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5803B -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5803B
CN117155803B CN202311125133.7A CN202311125133A CN117155803B CN 117155803 B CN117155803 B CN 117155803B CN 202311125133 A CN202311125133 A CN 202311125133A CN 117155803 B CN117155803 B CN 117155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networking
scene
layer
application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5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5803A (zh
Inventor
郑向东
赵良
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u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u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u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u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5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5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5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5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55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5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2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其中,路由器包括:场景识别模块识别应用场景,并获取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组网建立模块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得到应用场景组网;链路接入模块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业务互通模块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实现业务互通。本发明在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能够基于多层次组网实现运营商城域网与应用场景组网之间的业务互通,提高了路由器的灵活性,使得针对任何场景都能够及时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而且通过自适应优化提高了数字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传输异常,确保了数字信息传输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路由器(Router,又称路径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它能将数据包通过一个个网络传送至目的地(选择数据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和广域网的设备,连接两个以上个别网络的设备,不受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的限制,实现数据的传输。
目前,在现有技术方案中,路由器往往只能采用单一组网方式介入运营商的城域网中,在针对复杂场景时则会无法及时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从而导致资源分配困难,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通过针对场景识别模块使得能够根据应用场景建立多层次组网,使得在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能够基于多层次组网实现运营商城域网与应用场景组网之间的业务互通,提高了路由器的灵活性,使得针对任何场景都能够及时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而且通过自适应优化提高了数字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传输异常,确保了数字信息传输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包括:场景识别模块、组网建立模块、链路接入模块和业务互通模块;
所述场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应用场景,并获取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
所述组网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得到应用场景组网;
所述链路接入模块,用于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
所述业务互通模块,用于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实现业务互通。
进一步地,所述场景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单元和分析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针对应用场景进行设备识别,获取应用场景中的设备,并针对应该场景中的设备进行筛选,得到应用设备,并得到应用设备数目;
所述分析单元,用于针对应用设备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应用设备的类型,结合应用设备的类型分析应用设备在应用场景中的作用,得到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确定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并得到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
进一步地,所述组网建立模块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时,当应用设备为单个时,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建立单链路网络或多链路网络,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设备为多个时,针对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进行分析,判断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当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应用设备分成多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建立单链路小组网络或多链路小组网络通过汇聚设备汇聚到一起,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通过单链路连接汇聚设备,得到应用场景组网。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互通模块,包括:指令收发单元、业务执行单元、路由管理单元和异常检测单元;
所述指令收发单元,用于接收针对路由器数字信息传输的控制干扰指令;
所述业务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干扰指令在运营商城域网中针对场景组网中的应用设备进行数字信息传输;
所述异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业务执行单元,并在业务执行单元数字信息传输异常时进行异常检测,获取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
所述路由管理单元,用于统计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报文,并将数字信息传输异常的任务挂起,同时针对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进行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互通模块还包括:防攻击单元;所述防攻击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路由管理单元统计的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报文,将网络报文统计数据结合统计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后根据比较判断结果进行防攻击处理,其中,所述网络报文统计数据按照运营商城域网的多层分布分为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所述统计阈值包括多个层统计阈值,将网络报文统计数据结合统计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时,针对运营商城域网逐层分析判断,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的大小大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时,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作为攻击报文进行防攻击处理,当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小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时,则对下一层进行网络报文层统计,然后再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结合层统计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多次循环,直至运营商城域网的每一层都进行分析完。
进一步地,所述运营商城域网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所述接入层,用于利用多种接入技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实现应用场景组网的接入,并针对应用场景组网完成多业务的复用和传输;
