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8992B - 一种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8992B
CN117138992B CN202311420075.0A CN202311420075A CN117138992B CN 117138992 B CN117138992 B CN 117138992B CN 202311420075 A CN202311420075 A CN 202311420075A CN 117138992 B CN117138992 B CN 117138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pushing
block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00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38992A (zh
Inventor
谢炜
黄辉
蔡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00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8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3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1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with multiple outlet openings; with strainers in or outside the outlet opening
    • B05B1/18Roses; Shower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1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with multiple outlet openings; with strainers in or outside the outlet opening
    • B05B1/16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with multiple outlet openings; with strainers in or outside the outlet opening having selectively- effective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3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control volume of flow, e.g. with adjustable pass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体、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及推动件,第一封堵件能够在封堵位置、第一开启位置和第二开启位置之间切换,第二封堵件能够在中间位置、第一过水位置和第二过水位置之间切换,推动件能够在止水位置、第一出水位置、第二出水位置之间切换,且推动件与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均活动连接,仅操作推动件即可实现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的联动操作,使用者仅操作推动件,即可在实现出水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的同时,将出水装置调整至需求的出水状态,操作更为简单,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多功能出水装置能够通过同一喷头实现集中式出水及分布式出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可应用于厨房水槽、淋浴器、马桶边等不同位置,用于冲洗水槽、地板、马桶等。相关技术中,出水装置的开关操作与功能切换操作通常通过不同的操作部件实现,操作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出水装置,使用者仅操作推动件,即可在实现出水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的同时,将出水装置调整至需求的出水状态,操作更为简单,便于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包括:
出水体,具有进水腔、主过水口、第一副过水口、第二副过水口、第一出水腔及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相互隔离,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均连通于外界,从所述进水腔进入所述出水体的水能够经过所述主过水口、所述第一副过水口流向所述第一出水腔,或者,从所述进水腔进入所述出水体的水能够经过所述主过水口、所述第二副过水口流向所述第二出水腔;
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出水体;
第一封堵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出水体及所述推动件,所述第一封堵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主过水口;
第二封堵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出水体及所述推动件,所述第二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副过水口或所述第二副过水口;
其中,所述推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出水体在第一出水位置、止水位置及第二出水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推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水位置,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一开启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第一过水位置;当所述推动件位于止水位置,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封堵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中间位置;当所述推动件位于第二出水位置,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二开启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第二过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出水装置的开关操作与功能切换操作通常通过不同的操作部件实现,使用时需先通过开关操作部件开启出水装置,再通过功能切换操作部件将出水装置切换至需要的出水状态,或者先通过功能切换操作部件将出水装置切换至需要的出水状态,再通过开关操作部件开启出水装置,操作较为繁琐,不便于使用。
