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8536A -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8536A
CN117148536A CN202311396403.8A CN202311396403A CN117148536A CN 117148536 A CN117148536 A CN 117148536A CN 202311396403 A CN202311396403 A CN 202311396403A CN 117148536 A CN117148536 A CN 117148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hell
lens driving
elastic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964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48536B (zh
Inventor
张�杰
张晓良
杨林斌
陈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m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m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m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m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964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8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8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8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48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8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将载体设置为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壳体的载体容置腔内,并在壳体内设置可接收横向驱动运动转化为竖向驱动运动输出的传动部,该传动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于SMA元件和载体连接,利用SMA高功重比的特性,形成单一SMA元件输入横向驱动运动,并由传动部输出竖向驱动运动的传动链,由此即可实现带动载体上的镜头组件做AF运动,结构简单,推力大,极大降低部件数量,能简化电路连接通路和组装工艺,不仅大大缩小SMA马达尺寸,利于结构小型化设计,还能降低摄像模组的驱动算法,进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马达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摄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摄像机或者照相机,通常会采用焦距可调或者自动对焦的镜头,而调节的过程则是改变镜头的位置,用于驱动镜头移动通常是用驱动马达。手持式摄像装置,尤其是手机的摄像头的自动对焦主要使用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来完成。
音圈马达是一个由线圈和磁石组成的系统。通电后的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由于电磁力的作用驱使绕线载体沿镜头光轴方向(即Z轴)作直线移动,绕线载体最终停留于环状线圈与驱动磁石之间产生的电磁力与上弹簧及下弹簧的弹性力的合力达到相均衡状态时的位置点。虽然音圈电机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噪音低等优点,但是随着摄像装置对摄像要求的增加,音圈电机在存在磁干扰、推力不足、结构及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例如:双摄马达被开发应用于各种中高端手机中,但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扰难点,特别是两颗双摄马达彼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磁干扰现象,影响双摄马达效果的正常发挥,音圈马达无法避免该缺陷,同时,各种改进方案都容易造成马达结构复杂,组装工艺难度的提升;音圈马达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电气性导通和连接组装均通过焊接、热铆、点胶等方式实现,同时线圈通电需要通过上/下弹簧连通,导致线圈通电的通路较长,由于音圈马达部件数较多,需要焊接、热铆、点胶处较多,当手机一旦在受到跌落撞击等外力时,马达由于外力震荡容易导致内部焊接点或点胶处拉扯脱落等现象,最终马达内部的电气性能和组合结构受到破坏,影响马达正常性能的发挥,给拍摄效果带来不利后果。
目前,部分终端中的摄像模组采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 alloys,SMA)马达,通过使用电流控制SMA线的伸缩,来实现光学对焦、防抖功能,由于SMA线占用的体积较小,能量密度高,能够有效地降低摄像模组的体积,因此获得了广泛的研究。目前的SMA马达为了实现稳定的驱动需要多达8根SMA线,存在组装难度大、驱动算法控制难度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射线模组方案采用SMA线数量较多导致组装难度大、控制难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载体容置腔;设定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宽度方向为纵向,高度方向为竖向;
载体,沿竖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载体容置腔内;
传动部,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载体连接,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沿横向的驱动运动,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沿竖向的驱动运动;
SMA元件,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SMA元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用于输出沿横向的驱动运动;
其中,所述壳体、所述载体上同轴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镜头组件的通孔。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传动部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旋转件;
两个旋转件分别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横向上的同侧两端;两个所述旋转件上均设有位于对应转动轴线相对侧的动力输入段和弹性摆动段;
两个所述弹性摆动段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载体,且所述弹性摆动段被配置为由对应所述旋转件带动进行摆动运动,并转换对应摆动运动为驱动所述载体在竖向上运动;
