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1912A -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1912A
CN117151912A CN202311417248.3A CN202311417248A CN117151912A CN 117151912 A CN117151912 A CN 117151912A CN 202311417248 A CN202311417248 A CN 202311417248A CN 117151912 A CN117151912 A CN 117151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rvice
business
time
class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7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1912B (zh
Inventor
李卓兵
李庆博
李扬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72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1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1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1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51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1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5Finance or payrol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5Query processing support for facilitating data mining operations in structured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形成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挖掘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进而能够将分散的业务和业务规划节点进行统筹管理,挖掘不同核账时间下能够核对的业务范围,使企业能够实时掌握更全面的多业务并行的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业财一体化,亦是指业财融合,是近年来财务管理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给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财务管理不再仅仅是企业财务人员的独享职能,业务人员也必须参与其中,并应当承担一定的职责;同样,业务因素也不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参考因素,而是由参考因素变成了重要参考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
现有技术中,对于业财一体化往往是针对单个业务发展进行的,无法解决多业务并行的业财数据融合管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本系统包括:业务统筹模块、验证匹配模块、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和业财一体化模块;
所述业务统筹模块,用于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对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进行捕捉,获取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形成归类节点线;根据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形成业务线;
所述验证匹配模块,用于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提取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以节点流动链集合为匹配中心,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
所述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根据匹配权重值,分析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根据归类节点线,分析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所述业财一体化模块,用于统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并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统筹模块还包括节点线分析单元和业务线分析单元;
所述节点线分析单元,用于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和统一编码,捕捉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识别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统筹全部业务的规划节点,并根据规划节点发生时间对规划节点进行去重、整理和归类,形成归类节点线,记为{PN1|t1,PN2|t2,...,PNn|tn},其中,PN1,PN2,...,PN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t1,t2,...,t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且一个归类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规划节点,一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对应一类规划节点发生时间,PNn|tn表示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tn下整理形成的归类节点PNn
所述业务线分析单元,根据归类节点线,在每一个归类节点处对业务进行汇总,其中,归类节点处包含的全部规划节点中一个规划节点对应一个业务,将任意一个归类节点记为PNk,生成节点业务集合,记为PWk={I1,I2,...,Im},其中,PNk∈{PN1,PN2,...,PNn},k表示归类节点编号,I1,I2,...,Im分别表示第1,2,...,m个业务;根据归类节点线,形成业务线,记为{PW1|PN1,PW2|PN2,...,PWn|PNn},其中,PW1,PW2,...,PW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PNn表示在归类节点PNn下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匹配模块还包括验证单元和匹配单元;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以任意一个业务Ii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如果Ii∈PWk,i为业务编码,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成功,否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失败;提取业务Ii对应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遍历节点业务集合对应的全部归类节点,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将业务Ii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记为PN(Ii);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以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为匹配中心,将除业务Ii以外的全部业务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分别依次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进行匹配,计算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j为业务编码且j≠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WV(Ij→Ii)=NUM[PN(Ii)∩PN(Ij)]/∑I∈BNUM[PN(Ii)∩PN(Ij)]