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中,推动件能够在止水位置、第一出水位置、第二出水位置之间切换,且推动件与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均活动连接,仅操作推动件即可实现第一封堵件与第二封堵件的联动操作,具体而言,当推动件位于止水位置时,第一封堵件封堵主过水口,实现出水装置的关闭;当推动件位于第一出水位置时,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一开启位置,能够打开主过水口,使水流能够向第二封堵件所在处流动,同时第二封堵件位于第一过水位置,封堵第二副过水口,打开第一副过水口,使水流能够流向第一出水腔;当推动件位于第二出水位置时,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二开启位置,能够打开主过水口,使水流能够向第二封堵件所在处流动,同时第二封堵件位于第二过水位置,封堵第一副过水口,打开第二副过水口,使水流能够流向第二出水腔。从而,使用者仅操作推动件,即可在实现出水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的同时,将出水装置调整至需求的出水状态,操作更为简单,便于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出水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堵件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切换至所述封堵位置,或,从所述第二开启位置切换至所述封堵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一封堵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滑槽,且另一个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容纳于所述第一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段、第一止位处及第二滑动段,所述第一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段,所述封堵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止位处,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段;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二滑槽,且另一个具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容纳于所述第二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滑动段、第二止位处及第四滑动段,所述第一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滑动段,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止位处,所述第二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四滑动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出水体移动,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均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出水体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滑动段、所述第一止位处及所述第二滑动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滑动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均向所述第一止位处的同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滑动段、所述第二止位处及所述第四滑动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滑动段与所述第四滑动段向所述第二止位处的两侧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一止位处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一止位处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一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二止位处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二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四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二止位处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止位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对称设置;
和/或,
所述第三滑动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滑动段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在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推动件,所述第一封堵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封堵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二凸起;
或,所述第一滑槽在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封堵件,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一凸起连接于所述推动件且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推动件且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滑槽;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体与所述推动件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且另一个具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容纳于所述导向槽且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移动,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推动件的移动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宽槽区及窄槽区,所述宽槽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槽区的宽度,所述宽槽区比所述窄槽区更远离所述出水体;所述导向凸起包括相互连接的宽凸部及窄凸部,所述宽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窄凸部的宽度,所述宽凸部容纳于所述宽槽区,所述窄凸部容纳于所述窄槽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出水体、所述第一封堵件及所述第二封堵件均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推动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所述推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部、连接部及推动部,所述外壳具有推动槽,所述推动部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推动槽且能够相对所述推动槽移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