两个所述动力输入段分别连接至所述SMA元件两个输出端,所述SMA元件的两个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对称且同步的驱动运动。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弹性摆动段包括载体连接块和斜向布置的第一弹性臂;
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件的上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载体连接块,且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二端在竖向上低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端;
所述载体连接块固定连接至所述载体。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两个所述旋转件上均设有固定块和第二弹性臂;
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一端连接于对应所述转动块背离所述载体连接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块;
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块对应的两个固定点位,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所述固定点位。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两个电连接件;
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壳体,用于电连接至外部器件;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对应所述固定点位,并与对应所述固定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旋转件、所述动力输入段的材质均为导电材质。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壳体的PCB元件,所述PCB元件与所述SMA元件电连接。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侧向磁性件、侧向磁吸件和至少两个滚珠单元;
所述侧向磁性件布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传动部的一侧;所述侧向磁吸件对应所述侧向磁性件布置于所述载体上;或者,所述侧向磁吸件布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传动部的一侧;所述侧向磁性件对应所述侧向磁吸件布置于所述载体上;
其中,所述载体与所述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两个竖向导向槽,两个所述竖向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侧向磁吸件在横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滚珠单元分别滚动连接于对应所述竖向导向槽内。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若干底部磁性件和底部磁吸件;
所述底部磁性件布置于所述壳体位于载体下方的区域内,所述底部磁吸件布置于所述载体内,并与所述底部磁性件一一对应;或者,所述底部磁吸件布置于所述壳体位于载体下方的区域内,所述底部磁性件布置于所述载体内,并与所述底部磁吸件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载体与所述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若干竖向阻尼胶槽;
所述竖向阻尼胶槽内填充有阻尼胶体。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外壳;
所述底座包括相连的底板和环状壳,且所述环状壳对应所述弹性摆动段的位置开设有纵向贯穿槽口;
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环状壳,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环状壳之间形成安装间隔;
两个旋转件均位于所述安装间隔内,且所述载体朝向所述旋转件的一侧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伸入至所述纵向贯穿槽口并与所述安装间隔内的两个所述弹性摆动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载体容置腔;
载体,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载体容置腔内;
旋转件,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动力输入段和弹性摆动段;所述弹性摆动段固定连接至所述载体,且所述弹性摆动段被配置为由所述旋转件带动进行摆动运动,并转换该摆动运动为驱动所述载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SMA元件,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SMA元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动力输入段,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段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驱动所述旋转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并带动所述弹性摆动段输出摆动运动;
其中,所述壳体、所述载体上同轴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镜头组件的通孔。
本发明的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将载体设置为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壳体的载体容置腔内,并在壳体内设置可接收横向驱动运动转化为竖向驱动运动输出的传动部,该传动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SMA元件和载体连接,利用SMA高功重比的特性,形成单一SMA元件输入横向驱动运动,并由传动部输出竖向驱动运动的传动链,由此即可实现带动载体上的镜头组件做AF运动,结构简单,推力大,极大降低部件数量,能简化电路连接通路和组装工艺,不仅大大缩小SMA马达尺寸,利于结构小型化设计,还能降低摄像模组的驱动算法,进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马达性能。
2、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壳体与载体上分别设置对应的侧向磁性件和侧向磁吸件,并在载体与载体容置腔之间设置两个竖向导向槽,侧向磁性件和侧向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可使得载体的对应侧始终朝向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并始终压紧于竖向导向槽内的滚珠单元,实现稳定的竖向导向,载体可获得稳定的竖向运行轨迹,并且可进一步起到稳定运动的作用,防止载体发生大幅度倾斜。
