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4431A -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4431A
CN117134431A CN202311142413.9A CN202311142413A CN117134431A CN 117134431 A CN117134431 A CN 117134431A CN 202311142413 A CN202311142413 A CN 202311142413A CN 117134431 A CN117134431 A CN 117134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power system
constraint
safety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24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丹
刘浩
刘佳委
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1424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4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4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02J3/144Demand-respons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4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wherein a plurality of decentralised, dispersed or local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re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58The condition being electrical
    • H02J2310/60Limit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network or in one section of the network, e.g. load shedding or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基于电力系统极端运行方式,获取电力系统低碳安全约束,包括支路碳流率约束和节点碳势约束两部分;基于电力系统有功静态安全域模型,构建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安全约束集,进而构建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域模型及安全边界表达式;基于电力系统能碳安全边界,构建相应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模型和最大供能能力曲线模型;基于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选取二维或三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进行降维可视化观测,获取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最大可行边界,基于最大可行边界实现对工作点的高碳风险预警,保证电力系统的低碳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分析领域和电力系统低碳运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领域以绿色和低碳为导向,转型升级开启加速模式。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费的主要载体,其碳排放量占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日益受到挑战。因此,如何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运行,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研究问题。
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首要目标,也是制约电力系统高效运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瓶颈。相较于传统逐点法,电力系统安全域的分析方法能够完整刻画安全边界的形态以及系统工作点可安全运行的范围,并且其求解速度快、安全评估效率高、获取的安全信息更全面,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根据“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能源系统面临供给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价格要求相互制约的新局面,根据能源特性其价格并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所以能源安全与能源系统低碳可持续性的协调是推动能源“不可能三角”走向最优化的关键。因此,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如何追求能源系统低碳可持续性是完善能源系统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相对成熟。然而目前将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流理论与安全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无法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合理监测预警系统运行中“高碳”风险,缺乏一种有效的低碳安全分析工具。
因此,有必要将碳排放流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能流安全域模型中,探究碳流约束对安全域的影响,基于域模型建立“高碳”态势觉察与预警分析技术,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监视与低碳运行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低碳电力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将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引入电力系统安全域模型中,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过程中的“高碳”风险,可以完整刻画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最大边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以电力系统极端运行方式下的节点碳势和支路碳流率为低碳安全的边界条件,构建碳流低碳安全约束;