所述汇聚层,用于向应用场景组网提供业务数据的汇聚和分发处理,同时要实现业务的服务等级分类;
所述核心层,用于提供高带宽的业务承载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运营商城域网采用的是基于IP的传送网,所述链路接入模块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时,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IP RAN传输网络,而且在核心层采用IP/MPLS技术,在接入层采用二层增强以太技术,或采用二层增强以太与三层IP/MPLS相结合的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自适应优化方法,包括:
采用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在组网建立模块中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自适应调整;
采用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在链路接入模块中针对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进行自适应调整。
进一步地,采用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在组网建立模块中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自适应调整,包括: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分析,将采用汇聚设备的应用场景组网筛选出来进一步分析,然后在应用场景组网中将应用设备作为场景组网的节点,然后以应用场景组网中每个汇聚设备为研究中心,获取与汇聚设备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然后基于汇聚设备当前状态结合传输模式针对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进行传输预测,得到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并根据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在存在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时进行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接着基于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后的状态继续进行传输预测,直至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不存在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
进一步地,采用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在链路接入模块中针对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进行自适应调整,包括:
所述链路接入模块在将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后在每个接入端获取连接的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并分析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针对应用设备的带宽波动情况,在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根据应用设备结合带宽波动情况针对接入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
本发明通过场景识别模块实现了对应用场景的识别,使得能够根据应用场景建立多层次组网,从而在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能够针对应用场景中的应用设备实现业务互通,提高了路由器的灵活性,使得针对任何场景都能够及时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而且通过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使得应用场景组网能够更加清晰反映应用设备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得业务互通模块更好地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提高数字信息传输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和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使得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在针对应用场景实现业务互通时能够地在应用场景组网和应用场景组网与运营商城域网之间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得应用场景组网中应用设备能够在应用场景组网中均匀分别,使得应用设备的任务信息能够更加稳定地与运营商城域网进行业务互通,同时也能够使得应用场景组网在运营商城域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运营商城域能够更好地接收应用场景组网传输的信息,避免出现传输异常,确保了数字信息传输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中场景识别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中组网建立模块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中业务互通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自适应优化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包括:场景识别模块、组网建立模块、链路接入模块和业务互通模块;
所述场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应用场景,并获取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
所述组网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得到应用场景组网;
所述链路接入模块,用于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
所述业务互通模块,用于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实现业务互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场景识别模块、组网建立模块、链路接入模块和业务互通模块依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链路接入模块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时,根据应用场景组网的业务和带宽等需求量进行匹配接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中,首先通过场景识别模块识别应用场景,并获取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然后在组网建立模块中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得到应用场景组网,接着由链路接入模块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最后业务互通模块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实现业务互通。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场景识别模块实现了对应用场景的识别,使得能够根据应用场景建立多层次组网,从而在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能够针对应用场景中的应用设备实现业务互通,提高了路由器的灵活性,使得针对任何场景都能够及时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而且通过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使得应用场景组网能够更加清晰反映应用设备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得业务互通模块更好地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提高数字信息传输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场景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单元和分析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针对应用场景进行设备识别,获取应用场景中的设备,并针对应该场景中的设备进行筛选,得到应用设备,并得到应用设备数目;
所述分析单元,用于针对应用设备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应用设备的类型,结合应用设备的类型分析应用设备在应用场景中的作用,得到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确定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并得到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识别单元在得到应用设备时,包括:
获取应用场景扫描信息,得到应用场景扫描场景;
在应用场景扫描场景中进行场景层次分析,确定应用场景空间物体分布情况,并根据应用场景空间物体分布情况进行层次剖离,将应用场景扫描场景拆解成多个场景扫描层;
针对场景扫描层进行设备识别,获取场景扫描层中设备,并针对场景扫描层中设备进行筛选,判断设备是否是应用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的设备,从而得到场景扫描层中的应用设备;