其中,MWV(Ij→Ii)表示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NUM[PN(Ii)∩PN(Ij)]表示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交集中包含的归类节点数量,I=Ij,B=BC-{Ii},BC表示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生成的企业业务集合。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还包括关联分析单元和节点时间线分析单元;
所述关联分析单元,用于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提取匹配权重值大于等于匹配权重值阈值时对应的业务,并生成关联业务集合,将业务Ii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记为RB(Ii);根据关联业务集合,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记为CA(Ii)=BIAI∈RBPN(Ij),I=Ij,RB=RB(Ii),BIA表示并集运算符号;
所述节点时间线分析单元,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记为TCA(Ii)。
进一步的,所述业财一体化模块还包括核账时间线记录单元和业财融合分析单元;
所述核账时间线记录单元,用于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记为TF={T0,T1,T2,...,Tw},其中,T1,T2,...,Tw分别表示第1,2,...,w个财务核账时间,T0=0;
所述业财融合分析单元,用于将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D(Tx→Tx+1)=∑i=1 NUM(BC)H[TCA(Ii)G(Tx→Tx+1)]/∑x=0 w-1i=1 NUM(BC)H[TCA(Ii)G(Tx→Tx+1)]
其中,RD(Tx→Tx+1)表示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x表示财务核账时间编号,NUM(BC)表示企业业务集合BC中包含的全部业务数量,G表示存在关系符号,
如果关联节点时间线TCA(Ii)中存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属于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则令H[TCA(Ii)G(Tx→Tx+1)]=1,否则令H[TCA(Ii)G(Tx→Tx+1)]=0;
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对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进行捕捉,获取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形成归类节点线;根据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形成业务线;
步骤S200: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提取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以节点流动链集合为匹配中心,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
步骤S300:根据匹配权重值,分析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根据归类节点线,分析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步骤S400:统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并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101: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和统一编码,捕捉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识别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统筹全部业务的规划节点,并根据规划节点发生时间对规划节点进行去重、整理和归类,形成归类节点线,记为{PN1|t1,PN2|t2,...,PNn|tn},其中,PN1,PN2,...,PN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t1,t2,...,t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且一个归类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规划节点,一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对应一类规划节点发生时间,PNn|tn表示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tn下整理形成的归类节点PNn
步骤S102:根据归类节点线,在每一个归类节点处对业务进行汇总,其中,归类节点处包含的全部规划节点中一个规划节点对应一个业务,将任意一个归类节点记为PNk,生成节点业务集合,记为PWk={I1,I2,...,Im},其中,PNk∈{PN1,PN2,...,PNn},k表示归类节点编号,I1,I2,...,Im分别表示第1,2,...,m个业务;根据归类节点线,形成业务线,记为{PW1|PN1,PW2|PN2,...,PWn|PNn},其中,PW1,PW2,...,PW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PNn表示在归类节点PNn下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
根据上述方法,企业在发展业务的时候往往会制定多个规划节点,以便按照计划进行运营,因此,不同业务存在不同的规划节点,很难使多业务能够在统一维度上进行分析,进而本申请发明立足于时间维度,将各规划节点进行统筹,对各业务按照时间线进行节点的归类,进而形成归类节点线,同时,不同的归类节点线处包含的业务是不同的,进而在每个归类节点线处统筹各个业务,形成以归类节点线联系各业务关系的业务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201:以任意一个业务Ii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如果Ii∈PWk,i为业务编码,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成功,否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失败;提取业务Ii对应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遍历节点业务集合对应的全部归类节点,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将业务Ii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记为PN(Ii);
步骤S202:以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为匹配中心,将除业务Ii以外的全部业务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分别依次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进行匹配,计算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j为业务编码且j≠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WV(Ij→Ii)=NUM[PN(Ii)∩PN(Ij)]/∑I∈BNUM[PN(Ii)∩PN(Ij)]
其中,MWV(Ij→Ii)表示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NUM[PN(Ii)∩PN(Ij)]表示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交集中包含的归类节点数量,I=Ij,B=BC-{Ii},BC表示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生成的企业业务集合;
根据上述方法,由于不同业务存在不同的规划节点,当形成业务线后,以统一的时间维度来联系各业务和各业务规划节点之间关系,在统一的归类节点指导下,挖掘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计算出匹配权重值,匹配权重值越大,表示两个业务之间的关联性越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301: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提取匹配权重值大于等于匹配权重值阈值时对应的业务,并生成关联业务集合,将业务Ii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记为RB(Ii);根据关联业务集合,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记为CA(Ii)=BIAI∈RBPN(Ij),I=Ij,RB=RB(Ii),BIA表示并集运算符号;