3、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壳体与载体上分别设置若干对应的底部磁性件和底部磁吸件,形成底板对载体在竖向方向上的均匀磁吸力;一方面可提高SMA元件与传动部对载体驱动的稳定性,防止载体晃动影响AF驱动运动或因载体受外部冲击影响SMA元件、传动部及产品的结构性能;另一方面可起到载体复位的作用,利于功耗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2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去除外壳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去除外壳的俯视图;
图4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旋转件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底座与载体的爆炸图;
图6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旋转件与SMA元件的示意图;
图7 为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环状壳;201、第二定位柱;202、第一定位柱;203、转动柱;3、外壳;4、载体;401、连接凸起;5、SMA元件;6、盖板;7、旋转件;701、第一弹性臂;702、载体连接块;703、动力输入段;704、第二弹性臂;705、固定块;706、转轴孔、707、固定孔;8、侧向磁性件;9、侧向磁吸件;10、滚珠单元;11、底部磁性件;12、底部磁吸件;13、电连接件;14、V型槽;15、平面槽;16、阻尼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一
参看图1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载体4、传动部和SMA元件5。
壳体内设有载体容置腔。设定壳体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宽度方向为纵向,高度方向为竖向。载体4布置为沿竖向滑动连接于载体容置腔内。
传动部布置于壳体内,且传动部的输出端与载体4连接,传动部的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沿横向的驱动运动,传动部的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沿竖向的驱动运动。SMA元件5布置于壳体内,且SMA元件5的输出端连接至传动部的输入端,用于输出沿横向的驱动运动。
其中,壳体、载体4上同轴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镜头组件的通孔。
本实施例通过将载体4设置为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壳体的载体容置腔内,并在壳体内设置可接收横向驱动运动转化为竖向驱动运动输出的传动部,该传动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SMA元件5和载体4连接,利用SMA高功重比的特性,形成单一SMA元件5输入横向驱动运动,并由传动部输出竖向驱动运动的传动链,由此即可实现带动载体4上的镜头组件做AF运动,结构简单,推力大,极大降低部件数量,能简化电路连接通路和组装工艺,不仅大大缩小SMA马达尺寸,利于结构小型化设计,还能降低摄像模组的驱动算法,进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马达性能。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体可包括底座和外壳3。
其中,底座包括相连的底板1和环状壳2(底板1与环状壳2均可设置为矩形),且环状壳2对应弹性摆动段的位置开设有纵向贯穿槽口(即环状壳2上设置一贯穿的缺口)。
外壳3则是布置为罩设于环状壳2(外壳3的内腔顶面、底板1的顶面和环状壳2的内侧面配合形成上述的载体容置腔),且外壳3与环状壳2之间形成安装间隔(该安装间隔可布置于环状壳2的外侧面与外壳3的内腔侧面之间)。
上述的传动部即可设置在该安装间隔内,且载体4朝向旋转件7的一侧设有连接凸起401,连接凸起401伸入至纵向贯穿槽口并与安装间隔内的传动部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传动部具体可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旋转件7,具体可为以经过载体容置腔中心点的纵向轴线所在的竖直面为对称面。两个旋转件7分别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壳体,转动方向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且分别位于壳体横向上的两侧,两个轴线即以上述的对称面相对设置。
其中,两个旋转件7上均设有位于对应转动轴线相对侧的动力输入段703和弹性摆动段(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为动力输入段703和弹性摆动段分别布置在对应轴线的下方和上方)。两个弹性摆动段分别固定连接至载体4,且该弹性摆动段被配置为由对应旋转件7带动进行摆动运动,并转换对应摆动运动为驱动载体4在竖向上运动(即虽然旋转件7带动弹性摆动段进行的是周向的旋转运动,但基于其弹性的特质,可在旋转时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折弯,抵消横向运动量,并仅输出竖向运动至载体4)。
两个动力输入段703分别连接至SMA元件5两个输出端,SMA元件5的两个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对称且同步的驱动运动(SMA元件5可为SMA线,即两个动力输入段703分别连接SMA线的两端)。其中,可在两个动力输入段703的部分设置一折弯结构,并由该折弯结构实现对SMA线的夹持固定。
具体到上述的安装间隔,两个旋转件7均可布置于安装间隔内(具体可安装于环状壳2在该纵向贯穿槽口两侧的实体结构上),弹性摆动段即布置为朝向纵向贯穿槽口延伸,并与载体4上的连接凸起401固定连接。
其中,环状壳2在对应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位置可分别设置一转动柱203,两个旋转件7可设置对应的转轴孔706,从而实现两者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摆动段具体可包括载体连接块702和斜向布置的第一弹性臂701。
第一弹性臂701的第一端连接于对应旋转件7的上部,第一弹性臂701的第二端连接载体连接块702,且第一弹性臂701的第二端在竖向上低于第一弹性臂701的第一端(即第一弹性臂701是斜向布置的,从而满足上述抵消横向运动量的功能,具体为朝向载体连接块702向下倾斜)。载体连接块702则是设置为固定连接至载体4,具体连接方式可为insert-molding焊接或热铆或点胶,满足连接强度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生产和保证连接稳定性,第一弹性臂7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可设置一较短的横向延伸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旋转件7在环状壳2上的安装稳定,两个旋转件7上均可设有固定块705和第二弹性臂704。其中,第二弹性臂704的第一端连接于对应转动块背离载体连接块702的一侧,第二弹性臂704的第二端连接于固定块705,第二弹性臂704设置的目的即为抵消旋转件7周向转动时相对于固定块705的移动量,以尽量避免对固定块705的影响。
环状壳2上分别设有与两个固定块705对应的两个固定点位,固定块705则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固定点位。具体地,固定点位处可设置对应的第一定位柱202,固定块705上可设置对应的固定孔707,从而实现两者的装配定位,其中,固定块705与环状壳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同样可为insert-molding焊接或热铆或点胶,满足连接强度即可。