统计场景扫描层中的应用设备,得到应用设备数目。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识别单元将应用场景中的设备识别出来后只筛选应用设备,将与路由器无关的设备剔除,避免编进应用场景组网中占用资源,从而提高应用场景组网的准确性,而且在分析单元中,通过结合应用设备的类型分析应用设备在应用场景中的作用得到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只考虑应用设备在应用场景中发挥的作用,避免应用设备的其它在该应用场景中未发挥出来的作用考虑到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对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造成假象,提高了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减小了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的误差。此外,识别单元在得到应用设备时,通过在应用场景扫描场景中进行场景层次分析从而将应用场景扫描场景中将重叠设备拆分到不同的层面中,避免部分设备被遮挡无法识别出来,提高了识别单元的准确性,保障了应用设备和应用设备数目的准确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网建立模块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时,当应用设备为单个时,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建立单链路网络或多链路网络,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设备为多个时,针对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进行分析,判断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当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应用设备分成多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建立单链路小组网络或多链路小组网络通过汇聚设备汇聚到一起,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通过单链路连接汇聚设备,得到应用场景组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小组中如果小组业务负载量超过预设阈值,则针对小组进一步拆分。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使得在应用设备数据不单一时能够更好在应用场景组网中进行搭建,使得能够基于应用场景组网实现与运营商城域网之间的业务互通,而且在应用设备为多个时,通过针对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进行分析使得在运营商城域网中将应用设备更好地布局,从而使得应用场景组网能够将每一个应用设备的数字信息传输成功,不仅提高了路由器的稳定性,还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分配合理化。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互通模块,包括:指令收发单元、业务执行单元、路由管理单元和异常检测单元;
所述指令收发单元,用于接收针对路由器数字信息传输的控制干扰指令;
所述业务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干扰指令在运营商城域网中针对场景组网中的应用设备进行数字信息传输;
所述异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业务执行单元,并在业务执行单元数字信息传输异常时进行异常检测,获取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
所述路由管理单元,用于统计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报文,并将数字信息传输异常的任务挂起,同时针对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进行报告。
上述技术方案中,指令收发单元与业务执行单元连接,异常检测单元和路由管理单元分别连接在业务执行单元上。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异常检测单元使得在业务互通模块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能够及时发现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并确定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进而可以及时发出提醒,避免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影响应用设备的任务响应,同时也能够避免应用设备任务响应中断在不知情情况下继续等待导致的时间浪费。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互通模块还包括:防攻击单元;所述防攻击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路由管理单元统计的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报文,将网络报文统计数据结合统计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后根据比较判断结果进行防攻击处理,其中,所述网络报文统计数据按照运营商城域网的多层分布分为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所述统计阈值包括多个层统计阈值,将网络报文统计数据结合统计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时,针对运营商城域网逐层分析判断,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的大小大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时,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作为攻击报文进行防攻击处理,当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小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时,则对下一层进行网络报文层统计,然后再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结合层统计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多次循环,直至运营商城域网的每一层都进行分析完。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攻击单元防止短时间内大量网络报文对CPU冲击,减低CPU负担,避免因为网络报文冲击造成的路由器设备异常,提升路由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营商城域网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所述接入层,用于利用多种接入技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实现应用场景组网的接入,并针对应用场景组网完成多业务的复用和传输;
所述汇聚层,用于向应用场景组网提供业务数据的汇聚和分发处理,同时要实现业务的服务等级分类;
所述核心层,用于提供高带宽的业务承载和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核心层和汇聚层使得针对接入层接入的场景组网在进行数字信号传输时进行资源分配,从而使得运营商城域网能够与场景组网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业务互通,提高了数字信息传输的稳定性,确保了数字信息传输的成功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营商城域网采用的是基于IP的传送网,所述链路接入模块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时,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IP RAN传输网络,而且在核心层采用IP/MPLS技术,在接入层采用二层增强以太技术,或采用二层增强以太与三层IP/MPLS相结合的技术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运营商城域网采用的是基于IP的传送网实现了网络IP化趋,而且还能够能加快网络路由的收敛,消除障碍,从而促进网络自愈。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自适应优化方法,包括:包括:
步骤一、采用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在组网建立模块中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自适应调整;
步骤二、采用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在链路接入模块中针对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别针对组网建立模块和链路接入模块进行自适应优化与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中,组网建立模块和链路接入模块采用的自适应优化策略不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和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使得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在针对应用场景实现业务互通时能够地在应用场景组网和应用场景组网与运营商城域网之间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得应用场景组网中应用设备能够在应用场景组网中均匀分别,使得应用设备的任务信息能够更加稳定地与运营商城域网进行业务互通,同时也能够使得应用场景组网在运营商城域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运营商城域能够更好地接收应用场景组网传输的信息,避免出现传输异常,确保了数字信息传输的成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在组网建立模块中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自适应调整,包括: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分析,将采用汇聚设备的应用场景组网筛选出来进一步分析,然后在应用场景组网中将应用设备作为场景组网的节点,然后以应用场景组网中每个汇聚设备为研究中心,获取与汇聚设备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然后基于汇聚设备当前状态结合传输模式针对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进行传输预测,得到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并根据