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5705A -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5705A
CN117135705A CN202210557341.3A CN202210557341A CN117135705A CN 117135705 A CN117135705 A CN 117135705A CN 202210557341 A CN202210557341 A CN 202210557341A CN 117135705 A CN117135705 A CN 117135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network element
target
request messag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73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林
王胡成
周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73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5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5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使得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在不停地快速移动,使得处于通信状态下的终端(也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不停地更换卫星(星载基站),这就是切换过程。切换有基于Xn接口(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口)的切换和基于NG接口(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的切换两种类型。基于Xn接口进行的切换和基于NG的切换相比,消息流程简单,时延小,因此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优先使用。
传统的基于Xn接口的切换过程,目标基站在收到终端的切换完成消息后,再向核心网发起路径转换过程,如果在卫星通信场景下采用传统的Xn切换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在卫星通信过程中用户数据需要经过多颗卫星才能落地的场景中,由于需要重新建立星间路由,由此导致路径转换过程的处理时延较长,将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Xn切换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所述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Xn切换成功,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方法,应用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所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设于所述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所述操作还包括: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所述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操作还包括:
确定Xn切换成功,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操作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操作还包括: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操作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之前,所述操作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所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所述操作还包括:
接收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设于所述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装置,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装置,应用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n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三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四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通信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三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四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三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四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产品,所述芯片产品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芯片产品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三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所述第四方面所述的Xn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使得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提供的Xn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通过目标卫星直接落地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跨越多颗卫星落地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卫星通信系统中包含终端、卫星(或无人机系统平台)、信关站、数据网络等,其中终端与卫星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服务链路(Service Link),也称用户链路,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馈电链路(Feeder Link)。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在不停地快速移动,使得处于通信状态下的终端不停地更换卫星(星载基站),这就是切换过程。切换有基于Xn接口(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口)的切换和基于NG接口(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的切换两种类型。基于Xn接口进行的切换和基于NG的切换相比,消息流程简单,时延小,因此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优先使用。
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Xn切换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信令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1、UE按照测量配置进行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进行测量上报,在测量报告中上报自己的位置信息。
2、源基站根据星历、UE上报的信息以及跳波束周期等,做Xn切换判决。
3~4、源基站通过Xn应用协议(Xn Application Protocol,XnAP)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传递必要的用于切换准备的相关信息。目标基站进行L1/L2的切换准备并为UE分配资源并回复确认消息,确认消息中含有切换命令,切换命令中携带的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是由目标基站生成的,采用透传的方式(不做任何修改)传送。
5、源基站触发空口的切换,将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UE。源基站对这条消息进行必要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6、切换过程中源基站还向目标基站执行数据前传及序号状态传输(SN StatusTransfer)操作,可以将其收到的UE的下行数据前转给目标基站,并当UE在目标小区接入时,目标小区知道从哪里开始为UE继续传输数据。
7、UE下行同步到目标基站,然后通过RRC重配置消息中的配置向目标基站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前导(Preamble)消息(MSG1)。
8、目标基站向UE反馈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MSG2),上行同步建立。
9、当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UE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向目标基站确认切换过程完成,该消息还可能伴随着一个上行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的发送。目标基站通过接收RRC重配完成消息,确认切换成功。至此,目标基站可以开始向UE发送数据。
10~11、目标基站在收到UE的RRC重配完成消息后,通过NG应用协议(NGApplication Protocol,NGAP)向核心网发起路径转换过程。目标基站将收到的前转数据(如果有的话)发给UE,同时,UE在目标基站侧的上下行的UE数据传输过程也可以开始。
12、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指示源基站可以释放UE的相关上下文。
图2所示的Xn切换过程,是在终端切入目标基站之后才通知核心网更改路径,如果路径转换过程的处理时延较长,将导致用户体验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从而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该方法可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0、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指星载网络设备,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星载馈电设备、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目标卫星上的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等。源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源卫星上的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Xn切换,指的是源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源网络设备)向目标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目标网络设备)发起的Xn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之后,便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Path Switch Preparation)消息,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可以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隧道信息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
可选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可以指目标网络设备至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卫星至其对端卫星的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用来进行用户数据落地的卫星,该对端卫星可通过馈电链路与地面信关站通信,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可通过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传输至该对端卫星,再传输至地面,实现用户数据的落地。
可选地,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或中间跨越一颗或多颗卫星进行通信。
可选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或其他能够实现移动性管理功能的网元。
可选地,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包括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或其他能够实现用户面功能的网元。
步骤301、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或其他能够实现会话管理功能的网元。