参看图7,为了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和SMA元件5的电连接,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可包括分别布置于壳体内的两个电连接件13。
两个电连接件13的第一端分别伸出于底板1,用于电连接至外部器件;两个电连接件13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对应固定点位,并与对应固定块705电连接,两个电连接件13可采用一体注塑或其他成型方式直接成型于底板1和环状壳2内。其中,固定块705、第二弹性臂704、旋转件7、动力输入段703的材质均为导电材质,由此即可实现SMA元件5的电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在底板1贴设一PCB元件(硬性、柔性),通过该PCB元件与SMA元件5电连接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限制安装在安装间隔内的旋转件7,透镜驱动装置还可包括两个盖板6,这两个盖板6可分别间隔安装在环状壳2在该纵向贯穿槽口两侧的实体结构上,从而在盖板6与环状壳2之间形成上述的安装间隔。其中,盖板6可直接连接至对应的第一定位柱202和转动柱203上,也可另外在环状壳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定位柱201实现与盖板6的连接。
参看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载体4与载体容置腔之间竖向滑动连接的稳定性,透镜驱动装置还可包括侧向磁性件8、侧向磁吸件9和至少两个滚珠单元10。
侧向磁性件8布置于环状壳2相对于传动部的一侧(即与上述纵向贯穿通槽相对的侧面),侧向磁吸件9则是对应侧向磁性件8布置于载体4上(即载体4背离上述纵向贯穿通槽的一侧)。且载体4与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两个竖向导向槽,两个竖向导向槽分别位于侧向磁吸件9在横向上的两侧,两个滚珠单元10分别滚动连接于对应竖向导向槽内。
其中,侧向磁性件8、侧向磁吸件9的布置位置也可进行替换,例如侧向磁吸件9布置于环状壳2,侧向磁性件8布置于载体上。由于侧向磁吸件9通常为导磁板,导磁板占用空间更小、重量更轻,通常装到动子(载体)上更利于大孔径、大重量镜头的驱动;侧向磁性件8通常为磁石,装到定子(底座)上。
通过在壳体与载体4上分别设置对应的侧向磁性件8和侧向磁吸件9,并在载体4与载体容置腔之间设置两个竖向导向槽,侧向磁性件8和侧向磁吸件9之间的磁吸力可使得载体4的对应侧始终朝向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并始终压紧于竖向导向槽内的滚珠单元10,实现稳定的竖向导向,载体4可获得稳定的竖向运行轨迹,并且可进一步起到稳定运动的作用,防止载体4发生大幅度倾斜。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生产加工和装配,两个竖向导向槽分别为第一竖向导向槽和第二竖向导向槽,第一竖向导向槽可由分别布置于环状壳2和载体4上的两个V型槽14配合形成,第二竖向导向槽则可由分别布置于环状壳2和载体4上的一个平面槽15和一个V型槽14配合形成(平面槽15可布置于环状壳2上,也可布置在载体4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载体4竖向运动的稳定性,透镜驱动装置还可包括若干底部磁性件11和底部磁吸件12。底部磁性件11(数量具体可为三个或更多)布置于底板1位于载体4下方的区域内(具体可绕上述的通孔周向均匀布置),底部磁吸件12布置于载体4,并与底部磁性件11一一对应,从而在底板1与载体4之间形成竖向上的均匀磁吸力。
其中,底部磁性件11和底部磁吸件12的布置位置也可进行替换,例如,底部磁吸件12布置于底板1,底部磁性件11布置于载体。同样,由于底部磁吸件12通常为导磁板,导磁板占用空间更小、重量更轻,通常装到动子(载体)上更利于大孔径、大重量镜头的驱动;底部磁性件11通常为磁石,装到定子(底座)上。
通过壳体与载体4上分别设置若干对应的底部磁性件11和底部磁吸件12,形成底板1对载体4在竖向方向上的均匀磁吸力;一方面可提高SMA元件5与传动部对载体4驱动的稳定性,防止载体4晃动影响AF驱动运动或因载体4受外部冲击影响SMA元件5、传动部及产品的结构性能;另一方面可起到载体4复位的作用,利于功耗的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载体4竖向运动的稳定性,透镜驱动装置还可包括设置于载体4与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若干竖向阻尼胶槽16,竖向阻尼胶槽16内填充有阻尼胶体,从而在载体4相对于载体容置腔发生竖向运动时提供一定的阻尼力。
具体地,阻尼胶槽16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为多个,布置方式为绕载体4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载体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可设置若干防撞凸起,以避免载体4直接与底板1或外壳3发生撞击,损坏外部镜头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滚珠单元10在对应的竖向导向槽内不会脱出,还可进一步在外壳的内腔顶面上设置对应的滚珠凸起,从而限制竖向导向槽最上端至外壳的内腔顶面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滚珠单元10中滚珠的直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载体4、旋转件7和SMA元件5。
壳体内设有载体容置腔。载体4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于载体容置腔内。旋转件7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壳体,且旋转件7上设有动力输入段703和弹性摆动段。弹性摆动段固定连接至载体4,且弹性摆动段被配置为由旋转件7带动进行摆动运动,并转换该摆动运动为驱动载体4在高度方向上移动。SMA元件5布置于壳体内且SMA元件5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动力输入段703,用于控制动力输入段703与第一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驱动旋转件7绕第一轴线转动并带动弹性摆动段输出摆动运动。
其中,壳体、载体4上同轴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镜头组件的通孔。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具体区别点在于实施例二中的旋转件7的数量仅为一个,其他部分的结构基本类似;实施例二中旋转件7整体的结构形式不变,区别在于SMA元件5的一端与该旋转件7相连,另一端则需要连接至壳体上,从而保持横向驱动运动的稳定输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件7的数量也可为三个或更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透镜驱动装置。通过将透镜驱动装置的载体4设置为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壳体的载体容置腔内,并在壳体内设置可接收横向驱动运动转化为竖向驱动运动输出的传动部,该传动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于SMA元件5和载体4连接,利用SMA高功重比的特性,形成单一SMA元件5输入横向驱动运动,并由传动部输出竖向驱动运动的传动链,由此即可实现带动载体4上的镜头组件做AF运动,结构简单,推力大,极大降低部件数量,能简化电路连接通路和组装工艺,不仅大大缩小SMA马达尺寸,利于摄像装置结构小型化设计,还能降低摄像装置的驱动算法,进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马达性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三的摄像装置。