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5046B -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5046B
CN117135046B CN202311395264.7A CN202311395264A CN117135046B CN 117135046 B CN117135046 B CN 117135046B CN 202311395264 A CN202311395264 A CN 202311395264A CN 117135046 B CN117135046 B CN 1171350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resource
score
information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952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35046A (zh
Inventor
黄震
杨秀丽
朱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qi Hu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qi Hu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qi Hu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qi Hu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952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50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5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35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4Graphs; Linked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6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基于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基于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对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对于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节点分数信息,生成节点综合分值;基于节点综合分值、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将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该实施方式可以减少资源占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用。

Description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标资源配置方法,是用于对节点实体进行资源配置的一项技术。目前,在配置目标资源(例如办公设施、设备)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首先,针对目标资源,根据节点实体(例如企业)的体量(例如人数、规模),选取若干存在资源需求的节点实体。然后,采用平均分配或参考历史过往分配经验的方式,将目标资源分配给各个所选取的节点实体。
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配置目标资源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由于在选取节点实体时,忽略了节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使得需要投入更多的目标资源才能满足各个节点实体的需求,从而,容易导致占用较多资源;
第二,由于各个节点实体对资源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若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则会使得分配的资源与需求不匹配,从而,容易导致资源不足或资源浪费;
第三,即使可以通过构建无向图展示节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以用于选取存在资源需求的节点实体,然而由于无向图难以进一步展示资源在节点实体间的流转方向,容易使得选取节点实体时的准确度降低,目标资源难以通过所选取的节点实体发挥较大效用,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从而,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链接分析单元,被配置成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第三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减少资源占用。具体来说,造成占用较多资源的原因在于:由于在选取节点实体时,忽略了节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使得需要投入更多的目标资源才能满足各个节点实体的需求,从而,容易导致占用较多资源。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首先,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由此,可以得到用于后续选取资源需求节点的源数据。其次,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由此,可以得到节点间的关联数据。然后,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由此,可以得到表征节点间关系的有向图。之后,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由此,可以得到每个节点在不同维度上与关联节点的关联程度。接着,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由此,可以得到每个节点与各个关联节点的关联程度。再接着,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由此,可以根据节点与其他节点的关联程度和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选取存在资源需求的节点,以及对需求节点进行资源配置。最后,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因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将节点间的关联关系和节点自身的资源需求相结合,用于选取待分配资源的节点,可以使得目标资源通过所选取的节点发挥较大效用,而无需投入更多的目标资源去满足各个节点实体的需求。从而,可以减少资源占用。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公开中所涉及的节点信息(例如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的收集、存储、使用等操作,在执行相应操作之前,相关组织或个人尽到包括开展节点信息安全影响评估、向节点信息主体履行告知义务、事先征得节点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等义务。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计算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数据库中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其中,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中的节点资源流转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节点标识、第二节点标识和流转关系标识。上述第一节点标识可以是第一节点的节点标识。上述第二节点标识可以是第二节点的节点标识。节点标识是节点的唯一标识。上述节点可以表征任意实体。例如,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企业或设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用于区分存在关联关系的两个节点。上述关联关系可以包括流转关系和合作关系。上述流转关系标识可以是流转关系的唯一标识。上述流转关系可以表征资源在实体间的流转方向。上述流转方向可以包括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上述合作关系可以是为完成同一项目的实体间相互协作的关系。例如,上述项目可以是网络调试项目或技术研发项目。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中的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合作节点标识、第二合作节点标识组、第一资源使用比例、第二资源使用比例。上述第一合作节点标识可以是第一合作节点的节点标识。上述第二合作节点标识组中的第二合作节点标识可以是与同一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实体、存在合作关系的实体对应的节点标识。第一合作节点、第二合作节点可以分别是用于表征存在合作关系的不同实体的节点。第一资源使用比例可以是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实体使用的第一资源的比例。第二资源使用比例可以是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实体使用的第二资源的比例。上述第一资源可以是实物资源。上述第二资源可以是人员资源。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可以包括资源类型标识和待分配资源量。上述资源类型标识可以是资源类型的唯一标识。上述资源类型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实物使用类型、价值输出类型。上述实物使用类型可以表征资源为实物的使用权。上述价值输出类型可以表征资源为实物的所有权。上述待分配资源量可以是待分配的资源的数量。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作为示例,当实体为企业时,对应节点的节点标识可以是企业的企业名称或组织机构代码。上述流转关系可以包括向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流出关系。上述合作关系可以是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的关系。上述实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监控设备、办公楼、资金。当实体为设备时,对应节点的节点标识可以是设备的编号。上述流转关系可以包括接收上游设备提供的产品的资源流入关系。