当所述推动件处于所述止水位置或所述第一出水位置或所述第二出水位置时,所述操作部均完全遮挡所述推动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在止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在第二出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推动件的推动部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推动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出水体100,第一主体部110,进水腔111,主过水口112,第一副过水口113,第二副过水口114,导向凸起115,宽凸部1151,窄凸部1152,第二主体部120,第一出水腔121,第二出水腔122,第一安装座130,第二安装座140,第一封堵件200,第一凸起210,第一移动主体220,第二封堵件300,第二凸起310,第二移动主体320,推动件400,第一滑槽410,第一滑动段411,第一止位处412,第二滑动段413,第二滑槽420,第三滑动段421,第二止位处422,第四滑动段423,导向槽430,宽槽区431,窄槽区432,操作部440,连接部450,推动部460,弹性件500,外壳600,推动槽610,壳体620,面盖630,第一出水口631,第二出水口6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相关技术中,出水装置的开关操作与功能切换操作通常通过不同的操作部件实现,使用时需先通过开关操作部件开启出水装置,再通过功能切换操作部件将出水装置切换至需要的出水状态,或者先通过功能切换操作部件将出水装置切换至需要的出水状态,再通过开关操作部件开启出水装置,操作较为繁琐,不便于使用。
基于此,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体100、第一封堵件200、第二封堵件300及推动件400,其中:
参照图4、图6及图8,出水体100具有进水腔111、主过水口112、第一副过水口113、第二副过水口114、第一出水腔121及第二出水腔122,第一出水腔121与第二出水腔122相互隔离,第一出水腔121与第二出水腔122均连通于外界,参照图6,从进水腔111进入出水体100的水能够经过主过水口112、第一副过水口113流向第一出水腔121,或者,参照图8,从进水腔111进入出水体100的水能够经过主过水口112、第二副过水口114流向第二出水腔122;
参照图4、图6及图8,推动件400活动连接于出水体100,推动件400能够相对出水体100在止水位置、第一出水位置及第二出水位置之间切换;
参照图4、图6及图8,第一封堵件200活动连接于出水体100及推动件400,第一封堵件200能够相对推动件400在封堵位置、第一开启位置和第二开启位置之间切换,参照图4,当第一封堵件200位于封堵位置时,主过水口112被第一封堵件200封堵,参照图6及图8,当第一封堵件200位于第一开启位置或第二开启位置时,第一封堵件200均解除对主过水口112的封堵;
参照图4、图6及图8,第二封堵件300活动连接于出水体100及推动件400,第二封堵件300能够相对推动件400在中间位置、第一过水位置和第二过水位置之间切换,参照图4,当第二封堵件300位于中间位置时,第二封堵件300既未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也未封堵第二副过水口114,参照图6,当第二封堵件300位于第一过水位置时,第二封堵件300解除对第一副过水口113的封堵,第二副过水口114被第二封堵件300封堵,参照图8,当第二封堵件300位于第二过水位置时,第二封堵件300解除对第二副过水口114的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被第二封堵件300封堵。
出水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具有止水状态、第一出水状态及第二出水状态:
参照图4,当出水装置处于止水状态,推动件400位于止水位置,第一封堵件200位于封堵位置,第二封堵件300位于中间位置,第一封堵件200封堵主过水口112,水流沿图4所示的虚线流动,水流由进水腔111进入后,流动至主过水口112处会被第一封堵件200阻挡,从而实现出水装置的关闭;
参照图6,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推动件400位于第一出水位置,第一封堵件200位于第一开启位置,第一封堵件200打开主过水口112,使水流能够向第二封堵件300所在处流动;第二封堵件300位于第一过水位置,第二封堵件300封堵第二副过水口114,打开第一副过水口113,水流沿图6所示的虚线方向流动,水流由进水腔111进入后,经过主过水口112并流向第二封堵件300所在处,而后经过第一副过水口113流向第一出水腔121;
参照图8,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二出水状态,推动件400位于第二出水位置,第一封堵件200位于第二开启位置,第一封堵件200打开主过水口112,使水流能够向第二封堵件300所在处流动;第二封堵件300位于第二过水位置,第二封堵件300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打开第二副过水口114,水流沿图8所示的虚线方向流动,水流由进水腔111进入后,经过主过水口112并流向第二封堵件300所在处,而后经过第二副过水口114流向第二出水腔122。
从而,仅操作推动件400即可实现第一封堵件200与第二封堵件300的联动操作,使用者仅操作推动件400,即可在实现出水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的同时,将出水装置调整至需求的出水状态,操作更为简单,便于使用。
更具体地,参照图3、图4、图6及图8,出水体100包括第一主体部110、第二主体部120、第一安装座130及第二安装座140,其中:
第一主体部110具有进水腔111、主过水口112、第一副过水口113、第二副过水口114以及部分第一出水腔121与部分第二出水腔122,位于第一主体部110的部分第一出水腔121与部分第二出水腔122均沿直线从第一主体部110的一端向第一主体部110的内部延伸;第二主体部120具有另一部分的第一出水腔121与另一部分的第二出水腔122,位于第二主体部120的另一部分的第一出水腔121与另一部分的第二出水腔122呈弯折形;第一主体部110插接于第二主体部120,以构成完整的第一出水腔121与第二出水腔122,有利于降低第一出水腔121与第二出水腔122的加工难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体部110与第二主体部120的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以避免连接处漏水。
第一安装座130用于安装第一封堵件200,第二安装座140用于安装第二封堵件300,第一安装座130与第二安装座140均插接于第一主体部110,以使第一封堵件200与第二封堵件300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10且能够相对出水体100活动;其中,第一安装座130具有供第一封堵件200穿过的通孔,第二安装座140具有供第二封堵件300穿过的通孔,以实现对第一封堵件200及第二封堵件300的导向和限位;将第一安装座130、第二安装座140与第一主体部110设置为分体部件有利于降低第一封堵件200与第二封堵件300的安装难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体部110与第一安装座130的连接处、第一主体部110与第二安装座140的连接处均可设置密封圈,以避免连接处漏水。