S2.基于电力系统有功静态安全域模型,构建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安全约束集,包括电力系统稳态能流平衡方程、能流安全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三个部分,进而构建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及安全边界表达式,描述电力系统低碳运行N-0安全条件;
S3.将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作为最大供能能力优化求解的约束条件,构建相应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及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曲线模型;基于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得到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
S4.基于求解出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选取二维或三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进行降维观测,获取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最大可行边界,基于所求的最大可行边界实现工作点的高碳风险预警,即位于最大可行边界下方的工作点为低碳安全工作点,无需做预防控制;位于最大可行边界上方的工作点为高碳风险工作点,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该工作点的碳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定义为:计及碳流不等式约束、能流不等式约束及能量平衡等式约束,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N-0安全准则的所有工作点的集合;其中碳流不等式约束包括节点碳势约束、支路碳流率约束,能流不等式约束包括节点电压、相角N-0安全约束,能量平衡等式约束是指电力系统交流潮流方程;所述工作点定义为正常运行方式下,表征电力系统安全性的状态变量的最小集合;设定一个电力系统里含有M+1个发电机节点,N个负荷节点;选取其中一台大容量的机组节点作为平衡节点,以调节整个电力系统的能量供需平衡,则工作点表示为欧式空间中的向量:
W=[P1,P2,…Pm,L1,L2,…Ln]
式中,W为工作点向量集,Pm为第m个发电机节点的发电机注入功率;Ln为第n个负荷节点的负荷功率;m为除平衡节点外的发电机节点总数;n为负荷节点总数;
所述碳流低碳安全约束包括节点碳势约束和支路碳流率约束两部分,其中节点碳势是用来描述节点碳排放强度的物理量,用符号E表示;支路碳流率是指某条支路在单位时间内跟随潮流通过的碳流率,用符号R表示,二者的矩阵形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RB=PBdiag(EN)
式中,EN为节点碳势向量;RB为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PN为节点有功通量矩阵,即流入节点有功潮流的绝对量;PB为支路潮流分布矩阵;PG为发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EG为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向量;
所述电力系统极端运行方式定义为:电力系统中源端高碳能源机组满发而源端低碳能源机组出力为零的运行方式为极端运行方式;极端运行方式下的节点碳势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为:在各节点处消费的单位电量均对应源端高碳能源机组产生的碳排放;极端运行方式下的支路碳流率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为: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维持的支路有功潮流均来自源端高碳能源机组;上述定义理解为:在相同供电量的情况下,极端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源端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最大,因此视为极端运行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为:
ΩE&CF-SR={Ws|h(Ws)=0,g(Ws)≤0}
式中,ΩE&CF-SR为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Ws为工作点向量;h(Ws)=0为电力系统需要满足N-0安全准则的等式约束集;g(Ws)≤0为电力系统需要满足N-0安全准则的不等式约束集;
其中h(Ws)=0等式约束集表示网络稳态能流平衡方程,即电力系统交流潮流方程;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电力系统交流潮流方程,进而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求解电力系统网络碳流分布;
其中,g(Ws)≤0不等式约束集包括电力系统能流安全运行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两部分,具体如下所示:
式中,HE为电力系统能量流安全约束集;VK为节点电压列向量,分别为节点电压上、下限构成的列向量;θB为支路相角差列向量;/>分别为支路相角差上、下限构成的列向量;PG为发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为机组注入下限分布矩阵,/>为机组注上限分布矩阵;HC为电力系统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RB为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为极端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EK为节点碳势向量;/>为极端运行方式下节点碳势矩阵。
进一步的,将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定义为电力系统在满足给定能碳安全约束条件下对负荷的最大供电能力,当电力系统供电量达到上限时,对应运行状态下的工作点称为CTSC工作点,CTSC工作点是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中运行效率最高的工作点,反映了低碳安全运行下系统的供电能力极限,其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LCTSC和L1,ei分别为CTSC工作点下电力系统总供电功率和CTSC工作点下电力系统第i个负荷节点的负荷功率;n为负荷节点总数;ΩE&CF-SR为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
将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曲线模型定义为所有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点负荷功率之和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的曲线,记为CCTSC,其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xL,SWL,x)为CTSC曲线上的工作点坐标;xL为CTSC曲线上工作点序号,无物理意义;SWL,x为第xL个工作点中各负荷的功率之和;WL,x为CTSC曲线上第xL个工作点,WL,x∈ΩEC-SR表示工作点位于能碳耦合安全域内,工作点满足所有能碳安全约束,同理,表示工作点位于能碳耦合安全域外。
