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2987A -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2987A
CN117172987A CN202311235707.6A CN202311235707A CN117172987A CN 117172987 A CN117172987 A CN 117172987A CN 202311235707 A CN202311235707 A CN 202311235707A CN 117172987 A CN117172987 A CN 117172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mmunity
waste
subunit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57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UILDING TECHNIQU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TECHNIQU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TECHNIQU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TECHNIQU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57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2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2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2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属于社会生态学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城镇模块,城镇模块包括多个循环生态单元,每个循环生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装置;社区模块,社区模块包括社区微型生态循环单元和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社区微型生态循环单元能对社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住宅模块,住宅微型循环生态;本发明将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综合考虑,实现分布式集中城镇和社区的全面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提高了城镇和社区的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合理的尺度作为循环单元,合理消纳与利用所产生的废弃物,从而使得循环具有尽可能的高完整度。

Description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社会生态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镇和社区规划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和人口密集度的提高,忽视了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生态城镇和社区设计虽然重视环保和资源效率,但往往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适配性,才形成了尺度过大,不能就地消纳、有效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生态城镇和社区设计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适配性,不能有效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包括:
城镇模块,所述城镇模块包括多个循环生态单元,每个所述循环生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是一种对各类废弃物进行高效处理和转化的设备;
社区模块,所述社区模块包括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和社区能源循环单元;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能对社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以实现社区内部的自给自足、自我消纳;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能对社区内的能源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住宅模块,所述住宅模块包括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和住宅能源循环单元;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能对家庭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以实现家庭内部的自给自足、自我消纳;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能对家庭内的能源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互助循环交互生态模块,用于协调城镇模块、社区模块和住宅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循环生态城镇提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进行交互的空间,为系统内的碳排放提供就近平衡和中和的生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包括:
废弃物接收子单元,用于将需要处理的废弃物运输到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现场,并由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接收系统进行接收、分拣、称重等操作;
废弃物预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筛分等操作,将所述废弃物初步转化为更易于后续处理的形态;
废弃物分拣子单元,用于利用重力、磁性、静电等物理性质,将所述废弃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同时小体积便于远距离运输,减少运输成本;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经过分选后的所述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废弃物最终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进行集中运输至最终处理处,如干燥、菌化、焚烧、填埋等。
进一步地,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包括:
社区废弃物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社区内的各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水等;
社区废弃物分拣单元,通过分拣、清洗、消毒,进入社区流通处,进入再生利用的流通市场;
社区废弃物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破碎、发酵等处理,将其转化为更易于资源化利用的形态;
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社区能源循环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利用余热、太阳能等;
环境监测与控制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包括:
社区能源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社区内的各类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社区能源存储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能源进行存储,如电池储能、重力储能、水力储能等;
社区能源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存储的能源进行分配,满足社区内的能源需求;
社区能源回收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废气、废热等进行回收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
社区能源管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包括:
家庭废弃物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家庭内的各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水等;
家庭废弃物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整理后可被别人利用的、可自行消纳处理的、可变小后进行归集的等形式,将其转化为更易于资源化利用的形态;
家庭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家庭能源循环子单元,用于对家庭内的启用新型能源或者对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利用余热、太阳能、热泵系统利用等;
环境监测与控制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包括:
家庭能源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家庭内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家庭能源存储子单元,用于将收集的能源进行存储,如电池储能、重力储能、水力储能等;
家庭能源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家庭能源需求进行能源分配,满足家庭各项能源需求;如家庭照明、家电用电等;
家庭能源回收子单元,用于对家庭内部的废气、废热等进行回收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如对卫生间、厨房的竖井进行热回收,并加以利用等;
家庭能源管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互助循环交互生态模块包括:
生态交互子单元,用于生态城镇中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协作,以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级差适配;
生态基础设施单元,用于在安全、生物保护、地质灾害和文化保护方面提供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发展进程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绿地;所述绿地是指为满足城镇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绿化用地;以便对所述系统内自然灾害和城镇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
公园绿地子单元,用于创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绿地系统,以便在城镇中向公众开放的,提供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提供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社区绿地子单元,用于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创建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所述社区绿地单元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建筑生态界面单元,用于在建筑当中的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建筑内的阳台、露台等可以为建筑提供阳光、空气流动、人与自然交融的开放空间。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提供了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在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对应创建的城镇模块、社区模块和住宅模块,通过城镇模块和社区模块对城镇和社区内的各种废弃物和能源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通过住宅模块对家庭内的各种废弃物和能源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将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综合考虑,实现了城镇和社区的全面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提高了城镇和社区的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的示意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的生态城镇和社区设计虽然重视环保和资源效率,但往往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不能有效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在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对应创建的城镇模块、社区模块和住宅模块,通过城镇模块和社区模块对城镇和社区内的各种废弃物和能源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通过住宅模块对家庭内的各种废弃物和能源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将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综合考虑,实现了城镇和社区的全面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提高了城镇和社区的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的示意框图,参见图1,该系统100包括:
城镇模块101,城镇模块包括多个循环生态单元,每个循环生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是一种对各类废弃物进行高效处理和转化的设备;
社区模块102,社区模块包括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和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能对社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以实现社区内部的自给自足、自我消纳;社区能源循环单元能对社区内的能源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住宅模块103,住宅模块包括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和住宅能源循环单元;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能对家庭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以实现家庭内部的自给自足、自我消纳;住宅能源循环单元能对家庭内的能源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互助循环交互生态模块104,用于协调城镇模块、社区模块和住宅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循环生态城镇提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进行交互的空间,为系统内的碳排放提供就近平衡和中和的生态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集中循环生态城镇系统,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适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城镇、社区和住宅,以及其他需要分布式集中循环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在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对应创建的城镇模块、社区模块和住宅模块,通过城镇模块和社区模块对城镇和社区内的各种废弃物和能源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通过住宅模块对家庭内的各种废弃物和能源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将城镇、社区和住宅三个层级综合考虑,实现了城镇和社区的全面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提高了城镇和社区的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在具体实践中,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包括:
废弃物接收子单元,用于将需要处理的废弃物运输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现场,并由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接收系统进行接收、分拣、称重等操作;
废弃物预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接收的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筛分等操作,将废弃物初步转化为更易于后续处理的形态;
废弃物分拣子单元,用于利用重力、磁性、静电等物理性质,将废弃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同时小体积便于远距离运输,减少运输成本;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经过分选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废弃物最终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进行集中运输至最终处理处,如干燥、菌化、焚烧、填埋等。
需要说明的是,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是一种对各类废弃物进行高效处理和转化的设备,其目的是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该装置通常可以针对不同种类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例如城镇生活垃圾、农村垃圾、工业废弃物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多种性能特点,如节能环保、易于操作、稳定可靠等。通过该装置的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包括:
社区废弃物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社区内的各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水等;
社区废弃物分拣单元,通过分拣、清洗、消毒,进入社区流通处,进入再生利用的流通市场;
社区废弃物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破碎、发酵等处理,将其转化为更易于资源化利用的形态;
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社区能源循环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利用余热、太阳能等;
环境监测与控制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是一种在社区内部构建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旨在实现社区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构建可以有效减少社区内的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同时,它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社区能源循环单元,包括:
社区能源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社区内的各类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社区能源存储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能源进行存储,如电池储能、重力储能、水力储能等;
社区能源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存储的能源进行分配,满足社区内的能源需求;
社区能源回收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废气、废热等进行回收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
社区能源管理子单元,用于对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社区能源循环单元是一种在社区内部构建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旨在实现社区内的能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构建可以有效减少社区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在具体实践中,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包括:
家庭废弃物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家庭内的各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水等;
家庭废弃物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整理后可被别人利用的、可自行消纳处理的、可变小后进行归集的等形式,将其转化为更易于资源化利用的形态;
家庭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家庭能源循环子单元,用于对家庭内的启用新型能源或者对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利用余热、太阳能、热泵系统利用等;
环境监测与控制子单元,用于对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是一种在住宅内部构建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旨在实现家庭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构建可以有效减少家庭内的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在具体实践中,住宅能源循环单元,包括:
家庭能源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家庭内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家庭能源存储子单元,用于将收集的能源进行存储,如电池储能、重力储能、水力储能等;
家庭能源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家庭能源需求进行能源分配,满足家庭各项能源需求;如家庭照明、家用电器等;
家庭能源回收子单元,用于对家庭内部的废气、废热等进行回收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如对卫生间、厨房的竖井进行热回收,并加以利用等;
家庭能源管理子单元,用于对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住宅能源循环单元是一种在住宅内部应用的能源循环利用单元,旨在实现家庭内的能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家庭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同时,它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促进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互助循环交互生态模块104,包括:
生态交互子单元,用于生态城镇中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协作,以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级差适配;
生态基础设施单元,用于在安全、生物保护、地质灾害和文化保护方面提供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发展进程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绿地;绿地是指为满足城镇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绿化用地;以便对所述系统内自然灾害和城镇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
公园绿地子单元,用于创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绿地系统,以便在城镇中向公众开放的,提供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提供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社区绿地子单元,用于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创建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社区绿地单元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建筑内的绿化子单元,用于在建筑当中的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筑内的阳台等为建筑提供阳光、空气流动、人与自然交融的开放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生态基础设施单元、公园绿地子单元、社区绿地子单元,以及建筑中的阳台绿化空间,从山水到客厅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公服设施进行生态交互的空间。生态基础设施单元,用于从安全、生物保护、地质灾害、文化保护等反面,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发展进程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绿地,绿地是指为满足城镇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绿化用地。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镇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公园绿地"是城镇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维护、环境美化、减灾避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是城镇建设用地、城镇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镇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规模可大可小。社区绿地子单元,城镇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中的绿地。建筑生态界面单元,建筑当中的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筑内的阳台等为建筑提供阳光、空气流动、人与自然交融的开放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级差适配的利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生态交互模块,成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进行交融的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城镇模块,所述城镇模块包括多个循环生态单元,每个所述循环生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是一种对各类废弃物进行高效处理和转化的设备;