此外,第一封堵件200用于封堵主过水口112的部分套设有密封圈,以使第一封堵件200在止水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封堵主过水口112;第二封堵件300用于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及第二副过水口114的部分套设有密封圈,以使第二封堵件300在第一出水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封堵第二副过水口114,在第二出水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4、图6及图8,出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500,弹性件5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封堵件200与出水体100连接,弹性件500的弹力用于驱动第一封堵件200从第一开启位置切换至封堵位置,或,从第二开启位置切换至封堵位置。
使用过程中,在用于通水至出水装置的阀门始终开启的情况下,将出水装置调节至第一出水状态,使得第一封堵件200位于第一开启位置时,或者将出水装置调节至第二出水状态,使得第一封堵件200位于第二开启位置时,均会打开主过水口112,水流从主过水口经过,水压作用于第一封堵件200的作用力与弹性件500作用于第一封堵件200的作用力相互平衡,使第一封堵件200保持在对应的第一开启位置或第二开启位置;需要关闭出水装置时,既可以通过手动将推动件400调整至止水位置来实现出水装置的关闭,也可以直接关闭用于通水至出水装置的阀门,使出水装置内部的水压变为0,第一封堵件200不再受到水流的作用力,在弹性件500的弹力的推动下,第一封堵件200从第一开启位置或第二开启位置移动至封堵位置,实现出水装置的关闭。
从而,在用于通水至出水装置的阀门被关闭或发生停水的情况下,无需手动调节推动件400,出水装置能够自动复位至止水状态,以避免后续重新通水时出水装置意外出水,能够进一步提升出水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水状态和第二出水状态下弹性件500的状态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及图8,弹性件500套设于第一封堵件200,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和第二出水状态时,弹性件500处于压缩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和第二出水状态时,弹性件500处于拉伸状态,能够保证出水装置的内部水压为0时,弹性件500的弹力能够驱动第一封堵件200从第一开启位置或第二开启位置切换至封堵位置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10,推动件400具有第一滑槽410,第一滑槽41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段411、第一止位处412及第二滑动段413,第一开启位置位于第一滑动段411,封堵位置位于第一止位处412,第二开启位置位于第二滑动段413;参照图5、图7及图9,第一封堵件200具有第一凸起210,第一凸起210容纳于第一滑槽410且能够沿第一滑槽410移动。
参照图10,推动件400具有第二滑槽420,第二滑槽42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滑动段421、第二止位处422及第四滑动段423,第一过水位置位于第三滑动段421,中间位置位于第二止位处422,第二过水位置位于第四滑动段423;参照图5、图7及图9,第二封堵件300具有第二凸起310,第二凸起310容纳于第二滑槽420且能够沿第二滑槽420移动。
参照图5,当出水装置处于止水状态,第一凸起210位于第一止位处412,第二凸起310位于第二止位处422;参照图7,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第一凸起210位于第一滑动段411,第二凸起310位于第三滑动段421;参照图9,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二出水状态,第一凸起210位于第二滑动段413,第二凸起310位于第四滑动段423。
将推动件400由止水位置推动至第一过水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凸起210由第一止位处412开始沿第一滑动段411滑动,使得第一封堵件200解除对主过水口112的封堵,同时第二凸起310由第二止位处422开始沿第三滑动段421滑动,使得第二封堵件300封堵第二副过水口114,并使第一副过水口113打开;将推动件400由止水位置推动至第二过水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凸起210由第一止位处412开始沿第二滑动段413滑动,使得第一封堵件200解除对主过水口112的封堵,同时第二凸起310由第二止位处422开始沿第四滑动段423滑动,使得第二封堵件300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并使第二副过水口114打开。
上述第一滑槽410与第二滑槽420的形状较为合理,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封堵件200与第二封堵件300的联动操作,有利于降低出水装置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设置推动件400具有第一凸起210,并设置第一封堵件200具有第一滑槽410,能够使第一凸起210与第一滑槽410配合,使推动件400能够带动第一封堵件200移动即可;同理,也可设置推动件400具有第二凸起310,并设置第二封堵件300具有第二滑槽420,能够使第二凸起310与第二滑槽420配合,使推动件400能够带动第二封堵件300移动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6及图8,推动件400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出水体100移动,第一封堵件200与第二封堵件300均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出水体100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副过水口113与第二副过水口114沿第二方向布置。
参照图10,第一滑动段411、第一止位处412及第二滑动段413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即,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滑动段411与第二滑动段413分设于第一止位处412的两侧,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滑动段411与第二滑动段413均向第一止位处412的同一侧延伸;第三滑动段421、第二止位处422及第四滑动段423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即,在第一方向上,第三滑动段421与第四滑动段423分设于第二止位处422的两侧,在第二方向上,第三滑动段421与第四滑动段423向第二止位处422的两侧延伸。
使用者在使用出水装置时,止水状态下,推动件400位于止水位置;需要将出水装置切换为第一出水状态时,将推动件400从止水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至第一出水位置,第一凸起210由第一止位处412开始沿第一滑动段411滑动,使得第一封堵件200解除对主过水口112的封堵,同时第二凸起310由第二止位处422开始沿第三滑动段421滑动,使得第二封堵件300封堵第二副过水口114,并使第一副过水口113打开,使出水装置进入第一出水状态;需要将出水装置切换为第二出水状态时,将推动件400从止水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推动至第二出水位置,第一凸起210由第一止位处412开始沿第二滑动段413滑动,使得第一封堵件200解除对主过水口112的封堵,同时第二凸起310由第二止位处422开始沿第四滑动段423滑动,使得第二封堵件300封堵第一副过水口113,并使第二副过水口114打开,使出水装置进入第二出水状态。