进一步的,步骤S4中选取二维或三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降维观测,即为电力系统能碳安全边界降维可视化观测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I:求解最大供能能力及CTSC工作点负荷分布。初始化电力系统参数,包括拓扑结构、设备参数、算法参数等;以电力系统CTSC为优化目标,以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为约束条件,采用上述原对偶内点法求解CTSC工作点,获取全网负荷、发电机达到CTSC工作点时的功率分布。
步骤II:获取临界点数组。选取观测机组输出功率组合Pb=(Pm,Pn,Po)为自由变量,固定其余发电机组为CTSC工作点对应的功率,所有节点负荷功率也作为自由变量,令Pm以步长ΔP(本专利步长取为0.02MW)向边界PU(Pm的功率上限值)逼近,在Pn、Po约束范围内,求解满足安全域模型约束临界条件的自由变量Pn、Po及此时的全网负荷分布,记录至临界工作点数组Pb中,直至Pm达到边界上限,获取安全边界上全部临界工作点。
步骤III:临界点数组拟合。最后采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拟合临界工作点Pb,求解能碳耦合安全域三维可视化边界曲面。同时绘制系统状态空间平面,形成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此外,选取二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进行降维观测的步骤同三维原理相同,相当于只在步骤II中改变观测机组输出功率组合Pb=(Pm,Pn,Po)为Pb=(Pm,Pn),其它步骤相同,不改变观测方法的本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次将碳流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安全域模型中,以极端运行方式下支路碳流率和节点碳势作为电力系统低碳安全约束的边界条件,构建了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该模型能够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监测预防系统的“高碳”风险,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监视与低碳运行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2、与现有电力系统能流安全域模型中的最大供能能力模型相比,本发明所提的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曲线能够完整描述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下的供电能力范围,在保证系统碳排放不超标的前提下,能够为调度人员提供系统达到最大供电能力时的运行方案;进而指导调研人员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充分挖掘系统的供电能力,在保证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减排提效;
3、本发明基于系统最大供电能力工作点,建立了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安全边界模型,实现了能碳耦合安全域的二维、三维直接观测,并结合具体算例,将所提的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与已有的能流安全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新模型在监测“高碳”安全风险方面的优势,新模型清晰地界定了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红线”,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高碳风险。
4.与现有逐点低碳安全校验法相比,基于本发明所构建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能够求解出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最大可行边界,基于最大可行边界能够直观的实现工作点的高碳风险预警,即位于最大可行边界下方的工作点为低碳安全工作点,不需要做预防控制;位于最大可行边界上方的工作点为高碳风险工作点,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该工作点的碳排放,大幅提高了校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与能流安全域、碳流安全域关系示意图。
图2为三维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的仿真拟合求解流程图。
图3为电力系统IEEE 14节点标准算例拓扑结构图。
图4为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曲线与传统能流最大供能能力曲线对比图。
图5为电力系统二维能碳耦合安全域可视化结果示意图。
图6为电力系统三维能碳耦合安全域可视化结果示意图。
图7为电力系统三维能碳耦合安全域与能流安全域可视化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有效监测和预防电力系统在安全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高碳”风险,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101: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定义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表征电力系统安全性的状态变量的最小集合为工作点,并提出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的概念与模型。
其中,电力系统的碳排放主要是由发电环节消耗化石能源发电产生,因此本实施例以N-0安全准则为基准,面向以燃煤机组等为电源的电力系统,基于工作点发电注入空间和负荷功率空间提出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概念与模型。其中发电注入空间是指输入侧非平衡节点发电机组输入功率构成的空间,负荷功率空间是指输出侧负荷节点输出功率构成的空间。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定义为,计及节点碳势、支路碳流率等碳流不等式约束、节点电压、相角等能流不等式约束及能量平衡等式约束,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N-0安全准则的所有工作点集合。此外,工作点具有可观测可调控能力,假设一个系统里含有M+1个发电机节点,N个负荷节点。选取其中一台大容量的机组节点作为平衡节点,以调节整个系统的能量供需平衡,则工作点可表示为欧式空间中的向量:
W=[P1,P2,…Pm,L1,L2,…Ln] (1)
式中,W为工作点向量集,Pm为第m个节点的发电机注入功率;Ln为第n个节点的负荷功率;m为发电机节点总数;n为负荷节点总数;
102:基于电力系统极端运行方式,应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电力系统潮流方程,进而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求解极端运行方式下系统的支路碳流率矩阵和节点碳势矩阵,以此作为碳流低碳安全约束的边界条件;依据电力系统能流安全运行要求,设置安全域求解过程中的稳态能流平衡约束与N-0安全运行约束条件,进而获取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安全约束集。因此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是电力系统能量流N-0安全域与碳排放流安全域的交集,如图1所示。
其中,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世界各种电源平均碳排放强度的报告,将煤电、石油、天然气列作高碳能源,碳排放强度高达500克/千瓦时以上;将水电、风电、光伏、光热、核电、生物质、潮汐视为低碳能源,碳排放仅有0-48克/千瓦时。基于此定义电力系统中高碳能源机组满发而低碳能源机组出力为零的运行方式为极端运行方式。以极端运行方式下的碳流指标作为碳流低碳安全不等式约束的边界条件,并结合电力系统有功静态安全域能流N-0安全约束,给出具体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约束集:
式中,ΩE&CF-SR为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Ws为工作点向量;h(Ws)=0为电力系统稳态能流平衡方程;g(Ws)≤0为电力系统能流与碳流安全约束集;HE为电力系统能量流安全约束集;VK为节点电压列向量,分别为节点电压上下限构成的列向量;θB为支路相角差列向量;/>分别为支路相角差上下限构成的列向量;/>为机组注入下限分布矩阵,/>为机组注上限分布矩阵;HC为电力系统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为极端运行方式下系统的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EK为节点碳势向量;/>为极端运行方式下节点碳势矩阵。
其中,电力系统能量流N-0安全域模型是在电力系统能流与碳流安全约束集g(Ws)≤0中仅考虑电力系统能量流安全约束集HE对应的部分,其余与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相同;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安全域模型是在电力系统能流与碳流安全约束集g(Ws)≤0中仅考虑电力系统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HC对应的部分,其余与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相同。
103:基于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电力系统能碳安全边界模型,能碳安全边界是工作点在状态空间中安全和不安全子空间的分界线,是能碳耦合安全域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的安全边界定义如下:能碳耦合安全域中所有临界点构成的集合,记为安全边界的概念具有通用性,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Wb *为工作点Wb中任意元素Pi或Lj增加ε*后形成的新工作点。上式的含义是,对新工作点Wb *不在能碳耦合安全域内,即Wb是一个边界工作点,全部Wb构成了安全边界。
所谓“临界点”是指工作点恰好位于安全边界上,即N-0安全性校验恰好处于通过与不通过的安全状态,对于节点而言,其节点电压或节点碳势恰好达到约束上限,对于支路而言,其支路相角或支路碳流率恰好达到上限,当工作点中任意负荷稍微增加时,工作点朝着安全边界外部移动,N-0安全性校验不通过,当工作点中任意负荷稍微减少时,工作点朝着安全边界内部移动,N-0安全性校验通过。
此外,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由安全边界切割状态空间形成,因此完整的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一般也包含部分状态空间边界,即发电机输出功率上下限边界和负荷功率上下限边界,将其记为其与安全边界是并列关系,共同形成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
104:基于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安全边界表达式,将其作为最大供能能力优化求解的约束条件,构建相应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模型;
其中,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consider carbon flowconstraints’s total supply capability,CTSC)数学模型定义为电力系统在满足给定能碳安全约束条件下对负荷的最大供电能力,当系统供电量达到上限时,对应运行状态下的工作点称为CTSC工作点,CTSC工作点是能碳耦合安全域中运行效率最高的工作点,反映了低碳安全运行下系统的供电能力极限,CTSC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CTSC为优化目标,及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取值的相反数;h(L)为能量平衡等式约束集合;g(L)为电力系统能流N-0不等式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L为工作点中负荷节点的负荷功率向量,是原对偶内点法优化求解过程中的自由变量,Lm为第m个节点的负荷功率,M为负荷节点的总数,m为负荷节点编号。
本发明应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CTSC数学模型,在优化目标中加入障碍函数,并在不等式约束条件中引入松弛变量,将不等式约束集合转化为等式约束集合,从而将该模型的求解转变为:
式中,s1r、s2r均为正值;μ为障碍参数;R为不等式个数;Lm为第m个节点的负荷功率,M为负荷节点的总数,m为负荷节点编号;h(L)为能量平衡等式约束集合;g(L)为电力系统能流N-0不等式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Gmax为电力系统能流N-0不等式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上限组成的列向量;s1为原变量。
由上式可知,转换后含不等式约束的最大供电能力求解问题变为只含有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可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求解,其拉格朗日函数为:
式中,LF为转换为拉格朗日函数后的目标函数变量;s1r、s2r均为正值;z1为正值,z2为负值;λ不为0;λ、z1、z2为拉格朗日乘子;L、s1、s2为原变量;h(L)为能量平衡等式约束集合;g(L)为电力系统能流N-0不等式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μ为障碍参数;R为不等式个数;Gmax、Gmin为电力系统能流N-0不等式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上限、下限组成的列向量。
进一步,推导获取非线性方程组的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式,利用牛顿法对其迭代求解,直至获取全局最优工作点以及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模型最优解即-CTSC。最后,将求解所得最优解取负值,即可获得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点的数值。
105:基于求解出的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选取二维或三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进行降维观测,进而拟合求解出系统最大低碳安全运行边界;
见图2,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安全边界仿真拟合求解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I:求解最大供能能力及CTSC工作点负荷分布。初始化电力系统参数,包括拓扑结构、设备参数、算法参数等;以电力系统CTSC为优化目标,以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为约束条件,采用上述原对偶内点法求解CTSC工作点,获取全网负荷、发电机达到CTSC工作点时的功率分布。
步骤II:获取临界点数组。选取观测机组输出功率组合Pb=(Pm,Pn,Po)为自由变量,固定其余发电机组为CTSC工作点对应的功率,所有节点负荷功率也作为自由变量,令Pm以步长ΔP(本专利步长取为0.02MW)向边界PU(Pm的功率上限值)逼近,在Pn、Po约束范围内,求解满足安全域模型约束临界条件的自由变量Pn、Po及此时的全网负荷分布,记录至临界工作点数组Pb中,直至Pm达到边界上限,获取安全边界上全部临界工作点。
步骤III:临界点数组拟合。最后采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拟合临界工作点Pb,求解能碳耦合安全域三维可视化边界曲面。同时绘制系统状态空间平面,形成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此外,选取二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进行降维观测的步骤同三维原理相同,相当于只在步骤II中改变观测机组输出功率组合Pb=(Pm,Pn,Po)为Pb=(Pm,Pn),其它步骤相同,不改变观测方法的本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101-步骤105构建了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清晰的给出了工作点、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的最大供能能力、电力系统能碳安全边界的定义与数学模型,并通过原对偶内点法、仿真拟合法求解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最大可行边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求解方案。
下面结合实例对上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进行分析,详见下文描述:
本实施例选择电力系统IEEE14节点标准算例进行分析,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包含5个发电机组,其中G1、G2、G4为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机组,即高碳电源机组,机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G3、G5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机组,即低碳电源机组。给定机组碳排放强度参数向量为EG=[0.875 0.525 0 0.52 0]T(单位为kgCO2/(kW·h))。
在进行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二维和三维观测之前,需要计算电力系统CTSC。对应步骤104,在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约束下,通过原始对偶内点法求解出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CTSC为292.88MW,CTSC工作点运行方式下对应工作点及平衡节点的功率分布如表1所示。为验证CTSC工作点的低碳安全性,对其进行N-0安全性校验,校验结果如表2-3所示。
表1 CTSC工作点及平衡节点功率分布
表2 CTSC工作点下各节点安全性校验结果
表3CTSC工作点下各支路安全性校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除节点1、6、8、11、12、13和支路8-7的N-0的安全性校验处于临界状态外,其余节点及支路的安全性校验结果均为通过。因此CTSC工作点是低碳安全工作点。此外该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为292.88MW,较极端运行方式下提升了8.47%,且除了安全性校验结果处于临界状态的少数节点、支路外,其余节点支路的碳流指标均低于极端运行方式,说明通过合理调节机组出力组合,既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又能降低系统的碳排放,保证电力系统的低碳可持续性。
为说明本实施例所建立的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的有效性,在相同的电压、相角等约束下求解系统最大供电能力(total supply capability,TSC)及其对应的TSC工作点,即以电力系统能流安全域模型为约束边界,不考虑附加的碳流约束,并对所求的TSC工作点进行安全性校验。通过优化求解出系统的TSC为315MW,TSC工作点运行方式下工作点及平衡节点的功率分布及安全性校验结果如表4-6所示。
表4TSC工作点及平衡节点功率分布
表5TSC工作点下各节点安全性校验结果
表6TSC工作点下各支路安全性校验结果
由上表结果可知不考虑碳流约束下电力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达到了315MW,但此运行方式过度追求系统供电能力,导致系统中出现多处“高碳要素”,并未通过低碳安全性校验,如节点2、节点6等的节点碳势过高,支路4-9、支路5-6等的支路碳流率过高。因此该运行方式是以过高的碳排放为代价来换取系统的供电能力,从电力系统低碳可持续的角度分析,并不提倡电力系统长期处于该运行状态。
可见,电力系统的能流安全域模型主要关注系统电压相角的稳定性,却无法有效限制电力网络中“高碳要素”的流动。因此,引入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碳排放约束纳入到电力系统安全域的分析和优化中,综合考虑机组碳排放强度、电力负荷的分布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等多种因素,以实现电力系统减排提效的最优运行方式。