可选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并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sponse)消息,指示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例如,当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即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源网络设备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相同)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或不携带任何隧道信息。相应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便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
例如,当用户面功能网元发生变更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变更后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指示用户面功能网元将分配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从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目标网络设备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或不携带任何隧道信息。相应地,目标网络设备便可以根据该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
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从而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通过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使得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具体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功能(Network Control Function,NCF)或其他能够实现网络控制功能的网元。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位于地面,用于全网星间路由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注回卫星。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确定了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该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目标网络设备(例如目标卫星上的星载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的星间路由上注可以理解为是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将为空间承载网所选择的空间路由的信息发送给卫星上的星载网络设备,后续不再赘述。
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之后,便可以获知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其中,目标空间承载网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Xn切换成功,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目标网络设备确定Xn切换成功后,可以向核心网发起路径转换过程,以建立用户面功能网元至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Request)消息,该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将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该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其中,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也即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可选地,由于创建承载网路径等后续过程需要和卫星进行交互,处理时间较长,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N4会话消息过程处理时间较短,为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将下行数据转向至目标网络设备,但是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还未建好,因此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在确定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建立好之后,再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该方法可应用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0、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具体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AMF或其他能够实现移动性管理功能的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指星载网络设备,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星载馈电设备、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目标卫星上的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Xn切换,指的是源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源网络设备)向目标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目标网络设备)发起的Xn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之后,便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Path Switch Preparation)消息,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可以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隧道信息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的IP地址和TEID。
可选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可以指目标网络设备至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卫星至其对端卫星的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用来进行用户数据落地的卫星,该对端卫星可通过馈电链路与地面信关站通信,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可通过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传输至该对端卫星,再传输至地面,实现用户数据的落地。
可选地,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或中间跨越一颗或多颗卫星进行通信。
可选地,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包括UPF或其他能够实现用户面功能的网元。
步骤401、根据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SMF或其他能够实现会话管理功能的网元。
可选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并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sponse)消息,指示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例如,当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即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源网络设备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相同)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或不携带任何隧道信息。相应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便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
例如,当用户面功能网元发生变更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变更后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指示用户面功能网元将分配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从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步骤402、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目标网络设备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或不携带任何隧道信息。相应地,目标网络设备便可以根据该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
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从而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确定了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该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目标网络设备(例如目标卫星上的星载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之后,便可以获知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其中,目标空间承载网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
可选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包括NCF或其他能够实现网络控制功能的网元。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位于地面,用于全网星间路由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注回卫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通过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使得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目标网络设备确定Xn切换成功后,可以向核心网发起路径转换过程,以建立用户面功能网元至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Request)消息,该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将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该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其中,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也即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可选地,由于创建承载网路径等后续过程需要和卫星进行交互,处理时间较长,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N4会话消息过程处理时间较短,为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将下行数据转向至目标网络设备,但是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还未建好,因此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在确定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建立好之后,再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该方法可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0、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步骤501、根据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步骤502、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SMF或其他能够实现会话管理功能的网元。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AMF或其他能够实现移动性管理功能的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Xn切换,指的是源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源网络设备)向目标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目标网络设备)发起的Xn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之后,便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Path Switch Preparation)消息,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可以指目标网络设备至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卫星至其对端卫星的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用来进行用户数据落地的卫星,该对端卫星可通过馈电链路与地面信关站通信,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可通过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传输至该对端卫星,再传输至地面,实现用户数据的落地。