相比于将出水装置从止水状态切换至两种不同的出水状态的操作设置为同一推动方向,设置将出水装置从止水状态切换为第一出水状态时与切换为第二出水状态时,推动件400的推动方向相反,不同的出水状态所对应的推动动作差异更大,有利于降低使用者误操作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出水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7及图9,第一开启位置位于第一滑动段411远离第一止位处412的一端;第二开启位置位于第二滑动段413远离第一止位处412的一端;第一过水位置位于第三滑动段421远离第二止位处422的一端;第二过水位置位于第四滑动段423远离第二止位处422的一端。
换言之,参照图7,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第一凸起210位于第一滑动段411远离第一止位处412的一端,第二凸起310位于第三滑动段421远离第二止位处422的一端;参照图9,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二出水状态,第一凸起210位于第二滑动段413远离第一止位处412的一端,第二凸起310位于第四滑动段423远离第二止位处422的一端。第一滑槽410的两端能够对第一凸起210进行限位,第二滑槽420的两端能够对第二凸起310进行限位,有利于提升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状态下与第二出水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开启位置、第二开启位置、第一过水位置及第二过水位置的设置方式既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单独设置或任意组合,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进一步地,参照图10,在第一止位处412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一滑动段411与第二滑动段413对称设置,从而,参照图7及图9,无论出水装置是在第一出水状态下还是在第二出水状态下,第一封堵件200的位置均相同,有利于提升第一出水状态及第二出水状态下流经主过水口112的水流流量的一致性;并且,将推动件400从止水位置推动至第一过水位置的过程中,以及将推动件400从止水位置推动至第二过水位置的过程中,推动件400所受到的来自第一封堵件200的作用力均相同,有利于使将推动件400从止水位置推动至第一过水位置的调节手感与将推动件400从止水位置推动至第二过水位置的调节手感更为一致。
进一步地,参照图10,第三滑动段421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滑动段423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整个第二滑槽420沿直线延伸,不存在拐角,第二凸起310能够更为顺畅地沿第二滑槽420滑动,有利于降低推动件400在切换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使切换操作更为省力,进一步提升出水装置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0,第一滑槽410及第二滑槽420在第三方向上贯穿推动件400,参照图3,第一封堵件20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第一凸起210,第二封堵件30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第二凸起310,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方向。从而,第一封堵件20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受到第一滑槽410的内壁的支撑,第二封堵件30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受到第二滑槽420的内壁的支撑,第一封堵件200、第二封堵件300的受力均较为均衡,有利于提升出水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封堵件200包括第一移动主体220,一插销沿第三方向穿设于第一移动主体220,以使第一移动主体22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形成第一凸起210,第二封堵件300包括第二移动主体320,一插销沿第三方向穿设于第二移动主体320,以使第二移动主体32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形成第二凸起310。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设置第一滑槽410在第三方向上贯穿第一封堵件200,第二滑槽420在第三方向上贯穿第二封堵件300,第一凸起210连接于推动件400且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一滑槽410,第二凸起310连接于推动件400且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二滑槽420,同样能够使第一封堵件200及第二封堵件300的受力更为均衡。
进一步地,参照图3,推动件400具有导向槽430,且出水体100具有导向凸起115,导向凸起115容纳于导向槽430且能够相对导向槽430移动,导向槽43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推动件400的移动方向,更具体地,导向槽430沿第一方向延伸。导向槽430与导向凸起115配合,能够对推动件400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使推动件400能够稳定地沿第一方向移动,提升动作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推动件400具有导向凸起115,且出水体100具有导向槽430,能够使导向凸起115与导向槽430配合,保证推动件400移动的稳定性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11,导向槽430包括相互连通的宽槽区431及窄槽区432,宽槽区431的宽度大于窄槽区432的宽度,具体而言,在第三方向上,宽槽区431的尺寸大于窄槽区432的尺寸,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方向,参照图3,宽槽区431比窄槽区432更远离出水体100;参照图3,导向凸起115包括相互连接的宽凸部1151及窄凸部1152,宽凸部1151的宽度大于窄凸部1152的宽度,具体而言,在第三方向上,宽凸部1151的尺寸大于窄凸部1152的尺寸;宽凸部1151容纳于宽槽区431,窄凸部1152容纳于窄槽区432,能够防止推动件400在第二方向上脱离出水体100,进一步提升出水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出水装置还包括外壳600,出水体100、第一封堵件200及第二封堵件300均容纳于外壳600的内部,推动件400至少部分露出于外壳600,推动件400能够相对外壳600移动。外壳600能够对出水体100、第一封堵件200、第二封堵件300以及部分位于外壳600内部的推动件400起到保护作用,以提升出水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外壳600包括壳体620及面盖630,出水体100、第一封堵件200及第二封堵件300均容纳于壳体620的内部,推动件400至少部分露出于壳体620,面盖630扣合于壳体620,面盖630具有第一出水口631及第二出水口632,其中第一出水口631连通于第一出水腔121的出口,第二出水口632连通于第二出水腔122的出口。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4、图6及图8,推动件400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部440、连接部450及推动部460,外壳600具有推动槽610,具体而言,壳体620具有推动槽610,推动部460容纳于外壳600的内部,连接部450穿设于推动槽610且能够相对推动槽610移动,操作部440位于外壳600的外部,当推动件400处于止水位置或第一出水位置或第二出水位置时,操作部440均完全遮挡推动槽610,从而,操作部440能够隔离外壳600的内部与外部,降低外部污染物从推动槽610进入外壳600的内部的可能性,从而提升外壳600内部的洁净程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9)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水体,具有进水腔、主过水口、第一副过水口、第二副过水口、第一出水腔及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相互隔离,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均连通于外界,从所述进水腔进入所述出水体的水能够经过所述主过水口、所述第一副过水口流向所述第一出水腔,或者,从所述进水腔进入所述出水体的水能够经过所述主过水口、所述第二副过水口流向所述第二出水腔;