基于CTSC及TSC工作点,进一步绘制CTSC曲线与TSC曲线,采样步长α取0.02MW,如图4所示,N-0下的TSC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电力系统在不同的工作点分布下,TSC取值保持不变;而CTSC曲线是幅值变化的曲线,其最大值即为CTSC工作点,且系统达到CTSC工作点的运行方式并不唯一。通过安全性校验结果可知,CTSC曲线能够完整描述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下的供电能力范围,在保证系统碳排放不超标的前提下,为调度人员提供系统达到最大供电能力时的运行方案。
对应步骤105,选取发电机组G3、G5功率组合(PG3,PG5)为自由变量进行二维观测,其余发电机节点均处于CTSC工作点时的功率,优化目标为系统的总供电能力最大,通过仿真法求解二维发电机注入空间上的能碳安全边界,二维可视化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供电量达到CTSC的工作点并不唯一,与图4所示的CTSC曲线后端一致,多种机组出力组合方式下系统的供电能力均达到CTSCmax;这些CTSC工作点是能碳安全边界上供电最大、效率最高的工作点,它不仅包含了电力系统最大的负荷供应能力数值,还包含了达到CTSCmax时全网的发电机功率、负荷分布,即工作点数据。同时在E&CF-SR的安全边界上,还存在大量供电量非CTSC的临界点(简称非CTSC工作点),非CTSC工作点运行状态下,因机组出力组合不当系统会丧失一定的供电能力。因此调度人员要尽可能的基于CTSC工作点数据,合理调整机组运行方式,在保证低碳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考虑到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同时调节多个发电机组出力的情况,假设算例中发电机组G3、G4、G5为主要调节对象,其余机组处于CTSC工作点。因此,为可视化可调节机组的运行边界,选取工作点中发电机组合(G3,G4,G5)为自由变量求解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三维能碳耦合安全域,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选择三个机组作为观测变量组合的安全边表现为状态空间中的三维曲面,此外,可以通过将发电机组G4固定在CTSC工作点时的功率29.96MW的情况下投影三维安全域,进而获取将发电机组G3、G5作为观测变量的二维安全域,如图中标注所示,投影结果与图5二维直接观测法获取的安全域结果一致。同时发现,若将观测变量以外的变量固定在不同的值,则得到的降维投影安全域也是不同的。
此外,图6中Q点为能碳三维安全域外一不安全工作点,该点的安全状态无法由图5所示的二维安全域判断,因为该点向X-Z轴的投影位于二维安全域内,因此仅对电力系统进行二维观测,无法觉察与预警该点的“高碳”风险,体现了三维安全域观测的必要性,即在安全域三维视图上可以同时观测3个不同机组的运行情况,相较于二维安全域,可以从多角度更全面的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将电力系统三维能流安全域与能碳耦合安全域可视化结果进行对比,如图7所示,可见在电力系统能流三维安全域中,仅有部分工作点位于能碳耦合安全域内,黑色曲面可以视作工作点是否存在“高碳要素”的分界线,即“高碳”风险预警曲面。该“高碳”风险预警曲面清晰的界定了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红线”,为电力系统的低碳安全运行提供了最大运行边界。
优选地,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存储器(memory)、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和总线;
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服务器端设备、计量设备以及用户端设备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中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的全部步骤。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描述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以电力系统极端运行方式下的节点碳势和支路碳流率为低碳安全的边界条件,构建碳流低碳安全约束;
S2.基于电力系统有功静态安全域模型,构建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安全约束集,包括电力系统稳态能流平衡方程、能流N-0安全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三个部分,进而构建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及安全边界表达式,描述电力系统低碳运行N-0安全条件;
S3.将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作为最大供能能力优化求解的约束条件,构建相应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及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曲线模型;基于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得到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
S4.基于求解出的电力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选取二维或三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进行降维观测,获取电力系统低碳安全运行的最大可行边界,基于所求的最大可行边界实现工作点的高碳风险预警,即位于最大可行边界下方的工作点为低碳安全工作点,无需做预防控制;位于最大可行边界上方的工作点为高碳风险工作点,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该工作点的碳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定义为:计及碳流不等式约束、能流不等式约束及能量平衡等式约束,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N-0安全准则的所有工作点的集合;其中碳流不等式约束包括节点碳势约束、支路碳流率约束,能流不等式约束包括节点电压、相角N-0安全约束,能量平衡等式约束是指电力系统交流潮流方程;所述工作点定义为正常运行方式下,表征电力系统安全性的状态变量的最小集合;设定一个电力系统里含有M+1个发电机节点,N个负荷节点;选取其中一台大容量的机组节点作为平衡节点,以调节整个电力系统的能量供需平衡,则工作点表示为欧式空间中的向量:
W=[P1,P2,…Pm,L1,L2,…Ln]
式中,W为工作点向量集,Pm为第m个发电机节点的发电机注入功率;Ln为第n个负荷节点的负荷功率;m为除平衡节点外的发电机节点总数;n为负荷节点总数;
所述碳流低碳安全约束包括节点碳势约束和支路碳流率约束两部分,其中节点碳势是用来描述节点碳排放强度的物理量,用符号E表示;支路碳流率是指某条支路在单位时间内跟随潮流通过的碳流率,用符号R表示,二者的矩阵形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RB=PBdiag(EN)