步骤102,基于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其中,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中的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可以是存在关联关系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关系的数据。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于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将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包括的每个第二合作节点标识和第一合作节点标识、预设合作关系标识确定为节点间合作关系信息,得到节点间合作关系信息组。其中,上述预设合作关系标识可以是节点间合作关系的唯一标识。
第二步,将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资源流转信息、所得到的每个节点间合作关系信息确定为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得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
步骤103,基于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其中,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可以是以每个节点为顶点、以节点间的关联关系为边的有向图。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
第一步,将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对应的各个节点标识确定为节点标识集。
第二步,对于上述节点标识集中的每个节点标识,将上述节点标识确定为节点信息。其中,每个节点信息可以表征有向图中的一个节点。
第三步,以各个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为行维度和列维度,构建初始邻接矩阵。其中,上述初始邻接矩阵可以是元素均为0的矩阵。
第四步,根据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对上述初始邻接矩阵进行更新处理,得到邻接矩阵。其中,上述邻接矩阵中的元素可以表征节点间是否存在有向关联关系。上述有向关联关系可以包括资源从第一节点流向第二节点的关联关系、资源从第二节点流向第一节点的关联关系、第一合作节点流向第二合作节点的关联关系和第二合作节点流向第一合作节点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邻接矩阵构造方法,根据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对上述初始邻接矩阵中的元素进行更新处理,得到邻接矩阵。若节点间存在有向关联关系,则初始邻接矩阵中对应的元素可以从0更新为1。
第五步,通过预设的有向图构建方法,根据上述邻接矩阵,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例如,上述有向图构建方法可以是有向邻接矩阵法。
步骤104,对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执行主体可以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可以表征节点关联度。上述节点关联度可以是对应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上述第一节点分值可以表征节点与自身入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入度边可以是指向节点的有向边。上述第二节点分值可以表征节点与自身出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出度边可以是从节点指向邻居节点的有向边。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可以包括节点集和有向边集。其中,上述节点集中的每个节点存在对应的节点信息。上述节点信息可以包括节点标识。上述有向边集存在对应的邻接矩阵。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
第一步,将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各个节点信息确定为节点信息集。
第二步,将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邻接矩阵确定为目标邻接矩阵。
第三步,基于节点信息集,执行以下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步骤:
第一子步骤,对于节点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信息,执行以下步骤:
子步骤一,将上述目标邻接矩阵中、满足预设行元素条件的每个元素对应的节点信息确定为第一节点信息,得到第一节点信息组。其中,上述预设行元素条件可以是元素对应的行节点与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相同、且元素不为0。
子步骤二,将上述目标邻接矩阵中、满足预设列元素条件的每个元素对应的节点信息确定为第二节点信息,得到第二节点信息组。其中,上述预设列元素条件可以是元素对应的列节点与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相同、且元素不为0。
子步骤三,基于上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上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其中,上述更新节点信息可以是更新后的节点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基于上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上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节点信息集中的节点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关联度和第二节点关联度。其中,上述第一节点关联度可以表征节点与自身入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上述第二节点关联度可以表征节点与自身出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第一节点关联度和第二节点关联度均可以初始设置为1。节点对应的节点关联度可以用节点对应的第一节点关联度和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表示。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基于上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上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
步骤一,将上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对应的各个第一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目标关联度。
步骤二,将上述第二节点信息组对应的各个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目标关联度。
步骤三,基于上述第一目标关联度和上述第二目标关联度,对上述节点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节点信息。其中,可以将上述第一目标关联度确定为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关联度,以及将上述第二目标关联度确定为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节点关联度,以对节点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节点信息。