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出水体;
第一封堵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出水体及所述推动件,所述第一封堵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主过水口;
第二封堵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出水体及所述推动件,所述第二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副过水口或所述第二副过水口;
其中,所述推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出水体在第一出水位置、止水位置及第二出水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推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水位置,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一开启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第一过水位置;当所述推动件位于止水位置,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封堵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中间位置;当所述推动件位于第二出水位置,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二开启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第二过水位置;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一封堵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滑槽,且另一个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容纳于所述第一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段、第一止位处及第二滑动段,所述第一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段,所述封堵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止位处,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段;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二滑槽,且另一个具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容纳于所述第二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滑动段、第二止位处及第四滑动段,所述第一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滑动段,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止位处,所述第二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四滑动段;
所述推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出水体移动,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第二封堵件均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出水体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滑动段、所述第一止位处及所述第二滑动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滑动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均向所述第一止位处的同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滑动段、所述第二止位处及所述第四滑动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滑动段与所述第四滑动段向所述第二止位处的两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出水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堵件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切换至所述封堵位置,或,从所述第二开启位置切换至所述封堵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一止位处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一止位处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一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三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二止位处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二过水位置位于所述第四滑动段远离所述第二止位处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止位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对称设置;
和/或,
所述第三滑动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滑动段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在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推动件,所述第一封堵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封堵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二凸起;