步骤S302: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记为TCA(Ii);
根据上述方法,对于存在相关性的业务,需要进行业财一体化管理,进而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便于挖掘相关业务之间的归类节点变化情况,继而形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401: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记为TF={T0,T1,T2,...,Tw},其中,T1,T2,...,Tw分别表示第1,2,...,w个财务核账时间,T0=0;
步骤S402:将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D(Tx→Tx+1)=∑i=1 NUM(BC)H[TCA(Ii)G(Tx→Tx+1)]/∑x=0 w-1i=1 NUM(BC)H[TCA(Ii)G(Tx→Tx+1)]
其中,RD(Tx→Tx+1)表示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x表示财务核账时间编号,NUM(BC)表示企业业务集合BC中包含的全部业务数量,G表示存在关系符号,
如果关联节点时间线TCA(Ii)中存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属于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则令H[TCA(Ii)G(Tx→Tx+1)]=1,否则令H[TCA(Ii)G(Tx→Tx+1)]=0;
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根据上述方法,企业会在定期进行财务核账,进而根据核账时间与关联节点时间之间的映射,来挖掘不同核账时间下能够核对多大范围的业务和业务规划节点,从而能够将分散的业务和业务规划节点进行统筹管理,业财融合反映度越大表示在核账时间点能够核对的业务数据更多,进而使企业能够实时掌握更全面的业务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中,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形成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挖掘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进而能够将分散的业务和业务规划节点进行统筹管理,挖掘不同核账时间下能够核对的业务范围,使企业能够实时掌握更全面的多业务并行的数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且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一中:提供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业务统筹模块、验证匹配模块、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和业财一体化模块;
业务统筹模块,用于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对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进行捕捉,获取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形成归类节点线;根据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形成业务线;
其中,业务统筹模块还包括节点线分析单元和业务线分析单元;
节点线分析单元,用于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和统一编码,捕捉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识别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统筹全部业务的规划节点,并根据规划节点发生时间对规划节点进行去重、整理和归类,形成归类节点线,记为{PN1|t1,PN2|t2,...,PNn|tn},其中,PN1,PN2,...,PN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t1,t2,...,t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且一个归类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规划节点,一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对应一类规划节点发生时间,PNn|tn表示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tn下整理形成的归类节点PNn
业务线分析单元,根据归类节点线,在每一个归类节点处对业务进行汇总,其中,归类节点处包含的全部规划节点中一个规划节点对应一个业务,将任意一个归类节点记为PNk,生成节点业务集合,记为PWk={I1,I2,...,Im},其中,PNk∈{PN1,PN2,...,PNn},k表示归类节点编号,I1,I2,...,Im分别表示第1,2,...,m个业务;根据归类节点线,形成业务线,记为{PW1|PN1,PW2|PN2,...,PWn|PNn},其中,PW1,PW2,...,PW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PNn表示在归类节点PNn下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
验证匹配模块,用于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提取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以节点流动链集合为匹配中心,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
其中,验证匹配模块还包括验证单元和匹配单元;
验证单元,用于以任意一个业务Ii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如果Ii∈PWk,i为业务编码,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成功,否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失败;提取业务Ii对应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遍历节点业务集合对应的全部归类节点,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将业务Ii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记为PN(Ii);
匹配单元,用于以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为匹配中心,将除业务Ii以外的全部业务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分别依次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进行匹配,计算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j为业务编码且j≠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WV(Ij→Ii)=NUM[PN(Ii)∩PN(Ij)]/∑I∈BNUM[PN(Ii)∩PN(Ij)]
其中,MWV(Ij→Ii)表示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NUM[PN(Ii)∩PN(Ij)]表示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交集中包含的归类节点数量,I=Ij,B=BC-{Ii},BC表示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生成的企业业务集合;
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根据匹配权重值,分析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根据归类节点线,分析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其中,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还包括关联分析单元和节点时间线分析单元;