第二子步骤,对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其中,归一化节点信息集中的归一化节点信息可以是对应的第一节点关联度和第二节点关联度归一化到0到1之间的节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
步骤一,将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各个第一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全局关联度。
步骤二,将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各个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全局关联度。
步骤三,对于每个更新节点信息,执行以下步骤:
子步骤一,将上述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节点关联度与上述第一全局关联度的比值确定为第一归一化关联度。
子步骤二,将上述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关联度与上述第二全局关联度的比值确定为第二归一化关联度。
子步骤三,基于上述第一归一化关联度和上述第二归一化关联度,生成归一化节点信息。其中,首先,可以将上述第二归一化关联度确定为上述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关联度,以及将上述第一归一化关联度确定为上述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节点关联度,以对更新节点信息进行归一化。然后,将归一化后的更新节点信息确定为归一化节点信息。
第三子步骤,基于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和节点信息集,生成全局分数差值。其中,上述全局分数差值可以表征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和节点信息集之间的差异。首先,将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对应的各个第一归一化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归一化全局节点关联度,以及将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对应的各个第二归一化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归一化全局节点关联度。然后,将节点信息集对应的各个第一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初始全局节点关联度,以及将节点信息集对应的各个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初始全局节点关联度。之后,将上述第一归一化全局节点关联度与上述第一初始全局节点关联度的差值确定第一关联度差值,以及将上述第二归一化全局节点关联度与上述第二初始全局节点关联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关联度差值。最后,将第一关联度差值和第二关联度差值的和确定为全局分数差值。
第四子步骤,响应于确定上述全局分数差值满足预设阈值条件,基于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预设阈值条件可以是上述全局分数差值小于预先设置的误差的上限值。对于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中的每个归一化节点信息,可以将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归一化关联度作为第一节点分值,将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归一化关联度作为第二节点分值,以及将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标识、上述第一节点分值和上述第二节点分值确定为节点分数信息。
可选的,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全局分数差值不满足上述预设阈值条件,将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作为节点信息集,再次执行上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步骤。
步骤105,对于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其中,上述节点综合分值可以表征节点与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关系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对于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将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的和确定为节点综合分值。
步骤106,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其中,上述目标资源可以是待分配资源数据对应的资源。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中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资源需求节点标识和分配资源量。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
第一步,根据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对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进行排序,得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序列。其中,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序列可以是根据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节点综合分值,对各个节点资源使用信息进行降序排列的序列。可以通过预设的排序算法,根据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对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进行排序,得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序列。
作为示例,上述排序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满足预设资源类型条件,从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序列中、选出满足预设分数条件的节点资源使用信息作为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得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其中,上述预设资源类型条件可以是待分配资源数据对应的资源类型为预设资源类型。上述预设资源类型可以是预先设置的资源类型。上述预设分数条件可以是: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子序列对应的、各个节点综合分值的和与预设目标总分值的比值大于预设比值。上述预设目标总分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分值。上述预设比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比值。例如,上述预设比值可以是0.85。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子序列可以是从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序列的第一个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开始,由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序列中、连续的节点资源使用信息组成的子序列。
第三步,将上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中的、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的数目确定为候选节点数。
第四步,响应于确定上述候选节点数大于预设分配节点数上限值,获取与目标资源对应的历史分配数据。其中,上述预设分配节点数上限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待分配节点数的上限值。上述历史分配数据上述历史分配数据可以包括资源类型标识和资源配置详情信息组。上述资源配置详情信息组中的资源配置详情信息可以包括已配置节点标识和资源配置量。上述已配置节点标识可以是上一次被配置目标资源的节点对应的节点标识。上述资源配置量可以是对应节点上一次被配置目标资源的资源量。
第五步,删除上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中、与上述历史分配数据相匹配的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得到删除后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其中,与上述历史分配数据相匹配可以是: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对应的第一合作节点标识与上述历史分配数据对应的任意已配置节点标识相同。
第六步,基于上述删除后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子步骤,对于上述删除后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中的每个删除后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执行以下步骤:
子步骤一,基于预设权重分值组,对上述删除后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对应的第一节点分值、第二节点分值、第一资源使用比例和第二资源使用比例进行加权求和处理,得到资源分配系数。其中,上述预设权重分值组中的预设权重分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权重值。上述预设权重分值组可以包括第一权重分值、第二权重分值、第三权重分值和第四权重分值。上述第一权重分值可以是第一节点分值对应的权重值。上述第二权重分值可以是第二节点分值对应的权重值。上述第三权重分值可以是第一资源使用比例对应的权重值。上述第四权重分值可以是第二资源使用比例对应的权重值。
子步骤二,将上述资源分配系数与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包括的待分配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分配资源量。
子步骤三,将上述删除后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对应的第一合作节点标识作为资源需求节点标识,以及将上述资源需求节点标识和上述分配资源量确定为资源需求配置信息。
可选的,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候选节点数小于或等于上述预设分配节点数上限值,基于上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于上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集中的每个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执行以下步骤:
子步骤一,基于上述预设权重分值组,对上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对应的第一节点分值、第二节点分值、第一资源使用比例和第二资源使用比例进行加权求和处理,得到资源分配系数。
子步骤二,将上述资源分配系数与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包括的待分配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分配资源量。
子步骤三,将上述目标节点资源使用数据对应的第一合作节点标识作为资源需求节点标识,以及将上述资源需求节点标识和上述分配资源量确定为资源需求配置信息。
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生成步骤及其相关内容,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二“资源不足或资源浪费”。导致资源不足或资源浪费的原因往往如下:由于各个节点实体对资源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若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则会使得分配的资源与需求不匹配。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就能达到减少资源浪费或资源不足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首先,根据表征节点与其其他节点关联程度的节点综合分值筛选候选的资源需求节点。然后,若候选节点较多,再结合历史资源分配数据,去除以往获取资源的节点,由此可以增加以往未获取过资源的节点获取本次资源分配机会的几率。最后,对于每个资源待分配节点,根据节点的节点分值和已投入的资源使用比例,对目标资源进行分配。由此,可以使得分配的资源与节点的需求更为匹配。从而,减少资源不足或资源浪费。
步骤107,将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其中,上述目标终端可以是用于对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的终端。
可选的,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基于预设的图元素样式信息集、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和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将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绘制在预设的可视化界面上,得到节点关系画像。其中,上述图元素样式信息集中的图元素样式信息可以包括元素样式标识和元素样式信息组。上述元素样式标识可以是绘图元素的样式的唯一标识。上述绘图元素可以是绘图时所使用的图形。上述元素样式信息组中的元素样式信息可以包括属性标识和属性值。上述属性标识可以是绘图元素的属性的标识。例如,上述属性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字体属性、字号属性、规格属性、数据属性。上述可视化界面可以是用于显示节点间关联关系的用户界面。上述节点关系画像可以是展示节点间关联关系和节点间的关联程度的有向图。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基于预设的图元素样式信息集、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和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将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绘制在预设的可视化界面上,得到节点关系画像:
第一步,对于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每个节点信息,将上述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分数信息确定为节点元素数据属性信息。
第二步,根据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各个节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目标节点信息集。其中,每个目标节点信息可以包括节点类别标识和分类节点信息组。上述节点类别标识可以是节点类别的标识。节点类别可以表征节点的节点综合分值所在的数值区间。上述分类节点信息组中的分类节点信息可以是对应同一节点类别标识的、节点的节点信息。
第三步,对于上述目标节点信息集中的每个目标节点信息,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子步骤,从预设的类别样式信息集中,选出与上述目标节点信息包括的节点类别标识相匹配的类别样式信息作为目标类别样式信息。其中,每个类别样式信息可以包括类别标识和元素样式标识。上述类别标识可以是节点对应的节点类别标识。与上述目标节点信息包括的节点类别标识相匹配可以是类别样式信息对应的类别标识与上述目标节点信息包括的节点类别标识相同。
第二子步骤,对于上述目标节点信息包括的每个分类节点信息,将上述分类节点信息和上述目标类别样式信息对应的元素样式标识确定为节点元素样式信息,以及将上述节点元素样式信息和上述分类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元素数据属性信息确定为节点元素绘图信息。
第四步,将所得到的各个节点元素绘图信息确定为节点元素绘图信息集。
第五步,对于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每个有向边信息,将上述有向边信息和预设有向边元素样式标识确定为有向边元素绘图信息。上述预设有向边元素样式标识可以是预先设置的表征有向边的绘图元素的元素样式标识。有向边信息可以是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中的有向边的信息。
第六步,基于预设的图元素样式信息集、上述节点元素绘图信息和上述有向边元素绘图信息,将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绘制在预设的可视化界面上,得到节点关系画像。其中,可以通过预设的绘图组件库,将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绘制在预设的可视化界面上,得到节点关系画像。例如,上述绘图组件库可以是ECharts((Enterprise Charts,商业级数据图表))可视化图表库。
可选的,用户可以查看上述可视化界面,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进行确认。目标终端接收到用户确认结果后,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执行终端,执行终端根据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分配。