式中,EN为节点碳势向量;RB为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PN为节点有功通量矩阵,即流入节点有功潮流的绝对量;PB为支路潮流分布矩阵;PG为发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EG为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向量;
所述电力系统极端运行方式定义为:电力系统中源端高碳能源机组满发而源端低碳能源机组出力为零的运行方式为极端运行方式;极端运行方式下的节点碳势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为:在各节点处消费的单位电量均对应源端高碳能源机组产生的碳排放;极端运行方式下的支路碳流率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为: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维持的支路有功潮流均来自源端高碳能源机组;上述定义理解为:在相同供电量的情况下,极端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源端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最大,因此视为极端运行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为:
ΩE&CF-SR={Ws|h(Ws)=0,g(Ws)≤0}
式中,ΩE&CF-SR为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Ws为工作点向量;h(Ws)=0为电力系统需要满足N-0安全准则的等式约束集;g(Ws)≤0为电力系统需要满足N-0安全准则的不等式约束集;
其中h(Ws)=0等式约束集表示网络稳态能流平衡方程,即电力系统交流潮流方程;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电力系统交流潮流方程,进而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求解电力系统网络碳流分布;
其中,g(Ws)≤0不等式约束集包括电力系统能流安全运行约束和碳流低碳安全约束两部分,具体如下所示:
式中,HE为电力系统能量流安全约束集;VK为节点电压列向量,分别为节点电压上、下限构成的列向量;θB为支路相角差列向量;/>分别为支路相角差上、下限构成的列向量;PG为发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为机组注入下限分布矩阵,/>为机组注上限分布矩阵;HC为电力系统碳流低碳安全约束集;RB为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为极端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支路碳流率分布矩阵;EK为节点碳势向量;/>为极端运行方式下节点碳势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模型定义为电力系统在满足给定能碳安全约束条件下对负荷的最大供电能力,当电力系统供电量达到上限时,对应运行状态下的工作点称为CTSC工作点,CTSC工作点是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中运行效率最高的工作点,反映了低碳安全运行下系统的供电能力极限,其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LCTSC和L1,ei分别为CTSC工作点下电力系统总供电功率和CTSC工作点下电力系统第i个负荷节点的负荷功率;n为负荷节点总数;ΩE&CF-SR为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
将所述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曲线模型定义为所有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点负荷功率之和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的曲线,记为CCTSC,其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为CTSC曲线上的工作点坐标;xL为CTSC曲线上工作点序号,无物理意义;为第xL个工作点中各负荷的功率之和;WL,x为CTSC曲线上第xL个工作点,/>表示工作点位于能碳耦合安全域内,工作点满足所有能碳安全约束,同理,/>表示工作点位于能碳耦合安全域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选取二维或三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降维观测,即为电力系统能碳安全边界降维可视化观测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I:求解最大供能能力及CTSC工作点负荷分布。初始化电力系统参数,包括拓扑结构、设备参数、算法参数等;以电力系统CTSC为优化目标,以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为约束条件,采用上述原对偶内点法求解CTSC工作点,获取全网负荷、发电机达到CTSC工作点时的功率分布。
步骤II:获取临界点数组。选取观测机组输出功率组合Pb=(Pm,Pn,Po)为自由变量,固定其余发电机组为CTSC工作点对应的功率,所有节点负荷功率也作为自由变量,令Pm以步长ΔP(本专利步长取为0.02MW)向边界PU(Pm的功率上限值)逼近,在Pn、Po约束范围内,求解满足安全域模型约束临界条件的自由变量Pn、Po及此时的全网负荷分布,记录至临界工作点数组Pb中,直至Pm达到边界上限,获取安全边界上全部临界工作点。
步骤III:临界点数组拟合。最后采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拟合临界工作点Pb,求解能碳耦合安全域三维可视化边界曲面。同时绘制系统状态空间平面,形成完整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边界。此外,选取二维观测变量对考虑碳流约束的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进行降维观测的步骤同三维原理相同,相当于只在步骤II中改变观测机组输出功率组合Pb=(Pm,Pn,Po)为Pb=(Pm,Pn),其它步骤相同,不改变观测方法的本质。