关联分析单元,用于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提取匹配权重值大于等于匹配权重值阈值时对应的业务,并生成关联业务集合,将业务Ii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记为RB(Ii);根据关联业务集合,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记为CA(Ii)=BIAI∈RBPN(Ij),I=Ij,RB=RB(Ii),BIA表示并集运算符号;
节点时间线分析单元,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记为TCA(Ii);
业财一体化模块,用于统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并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其中,业财一体化模块还包括核账时间线记录单元和业财融合分析单元;
核账时间线记录单元,用于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记为TF={T0,T1,T2,...,Tw},其中,T1,T2,...,Tw分别表示第1,2,...,w个财务核账时间,T0=0;
业财融合分析单元,用于将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D(Tx→Tx+1)=∑i=1 NUM(BC)H[TCA(Ii)G(Tx→Tx+1)]/∑x=0 w-1i=1 NUM(BC)H[TCA(Ii)G(Tx→Tx+1)]
其中,RD(Tx→Tx+1)表示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x表示财务核账时间编号,NUM(BC)表示企业业务集合BC中包含的全部业务数量,G表示存在关系符号,
如果关联节点时间线TCA(Ii)中存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属于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则令H[TCA(Ii)G(Tx→Tx+1)]=1,否则令H[TCA(Ii)G(Tx→Tx+1)]=0;
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二中:提供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对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进行捕捉,获取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形成归类节点线;根据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形成业务线;
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和统一编码,捕捉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识别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统筹全部业务的规划节点,并根据规划节点发生时间对规划节点进行去重、整理和归类,形成归类节点线,记为{PN1|t1,PN2|t2,...,PNn|tn},其中,PN1,PN2,...,PN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t1,t2,...,t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且一个归类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规划节点,一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对应一类规划节点发生时间,PNn|tn表示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tn下整理形成的归类节点PNn
根据归类节点线,在每一个归类节点处对业务进行汇总,其中,归类节点处包含的全部规划节点中一个规划节点对应一个业务,将任意一个归类节点记为PNk,生成节点业务集合,记为PWk={I1,I2,...,Im},其中,PNk∈{PN1,PN2,...,PNn},k表示归类节点编号,I1,I2,...,Im分别表示第1,2,...,m个业务;根据归类节点线,形成业务线,记为{PW1|PN1,PW2|PN2,...,PWn|PNn},其中,PW1,PW2,...,PW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PNn表示在归类节点PNn下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
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提取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以节点流动链集合为匹配中心,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
以任意一个业务Ii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如果Ii∈PWk,i为业务编码,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成功,否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失败;提取业务Ii对应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遍历节点业务集合对应的全部归类节点,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将业务Ii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记为PN(Ii);
以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为匹配中心,将除业务Ii以外的全部业务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分别依次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进行匹配,计算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j为业务编码且j≠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WV(Ij→Ii)=NUM[PN(Ii)∩PN(Ij)]/∑I∈BNUM[PN(Ii)∩PN(Ij)]
其中,MWV(Ij→Ii)表示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NUM[PN(Ii)∩PN(Ij)]表示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交集中包含的归类节点数量,I=Ij,B=BC-{Ii},BC表示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生成的企业业务集合;
根据匹配权重值,分析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根据归类节点线,分析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提取匹配权重值大于等于匹配权重值阈值时对应的业务,并生成关联业务集合,将业务Ii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记为RB(Ii);根据关联业务集合,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记为CA(Ii)=BIAI∈RBPN(Ij),I=Ij,RB=RB(Ii),BIA表示并集运算符号;
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记为TCA(Ii);
统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并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记为TF={T0,T1,T2,...,Tw},其中,T1,T2,...,Tw分别表示第1,2,...,w个财务核账时间,T0=0;
将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D(Tx→Tx+1)=∑i=1 NUM(BC)H[TCA(Ii)G(Tx→Tx+1)]/∑x=0 w-1i=1 NUM(BC)H[TCA(Ii)G(Tx→Tx+1)]
其中,RD(Tx→Tx+1)表示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x表示财务核账时间编号,NUM(BC)表示企业业务集合BC中包含的全部业务数量,G表示存在关系符号,
如果关联节点时间线TCA(Ii)中存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属于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则令H[TCA(Ii)G(Tx→Tx+1)]=1,否则令H[TCA(Ii)G(Tx→Tx+1)]=0;