通过将透镜驱动装置的载体4设置为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壳体的载体容置腔内,并在壳体内设置可接收横向驱动运动转化为竖向驱动运动输出的传动部,该传动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于SMA元件5和载体4连接,利用SMA高功重比的特性,形成单一SMA元件5输入横向驱动运动,并由传动部输出竖向驱动运动的传动链,由此即可实现带动载体4上的镜头组件做AF运动,结构简单,推力大,极大降低部件数量,能简化电路连接通路和组装工艺,不仅大大缩小SMA马达尺寸,利于摄像装置结构小型化设计,还能降低摄像装置的驱动算法,进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马达性能,减小电子设备中摄像装置所需占用的空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载体容置腔;设定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宽度方向为纵向,高度方向为竖向;
载体,沿竖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载体容置腔内;
传动部,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载体连接,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沿横向的驱动运动,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沿竖向的驱动运动;
SMA元件,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SMA元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用于输出沿横向的驱动运动;
其中,所述壳体、所述载体上同轴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镜头组件的通孔;
所述传动部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旋转件;
两个旋转件分别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横向上的同侧两端;两个所述旋转件上均设有位于对应转动轴线相对侧的动力输入段和弹性摆动段;
两个所述弹性摆动段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载体,且所述弹性摆动段被配置为由对应所述旋转件带动进行摆动运动,并转换对应摆动运动为驱动所述载体在竖向上运动;
两个所述动力输入段分别连接至所述SMA元件两个输出端,所述SMA元件的两个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对称且同步的驱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摆动段包括载体连接块和斜向布置的第一弹性臂;
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件的上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载体连接块,且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二端在竖向上低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端;
所述载体连接块固定连接至所述载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件上均设有固定块和第二弹性臂;
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一端连接于对应所述旋转件背离所述载体连接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块;
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块对应的两个固定点位,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所述固定点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两个电连接件;
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壳体,用于电连接至外部器件;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对应所述固定点位,并与对应所述固定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旋转件、所述动力输入段的材质均为导电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壳体的PCB元件,所述PCB元件与所述SMA元件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向磁性件、侧向磁吸件和至少两个滚珠单元;
所述侧向磁性件布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传动部的一侧;所述侧向磁吸件对应所述侧向磁性件布置于所述载体上;或者,所述侧向磁吸件布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传动部的一侧;所述侧向磁性件对应所述侧向磁吸件布置于所述载体上;
其中,所述载体与所述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两个竖向导向槽,两个所述竖向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侧向磁吸件在横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滚珠单元分别滚动连接于对应所述竖向导向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底部磁性件和底部磁吸件;
所述底部磁性件布置于所述壳体位于载体下方的区域内,所述底部磁吸件布置于所述载体内,并与所述底部磁性件一一对应;或者,所述底部磁吸件布置于所述壳体位于载体下方的区域内,所述底部磁性件布置于所述载体内,并与所述底部磁吸件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载体与所述载体容置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若干竖向阻尼胶槽;
所述竖向阻尼胶槽内填充有阻尼胶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外壳;
所述底座包括相连的底板和环状壳,且所述环状壳对应所述弹性摆动段的位置开设有纵向贯穿槽口;
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环状壳,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环状壳之间形成安装间隔;
两个旋转件均位于所述安装间隔内,且所述载体朝向所述旋转件的一侧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伸入至所述纵向贯穿槽口并与所述安装间隔内的两个所述弹性摆动段连接。
10.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载体容置腔;
载体,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载体容置腔内;
