所述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根据所述不同的AGC增益的取值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的AGC增益的取值与所述第二节点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中每个第一信号帧包括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帧被处于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具体为:
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被所述处于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被所述处于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字段被所述处于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或者不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被所述处于感知模式的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相同的AGC增益进行处理;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字段获取的CSI被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的模块,或者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的模块。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90957.0A 2022-05-27 2022-05-27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176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957.0A CN117176217A (zh) 2022-05-27 2022-05-27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095333 WO2023226899A1 (zh) 2022-05-27 2023-05-19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957.0A CN117176217A (zh) 2022-05-27 2022-05-27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6217A true CN117176217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1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0957.0A Pending CN117176217A (zh) 2022-05-27 2022-05-27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6217A (zh)
WO (1) WO20232268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1120B2 (en) * 2017-07-24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DL)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protocols for WiFi
EP3747219A4 (en) * 2018-02-02 2021-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NODE FOR RECEIVING A WIRELESS SIGNAL AND METHOD FOR DOING IT
CN110706463A (zh) * 2019-06-11 2020-01-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适于摔倒监测的wifi无源感知方法和系统
US20230262758A1 (en) * 2020-06-15 2023-08-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ensing in wireless lan system
EP4173166A1 (en) * 2020-07-07 2023-05-0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beam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6899A1 (zh)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677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517086B2 (en)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 pools of resources used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EP302697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P3637918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0005963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동작을 결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565672B2 (en) Communication
US201902532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5019727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1098006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303540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side and user equipment side
CN116546485A (zh) 能力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网元
US20230269744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CN113784433B (zh) 寻呼周期更新方法、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JP7180733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9803437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0674515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WO201900726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0545539B (zh) 基于大数据的自适应链路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13316954B (zh) 指示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76217A (zh) Csi获取方法及装置
KR20190016950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US20230396399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3075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
CN110830157B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1630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