或,所述第一滑槽在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封堵件,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一凸起连接于所述推动件且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推动件且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滑槽;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体与所述推动件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且另一个具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容纳于所述导向槽且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移动,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推动件的移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宽槽区及窄槽区,所述宽槽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槽区的宽度,所述宽槽区比所述窄槽区更远离所述出水体;所述导向凸起包括相互连接的宽凸部及窄凸部,所述宽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窄凸部的宽度,所述宽凸部容纳于所述宽槽区,所述窄凸部容纳于所述窄槽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出水体、所述第一封堵件及所述第二封堵件均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推动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所述推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部、连接部及推动部,所述外壳具有推动槽,所述推动部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推动槽且能够相对所述推动槽移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当所述推动件处于所述止水位置或所述第一出水位置或所述第二出水位置时,所述操作部均完全遮挡所述推动槽。
CN202311420075.0A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出水装置 Active CN117138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0075.0A CN117138992B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0075.0A CN117138992B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8992A CN117138992A (zh) 2023-12-01
CN117138992B true CN117138992B (zh) 2024-01-16

Family

ID=8890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0075.0A Active CN117138992B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8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4886B (zh) * 2023-12-05 2024-03-26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液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3832Y (zh) * 2008-05-08 2009-04-22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拉出式龙头功能水切换装置
CN101642734A (zh) * 2009-09-09 2010-02-10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杠杆切换花洒及其出水控制方法
CN111720588A (zh) * 2020-04-13 2020-09-29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拨动式阀芯及应用该阀芯的阀
CN113700930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切换机械淋浴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3832Y (zh) * 2008-05-08 2009-04-22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拉出式龙头功能水切换装置
CN101642734A (zh) * 2009-09-09 2010-02-10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杠杆切换花洒及其出水控制方法
CN111720588A (zh) * 2020-04-13 2020-09-29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拨动式阀芯及应用该阀芯的阀
CN113700930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切换机械淋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8992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38992B (zh) 一种出水装置
WO2007082418A1 (fr) Dispositif de réglage de la sortie d'eau d'un pommeau de douche à jet réglable
WO2006065592A3 (en) Pressure washer trigger lock
CN212397045U (zh) 一种带喷枪的花洒
CA2604947A1 (en) Fluid flow control valve with composition seal
CN210252740U (zh) 一种花洒的水路切换结构
CN210014049U (zh) 一种分水阀芯
JP6694579B2 (ja) フラッシュバルブ
EP3398688B1 (en) A switching valve spool and a shower
US20210016304A1 (en) Flow switch for hand showers
EP3896318A1 (en) Waterway slide switch device and water outlet device
CN214063868U (zh) 一种出水装置及抽拉式出水龙头
CN108458135B (zh) 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
CN211330005U (zh) 花洒手柄和花洒
CN212643631U (zh) 一种水路滑动切换装置及出水装置
CN219527844U (zh) 一种洁身器的出水控制结构
CN107152066B (zh) 一种可切换出气的气体驱动装置及排水阀
CN212455617U (zh) 一种淋浴控制器
CN219388745U (zh) 适用于连接至抽拉式龙头的出水面板组件和抽拉式龙头
CN219176998U (zh) 一种分水组件、分水套件和预埋盒
CN220590410U (zh) 喷枪
CN215483372U (zh) 一种阀及其洁身器
CN220227845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装置
CN215568125U (zh) 一种滑动切换出水装置及其应用的厨房龙头
CN211039782U (zh) 一种按钮切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