旋转件,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动力输入段和弹性摆动段;所述弹性摆动段固定连接至所述载体,且所述弹性摆动段被配置为由所述旋转件带动进行摆动运动,并转换该摆动运动为驱动所述载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SMA元件,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SMA元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动力输入段,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段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驱动所述旋转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并带动所述弹性摆动段输出摆动运动;
其中,所述壳体、所述载体上同轴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镜头组件的通孔。
1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2311396403.8A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7148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6403.8A CN117148536B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6403.8A CN117148536B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8536A true CN117148536A (zh) 2023-12-01
CN117148536B CN117148536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90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6403.8A Active CN117148536B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85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0813A (ja) * 2006-07-14 2008-01-3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駆動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撮像装置
CN102089695A (zh) * 2008-07-11 2011-06-08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模块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CN208581284U (zh) * 2017-06-02 2019-03-0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CN110955095A (zh) * 2019-12-12 2020-04-03 东莞市亚登电子有限公司 多轴光学防抖和对焦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2207805U (zh) * 2020-04-20 2020-12-22 东莞市亚登电子有限公司 Sma致动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0813A (ja) * 2006-07-14 2008-01-3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駆動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撮像装置
CN102089695A (zh) * 2008-07-11 2011-06-08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模块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CN208581284U (zh) * 2017-06-02 2019-03-0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CN110955095A (zh) * 2019-12-12 2020-04-03 东莞市亚登电子有限公司 多轴光学防抖和对焦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2207805U (zh) * 2020-04-20 2020-12-22 东莞市亚登电子有限公司 Sma致动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8536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26265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CN111552092A (zh) 驱动机构及镜头防抖装置
CN112865400A (zh) 马达防抖机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CN112954172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60743A (zh) 一种潜望式远程变焦防手振装置
CN113395432A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3221334A1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329162B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防抖及对焦的装置
CN117148536B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003894U (zh) 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034386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马达
CN214311231U (zh)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311230U (zh)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291178U (zh) 一种镜头装置
CN216083228U (zh) 一种潜望式远程变焦防手振装置
CN112995463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0782793B1 (ko) Vcm 방식 렌즈 이송장치
CN117616764A (zh)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13014759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531506U (zh) 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CN115793174B (zh) 一种摄像模组防抖载体及闭环马达
CN217034423U (zh) 电路板组件和镜头驱动机构
CN214311136U (zh)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31006B (zh) 直线旋转电机和车载防抖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