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例如,某个企业运营中有3个业务,
业务1:业务1的规划节点1|时间1,业务1的规划节点2|时间3,业务1的规划节点3|时间3,
业务2:业务2的规划节点1|时间2,业务2的规划节点2|时间3,业务2的规划节点3|时间4,
业务3:业务3的规划节点1|时间1,业务3的规划节点2|时间5;
根据节点规划和时间维度,形成了归类节点线{归类节点1|时间1,归类节点2|时间2,归类节点3|时间3,归类节点4|时间4,归类节点5|时间5},
对每一个归类节点处的业务进行汇总,得到:
PW1|PN1|t1={业务1,业务3}|归类节点1|时间1,
PW2|PN2|t2={业务1,业务2}|归类节点2|时间2,
PW3|PN3|t3={业务1,业务2}|归类节点3|时间3,
PW4|PN4|t4={业务2}|归类节点4|时间4,
PW5|PN5|t5={业务3}|归类节点5|时间5;
以业务1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得到:业务1属于PW1|PN1、PW2|PN2、PW3|PN3,则业务1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PN(业务1)={PN1,PN2,PN3},
业务2属于PW2|PN2、PW3|PN3、PW4|PN4,则业务2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PN(业务2)={PN2,PN3,PN4},
业务3属于PW1|PN1、PW5|PN5,则业务3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PN(业务3)={PN1,PN5};
以PN(业务1)为匹配中心,得到:
NUM[PN(业务1)∩PN(业务2)]=NUM[{PN2,PN3}]=2,
NUM[PN(业务1)∩PN(业务3)]=NUM[{PN1}]=1,
则,MVW(业务2→业务1)=2/(2+1)≈0.67,MVW(业务3→业务1)=2/(2+1)≈0.33;
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为0.6,则业务1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RB(业务1)={业务1,业务2},则关联节点链集合CA(业务1)=PN(业务1)∪PN(业务2)={PN1,PN2,PN3,PW4},
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得到:关联节点时间线TCA(业务1)={时间1,时间2,时间3,时间4},
以PN(业务2)为匹配中心,得到:关联节点时间线TCA(业务2)={时间1,时间2,时间3,时间4},
以PN(业务3)为匹配中心,得到:关联节点时间线TCA(业务2)={时间1,时间2,时间3,时间5};
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TF={0,5月12日,5月20日,6月10日,6月25日},
将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得到时间排序:0,时间1,时间2,5月12日,时间3,5月20日,时间4,6月10日,时间5,6月25日,
0→5月12日之间存在的关联节点时间线有:TCA(业务1)、TCA(业务2)、TCA(业务3),则∑i=1 NUM(BC)H[TCA(Ii)G(0→5月12日)]=1+1+1=3,
5月12日→5月20日之间存在的关联节点时间线有:TCA(业务1)、TCA(业务2)、TCA(业务3),则∑i=1 NUM(BC)H[TCA(Ii)G(5月12日→5月20日)]=1+1+1=3,
5月20日→6月10日之间存在的关联节点时间线有:TCA(业务1)、TCA(业务2),则∑i=1 NUM(BC)H[TCA(Ii)G(5月20日→6月10日)]=1+1=2,
6月10日→6月25日之间存在的关联节点时间线有:TCA(业务3),则∑i=1 NUM(BC)H[TCA(Ii)G(6月10日→6月25日)]=1,
则,RD(0→5月12日)=3/(3+3+2+1)≈0.33,RD(5月12日→5月20日)=3/(3+3+2+1)≈0.33,RD(5月20日→6月10日)=2/(3+3+2+1)≈0.22,RD(6月10日→6月25日)=1/(3+3+2+1)≈0.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且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对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进行捕捉,获取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形成归类节点线;根据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形成业务线;
步骤S200: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提取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以节点流动链集合为匹配中心,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
步骤S300:根据匹配权重值,分析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根据归类节点线,分析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步骤S400:统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并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101: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和统一编码,捕捉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识别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统筹全部业务的规划节点,并根据规划节点发生时间对规划节点进行去重、整理和归类,形成归类节点线,记为{PN1|t1,PN2|t2,...,PNn|tn},其中,PN1,PN2,...,PN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t1,t2,...,t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且一个归类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规划节点,一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对应一类规划节点发生时间,PNn|tn表示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tn下整理形成的归类节点PNn
步骤S102:根据归类节点线,在每一个归类节点处对业务进行汇总,其中,归类节点处包含的全部规划节点中一个规划节点对应一个业务,将任意一个归类节点记为PNk,生成节点业务集合,记为PWk={I1,I2,...,Im},其中,PNk∈{PN1,PN2,...,PNn},k表示归类节点编号,I1,I2,...,Im分别表示第1,2,...,m个业务;根据归类节点线,形成业务线,记为{PW1|PN1,PW2|PN2,...,PWn|PNn},其中,PW1,PW2,...,PW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PNn表示在归类节点PNn下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201:以任意一个业务Ii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如果Ii∈PWk,i为业务编码,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成功,否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失败;提取业务Ii对应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遍历节点业务集合对应的全部归类节点,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将业务Ii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记为PN(Ii);
步骤S202:以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为匹配中心,将除业务Ii以外的全部业务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分别依次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进行匹配,计算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j为业务编码且j≠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WV(Ij→Ii)=NUM[PN(Ii)∩PN(Ij)]/∑I∈BNUM[PN(Ii)∩PN(Ij)]