上述节点关系画像生成步骤及其相关内容,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三“资源浪费”。导致资源浪费的原因往往如下:即使可以通过构建无向图展示节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以用于选取存在资源需求的节点实体,然而由于无向图难以进一步展示资源在节点实体间的流转方向,容易使得选取节点实体时的准确度降低,目标资源难以通过所选取的节点实体发挥较大效用,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从而,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就能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首先,根据节点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表征节点关系的有向图。然后,根据节点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确定节点间关联影响力程度。之后,根据节点间的关联程度,为各个节点对应的绘图元素设置不同的样式,以便后续更直观的展示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和节点影响力。最后,绘制节点关系画像。由此,便于后续供用户直观了解各个节点所处的关系位置,对资源需求配置信息进行确认。因此,通过节点关系有向图,可以进一步展示资源在节点实体间的流转方向,提高选取节点实体时的准确性,使得目标资源发挥较大效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使得用户可以快速理解节点关系有向图,并对资源需求配置信息进行确认,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选取资源需求节点的准确性。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作为示例,当实体为企业时,与其他企业间关联程度较高的实体企业通过投入目标资源可以输出较多的产品或服务等资源,用于参与资源流转,进而促进关联企业也输出较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减少资源占用。具体来说,造成占用较多资源的原因在于:由于在选取节点实体时,忽略了节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使得需要投入更多的目标资源才能满足各个节点实体的需求,从而,容易导致占用较多资源。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首先,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由此,可以得到用于后续选取资源需求节点的源数据。其次,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由此,可以得到节点间的关联数据。然后,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由此,可以得到表征节点间关系的有向图。之后,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由此,可以得到每个节点在不同维度上与关联节点的关联程度。接着,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由此,可以得到每个节点与各个关联节点的关联程度。再接着,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由此,可以根据节点与其他节点的关联程度和节点资源使用数据,选取存在资源需求的节点,以及对需求节点进行资源配置。最后,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因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将节点间的关联关系和节点自身的资源需求相结合,用于选取待分配资源的节点,可以使得目标资源通过所选取的节点发挥较大效用,而无需投入更多的目标资源去满足各个节点实体的需求。从而,可以减少资源占用。
进一步参考图2,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200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的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200包括:获取单元201、第一生成单元202、构建单元203、链接分析单元204、第二生成单元205、第三生成单元206和发送单元207。其中,获取单元201,被配置成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第一生成单元202,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单元203,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链接分析单元204,被配置成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第二生成单元205,被配置成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第三生成单元206,被配置成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单元207,被配置成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该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2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2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3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 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基于上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基于上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对上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对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上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上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上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将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上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单元、第一生成单元、构建单元、链接分析单元、第二生成单元、第三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其中,所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资源流转信息包括第一节点标识、第二节点标识和流转关系标识,所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包括第一合作节点标识、第二合作节点标识组、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第一资源使用比例和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第二资源使用比例;
基于所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所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
基于所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其中,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包括节点集和有向边集,所述节点集中的每个节点存在对应的节点信息,所述有向边集存在对应的邻接矩阵,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构建步骤包括:
将各个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作为行维度节点和列维度节点,构建初始邻接矩阵,其中,所述初始邻接矩阵中的元素表征节点间是否存在有向关联关系;
响应于确定所述初始邻接矩阵中行维度节点与列维度节点之间存在有向关联关系,将所述初始邻接矩阵中、与存在有向关联关系的行维度节点和列维度节点对应的元素确定为1,以将所述初始邻接矩阵更新为邻接矩阵;
基于所述邻接矩阵,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
对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第一节点分值表征第一节点关联度,即表征节点与自身入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第二节点分值表征第二节点关联度,即表征节点与自身出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
对于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所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
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所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所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
将所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所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所述对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包括:
将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各个节点信息确定为节点信息集;
将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邻接矩阵确定为目标邻接矩阵;
基于节点信息集,执行以下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步骤:
对于节点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信息,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目标邻接矩阵中、满足预设行元素条件的每个元素对应的节点信息确定为第一节点信息,得到第一节点信息组;
将所述目标邻接矩阵中、满足预设列元素条件的每个元素对应的节点信息确定为第二节点信息,得到第二节点信息组;
基于所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所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
对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
基于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和上一次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全局分数差值;
响应于确定所述全局分数差值满足预设阈值条件,基于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节点分数信息集;
响应于确定所述全局分数差值不满足所述预设阈值条件,将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作为上一次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再次执行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步骤;
其中,所述节点信息集中的节点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关联度和第二节点关联度;以及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所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对应的各个第一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目标关联度;
将所述第二节点信息组对应的各个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目标关联度;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关联度和所述第二目标关联度,对所述节点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节点信息,其中,所述对所述节点信息进行更新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关联度确定为第二节点关联度;
将所述第二目标关联度确定为第一节点关联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图元素样式信息集、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和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将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绘制在预设的可视化界面上,得到节点关系画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包括:
将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各个第一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全局关联度;
将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各个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全局关联度;
对于每个更新节点信息,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节点关联度与所述第一全局关联度的比值确定为第一归一化关联度;
将所述更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关联度与所述第二全局关联度的比值确定为第二归一化关联度;
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关联度和所述第二归一化关联度,生成归一化节点信息。
4.一种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待分配资源数据,其中,所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资源流转信息包括第一节点标识、第二节点标识和流转关系标识,所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资源使用信息包括第一合作节点标识、第二合作节点标识组、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第一资源使用比例和第一合作节点对应的第二资源使用比例;
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节点资源流转信息集和所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生成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
构建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节点间关联关系数据集,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其中,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包括节点集和有向边集,所述节点集中的每个节点存在对应的节点信息,所述有向边集存在对应的邻接矩阵,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构建步骤包括:
将各个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作为行维度节点和列维度节点,构建初始邻接矩阵,其中,所述初始邻接矩阵中的元素表征节点间是否存在有向关联关系;
响应于确定所述初始邻接矩阵中行维度节点与列维度节点之间存在有向关联关系,将所述初始邻接矩阵中、与存在有向关联关系的行维度节点和列维度节点对应的元素确定为1,以将所述初始邻接矩阵更新为邻接矩阵;
基于所述邻接矩阵,构建节点关系有向图;
链接分析单元,被配置成对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其中,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表征节点关联度,第一节点分值表征第一节点关联度,即表征节点与自身入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第二节点分值表征第二节点关联度,即表征节点与自身出度边连接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
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对于所述节点分数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分数信息,基于所述节点分数信息包括的第一节点分值和第二节点分值,生成节点综合分值;
第三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生成的节点综合分值、所述节点资源使用信息集和所述待分配资源数据,生成针对目标资源的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
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发送至目标终端,以供对所述资源需求配置信息组对应的各个节点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所述对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进行链接分析,得到节点分数信息集,包括:
将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各个节点信息确定为节点信息集;
将所述节点关系有向图对应的邻接矩阵确定为目标邻接矩阵;
基于节点信息集,执行以下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步骤:
对于节点信息集中的每个节点信息,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目标邻接矩阵中、满足预设行元素条件的每个元素对应的节点信息确定为第一节点信息,得到第一节点信息组;
将所述目标邻接矩阵中、满足预设列元素条件的每个元素对应的节点信息确定为第二节点信息,得到第二节点信息组;
基于所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所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
对所得到的各个更新节点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
基于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和上一次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全局分数差值;
响应于确定所述全局分数差值满足预设阈值条件,基于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节点分数信息集;
响应于确定所述全局分数差值不满足所述预设阈值条件,将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作为上一次归一化节点信息集,再次执行所述归一化节点信息集生成步骤;