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42413.9A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7134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2413.9A CN117134431A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2413.9A CN117134431A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4431A true CN117134431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2413.9A Pending CN117134431A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44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4327A (zh) * 2023-12-07 2024-01-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安全域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4327A (zh) * 2023-12-07 2024-01-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安全域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7374327B (zh) * 2023-12-07 2024-02-2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安全域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 et al. Theory and method of power system integrated security region irrelevant to operation states: An introduction
Li et al. Decentralized multi-area 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 using modified generalized benders decomposition
Zou et al. Solving dynamic economic and emission dispatch in power system integrated electric vehicle and wind turbine using multi-objective virus colony search algorithm
CN102346442B (zh) 适于节点分析框架的微网暂态仿真并行计算方法
CN105790266B (zh) 一种微电网并行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集成控制方法
Xia et al. Transient stability-constrained optimal power flow calculation with extremely unstable conditions using energy sensitivity method
CN117134431A (zh) 一种电力系统能碳耦合安全域模型构建方法
Maihemuti et al. Dynamic security and stability region under different renewable energy permeability in IENGS system
CN114140022A (zh) 一种多虚拟电厂分布式动态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
Cheng et a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ew knowledge emergence to improve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web-of-cells with 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s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modeling
Du et al. Efficient forecasting scheme and optimal delivery approach of energy for the energy Internet
Khodadadi et al. Data-Driven hierarchical energy management in multi-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considering 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program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participation based on MADRL approach
An et al. Exploring carbon equilibrium in integrated electricity-hydrogen system
Jardim et al. Design features of a dynamic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
Wang et al. Optimal recovery strategy of DERs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scheduling rationality
Uzoechi et al. Evaluation of optimal power dispatch of the Nigerian power system using Particle Swarm Technique
Zhu et al. A DRO-SDDP Decentralized Algorithm for Economic Dispatch of Multi Microgrids With Uncertainties
CN109698516A (zh) 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最大容量计算系统和方法
He-Rui et al. Study on smart grid system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Liu et al. Recent advances on distributed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algorithms in virtual power plant
Yan et al. Fast Tuning-Free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Network-Constrained Economic Dispatch
Lai et al. Inter-area power exchange preserving multi-area economic dispatch
Rossini et al. FlexPlan. jl-An open-source Julia tool for holistic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grid planning
CN112653152A (zh) 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相似的潮流收敛性调整方法
Tu Two-Stage Decomposition Algorith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Optimal Power Flow Probl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