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在存在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时进行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接着基于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后的状态继续进行传输预测,直至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不存在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采用汇聚设备的应用场景组网筛选出来进一步分析使得采用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在组网建立模块中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自适应调整时只针对应用设备为多个情况下的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调整,确保了复杂应用场景中路由器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基于汇聚设备当前状态结合传输模式针对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进行传输预测能够明确汇聚设备当前状态对于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进行数字信息传输的预测结果,从而通过进行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将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中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的情况校正,进而确保了与该汇聚设备关联的节点在应用场景组网中能够稳定传输,提高了应用场景组网中资源的均衡分布。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在链路接入模块中针对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进行自适应调整,包括:
所述链路接入模块在将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后在每个接入端获取连接的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并分析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针对应用设备的带宽波动情况,在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根据应用设备结合带宽波动情况针对接入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应用设备结合带宽波动情况针对接入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实现了对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的自适应调整,使得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能够根据接入的运营商城域网输向接入端的任务信息进行接入端参数调整,从而使得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能够更好地接收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避免接入端参数不适配导致接收异常,提高了运营商城域网与运营商城域网之间的传输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指的是不同应用阶段而已。
本领域技术客户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包括:场景识别模块、组网建立模块、链路接入模块和业务互通模块;
所述场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应用场景,并获取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
所述组网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应用设备数目和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建立多层次组网,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设备为单个时,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建立单链路网络或多链路网络,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设备为多个时,针对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进行分析,判断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当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应用设备分成多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建立单链路小组网络或多链路小组网络通过汇聚设备汇聚到一起,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当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通过单链路连接汇聚设备,得到应用场景组网;并且,采用第一自适应优化策略在组网建立模块中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自适应调整,包括:针对应用场景组网进行分析,将采用汇聚设备的应用场景组网筛选出来进一步分析,然后在应用场景组网中将应用设备作为场景组网的节点,然后以应用场景组网中每个汇聚设备为研究中心,获取与汇聚设备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然后基于汇聚设备当前状态结合传输模式针对关联节点的任务信息进行传输预测,得到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并根据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在存在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时进行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接着基于传输模式调整和汇聚设备调整后的状态继续进行传输预测,直至关联节点传输预测结果不存在关联节点预测传输失败;
所述链路接入模块,用于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并且采用第二自适应优化策略在链路接入模块中针对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口进行自适应调整,包括:所述链路接入模块在将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的接入端后在每个接入端获取连接的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并分析场景组网的任务信息针对应用设备的带宽波动情况,在进行数字信息传输时,根据应用设备结合带宽波动情况针对接入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
所述业务互通模块,用于通过运营商城域网结合场景组网进行数字信息传输,实现业务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单元和分析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针对应用场景进行设备识别,获取应用场景中的设备,并针对应该场景中的设备进行筛选,得到应用设备,并得到应用设备数目;
所述分析单元,用于针对应用设备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应用设备的类型,结合应用设备的类型分析应用设备在应用场景中的作用,得到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应用场景功能数据信息确定应用设备的业务负载,并得到应用场景业务负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互通模块,包括:指令收发单元、业务执行单元、路由管理单元和异常检测单元;
所述指令收发单元,用于接收针对路由器数字信息传输的控制干扰指令;
所述业务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干扰指令在运营商城域网中针对场景组网中的应用设备进行数字信息传输;
所述异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业务执行单元,并在业务执行单元数字信息传输异常时进行异常检测,获取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
所述路由管理单元,用于统计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报文,并将数字信息传输异常的任务挂起,同时针对数字信息传输异常原因进行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互通模块还包括:防攻击单元;所述防攻击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路由管理单元统计的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报文,将网络报文统计数据结合统计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后根据比较判断结果进行防攻击处理,其中,所述网络报文统计数据按照运营商城域网的多层分布分为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所述统计阈值包括多个层统计阈值,将网络报文统计数据结合统计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时,针对运营商城域网逐层分析判断,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当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的大小大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时,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作为攻击报文进行防攻击处理,当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小于该层的层统计阈值时,则对下一层进行网络报文层统计,然后再将网络报文层统计数据结合层统计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多次循环,直至运营商城域网的每一层都进行分析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商城域网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所述接入层,用于利用多种接入技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实现应用场景组网的接入,并针对应用场景组网完成多业务的复用和传输;