可选地,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或中间跨越一颗或多颗卫星进行通信。
可选地,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包括UPF或其他能够实现用户面功能的网元。
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接口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过N3接口相连的地面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并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sponse)消息,指示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例如,当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即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源网络设备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相同)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或不携带任何隧道信息。相应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便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
例如,当用户面功能网元发生变更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变更后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指示用户面功能网元将分配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从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目标网络设备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或不携带任何隧道信息。相应地,目标网络设备便可以根据该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未发生变更。
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从而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通过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使得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确定了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该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目标网络设备(例如目标卫星上的星载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之后,便可以获知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其中,目标空间承载网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
可选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包括NCF或其他能够实现网络控制功能的网元。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位于地面,用于全网星间路由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注回卫星。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具体地,目标网络设备确定Xn切换成功后,可以向核心网发起路径转换过程,以建立用户面功能网元至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Request)消息,该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将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该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其中,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也即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可选地,由于创建承载网路径等后续过程需要和卫星进行交互,处理时间较长,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N4会话消息过程处理时间较短,为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将下行数据转向至目标网络设备,但是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还未建好,因此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在确定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建立好之后,再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0、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步骤601、根据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具体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包括NCF或其他能够实现网络控制功能的网元。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可位于地面,用于全网星间路由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注回卫星。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包括SMF或其他能够实现会话管理功能的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Xn切换,指的是源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源网络设备)向目标卫星上的网络设备(即目标网络设备)发起的Xn切换。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之后,便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Path Switch Preparation)消息,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确定了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该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目标网络设备(例如目标卫星上的星载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之后,便可以获知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其中,目标空间承载网可以理解为目标卫星与其对端卫星之间的空间承载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通过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路径,使得终端在切换成功后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减小了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根据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
第三网络设备为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具体地,目标网络设备确定Xn切换成功后,可以向核心网发起路径转换过程,以建立用户面功能网元至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路径。
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Request)消息,该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后,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将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地,若目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的参与,例如目标卫星上的用户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承载网落地的场景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该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可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网络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以及当前的卫星路由状态等信息,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并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其中,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也即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可选地,由于创建承载网路径等后续过程需要和卫星进行交互,处理时间较长,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N4会话消息过程处理时间较短,为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将下行数据转向至目标网络设备,但是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还未建好,因此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在确定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建立好之后,再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因此各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场景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1:针对当前Xn切换在卫星场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在切换发生时就提前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建立好上行星间路由,提高了切换质量。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流程示意图,图中,对端卫星可以包括源卫星的对端卫星和目标卫星的对端卫星,源卫星和目标卫星分别通过相应的星间链路与各自的对端卫星通信。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Xn切换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1、UE通过测量报告上报自己的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
2、源卫星的星载基站(以下称源基站)根据UE位置信息结合星历等,做出Xn切换的判决。
3、源基站发送XnAP协议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卫星的星载基站(以下称目标基站),消息中包含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UPF的IP地址和TEID)。
4、目标基站收到切换请求后,启动路径转换准备过程。目标基站向地面AMF发送路径转换准备(Path Switch Preparation)消息,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
5、AMF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给SMF。
6、[有条件的]当UPF未发生变更时,SMF本身就知道源UPF侧的上行隧道信息,这时不必启动N4接口的会话修改(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当UPF发生变更时,SMF应向变更后的UP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
7、UPF若重新分配上行隧道信息,则包含在会话修改响应(Session 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中告知SMF。
8、SMF目前已经知道了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如果通信过程需要空间承载网参与,则SMF向NCF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
9~10、NCF根据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以及当前卫星路由状态等,为本次通信过程选择合适的空间路由,向目标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目标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接收到后就获知了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然后回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完成消息。