其中,MWV(Ij→Ii)表示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NUM[PN(Ii)∩PN(Ij)]表示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交集中包含的归类节点数量,I=Ij,B=BC-{Ii},BC表示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生成的企业业务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301: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提取匹配权重值大于等于匹配权重值阈值时对应的业务,并生成关联业务集合,将业务Ii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记为RB(Ii);根据关联业务集合,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记为CA(Ii)=BIAI∈RBPN(Ij),I=Ij,RB=RB(Ii),BIA表示并集运算符号;
步骤S302: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记为TCA(I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S401: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记为TF={T0,T1,T2,...,Tw},其中,T1,T2,...,Tw分别表示第1,2,...,w个财务核账时间,T0=0;
步骤S402:将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D(Tx→Tx+1)=∑i=1 NUM(BC)H[TCA(Ii)G(Tx→Tx+1)]/∑x=0 w-1i=1 NUM(BC)H[TCA(Ii)G(Tx→Tx+1)]
其中,RD(Tx→Tx+1)表示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x表示财务核账时间编号,NUM(BC)表示企业业务集合BC中包含的全部业务数量,G表示存在关系符号,
如果关联节点时间线TCA(Ii)中存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属于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则令H[TCA(Ii)G(Tx→Tx+1)]=1,否则令H[TCA(Ii)G(Tx→Tx+1)]=0;
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6.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业务统筹模块、验证匹配模块、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和业财一体化模块;
所述业务统筹模块,用于统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对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进行捕捉,获取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形成归类节点线;根据归类节点线,生成节点业务集合,形成业务线;
所述验证匹配模块,用于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提取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以节点流动链集合为匹配中心,计算任意两个节点流动链集合之间的匹配权重值;
所述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根据匹配权重值,分析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根据归类节点线,分析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的对应情况,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
所述业财一体化模块,用于统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分析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的映射情况,并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统筹模块还包括节点线分析单元和业务线分析单元;
所述节点线分析单元,用于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和统一编码,捕捉业务进展中的全部规划节点,识别各个规划节点的发生时间;统筹全部业务的规划节点,并根据规划节点发生时间对规划节点进行去重、整理和归类,形成归类节点线,记为{PN1|t1,PN2|t2,...,PNn|tn},其中,PN1,PN2,...,PN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t1,t2,...,t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且一个归类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规划节点,一个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对应一类规划节点发生时间,PNn|tn表示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tn下整理形成的归类节点PNn
所述业务线分析单元,根据归类节点线,在每一个归类节点处对业务进行汇总,其中,归类节点处包含的全部规划节点中一个规划节点对应一个业务,将任意一个归类节点记为PNk,生成节点业务集合,记为PWk={I1,I2,...,Im},其中,PNk∈{PN1,PN2,...,PNn},k表示归类节点编号,I1,I2,...,Im分别表示第1,2,...,m个业务;根据归类节点线,形成业务线,记为{PW1|PN1,PW2|PN2,...,PWn|PNn},其中,PW1,PW2,...,PWn分别表示第1,2,...,n个归类节点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PNn表示在归类节点PNn下对应生成的节点业务集合PW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匹配模块还包括验证单元和匹配单元;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以任意一个业务Ii为检索源,在节点业务集合之间进行属权验证,如果Ii∈PWk,i为业务编码,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成功,否则表示业务Ii与节点业务集合PWk之间的属权验证失败;提取业务Ii对应属权验证成功的全部节点业务集合,并根据业务线,遍历节点业务集合对应的全部归类节点,形成节点流动链集合,将业务Ii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记为PN(Ii);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以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为匹配中心,将除业务Ii以外的全部业务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分别依次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进行匹配,计算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j为业务编码且j≠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WV(Ij→Ii)=NUM[PN(Ii)∩PN(Ij)]/∑I∈BNUM[PN(Ii)∩PN(Ij)]
其中,MWV(Ij→Ii)表示任意一个业务Ij对应形成的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匹配权重值,NUM[PN(Ii)∩PN(Ij)]表示节点流动链集合PN(Ij)与节点流动链集合PN(Ii)之间的交集中包含的归类节点数量,I=Ij,B=BC-{Ii},BC表示对企业运营中的全部业务进行统筹生成的企业业务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时间线分析模块还包括关联分析单元和节点时间线分析单元;
所述关联分析单元,用于预设匹配权重值阈值,提取匹配权重值大于等于匹配权重值阈值时对应的业务,并生成关联业务集合,将业务Ii对应生成的关联业务集合记为RB(Ii);根据关联业务集合,形成关联节点链集合,记为CA(Ii)=BIAI∈RBPN(Ij),I=Ij,RB=RB(Ii),BIA表示并集运算符号;