所述汇聚层,用于向应用场景组网提供业务数据的汇聚和分发处理,同时要实现业务的服务等级分类;
所述核心层,用于提供高带宽的业务承载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商城域网采用的是基于IP的传送网,所述链路接入模块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中时,将应用场景组网接入运营商城域网IP RAN传输网络,而且在核心层采用IP/MPLS技术,在接入层采用二层增强以太技术,或采用二层增强以太与三层IP/MPLS相结合的技术方案。
CN202311125133.7A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Active CN117155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5133.7A CN117155803B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5133.7A CN117155803B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5803A CN117155803A (zh) 2023-12-01
CN117155803B true CN117155803B (zh) 2024-03-12

Family

ID=8890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5133.7A Active CN117155803B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580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7385A1 (zh) * 2014-07-25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虚拟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87074A (zh) * 2016-03-01 2016-07-20 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线下lbs轨迹结合线上浏览行为的大数据系统
WO2017016197A1 (zh) * 2015-07-27 2017-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51040A (zh) * 2018-12-10 2019-03-08 王顺志 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组网系统及组网方法
CN110099388A (zh) * 2019-03-21 2019-08-06 世讯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与5g网络融合的卫星移动通信方法
CN113938930A (zh) * 2021-12-16 2022-01-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适应5g网络多业务场景的虚拟网络功能转发图的构建方法
WO2022213817A1 (zh) * 2021-04-08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和路由装置
CN115474214A (zh) * 2022-08-31 2022-12-13 广东九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型化接入分组设备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CN218570257U (zh) * 2022-03-18 2023-03-03 思瑞杰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无线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7385A1 (zh) * 2014-07-25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虚拟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16197A1 (zh) * 2015-07-27 2017-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87074A (zh) * 2016-03-01 2016-07-20 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线下lbs轨迹结合线上浏览行为的大数据系统
CN109451040A (zh) * 2018-12-10 2019-03-08 王顺志 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组网系统及组网方法
CN110099388A (zh) * 2019-03-21 2019-08-06 世讯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与5g网络融合的卫星移动通信方法
WO2022213817A1 (zh) * 2021-04-08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和路由装置
CN113938930A (zh) * 2021-12-16 2022-01-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适应5g网络多业务场景的虚拟网络功能转发图的构建方法
CN218570257U (zh) * 2022-03-18 2023-03-03 思瑞杰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无线路由器
CN115474214A (zh) * 2022-08-31 2022-12-13 广东九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型化接入分组设备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5803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2126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AU2020437137B2 (en) Application workload routing and interworking for network defined edge routing
US87822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oftware programmable intelligent network
US101357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flows in a network
EP267135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estimating the bandwidth of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US20070291791A1 (en) Dynamic reconfigurable embedded compression common operating environment
US20130294449A1 (en) Efficient application recognition in network traffic
US11870754B2 (en) Packet analysis and filtering
US7079491B2 (en) Method and node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ICMP data frame
CN11374675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776443A (zh) 网络优化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US691758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assifying data packet flows
Ndao et al. Optimal placement of virtualized DUs in O-RAN architecture
US9571346B2 (en) Fault tolerant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that uses tree searching
CN117155803B (zh) 一种面向多层次场景的路由器及其自适应优化方法
US9009342B2 (en) Network relay apparatus
CN101820391A (zh) 用于ip网络的路由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4243338A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671662B (zh) 数据流加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30198411A1 (en) Pack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of multi-layered protocols
Liu et al. A parallel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428295A (zh) 一种对等网络应用的监控方法与系统
EP3958612B1 (en) Identification of cascaded multi-connectivity and mitigation of cascaded multi-connectivity interference effects
EP3826239B1 (en) Method for role decision and loop prevention in a master-slave architecture of mesh network and network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5776406B (zh) 安全防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