11、NCF向SMF回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响应消息,并包含返回值。
12、SMF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sponse)消息给AMF,告知上行路径准备完毕。若UPF重新分配了上行隧道,则在消息中包含UPF侧的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
13、AMF向目标基站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Path Switch PreparationComplete)消息,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至此目标基站-空间承载网(若存在)-UPF的上行路径已经贯通。
14、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源基站,消息中携带下行转发隧道信息和上行转发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源基站可以将数据转发到目标基站。该消息可以和前述的Path Switch Preparation消息并行处理,而不用等待Path Switch Preparation Complete消息。
15、源基站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包含该UE在目标基站使用的资源。
16~17、由于UPF不知道目标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下行数据仍然通过UPF-空间承载网(若存在)-源基站-目标基站进行传输。
18、源基站发送序号状态传输(SN Status Transfer)消息给目标基站。
19、UE同步到目标基站。
20、UE通过RRC重配置消息中的配置向目标基站发送PRACH前导(Preamble)消息,发起免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21、目标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消息中指定目标侧的上行资源等信息。
22、UE在指定的资源上向目标基站发送RRC重配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切换成功。
23、先前在目标基站缓存的下行数据这时发送到UE。
24、目标基站向地面AMF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告知核心网Xn切换成功。在消息中包含了目标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
25、AMF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给SMF,消息中包含目标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
26、[有条件的]如果通信过程涉及空间承载网,则SMF向NCF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目标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等信息,希望空间承载网建立对端卫星至目标卫星的下行路径。
27~28、NCF根据目标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以及当前卫星路由状态等,为本次通信过程选择合适的下行空间路由。NCF应向对端卫星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对端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接收到后就获知了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然后回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完成消息给NCF。
29、NCF向SMF回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响应消息,并包含返回值。
30、SMF接收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响应消息之后,知道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已经建立好,这时SMF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UP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Session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包含目标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
由于‘创建承载网路径’等后续过程需要和卫星进行交互,处理时间较长,而SMF和UPF之间的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处理时间较短,为避免UPF已经将下行数据转向至目标基站,但是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还未建好,因此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在SMF接收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响应消息之后。
31、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UP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Session 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若UPF重新分配了上行隧道信息则需要在消息中包含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
32、锚点UPF向源基站发送结束标记(End Marker)。
33、如果通信过程涉及空间承载网,则SMF向NCF发送‘删除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源基站的下行隧道信息,以及源卫星的对端卫星UPF侧的隧道信息。
34~35、NCF向源卫星的对端卫星发送‘星间路由删除命令’消息,源卫星的对端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接收到后删除至源卫星的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源卫星的对端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处理完毕后回送‘星间路由删除完成’消息给NCF。
36~37、NCF向源卫星发送‘星间路由删除命令’消息,源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接收到后删除至对端卫星的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源卫星的星载路由设备处理完毕后回送‘星间路由删除完成’消息给NCF。
38、NCF向SMF发送‘删除承载网路径响应’消息。
39、UPF将下行数据发往目标基站侧,后者再将下行数据发往UE。
40、SMF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sponse)消息给AMF。如果先前的N4接口的Session 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中包含UPF侧的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则本消息需要包含。
41、AMF发送路径转换确认(Path Switch Acknowledge)消息给目标基站。若UPF发生变更则需要包含UPF侧的上行隧道信息(IP地址和TEID),这时会再次引发空间承载网的建立过程,处理和步骤8~12相同。
42、到这个阶段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完全在目标基站内进行传输。
43、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XnAP协议的UE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 Release)消息,后者收到后释放源基站内的资源。至此星载基站Xn切换执行完毕。
实施例2:用户数据通过目标卫星直接落地场景。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通过目标卫星直接落地场景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用户数据可以通过目标卫星直接落地时,本实施例中的Xn切换流程兼容传统的Xn切换流程,不涉及空间承载网的建立。
图8中,切换前,UE通过“A星的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星载馈电设备/>信关站/>UPF”这条路径和地面UPF进行数据传输,当Xn切换发生时选择了B星作为目标卫星,由于用户数据通过B星即可落地,因此不需要空间承载网参与,切换之后的数据传输路径为“B星的星载基站/>星载路由设备/>星载馈电设备/>信关站/>UPF”。其中,S-N3接口指的是星载基站和地面UPF之间通信的N3接口。
实施例3:用户数据跨越多颗卫星落地场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跨越多颗卫星落地场景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出于安全、监管、各国法规等需求和约束时,数据不能通过目标卫星直接落地,而是需要跨越多颗卫星才能落地,这时会引入空间承载网。
图9中,切换前,UE通过“A星1星/>2星/>3星/>B星/>信关站/>UPF”这条路径和地面UPF进行数据传输,当发生Xn切换后,选择了C星作为目标卫星,由于数据需要经过多颗卫星才能落地,因此空间承载网需要重新选路,切换后的路径为“C星/>4星/>5星/>6星/>D星/>信关站/>UPF”。
在用户数据跨越多颗卫星才能落地的场景下,单颗卫星由于不知道空间承载网路由的总体状况,无法进行合适的路由选择,因此系统设计将星间路由的管理和配置由地面网络控制功能设备来负责,地面网络控制功能设备经过评估之后,把终端切换之后新的空间承载网路由再上注回目标卫星,这个过程新增了地面控制系统和卫星的交互,会引入更多的时延。而通过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不仅可以充分涵盖Xn切换的所有场景,提升了Xn切换方法的通用性;而且,通过在切换过程中就通知核心网进行路径转换准备过程,提前建立好星间路由,切换成功后终端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可有效降低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目标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1020,收发机1010和处理器1000;其中,处理器1000与存储器10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10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
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0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000通过调用存储器10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例如: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Xn切换成功,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1120,收发机1110和处理器1100;其中,处理器1100与存储器11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110,用于在处理器11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1110用于在处理器11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
处理器11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处理器1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100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100通过调用存储器11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例如: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根据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1220,收发机1210和处理器1200;其中,处理器1200与存储器12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12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210,用于在处理器12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1210用于在处理器12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
处理器12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20可以存储处理器12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200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200通过调用存储器12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例如: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根据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1320,收发机1310和处理器1300;其中,处理器1300与存储器13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13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310,用于在处理器13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1310用于在处理器13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3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