所述节点时间线分析单元,根据归类节点线,识别关联节点链集合中每一个归类节点在归类节点线中对应的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并生成关联节点时间线,记为TCA(I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财一体化模块还包括核账时间线记录单元和业财融合分析单元;
所述核账时间线记录单元,用于对企业运营中的财务核账时间进行统筹,并生成财务核账时间线,记为TF={T0,T1,T2,...,Tw},其中,T1,T2,...,Tw分别表示第1,2,...,w个财务核账时间,T0=0;
所述业财融合分析单元,用于将任意一个关联节点时间线在财务核账时间线中映射,根据映射结果,计算业财融合反映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D(Tx→Tx+1)=∑i=1 NUM(BC)H[TCA(Ii)G(Tx→Tx+1)]/∑x=0 w-1i=1 NUM(BC)H[TCA(Ii)G(Tx→Tx+1)]
其中,RD(Tx→Tx+1)表示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x表示财务核账时间编号,NUM(BC)表示企业业务集合BC中包含的全部业务数量,G表示存在关系符号,
如果关联节点时间线TCA(Ii)中存在归类节点发生时间属于财务核账时间区间Tx→Tx+1之间,则令H[TCA(Ii)G(Tx→Tx+1)]=1,否则令H[TCA(Ii)G(Tx→Tx+1)]=0;
输出每一个财务核账时间区间的业财融合反映度,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CN202311417248.3A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151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7248.3A CN117151912B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7248.3A CN117151912B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1912A true CN117151912A (zh) 2023-12-01
CN117151912B CN117151912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899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7248.3A Active CN117151912B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19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660A (zh) * 2018-04-04 2018-10-23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财一体化对账方法
CN108765107A (zh) * 2018-04-04 2018-11-06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财一体化下的数据保存方法
CN108765106A (zh) * 2018-04-04 2018-11-06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财一体化的财务凭证生成方法
CN111768281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账凭证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65391A (zh) * 2020-08-05 2021-01-01 宁夏无线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660A (zh) * 2018-04-04 2018-10-23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财一体化对账方法
CN108765107A (zh) * 2018-04-04 2018-11-06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财一体化下的数据保存方法
CN108765106A (zh) * 2018-04-04 2018-11-06 首汽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财一体化的财务凭证生成方法
CN111768281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账凭证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65391A (zh) * 2020-08-05 2021-01-01 宁夏无线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1912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4145B2 (en) Automatic computation of validation metrics for global logistics processes
Loshin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to data quality improvement
US20050144150A1 (en) Remote process capture, identification, cataloging and modeling
US20080183523A1 (en) Carbon credit workflow system
Pierro et al. Are the gas prices oracle reliable? a case study using the ethgasstation
US200702941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reating, Aggregating, and Transferring Environmental Emission Reductions
US7415510B1 (en) System for indexing pedestrian traffic
US788153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atistical models
JP2005158069A (ja) 事業実体の財務健全性に関する行動パターン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製品
CN10978475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内部审计系统
CN112487105A (zh) 一种企业画像的构建方法
CN107301120A (zh) 用于处理非结构化日志的方法及装置
Kebede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process mining tools
CN115456745A (zh) 小微企业画像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9711849B (zh) 以太坊地址画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1380A (zh) 一种城建档案的批量管理方法、系统和平台
CN113434575B (zh)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归因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607187B2 (en) Heterogeneous data management methodology and system
CN117151912B (zh) 一种基于业财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West Jr Researching the cost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CN117151608A (zh) 基于业务流的移动审批微前端架构搭建方法
US202002111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a trade life cycle and detecting discrepancies
WO2007105698A1 (ja) コスト算出システム、コストデータ入力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データ構造、および、それら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6308843A (zh) 一种财务资金管理方法
CN116664230B (zh) 一种ai大数据的技术交易推荐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