其中,所述节点信息集中的节点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关联度和第二节点关联度;以及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和所述第二节点信息组,生成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更新节点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节点信息组对应的各个第一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一目标关联度;
将所述第二节点信息组对应的各个第二节点关联度的和确定为第二目标关联度;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关联度和所述第二目标关联度,对所述节点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节点信息,其中,所述对所述节点信息进行更新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关联度确定为第二节点关联度;
将所述第二目标关联度确定为第一节点关联度。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1395264.7A 2023-10-26 2023-10-26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7135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5264.7A CN117135046B (zh) 2023-10-26 2023-10-26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5264.7A CN117135046B (zh) 2023-10-26 2023-10-26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046A CN117135046A (zh) 2023-11-28
CN117135046B true CN117135046B (zh) 2024-01-12

Family

ID=88863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5264.7A Active CN117135046B (zh) 2023-10-26 2023-10-26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50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279A (zh) * 2011-11-18 2013-05-29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和系统
US10061621B1 (en) * 2017-12-01 2018-08-28 Sas Institute Inc.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configurable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1541628A (zh) * 2020-05-12 2020-08-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556573A (zh) * 2021-07-23 2021-10-26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推流链路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6128055A (zh) * 2023-04-07 2023-05-16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 图谱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302481A (zh) * 2023-01-06 2023-06-2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稀疏知识图谱链接预测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6703131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279A (zh) * 2011-11-18 2013-05-29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和系统
US10061621B1 (en) * 2017-12-01 2018-08-28 Sas Institute Inc.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configurable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1541628A (zh) * 2020-05-12 2020-08-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556573A (zh) * 2021-07-23 2021-10-26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推流链路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6302481A (zh) * 2023-01-06 2023-06-2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稀疏知识图谱链接预测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6128055A (zh) * 2023-04-07 2023-05-16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 图谱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703131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046A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08797A (zh) 流转量预测多时序模型生成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EP4184400A1 (en) Federated learning method, federated learn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434620B (zh) 场景文字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umar et al.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postdisaster management in IoT environment
CN118349421A (zh) 指标信息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496195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医疗资源调度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2464039B (zh) 树形结构的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7135046B (zh) 基于节点关联度的目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347973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98027A (zh) 确定特征维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796233A (zh)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08970B (zh)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86968B (zh) 摄像机生命周期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507676B (zh) 能源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88857B (zh) 事件识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26476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035861A (zh) 集群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08716B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3887995A (zh) 电力项目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764627A (zh) 基于横向联合学习参与方的数据贡献力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754984A (zh) 文本选取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449002B (zh) 一种基于渲染节点的分布式部署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77353B (zh) 用于生成核保结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077352B (zh) 基于用户信息和保险相关信息的保险服务物品推荐方法
CN116915870B (zh) 任务创建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