处理器1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20可以存储处理器1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300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300通过调用存储器13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例如: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根据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根据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
第三网络设备为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目标网络设备、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网络控制功能网元,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该装置可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400,用于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第一接收单元1410,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第一接收单元1410,还用于: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第一发送单元1400,还用于:
确定Xn切换成功,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该装置可应用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1500,用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第二发送单元1510,用于根据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1520,用于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第二接收单元1500,还用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1510,还用于: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该装置可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1600,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确定单元1610,用于根据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1620,用于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第四发送单元1620,还用于: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第三接收单元1600,还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1620,还用于:向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第四发送单元1620,还用于:
根据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该装置可应用于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如图17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1700,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五发送单元1710,用于根据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可选地,第四接收单元1700,还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五发送单元1710,还用于:根据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第三网络设备为设于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Xn切换方法。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所述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Xn切换成功,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5.一种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中携带与源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8.一种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所述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12.一种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包括: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Xn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下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二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设于所述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下行路径中第一个卫星上的网络设备。
14.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目标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之后,所述操作还包括:
接收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16.一种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17.一种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操作还包括:
向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19.一种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20.一种Xn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向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21.一种Xn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转换准备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建立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至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路径;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径转换准备消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路径转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22.一种Xn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23.一种Xn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控制功能网元,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目标网络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创建承载网路径请求消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所述第一星间路由上注命令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空间承载网的上行路径。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57341.3A 2022-05-20 2022-05-20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135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7341.3A CN117135705A (zh) 2022-05-20 2022-05-20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7341.3A CN117135705A (zh) 2022-05-20 2022-05-20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705A true CN117135705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7341.3A Pending CN117135705A (zh) 2022-05-20 2022-05-20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57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009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核心网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009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核心网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20094B (zh) * 2023-11-29 2024-03-08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核心网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2545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14827920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35705A (zh) Xn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71564A (zh) 用户终端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装置
CN114765817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EP4366375A1 (en) Group handover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828158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CN116155342A (zh) 馈电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66860B (zh) 回传路径切换方法、基站、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390727B (zh) 目标对象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网络设备
WO2024109171A1 (zh) 数据传输路径确定、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7714994A (zh) 广播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545065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696234A (zh) Nas消息发送方法、终端、核心网网元和存储介质
CN118138462A (zh) 网络拓扑管理方法、映射信息配置方法及网络节点
CN117528762A (zh) 定位消息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858027A (zh) 广播消息反馈和公共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998478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097387A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915072A (zh) 一种端到端的pdu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4599120A (zh) 终端rrc连接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17417A (zh)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CN117479159A (zh) 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8158659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707151A (zh)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