社区模块,所述社区模块包括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和社区能源循环单元;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能对社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以实现社区内部的自给自足、自我消纳;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能对社区内的能源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住宅模块,所述住宅模块包括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和住宅能源循环单元;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能对家庭内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以实现家庭内部的自给自足、自我消纳;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能对家庭内的能源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互助循环交互生态模块,用于协调城镇模块、社区模块和住宅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循环生态城镇提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进行交互的空间,为系统内的碳排放提供就近平衡和中和的生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包括:
废弃物接收子单元,用于将需要处理的废弃物运输到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现场,并由所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接收系统进行接收、分拣、称重等操作;
废弃物预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筛分等操作,将所述废弃物初步转化为更易于后续处理的形态;
废弃物分拣子单元,用于利用重力、磁性、静电等物理性质,将所述废弃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同时小体积便于远距离运输,减少运输成本;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经过分选后的所述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废弃物最终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进行集中运输至最终处理处,如干燥、菌化、焚烧、填埋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包括:
社区废弃物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社区内的各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水等;
社区废弃物分拣单元,通过分拣、清洗、消毒,进入社区流通处,进入再生利用的流通市场;
社区废弃物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破碎、发酵等处理,将其转化为更易于资源化利用的形态;
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社区能源循环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利用余热、太阳能等;
环境监测与控制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社区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包括:
社区能源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社区内的各类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社区能源存储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能源进行存储,如电池储能、重力储能、水力储能等;
社区能源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存储的能源进行分配,满足社区内的能源需求;
社区能源回收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废气、废热等进行回收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
社区能源管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社区能源循环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包括:
家庭废弃物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家庭内的各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水等;
家庭废弃物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整理后可被别人利用的、可自行消纳处理的、可变小后进行归集的等形式,将其转化为更易于资源化利用的形态;
家庭资源化利用子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再生资源等;
家庭能源循环子单元,用于对家庭内的启用新型能源或者对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利用余热、太阳能、热泵系统利用等;
环境监测与控制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住宅微型循环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包括:
家庭能源收集子单元,用于收集家庭内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家庭能源存储子单元,用于将收集的能源进行存储,如电池储能、重力储能、水力储能等;
家庭能源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家庭能源需求进行能源分配,满足家庭各项能源需求;如家庭照明、家电用电等;
家庭能源回收子单元,用于对家庭内部的废气、废热等进行回收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如对卫生间、厨房的竖井进行热回收,并加以利用等;
家庭能源管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所述住宅能源循环单元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助循环交互生态模块,包括:
生态交互子单元,用于生态城镇中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协作,以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级差适配;
生态基础设施单元,用于在安全、生物保护、地质灾害和文化保护方面提供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发展进程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绿地;所述绿地是指为满足城镇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绿化用地;以便对所述系统内自然灾害和城镇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
公园绿地子单元,用于创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绿地系统,以便在城镇中向公众开放的,提供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提供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社区绿地子单元,用于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创建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所述社区绿地单元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建筑生态界面单元,用于在建筑当中的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建筑内的阳台、露台等可以为建筑提供阳光、空气流动、人与自然交融的开放空间。
CN202311235707.6A 2023-09-22 2023-09-22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Pending CN117172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5707.6A CN117172987A (zh) 2023-09-22 2023-09-22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5707.6A CN117172987A (zh) 2023-09-22 2023-09-22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2987A true CN117172987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37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5707.6A Pending CN117172987A (zh) 2023-09-22 2023-09-22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29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1935C (zh) 城镇生活垃圾和废水资源化处置方法
Küfeoğlu The home of the future: digitaliz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hen et al. Green building practices to integrate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a review
CN109653449B (zh) 一种城市绿心、社区家园生态服务综合体
CN117172987A (zh) 层级化分布集中式互助循环生态型城镇、社区、住宅系统
CN203200136U (zh) 可远程控制太阳能污水处理装置
Elhassan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Waste to Energy and Recycling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US20140259997A1 (en) Life to waste to energy complex
Grogan Blueprint for a new utopia
Mi et al. Disposal methods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CN214303035U (zh) 一种智慧生态蒙古包
Schiappacasse et al. PLANNED NEW URBAN EXPANSION AREAS IN EUROPE.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NHANCING LIVING ENVIRONMENTS
Dash Smart city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design
Liu et al. A Study of Resource-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Cities of the Future to be Sustainable
Xu-Liang et al. Developmental mode for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ood Dongtan eco-city, Shanghai
Muneeswaran et al. Power Generation Using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Cosper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food waste co-digestion at US Army installations
Karmila et 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ENVIRONMENT’DEVELOPMENT BY THE COMMUNITY OF LEREP TOURISM VILLAGE
Bartáček et al. Recovery of energy from municipal used water
Li New energy Systems
Prasad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 4.0 in the Energy Sector
CN117274013A (zh) 一种互助型循环生态城镇系统
Berman et al. Reuse and Repower: Alternative Energy and Land Reuse Sites
Girardet “The Metabolism of Cities”: from Creating Sustainable Cities (1999) Herbert Girardet Editors’ Int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